辰时一刻,云府膳厅。

    三人围坐在圆圆的饭桌,各自面前放着一碗羊杂面,饭桌正中是一盘包有红豆沙的小包子。云书扫视厅内,又瞅了瞅厅外,心不在焉的道:“琬琬呢?”

    云清尘在来膳房的路上便问过丫鬟。

    “照旧和三里在小门外练武呢。”

    云书颇有些不满的嘟囔:“今个是她生辰,也不消停消停。”

    云清尘道:“诶,此言差矣。习武一日不可断。”

    云书没接话,拿起筷子夹起细长的扯面送到嘴里。另二人亦纷纷动筷。

    几口微辣的热面下肚。云书鼓着两个腮帮子,含糊道:“也不知琬琬学这武有什么用。”

    苏氏想到云琬为和三里一同学武,而舍弃女儿家该学的琴画和针绣,附和道:“就是说。”

    云书瞥她一眼,道:“我随口说说,你附和什么?”

    苏氏咬断长面,睨他一眼,不甘示弱的回道:“我随口说说,你上心什么?”

    眼见爹爹哽着脖子咽下面条又要开口,云清尘忙夹起一个豆沙包放到爹爹碗里。

    “爹,吃包子。”

    云书愣一下,夹起包子咬一口。

    云清尘松口气,亦给苏氏夹一白滚滚的小包子。

    “娘,吃包子。”

    苏氏夹起包子咬一口,清甜的内馅立刻在口中泛开清香,与口中残余的羊肉膻味交结在一起。

    “咸甜咸甜的。”

    ==

    巳时三刻,谢府。

    四方小庭院的一侧长廊下,换过被汗浸湿的衣裳的云琬和谢三里,坐在青石阶上吃桂花糕。谢三里身后的廊下,站着一个小丫鬟。

    二人之间放着一方木托盘,盘上是一壶茶、两盏杯、一个被堆叠的桂花糕占满的小瓷盘。

    二人每日自辰时练武,巳时吃早食,而后念书歇息;用过午膳后的未时至申时再练一次武,而后各自回府回房歇息。练武的地方,多在庭院或云府谢府背后的小道。

    不过今日是云琬的生辰,下午的武便免练了。

    云琬爱吃谢府的赵嬷嬷烤的鹅。外皮酥脆香,内里的肉质嫩而紧实,合着泡酸萝卜吃,那味别提多醉人。即便平日想吃也有得吃,一整只烤大鹅依旧是每年云琬的生辰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今日的天气格外好,蓝蓝的天上白云绵绵。廊外吹来的轻风被明媚的阳光熨热,让阴凉的廊下也温暖怡人。

    吃完一盘桂花糕,二人都已半饱。

    谢三里见瓷白小盘已空,与云琬和自己倒两杯茶喝下后,回头道:“秋绫,你收这托盘。”

    秋绫福了福身:“是。”

    云琬起身理了理衣裳,看向亦已起身的谢三里,含笑道。

    “走吧。”

    ==

    未时五刻,谢三里提着些水果,从正门入云府寻云琬玩。

    不算大的四四方方的书房里,二人并排坐在云琬的书案前。

    云琬研出些朱砂墨,在铺开的宣纸边缘画二三朵简单的五瓣小花,专注的目光凝在花上。

    谢三里知晓她尚在思忖。他看着那几朵可爱的小花,静待她书字。

    几息后,悬在空中的笔毛落在纸上。

    “深深繁繁玉绿叶,幽幽明明日光风。”

    写罢,云琬提笔,含笑看向谢三里。谢三里盯着秀气的朱砂墨痕看了好一会,亦扬起轻笑。

    “昨日玉兰树下的风光?”

    “嗯。”

    “琬琬写叶子,那我便写花吧。”

    谢三里接过云琬递来的毛笔,在云琬的注视下写出早已想好的诗句。

    “玉树满花提篮时,花花妩媚纯无瑕。”

    “瑕”字还未写好,云琬已笑道:“‘时’同‘拾’,三里的这一句不仅写出玉兰花繁盛的模样,还是一幅人在玉兰花树下拾花的图景呢。”

    二人说笑着再写几句诗后,收好纸笔墨水安静的各自捧着书看。不久,午憩后的云清尘来到书房。他向唤了他“哥哥”的云琬和谢三里轻轻笑笑,走到自己的书案前坐下。

    云琬的生辰向来只邀熟识的谢家简单庆祝。一个时辰后,谢夫人带着枇杷和一整只烤鹅、还有好些水果糕点来到云府。两家人有说有笑的闲聊至天黑,谢夫人才带着谢三里回府。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便过大半月。

    谢府。

    谢宇和谢三里拿着剑走到长廊的青石阶上坐下。谢三里用手腕的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

    “爹,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可以与我去边关了。”谢宇笑着揉了揉儿子的脑袋。

    自三月前师父离开京城,谢三里已好久未得过有关自个武艺的评价了。得到身为戌边大将军的谢宇的肯定,他高兴的笑几声。

    “爹,你这次在京城呆多久?”

    “不多,半月。”

    才半月。谢三里上扬的嘴角一下耷拉下来。

    谢宇看到谢三里的失落,知晓他是不舍,笑道:“我这次打算带你一同去边关。到时在军帐里我也好教你习兵法。”

    谢三里有些惊讶。

    “爹爹,你上回不是说待我一十五再去吗?”

    “谁知你师父看过今年京城的元宵灯会就卷铺盖跑了。你说小也不小了,不是面对胡虏无力反抗的小崽子了。”

    说着,谢宇捏了捏谢三里饱满的脸颊,三里颧骨上的泪痣挪了挪位。他看了看谢三里的泪痣,眸中笑意更甚。

    “你娘真好,将我这泪痣也一并生与你,位置都一样呢。真好看。”

    谢三里寻思,这话乍一听是在夸他,实则更像是在夸娘亲和爹爹自个。

    “爹,那琬琬十五的那年,我能回京多呆一会吗?”

    他问的是云琬,还特地说她及笄那年,意思不言而喻。

    “你与琬琬的婚约皇上也知晓。到时我与他上书,咱爷俩一块回来。”

    “好。”谢三里放心了。他瞟了瞟被夕阳拉得愈发长的廊檐影子。

    “爹,菜应快烧好了,我们去膳厅吧。”

    “好。”

    几日后的早上,云琬与谢三里练好武后。

    二人坐在云府的小后门的台阶上歇息,看着枇杷树的绿叶被风轻轻吹动。时值六月上旬,金黄的枇杷果已剩不多,零星的散落在绿色的叶丛中。

    额旁的碎发被风吹动,挠在脸上痒丝丝的。谢三里想到前几日谢宇说的话,眸光不自觉移向云琬。哪知云琬几乎只一瞬就察觉到,倏忽转头直直对上他的目光,吓得他心里所想如脱兔一下蹦出。

    “琬琬,我爹说要带我去边关。“

    云琬惊讶一瞬便平静。自小教二人习武的老师父在三个多月前离开。师父说是因想游历四海,实则大家都明白,师父自知身体每况愈下才是最大原因。他没有子嗣,在边关当了一辈子兵,除家乡京城和边关再未去过别处。谢宇与他的交情很深,聘钱亦未亏待他。今大齐的国力蒸蒸日上,别处的风光亦俱有可看之处。如此,带着一堆钱到土里未免太过可惜。

    只是谢家世代为将,谢三里习武又未成,谢宇不可能让三里在京城自生自灭。在听到谢夫人说不打算再寻师父后,云琬便料到谢宇极有可能打算带三里去边关。

    “那两年后,你回来吗?“云琬的声音轻轻的。许是因才练过武,一双清澈的乌眸水润润的。

    “回,”谢三里用力点头,“你等我回来娶你,好不好?”

    云琬看着他一脸的认真,哑然失笑:“这是什么话,我既与你定有婚约,当然会等你。”

    不知怎的,谢三里忽然有些失落。

    “你愿意等我,只是因为婚约吗?”

    云琬愣一下,察觉到他的不开心。

    “当初定婚约时我娘就与我说过,嫁你要长守空房。但娘说我可以与你来信,我觉着这就够了。”

    谢三里看着云琬一脸的认真,因微微的惊讶而发愣。琬琬早便知道?

    云琬见着他还是不开心,又道:“我娘说,若是我不与你成亲,你就会娶别人,我也会嫁别人,到时我们就见不着了,我不想这样。”

    “哪怕十年难见二三次,我也愿意等,多久都愿意。”

    她的眸子水亮潋滟得比小屋檐外的阳光还动人,传递的是如清凉月色般的柔柔温情。谢三里的心,好像被什么戳了一下,戳得他心窝子都软了。

    谢三里忽然笑了。他仰头看向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笑容灿烂柔和,游一丝放松的舒心。

    “有你这话,我便放心了。”

    “放心什么?三里还怕我跟他人跑了不成?”云琬抿着唇偷笑。

    谢三里冲她笑,没说话。

    原是有些怕的……不过现在不怕啦。

    十日后,除上朝的云书,云家三口人目送谢宇和谢三里离开。马车顶部四周的穗,随车轴的转动有节奏的一致前后来回摇晃。清脆稍闷的踏踏马蹄声渐行渐远,伴车轮碾在地上的轱辘声宣告着故人的离去。

    回府的路上,云清尘对焉焉的云琬打趣道:“以后可以常看到琬琬练剑了。”

    云琬看他一眼,轻嗯一声。

    此后,云琬每日照旧练武。在云府的庭院。想到不久后便要出嫁,她开始更久的与哥哥呆在书房,在各自的书案前念书练字。逢节日,会携礼登门拜访谢夫人。

    一年后的一日,她问云清尘。

    “哥哥,你打算何时娶妻?”

    坐在书房中间的墙前的云清尘提笔,看向坐在房屋右边的墙前的云琬:“考取功名之后。”

    他微弯的笑眼里可见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云琬打气似的认真点头。

    “琬琬等着吃哥哥嫂嫂的喜酒。”

章节目录

全家被杀后失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桃花花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花花并收藏全家被杀后失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