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荀生辰这天,茶楼歇业一日,中午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王昙瑞和李暮山吵起来了。
赵荀怎么都没想到他俩能吵起来,王昙瑞虽说在江南是个纨绔小公子,但是出了江南,尤其在朋友面前相对还是很有礼节的,而李暮山精明得很,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今日是特地过来给赵荀过生辰的。
虽说这几年王昙瑞也来过临北几次,但与李暮山却是初次见面,这眼前的景象,赵荀特别想搞清楚他们吵是因为啥,不是想拉架,就是纯八卦。
赵荀走到前厅正中间的桌子旁坐下,鹤羽站在赵荀身后,听了一会,这二人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
王昙瑞:你为什么和我穿一样的衣服!
李暮山:哪儿来的小鬼!
王昙瑞:我这衣服是专人裁制的!全天下找不出第二件!
李暮山:那我穿的是什么?
王昙瑞:我管你穿的是什么!脱下来!
李暮山:就不脱!
这时赵荀才发现二人的衣服一模一样,起初咋一看以为只是颜色相同,但是仔细看,从颜色到裁制,连暗纹都一样,除了大小不同,李暮山常年习武,体魄要壮实些,比王昙瑞也高了大半头。
赵荀从没见过这样的李暮山,好像同王昙瑞一样,是个二十出头的懵小伙子,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吵吵闹闹的。
一边青雀侧抱着他家王爷,嘴上一直劝着说:“王爷莫气。”
另一边沐沉架着王昙瑞,头瞥到一边去,俨然一副:知道我兄弟打不过你,象征性的拦一下。
这二人你来我往的,拳拳不到肉,脚脚不沾衣,没看一会儿赵荀就腻了,叹了口气,说了声:“别打了!”
场面暂时控制住了,几人面面相觑,但还没等赵荀说第二句话,王昙瑞和李暮山又动起手来了。
赵荀径直走到二人中间想直接制止,李暮山瞥见赵荀走过来,早早就将拳脚收了回来,只是嘴上一直没闲着,王昙瑞那注意到这些,赵荀走近时,王昙瑞踹出去的脚已经收不回来了,这一下要是踹在赵荀身上定是要青紫一大块的。
临近时赵荀忽然感觉到一股力量将其拽了回来,惯性的原因赵荀回身就扑在了身后人的怀里。
前厅内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王昙瑞的腿还悬在半空,因为大力拉扯,赵荀头上的发饰发出了清脆的叮铃声。
而回身这一撞,简直撞在了赵荀的心坎上。从前只觉得鹤羽长的还不赖,身姿挺拔,还带着一股禁欲的邪气,如今被抱在怀里,摸着鹤羽的身材也不赖!
还是得寻个由头让鹤羽教她些拳法,不穿上衣的那种!
鹤羽怕王昙瑞没个轻重伤到赵荀,刚刚情急之下手比脑子快,现下手上轻扶着赵荀的后背,怀中人腰肢柔软,好像他一用力就能掐断一般。
鹤羽忍不住低头看向赵荀,乌黑的头发,头上还在摇晃的铃铛发饰,因着今日生辰,赵荀还特地在额头描了花钿,眉似新月,双瞳剪水,唇似绽桃,身上还有些淡淡的乌龙茶香,这一瞬间鹤羽好像忘记了呼吸,心在怦怦跳,身上还有些发汗,和练武累了的感觉不一样,他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
此时赵荀在想:这好身材日后可以多摸摸吗?(星星眼)
而鹤羽在想:怎么办,要松手吗,怎么松不开。
最先打破局面的李暮山,只见李暮山轻咳一声,拂开青雀,捋了捋袖子说道:“今日是荀儿生辰,不与你这小鬼计较。”
听到这话王小公子那火气蹭蹭又顶上来了:“你说谁是小鬼!”
赵荀听到身后二人好似又要吵起来,才依依不舍的推开鹤羽,鹤羽如今清醒了些,像触电般紧忙将手背在身后。
赵荀转身先看了一眼王昙瑞,眉眼犀利,说道:“今日我生辰,你若再闹,我就让小铃铛把你扔出去。”
王昙瑞知道赵荀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仰着头哼了一声,就被沐沉拖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了。
赵荀又转头跟李暮山解释:“昙瑞是家中的小公子,自小就是多方宠爱,因着不喜欢同别人穿一样的衣服,他家还专门为他请了裁缝,只给他一人裁衣,造价甚高,都说是世间少有,想来定是叫那裁缝给骗了,昙瑞鲜少离开江南,不知道外面天地多大,还望王爷多多包涵。”
李暮山也觉得奇怪,碰到这小鬼,自己怎么一点定力都没有了,竟因一件衣服当众吵架。
“嗯,小公子品味确实不错。”李暮山本想着就坡下驴,顺着夸一夸王昙瑞,怎奈王小公子完全不理。
青雀也是第一次看他家王爷吃瘪,站在一旁好像在思考什么。
这时鸣珂从后院跑到前厅:“姑娘,姐姐问人齐了吗,可以开饭了吗?”
赵荀看了看前厅众人,跟鸣珂说:“京元还没到,你去迎一迎。”
鸣珂回了声好就跑出去了。
这顿饭吃的还算平静,席间欢声笑语,只有鹤羽一人默默的吃饭。
给赵荀过完生辰,银朱和王昙瑞就要返回江南了,沐沉本来不放心,要留下来陪赵荀过年,赵荀却说:“我这儿有护卫呢,况且你师父交代给你的事,不能耽误了。”
沐沉想了很久,决定先离开临北,前往中洲替师父办事,办完事再赶回来。
日子是要一日一日过下去的,与南街那个「如意茶楼」也是你一刀我一箭的往来着,这打法有点两败俱伤的意思,赵荀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日「如意茶楼」掌柜曾青突然拜访,说是要与赵荀聊些事。
缙云将曾青引到「洛神珠」落座,说道:“曾老板且稍等。”
赵荀初见曾青,只觉得此人目光深邃且坚定,身上有股寒气,不像是普通的生意人。
“曾老板,咱们在生意场上也算是对头,怎么今日亲入敌营,想要探查些什么?”说着赵荀便坐在了曾青的对面。
“赵姑娘,言重了。”曾青低头笑了声,可是听的赵荀汗毛都立起来了
赵?临北多数人都是称赵荀为“荀姑娘”,所以都以为赵荀是姓荀的。
初到临北,赵荀有意隐瞒姓氏,除了江南赵家和自己亲近之人外,临北鲜少有人知道自己姓赵,那这曾老板,是怎么知道的?他是谁?真的是表哥派来的?
赵荀稳了稳心神,抬眼问道:“那曾老板突然过来,是为了品茶?
曾青不想绕弯子,径直说:“冒昧问一句,赵姑娘芳龄几许?”
这倒是打了个赵荀一个措手不及。
“曾老板,咱们在商言商,您今日过来,不是要讨论生意上的事?”
“赵姑娘,做生意也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啊,这茶楼被您经营的有声有色,平日里见您与永安王爷、沈京元大夫走的都是极近的,可有心仪之人啊?”
见曾青如此追问,赵荀越发捉摸不透曾青此行的目的。
赵荀不做回答,反问道:“怎么,曾老板对我的终身大事这么感兴趣?”
曾青脸上挂着笑,抿了口茶,话锋一转问道:“听闻赵姑娘不是土生土长的临北人?”
“是,也不是。”
“怎么说?”
“我是在临北出生的,幼时到了江南生活,近几年才回到了临北。”
“江南…”曾青喃喃重复着。
赵荀见曾青像是陷入了一个很奇怪的状态,眼睛一直盯着茶水,嘴里叨叨着江南什么的。正在赵荀疑惑时,听见曾青又问了一句:“江南,才子佳人,可有姑娘挂念之人啊。”
银朱和王昙瑞都在江南,赵荀平日里自是挂念,随口答了句:“当然有。”
只见曾青猛的抬头,眼神闪过一丝杀气,又很快隐去,吓得赵荀攥紧了伏在桌下的手,鹤羽两个字都冲在赵荀嗓子眼了。
却听曾青冷冷的说道:“既如此,便不打扰赵姑娘了,咱们日后还是生意场上见真招吧。”
说完便离开了茶楼。
缙云见曾青离开,便进到「洛神珠」看赵荀怎么还不出来,只见赵荀看着曾青的茶,皱着眉头思考着什么。
“姑娘,在想什么呢?”
赵荀被缙云的声音拉了回来,只说到:“没事。”
回到「如意茶楼」的曾青气压很低,说了句今日歇业,便径自回了房间。伙计们都不敢吱声,紧忙放下了门板便各自休息去了。
今日到「有间茶楼」去是想探听赵荀和赵中也的关系,是否像传闻中的不和,以及赵中也说的绑而不杀是为什么。
曾青得到的结论是,这二人不仅不是不和,反而还是互相惦念的,或许是因着某些事情分开了,赵中也因爱生恨,奈何赵荀在临北结交了永安王,不好在明面上抢人,才暗地找了他。
起初的悬赏是让他直接杀了赵荀,后来又改主意想把赵荀抓回江南,赵中也还爱着赵荀,一定是这样!
如果赵荀知道了曾青此时的想法肯定会说: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想这一出,练功夫费脑子是吗?
曾青为何如此想,要从他第一次见赵中说起。
曾青是常年盘踞在临北当地的一个暗杀组织的二把手,几个月前暗杀组织收到一封悬赏,明示要杀掉「有间茶楼」的掌柜赵荀,且这封悬赏是公开的,谁先成功赏银归谁,曾青立刻对赵荀做了些调查,见其与永安王走的甚近,江湖上的人也知道这些,见是与朝廷挂钩,便纷纷放弃了。
曾青却觉得无所谓,但是既然有永安王这一茬,原先的赏银定是不够的,便去信要增加赏银,得到的回信却是发布悬赏的人正在中洲办事,邀他前往中洲,有些事要与他面谈。
曾青赴约,初见赵中也便被这翩翩公子吸引了。
赵中也比曾青大几岁,年近而立,世家大公子的模样,身着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手中持摇扇,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言谈中赵中也向曾青说明他已将江湖上的悬赏令撤了回来,现下只与曾青合作。赵中也先给了曾青五百两银子,让他办一间茶楼,与赵荀打擂台,煞煞赵荀这几年的锐气,寻着机会再人不知鬼不觉的将赵荀绑到江南来,事成之后,再给一千五百两,当作报酬。
曾青不解,为何之前要杀了赵荀,如今又要抓活的,还要办什么茶楼。
赵中也解释道:“赵荀是祖父从外边领养的,我与她自幼相识,名义上是兄妹,实际无半点关系,相处的十几年里,家里家外的处处被赵荀压一头,后来她终于离开了赵家,却在临北有声有色的办起了茶楼,很多老商户用生意要挟我说要去临北与赵荀合作,这不是打我的脸吗,我不能让这种事发生,所以,我要让她的茶楼开不下去,然后我再将她带回家中亲自看管。”
彼时作为杀手的曾青还是建议杀了赵荀一了百了,赵中也却激动的说不可,一定要活的,怎么也是相处了十几年的人,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
曾青信了,还很同情这个翩翩公子,独自一人撑下家业,却被一个外人挟住,对这外人还有些感情,不舍得杀。
今日直面了赵荀,更是印证了自己的猜测,赵中也与赵荀,名义上的兄妹,双向奔赴的爱而不得,赵荀人在临北却心系江南,赵中也想通过生意上的打压让赵荀回到自己身边,如果不行就绑回自己身边。
曾青在杀手领域是个心思活络,唯利是图的人,但是赵中也好像有一种魔力,曾青在面对他的时候只会点头说好。
从中洲返回临北后曾青便着手开起了「如意茶楼」,赵中也会来信教他如何经营茶楼,曾青按部就班的实施赵中也的计划,在日常的通信中,曾青总是贪恋的闻着信上的味道,不仅是油墨味,还有初见赵中也时,他身上淡淡的檀香味,渐渐的曾青发现,他对赵中也,不只是同情。
而赵中也,喜欢赵荀。
王昙瑞和李暮山吵起来了。
赵荀怎么都没想到他俩能吵起来,王昙瑞虽说在江南是个纨绔小公子,但是出了江南,尤其在朋友面前相对还是很有礼节的,而李暮山精明得很,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今日是特地过来给赵荀过生辰的。
虽说这几年王昙瑞也来过临北几次,但与李暮山却是初次见面,这眼前的景象,赵荀特别想搞清楚他们吵是因为啥,不是想拉架,就是纯八卦。
赵荀走到前厅正中间的桌子旁坐下,鹤羽站在赵荀身后,听了一会,这二人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
王昙瑞:你为什么和我穿一样的衣服!
李暮山:哪儿来的小鬼!
王昙瑞:我这衣服是专人裁制的!全天下找不出第二件!
李暮山:那我穿的是什么?
王昙瑞:我管你穿的是什么!脱下来!
李暮山:就不脱!
这时赵荀才发现二人的衣服一模一样,起初咋一看以为只是颜色相同,但是仔细看,从颜色到裁制,连暗纹都一样,除了大小不同,李暮山常年习武,体魄要壮实些,比王昙瑞也高了大半头。
赵荀从没见过这样的李暮山,好像同王昙瑞一样,是个二十出头的懵小伙子,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吵吵闹闹的。
一边青雀侧抱着他家王爷,嘴上一直劝着说:“王爷莫气。”
另一边沐沉架着王昙瑞,头瞥到一边去,俨然一副:知道我兄弟打不过你,象征性的拦一下。
这二人你来我往的,拳拳不到肉,脚脚不沾衣,没看一会儿赵荀就腻了,叹了口气,说了声:“别打了!”
场面暂时控制住了,几人面面相觑,但还没等赵荀说第二句话,王昙瑞和李暮山又动起手来了。
赵荀径直走到二人中间想直接制止,李暮山瞥见赵荀走过来,早早就将拳脚收了回来,只是嘴上一直没闲着,王昙瑞那注意到这些,赵荀走近时,王昙瑞踹出去的脚已经收不回来了,这一下要是踹在赵荀身上定是要青紫一大块的。
临近时赵荀忽然感觉到一股力量将其拽了回来,惯性的原因赵荀回身就扑在了身后人的怀里。
前厅内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王昙瑞的腿还悬在半空,因为大力拉扯,赵荀头上的发饰发出了清脆的叮铃声。
而回身这一撞,简直撞在了赵荀的心坎上。从前只觉得鹤羽长的还不赖,身姿挺拔,还带着一股禁欲的邪气,如今被抱在怀里,摸着鹤羽的身材也不赖!
还是得寻个由头让鹤羽教她些拳法,不穿上衣的那种!
鹤羽怕王昙瑞没个轻重伤到赵荀,刚刚情急之下手比脑子快,现下手上轻扶着赵荀的后背,怀中人腰肢柔软,好像他一用力就能掐断一般。
鹤羽忍不住低头看向赵荀,乌黑的头发,头上还在摇晃的铃铛发饰,因着今日生辰,赵荀还特地在额头描了花钿,眉似新月,双瞳剪水,唇似绽桃,身上还有些淡淡的乌龙茶香,这一瞬间鹤羽好像忘记了呼吸,心在怦怦跳,身上还有些发汗,和练武累了的感觉不一样,他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
此时赵荀在想:这好身材日后可以多摸摸吗?(星星眼)
而鹤羽在想:怎么办,要松手吗,怎么松不开。
最先打破局面的李暮山,只见李暮山轻咳一声,拂开青雀,捋了捋袖子说道:“今日是荀儿生辰,不与你这小鬼计较。”
听到这话王小公子那火气蹭蹭又顶上来了:“你说谁是小鬼!”
赵荀听到身后二人好似又要吵起来,才依依不舍的推开鹤羽,鹤羽如今清醒了些,像触电般紧忙将手背在身后。
赵荀转身先看了一眼王昙瑞,眉眼犀利,说道:“今日我生辰,你若再闹,我就让小铃铛把你扔出去。”
王昙瑞知道赵荀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仰着头哼了一声,就被沐沉拖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了。
赵荀又转头跟李暮山解释:“昙瑞是家中的小公子,自小就是多方宠爱,因着不喜欢同别人穿一样的衣服,他家还专门为他请了裁缝,只给他一人裁衣,造价甚高,都说是世间少有,想来定是叫那裁缝给骗了,昙瑞鲜少离开江南,不知道外面天地多大,还望王爷多多包涵。”
李暮山也觉得奇怪,碰到这小鬼,自己怎么一点定力都没有了,竟因一件衣服当众吵架。
“嗯,小公子品味确实不错。”李暮山本想着就坡下驴,顺着夸一夸王昙瑞,怎奈王小公子完全不理。
青雀也是第一次看他家王爷吃瘪,站在一旁好像在思考什么。
这时鸣珂从后院跑到前厅:“姑娘,姐姐问人齐了吗,可以开饭了吗?”
赵荀看了看前厅众人,跟鸣珂说:“京元还没到,你去迎一迎。”
鸣珂回了声好就跑出去了。
这顿饭吃的还算平静,席间欢声笑语,只有鹤羽一人默默的吃饭。
给赵荀过完生辰,银朱和王昙瑞就要返回江南了,沐沉本来不放心,要留下来陪赵荀过年,赵荀却说:“我这儿有护卫呢,况且你师父交代给你的事,不能耽误了。”
沐沉想了很久,决定先离开临北,前往中洲替师父办事,办完事再赶回来。
日子是要一日一日过下去的,与南街那个「如意茶楼」也是你一刀我一箭的往来着,这打法有点两败俱伤的意思,赵荀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日「如意茶楼」掌柜曾青突然拜访,说是要与赵荀聊些事。
缙云将曾青引到「洛神珠」落座,说道:“曾老板且稍等。”
赵荀初见曾青,只觉得此人目光深邃且坚定,身上有股寒气,不像是普通的生意人。
“曾老板,咱们在生意场上也算是对头,怎么今日亲入敌营,想要探查些什么?”说着赵荀便坐在了曾青的对面。
“赵姑娘,言重了。”曾青低头笑了声,可是听的赵荀汗毛都立起来了
赵?临北多数人都是称赵荀为“荀姑娘”,所以都以为赵荀是姓荀的。
初到临北,赵荀有意隐瞒姓氏,除了江南赵家和自己亲近之人外,临北鲜少有人知道自己姓赵,那这曾老板,是怎么知道的?他是谁?真的是表哥派来的?
赵荀稳了稳心神,抬眼问道:“那曾老板突然过来,是为了品茶?
曾青不想绕弯子,径直说:“冒昧问一句,赵姑娘芳龄几许?”
这倒是打了个赵荀一个措手不及。
“曾老板,咱们在商言商,您今日过来,不是要讨论生意上的事?”
“赵姑娘,做生意也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啊,这茶楼被您经营的有声有色,平日里见您与永安王爷、沈京元大夫走的都是极近的,可有心仪之人啊?”
见曾青如此追问,赵荀越发捉摸不透曾青此行的目的。
赵荀不做回答,反问道:“怎么,曾老板对我的终身大事这么感兴趣?”
曾青脸上挂着笑,抿了口茶,话锋一转问道:“听闻赵姑娘不是土生土长的临北人?”
“是,也不是。”
“怎么说?”
“我是在临北出生的,幼时到了江南生活,近几年才回到了临北。”
“江南…”曾青喃喃重复着。
赵荀见曾青像是陷入了一个很奇怪的状态,眼睛一直盯着茶水,嘴里叨叨着江南什么的。正在赵荀疑惑时,听见曾青又问了一句:“江南,才子佳人,可有姑娘挂念之人啊。”
银朱和王昙瑞都在江南,赵荀平日里自是挂念,随口答了句:“当然有。”
只见曾青猛的抬头,眼神闪过一丝杀气,又很快隐去,吓得赵荀攥紧了伏在桌下的手,鹤羽两个字都冲在赵荀嗓子眼了。
却听曾青冷冷的说道:“既如此,便不打扰赵姑娘了,咱们日后还是生意场上见真招吧。”
说完便离开了茶楼。
缙云见曾青离开,便进到「洛神珠」看赵荀怎么还不出来,只见赵荀看着曾青的茶,皱着眉头思考着什么。
“姑娘,在想什么呢?”
赵荀被缙云的声音拉了回来,只说到:“没事。”
回到「如意茶楼」的曾青气压很低,说了句今日歇业,便径自回了房间。伙计们都不敢吱声,紧忙放下了门板便各自休息去了。
今日到「有间茶楼」去是想探听赵荀和赵中也的关系,是否像传闻中的不和,以及赵中也说的绑而不杀是为什么。
曾青得到的结论是,这二人不仅不是不和,反而还是互相惦念的,或许是因着某些事情分开了,赵中也因爱生恨,奈何赵荀在临北结交了永安王,不好在明面上抢人,才暗地找了他。
起初的悬赏是让他直接杀了赵荀,后来又改主意想把赵荀抓回江南,赵中也还爱着赵荀,一定是这样!
如果赵荀知道了曾青此时的想法肯定会说: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想这一出,练功夫费脑子是吗?
曾青为何如此想,要从他第一次见赵中说起。
曾青是常年盘踞在临北当地的一个暗杀组织的二把手,几个月前暗杀组织收到一封悬赏,明示要杀掉「有间茶楼」的掌柜赵荀,且这封悬赏是公开的,谁先成功赏银归谁,曾青立刻对赵荀做了些调查,见其与永安王走的甚近,江湖上的人也知道这些,见是与朝廷挂钩,便纷纷放弃了。
曾青却觉得无所谓,但是既然有永安王这一茬,原先的赏银定是不够的,便去信要增加赏银,得到的回信却是发布悬赏的人正在中洲办事,邀他前往中洲,有些事要与他面谈。
曾青赴约,初见赵中也便被这翩翩公子吸引了。
赵中也比曾青大几岁,年近而立,世家大公子的模样,身着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手中持摇扇,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言谈中赵中也向曾青说明他已将江湖上的悬赏令撤了回来,现下只与曾青合作。赵中也先给了曾青五百两银子,让他办一间茶楼,与赵荀打擂台,煞煞赵荀这几年的锐气,寻着机会再人不知鬼不觉的将赵荀绑到江南来,事成之后,再给一千五百两,当作报酬。
曾青不解,为何之前要杀了赵荀,如今又要抓活的,还要办什么茶楼。
赵中也解释道:“赵荀是祖父从外边领养的,我与她自幼相识,名义上是兄妹,实际无半点关系,相处的十几年里,家里家外的处处被赵荀压一头,后来她终于离开了赵家,却在临北有声有色的办起了茶楼,很多老商户用生意要挟我说要去临北与赵荀合作,这不是打我的脸吗,我不能让这种事发生,所以,我要让她的茶楼开不下去,然后我再将她带回家中亲自看管。”
彼时作为杀手的曾青还是建议杀了赵荀一了百了,赵中也却激动的说不可,一定要活的,怎么也是相处了十几年的人,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
曾青信了,还很同情这个翩翩公子,独自一人撑下家业,却被一个外人挟住,对这外人还有些感情,不舍得杀。
今日直面了赵荀,更是印证了自己的猜测,赵中也与赵荀,名义上的兄妹,双向奔赴的爱而不得,赵荀人在临北却心系江南,赵中也想通过生意上的打压让赵荀回到自己身边,如果不行就绑回自己身边。
曾青在杀手领域是个心思活络,唯利是图的人,但是赵中也好像有一种魔力,曾青在面对他的时候只会点头说好。
从中洲返回临北后曾青便着手开起了「如意茶楼」,赵中也会来信教他如何经营茶楼,曾青按部就班的实施赵中也的计划,在日常的通信中,曾青总是贪恋的闻着信上的味道,不仅是油墨味,还有初见赵中也时,他身上淡淡的檀香味,渐渐的曾青发现,他对赵中也,不只是同情。
而赵中也,喜欢赵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