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沙包安置在客房里睡了,洗漱完毕,安不知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疲倦地靠在床头,墨黑的长发披在肩头,暗色的灯光落在他的脸上,留下浓重的阴影,如同一幅古典的油墨画。
时钟发出了一声短促刺耳的“嘀”。
十二点了。
他今天确实很累了,没过多久,安不知房间的灯便彻底灭了下来。可或许是今天见到了独属于回忆的人,安不知的梦境非常混乱,一会是十几年前,一会又回到了前一天下午……
斑驳的光影和人脸纷乱杂陈,唯一的共同点是,都有她的身影。
黑暗中,安不知不知第几次睁开眼,盯着晃着稀疏光影的天花板,终于翻身拿起了手机。
虽说他的睡眠质量向来一般,但也很少这样频繁醒来。
左右也睡不着了,不如测试一下中心新开通的守门人热线。
这条是长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生命热线,虽然近些年此类热线增加了不少,可和需求相比,数量还远远不够。
不仅如此,还必须要保证接线员的质量。
毕竟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的人来说,不合格的接线员,不仅无法将他们从生死边缘拉回,甚至还将他们往深渊里推了一把。
安不知看了一眼时间,周四,凌晨三点。
这位幸运的守门人,即将迎来顶头大老板的考验。
安不知按下拨号,一阵纯音乐流淌而出。
“普通市民请按1,青少年专线请按2,老年人专线请按3……”
安不知按下“1”。
守门人热线刚刚开通,应该不至于出现占线的情况,不会占用别人的通话资源。
一阵轻柔的音乐声后,电话被接起。
.
麦珑已经在接线室枯坐了大半夜了。
她一个接一个地打着哈欠,又喝了一口杯子里的速溶咖啡——没什么用,困意几乎要把她打趴下。
麦珑光知道这条热线没什么人,却不知道会这么冷清,简直和她呆过的上一条热线天壤之别。
她呆过的上一条热线被放在千度搜索首页,一搜关键词就会弹出来。
每天几百几千的来访者蜂拥而至,然而四分之三的人根本打不进来。
占线、占线、占线。那些急需一根救命稻草的人,听到冷冰冰的“占线”时,会有多绝望。
麦珑经常这么想着,可她又无法改变什么,只能感觉到深深的无力。
志愿者们接起一个又一个电话,几乎没有停歇。他们甚至要控制好每一个人的通话时间,毕竟在生命面前,时间是那么宝贵。
不止一次警方曾找上门来,因为他们是无数死者电话拨打页面的最后一个。
然而没有接通。
他们看着那些有过求助行为,却没能被及时救起而消逝的生命,如尘土扬起,沉淀在生命热线如海般庞大繁多的来电请求之中。
而志愿者们能做的事情,只有默哀。由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你不能强求志愿的服务尽善尽美——尽管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麦珑是本科时期去的当志愿者。这让她的整个周末都忙的团团转,身心俱疲。
起先,她满腔热情。
后来,她感觉到力不从心,却一直在坚持。
……麦珑又喝了一口咖啡。
如今坐在单独的接线室,没有耳边同事不停接打电话的声音。半个晚上等不来一个电话,甚至要靠咖啡保持清醒……
也真是一条清闲的生命热线。
正想着,面前的座机忽地响了起来,把昏昏欲睡的麦珑吓了一跳。
她迅速调整好状态,接起电话:“喂,这里是守门人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
——接线不可以说“你好”,因为对面有可能并不好。
对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略微嘶哑:“我不想活了。”
.
安不知决定尽职尽责扮演一名迷惘的青年,因为求爱不得一时想不开,考验的是接线员对于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听筒里是一个年轻女声,她问:“是遇到什么事了吗?可以和我说说,你现在在哪里?”
她的问话是对的,如果来访者处在天台、河边等危险处,需要首先让对方离开那里。
安不知决定再加一把猛药:“我在窗台,楼好高,风好大。我不想死,但我没办法了。”
闻此,女声的语速稍微快了一些,但吐字清晰,甚至有点微妙的耳熟:“先生,我们先离开那里,来跟着我做,深呼吸……”
麦珑坐在接线室里,目光在桌上贴着的《守门人守则》贴纸上虚虚聚焦着,她全神贯注地应对这一次危机来电。
贴纸上标着一行字:做生命最后的守门人。
她的声音平稳、温和,实则握着听筒的手微微发着抖。这是她自那以后的第一次,再接起这种电话。
他们的电话……无论接多少次,她都无法做到毫无触动。
有人曾告诉麦珑:生命热线接线员,共情力太强,反而是件坏事。
麦珑天生就是个共情力强的人。她也确实尝遍了共情力太强的弊端,可她依旧不认为这不好。
——只有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才有更大的把握将他们劝回,哪怕这消耗的是她自己的生命力。
麦珑按着总结出的步骤,一步步安抚着对面的情绪,这些话她说过无数次,而每一次都是如出一辙的惊现无比。
稍有不慎,或许就会救不了这条生命。
然而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原本轻生的想法就比较摇摆,麦珑的劝说能打消他们的念头;而有的人的决心则很强烈,接线员无论如何劝说,下一刻或许对面就没了人声。
这对一个接线员的打击,是很大的。
所幸这次对面的男人属于相对好劝的那类,随着麦珑的劝说,对面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似乎从窗台离开了,回到了室内。
对面的声音听起来过于冷静,不像一个濒临崩溃的人——但麦珑丝毫没有因此轻视。游走于生死边缘的人,脸上的表情并不都是相同的,但他们都面对着死亡。
随着男子态度的平复,麦珑松了口气。她定了定神,温声道:“如果愿意,你可以和自己讲讲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许我不能帮到你,但我至少能倾听。”
.
安不知从床上爬起来,走到窗边,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隔壁隐约传来小沙包震天的呼噜声,还有磨牙的咯吱声——小小年纪又打呼又磨牙,可能还得建议他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凌晨三点的夜色是最浓的,安不知垂眼看着窗外不知哪里的黑暗,想了想自己该怎么说。
显然,他本人是心理健康的——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
如果说世界上有人生赢家,或许就是指他这种人——家庭不说和睦,至少没有变故;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天赋,干一行行一行,从小一路疯狂跳级,二十三岁博士毕业留学归国。
他的人生,堪称一帆风顺。
如果要从其中挑出最令人不爽的痛苦回忆——
“我喜欢过一个女孩,”对面男人的声音透着不爽,“我和她表白,她说要考虑一下。她说需要时间考虑,我就给她时间。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全家都搬走了,人影都找不到。”
“……啊,这样,”麦珑眨了眨眼,没来得及思考对方语气的熟悉,“那你有试过再找她吗?”
“试过。我去了所有她可能在的地方,联系了她的所有老师同学,可是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她是故意切断了所有联系的。”
“她一声不吭就搬走,确实是伤害到了你。但是你们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啊,即便她离开了,也没必要为此轻生。”麦珑安抚道。
“我们认识了四年,她就这么不告而别,根本没有考虑我的感受。”男人的声音沙哑。
安不知不知怎么真情实感地委屈上了,原本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会再在意那个人。那些在发现找不到对方后,疯狂地联系她、跑去她家问邻居、问同学老师却怎么样找不到她的日子,都已经过去很久了。
然而他忽然发现,自己还是那个会为爱人离开而恐慌的少年。
安不知并不是个情绪起伏大的人,却为了她把自己的生活搅得一潭浑水。这么多年过去,泥垢杂质沉淀下来,潭水看似清澈无比,实则依旧藏污纳垢。
只是看似风平浪静。
不过安不知还没忘记自己打这通电话的目的,他添油加醋道:“她离开之后,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经常想哭,总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她在旁边,我的生命一点意义都没有。”
这些话在他略微委屈的语气下显得格外真实,麦珑提出建议:“你可以去医院看一下,也许有抑郁症,吃点药会有帮助。如果在N市,推荐长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我昨天去了。”
“结果如何?”
安不知回忆了一下夏哲的处方,张口就来:“轻度抑郁。”
“嗯……”麦珑问,“真的吗?你在哪个医生哪里看的?”
她觉得这个诊断有点轻了,有轻生想法的话,起码是中度以上的抑郁。
“柳佚,柳医生。”对面轻轻咳了两声。
这两声像是把麦珑咳醒了。她的思维凝固住,又似乎抓住了某一个点,忽地反应过来这声音中的熟悉感源自哪里。
“请问……”她颤抖着声音问,“你叫号的时候是几号?”
“五号啊。”对面的声音不明所以。
麦珑如同一座雕塑,凝固地坐在位置上,任凭电话对面“喂喂”两声,听没有回应,便挂了。
所以,向她拨打生命热线,是安不知?
安不知半夜三点不睡觉,打生命热线说他不想活了?
她的不告而别对他的打击好像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
麦珑感觉压力山大。
他疲倦地靠在床头,墨黑的长发披在肩头,暗色的灯光落在他的脸上,留下浓重的阴影,如同一幅古典的油墨画。
时钟发出了一声短促刺耳的“嘀”。
十二点了。
他今天确实很累了,没过多久,安不知房间的灯便彻底灭了下来。可或许是今天见到了独属于回忆的人,安不知的梦境非常混乱,一会是十几年前,一会又回到了前一天下午……
斑驳的光影和人脸纷乱杂陈,唯一的共同点是,都有她的身影。
黑暗中,安不知不知第几次睁开眼,盯着晃着稀疏光影的天花板,终于翻身拿起了手机。
虽说他的睡眠质量向来一般,但也很少这样频繁醒来。
左右也睡不着了,不如测试一下中心新开通的守门人热线。
这条是长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生命热线,虽然近些年此类热线增加了不少,可和需求相比,数量还远远不够。
不仅如此,还必须要保证接线员的质量。
毕竟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的人来说,不合格的接线员,不仅无法将他们从生死边缘拉回,甚至还将他们往深渊里推了一把。
安不知看了一眼时间,周四,凌晨三点。
这位幸运的守门人,即将迎来顶头大老板的考验。
安不知按下拨号,一阵纯音乐流淌而出。
“普通市民请按1,青少年专线请按2,老年人专线请按3……”
安不知按下“1”。
守门人热线刚刚开通,应该不至于出现占线的情况,不会占用别人的通话资源。
一阵轻柔的音乐声后,电话被接起。
.
麦珑已经在接线室枯坐了大半夜了。
她一个接一个地打着哈欠,又喝了一口杯子里的速溶咖啡——没什么用,困意几乎要把她打趴下。
麦珑光知道这条热线没什么人,却不知道会这么冷清,简直和她呆过的上一条热线天壤之别。
她呆过的上一条热线被放在千度搜索首页,一搜关键词就会弹出来。
每天几百几千的来访者蜂拥而至,然而四分之三的人根本打不进来。
占线、占线、占线。那些急需一根救命稻草的人,听到冷冰冰的“占线”时,会有多绝望。
麦珑经常这么想着,可她又无法改变什么,只能感觉到深深的无力。
志愿者们接起一个又一个电话,几乎没有停歇。他们甚至要控制好每一个人的通话时间,毕竟在生命面前,时间是那么宝贵。
不止一次警方曾找上门来,因为他们是无数死者电话拨打页面的最后一个。
然而没有接通。
他们看着那些有过求助行为,却没能被及时救起而消逝的生命,如尘土扬起,沉淀在生命热线如海般庞大繁多的来电请求之中。
而志愿者们能做的事情,只有默哀。由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你不能强求志愿的服务尽善尽美——尽管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麦珑是本科时期去的当志愿者。这让她的整个周末都忙的团团转,身心俱疲。
起先,她满腔热情。
后来,她感觉到力不从心,却一直在坚持。
……麦珑又喝了一口咖啡。
如今坐在单独的接线室,没有耳边同事不停接打电话的声音。半个晚上等不来一个电话,甚至要靠咖啡保持清醒……
也真是一条清闲的生命热线。
正想着,面前的座机忽地响了起来,把昏昏欲睡的麦珑吓了一跳。
她迅速调整好状态,接起电话:“喂,这里是守门人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
——接线不可以说“你好”,因为对面有可能并不好。
对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略微嘶哑:“我不想活了。”
.
安不知决定尽职尽责扮演一名迷惘的青年,因为求爱不得一时想不开,考验的是接线员对于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听筒里是一个年轻女声,她问:“是遇到什么事了吗?可以和我说说,你现在在哪里?”
她的问话是对的,如果来访者处在天台、河边等危险处,需要首先让对方离开那里。
安不知决定再加一把猛药:“我在窗台,楼好高,风好大。我不想死,但我没办法了。”
闻此,女声的语速稍微快了一些,但吐字清晰,甚至有点微妙的耳熟:“先生,我们先离开那里,来跟着我做,深呼吸……”
麦珑坐在接线室里,目光在桌上贴着的《守门人守则》贴纸上虚虚聚焦着,她全神贯注地应对这一次危机来电。
贴纸上标着一行字:做生命最后的守门人。
她的声音平稳、温和,实则握着听筒的手微微发着抖。这是她自那以后的第一次,再接起这种电话。
他们的电话……无论接多少次,她都无法做到毫无触动。
有人曾告诉麦珑:生命热线接线员,共情力太强,反而是件坏事。
麦珑天生就是个共情力强的人。她也确实尝遍了共情力太强的弊端,可她依旧不认为这不好。
——只有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才有更大的把握将他们劝回,哪怕这消耗的是她自己的生命力。
麦珑按着总结出的步骤,一步步安抚着对面的情绪,这些话她说过无数次,而每一次都是如出一辙的惊现无比。
稍有不慎,或许就会救不了这条生命。
然而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原本轻生的想法就比较摇摆,麦珑的劝说能打消他们的念头;而有的人的决心则很强烈,接线员无论如何劝说,下一刻或许对面就没了人声。
这对一个接线员的打击,是很大的。
所幸这次对面的男人属于相对好劝的那类,随着麦珑的劝说,对面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似乎从窗台离开了,回到了室内。
对面的声音听起来过于冷静,不像一个濒临崩溃的人——但麦珑丝毫没有因此轻视。游走于生死边缘的人,脸上的表情并不都是相同的,但他们都面对着死亡。
随着男子态度的平复,麦珑松了口气。她定了定神,温声道:“如果愿意,你可以和自己讲讲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许我不能帮到你,但我至少能倾听。”
.
安不知从床上爬起来,走到窗边,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隔壁隐约传来小沙包震天的呼噜声,还有磨牙的咯吱声——小小年纪又打呼又磨牙,可能还得建议他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凌晨三点的夜色是最浓的,安不知垂眼看着窗外不知哪里的黑暗,想了想自己该怎么说。
显然,他本人是心理健康的——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
如果说世界上有人生赢家,或许就是指他这种人——家庭不说和睦,至少没有变故;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天赋,干一行行一行,从小一路疯狂跳级,二十三岁博士毕业留学归国。
他的人生,堪称一帆风顺。
如果要从其中挑出最令人不爽的痛苦回忆——
“我喜欢过一个女孩,”对面男人的声音透着不爽,“我和她表白,她说要考虑一下。她说需要时间考虑,我就给她时间。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全家都搬走了,人影都找不到。”
“……啊,这样,”麦珑眨了眨眼,没来得及思考对方语气的熟悉,“那你有试过再找她吗?”
“试过。我去了所有她可能在的地方,联系了她的所有老师同学,可是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她是故意切断了所有联系的。”
“她一声不吭就搬走,确实是伤害到了你。但是你们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啊,即便她离开了,也没必要为此轻生。”麦珑安抚道。
“我们认识了四年,她就这么不告而别,根本没有考虑我的感受。”男人的声音沙哑。
安不知不知怎么真情实感地委屈上了,原本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会再在意那个人。那些在发现找不到对方后,疯狂地联系她、跑去她家问邻居、问同学老师却怎么样找不到她的日子,都已经过去很久了。
然而他忽然发现,自己还是那个会为爱人离开而恐慌的少年。
安不知并不是个情绪起伏大的人,却为了她把自己的生活搅得一潭浑水。这么多年过去,泥垢杂质沉淀下来,潭水看似清澈无比,实则依旧藏污纳垢。
只是看似风平浪静。
不过安不知还没忘记自己打这通电话的目的,他添油加醋道:“她离开之后,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经常想哭,总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她在旁边,我的生命一点意义都没有。”
这些话在他略微委屈的语气下显得格外真实,麦珑提出建议:“你可以去医院看一下,也许有抑郁症,吃点药会有帮助。如果在N市,推荐长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我昨天去了。”
“结果如何?”
安不知回忆了一下夏哲的处方,张口就来:“轻度抑郁。”
“嗯……”麦珑问,“真的吗?你在哪个医生哪里看的?”
她觉得这个诊断有点轻了,有轻生想法的话,起码是中度以上的抑郁。
“柳佚,柳医生。”对面轻轻咳了两声。
这两声像是把麦珑咳醒了。她的思维凝固住,又似乎抓住了某一个点,忽地反应过来这声音中的熟悉感源自哪里。
“请问……”她颤抖着声音问,“你叫号的时候是几号?”
“五号啊。”对面的声音不明所以。
麦珑如同一座雕塑,凝固地坐在位置上,任凭电话对面“喂喂”两声,听没有回应,便挂了。
所以,向她拨打生命热线,是安不知?
安不知半夜三点不睡觉,打生命热线说他不想活了?
她的不告而别对他的打击好像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
麦珑感觉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