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转眼就过完,初四是迟晚归队的日子,洛宁和她一道走。

    原本计划着要和洛宁一起回他的老家看看,但假期太短,路途又长,洛宁说什么也不让她来回奔波,毕竟只坐车就够累的了。

    『来日方长。』洛宁眸光温柔地安慰她。

    道理迟晚当然明白,但她还是在心里默默叹息,按照她的休假时间算,这个“来日”不知道得过多久才来。

    因为这次是两个人一起走,所以在收拾行李方面,白晓几乎是甩开了束缚,拼命往两人的行李箱里塞东西。什么你带不了的给他,他带不下的给你,把物尽其用这四个字玩的明明白白,就连行李箱的夹缝里也不放过。

    其后果就是两人的行李险些超重。

    好在路上一切顺利,归队之后,冬训很快开始。

    冬训和往年一样开启了封闭训练模式,训练强度加大,封训时间四十天,为开年第一场大赛——团体世乒赛而备战。

    这次冬训的地点定在了W市,国乒队集体收拾行李,前往训练地点。迟晚带了两套羽绒服走,其中一套就是当初借穿洛宁的那件,苏静彤似乎才发现端倪,问她:“你啥时候买的这个,怎么大那么多?”

    “不是我买的。”迟晚又塞进去两包暖贴,“这是洛宁的,被我强行征用了。”

    苏静彤:“……”我还是摘了眼镜吧,秀恩爱休想闪瞎我。

    媒体这次搞了个突然袭击,原以为他们只等在门口采访几句,结果忽然说想要录她们收拾行李的过程,作为特别报道播出。沈蔓提前来通风报信,说那些人刚从男队宿舍那边出来。

    来就来嘛,反正她们宿舍又不乱,没什么见不得……等下!迟晚看见她刚放进行李箱中的那只玫瑰花,“啪嗒”一下扣住了行李箱。

    和去年一样,洛宁在她去封训前送来一束花,新鲜的花瓣还沾着露水。迟晚知道,他怕自己出现会打扰到她备战的心绪,所以只在门岗留下一束鲜花和卡片。

    卡片上写着对她的嘱托,提醒她多带衣服和暖宝,按时针灸理疗。卡片她可以带走,鲜花有一大捧,于是她就和去年一样,抽出一枝花放进了行李箱。

    门口有人扛着摄像机进来,苏静彤打了声招呼,继续围着自己行李箱转。迟晚坐在她床边,帮她看还有没有漏下的。

    “小丸儿都收拾好啦?”来得记者是某家网站体育频道的记者,跟队采访有几年了,与队员们十分相熟。

    见她把行李箱已经收拾好,也没让她再打开,只问她:“能问问都带了什么吗?”

    “衣服,暖贴,鞋,球拍,胶水。”迟晚说完,眨了眨眼,心虚地补了一句:“其他就……没什么了。”

    “没带点零食什么的呀?”记者笑道。

    苏静彤过来打圆场:“零食都在我这儿呢,看!”

    整队出发后,有关国乒队的消息就暂时告一段落。

    洛宁抽时间回了趟老家。去年过年的时候听闻要搞规划,可能要动迁祖坟,后来听说因为没跟当地居民协调好,这事便没了下文。

    洛宁去到山上看望沉眠的爷爷奶奶,把周围的杂草全拔掉清理,又放上自己特意制作的点心,然后又用他的语言跟两位长辈唠了唠家常:

    『今年回来的晚了点,是因为跟着小晚回了趟家,见了见她的家人。』

    『她的家人都特别好,对我也很好,本来原本想着带她来看你们的,可惜这次假期太短。』

    『爷爷奶奶,你们可以放心了,我遇见她之后,就不再是独身一人了。』

    洛宁在老家住了几天,然后收到了一条消息,他年前参加的设计师大赛评比结束,他荣获第二名。

    能在这种大赛里获得第二名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他是获奖者里唯一一名亚洲人。

    洛宁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第一时间用微信告诉了迟晚。虽然封闭训练要上交手机,但等她封训结束,自然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元宵节那天,洛宁跟两位好友一起过了节,顺便庆祝生日。

    迟晚早在过年的时候就算到,等元宵节那天,估计她已经在封训基地了。所以一早就跟他打了招呼,说他今年的生日礼物可能提前也可能推后,一切全看快递的速度。

    所以等他真的收到快递,已经是正月十八了。

    那是从国外寄来的一个礼盒,洛宁反复确认了半晌,才敢签收。

    打开之后他就呆住了。

    里面是一名著名设计师亲自设计的一副版画,全球都只有三百份的限量款,之前洛宁想要收藏,托了许多人都没能搞定。

    洛宁想起,那次迟晚休假的那几天,他抱着设计书对她讲过一些设计相关的故事,当时她问他:“你最喜欢的设计师是谁呀?”

    洛宁看着版画的右下角,伸手轻轻摸了摸那个设计师的亲笔签名。

    他无意中的一句话,竟让她花费了那么多心思。

    洛宁拍了张照,给她发了微信,告诉她已经收到了礼物。然后又跑去好友群里炫耀,气得两位识货的好友一边吃狗粮一边冒酸气,差点把他拉黑。

    之后的日子便如往常一样,工作、花店、还有采风,按部就班也不见得多么乏味。

    风去春来,时间飞逝。

    路边的积雪在某一天彻底化完,白昼逐渐拉长,光秃秃的树枝上冒出第一颗绿芽。国乒队结束封训的那天,恰好是这年的春分。

    世乒团体赛的参赛队伍总共由五名运动员组成,教练组依然按照老规矩,拿出两个名额,用队内直通选拔赛的方式来决定人选。

    第一个产出的参赛名额由小将李雨薇率先拿到。

    这个结果令人有些意外,可以算作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了。李雨薇才18岁,进国家队的时间比梁音楠还晚,去年跟着迟晚打乒超的时候,胜率并不高。

    但洛宁想起,那时迟晚跟他聊天的时候说过,队里有个小姑娘十分有韧劲。

    现在看来,江山代有才人出。

    迟晚又拼杀了两个阶段,才拿到了第二张团体赛的入场券。

    选拔赛后,除了从直通赛拿到名额的李雨薇和迟晚,经教练组研究决定,另外三个名额分别给了沈蔓、苏静彤、还有梁音楠。

    这次的世团赛首次没有老将坐镇,几乎可以算是全新一代的阵容,体育媒体纷纷作出分析,引经据典般猜测这个全新阵容能否顺利捧回考比伦杯。

    三月底,国乒队集结完毕,向着世团赛的举办地L国出发。

    团体世乒赛与单项世乒赛是隔年举办,但从时间上来说都是两年一届,是奥运会之外最高级别的乒乓赛事。

    追了这么久的比赛,洛宁当然懂比赛规则。

    团体赛只能派三个人上场。而世乒赛的团体赛与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团体打法不同,后者在比赛中会有一项双打,而世乒赛的团体赛中,则没有双打这一项。

    团体赛的抽签最让人放心,毕竟都是以团队的方式来参赛的,内战是不可能发生了。

    赛前抽签后,比赛很快开始。

    第一轮的对手是来自东南亚地区,对方年龄集体偏小,后来据球迷评论,沈蔓第一轮出战的时候,手臂都不好意思用力挥。

    最后国乒队以3:0横扫对方,迟晚排在第二轮出战,十二分钟结束战斗。但就在比赛结束之后,对方来握手的时候,用磕磕绊绊地中文问,能不能合个影,直接把迟晚问蒙了。

    洛宁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低低笑了起来。

    当天,洛宁画了一张新图——拿着球拍的小姑娘仿佛被毛线团困住的猫,一脸懵得给人签名。

    ……

    之后的几场比赛,迟晚都有上场的机会,不是排在二单就是排在三单的位置。团体半决赛时,新人李雨薇终于等到了出场机会,激动得恨不得两眼放光。

    迟晚看着难掩兴奋的小将,恍然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直到赛后——

    “明天我把你排一单的位置,你觉得你可以胜任吗?”

    岳松在训练室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迟晚愣在了原地。

    不管派谁打一号单打的位置,都是为了最终的胜利,所以迟晚一直没主动去要求什么。直到这一刹,她听见自己的呼吸变得粗重,胸膛中的心跳聒噪到耳膜发疼,脑海中好像还回荡着乒乓球落地的哒哒声。

    她等这一刻等了好久了,她平时那么努力刻苦不就是为了能打这样的大赛,能在关键时刻带领队伍走向胜利吗?

    现在她在犹豫什么呢?

    她低头看了一眼,看到白色的小球散落在四周,她听见自己说:“好。”

    岳松盯着她看了一会,最终点了点头。

    决赛在国内时间的晚上八点举行,对手是老对手J国。

    比赛开始前,由上一任冠军队伍带回的世乒赛女团冠军奖杯——考比伦杯,也被捧到了现场。

    今日份的排兵布阵在比赛开始前已经提交上去。洛宁看到今天迟晚排在了一号单打的位置,心情一时间激动又紧张。

    在决赛能作为一号单打出战,是机会也是挑战,希望这次一切能如她所愿。

    这次国乒队抽到了客队,按比赛规则,客队的一号单打要排在第二轮和第四轮出场,主队的单打则是排在第一轮和第四轮。

    第一轮出场的是沈蔓,对阵对方的一号种子北野樱。

    北野樱是老对手了,交手之后,几乎是被沈蔓压着打,可以说是没有还手之力,沈蔓最终以3:0的成绩轻松取胜。

    于是,国乒队在决赛迎来第一局开门红。

    第二轮比赛,迟晚登场。

章节目录

「乒乓」大满贯修炼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饶鸣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饶鸣歌并收藏「乒乓」大满贯修炼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