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咕噜...”
一对伤痕累累的手心向上张开,飘动在水中。清晨的微光点滴洒在河面,流凌折射着这波光,照在李毓宁面无表情的脸上。
她的襦裙袖子荡在水中,几只呆头小鱼正甩着尾巴,钻进钻出。而发髻也已在水中散开,乌黑的秀发和水草交汇在一起,一张小鹅蛋脸似乎没有任何痛苦,只有脸颊的伤痕还在提醒着这场灾祸。
细密的水泡从李毓宁的小嘴中一连串被挤出,向上飘去。在升至水面的一刻,几片雪花也同时降落在水面,融化了。
越是深入水底,水流便越缓下来。李毓宁的背后是墨绿色的深渊,正当她随着自重向更深处沉去,一双指节分明而修长的手,正穿过水面,拨动水纹,向她游来。
水中,李毓宁的手被勾住,整个人被比水流更大的力量,拽了上去。
一声破水而出的哗啦声,柴镇斯托着李毓宁浮出水面。柴镇斯的铠甲在跳水前就拆卸在岸,他此刻身着白色单衣,被刺骨的河水激得寒颤,左臂上的箭伤晕红大片。而李毓宁的头发都贴在一起,她昏迷着,对所处的激流毫无感知。
“殿下?” 柴镇斯蹙眉对李毓宁喃喃道。
眼见李毓宁已经闭气,柴镇斯慌乱中将她置于身前,努力不让水流再次席卷她的口鼻。而河水的奔流一阵阵涌来,柴镇斯每次试着向岸边划去,水流都差点将二人打散。
于是,柴镇斯把着手边一大块流凌,另一只手迅速将头上的幞巾解下,而后将自己的右臂和李毓宁的右臂缠在一起。李毓宁始终斜躺在柴镇斯的身前,面朝破晓的天空,睫毛和头发上渐渐粘满了雪花。
两个人克服着水流,一点点向岸边挪动。柴镇斯焦急不已,因为他知道上岸的时间越晚,李毓宁就越危险。
突然,前方拐弯的河道处,慢慢涌出一片白雾,雾气覆盖着整个河面。远看过去,白雾弥漫的速度算不上快,但没一会就已经将二人包裹其中。
柴镇斯在雾中四处张望,被烟雾呛得咳嗽,而后他看向昏迷的李毓宁,被这突如其来的烟雾激得一阵愤怒冲上心头。忘不见岸边到底在哪,他只得在雾气中胡乱地摸索。焦急之下,柴镇斯只觉左脸更热些,抬头侧望去,一团光晕透过白雾照射着他。
“日出...” 柴镇斯心里有了底,他开始奋力向右侧滑动。
一根断桥上的残板混在雾中,在水面上漂向二人。柴镇斯划动的手触到这块木板,心里突然又有了动力。他连忙左臂搭着木板,右臂带动着李毓宁的手臂,借力向西岸划去。
木板消解了一部分水流和流凌的阻力,随着木板触岸的震动,柴镇斯终于托着李毓宁爬到岸上。
他迅速将捆绑二人的幞巾解下,又将李毓宁的外裙解开,使胸腔不被捆束。又将她湿透的靴子脱下,而后双膝跪地,双手重叠奋力地按压李毓宁的胸腔。
雪已经停了,柴镇斯冠上散落的发丝浸透河水,反射着阳光滴答着。他低下头咬紧牙关,不停按压着,可是李毓宁还是没有反应。
本就被河水冻得打颤,眼见李毓宁没有吐水苏醒的迹象,柴镇斯的双手更加止不住颤抖。他心中无措回想着如何解救溺水之人,可是由于失温,加上左臂的伤口在水中失血,此刻他只觉得脑中混沌,视线也模糊起来。
柴镇斯重重锤了自己的脑袋几下,使劲眨眼让自己更清醒些,双手一刻不停地保持着按压。河水将他的双眼腌得刺痛,他红着眼睛,拼力与时间赛跑。
“醒醒...醒醒...” 柴镇斯颤抖着一边按,一边喃喃自语,“你的阿兄还在等你,快醒醒啊!”
一阵迅速而富有规律的胸腔按压之后,他看向李毓宁的脸,散开的湿发粘在她脸上,嘴唇被河水浸泡得泛起白皮。柴镇斯索性跪在她脸旁,把那小脸上的湿发统统摘至耳后,又迅速将她的下巴抬起。
正当他俯下身要实施人工呼吸时,李毓宁突然呛了一口水出来,直接喷在柴镇斯脸上。柴镇斯本在吸气,这股河水直接呛到他气管里,引得一阵猛烈的咳嗽。
但他顾不得更多,立马将李毓宁的上身托起,自己则坐到她身后,一手把着李毓宁的肩膀,一手使劲帮她拍背。
随着更多河水被吐出来,李毓宁渐渐有了呼吸,眼看着她醒过来,柴镇斯看看怀中的李毓宁,而后紧张地试探道:“殿下,殿下,醒了?感觉如何?”
李毓宁的眼睛微微撑开一个缝,眼神涣散着,柴镇斯模糊的脸慢慢映入她的眼帘。突然,她咧开嘴笑了一下,牙齿缺了两颗,挤着酒窝试图要说些什么。
柴镇斯看到这两颗豁牙也被逗笑了,还没等开心多久,李毓宁又晕过去。他立马变了脸,惊慌伸手探她的呼吸,幸好只是昏迷。柴镇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怀抱着李毓宁一下子躺在地上,如释重负般深呼吸。
紧张感逐渐褪去,柴镇斯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体力透支,四肢麻木无力。尽管天气已经放晴,可是这河岸依旧冷得人发颤。
若是不赶紧找到避风的地方烤火,公主醒了也白醒,若是再遇到突厥人,两个人都会再次陷入危险。想到这里,柴镇斯支持着身体艰难坐起。
他紧皱眉头将李毓宁托在背上,努力站起身,双腿不住发抖,双臂也失去了知觉,只能机械般支撑着动作。而后柴镇斯背着李毓宁,沿着河岸踉跄前行。每走一步,都像是在穿越一片无尽的荒漠,艰难而疲惫。
不知走了多久,四周的白雾愈加浓烈,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无法看清前方的路。他不断地咳嗽,身体摇摇晃晃,最终一个不稳摔了一跤。他跪在地上,侧脸看去,看到李毓宁微弱的呼吸,心中感到一丝庆幸。
突然前方传来微弱的嘈杂。柴镇斯不能分辨来者到底是不是突厥人,危机感又充斥心头。于是他再次艰难起身,迈着沉重的步伐,竭力远离那声音的方向。他的心跳在不断加速,每一步都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正当他快要接近河滩的深处时,一群士兵突然从烟雾中冲出,挥舞着刀剑,将他和李毓宁团团围住。柴镇斯的心沉到了谷底,但现在他只能硬着头皮面对。
“何人在此!” 他背着公主,站在原地怒视着四周的士兵,竭力喝道。
“你又是何人!” 其中一个士兵拿剑指着他问。
柴镇斯在雾气中看不清对方的穿着,只觉得对方口音似是中原来的,但忌惮着西秦人的狡猾,他试探性地说:“我与妹妹落水,在此处漂流多时,敢问诸位英雄姓名。”
只见烟雾中的士兵互相对了眼神,而后道:“我们是唐军,奉命在此剿敌,你可看见什么胡人没有?”
柴镇斯听到唐军一词,再次顾虑着发问:“敢问是哪位将军麾下?”
“我等是高家军。” 士兵回道。
柴镇斯听到高坚将军的麾号,心中大石落地。来不及细索高家军为何不在陇右,而出现在此地,他身子一下懈力,重重跪在地上,而后拼着最后的力气道:“快救公主。”说罢,便昏了过去。
—
天已大亮,晨曦的金光洒在大地之上,窦如嫣骑在马鞍上,马蹄轻轻踏步,仿佛怕打破这宁静的清晨。她身旁是同样在骑马的高坚,身姿笔直如松,二人并肩而行,带领着一众队伍重新浩荡进发。
“娘娘,微臣有一事不明。” 高坚看向窦皇后,他的双眸深邃,拱礼问道。
窦如嫣微微侧头,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而后道:“你是疑惑,为何陛下将你派来蒲津渡。” 而后继续骑马。
“是...” 高坚点点头,“当日在帐中,陛下收到娘娘的飞书,称是无碍,却又独留下臣,嘱咐甚多...”
“你出身窦家军,又跟着圣上驰骋天下,功不可没。若是本宫有难,陛下自然着先吩咐你前来。” 窦如嫣的声音平稳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
还没等高坚回答,窦如嫣又接着话头继续道:“本宫路上若真的无碍,便根本不会发那飞书出去。陛下明白本宫,本宫亦信着陛下。”
高坚听后虽疑惑减半,但想想皇后一行此遭的磨砺,还是忧心忡忡。他回想起圣上的嘱托,那信任的眼神在他脑海中浮现。
高坚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娘娘圣明,微臣惭愧。只是,陇右开战在即,后方却出此恶行,微臣实在惶恐。不知娘娘有何头绪?微臣即刻飞书滦风郡,详禀陛下。”
窦如嫣的眉头微微皱起,她的目光望向前方那似乎没有尽头的路途,果断地说:“飞书不成。”
高坚闻言一愣,不解地看向窦如嫣:“娘娘?”
窦如嫣转头看向高坚,她的眼神坚定:“飞书不成了。”
高坚愣住,他看向窦如嫣,眼中满是困惑。继续拱起双手,向窦如嫣表示不解。
窦如嫣看着他,重新缓缓道:“此事干系重大,你着人快马加鞭,传本宫密谕给柴幕将军,让他仔细着李俭的动向。再回禀陛下,突厥暗中已和西秦联手,开战在即,务必斟酌小心。”
听到大皇子李俭的名字,一丝惊诧闪过高坚的眼睛,不明白李俭和这次动乱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
窦如嫣看着高坚,继续说道:“此外,你还要秘密派遣一支精锐,秘密监察西秦边境和晋阳府的必经之路,若有任何异动立刻拿下。”
高坚听后心中一震,“事关谋反”一词浮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回道:“微臣领命,定当不辱使命。”
窦如嫣见高坚已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她也知道高坚的能力和忠诚。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关头有高家军的协助,她自觉更加宽心,随后继续问:“陛下可还有其他旨意?”
高坚略微停顿了一下,立马回禀:“陛下还说,若是柴家二郎此行立了功,便着封千牛备身,日后御前行走。”
窦如嫣听后转过头,望向身后那个缓缓而行的马车,她眼里含着深意,沉声道:“柴家堪用。”
一对伤痕累累的手心向上张开,飘动在水中。清晨的微光点滴洒在河面,流凌折射着这波光,照在李毓宁面无表情的脸上。
她的襦裙袖子荡在水中,几只呆头小鱼正甩着尾巴,钻进钻出。而发髻也已在水中散开,乌黑的秀发和水草交汇在一起,一张小鹅蛋脸似乎没有任何痛苦,只有脸颊的伤痕还在提醒着这场灾祸。
细密的水泡从李毓宁的小嘴中一连串被挤出,向上飘去。在升至水面的一刻,几片雪花也同时降落在水面,融化了。
越是深入水底,水流便越缓下来。李毓宁的背后是墨绿色的深渊,正当她随着自重向更深处沉去,一双指节分明而修长的手,正穿过水面,拨动水纹,向她游来。
水中,李毓宁的手被勾住,整个人被比水流更大的力量,拽了上去。
一声破水而出的哗啦声,柴镇斯托着李毓宁浮出水面。柴镇斯的铠甲在跳水前就拆卸在岸,他此刻身着白色单衣,被刺骨的河水激得寒颤,左臂上的箭伤晕红大片。而李毓宁的头发都贴在一起,她昏迷着,对所处的激流毫无感知。
“殿下?” 柴镇斯蹙眉对李毓宁喃喃道。
眼见李毓宁已经闭气,柴镇斯慌乱中将她置于身前,努力不让水流再次席卷她的口鼻。而河水的奔流一阵阵涌来,柴镇斯每次试着向岸边划去,水流都差点将二人打散。
于是,柴镇斯把着手边一大块流凌,另一只手迅速将头上的幞巾解下,而后将自己的右臂和李毓宁的右臂缠在一起。李毓宁始终斜躺在柴镇斯的身前,面朝破晓的天空,睫毛和头发上渐渐粘满了雪花。
两个人克服着水流,一点点向岸边挪动。柴镇斯焦急不已,因为他知道上岸的时间越晚,李毓宁就越危险。
突然,前方拐弯的河道处,慢慢涌出一片白雾,雾气覆盖着整个河面。远看过去,白雾弥漫的速度算不上快,但没一会就已经将二人包裹其中。
柴镇斯在雾中四处张望,被烟雾呛得咳嗽,而后他看向昏迷的李毓宁,被这突如其来的烟雾激得一阵愤怒冲上心头。忘不见岸边到底在哪,他只得在雾气中胡乱地摸索。焦急之下,柴镇斯只觉左脸更热些,抬头侧望去,一团光晕透过白雾照射着他。
“日出...” 柴镇斯心里有了底,他开始奋力向右侧滑动。
一根断桥上的残板混在雾中,在水面上漂向二人。柴镇斯划动的手触到这块木板,心里突然又有了动力。他连忙左臂搭着木板,右臂带动着李毓宁的手臂,借力向西岸划去。
木板消解了一部分水流和流凌的阻力,随着木板触岸的震动,柴镇斯终于托着李毓宁爬到岸上。
他迅速将捆绑二人的幞巾解下,又将李毓宁的外裙解开,使胸腔不被捆束。又将她湿透的靴子脱下,而后双膝跪地,双手重叠奋力地按压李毓宁的胸腔。
雪已经停了,柴镇斯冠上散落的发丝浸透河水,反射着阳光滴答着。他低下头咬紧牙关,不停按压着,可是李毓宁还是没有反应。
本就被河水冻得打颤,眼见李毓宁没有吐水苏醒的迹象,柴镇斯的双手更加止不住颤抖。他心中无措回想着如何解救溺水之人,可是由于失温,加上左臂的伤口在水中失血,此刻他只觉得脑中混沌,视线也模糊起来。
柴镇斯重重锤了自己的脑袋几下,使劲眨眼让自己更清醒些,双手一刻不停地保持着按压。河水将他的双眼腌得刺痛,他红着眼睛,拼力与时间赛跑。
“醒醒...醒醒...” 柴镇斯颤抖着一边按,一边喃喃自语,“你的阿兄还在等你,快醒醒啊!”
一阵迅速而富有规律的胸腔按压之后,他看向李毓宁的脸,散开的湿发粘在她脸上,嘴唇被河水浸泡得泛起白皮。柴镇斯索性跪在她脸旁,把那小脸上的湿发统统摘至耳后,又迅速将她的下巴抬起。
正当他俯下身要实施人工呼吸时,李毓宁突然呛了一口水出来,直接喷在柴镇斯脸上。柴镇斯本在吸气,这股河水直接呛到他气管里,引得一阵猛烈的咳嗽。
但他顾不得更多,立马将李毓宁的上身托起,自己则坐到她身后,一手把着李毓宁的肩膀,一手使劲帮她拍背。
随着更多河水被吐出来,李毓宁渐渐有了呼吸,眼看着她醒过来,柴镇斯看看怀中的李毓宁,而后紧张地试探道:“殿下,殿下,醒了?感觉如何?”
李毓宁的眼睛微微撑开一个缝,眼神涣散着,柴镇斯模糊的脸慢慢映入她的眼帘。突然,她咧开嘴笑了一下,牙齿缺了两颗,挤着酒窝试图要说些什么。
柴镇斯看到这两颗豁牙也被逗笑了,还没等开心多久,李毓宁又晕过去。他立马变了脸,惊慌伸手探她的呼吸,幸好只是昏迷。柴镇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怀抱着李毓宁一下子躺在地上,如释重负般深呼吸。
紧张感逐渐褪去,柴镇斯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体力透支,四肢麻木无力。尽管天气已经放晴,可是这河岸依旧冷得人发颤。
若是不赶紧找到避风的地方烤火,公主醒了也白醒,若是再遇到突厥人,两个人都会再次陷入危险。想到这里,柴镇斯支持着身体艰难坐起。
他紧皱眉头将李毓宁托在背上,努力站起身,双腿不住发抖,双臂也失去了知觉,只能机械般支撑着动作。而后柴镇斯背着李毓宁,沿着河岸踉跄前行。每走一步,都像是在穿越一片无尽的荒漠,艰难而疲惫。
不知走了多久,四周的白雾愈加浓烈,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无法看清前方的路。他不断地咳嗽,身体摇摇晃晃,最终一个不稳摔了一跤。他跪在地上,侧脸看去,看到李毓宁微弱的呼吸,心中感到一丝庆幸。
突然前方传来微弱的嘈杂。柴镇斯不能分辨来者到底是不是突厥人,危机感又充斥心头。于是他再次艰难起身,迈着沉重的步伐,竭力远离那声音的方向。他的心跳在不断加速,每一步都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正当他快要接近河滩的深处时,一群士兵突然从烟雾中冲出,挥舞着刀剑,将他和李毓宁团团围住。柴镇斯的心沉到了谷底,但现在他只能硬着头皮面对。
“何人在此!” 他背着公主,站在原地怒视着四周的士兵,竭力喝道。
“你又是何人!” 其中一个士兵拿剑指着他问。
柴镇斯在雾气中看不清对方的穿着,只觉得对方口音似是中原来的,但忌惮着西秦人的狡猾,他试探性地说:“我与妹妹落水,在此处漂流多时,敢问诸位英雄姓名。”
只见烟雾中的士兵互相对了眼神,而后道:“我们是唐军,奉命在此剿敌,你可看见什么胡人没有?”
柴镇斯听到唐军一词,再次顾虑着发问:“敢问是哪位将军麾下?”
“我等是高家军。” 士兵回道。
柴镇斯听到高坚将军的麾号,心中大石落地。来不及细索高家军为何不在陇右,而出现在此地,他身子一下懈力,重重跪在地上,而后拼着最后的力气道:“快救公主。”说罢,便昏了过去。
—
天已大亮,晨曦的金光洒在大地之上,窦如嫣骑在马鞍上,马蹄轻轻踏步,仿佛怕打破这宁静的清晨。她身旁是同样在骑马的高坚,身姿笔直如松,二人并肩而行,带领着一众队伍重新浩荡进发。
“娘娘,微臣有一事不明。” 高坚看向窦皇后,他的双眸深邃,拱礼问道。
窦如嫣微微侧头,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而后道:“你是疑惑,为何陛下将你派来蒲津渡。” 而后继续骑马。
“是...” 高坚点点头,“当日在帐中,陛下收到娘娘的飞书,称是无碍,却又独留下臣,嘱咐甚多...”
“你出身窦家军,又跟着圣上驰骋天下,功不可没。若是本宫有难,陛下自然着先吩咐你前来。” 窦如嫣的声音平稳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
还没等高坚回答,窦如嫣又接着话头继续道:“本宫路上若真的无碍,便根本不会发那飞书出去。陛下明白本宫,本宫亦信着陛下。”
高坚听后虽疑惑减半,但想想皇后一行此遭的磨砺,还是忧心忡忡。他回想起圣上的嘱托,那信任的眼神在他脑海中浮现。
高坚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娘娘圣明,微臣惭愧。只是,陇右开战在即,后方却出此恶行,微臣实在惶恐。不知娘娘有何头绪?微臣即刻飞书滦风郡,详禀陛下。”
窦如嫣的眉头微微皱起,她的目光望向前方那似乎没有尽头的路途,果断地说:“飞书不成。”
高坚闻言一愣,不解地看向窦如嫣:“娘娘?”
窦如嫣转头看向高坚,她的眼神坚定:“飞书不成了。”
高坚愣住,他看向窦如嫣,眼中满是困惑。继续拱起双手,向窦如嫣表示不解。
窦如嫣看着他,重新缓缓道:“此事干系重大,你着人快马加鞭,传本宫密谕给柴幕将军,让他仔细着李俭的动向。再回禀陛下,突厥暗中已和西秦联手,开战在即,务必斟酌小心。”
听到大皇子李俭的名字,一丝惊诧闪过高坚的眼睛,不明白李俭和这次动乱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
窦如嫣看着高坚,继续说道:“此外,你还要秘密派遣一支精锐,秘密监察西秦边境和晋阳府的必经之路,若有任何异动立刻拿下。”
高坚听后心中一震,“事关谋反”一词浮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回道:“微臣领命,定当不辱使命。”
窦如嫣见高坚已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她也知道高坚的能力和忠诚。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关头有高家军的协助,她自觉更加宽心,随后继续问:“陛下可还有其他旨意?”
高坚略微停顿了一下,立马回禀:“陛下还说,若是柴家二郎此行立了功,便着封千牛备身,日后御前行走。”
窦如嫣听后转过头,望向身后那个缓缓而行的马车,她眼里含着深意,沉声道:“柴家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