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乱语!岂有此理...”
李俭只觉周身被鬼魅吞噬般麻木,胸腔中的愤懑没有一丝缝隙宣泄,反倒是绕着整颗心脏灼烧出无数孔洞。他站在那里大喊,单手颤抖着指向母亲尹德妃,又指向那个一脸阴鸷的刘怀中。
“我在父亲心中本有一席之地!此行,本有军功!父亲已赐我执天子旗,东线先发制人...全都毁了。”
他紧锁双眉怒喊着,一脸的错愕。又向后踉跄几步,心中回荡着长孙延曾对他所言:“殿下执天子旗,待功成而归,自当名正言顺了。”
皇太子之位,明明入帐前还是近在咫尺,囊中之物。想到此,李俭只觉眼角一辣,西秦战事与圣人李容接连浮现在脑海,似千钧般压在心口。
“太子之位,陛下早已许给那李呈了!”
尹德妃也带着愤懑,怯怯前进一步说,她不敢靠儿子太近,自知筹谋失败,满心愧疚,她也同样明白李俭的性子经不起激恼。
“李呈就是个娘们!父亲怎会看重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儿!我自小跟随父亲上阵杀敌,而他李呈只躲在晋阳府之乎者也!父亲怎会将太子之位许给他?妇人之见...娘们只会误事!”
李俭红着双眼瞪向母亲说完这番话,只见尹德妃听罢,无法控制地快步上前赏了他一耳光。
妇人误事,同样是李容对她说过的话。当年她为了李容,在国公府给李二郎下毒之事,曾险些东窗事发。那李二郎在病榻缠绵了数月,终了还是在公府大婚后撒手人寰。碍着当时李窦婚期将近不宜声张,加之李容插手操作,此事才告一段落。
喃声一句妇人误事,对李容而言已是宽言相对,对尹妃则是经年里,刀刻般的委屈。
不被珍重的情谊是讨嫌的,不被珍视的女子只能是累赘,她一边数年如一日这么认定自己,一边并不愿承认自己在圣人心中,永远不及窦如嫣。
一个红掌印疼在李俭脸上,他被扇得头侧向一边,慢慢咬紧牙关,一对寒眸缓缓投向母亲尹德妃。而尹妃的巴掌刚落下,她便后悔了,心里跟着那掌痕一起疼起来。
只见她心疼地试图触碰儿子的脸颊,却一把被李俭将手打飞。
李俭那浓黑的剑眉冷竖,幞巾之下的青筋突起至眉脚,一双丹凤眼飞扬着怒气,他长得与李呈一点也不相似,脾气更是大相径庭。
无论发生何事,李呈是万万不敢在外臣面前,对母亲这般反应的,而这一切也是尹妃纵来的。自李俭幼时,她就认定自己的儿子有股和圣人相似的英气,最得圣人风范,要比窦如嫣的李呈胜上千百倍。
除了在圣人面前,李俭一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吃得起苦,同样凡事也要得回报。而对他和尹德妃来说,这世间最大的回报就是继承大统,登临太子之位不仅是拿到那枚玉鱼符的独一无二,更是心底里想要被承认的渴望。
此时李俭的双眼中不情愿地浸着泪,愤怒的温度快将这怨恨的泪炙得蒸发,他带着不羁,用指背贴在自己被赏了耳光的脸上,又看着这只布茧的手慢慢攥紧成个拳头。他的眼神似拉紧的巨弩,指向了母妃和刘怀中。而后冷哼一声,愤而转身奔离营帐,未道一言。
“大郎!”
尹德妃身子一晃差点晕倒,她靠在案桌旁,朝着李俭那离去的身影大喊。只是她的儿子从不会为她停下脚步,厚重的帐帘被李俭高高扬起,一股风雪寻隙飘了进来。
“娘娘...”
此时,沉默了良久的刘怀中终于开口,他带着无奈看向尹德妃,继续说:
“何必此般道,殿下是最听不得二皇子得圣心的。”
“此战大捷,陛下凯旋长安,便要颁旨了...” 尹德妃双臂拄着案桌,声线细微。
“臣斗胆,娘娘如何得知?” 刘怀中施手拱礼,紧紧问道。
只见尹德妃眼神空空,仍然望向儿子离去的方向,泪水连着线落下来,她樱唇的口脂之下,恐怕早已苍白无色,而后启唇继续道:
“昭阳公主身边的巧月,是本宫派去的人。皇后启程前,巧月曾告与本宫知,公主从御书房回来,嚷嚷着陛下给窦氏预备了巧礼。”
“巧礼?” 刘怀中一脸疑惑。
“金凤钗。” 尹德妃从袖管中掏出帕子,细细拭泪,她的眼神中开始透着狠戾。
“陛下问公主,那钗配不配得她的好阿娘。待到凯旋长安,便要在金銮殿亲手为皇后簪钗。”
刘怀中仍是疑惑不已,他紧着拱礼问:“娘娘,一把钗罢了,何出此论呢。”
“你不知道那钗的来头!” 尹德妃猛地转脸,一脸愠怒道。
“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头藏玄机,钗身自可卸。” 她继续悠悠道,“先秦的传世之物,圣旨藏于钗中。” [11]
尹妃双目染红,带着难捱的不甘说完凤钗的来历,将刘怀中也惊了一跳。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此物难得,陛下行军前的确命人寻宝,未料竟是那始皇之钗。” 刘怀中闻言,意味深长道。[11.1]
“叙仁阿兄,你一定要帮本宫!西秦找上本宫,只说拿到路线绑了窦氏和那兔崽子,后方骚动,前线让功,并未提及突厥也会参与其中啊!”
尹德妃说着,莫大的委屈又涌上来,把着刘怀中的双臂急道。她只以为西秦是深明此战不保,寻上她意图后院失火,战局稍稍打个平手也就过去了。西秦命人扮作流匪绑了窦如嫣和李呈,事发分了李容的兵力,将人寻回来也断不会有什么三长两短。而李俭在前线必败西秦,一举两得。却未料竟是一张天罗地网。
“西秦狡诈,娘娘实在轻信了。何不事先与微臣商议呢!” 刘怀中一脸无奈,带着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责备说道。
“来不及了,大军已发,本宫明白陛下的性子。当下若是再不出手,万一俭儿前线失利,一切便再无指望了...”
尹德妃的力气好似全都懈下阵来,她摸索着坐在堂椅上,语气充斥着失意颓唐。“来不及”是措辞,一切只因那支凤钗,朝着她心脏最不设防之处狠狠刺去,所有委屈和不甘逼得她铤而走险。
“本宫恨毒了她。若不是本宫,陛下身边怎会有她窦如嫣的位置!先是二公子,再是那贱人头前失了的孩子...她不会放过我!叙仁,她不会放过我!陛下也不会放过我的俭儿!”
单薄的身躯重重俯在案桌上,泪水滴在桌面,尹德妃低声呜咽起来:“怎会无事?她和她那个没出息的儿子竟然无事...”
刘怀中深深叹口气,转瞬便重整旗鼓般道:“事已至此,娘娘切勿徒劳悲戚。”
“现下,必得与西秦重取联络。”
... ...
“自窦氏把控了邮驿,本宫就再也没和薛部通信,若是...若是他们再不理会呢?”
尹妃听到刘怀中似是有计,重新打起了点精神,她支持起身体,巴巴问着。
“薛军自知兵力不足,实力欠缺,但如今皇后殿下一行无事,即便他们找来突厥部,而突厥部又有何理由必助西秦呢?”
刘怀中长着一张瘦削的脸,每一寸皮肤和肌肉都紧紧包裹着他的五官,没有一处是多余的。就如同他这个人,话既说得出口,那便一定有所助益。他单手捋一下薄须,自顾踱步一圈,又道:
“突厥妄图自为黄雀,如今还焉知,谁为雀,谁为蝉。”
言语间,刘怀中的双眼紧紧眯成条缝,他的瞳仁却在这微小的缝隙里迸发着狠戾的光芒。
“那本宫,现下如何是好?” 尹德妃得到刘怀中的支持,她鼓起勇气站起身,带着更多的定力问道。
“娘娘且宽心前往长安,长安的战鼓,还需娘娘执掌。” 刘怀中深深作揖。
尹德妃的心似是重新寻到跳动的轨迹,她连忙拭干净脸上的泪,又摸摸自己的发髻,将兜帽重新罩在头上。一边暗暗点头,一边随着刘怀中抬起的手臂,走向帐外。
“刘侍中,俭儿我托付与你了。他性子急...他...” 还未出帐,尹妃顿下脚步,对刘怀中嘱咐道。
“微臣明白。大皇子殿下感念与陛下父子情深,自然一腔热血难当窘境,微臣自会好言相劝。”
刘怀中褐色的眼眸中透着坚定,纵然血丝漫布,他笃定的神色还是让尹妃放下担忧,快步离开了营帐。
帐外,风雪依旧。刘怀中紧随尹德妃身侧,恭谨地将她送上马车。他不时回望周遭的环境,生怕有旁人探见尹妃在军营的踪迹。
“娘娘,臣自会派遣得力的往宫城送信,莫虑。” 在飞雪中,刘怀中隔着车帘暗声上禀,又冲着驾车的小厮说:“雪大了,谨记慢行,走罢。”
一驾不起眼的马车缓缓行动,悄无声息地驶出营地,迎着漫天的白雪,带着务必深重的秘密,化成一把暗发的利器,朝着长安城刺去。
刘怀中恭送完尹德妃,刚要转身回帐,一个熟悉的身影却划过他的余光。他狠戾而机警地望去,不远处柴钺斯正拿着两壶酒愣拄在营地间。
柴钺斯对上刘怀中骇人的眼神,不由得住下步子,他匆忙隔着风雪向刘怀中施手拱礼。而刘怀中发现是柴钺斯,心中猛地抽动,却还是一瞬间便平复了眼神,恢复一副淡然处事的模样,冲着柴钺斯同样叉手回礼。
“那是...一个女子?”
柴钺斯心中打鼓,噤声嘀咕着。他一脸疑惑,而这疑惑落在刘怀中眼里,却变为杀机。他本是遵了父亲之命,先是罚了那几个不规矩的兵,又拿上好酒来找大皇子殿下赔罪,不想却撞破一个阴沉的机密。
刘怀中收敛起眸中那份杀机,快步抽离于这片风雪,而后不留痕迹地进帐去了。只剩柴钺斯拎着酒,还驻留在这片雪白之中,只是他看不见,这片雪白早已被隐隐泼上血色。
“来人。” 刘怀中立于帐中,叫来亲兵。
“侍中有何吩咐?” 亲兵单跪于地,拱手问道。
刘怀中抄起铁钎,松动着营火的烧炭,伴着飞扬的火星,他眯紧双眼,薄唇轻启:
“寻人沿线放声出去,就说,云麾将军清扫西线斥候,立下大功了。”
盆中的炭火沾上富足的空气,一阵阵泛着火,烧得更旺了。
李俭只觉周身被鬼魅吞噬般麻木,胸腔中的愤懑没有一丝缝隙宣泄,反倒是绕着整颗心脏灼烧出无数孔洞。他站在那里大喊,单手颤抖着指向母亲尹德妃,又指向那个一脸阴鸷的刘怀中。
“我在父亲心中本有一席之地!此行,本有军功!父亲已赐我执天子旗,东线先发制人...全都毁了。”
他紧锁双眉怒喊着,一脸的错愕。又向后踉跄几步,心中回荡着长孙延曾对他所言:“殿下执天子旗,待功成而归,自当名正言顺了。”
皇太子之位,明明入帐前还是近在咫尺,囊中之物。想到此,李俭只觉眼角一辣,西秦战事与圣人李容接连浮现在脑海,似千钧般压在心口。
“太子之位,陛下早已许给那李呈了!”
尹德妃也带着愤懑,怯怯前进一步说,她不敢靠儿子太近,自知筹谋失败,满心愧疚,她也同样明白李俭的性子经不起激恼。
“李呈就是个娘们!父亲怎会看重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儿!我自小跟随父亲上阵杀敌,而他李呈只躲在晋阳府之乎者也!父亲怎会将太子之位许给他?妇人之见...娘们只会误事!”
李俭红着双眼瞪向母亲说完这番话,只见尹德妃听罢,无法控制地快步上前赏了他一耳光。
妇人误事,同样是李容对她说过的话。当年她为了李容,在国公府给李二郎下毒之事,曾险些东窗事发。那李二郎在病榻缠绵了数月,终了还是在公府大婚后撒手人寰。碍着当时李窦婚期将近不宜声张,加之李容插手操作,此事才告一段落。
喃声一句妇人误事,对李容而言已是宽言相对,对尹妃则是经年里,刀刻般的委屈。
不被珍重的情谊是讨嫌的,不被珍视的女子只能是累赘,她一边数年如一日这么认定自己,一边并不愿承认自己在圣人心中,永远不及窦如嫣。
一个红掌印疼在李俭脸上,他被扇得头侧向一边,慢慢咬紧牙关,一对寒眸缓缓投向母亲尹德妃。而尹妃的巴掌刚落下,她便后悔了,心里跟着那掌痕一起疼起来。
只见她心疼地试图触碰儿子的脸颊,却一把被李俭将手打飞。
李俭那浓黑的剑眉冷竖,幞巾之下的青筋突起至眉脚,一双丹凤眼飞扬着怒气,他长得与李呈一点也不相似,脾气更是大相径庭。
无论发生何事,李呈是万万不敢在外臣面前,对母亲这般反应的,而这一切也是尹妃纵来的。自李俭幼时,她就认定自己的儿子有股和圣人相似的英气,最得圣人风范,要比窦如嫣的李呈胜上千百倍。
除了在圣人面前,李俭一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吃得起苦,同样凡事也要得回报。而对他和尹德妃来说,这世间最大的回报就是继承大统,登临太子之位不仅是拿到那枚玉鱼符的独一无二,更是心底里想要被承认的渴望。
此时李俭的双眼中不情愿地浸着泪,愤怒的温度快将这怨恨的泪炙得蒸发,他带着不羁,用指背贴在自己被赏了耳光的脸上,又看着这只布茧的手慢慢攥紧成个拳头。他的眼神似拉紧的巨弩,指向了母妃和刘怀中。而后冷哼一声,愤而转身奔离营帐,未道一言。
“大郎!”
尹德妃身子一晃差点晕倒,她靠在案桌旁,朝着李俭那离去的身影大喊。只是她的儿子从不会为她停下脚步,厚重的帐帘被李俭高高扬起,一股风雪寻隙飘了进来。
“娘娘...”
此时,沉默了良久的刘怀中终于开口,他带着无奈看向尹德妃,继续说:
“何必此般道,殿下是最听不得二皇子得圣心的。”
“此战大捷,陛下凯旋长安,便要颁旨了...” 尹德妃双臂拄着案桌,声线细微。
“臣斗胆,娘娘如何得知?” 刘怀中施手拱礼,紧紧问道。
只见尹德妃眼神空空,仍然望向儿子离去的方向,泪水连着线落下来,她樱唇的口脂之下,恐怕早已苍白无色,而后启唇继续道:
“昭阳公主身边的巧月,是本宫派去的人。皇后启程前,巧月曾告与本宫知,公主从御书房回来,嚷嚷着陛下给窦氏预备了巧礼。”
“巧礼?” 刘怀中一脸疑惑。
“金凤钗。” 尹德妃从袖管中掏出帕子,细细拭泪,她的眼神中开始透着狠戾。
“陛下问公主,那钗配不配得她的好阿娘。待到凯旋长安,便要在金銮殿亲手为皇后簪钗。”
刘怀中仍是疑惑不已,他紧着拱礼问:“娘娘,一把钗罢了,何出此论呢。”
“你不知道那钗的来头!” 尹德妃猛地转脸,一脸愠怒道。
“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头藏玄机,钗身自可卸。” 她继续悠悠道,“先秦的传世之物,圣旨藏于钗中。” [11]
尹妃双目染红,带着难捱的不甘说完凤钗的来历,将刘怀中也惊了一跳。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此物难得,陛下行军前的确命人寻宝,未料竟是那始皇之钗。” 刘怀中闻言,意味深长道。[11.1]
“叙仁阿兄,你一定要帮本宫!西秦找上本宫,只说拿到路线绑了窦氏和那兔崽子,后方骚动,前线让功,并未提及突厥也会参与其中啊!”
尹德妃说着,莫大的委屈又涌上来,把着刘怀中的双臂急道。她只以为西秦是深明此战不保,寻上她意图后院失火,战局稍稍打个平手也就过去了。西秦命人扮作流匪绑了窦如嫣和李呈,事发分了李容的兵力,将人寻回来也断不会有什么三长两短。而李俭在前线必败西秦,一举两得。却未料竟是一张天罗地网。
“西秦狡诈,娘娘实在轻信了。何不事先与微臣商议呢!” 刘怀中一脸无奈,带着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责备说道。
“来不及了,大军已发,本宫明白陛下的性子。当下若是再不出手,万一俭儿前线失利,一切便再无指望了...”
尹德妃的力气好似全都懈下阵来,她摸索着坐在堂椅上,语气充斥着失意颓唐。“来不及”是措辞,一切只因那支凤钗,朝着她心脏最不设防之处狠狠刺去,所有委屈和不甘逼得她铤而走险。
“本宫恨毒了她。若不是本宫,陛下身边怎会有她窦如嫣的位置!先是二公子,再是那贱人头前失了的孩子...她不会放过我!叙仁,她不会放过我!陛下也不会放过我的俭儿!”
单薄的身躯重重俯在案桌上,泪水滴在桌面,尹德妃低声呜咽起来:“怎会无事?她和她那个没出息的儿子竟然无事...”
刘怀中深深叹口气,转瞬便重整旗鼓般道:“事已至此,娘娘切勿徒劳悲戚。”
“现下,必得与西秦重取联络。”
... ...
“自窦氏把控了邮驿,本宫就再也没和薛部通信,若是...若是他们再不理会呢?”
尹妃听到刘怀中似是有计,重新打起了点精神,她支持起身体,巴巴问着。
“薛军自知兵力不足,实力欠缺,但如今皇后殿下一行无事,即便他们找来突厥部,而突厥部又有何理由必助西秦呢?”
刘怀中长着一张瘦削的脸,每一寸皮肤和肌肉都紧紧包裹着他的五官,没有一处是多余的。就如同他这个人,话既说得出口,那便一定有所助益。他单手捋一下薄须,自顾踱步一圈,又道:
“突厥妄图自为黄雀,如今还焉知,谁为雀,谁为蝉。”
言语间,刘怀中的双眼紧紧眯成条缝,他的瞳仁却在这微小的缝隙里迸发着狠戾的光芒。
“那本宫,现下如何是好?” 尹德妃得到刘怀中的支持,她鼓起勇气站起身,带着更多的定力问道。
“娘娘且宽心前往长安,长安的战鼓,还需娘娘执掌。” 刘怀中深深作揖。
尹德妃的心似是重新寻到跳动的轨迹,她连忙拭干净脸上的泪,又摸摸自己的发髻,将兜帽重新罩在头上。一边暗暗点头,一边随着刘怀中抬起的手臂,走向帐外。
“刘侍中,俭儿我托付与你了。他性子急...他...” 还未出帐,尹妃顿下脚步,对刘怀中嘱咐道。
“微臣明白。大皇子殿下感念与陛下父子情深,自然一腔热血难当窘境,微臣自会好言相劝。”
刘怀中褐色的眼眸中透着坚定,纵然血丝漫布,他笃定的神色还是让尹妃放下担忧,快步离开了营帐。
帐外,风雪依旧。刘怀中紧随尹德妃身侧,恭谨地将她送上马车。他不时回望周遭的环境,生怕有旁人探见尹妃在军营的踪迹。
“娘娘,臣自会派遣得力的往宫城送信,莫虑。” 在飞雪中,刘怀中隔着车帘暗声上禀,又冲着驾车的小厮说:“雪大了,谨记慢行,走罢。”
一驾不起眼的马车缓缓行动,悄无声息地驶出营地,迎着漫天的白雪,带着务必深重的秘密,化成一把暗发的利器,朝着长安城刺去。
刘怀中恭送完尹德妃,刚要转身回帐,一个熟悉的身影却划过他的余光。他狠戾而机警地望去,不远处柴钺斯正拿着两壶酒愣拄在营地间。
柴钺斯对上刘怀中骇人的眼神,不由得住下步子,他匆忙隔着风雪向刘怀中施手拱礼。而刘怀中发现是柴钺斯,心中猛地抽动,却还是一瞬间便平复了眼神,恢复一副淡然处事的模样,冲着柴钺斯同样叉手回礼。
“那是...一个女子?”
柴钺斯心中打鼓,噤声嘀咕着。他一脸疑惑,而这疑惑落在刘怀中眼里,却变为杀机。他本是遵了父亲之命,先是罚了那几个不规矩的兵,又拿上好酒来找大皇子殿下赔罪,不想却撞破一个阴沉的机密。
刘怀中收敛起眸中那份杀机,快步抽离于这片风雪,而后不留痕迹地进帐去了。只剩柴钺斯拎着酒,还驻留在这片雪白之中,只是他看不见,这片雪白早已被隐隐泼上血色。
“来人。” 刘怀中立于帐中,叫来亲兵。
“侍中有何吩咐?” 亲兵单跪于地,拱手问道。
刘怀中抄起铁钎,松动着营火的烧炭,伴着飞扬的火星,他眯紧双眼,薄唇轻启:
“寻人沿线放声出去,就说,云麾将军清扫西线斥候,立下大功了。”
盆中的炭火沾上富足的空气,一阵阵泛着火,烧得更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