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回安城了,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看看?”林紫苏总想让西风多出去走动走动、散散心。
西风瘫在一课乌梅树下晒太阳,好不快活,“这里乡风淳朴,要什么有什么,回安城做甚,你自己回去吧,这里的太阳我还没晒够呢。”
乌梅镇靠南,空气湿润,气候温暖。相比安城,西风更喜欢这里。
“你在安城待了这些年,现在倒是乐不思蜀了。”林紫苏看他心情惬意,也跟着乐呵起来。
“蜀地无我思。”许是后背晒得热了,他懒洋洋地翻了个身。
林紫苏以为他心里还装着那位嫁人的姑娘,“何必在一颗树上吊死呢?这里的姑娘淳朴善良,我看隔壁的妞妞隔三差五就往你跟前凑,人家一个小姑娘,你也不对她温柔些?”
“快别提那个没断奶的孩子了,我都快被她闹腾死了。”
“人家左右不过比你小一岁。”林紫苏有些好笑。
“小一个时辰也是小。”西风又翻了个身,有些不耐烦道:“你还不走?别在这妨碍我晒太阳。”
“别介,我把你带到这里,也该多关心关心你。”林紫苏打趣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有合适的我给你留意留意。”
“你有闲工夫在我这当媒婆,不如多操心操心你自己的事。”
“哎,我说真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林紫苏走过去蹲到他身边,推了下他肩膀。
西风被她吵得心烦,胡乱搪塞道:“比我大的。”
林紫苏脑子转得飞快,从穿开裆裤到现在这么多年,遇到的适龄女子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之后,才后知后觉,西风是在敷衍自己。
“你也太敷衍了,就你这要求,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西风被问得有些恼了,嘴里的话像车轱辘子一样往外冒,“眼若星辰、美若天仙、温柔解意、勤俭持家,行了吧?”
“……”要求还挺多。
“你还不走?”
林紫苏算是听出来了,对方在胡言乱语打发自己,再问下去也没意思了,“有没有什么吃的喝的玩的,想我带给你的?”
“两斤优优铺子的葵花籽。”
“得嘞。”
林紫苏这次回京面圣,可比上回从容多了。
皇上依旧是那个仪容威严、眉眼带笑的皇上,只是两鬓愈发斑白了。
“林紫苏,你这一仗打得漂亮,陈贤德玩忽职守、欺上瞒下,朕贬了他,由你来兼任这郡守,你看如何呀?”
“多谢皇上。”林紫苏连忙跪下,“可臣不好高官厚禄。”
“那你所求为何?”皇上不见恼,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朕知道,你和你爹一样,可是想替韦奴求情?”
“皇上英明。”林紫苏依旧低垂着眉眼。
台阶下朝臣低眉顺目的神态取悦了他,他嘴角上扬,“上回见你还飞扬恣意、直言不讳,怎么数月不见,性子沉稳了许些,看来多历练历练还是好的。”
他接着正色道:“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想要朕放了韦奴,想要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
林紫苏把身子俯得更低了,没有言语,算是默认了。
皇上见状,“不必如此,朕也没说不许。”他指着太子,“长权,你意下如何?”
太子拱手道:“回父皇,儿臣以为韦奴久居城南,数年来和城中百姓相安无事,全靠陛下先见之明,派人严加看守。对韦奴减衣缩食、加重赋税,才换来城中百姓的安好生活。如今若贸然放任韦奴自由,难免和城中百姓矛盾加剧,到时纷争不断,为时晚矣。”
“长祥,你呢?”
三皇子连忙跪下,诚惶诚恐道:“回父皇,臣不敢妄议?”
“你这谨小慎微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一改,但说无妨。”
“依臣愚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纵使韦奴身份低微,亦是皇上的子民。臣以为,一味镇压,终有反抗之时,堵——不如疏。”
“口头上说着不敢妄议,心里的想法却大胆着呢。”他从龙椅上站起来,指着三皇子。
众人见状立马匍匐着跪在地上。
“好个堵不如疏,赦免韦奴,不过一挥而就的事。”他挥了挥衣袖,正色道,“到时若真如太子所言,暴乱兴起、纷争不断,当为之奈何?”
林紫苏不怕死地捋老虎胡须,“若真如此,臣愿肝脑涂地,为陛下平息战乱。”
三皇子急得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微微偏头想要提醒跪在后头的林紫苏勿要多言。
林紫苏却仿若未见,“若辱使命,臣愿提项上人头来见。”
她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铿锵有力,却并没有免去上位者的担忧。
“朕要你的人头何用,朕要这江山安稳。”
场上一片噤声,无人再敢多言。
吴雨烟站在一旁劝道:“皇上莫要生气,做臣子的镇守一方、偏居一隅,难免目光狭隘、顾此失彼,体谅不到陛下的难处。”
皇上的怒气缓和了些,“爱卿可有良策?”
吴雨烟微微一笑,拱手道:“微臣以为,三皇子言之有理。囚禁韦奴虽是安稳之计,但非长久之策。正如三殿下所言,一味镇压终有反抗之时。如今的韦奴于我泱泱大国终是病灶所在,与其一昧拖延直至病入膏肓,不如及时治疗。为了长治久安、福延后代,陛下也该早些做决断。”
他顿了顿:“况且我国外有兵强马壮,内有百姓安居乐业。上有陛下宽厚仁德,下有众臣文韬武略,还怕他区区数千韦奴不成?”
“爱卿什么时候学会这般巧言令色了?”
皇上话虽这么说,但声音里却透着笑意。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臣常伴圣上左右,深知圣上是位能听忠言、纳良策的明君,臣才敢斗胆直言进谏。”
太子在底下偷偷翻了个白眼,这拍马屁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
皇上听了龙颜大悦,“韦奴常年身居陋室,一朝得赦,朕怕他们吃不消,那就先给他们尝点甜头。”
他宛若定人生死的神邸,“让朕想想,先恩赐点什么呢?”
他抬头看着殿外,此时日头正盛,“那就先取消韦奴宵禁吧。”
“臣叩谢圣上天恩。”林紫苏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和孔陌分享这一好消息。
“甲国最近常来犯我边界,众卿可有良策?”
“早年甲国趁着我国多事之秋,联合周围数国抢夺我国绛楠、伍川等九座城池。以三年为期,臣愿携韦奴,替陛下重新夺回这九城。”林紫苏心跳如捣鼓。
“好,朕应下这九城之约。”或许是林紫苏开出的条件太诱人,皇上前所未有的爽快。
“若你真能做到,到时朕定会昭告天下放韦奴自由。”
林紫苏跟着一行人往殿外走。
太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毫不避讳地责问吴雨烟,“吴大人向来中立不倚,三弟给了你什么好处,现在开始替韦奴求情了?”
吴雨烟还未开口,三皇子诚惶诚恐地解释:“皇兄误会了,我与吴大人并无过多私交,吴大人大概是看韦奴可怜。”
太子丝毫没有把这个弟弟放到眼里,“妇人之仁。”他话锋一转,“三弟宫中的门客可真不少,听说最近又纳了一位言官。”
不待三皇子答复,太子又转头对吴雨烟挤出笑脸,毕恭毕敬道,“本宫向来求贤若渴,光就吴大人写得一手好青词,东宫的大门就永远向你敞开。”说完背手阔步离去。
“臣多谢太子殿下厚爱。”
林紫苏跟着吴雨烟往宫外走,接连向他道了两声谢,连着上次面圣时来不及道的那声谢也一并说了。
“不必,皇上心中早就有了主意,只不过打压韦奴多年,一时下不来台罢了,我不过顺势给他找了个台阶。”
“即便如此,我也替韦人谢过吴大人。”
“小林将军不必言谢,我虽未收三皇子的好处,却收了别人的好处。”
还未等林紫苏开口多问,吴雨烟就自行离去了。
西风瘫在一课乌梅树下晒太阳,好不快活,“这里乡风淳朴,要什么有什么,回安城做甚,你自己回去吧,这里的太阳我还没晒够呢。”
乌梅镇靠南,空气湿润,气候温暖。相比安城,西风更喜欢这里。
“你在安城待了这些年,现在倒是乐不思蜀了。”林紫苏看他心情惬意,也跟着乐呵起来。
“蜀地无我思。”许是后背晒得热了,他懒洋洋地翻了个身。
林紫苏以为他心里还装着那位嫁人的姑娘,“何必在一颗树上吊死呢?这里的姑娘淳朴善良,我看隔壁的妞妞隔三差五就往你跟前凑,人家一个小姑娘,你也不对她温柔些?”
“快别提那个没断奶的孩子了,我都快被她闹腾死了。”
“人家左右不过比你小一岁。”林紫苏有些好笑。
“小一个时辰也是小。”西风又翻了个身,有些不耐烦道:“你还不走?别在这妨碍我晒太阳。”
“别介,我把你带到这里,也该多关心关心你。”林紫苏打趣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有合适的我给你留意留意。”
“你有闲工夫在我这当媒婆,不如多操心操心你自己的事。”
“哎,我说真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林紫苏走过去蹲到他身边,推了下他肩膀。
西风被她吵得心烦,胡乱搪塞道:“比我大的。”
林紫苏脑子转得飞快,从穿开裆裤到现在这么多年,遇到的适龄女子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之后,才后知后觉,西风是在敷衍自己。
“你也太敷衍了,就你这要求,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西风被问得有些恼了,嘴里的话像车轱辘子一样往外冒,“眼若星辰、美若天仙、温柔解意、勤俭持家,行了吧?”
“……”要求还挺多。
“你还不走?”
林紫苏算是听出来了,对方在胡言乱语打发自己,再问下去也没意思了,“有没有什么吃的喝的玩的,想我带给你的?”
“两斤优优铺子的葵花籽。”
“得嘞。”
林紫苏这次回京面圣,可比上回从容多了。
皇上依旧是那个仪容威严、眉眼带笑的皇上,只是两鬓愈发斑白了。
“林紫苏,你这一仗打得漂亮,陈贤德玩忽职守、欺上瞒下,朕贬了他,由你来兼任这郡守,你看如何呀?”
“多谢皇上。”林紫苏连忙跪下,“可臣不好高官厚禄。”
“那你所求为何?”皇上不见恼,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朕知道,你和你爹一样,可是想替韦奴求情?”
“皇上英明。”林紫苏依旧低垂着眉眼。
台阶下朝臣低眉顺目的神态取悦了他,他嘴角上扬,“上回见你还飞扬恣意、直言不讳,怎么数月不见,性子沉稳了许些,看来多历练历练还是好的。”
他接着正色道:“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想要朕放了韦奴,想要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
林紫苏把身子俯得更低了,没有言语,算是默认了。
皇上见状,“不必如此,朕也没说不许。”他指着太子,“长权,你意下如何?”
太子拱手道:“回父皇,儿臣以为韦奴久居城南,数年来和城中百姓相安无事,全靠陛下先见之明,派人严加看守。对韦奴减衣缩食、加重赋税,才换来城中百姓的安好生活。如今若贸然放任韦奴自由,难免和城中百姓矛盾加剧,到时纷争不断,为时晚矣。”
“长祥,你呢?”
三皇子连忙跪下,诚惶诚恐道:“回父皇,臣不敢妄议?”
“你这谨小慎微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一改,但说无妨。”
“依臣愚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纵使韦奴身份低微,亦是皇上的子民。臣以为,一味镇压,终有反抗之时,堵——不如疏。”
“口头上说着不敢妄议,心里的想法却大胆着呢。”他从龙椅上站起来,指着三皇子。
众人见状立马匍匐着跪在地上。
“好个堵不如疏,赦免韦奴,不过一挥而就的事。”他挥了挥衣袖,正色道,“到时若真如太子所言,暴乱兴起、纷争不断,当为之奈何?”
林紫苏不怕死地捋老虎胡须,“若真如此,臣愿肝脑涂地,为陛下平息战乱。”
三皇子急得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微微偏头想要提醒跪在后头的林紫苏勿要多言。
林紫苏却仿若未见,“若辱使命,臣愿提项上人头来见。”
她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铿锵有力,却并没有免去上位者的担忧。
“朕要你的人头何用,朕要这江山安稳。”
场上一片噤声,无人再敢多言。
吴雨烟站在一旁劝道:“皇上莫要生气,做臣子的镇守一方、偏居一隅,难免目光狭隘、顾此失彼,体谅不到陛下的难处。”
皇上的怒气缓和了些,“爱卿可有良策?”
吴雨烟微微一笑,拱手道:“微臣以为,三皇子言之有理。囚禁韦奴虽是安稳之计,但非长久之策。正如三殿下所言,一味镇压终有反抗之时。如今的韦奴于我泱泱大国终是病灶所在,与其一昧拖延直至病入膏肓,不如及时治疗。为了长治久安、福延后代,陛下也该早些做决断。”
他顿了顿:“况且我国外有兵强马壮,内有百姓安居乐业。上有陛下宽厚仁德,下有众臣文韬武略,还怕他区区数千韦奴不成?”
“爱卿什么时候学会这般巧言令色了?”
皇上话虽这么说,但声音里却透着笑意。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臣常伴圣上左右,深知圣上是位能听忠言、纳良策的明君,臣才敢斗胆直言进谏。”
太子在底下偷偷翻了个白眼,这拍马屁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
皇上听了龙颜大悦,“韦奴常年身居陋室,一朝得赦,朕怕他们吃不消,那就先给他们尝点甜头。”
他宛若定人生死的神邸,“让朕想想,先恩赐点什么呢?”
他抬头看着殿外,此时日头正盛,“那就先取消韦奴宵禁吧。”
“臣叩谢圣上天恩。”林紫苏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和孔陌分享这一好消息。
“甲国最近常来犯我边界,众卿可有良策?”
“早年甲国趁着我国多事之秋,联合周围数国抢夺我国绛楠、伍川等九座城池。以三年为期,臣愿携韦奴,替陛下重新夺回这九城。”林紫苏心跳如捣鼓。
“好,朕应下这九城之约。”或许是林紫苏开出的条件太诱人,皇上前所未有的爽快。
“若你真能做到,到时朕定会昭告天下放韦奴自由。”
林紫苏跟着一行人往殿外走。
太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毫不避讳地责问吴雨烟,“吴大人向来中立不倚,三弟给了你什么好处,现在开始替韦奴求情了?”
吴雨烟还未开口,三皇子诚惶诚恐地解释:“皇兄误会了,我与吴大人并无过多私交,吴大人大概是看韦奴可怜。”
太子丝毫没有把这个弟弟放到眼里,“妇人之仁。”他话锋一转,“三弟宫中的门客可真不少,听说最近又纳了一位言官。”
不待三皇子答复,太子又转头对吴雨烟挤出笑脸,毕恭毕敬道,“本宫向来求贤若渴,光就吴大人写得一手好青词,东宫的大门就永远向你敞开。”说完背手阔步离去。
“臣多谢太子殿下厚爱。”
林紫苏跟着吴雨烟往宫外走,接连向他道了两声谢,连着上次面圣时来不及道的那声谢也一并说了。
“不必,皇上心中早就有了主意,只不过打压韦奴多年,一时下不来台罢了,我不过顺势给他找了个台阶。”
“即便如此,我也替韦人谢过吴大人。”
“小林将军不必言谢,我虽未收三皇子的好处,却收了别人的好处。”
还未等林紫苏开口多问,吴雨烟就自行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