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乡书手见他应了,又道:“好,纳粮吧。”
“嗳,嗳!”
王二水情绪激动,心思浮动,对着李茅、乡书手还有几个保长户长连连憨笑。
他扶着麻袋打转,谁知一不留神,脚下踩着的麦粒子打了滑。
王二水一跤跌在地上,麻袋也脱了手,汹涌的麦流顿时从已经解开了的袋口撒了一地。
“我的个亲娘嗳!”
他也顾不上自己还半趴着,双手就要把从袋口流出去的麦重新扒拉回去。
但显然,一旁的刘满户以及另一个户长动作更快,一人一边掐住了他的手。
眼前这局面的发展有些出乎刘满户的意料,但他很快稳住了,毕竟只是给王家分了户,独独把王二水拎了出来。
王景禹家究竟如何,还待后话。
这样倒也好,彻底分了家,还少了个能替王景禹兜底的人。
但他也并不打算给王二水什么好脸色,冷哼着道:“王二水,规矩都不懂了吗?”
“不、不…”
王二水语无伦次的解释:“我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才叫麦子撒了…这里大伙都看见了啊…啊?…你们也看见了…”
“我们看见了。”
另一个户长也说了话,“可你现在倒是说说看,现在席子上这些麦粒,哪粒是你家的?你要能一粒不错的捡出来,那咱们——就叫你捡。”
王二水看着满地混在一起的麦子,叫他怎么可能一粒一粒分的清。
众人自然知道不可能,有人喝道:“既分不清,那赶紧起来交粮!还是你想让咱们也来好好验一验,你这麦是不是劣麦?”
一听他如此说,王二水忙警醒了过来,“不不,不用,我这都是好麦,真的。你看这麦皮打的多干净!颗颗饱满!我仔仔细细扬了七八遍,绝对没有掺水!”
他一个激灵拎着剩下的半袋子麦爬起来,边说边小心翼翼往官斗里倾倒麦粒,先前那股高兴劲儿早丁点不剩了。
小舅子刘四民一个新来的外乡人,更不敢多说什么。
在王二水倾倒麦子的时候,旁边的户长们踢累了,此时手持一条木棍,不停敲打着官斗,让麦粒都深深的吃进去,接着又伸进斗里,把麦堆的尖熟练的抹平。
刘满户心里一直有怨气,这会是打定了主意要撒撒威风。
王二水眼看着那斗已经要抹平了,谁知一旁守着的户长木板一翻,喝了道:“继续!怎么,这给朝廷的皇粮你还敢缺斤短两?”
“没有,没有。”
王二水看了眼凉棚下的李茅,见他没有丝毫表示只好硬着头皮倾倒。
他也不是第一年交粮赋,前头那些没被照顾的家户,也都是这么个交法。
可他自以为自己好歹也算走过李茅的门路,既然户贴的事都给他办了,这时候多少总能维护点自己。
麦粒继续在抹的平平的官斗里倾倒,已经高高冒出了尖,王二水心里肉疼的直想哭。
才总算等来户长得意的一句:“好了。”
接着那户长将木板一伸,将那麦尖悉数抹平,多出来的麦全都撒到了地上的席子上。
“王二水纳粮一斗!”
官斗中的麦粒被装入官印麻袋,王二水已经彻底从不久前的兴奋中蔫了下来,扛着袋子一言不发继续倒。
他不敢再出任何差错,也不再说话,让倒就倒让停再停。
只有这样,才不会再惹来更多的变故。
总算撑到全缴纳完,王二水收拾了自己的空麻袋,重新装回木架子车上。
他倒是没忘了叫刘四民头一个先跑回去,告诉刘氏分户的事,其余的乌七八糟都莫要同她提。
王景禹已经站在了席子边上,旁观了纳粮全程的他,一张稚气未脱的面上神色不明。
“王景禹。”
听乡书手念到自己的名字,王景禹应了声,却并未动作,像在等着乡书手的下文。
一旁的牛二弯腰就准备扛麦袋子,却被王景禹抬了抬手臂暂时制止了。
牛二疑惑的看着王景禹。
对于刚才见到的那些事,牛二虽然也不忿的嘀咕了两句,但也仅此而已。
他见的比这多了去了,曾经他的老家那里,也与这临南县的情形相差无几。
但他还没表达自己的疑问,就听那乡书手又道:“王景禹一户,女妇一名,未成丁的幼童三名。按大景朝例,当属无丁户。户下现有田亩共计二亩,位于十八里坡河潭花淤地。据大景朝至和元年颁布的恤农令,无丁户当属优恤户,两税减半,本次共需纳粮三斗。另外,依着恤农政令,你每个月都可以到乡里去,领五百的优恤钱,记着点这事,可别忘了。”
什么??
已经推了架子车往回走的王二水,猛地停下步子转过头。
专门为了这事去求了李茅,今日特特跑过来,就一直等着看好戏的刘满户,更是当即怔在当场。
紧接着,倏地看向端坐在凉棚下,他那都保正姐夫李茅。
所有在场的双满村村民无不震惊,就连跟着出活的户长们和双满村的刘保长,都无论如何想不到,今儿个要着落在王家头上的事,竟是——
这般一等一的好事!
所有人都看到,李茅对那乡书手所言,始终没有任何异议。
显然,王大郎家的这无丁户,他是提前清楚了的。
无丁户…无丁户…
这简直是让人眼红的不能再红的户籍了啊!
有了这个户籍,不说朝廷的优恤,不说可以直接减半的粮赋,更意味着以后,任何的夫役差役都轮不到他家!
因为无丁啊!
虽然说,这确实也是王景禹家的实情,可谁人不知道,即便你家里真的是无丁,想要去办下这无丁户的名头,也断没那么容易!
他们普通农户们虽然没多少见识,可也知道,他们临南县户籍册里的无丁户,有一大半都是乡霸富户为了逃税避役而虚占的名头!
根本不会真个儿轻易落到无人无势的农户头上。
而且…而且…这王老大家连田产也都一块的改了。
只需要纳三斗的粮。
三斗啊…
凉棚下的李保正,此时半眯着眼摊靠在椅子里,对刘满户愤怒质问的目光视而不见。
在终于等到王景禹看过来的视线时,才接了过来,会心的笑笑。
这一幕,赤裸裸的向在场的人宣告,他今天一反常理来到双满村,为的就是王家这一桩事。
震惊不已的村民,最终都把视线又落在了王家大郎身上。
当空的烈日,照的少年额头和面庞发亮,强光之下不自觉微眯着的双眼,如刀刻般加深了少年的一双眼皮,眉目间距拉的更近。
端的在十岁娃儿的脸上,衬出了些深邃的味道出来。
处在一众人视线的中心,少年却没有任何惊讶和喜悦之色。
按说要是换了他们,得了李都保这样天大的好处,又这样当众显示对他的亲近,就是块木头,也该知道抓住机会顺杆而上,好好说些场面话感谢李都保,进一步的拉进关系。
可王景禹却没有丝毫动作和表示,只淡淡的,也从唇角溢出了个意味不明的笑。
中规中矩,只勉强称得上礼貌的回了一句:“小子多谢李都保照拂。”
要不是他只有十岁,这些人险些以为他刚才那是蔑笑了。
当然,只是险些以为,没人会真的相信有人敢如此作为。
那李保正显然是极看重这少年,对他的态度没有怀疑,也未觉出有什么不妥。
刘满户却是第一个控制不住要跳出来。
他不是没见到自己姐夫的态度,可是——
他都提前求了李茅了,今天特意跟来,为的就是要好好整治这王景禹!
谁知不但整治不得,怕是还要倒赔。
他明明同李茅说的清清楚楚,他想叫王景禹担了那没更簿的十三亩地的秋苗,他还想要王家那二亩花淤地。
可李茅竟然私下帮衬王景禹,明知道今天自己来是为的什么,一点口风不透,当众这样耍自己玩?
他僵硬的冲李茅笑笑,抱着点最后的期望问:“姐夫,那王家户头上原来那十三亩四分地,现在又是怎么记了呢?”
李茅不在意的喝了口凉茶,看着他道:“自然是谁买去的,就记在谁家的田产簿上了。”
刘满户:“……”
也就是那十三亩地这一轮的秋苗,要叫他补上。
他脸色涨的通红:“李茅…你…你他妈耍我!”
说着摔了手中的木板就要走。
李茅却厉喝一声:“站住!”
“今儿个的差事是你求我让你跟来的,不干完就走,这户长是不想做了吗?”
刘原见情景,这刘满户和王家到底都是他这个保下的,他不得不出来缓和气氛:“刘满户,快回来。有话回去再说,当着人面,别闹的太难看!”
刘满户拳头握的嘎吱响,差点咬碎满口糟牙。
他恨恨的转了身,重新走回到席子边上僵硬的站着,连木板也不捡了。
这刘满户的为人,双满村不少人都清楚,见他今日栽了跟头,心中也十分解气。
王景禹转头对着目瞪口呆的牛二,声音没有任何起伏,与平日里同他说话时一般无二的道:“去纳粮吧。”
牛二这才神魂归了位:“嗳,嗳,好!大郎,我这就去!”
“嗳,嗳!”
王二水情绪激动,心思浮动,对着李茅、乡书手还有几个保长户长连连憨笑。
他扶着麻袋打转,谁知一不留神,脚下踩着的麦粒子打了滑。
王二水一跤跌在地上,麻袋也脱了手,汹涌的麦流顿时从已经解开了的袋口撒了一地。
“我的个亲娘嗳!”
他也顾不上自己还半趴着,双手就要把从袋口流出去的麦重新扒拉回去。
但显然,一旁的刘满户以及另一个户长动作更快,一人一边掐住了他的手。
眼前这局面的发展有些出乎刘满户的意料,但他很快稳住了,毕竟只是给王家分了户,独独把王二水拎了出来。
王景禹家究竟如何,还待后话。
这样倒也好,彻底分了家,还少了个能替王景禹兜底的人。
但他也并不打算给王二水什么好脸色,冷哼着道:“王二水,规矩都不懂了吗?”
“不、不…”
王二水语无伦次的解释:“我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才叫麦子撒了…这里大伙都看见了啊…啊?…你们也看见了…”
“我们看见了。”
另一个户长也说了话,“可你现在倒是说说看,现在席子上这些麦粒,哪粒是你家的?你要能一粒不错的捡出来,那咱们——就叫你捡。”
王二水看着满地混在一起的麦子,叫他怎么可能一粒一粒分的清。
众人自然知道不可能,有人喝道:“既分不清,那赶紧起来交粮!还是你想让咱们也来好好验一验,你这麦是不是劣麦?”
一听他如此说,王二水忙警醒了过来,“不不,不用,我这都是好麦,真的。你看这麦皮打的多干净!颗颗饱满!我仔仔细细扬了七八遍,绝对没有掺水!”
他一个激灵拎着剩下的半袋子麦爬起来,边说边小心翼翼往官斗里倾倒麦粒,先前那股高兴劲儿早丁点不剩了。
小舅子刘四民一个新来的外乡人,更不敢多说什么。
在王二水倾倒麦子的时候,旁边的户长们踢累了,此时手持一条木棍,不停敲打着官斗,让麦粒都深深的吃进去,接着又伸进斗里,把麦堆的尖熟练的抹平。
刘满户心里一直有怨气,这会是打定了主意要撒撒威风。
王二水眼看着那斗已经要抹平了,谁知一旁守着的户长木板一翻,喝了道:“继续!怎么,这给朝廷的皇粮你还敢缺斤短两?”
“没有,没有。”
王二水看了眼凉棚下的李茅,见他没有丝毫表示只好硬着头皮倾倒。
他也不是第一年交粮赋,前头那些没被照顾的家户,也都是这么个交法。
可他自以为自己好歹也算走过李茅的门路,既然户贴的事都给他办了,这时候多少总能维护点自己。
麦粒继续在抹的平平的官斗里倾倒,已经高高冒出了尖,王二水心里肉疼的直想哭。
才总算等来户长得意的一句:“好了。”
接着那户长将木板一伸,将那麦尖悉数抹平,多出来的麦全都撒到了地上的席子上。
“王二水纳粮一斗!”
官斗中的麦粒被装入官印麻袋,王二水已经彻底从不久前的兴奋中蔫了下来,扛着袋子一言不发继续倒。
他不敢再出任何差错,也不再说话,让倒就倒让停再停。
只有这样,才不会再惹来更多的变故。
总算撑到全缴纳完,王二水收拾了自己的空麻袋,重新装回木架子车上。
他倒是没忘了叫刘四民头一个先跑回去,告诉刘氏分户的事,其余的乌七八糟都莫要同她提。
王景禹已经站在了席子边上,旁观了纳粮全程的他,一张稚气未脱的面上神色不明。
“王景禹。”
听乡书手念到自己的名字,王景禹应了声,却并未动作,像在等着乡书手的下文。
一旁的牛二弯腰就准备扛麦袋子,却被王景禹抬了抬手臂暂时制止了。
牛二疑惑的看着王景禹。
对于刚才见到的那些事,牛二虽然也不忿的嘀咕了两句,但也仅此而已。
他见的比这多了去了,曾经他的老家那里,也与这临南县的情形相差无几。
但他还没表达自己的疑问,就听那乡书手又道:“王景禹一户,女妇一名,未成丁的幼童三名。按大景朝例,当属无丁户。户下现有田亩共计二亩,位于十八里坡河潭花淤地。据大景朝至和元年颁布的恤农令,无丁户当属优恤户,两税减半,本次共需纳粮三斗。另外,依着恤农政令,你每个月都可以到乡里去,领五百的优恤钱,记着点这事,可别忘了。”
什么??
已经推了架子车往回走的王二水,猛地停下步子转过头。
专门为了这事去求了李茅,今日特特跑过来,就一直等着看好戏的刘满户,更是当即怔在当场。
紧接着,倏地看向端坐在凉棚下,他那都保正姐夫李茅。
所有在场的双满村村民无不震惊,就连跟着出活的户长们和双满村的刘保长,都无论如何想不到,今儿个要着落在王家头上的事,竟是——
这般一等一的好事!
所有人都看到,李茅对那乡书手所言,始终没有任何异议。
显然,王大郎家的这无丁户,他是提前清楚了的。
无丁户…无丁户…
这简直是让人眼红的不能再红的户籍了啊!
有了这个户籍,不说朝廷的优恤,不说可以直接减半的粮赋,更意味着以后,任何的夫役差役都轮不到他家!
因为无丁啊!
虽然说,这确实也是王景禹家的实情,可谁人不知道,即便你家里真的是无丁,想要去办下这无丁户的名头,也断没那么容易!
他们普通农户们虽然没多少见识,可也知道,他们临南县户籍册里的无丁户,有一大半都是乡霸富户为了逃税避役而虚占的名头!
根本不会真个儿轻易落到无人无势的农户头上。
而且…而且…这王老大家连田产也都一块的改了。
只需要纳三斗的粮。
三斗啊…
凉棚下的李保正,此时半眯着眼摊靠在椅子里,对刘满户愤怒质问的目光视而不见。
在终于等到王景禹看过来的视线时,才接了过来,会心的笑笑。
这一幕,赤裸裸的向在场的人宣告,他今天一反常理来到双满村,为的就是王家这一桩事。
震惊不已的村民,最终都把视线又落在了王家大郎身上。
当空的烈日,照的少年额头和面庞发亮,强光之下不自觉微眯着的双眼,如刀刻般加深了少年的一双眼皮,眉目间距拉的更近。
端的在十岁娃儿的脸上,衬出了些深邃的味道出来。
处在一众人视线的中心,少年却没有任何惊讶和喜悦之色。
按说要是换了他们,得了李都保这样天大的好处,又这样当众显示对他的亲近,就是块木头,也该知道抓住机会顺杆而上,好好说些场面话感谢李都保,进一步的拉进关系。
可王景禹却没有丝毫动作和表示,只淡淡的,也从唇角溢出了个意味不明的笑。
中规中矩,只勉强称得上礼貌的回了一句:“小子多谢李都保照拂。”
要不是他只有十岁,这些人险些以为他刚才那是蔑笑了。
当然,只是险些以为,没人会真的相信有人敢如此作为。
那李保正显然是极看重这少年,对他的态度没有怀疑,也未觉出有什么不妥。
刘满户却是第一个控制不住要跳出来。
他不是没见到自己姐夫的态度,可是——
他都提前求了李茅了,今天特意跟来,为的就是要好好整治这王景禹!
谁知不但整治不得,怕是还要倒赔。
他明明同李茅说的清清楚楚,他想叫王景禹担了那没更簿的十三亩地的秋苗,他还想要王家那二亩花淤地。
可李茅竟然私下帮衬王景禹,明知道今天自己来是为的什么,一点口风不透,当众这样耍自己玩?
他僵硬的冲李茅笑笑,抱着点最后的期望问:“姐夫,那王家户头上原来那十三亩四分地,现在又是怎么记了呢?”
李茅不在意的喝了口凉茶,看着他道:“自然是谁买去的,就记在谁家的田产簿上了。”
刘满户:“……”
也就是那十三亩地这一轮的秋苗,要叫他补上。
他脸色涨的通红:“李茅…你…你他妈耍我!”
说着摔了手中的木板就要走。
李茅却厉喝一声:“站住!”
“今儿个的差事是你求我让你跟来的,不干完就走,这户长是不想做了吗?”
刘原见情景,这刘满户和王家到底都是他这个保下的,他不得不出来缓和气氛:“刘满户,快回来。有话回去再说,当着人面,别闹的太难看!”
刘满户拳头握的嘎吱响,差点咬碎满口糟牙。
他恨恨的转了身,重新走回到席子边上僵硬的站着,连木板也不捡了。
这刘满户的为人,双满村不少人都清楚,见他今日栽了跟头,心中也十分解气。
王景禹转头对着目瞪口呆的牛二,声音没有任何起伏,与平日里同他说话时一般无二的道:“去纳粮吧。”
牛二这才神魂归了位:“嗳,嗳,好!大郎,我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