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林或与觉得这个人可真是聒噪极了,自己要是能使出力气一定把他嘴堵上。
然而,等她终于费尽力气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好美的一双眼啊。
其实要说怎么个美法,夜里黑乎乎的,根本瞧不清。只是,那眼眸里流转着的光,实打实地吸去了她全部的注意。
温柔如月色,却又鲜明地绽着生命的热烈,执着而坚定。
如此的执着,如此的坚定,以至于让她觉出了一丝愧疚。
于是,大脑还没来得及恢复运转,她就先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别担心,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对方似乎有些惊讶:“你是已经报警了吗?可是你……”
林或与稍稍摇了摇头,想到他可能看不见,缓了几口气,正要再开口回答时,就听到他小心翼翼又吞吞吐吐地问道:“你……你的手机还能用吗?可以借我一下吗?”
意识到自己现在看起来估计疯疯癫癫的,何必折磨一个想也知道是遇了险的人,林或与把原本想说的话收了回去:“右手腕有手环,你可以摘下来用。”
说着把手从披肩里往外伸了伸。突然多漏进来的凉风,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显得下一秒扶起她胳膊的手越发温暖可人了起来。
他摘手环的动作很轻,但因为指腹本身略微粗糙,有些痒。“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她心生好奇地低头看去。
手环摘下,手也被慢慢地放到自己腿上。林或与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左手不知从什么时候已经在腿上了。
他拿了手环有些踉跄地站起身,好像打了好几通电话。林或与懵懵的,也懒得听仔细。就只觉得,他认真讲起话来快而不促,声音十分清润悦耳,很有安心静心的感觉,而偶尔的沙哑又带来了一丝/诱/惑,估计是很久没喝水的缘故吧。
林或与颇为享受地欣赏着。
终于他结束了通话,回身又蹲到她面前,问她感觉如何。
林或与听着那显露着关切的声音,突然玩心大起,随即便抬起了左手腕到他嘴边,伤口朝上,问道:“你渴不渴?要不要喝我的血?”
能明显感觉到他噎了一下。即使黑黢黢一片,林或与也肯定自己在他脸上看出了困惑与无语。
正准备再逗他几句,可惜,大概因为刚才手臂抬得太猛,一阵头晕目眩急剧袭来,林或与随之陷入了昏迷。
“今天我还是看见月亮了。”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刻,她这样想道。
再次醒来,已是医院。
扫了一圈,看到坐在旁边正盯着笔记本电脑看的盛装大/波/浪/女郎,林或与试探着问了一句:“陆言?”
“你醒了?”陆言说完合上了笔记本,朝床边走过来。
“你这打扮是……”林或与有些惊讶,“还有你头发都这么长了?”
“假的,晚上有个酒会。”陆言拢了拢头发说,“你感觉怎么样?”
“还好吧,没什么感觉。你有事儿就先走吧,不用陪我。”
陆言点了点头,边说边按下了铃:“让医生再检查一下。没事的话,我就走了。”
等医生来的空当,陆言就收拾起了包。
林或与一直都觉得自己与陆言的关系不太好界定。客观上讲,陆言是她的编辑,也是出版社的老板,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从职业的角度看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主观上讲,她们彼此又像是在一次次相互利用中不可避免地建立起了友谊的朋友。
陆言是极度爱惜林或与的。不过确切地说,是因为爱极了林或与所能写出的小说,从而爱惜写出小说的这个人,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林或与观察了快两年,也依旧不能够做出判断,陆言的狂热,究竟是对潜在收入,还是对文学本身。但她相信,只要能出版举世闻名、流芳千古的佳作,陆言会毫不犹豫地付出任何代价——这是从她们第一次交谈时林或与就知晓的事。
而刚巧,林或与认为自己缺一个可以忍受并处理自己所有奇葩折腾的人,这样的陆言简直完美适配。
于是,互看对方为写书机与奴隶的两个人,理所当然地开启了合作关系。
医生进来,一套检查完,表示没有问题,再休息休息就可以出院了。
陆言送走医生,回来跟林或与嘱咐了几句。之后道完别都要走出房门了,突然又被林或与喊住。
“对了,跟我一起那个人是谁啊?也在医院吗?你知道吗?”
“打了个照面没说话。估计伤得不重,好像包完扎,输了液就走了。”陆言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下包,又在里面翻出一张明信片大小的纸,递给林或与说,“喏,托护士送过来的画。知道不想搭理他,倒还挺有眼力见。没别的事了吧,那我走了。”
林或与看到画之后,十分吃惊,连陆言什么时候又走的都没注意。
居然是他!
熟悉的风格,熟悉的签名。太熟悉了,林或与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徐行的画。
要说为什么这么熟悉,还真有点故事。
那还是林或与大学时候的事。
大二上,临近期中的一天,林或与草草解决了晚饭,就回四教赶大作业。结果,刚把东西放好,去接杯水的功夫,笔记本电脑就被偷走了。
回到教室的时候她还怀疑是自己走错了,来来回回出门进门的,确认了好几次——是之后在派出所看监控时把自己和警察都逗笑了的懵。
警察告诉说最近学校被一个盗窃团伙盯上了,很猖狂。他们已经在蹲点了,但不能保证东西追不追得回来,也不能保证时间,让她近期还是做好找不回来的准备,别抱太大希望。目前就只能填表留信息,说要是破案了就联系她。
从派出所出来,天已黑得彻底。
林或与实在有些憋闷。一方面因为所有安排都被突然打乱,而感到不爽;一方面怀疑自己备份够不够及时,要重新弄的东西会不会很多,而感到焦虑;还有一方面就是,丢的是一台才用半年不到的高配,破财本身也很心疼。
于是,骑上了自行车,绕着未名湖,边骑边给妈妈打电话抱怨被偷的事。等终于聊完挂电话的时候,大概绕了湖十圈不止。
因为计算机专业离不开电脑,林或与本来就决定第二天马上去买台新的,正好下午没课。没想到,大概是之前心疼钱的感觉太明显,妈妈怕她舍不得,第二天居然直接坐高铁过来北京了。中午接到电话的时候,林或与都吓了一跳。
但买的时候,林或与还是执意新买台普普通通的就非常够用,坚决拒绝买贵的。
然而由奢入俭难,后面真的用起来了,又觉得各方面都不如之前那台舒服。尤其期中忙完空闲也多起来,就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琢磨着能不能再换个好的。
写了几篇文章试着投了几个稿,还真赚了一点。虽然离目标还差挺远。
没想到,快期末的时候,之前因为机缘巧合,一门课的助教邀她一起做的那个私活,最后给了她比以为要多很多的钱。因为本来就是为了丰富体验,一开始就没打算拿多少。更何况说是帮忙,其实感觉也就是打了打酱油。所以拿到钱的时候,简直意外之喜。
这样一来,要是再把手里这台卖掉,钱加起来买台配置不错的刚好足够。林或与高兴地算完账,决定等过了期末就换。
考完试第二天,林或与早早去面交卖了电脑,然后就和亦忆一起去798那边玩了,还想着玩完要是时间合适就直接把看中的笔记本买回去。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虽然已是寒冬,但阳光洒下来就不会觉得冷。
798还挺热闹的。挤着看了几个热门展,两人都有些腿酸,就找了一家奶茶店,坐下来歇歇。
正聊着天的时候,林或与忽然被一间装潢很对她感觉的画廊吸引住了。因为亦忆觉得还是有些累,林或与就自己钻进了画廊里面。
画廊不大,又挤满了画作与雕塑,第一眼看上去略显杂乱,但下一刻又会觉得整间画廊奇异地达到了一种平衡。估计为了能利用起这里的每一寸空间,花了不少的心思,画廊老板应该品味很好。
逛了一圈,虽然能看出来,很多作品还是有想法的,但真正能称得上风格的没有几个,甚至能说成熟的都不多。除了几幅装饰画,要是很有闲钱又卖得不贵的话,林或与可能还会愿意支持一下,剩下的都让她提不起什么兴趣。
正有些失望准备离开的时候,林或与看到一个健硕的男人——应该是老板吧?虽然看上去更像健身房老板而不是画廊老板——拎着一幅画四处端详,大概是琢磨着怎么能在这眼花缭乱的空间里再添上一笔。这么一想,就有些好玩,林或与便也凑过去打算出出主意捣乱。
可等到她看清这幅画的时候,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月光如水水如天”,这句诗她一直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万没想到在这样一个毫无防备的瞬间,得到了完美的视觉体验。
林或与出神地盯着这幅画,直到被老板的一句京腔吵醒。
“您没事吧?”
林或与摇了摇头,问他:“这画怎么卖?”
“一万二,少一分不卖。”老板扬了扬大粗眉继续说道,“徐行,听过没?那都办过个展的。收藏价值不可估量!咱偷偷说实话啊,要不是看您这眼光不错,我都不搭您这茬。”
林或与觉得有点无语,这套话、这语气——自己看起来就那么像蠢学生吗?
可她又不想反驳。也不知道是被画美到失去讨价还价的能力,还是因为内心确确实实就认可这个价格,并不想它卖得便宜一分。
结果就是,即使知道老板的嘴最不能信,她还是应了:“那我买下了。”
于是在老板毫不掩饰的震惊下,林或与清空了余额,得到了一幅包装妥当的画。
老板送她出门的时候,林或与似乎察觉到老板脸上闪过的一丝懊恼。也许是看错了,但她没机会细想,因为下一秒另一张震惊的脸就凑了过来——是亦忆看她逛了太久有些担心就过来找她。
“你居然买画了?!”亦忆的声音也很震惊,“多少钱啊?”
于是,那天剩下的时间,两人就在“你是不是有钱没处花?”和“这画真的很值!”的车轱辘话中度过了。
当晚林或与就把画挂在了宿舍床边的墙上,每天对着入睡。
而幸运的是,没过几天,在这股热情消退之前,林或与接到了警察的来电说找回一批笔记本电脑,让她去认认有没有自己的。
完璧归赵,再没了一丝可能会后悔的缘由,更是越看越喜欢,以至于后来不管搬去哪里,这幅画都一定要带在身边。
林或与不管什么时候回想起这件事,都忍不住会笑。
在那之后,林或与就时常会留意徐行的消息。当然,她没有任何私人方面的想法,甚至也没想过去认识一下,就是觉得单单能见证一位厉害的艺术家崛起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开心。更别说,她也确实爱他的作品。要是办展了,就一定找时间去看;要是自己资金够,就把喜欢的买回家。
一晃儿也好几年了。现在想来,那老板说得倒真一点没错,收藏价值的确不可估量。如今那幅画要拿出去拍卖,至少也得七位数起拍了,是她做过的最有回报率的投资之一——回报最高的是徐行的另一幅画。
虽然林或与买那些画的时候没想过当投资,如今也并不打算拿出来卖,但市场价格毕竟直观地体现了她的眼光,不管怎么说都是令人开心的。
只是没想到,自己关注了这么久的画家,居然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见面的。
林或与渐渐收起回忆,目光再次聚焦到手里的画上。
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林或与似乎有些生气地把它丢在被子上,撇了撇嘴。
“真没想到你这么俗……”
林或与觉得这个人可真是聒噪极了,自己要是能使出力气一定把他嘴堵上。
然而,等她终于费尽力气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好美的一双眼啊。
其实要说怎么个美法,夜里黑乎乎的,根本瞧不清。只是,那眼眸里流转着的光,实打实地吸去了她全部的注意。
温柔如月色,却又鲜明地绽着生命的热烈,执着而坚定。
如此的执着,如此的坚定,以至于让她觉出了一丝愧疚。
于是,大脑还没来得及恢复运转,她就先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别担心,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对方似乎有些惊讶:“你是已经报警了吗?可是你……”
林或与稍稍摇了摇头,想到他可能看不见,缓了几口气,正要再开口回答时,就听到他小心翼翼又吞吞吐吐地问道:“你……你的手机还能用吗?可以借我一下吗?”
意识到自己现在看起来估计疯疯癫癫的,何必折磨一个想也知道是遇了险的人,林或与把原本想说的话收了回去:“右手腕有手环,你可以摘下来用。”
说着把手从披肩里往外伸了伸。突然多漏进来的凉风,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显得下一秒扶起她胳膊的手越发温暖可人了起来。
他摘手环的动作很轻,但因为指腹本身略微粗糙,有些痒。“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她心生好奇地低头看去。
手环摘下,手也被慢慢地放到自己腿上。林或与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左手不知从什么时候已经在腿上了。
他拿了手环有些踉跄地站起身,好像打了好几通电话。林或与懵懵的,也懒得听仔细。就只觉得,他认真讲起话来快而不促,声音十分清润悦耳,很有安心静心的感觉,而偶尔的沙哑又带来了一丝/诱/惑,估计是很久没喝水的缘故吧。
林或与颇为享受地欣赏着。
终于他结束了通话,回身又蹲到她面前,问她感觉如何。
林或与听着那显露着关切的声音,突然玩心大起,随即便抬起了左手腕到他嘴边,伤口朝上,问道:“你渴不渴?要不要喝我的血?”
能明显感觉到他噎了一下。即使黑黢黢一片,林或与也肯定自己在他脸上看出了困惑与无语。
正准备再逗他几句,可惜,大概因为刚才手臂抬得太猛,一阵头晕目眩急剧袭来,林或与随之陷入了昏迷。
“今天我还是看见月亮了。”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刻,她这样想道。
再次醒来,已是医院。
扫了一圈,看到坐在旁边正盯着笔记本电脑看的盛装大/波/浪/女郎,林或与试探着问了一句:“陆言?”
“你醒了?”陆言说完合上了笔记本,朝床边走过来。
“你这打扮是……”林或与有些惊讶,“还有你头发都这么长了?”
“假的,晚上有个酒会。”陆言拢了拢头发说,“你感觉怎么样?”
“还好吧,没什么感觉。你有事儿就先走吧,不用陪我。”
陆言点了点头,边说边按下了铃:“让医生再检查一下。没事的话,我就走了。”
等医生来的空当,陆言就收拾起了包。
林或与一直都觉得自己与陆言的关系不太好界定。客观上讲,陆言是她的编辑,也是出版社的老板,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从职业的角度看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主观上讲,她们彼此又像是在一次次相互利用中不可避免地建立起了友谊的朋友。
陆言是极度爱惜林或与的。不过确切地说,是因为爱极了林或与所能写出的小说,从而爱惜写出小说的这个人,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林或与观察了快两年,也依旧不能够做出判断,陆言的狂热,究竟是对潜在收入,还是对文学本身。但她相信,只要能出版举世闻名、流芳千古的佳作,陆言会毫不犹豫地付出任何代价——这是从她们第一次交谈时林或与就知晓的事。
而刚巧,林或与认为自己缺一个可以忍受并处理自己所有奇葩折腾的人,这样的陆言简直完美适配。
于是,互看对方为写书机与奴隶的两个人,理所当然地开启了合作关系。
医生进来,一套检查完,表示没有问题,再休息休息就可以出院了。
陆言送走医生,回来跟林或与嘱咐了几句。之后道完别都要走出房门了,突然又被林或与喊住。
“对了,跟我一起那个人是谁啊?也在医院吗?你知道吗?”
“打了个照面没说话。估计伤得不重,好像包完扎,输了液就走了。”陆言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下包,又在里面翻出一张明信片大小的纸,递给林或与说,“喏,托护士送过来的画。知道不想搭理他,倒还挺有眼力见。没别的事了吧,那我走了。”
林或与看到画之后,十分吃惊,连陆言什么时候又走的都没注意。
居然是他!
熟悉的风格,熟悉的签名。太熟悉了,林或与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徐行的画。
要说为什么这么熟悉,还真有点故事。
那还是林或与大学时候的事。
大二上,临近期中的一天,林或与草草解决了晚饭,就回四教赶大作业。结果,刚把东西放好,去接杯水的功夫,笔记本电脑就被偷走了。
回到教室的时候她还怀疑是自己走错了,来来回回出门进门的,确认了好几次——是之后在派出所看监控时把自己和警察都逗笑了的懵。
警察告诉说最近学校被一个盗窃团伙盯上了,很猖狂。他们已经在蹲点了,但不能保证东西追不追得回来,也不能保证时间,让她近期还是做好找不回来的准备,别抱太大希望。目前就只能填表留信息,说要是破案了就联系她。
从派出所出来,天已黑得彻底。
林或与实在有些憋闷。一方面因为所有安排都被突然打乱,而感到不爽;一方面怀疑自己备份够不够及时,要重新弄的东西会不会很多,而感到焦虑;还有一方面就是,丢的是一台才用半年不到的高配,破财本身也很心疼。
于是,骑上了自行车,绕着未名湖,边骑边给妈妈打电话抱怨被偷的事。等终于聊完挂电话的时候,大概绕了湖十圈不止。
因为计算机专业离不开电脑,林或与本来就决定第二天马上去买台新的,正好下午没课。没想到,大概是之前心疼钱的感觉太明显,妈妈怕她舍不得,第二天居然直接坐高铁过来北京了。中午接到电话的时候,林或与都吓了一跳。
但买的时候,林或与还是执意新买台普普通通的就非常够用,坚决拒绝买贵的。
然而由奢入俭难,后面真的用起来了,又觉得各方面都不如之前那台舒服。尤其期中忙完空闲也多起来,就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琢磨着能不能再换个好的。
写了几篇文章试着投了几个稿,还真赚了一点。虽然离目标还差挺远。
没想到,快期末的时候,之前因为机缘巧合,一门课的助教邀她一起做的那个私活,最后给了她比以为要多很多的钱。因为本来就是为了丰富体验,一开始就没打算拿多少。更何况说是帮忙,其实感觉也就是打了打酱油。所以拿到钱的时候,简直意外之喜。
这样一来,要是再把手里这台卖掉,钱加起来买台配置不错的刚好足够。林或与高兴地算完账,决定等过了期末就换。
考完试第二天,林或与早早去面交卖了电脑,然后就和亦忆一起去798那边玩了,还想着玩完要是时间合适就直接把看中的笔记本买回去。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虽然已是寒冬,但阳光洒下来就不会觉得冷。
798还挺热闹的。挤着看了几个热门展,两人都有些腿酸,就找了一家奶茶店,坐下来歇歇。
正聊着天的时候,林或与忽然被一间装潢很对她感觉的画廊吸引住了。因为亦忆觉得还是有些累,林或与就自己钻进了画廊里面。
画廊不大,又挤满了画作与雕塑,第一眼看上去略显杂乱,但下一刻又会觉得整间画廊奇异地达到了一种平衡。估计为了能利用起这里的每一寸空间,花了不少的心思,画廊老板应该品味很好。
逛了一圈,虽然能看出来,很多作品还是有想法的,但真正能称得上风格的没有几个,甚至能说成熟的都不多。除了几幅装饰画,要是很有闲钱又卖得不贵的话,林或与可能还会愿意支持一下,剩下的都让她提不起什么兴趣。
正有些失望准备离开的时候,林或与看到一个健硕的男人——应该是老板吧?虽然看上去更像健身房老板而不是画廊老板——拎着一幅画四处端详,大概是琢磨着怎么能在这眼花缭乱的空间里再添上一笔。这么一想,就有些好玩,林或与便也凑过去打算出出主意捣乱。
可等到她看清这幅画的时候,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月光如水水如天”,这句诗她一直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万没想到在这样一个毫无防备的瞬间,得到了完美的视觉体验。
林或与出神地盯着这幅画,直到被老板的一句京腔吵醒。
“您没事吧?”
林或与摇了摇头,问他:“这画怎么卖?”
“一万二,少一分不卖。”老板扬了扬大粗眉继续说道,“徐行,听过没?那都办过个展的。收藏价值不可估量!咱偷偷说实话啊,要不是看您这眼光不错,我都不搭您这茬。”
林或与觉得有点无语,这套话、这语气——自己看起来就那么像蠢学生吗?
可她又不想反驳。也不知道是被画美到失去讨价还价的能力,还是因为内心确确实实就认可这个价格,并不想它卖得便宜一分。
结果就是,即使知道老板的嘴最不能信,她还是应了:“那我买下了。”
于是在老板毫不掩饰的震惊下,林或与清空了余额,得到了一幅包装妥当的画。
老板送她出门的时候,林或与似乎察觉到老板脸上闪过的一丝懊恼。也许是看错了,但她没机会细想,因为下一秒另一张震惊的脸就凑了过来——是亦忆看她逛了太久有些担心就过来找她。
“你居然买画了?!”亦忆的声音也很震惊,“多少钱啊?”
于是,那天剩下的时间,两人就在“你是不是有钱没处花?”和“这画真的很值!”的车轱辘话中度过了。
当晚林或与就把画挂在了宿舍床边的墙上,每天对着入睡。
而幸运的是,没过几天,在这股热情消退之前,林或与接到了警察的来电说找回一批笔记本电脑,让她去认认有没有自己的。
完璧归赵,再没了一丝可能会后悔的缘由,更是越看越喜欢,以至于后来不管搬去哪里,这幅画都一定要带在身边。
林或与不管什么时候回想起这件事,都忍不住会笑。
在那之后,林或与就时常会留意徐行的消息。当然,她没有任何私人方面的想法,甚至也没想过去认识一下,就是觉得单单能见证一位厉害的艺术家崛起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开心。更别说,她也确实爱他的作品。要是办展了,就一定找时间去看;要是自己资金够,就把喜欢的买回家。
一晃儿也好几年了。现在想来,那老板说得倒真一点没错,收藏价值的确不可估量。如今那幅画要拿出去拍卖,至少也得七位数起拍了,是她做过的最有回报率的投资之一——回报最高的是徐行的另一幅画。
虽然林或与买那些画的时候没想过当投资,如今也并不打算拿出来卖,但市场价格毕竟直观地体现了她的眼光,不管怎么说都是令人开心的。
只是没想到,自己关注了这么久的画家,居然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见面的。
林或与渐渐收起回忆,目光再次聚焦到手里的画上。
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林或与似乎有些生气地把它丢在被子上,撇了撇嘴。
“真没想到你这么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