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此说?”茯苓轻声问道。
公西闵换了个姿势,本来朝里的脸朝向外面,沉着脸看她。
“知道那么多对你有什么好处?照做就是。”
茯苓嗤笑,虽未出声但也显得格外嘲讽。
若是什么都不要知道,外面天高海阔,她入这宫干嘛?
公西闵一听她这反应脑袋便开始隐隐作痛,茯苓总是这样,他观察了茯苓许久后才得出一个结论,茯苓应当很不喜欢他。
二人之间能不讲话就不讲话,讲话也要夹枪带棒地讽刺一番,公西闵总觉得茯苓对他连施针下手都比常人扎得要深。
要么母妃总说不要得罪大夫呢。
不知为何,每每见到茯苓在母妃面前贴心乖巧公西闵就心里憋火,一旦又被茯苓的浑不在意气的头昏脑胀。
气跑无数大夫的公西闵头一次受这委屈,偏生自从茯苓接手他治疗以来,他两个月恢复的比过去四年都多。
“桌上有个木匣子,是给你的,一会儿带回去。”
公西闵换了个话题,省得说多了又和茯苓你一言我一语的杠起来,没个消停。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送我东西?”随手给公西闵拉上些薄毯,茯苓先去给自己倒上一杯茶水,润了润嗓子之后,目光转向茶具旁的木盒。
紫檀木做的木盒巴掌大小,略微凑近便能闻见木香,盒面上刻了一副阖家团聚的天伦图画,慈母幼子皆栩栩如生。
茯苓伸手摸了摸,光看这木盒就不像是公西闵的东西。
“里面是今年地方上供的东海珍珠,皇兄赏了一些,我用不到,给你算了。”
公西闵语气淡然,将外界千金难寻的东海珍珠说的像是街头糖丸。
茯苓打开木盒,里面果然躺着数十粒圆滚滚的珍珠,入宫半年,她也见过了不少好东西,可这东珠依旧少见,依稀记得只在贵妃头上见过。
陛下恐怕把大半贡品都给了公西闵,才能凑出这一盒东珠,却成了公西闵嘴巴里用不到的玩意儿。
茯苓盯着那斛珍珠,忽然想起她的家乡,她家乡因为草药质量颇好举国闻名,便要年年进京上供。
他们家培育的红花在十里八乡都闻名,便也被选为贡品,往往阿爹阿娘细致照料一年,只得上那么数十斤收获,大半都送进了府衙,成为不知道哪位官员的一笔功绩。
茯苓小时尚且不懂事,阿姐便会帮父母照顾草药,后来阿姐出嫁,便由她顶上。
她十二岁那年,由于刚开始帮工不太熟练,那年家中收成格外的差,眼见着完不成府衙定下的数量,阿爹去了县城告罪。
茯苓与阿娘担惊受怕了足足一天,见到了被抬回来的阿爹,阿爹挨了整整二十大板,后背皮开肉绽,在床上足足休养了一年才恢复元气。
从那之后,茯苓日夜苦读,将各种草药种植背的滚瓜烂熟,凭借一手好医术逐渐成为附近远近闻名的大夫。
珍贵的东海珍珠亦能成为皇亲贵胄随手送出的糖丸,那他们家呕心沥血种植出的草药,又在何处蒙尘?
珍珠洁白莹润,可惜茯苓欣赏不来,“东珠珍贵,奴婢卑贱之身,担不起这般厚礼。”
公西闵见她神色冷淡,便知她是真心不在意,明明母妃送她花草时表现可不是这样,嘴上说着不要,眼睛狠不得黏到那盆花上面去。
青绿色统一制式的女官服,头上插着几只发钗梳起长发,从初见那日起,茯苓日日都是如此打扮。
公西闵眉间郁郁,冷笑道:“不知好歹。”
那盒东珠大概是公西闵难得的善心,或许是被下了面子不爽,一连几日公西闵都再未与她说过一句话。
茯苓并不在意,起初她接近公西闵确实别有用意,但相处两月茯苓不难知道,姐姐入宫后那段时间公西闵受伤最重,每日昏沉不曾见过外人。
好在茯苓也不气馁,她这几日恰好得了新的线索,说不定能有所收获。
此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夏美人与温贵妃同居一宫,虽然存在感不强,但夏美人确实是与温贵妃几乎同时入宫的老人。
二人因为楚嫔一事关系尚可,遇见也能聊上几句话,在茯苓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夏美人偶尔会与她聊上几句温贵妃。
温贵妃说贵妃看着脾气坏,实则不然,如果不是有温贵妃相护,她也不可能舒坦的在宫里过上这么些年。
这么多年间,她只见过一次温贵妃盛怒,那日是温贵妃的生日宴,却闹出了宫女爬墙这般丑闻。
夏美人语焉不详,说了几句便摇头不肯再说,而茯苓听着简直不可置信,好悬才稳了下来。
她本以为姐姐承宠并非自愿,怎么在旁人眼中却是奴婢背主,无耻爬上龙床求前程?
近来茯苓专注为公西闵治疗,恰好夏美人处送来了出诊函,茯苓本就打算再见夏美人一次,便去寻了慈贵太妃,提出告假半日。
公西闵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剩下的急也急不来,慈贵太妃自然不会拒绝,大方地放茯苓出诊,还让她日后依旧只来半日便好。
茯苓欣然答应,第二天为公西闵治疗结束便匆匆走了。
慈贵太妃留公西闵吃了午饭,母子二人浅说了一会儿话,便提出要与公西闵一道去御花园赏花。
之前茯苓提起良妃时说起过御花园景色,慈贵太妃念念不忘了不知道多久,公西闵不忍扫母妃兴致也就应了。
慈贵太妃喜出望外,忙令宫女备齐东西,好让他们能遮阳喂鱼。
公西闵停在廊下,就这么看着母妃兴高采烈地忙忙碌碌,眉间阴郁都散去不少。
正当母子俩准备出门之时,忽有一小太监匆匆跑来,汗液打湿衣服洇出水色。
这在宫中本是大忌,但此时小太监显然顾不得那么多,一见慈贵太妃便往地上重重一跪。
“贵太妃娘娘,翊坤宫有新消息,说是茯苓掌药去为夏美人看诊,而后......而后......”
慈贵太妃见他提到茯苓便是一惊,而后这小太监半天也说不出话一句整话,心急如焚。
“你这内监,吞吞吐吐的,倒是说啊!”
“而后杀了人。”小太监索性眼睛一闭高声道。
娴妃甫一接到消息便着急赶往翊坤宫,她住的不远,此事还未有多少妃嫔知晓,但还未进殿便能听见屋内嘈杂。
娴妃心中叹息,只觉得这架势越瞧越眼熟,小半年过出了以往三四年的荒唐。
推门而入,一进屋娴妃便觉得头大,哭闹声直直窜进耳中,娴妃打眼扫了一圈,便见着温贵妃支着脑袋坐在角落里,双眼无神,显然已经神游天外。
“贵妃娘娘,”娴妃与温贵妃打招呼,“节哀顺便。”
“前几月还是我去令和宫,”听见她来温贵妃也不叫人,只盯着地上不知何处喃喃自语,“如今就论到你来看我笑话了。”
这话说的难听,人都去了还说什么看笑话。
娴妃皱了皱眉,瞧她心情不好懒得和她计较。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好端端的人,怎么会突然没了?”
娴妃直言问道,夏美人素日身体健康,也未听说近日身体不适,她收到消息时简直莫名其妙。
“你问本宫,本宫问谁?”
温贵妃语气一下冲了起来,不轻不重地刺了娴妃两句,温贵妃索性往里指了指,“茯苓在那儿,你去问她吧,她比本宫清楚。”
娴妃顺着她手方向看去,果然看见茯苓木着脸跌坐在地,夏美人大宫女被拦在不远处,朝她撕心裂肺地哭喊。
茯苓脸上还有未干的泪迹,脸上与身上更是沾染了不少血液,此时正失魂落魄地看向手心,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得到的消息可是说茯苓杀了夏美人。
“你就这么放任她在那儿?”
娴妃不解,茯苓现在是疑似杀害夏美人的凶手,温贵妃这般心大,居然还能由她这么坐着发愣。
“太医正在检查夏美人死因,结果还没出来,抓她也没个理由。”温贵妃理由充分。
娴妃无言,从前怎么没见温贵妃对冷宫那帮人这般心慈手软?
夏美人入宫多年,又不曾得罪过人,如今不明不白地没了性命,娴妃心情好不到哪里去。
娴妃无话可说,温贵妃也不吭声,两人沉默着等待太医给出最后的结论。
太医院接到消息时几乎倾巢而出,群策群力之下结果出的也快,上次与茯苓在楚嫔处见过的老太医肃着脸来与温贵妃汇报,经过茯苓时不由地看了她一眼。
“启禀娘娘,”老太医说的言简意赅,“夏美人体内含有大量毒素,臣等不才,只判断出该毒已经积累多年,如今一朝被人催发,夏美人才骤然离世。”
“你就说凶手是不是茯苓吧。”温贵妃冷漠发问。
“不是,”老太医正色,“毒药催发需要时间,夏美人刚见到茯苓掌药便毒发身亡,其中时间不够。”
温贵妃闭上双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晌嘱托身边大宫女将众太医领着一个个检查翊坤宫众宫女太监。
“如果不肯检查或是寻不到人,统统捆起来等待发落。”
娴妃一直旁听,得知茯苓无辜时还是忍不住松了口气。
纵然心痛生命猝逝,但一个未曾生育的低等妃嫔,和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医,娴妃下意识选择后者,毕竟人难保不生病,后者有用许多。
温贵妃就是知道旁人都会这么想,才会连抓人的样子都懒得做。
只要没有确凿证据,最后的结果都是放人,何必白费功夫。
况且,温贵妃也不认为凶手当真就是茯苓。
“娘娘,夏美人殿内一扫洒宫女,在屋里悬梁自尽了。”
大宫女匆匆奔来,在她耳畔低声禀报方才发现。
温贵妃冷笑,她就知道。
公西闵换了个姿势,本来朝里的脸朝向外面,沉着脸看她。
“知道那么多对你有什么好处?照做就是。”
茯苓嗤笑,虽未出声但也显得格外嘲讽。
若是什么都不要知道,外面天高海阔,她入这宫干嘛?
公西闵一听她这反应脑袋便开始隐隐作痛,茯苓总是这样,他观察了茯苓许久后才得出一个结论,茯苓应当很不喜欢他。
二人之间能不讲话就不讲话,讲话也要夹枪带棒地讽刺一番,公西闵总觉得茯苓对他连施针下手都比常人扎得要深。
要么母妃总说不要得罪大夫呢。
不知为何,每每见到茯苓在母妃面前贴心乖巧公西闵就心里憋火,一旦又被茯苓的浑不在意气的头昏脑胀。
气跑无数大夫的公西闵头一次受这委屈,偏生自从茯苓接手他治疗以来,他两个月恢复的比过去四年都多。
“桌上有个木匣子,是给你的,一会儿带回去。”
公西闵换了个话题,省得说多了又和茯苓你一言我一语的杠起来,没个消停。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送我东西?”随手给公西闵拉上些薄毯,茯苓先去给自己倒上一杯茶水,润了润嗓子之后,目光转向茶具旁的木盒。
紫檀木做的木盒巴掌大小,略微凑近便能闻见木香,盒面上刻了一副阖家团聚的天伦图画,慈母幼子皆栩栩如生。
茯苓伸手摸了摸,光看这木盒就不像是公西闵的东西。
“里面是今年地方上供的东海珍珠,皇兄赏了一些,我用不到,给你算了。”
公西闵语气淡然,将外界千金难寻的东海珍珠说的像是街头糖丸。
茯苓打开木盒,里面果然躺着数十粒圆滚滚的珍珠,入宫半年,她也见过了不少好东西,可这东珠依旧少见,依稀记得只在贵妃头上见过。
陛下恐怕把大半贡品都给了公西闵,才能凑出这一盒东珠,却成了公西闵嘴巴里用不到的玩意儿。
茯苓盯着那斛珍珠,忽然想起她的家乡,她家乡因为草药质量颇好举国闻名,便要年年进京上供。
他们家培育的红花在十里八乡都闻名,便也被选为贡品,往往阿爹阿娘细致照料一年,只得上那么数十斤收获,大半都送进了府衙,成为不知道哪位官员的一笔功绩。
茯苓小时尚且不懂事,阿姐便会帮父母照顾草药,后来阿姐出嫁,便由她顶上。
她十二岁那年,由于刚开始帮工不太熟练,那年家中收成格外的差,眼见着完不成府衙定下的数量,阿爹去了县城告罪。
茯苓与阿娘担惊受怕了足足一天,见到了被抬回来的阿爹,阿爹挨了整整二十大板,后背皮开肉绽,在床上足足休养了一年才恢复元气。
从那之后,茯苓日夜苦读,将各种草药种植背的滚瓜烂熟,凭借一手好医术逐渐成为附近远近闻名的大夫。
珍贵的东海珍珠亦能成为皇亲贵胄随手送出的糖丸,那他们家呕心沥血种植出的草药,又在何处蒙尘?
珍珠洁白莹润,可惜茯苓欣赏不来,“东珠珍贵,奴婢卑贱之身,担不起这般厚礼。”
公西闵见她神色冷淡,便知她是真心不在意,明明母妃送她花草时表现可不是这样,嘴上说着不要,眼睛狠不得黏到那盆花上面去。
青绿色统一制式的女官服,头上插着几只发钗梳起长发,从初见那日起,茯苓日日都是如此打扮。
公西闵眉间郁郁,冷笑道:“不知好歹。”
那盒东珠大概是公西闵难得的善心,或许是被下了面子不爽,一连几日公西闵都再未与她说过一句话。
茯苓并不在意,起初她接近公西闵确实别有用意,但相处两月茯苓不难知道,姐姐入宫后那段时间公西闵受伤最重,每日昏沉不曾见过外人。
好在茯苓也不气馁,她这几日恰好得了新的线索,说不定能有所收获。
此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夏美人与温贵妃同居一宫,虽然存在感不强,但夏美人确实是与温贵妃几乎同时入宫的老人。
二人因为楚嫔一事关系尚可,遇见也能聊上几句话,在茯苓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夏美人偶尔会与她聊上几句温贵妃。
温贵妃说贵妃看着脾气坏,实则不然,如果不是有温贵妃相护,她也不可能舒坦的在宫里过上这么些年。
这么多年间,她只见过一次温贵妃盛怒,那日是温贵妃的生日宴,却闹出了宫女爬墙这般丑闻。
夏美人语焉不详,说了几句便摇头不肯再说,而茯苓听着简直不可置信,好悬才稳了下来。
她本以为姐姐承宠并非自愿,怎么在旁人眼中却是奴婢背主,无耻爬上龙床求前程?
近来茯苓专注为公西闵治疗,恰好夏美人处送来了出诊函,茯苓本就打算再见夏美人一次,便去寻了慈贵太妃,提出告假半日。
公西闵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剩下的急也急不来,慈贵太妃自然不会拒绝,大方地放茯苓出诊,还让她日后依旧只来半日便好。
茯苓欣然答应,第二天为公西闵治疗结束便匆匆走了。
慈贵太妃留公西闵吃了午饭,母子二人浅说了一会儿话,便提出要与公西闵一道去御花园赏花。
之前茯苓提起良妃时说起过御花园景色,慈贵太妃念念不忘了不知道多久,公西闵不忍扫母妃兴致也就应了。
慈贵太妃喜出望外,忙令宫女备齐东西,好让他们能遮阳喂鱼。
公西闵停在廊下,就这么看着母妃兴高采烈地忙忙碌碌,眉间阴郁都散去不少。
正当母子俩准备出门之时,忽有一小太监匆匆跑来,汗液打湿衣服洇出水色。
这在宫中本是大忌,但此时小太监显然顾不得那么多,一见慈贵太妃便往地上重重一跪。
“贵太妃娘娘,翊坤宫有新消息,说是茯苓掌药去为夏美人看诊,而后......而后......”
慈贵太妃见他提到茯苓便是一惊,而后这小太监半天也说不出话一句整话,心急如焚。
“你这内监,吞吞吐吐的,倒是说啊!”
“而后杀了人。”小太监索性眼睛一闭高声道。
娴妃甫一接到消息便着急赶往翊坤宫,她住的不远,此事还未有多少妃嫔知晓,但还未进殿便能听见屋内嘈杂。
娴妃心中叹息,只觉得这架势越瞧越眼熟,小半年过出了以往三四年的荒唐。
推门而入,一进屋娴妃便觉得头大,哭闹声直直窜进耳中,娴妃打眼扫了一圈,便见着温贵妃支着脑袋坐在角落里,双眼无神,显然已经神游天外。
“贵妃娘娘,”娴妃与温贵妃打招呼,“节哀顺便。”
“前几月还是我去令和宫,”听见她来温贵妃也不叫人,只盯着地上不知何处喃喃自语,“如今就论到你来看我笑话了。”
这话说的难听,人都去了还说什么看笑话。
娴妃皱了皱眉,瞧她心情不好懒得和她计较。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好端端的人,怎么会突然没了?”
娴妃直言问道,夏美人素日身体健康,也未听说近日身体不适,她收到消息时简直莫名其妙。
“你问本宫,本宫问谁?”
温贵妃语气一下冲了起来,不轻不重地刺了娴妃两句,温贵妃索性往里指了指,“茯苓在那儿,你去问她吧,她比本宫清楚。”
娴妃顺着她手方向看去,果然看见茯苓木着脸跌坐在地,夏美人大宫女被拦在不远处,朝她撕心裂肺地哭喊。
茯苓脸上还有未干的泪迹,脸上与身上更是沾染了不少血液,此时正失魂落魄地看向手心,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得到的消息可是说茯苓杀了夏美人。
“你就这么放任她在那儿?”
娴妃不解,茯苓现在是疑似杀害夏美人的凶手,温贵妃这般心大,居然还能由她这么坐着发愣。
“太医正在检查夏美人死因,结果还没出来,抓她也没个理由。”温贵妃理由充分。
娴妃无言,从前怎么没见温贵妃对冷宫那帮人这般心慈手软?
夏美人入宫多年,又不曾得罪过人,如今不明不白地没了性命,娴妃心情好不到哪里去。
娴妃无话可说,温贵妃也不吭声,两人沉默着等待太医给出最后的结论。
太医院接到消息时几乎倾巢而出,群策群力之下结果出的也快,上次与茯苓在楚嫔处见过的老太医肃着脸来与温贵妃汇报,经过茯苓时不由地看了她一眼。
“启禀娘娘,”老太医说的言简意赅,“夏美人体内含有大量毒素,臣等不才,只判断出该毒已经积累多年,如今一朝被人催发,夏美人才骤然离世。”
“你就说凶手是不是茯苓吧。”温贵妃冷漠发问。
“不是,”老太医正色,“毒药催发需要时间,夏美人刚见到茯苓掌药便毒发身亡,其中时间不够。”
温贵妃闭上双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晌嘱托身边大宫女将众太医领着一个个检查翊坤宫众宫女太监。
“如果不肯检查或是寻不到人,统统捆起来等待发落。”
娴妃一直旁听,得知茯苓无辜时还是忍不住松了口气。
纵然心痛生命猝逝,但一个未曾生育的低等妃嫔,和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医,娴妃下意识选择后者,毕竟人难保不生病,后者有用许多。
温贵妃就是知道旁人都会这么想,才会连抓人的样子都懒得做。
只要没有确凿证据,最后的结果都是放人,何必白费功夫。
况且,温贵妃也不认为凶手当真就是茯苓。
“娘娘,夏美人殿内一扫洒宫女,在屋里悬梁自尽了。”
大宫女匆匆奔来,在她耳畔低声禀报方才发现。
温贵妃冷笑,她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