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荔城今年的第一场雪如柳絮,铺了满地。
“该吃药了。”护士的声音打断了楚时月的思绪。
她接过药,目光却还停留在窗外,护士顺着她看的方向望去,感慨道:“今天下雪,没能听到口琴声呢。”
“那个人,出院了吗?”楚时月喝下药,在护士走出病房前,有些犹豫地开了口。
护士知道她问的是谁,想了想,回答道:“今天没有出院的病人,下雪了,天气冷,不练口琴也是有可能的。”
“我知道了,谢谢。”
楚时月悬着的心并没有因这句回答而放下,她怕的不是那人出院,而是对方可能病情恶化了。
她摸了摸自己没什么知觉的左腿,拄着那根不合身高的拐杖站起来,思索一下,又披上了羽绒服。
连接两个病区的走廊是半开放式的,原本的玻璃窗坏了,但这两天放假,没人维修,灌进来的穿堂风寒意刺骨。
楚时月裹紧衣服,缓慢移动到对面,正想掀开门帘,却有一双手先她一步探了出来。
楚时月想后退让开一步,可左脚没有知觉,跟不上脑子的节奏,重心不稳,她的大脑在此时一片空白,这是摔倒的前兆。
预想中后背着地的失重感并没有到来,一双冰凉的手拉住了她。
“谢谢。”楚时月有点不好意思,她看到那人拉着她胳膊的手中还握着一管口琴,感到有些意外,“就是你每天来这里吹口琴吗?”
“是我。”
“哦哦。”楚时月点头,道,“很好听的琴声。”
“是吗,好听就好。”
“你刚才要进去,是要找什么人吗?”
要找的人已经在面前了,楚时月心想,她摇摇头,接着又立马点点头。
“嗯?”男孩感到不解。
一阵冷风呼啸而过,灌进还没装玻璃的窗口,让他听不清楚时月本就小声的回答,于是他凑近了一步,低下头,道:“你刚说什么?”
“没,没有,我是要找人的,走错路了。”凑的太近,楚时月能闻到他外套上洗衣粉混杂了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她语无伦次道,“也不是,就是......”
楚时月忽然抬头,对上男孩清澈的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没料到她会问这个,还是回答道:“阮新辰。”
“那个辰?”
“良辰好景的辰。”
楚时月点点头,为了不让自己更加尴尬,她转身道:“外面太冷,我先回去了。”
阮新辰握着口琴的那只手在她面前晃过,道:“先别走呀,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楚时月。”
阮新辰念了一遍,评价道:“很好听。”
可对方已经拄着拐杖走到门口了,阮新辰在背后问道:“你不是要找人么?”
楚时月的背影踉跄了一下,声音急促:“现在不找了。”
背后的阮新辰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嘴角扬起一抹足以让冬雪消融的笑。
当楚时月终于回到病床上时,走廊上的口琴声正好从窗口传了进来。
今天的曲子是《未闻花名》,听了阮新辰近两个星期的琴声,她知道这人每天只吹一个曲目,一吹就是很多遍。病区常年被覆盖在生离死别的阴影中,太阳的光芒在这里也有限,能让人感到快乐的旋律很难得,尤其这人吹琴的技术还不错,护士和病人也都不去打扰他,默默地听着。
楚时月走到窗前,慢慢探出半个头,刚才的经过让她尴尬到脚趾扣地,回来后又懊悔没能好好和对方说几句话,明明自己就是因为担心才去找他的呀。
可如果他真的是自己当时想的那样病情恶化,那自己去了又能说什么呢?
她那时还不知道阮新辰的名字,不知道他在几号病房,就算知道恐怕也会被人误会。
正当楚时月胡思乱想时,一曲终了,对面走廊上的阮新辰注意到了她,朝她招手示意。
被发现了的楚时月此刻躲也不是,出去也不是,鬼使神差地也朝对方挥了挥手。
两人隔着一段距离,不方便大声喊话,阮新辰举起手背,向她示意自己要输液了,楚时月了然地点点头。
有护士进来核对病人输液信息:“1048号,楚时月,对吧?”
楚时月在病房内没拄拐杖,此刻单脚跳到病床边的举动有些滑稽,护士看见,数落道:“你这腿刚做完手术,怎么能不拄拐杖就乱跑呢?”
自知理亏的楚时月没好意思反驳。
护士看到床边的旧拐杖有些高了,知道楚时月用不习惯,嘱咐道:“等你家人来探病的时候,记得让他们给你买副合身高的拐杖,你的骨癌是恶性肿瘤,就算手术成功了,往后生活也得注意。况且你之前拖得太久,身上还有其他并发症,这种天气更得注意不要着凉。”
她一边絮絮叨叨地嘱咐,一边将刚才打开的窗户关严,这位护士不比楚时月大几岁,可说话却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见楚时月对她的话只是点头应是,可却从不回应让家人探病之类的话题,她便隐隐有了些猜测。
护士叹了口气,道:“住院部旁的小超市有卖拐杖的,我下班后给你带一副吧。”
楚时月有些受宠若惊,正要说话,就听到一个带着笑意的男声问道:“你要买什么?”
从门口进来的阮新辰看着楚时月,手中还拿着一个扎头发的发圈:“刚回病房换衣服时发现口袋里多了个这个,我猜可能是你掉的。”
楚时月一摸手腕,果然是自己的发圈掉了,她不喜欢将发圈戴在手腕上,总是在食指上松松地绕两圈带着玩,羽绒服的口袋大,可能是刚才不小心弹到对方口袋里了。
“我刚才听到你们说要买拐杖,除了这个还有其他需要的东西吗?”阮新辰将发圈放到床头柜上,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道,“正好我也有东西要买,趁输液之前帮你带回来。”
说话间,护士已经挂上了输液袋,出门前道:“既然你有空那就麻烦你了,我还有病人,先走了。”
阮新辰点头。
病房里只剩两人对望,楚时月摇头道:“没有,日用品我入院前自己准备了。”
阮新辰道:“我知道了。”
不多时,阮新辰便拿着一副新拐杖回来了,他跑得有些急,声音还带着不匀的喘息: “超市里人有点多,排队的时间长了点。”
阮新辰将楚时月床头的拐杖换掉,道:“待会你试一下这个拐杖,要是高度不合适我再去换。”
楚时月点头,正要从钱包里拿出钱来给他,阮新辰看了眼手表,抬脚便往外走:“这个点我还不在病房等输液,护士要催了,我先回去。”
钱还没还,人却先走了,楚时月望向窗外的走廊,心想道,或许明天,可以在阮新辰吹口琴的时候还给他。
走廊上闪过阮新辰的身影,楚时月响起当时他说自己也有东西要买,可刚才他手中除了拐杖,并没有拿其他东西,想到这里,楚时月有些疑惑。
除了骨癌术后的常规治疗外,楚时月还有许多感染引起的并发症要治,输液的时间很长,往往是在下午输液时昏昏沉沉地睡去,等傍晚醒来后却又发起了低烧。
晚饭时分,当她从低烧中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听见平时只有早上才会响起的琴声在此刻飘进耳蜗。
还是那首《未闻花名》。
雪只飘了半天,下午的时候天空放晴,院内薄薄的雪壳消融成水,滴滴答答地像楚时月此刻因发烧而跳动变快的心跳。
病房没开灯,残阳斜照,昏黄的余晖落在楚时月脸上,明明雪化时会更冷才对,可楚时月却觉得此刻的阳光比任何一刻都温暖。
第二日清早,楚时月一睁眼就听到了口琴声,她急忙披衣走到窗前。
阮新辰就站在廊上,他一抬眼,看到了窗口的女孩,两人目光相对时,阮新辰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吹错了一个音。
新拐杖正合楚时月的身高,昨夜的烧退了,她早上的精神还不错,当她走到门口时,早有一双手为她揭开了门帘。
“今天的精神似乎好一些了。”阮新辰放下门帘道。
“嗯,昨晚睡得很踏实。”楚时月掏出钱,塞到阮新辰手中,“昨天没来得及给你。”
阮新辰笑得像狐狸:“这位姑娘,我不卖艺的。”
“这是拐杖钱。”楚时月解释道。
“逗你的。”阮新辰接过钱,手中的口琴像钢笔一样被他转得飞起,他思索道,“既然收了你的钱,那就为你吹一首曲子吧,你想听什么?”
阮新辰身上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他相处时用不了几句话,便让楚时月感到放松和自在。
她歪头笑道:“想听什么都能吹吗?”
“当然。”
“要是我点到你不会的曲子呢?”
“那我就去学,学会了吹给你听。”
他这话接的过于顺畅,似乎是在等楚时月问出上句般说出了回答。
楚时月偏过头,假装思索曲目,引开了话题:“我想听《卡农》。”
“好,今天就吹《卡农》。”说着,他掀开了门帘对楚时月道,“走吧。”
“不是吹琴么,这是去哪里?”
“明天才有人来修窗户,这里太冷了,我们去暖和点的地方。”
安全通道果然比外面要暖和,阮新辰不知从哪里找来几张报纸垫在台阶上,楚时月坐在第三节台阶上,阮新辰站在窗前,吹的正是那首曲调欢快的《卡农》。
两人一站一坐,在没人打扰的狭小演奏厅内,演奏者有他唯一的听众。
曲终时,楚时月非常捧场地为他鼓掌,将报纸分他一半,拍拍台阶,示意阮新辰坐过来。
“你练口琴很久了吗?”楚时月问道。
“没多长时间,小时候学过,后来荒废了,近几个月才重新捡起来,一天不练就手生。”
楚时月点点头:“是啊,我也好久没练过了,都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完整吹完一首。”
“你在学校晚会上吹得就很好啊。”
“你怎么知道?”楚时月感到诧异,自己好像没在学校见到过阮新辰。
“我不是本科部的,三个月前,我听说隔壁校区礼堂有表演,就去看了,那首《永远同在》的口琴伴奏是你,我记得的。”
“原来你比我大呀,我昨天还以为你......”
“以为我什么?”
“没什么。”
我还以为你也病的起不来床了呢,楚时月心想。
“对了,你的病还好吗?”楚时月想到了什么,问道,“这两天玻璃坏了,你还去走廊练琴,护士都没有念你吗?”
“我恢复的比较好,明天就能出院了。”
“恭喜啊。”楚时月知道自己的担心只是一场乌龙,可听到他要走到消息却又莫名地感到有些失落。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在医院练琴。”阮新辰把玩着口琴道。
“喜欢在这里练,为什么?”楚时月不解。
“因为这里的人听到我在吹琴都会觉得开心,对我笑啊。”阮新辰解释道,“在家练琴会被邻居举报扰民的。”
楚时月听到这句解释,颇觉有理地点了点头,在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眼神里流露出的那一丝期望便被阮新辰解读。
“明天想听什么?”
楚时月道:“这个问题应该等明天见面的时候再回答。”
“好,我送你回去。”
那是个单调又漫长的春天,院里的雪下了又化,正如楚时月的病情般反复缠绵,低烧昏沉时她便盼着自己能快点睡着,靠睡眠挨过黑夜,醒来后就是她所期待的清晨。
阮新辰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每天早上都来病区的小花园处练琴,楚时月则裹紧衣服,在小回廊里练习走路,恢复体力。
朔风刮骨,某天吹完琴后,他有点感冒。
楚时月拉着他去门诊处开药,虽然阮新辰术后恢复得不错,可这次感冒依然让他吃了不少苦头,门诊输液处与楚时月所在的病区相隔不远,两人的探病关系便掉换了位置。
医生说楚时月这一个月来恢复得不错,现在已经可以不依靠拐杖走路了,只是速度要比正常人慢上一些。
这天中午,阮新辰的输液还没结束,楚时月便先去买午饭,医院的部分护士已经对这两人有了印象,给阮新辰换药时,正好看到楚时月出去,她调侃道:“你女朋友对你真不错。”
阮新辰摆摆手。
“居然不是吗?”
“现在不是,因为我还在追求她。”
楚时月正式出院时,阮新辰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将楚时月送回学校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管口琴,塞进对方手里:“恭喜你出院,这是贺礼。”
“收下吧,就当是谢你这几天陪我看琴谱。”楚时月正要推辞,他解释道,“等你恢复了再吹一首让我听听吧。”
这是昨天聊起楚时月的那场表演时两人曾说过的,因为连日发烧,楚时月住院时还患上了肺炎,无论是肺功能还是技艺都不比从前,而阮新辰此刻送给她的这只琴,告诉她自己依然可以像从前一样。
“谢谢你。”楚时月收下琴,看到阮新辰有些犹豫的神色,她问道,“怎么了吗?”
阮新辰挠挠头,道:“也没什么,只是想问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你一个人去车站可能不太方便,我送你过去。”
楚时月神色黯淡,片刻后回答道:“我不回家。”
“欸?”
“不是很想回去,所以今年会留在学校。”
说这话时楚时月背过身,重复理着已经整理好的书包。
阮新辰意识到自己问错了话,立马道:“正好,学校附近的山上可以看到星空,我们可以去看看星星。”
台阶上的楚时月并没有回应,当阮新辰都以为她会拒绝时,楚时月低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
“等你身体恢复一点,夜晚天气好的时候我来找你。”
“好。”
可近一个月来,荔城的雪断断续续,几乎没有放晴的日子,两人依旧会在学校碰面,并不总是与琴有关,更多的时候,他们会绕着花园散步,只是默契地不提那天聊到的话题。
楚时月对花卉很有兴趣,常常走在路上便去研究花园中枯黄的枝藤,只有这个时候,楚时月的话才会变多,滔滔不绝地讲着养殖棣棠花的方法,阮新辰一边听,一边默默掏出了备忘录。
“这是记什么?”
“你说的,棣棠花要怎么扦插。”阮新辰将本子摊开到她面前,“我也想试试。”
“对了,我查过气象预报,这周末天气放晴,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山上可以看到流星。”阮新辰看着楚时月的眼睛,谨慎地问道,“夜爬可能会比较累,所以我选了距离比较近的观景台,那里经常有夜爬摄影的人,山下就有酒店,环境不错,也很安全,不用担心晚上会遇到危险。”
他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大堆事先调查好的信息,然后才小心地问道:“我的意思是,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星星吗?”
看着他如此紧张的模样,楚时月噗哧一声笑了。
在阮新辰的耳朵也要绯红前,楚时月点头道:“那就麻烦你当向导了。”
***
阮新辰选的路线相对简单平坦,爬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累,到山顶的观景台时楚时月还有力气研究路边凋敝的花草。
山上大多是结队而行的情侣和拍摄星空的摄影师,两人找到一片相对僻静的空地,凌晨三点的时候,终于守到流星划过天际。
阮新辰从包里拿出保温杯,试了试温度,递给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楚时月。
“谢谢。”
“是我拉你过来的,自然要照顾你。”
一尾尾流星如游鱼般坠入地平线,远处的几对情侣正在抓拍合照。
阮新辰道:“星空是种很浪漫的东西,不是吗?”
一捧白色的满天星出现在楚时月面前,阮新辰拿着它,紧张得手都在发抖,在楚时月略带诧异却又似乎早有预料的目光下,他声音颤抖道:“准备了很久,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你,那天看你喜欢花,我就去花店买了一束满天星,想要送给你,可是背包有点窄,压坏的不少。”
“我怕我没有勇气再等下一次了,所以想现在就告诉你,我喜欢你,你可以喜欢我吗。”
阮新辰的举动并不张扬,两人偏僻的位置没有吸引到周围人的目光。
除却星空山野,这里只剩下他们,楚时月之前隐约猜到一点苗头,可她早已习惯等待和犹豫,所以当阮新辰那些藏不住的喜欢与紧张外露时,她依旧选择静观其变。
下一刻,阮新辰手中那被压扁大半的花束被对方结果,本以为要等很久,也许这一次太过莽撞的行为会让对方感到不安。
可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如果被拒绝后要如何宽慰对方的措辞时,楚时月道:“谢谢你的花,我也很喜欢。”
阮新辰几乎是脱口而出地问道:“喜欢什么?”
“喜欢你。”
话音刚落,楚时月感觉自己被拥入一个温暖的怀抱,那人高兴的像个孩子,一个劲地傻笑。
楚时月由他抱着,缓缓道道:“你刚才说星空很浪漫,我不觉得。”
“为什么这么说?”阮新辰看着她,期待她的回答。
“在医院的时候,我每天都盼望着时间能快点走到第二天早上,因为那时候会有你的琴声传来;后来,我期待你能来学校陪我散步;就在昨天,我一直在期待和你一起看星空。”楚时月整理着那束满天星,缓缓道,“鲜花,烟火,亲吻,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够浪漫,当你对我说明天见,而明天我们真的见面拥抱的时候,最浪漫。”
“该吃药了。”护士的声音打断了楚时月的思绪。
她接过药,目光却还停留在窗外,护士顺着她看的方向望去,感慨道:“今天下雪,没能听到口琴声呢。”
“那个人,出院了吗?”楚时月喝下药,在护士走出病房前,有些犹豫地开了口。
护士知道她问的是谁,想了想,回答道:“今天没有出院的病人,下雪了,天气冷,不练口琴也是有可能的。”
“我知道了,谢谢。”
楚时月悬着的心并没有因这句回答而放下,她怕的不是那人出院,而是对方可能病情恶化了。
她摸了摸自己没什么知觉的左腿,拄着那根不合身高的拐杖站起来,思索一下,又披上了羽绒服。
连接两个病区的走廊是半开放式的,原本的玻璃窗坏了,但这两天放假,没人维修,灌进来的穿堂风寒意刺骨。
楚时月裹紧衣服,缓慢移动到对面,正想掀开门帘,却有一双手先她一步探了出来。
楚时月想后退让开一步,可左脚没有知觉,跟不上脑子的节奏,重心不稳,她的大脑在此时一片空白,这是摔倒的前兆。
预想中后背着地的失重感并没有到来,一双冰凉的手拉住了她。
“谢谢。”楚时月有点不好意思,她看到那人拉着她胳膊的手中还握着一管口琴,感到有些意外,“就是你每天来这里吹口琴吗?”
“是我。”
“哦哦。”楚时月点头,道,“很好听的琴声。”
“是吗,好听就好。”
“你刚才要进去,是要找什么人吗?”
要找的人已经在面前了,楚时月心想,她摇摇头,接着又立马点点头。
“嗯?”男孩感到不解。
一阵冷风呼啸而过,灌进还没装玻璃的窗口,让他听不清楚时月本就小声的回答,于是他凑近了一步,低下头,道:“你刚说什么?”
“没,没有,我是要找人的,走错路了。”凑的太近,楚时月能闻到他外套上洗衣粉混杂了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她语无伦次道,“也不是,就是......”
楚时月忽然抬头,对上男孩清澈的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没料到她会问这个,还是回答道:“阮新辰。”
“那个辰?”
“良辰好景的辰。”
楚时月点点头,为了不让自己更加尴尬,她转身道:“外面太冷,我先回去了。”
阮新辰握着口琴的那只手在她面前晃过,道:“先别走呀,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楚时月。”
阮新辰念了一遍,评价道:“很好听。”
可对方已经拄着拐杖走到门口了,阮新辰在背后问道:“你不是要找人么?”
楚时月的背影踉跄了一下,声音急促:“现在不找了。”
背后的阮新辰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嘴角扬起一抹足以让冬雪消融的笑。
当楚时月终于回到病床上时,走廊上的口琴声正好从窗口传了进来。
今天的曲子是《未闻花名》,听了阮新辰近两个星期的琴声,她知道这人每天只吹一个曲目,一吹就是很多遍。病区常年被覆盖在生离死别的阴影中,太阳的光芒在这里也有限,能让人感到快乐的旋律很难得,尤其这人吹琴的技术还不错,护士和病人也都不去打扰他,默默地听着。
楚时月走到窗前,慢慢探出半个头,刚才的经过让她尴尬到脚趾扣地,回来后又懊悔没能好好和对方说几句话,明明自己就是因为担心才去找他的呀。
可如果他真的是自己当时想的那样病情恶化,那自己去了又能说什么呢?
她那时还不知道阮新辰的名字,不知道他在几号病房,就算知道恐怕也会被人误会。
正当楚时月胡思乱想时,一曲终了,对面走廊上的阮新辰注意到了她,朝她招手示意。
被发现了的楚时月此刻躲也不是,出去也不是,鬼使神差地也朝对方挥了挥手。
两人隔着一段距离,不方便大声喊话,阮新辰举起手背,向她示意自己要输液了,楚时月了然地点点头。
有护士进来核对病人输液信息:“1048号,楚时月,对吧?”
楚时月在病房内没拄拐杖,此刻单脚跳到病床边的举动有些滑稽,护士看见,数落道:“你这腿刚做完手术,怎么能不拄拐杖就乱跑呢?”
自知理亏的楚时月没好意思反驳。
护士看到床边的旧拐杖有些高了,知道楚时月用不习惯,嘱咐道:“等你家人来探病的时候,记得让他们给你买副合身高的拐杖,你的骨癌是恶性肿瘤,就算手术成功了,往后生活也得注意。况且你之前拖得太久,身上还有其他并发症,这种天气更得注意不要着凉。”
她一边絮絮叨叨地嘱咐,一边将刚才打开的窗户关严,这位护士不比楚时月大几岁,可说话却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见楚时月对她的话只是点头应是,可却从不回应让家人探病之类的话题,她便隐隐有了些猜测。
护士叹了口气,道:“住院部旁的小超市有卖拐杖的,我下班后给你带一副吧。”
楚时月有些受宠若惊,正要说话,就听到一个带着笑意的男声问道:“你要买什么?”
从门口进来的阮新辰看着楚时月,手中还拿着一个扎头发的发圈:“刚回病房换衣服时发现口袋里多了个这个,我猜可能是你掉的。”
楚时月一摸手腕,果然是自己的发圈掉了,她不喜欢将发圈戴在手腕上,总是在食指上松松地绕两圈带着玩,羽绒服的口袋大,可能是刚才不小心弹到对方口袋里了。
“我刚才听到你们说要买拐杖,除了这个还有其他需要的东西吗?”阮新辰将发圈放到床头柜上,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道,“正好我也有东西要买,趁输液之前帮你带回来。”
说话间,护士已经挂上了输液袋,出门前道:“既然你有空那就麻烦你了,我还有病人,先走了。”
阮新辰点头。
病房里只剩两人对望,楚时月摇头道:“没有,日用品我入院前自己准备了。”
阮新辰道:“我知道了。”
不多时,阮新辰便拿着一副新拐杖回来了,他跑得有些急,声音还带着不匀的喘息: “超市里人有点多,排队的时间长了点。”
阮新辰将楚时月床头的拐杖换掉,道:“待会你试一下这个拐杖,要是高度不合适我再去换。”
楚时月点头,正要从钱包里拿出钱来给他,阮新辰看了眼手表,抬脚便往外走:“这个点我还不在病房等输液,护士要催了,我先回去。”
钱还没还,人却先走了,楚时月望向窗外的走廊,心想道,或许明天,可以在阮新辰吹口琴的时候还给他。
走廊上闪过阮新辰的身影,楚时月响起当时他说自己也有东西要买,可刚才他手中除了拐杖,并没有拿其他东西,想到这里,楚时月有些疑惑。
除了骨癌术后的常规治疗外,楚时月还有许多感染引起的并发症要治,输液的时间很长,往往是在下午输液时昏昏沉沉地睡去,等傍晚醒来后却又发起了低烧。
晚饭时分,当她从低烧中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听见平时只有早上才会响起的琴声在此刻飘进耳蜗。
还是那首《未闻花名》。
雪只飘了半天,下午的时候天空放晴,院内薄薄的雪壳消融成水,滴滴答答地像楚时月此刻因发烧而跳动变快的心跳。
病房没开灯,残阳斜照,昏黄的余晖落在楚时月脸上,明明雪化时会更冷才对,可楚时月却觉得此刻的阳光比任何一刻都温暖。
第二日清早,楚时月一睁眼就听到了口琴声,她急忙披衣走到窗前。
阮新辰就站在廊上,他一抬眼,看到了窗口的女孩,两人目光相对时,阮新辰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吹错了一个音。
新拐杖正合楚时月的身高,昨夜的烧退了,她早上的精神还不错,当她走到门口时,早有一双手为她揭开了门帘。
“今天的精神似乎好一些了。”阮新辰放下门帘道。
“嗯,昨晚睡得很踏实。”楚时月掏出钱,塞到阮新辰手中,“昨天没来得及给你。”
阮新辰笑得像狐狸:“这位姑娘,我不卖艺的。”
“这是拐杖钱。”楚时月解释道。
“逗你的。”阮新辰接过钱,手中的口琴像钢笔一样被他转得飞起,他思索道,“既然收了你的钱,那就为你吹一首曲子吧,你想听什么?”
阮新辰身上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他相处时用不了几句话,便让楚时月感到放松和自在。
她歪头笑道:“想听什么都能吹吗?”
“当然。”
“要是我点到你不会的曲子呢?”
“那我就去学,学会了吹给你听。”
他这话接的过于顺畅,似乎是在等楚时月问出上句般说出了回答。
楚时月偏过头,假装思索曲目,引开了话题:“我想听《卡农》。”
“好,今天就吹《卡农》。”说着,他掀开了门帘对楚时月道,“走吧。”
“不是吹琴么,这是去哪里?”
“明天才有人来修窗户,这里太冷了,我们去暖和点的地方。”
安全通道果然比外面要暖和,阮新辰不知从哪里找来几张报纸垫在台阶上,楚时月坐在第三节台阶上,阮新辰站在窗前,吹的正是那首曲调欢快的《卡农》。
两人一站一坐,在没人打扰的狭小演奏厅内,演奏者有他唯一的听众。
曲终时,楚时月非常捧场地为他鼓掌,将报纸分他一半,拍拍台阶,示意阮新辰坐过来。
“你练口琴很久了吗?”楚时月问道。
“没多长时间,小时候学过,后来荒废了,近几个月才重新捡起来,一天不练就手生。”
楚时月点点头:“是啊,我也好久没练过了,都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完整吹完一首。”
“你在学校晚会上吹得就很好啊。”
“你怎么知道?”楚时月感到诧异,自己好像没在学校见到过阮新辰。
“我不是本科部的,三个月前,我听说隔壁校区礼堂有表演,就去看了,那首《永远同在》的口琴伴奏是你,我记得的。”
“原来你比我大呀,我昨天还以为你......”
“以为我什么?”
“没什么。”
我还以为你也病的起不来床了呢,楚时月心想。
“对了,你的病还好吗?”楚时月想到了什么,问道,“这两天玻璃坏了,你还去走廊练琴,护士都没有念你吗?”
“我恢复的比较好,明天就能出院了。”
“恭喜啊。”楚时月知道自己的担心只是一场乌龙,可听到他要走到消息却又莫名地感到有些失落。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在医院练琴。”阮新辰把玩着口琴道。
“喜欢在这里练,为什么?”楚时月不解。
“因为这里的人听到我在吹琴都会觉得开心,对我笑啊。”阮新辰解释道,“在家练琴会被邻居举报扰民的。”
楚时月听到这句解释,颇觉有理地点了点头,在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眼神里流露出的那一丝期望便被阮新辰解读。
“明天想听什么?”
楚时月道:“这个问题应该等明天见面的时候再回答。”
“好,我送你回去。”
那是个单调又漫长的春天,院里的雪下了又化,正如楚时月的病情般反复缠绵,低烧昏沉时她便盼着自己能快点睡着,靠睡眠挨过黑夜,醒来后就是她所期待的清晨。
阮新辰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每天早上都来病区的小花园处练琴,楚时月则裹紧衣服,在小回廊里练习走路,恢复体力。
朔风刮骨,某天吹完琴后,他有点感冒。
楚时月拉着他去门诊处开药,虽然阮新辰术后恢复得不错,可这次感冒依然让他吃了不少苦头,门诊输液处与楚时月所在的病区相隔不远,两人的探病关系便掉换了位置。
医生说楚时月这一个月来恢复得不错,现在已经可以不依靠拐杖走路了,只是速度要比正常人慢上一些。
这天中午,阮新辰的输液还没结束,楚时月便先去买午饭,医院的部分护士已经对这两人有了印象,给阮新辰换药时,正好看到楚时月出去,她调侃道:“你女朋友对你真不错。”
阮新辰摆摆手。
“居然不是吗?”
“现在不是,因为我还在追求她。”
楚时月正式出院时,阮新辰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将楚时月送回学校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管口琴,塞进对方手里:“恭喜你出院,这是贺礼。”
“收下吧,就当是谢你这几天陪我看琴谱。”楚时月正要推辞,他解释道,“等你恢复了再吹一首让我听听吧。”
这是昨天聊起楚时月的那场表演时两人曾说过的,因为连日发烧,楚时月住院时还患上了肺炎,无论是肺功能还是技艺都不比从前,而阮新辰此刻送给她的这只琴,告诉她自己依然可以像从前一样。
“谢谢你。”楚时月收下琴,看到阮新辰有些犹豫的神色,她问道,“怎么了吗?”
阮新辰挠挠头,道:“也没什么,只是想问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你一个人去车站可能不太方便,我送你过去。”
楚时月神色黯淡,片刻后回答道:“我不回家。”
“欸?”
“不是很想回去,所以今年会留在学校。”
说这话时楚时月背过身,重复理着已经整理好的书包。
阮新辰意识到自己问错了话,立马道:“正好,学校附近的山上可以看到星空,我们可以去看看星星。”
台阶上的楚时月并没有回应,当阮新辰都以为她会拒绝时,楚时月低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
“等你身体恢复一点,夜晚天气好的时候我来找你。”
“好。”
可近一个月来,荔城的雪断断续续,几乎没有放晴的日子,两人依旧会在学校碰面,并不总是与琴有关,更多的时候,他们会绕着花园散步,只是默契地不提那天聊到的话题。
楚时月对花卉很有兴趣,常常走在路上便去研究花园中枯黄的枝藤,只有这个时候,楚时月的话才会变多,滔滔不绝地讲着养殖棣棠花的方法,阮新辰一边听,一边默默掏出了备忘录。
“这是记什么?”
“你说的,棣棠花要怎么扦插。”阮新辰将本子摊开到她面前,“我也想试试。”
“对了,我查过气象预报,这周末天气放晴,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山上可以看到流星。”阮新辰看着楚时月的眼睛,谨慎地问道,“夜爬可能会比较累,所以我选了距离比较近的观景台,那里经常有夜爬摄影的人,山下就有酒店,环境不错,也很安全,不用担心晚上会遇到危险。”
他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大堆事先调查好的信息,然后才小心地问道:“我的意思是,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星星吗?”
看着他如此紧张的模样,楚时月噗哧一声笑了。
在阮新辰的耳朵也要绯红前,楚时月点头道:“那就麻烦你当向导了。”
***
阮新辰选的路线相对简单平坦,爬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累,到山顶的观景台时楚时月还有力气研究路边凋敝的花草。
山上大多是结队而行的情侣和拍摄星空的摄影师,两人找到一片相对僻静的空地,凌晨三点的时候,终于守到流星划过天际。
阮新辰从包里拿出保温杯,试了试温度,递给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楚时月。
“谢谢。”
“是我拉你过来的,自然要照顾你。”
一尾尾流星如游鱼般坠入地平线,远处的几对情侣正在抓拍合照。
阮新辰道:“星空是种很浪漫的东西,不是吗?”
一捧白色的满天星出现在楚时月面前,阮新辰拿着它,紧张得手都在发抖,在楚时月略带诧异却又似乎早有预料的目光下,他声音颤抖道:“准备了很久,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你,那天看你喜欢花,我就去花店买了一束满天星,想要送给你,可是背包有点窄,压坏的不少。”
“我怕我没有勇气再等下一次了,所以想现在就告诉你,我喜欢你,你可以喜欢我吗。”
阮新辰的举动并不张扬,两人偏僻的位置没有吸引到周围人的目光。
除却星空山野,这里只剩下他们,楚时月之前隐约猜到一点苗头,可她早已习惯等待和犹豫,所以当阮新辰那些藏不住的喜欢与紧张外露时,她依旧选择静观其变。
下一刻,阮新辰手中那被压扁大半的花束被对方结果,本以为要等很久,也许这一次太过莽撞的行为会让对方感到不安。
可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如果被拒绝后要如何宽慰对方的措辞时,楚时月道:“谢谢你的花,我也很喜欢。”
阮新辰几乎是脱口而出地问道:“喜欢什么?”
“喜欢你。”
话音刚落,楚时月感觉自己被拥入一个温暖的怀抱,那人高兴的像个孩子,一个劲地傻笑。
楚时月由他抱着,缓缓道道:“你刚才说星空很浪漫,我不觉得。”
“为什么这么说?”阮新辰看着她,期待她的回答。
“在医院的时候,我每天都盼望着时间能快点走到第二天早上,因为那时候会有你的琴声传来;后来,我期待你能来学校陪我散步;就在昨天,我一直在期待和你一起看星空。”楚时月整理着那束满天星,缓缓道,“鲜花,烟火,亲吻,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够浪漫,当你对我说明天见,而明天我们真的见面拥抱的时候,最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