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长安城平日里热闹的市坊安静地特别早。
斜阳刚落,熙攘的人群一下就散去了,贩夫利落地收拾着摊子,熟练地挑起担子推动板车,行人个个蜷着身子,缩着脖子,迎着风雪匆匆归去。
市坊不远处的定国将军府早早挂上大灯笼,府前的大道积起了一层薄雪,火光映照在积雪大道上,如绣上了金丝的白绸缎,流光溢彩。
将军府的朱漆大门在流光中显得更加巍峨气派,埋头行路的贩夫总忍不住抬头望一眼。
府内,曲折蜿蜒的长廊盘踞在庭院四周,长廊上挂满了红灯笼,昼亮通明,映照着庭院中旋飞的雪絮,似流萤飞舞,偌大的庭院显得更加宽广闲静。
家老王伯来回奔走于长廊上,安排操持着将军府的元宵家宴,忙得不亦乐乎。
小仆役提着两个通红灯笼,吭哧吭哧跟在王伯后头搭手帮忙。
“王伯,这灯笼挂得也忒多了”,新来的小仆役有些抱怨,这都挂了一下午了,胳膊都酸了。
“上元夜是二公子的生辰,今岁更是公子弱冠之年,喜上加喜,可马虎不得。”王伯环视了一周,满意地点点头。
“那倒是,二公子可是京城的翩翩公子,多少女子为之倾心呢。大公子若不是早有婚配,这将军府的门槛可都要被踏破罗。”小仆役说起自家公子,也自觉脸上有光。
王伯从小看着两位公子长大,心里也是欣喜,脸上却一本正经地训斥道:“休得胡说,公子可是你能嚼舌根的,快把最后两个灯笼挂上。”
小仆役嘟哝着嘴,踮起脚跟把灯笼挂了上去。
“王伯,有劳您费心了。” 长廊那端传来明朗干净又铿锵有力的声音,少年的声音如沙漠里的一汩泉水般清润。
长廊那端,挺拔刚健的身姿,迈着刚劲步履,健步而来。
王伯朝着长廊那端的身影躬身一揖,“二公子,准备可以用膳了。”
林延高束着发髻,面容俊朗刚毅,眉眼间仿佛嵌入浩瀚星河,明媚璀璨,与庭院外的雪月交相辉映。
林延朝王伯颔首微笑,正准备踏入厅堂内。
忽而,嘴角玩味一扬,猛然回头凑到王伯耳边,故弄玄虚地说道:“王伯,今儿我到醉香坊吃酒,你猜怎么着?”
“是醉香坊发生什么事了?”王伯被他这么一问,蓦然紧张起来,焦急地等着林延解释。
林延叹了叹气,皱眉颔首,沉默不语。
王伯神色不安地低语:“莫不是那陈婆子出了什么事?”说着朝市坊方向望去,若不是今夜上元夜,操持之事甚多,他定亲自去瞧瞧。
看着王伯焦灼不安的模样,林延扑哧一笑,说道:“陈婆问你,近日为何都不去醉香坊,是不是忘了她...”
王伯一阵脸红错愕。
“...的桂花酒,哈哈哈!”
“你小子,好啊,长大了,竟开起我这老头子的玩笑。”王伯佯装生气地举起手掌,轻轻地拍打了一下林延宽大挺拔的肩膀。
林延笑着揽过王伯,“王伯,莫要生气,是我不对。”顿了顿,说道:“不过,陈婆是真的想你了。”说着,一溜烟跑进厅堂,留下爽朗的笑声在长廊回荡。
王伯看着少年飞扬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林将军常年在外征战,鲜少时日在府中,他便如父亲般陪伴林延兄弟长大,林延兄弟对待他反倒比对待林将军更加亲昵随性。
屋内炭火猩红,微香四溢。
厅堂为三开间室,楹间帘幕高悬,四角悬垂羽葆流苏,别致素雅。
三张食案呈凹状摆放在正中厅,膳食准备妥当,林重山与夫人端坐其中,兄长林绵与阿嫂怜云则坐于右侧。
“大老远就听到你的声音,成日里嬉皮笑脸,没个正形。”林重山多年军营生活养成了严瑾慎微的性格,一脸肃穆威严。
林母感受到了林重山的怒气,朝林延使了个眼色,林延收起嬉笑的脸,正了正衣冠,端正地与父母兄嫂分别作揖,便一同坐下用膳。
怜云眼见有些凝重的气氛,便打趣起林延道:“阿延真是愈发俊逸风发了,也到该成家的年纪了,成了亲,性子自然便稳重了。”
林延脸上一红,嘟囔道:“阿嫂又取笑我”,便忙望向兄长求助。
兄长林绵浅笑着夹起糕点往夫人碗里放,说道:“你就不要开他玩笑了,瞧他脸都快红成灯笼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何不妥,可有心仪的女子,需阿嫂帮你?”怜云看着林延有趣模样,愈发起劲,林绵无奈地微笑摇摇头。
端庄稳重的林绵,儒雅睿智,才学广博。怜云亦是出身诗书簪缨之族,活泼爽朗,可谓是珠联璧合。
“阿嫂,我还要和阿父一样,征战沙场,驱逐匈奴。功成未就,无心婚嫁。”林延正色说道。
林延虽从小与父亲相处的时日不多,但每每听到旁人说起父亲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英勇事迹,总是露出骄傲的神情,心里对父亲满是崇敬景仰。
林父看着许久未见的儿子,意气风发,眼含星汉,连连颔首称赞道:“好!虽然口气大了些,不过倒有我林家儿郎风范。”顿感欣慰地端起案几上的酒碗,一饮而尽,畅快淋漓。
林母佯怒道:“有甚么好,这大漠荒野,一去不知几年,直直蹉跎年岁。”
想起自家夫君终年屯守边疆,多年未得一见,林母内心不觉得泛起酸楚。林重山歉意地看了看夫人,默默地在案几下握住夫人的手。
“阿母,儿郎理当戍守山河保卫百姓,何事为蹉跎”,林绵帮腔道:“阿延骑射俱佳,剑戟精通,熟读兵法,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林延感激地端起酒碗向林绵一敬,笑道:“兄长倒也不必谦逊,这长安城里谁人不知,市坊中流传的先秦调子“将军有儿,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的可是兄长你啊。”
“尽瞎说,都是些市井歌女的作乐滥调,有辱诗文罢了。”林绵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觉得挺好的。”怜云朝林绵甜甜一笑,秋波流转,她倒是觉得林绵很符合这首先秦民诗的气度。
林绵被怜云瞧得更羞涩,轻轻刮了一下怜云的鼻端,赶忙别过脸。
“好好好,你们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我就是个无知妇孺。”林母眼见没人站在她这边,脸色有些阴沉。
怜云见状,忙缓和着气氛。“阿母,莫气。用完膳,让阿延上街逛逛,上元夜市坊热闹得很,指不定就遇上哪家姑娘,倒也断了这些打打杀杀的念头。”
大家一阵哄笑。林延笑着,心里泛起一丝涟漪。
屋外的雪渐渐停息,银阙高悬夜空,辉光温和倾泻,杏花树垂垂挂着晶莹剔透的霜雪,寒风吹过,飘落一地雪絮。
林延披上白玉大氅,大步向市坊走去。这是十岁那年后,每年上元夜都必去的地方。
市坊又逐渐嘈杂起来,京城的公子姑娘相约而聚,沿街悬挂的花灯璀璨,人声鼎沸。
贩夫们又纷纷支起了摊子,摊子上前凑着三五结队的娘子,精心挑选着罗绮、香料。茶肆、酒坊的小二哥热情地招揽生意,叫卖声此起彼伏。
林延独自缓步于人群间,四处张望,想在人群中搜寻出熟悉的身影,思绪也逐渐回到那夜。
十年前的上元夜,也是一样欢乐沸腾的雪夜。
小林延兴冲冲地拥挤在人群里,东瞧瞧西望望,兴致高昂。
走到街角处,一阵清脆高亢又悲凉哀婉的羌笛声传来,林延便不自觉地随着笛声寻去。
只见一个同龄少年坐在街角的台阶上,身着略显褴褛的胡服,任由雪花飘落在身上,不曾拂去。
少年眼睛直直盯着前方,一眨不眨,长长的睫毛上挂起了冰霜。小手已被冻得通红,依然不住地吹着羌笛。
小林延默默走上前去,掏出钱币放进少年旁边的皮毛帽里。
少年警觉地转头望向林延,眼神不卑不亢,透露出坚毅隐忍,默默地把钱币从帽里取出递还林延。
林延一时愣怔,接过钱币后忙道歉道:“着实冒犯了,我以为你是…”,未等林延说完,少年继续吹起了羌笛,羌笛声悠扬飘远。
“真好听真好听,可以再吹一曲吗?”悦耳清脆的少女声音在林延身旁响起,林延和羌笛少年同时转头望向少女。
少女一身鲜红色的西域束身狐裘皮小袄裙,腰间紧紧束着革带,革带上垂挂着一根金丝软鞭,软鞭上挂着一个小银铃,俏皮可爱。白皙如雪脸蛋,冻得有些红晕,弯弯的睫毛扑闪着,灯火照耀下眼瞳里泛着淡淡蓝光,像满天星辰般璀璨。
两个男孩看得有些出神,愣愣地沉默。
“可以吗?”少女扑朔着灵动的眼睛,打破了沉默。
羌笛少年点点头,拿起羌笛再次吹起。林延回过神来,静静地听着悠悠笛声。
此刻,这街角一隅仿佛将市坊的嘈杂隔绝,天地间,只有三人相对,飘雪纷飞,羌笛声声。
“小杂种,可算找着你了!”
一曲未毕,一个屠夫模样的男子怒气冲冲地闯过来,打断了悠扬的笛声。
屠夫从少女身边擦身而过,少女一时惊慌失去平衡,眼见就要跌倒。
“小心!”林延一把揽住少女的腰间,扶住了少女酥软的腰身。
少女微跌入林延怀中,轻轻地急喘着气,小脸因惊吓更显得绯红如脂,闪烁的眼睛感激地望向扶着她的林延。
林延与少女之间仅一拳之隔,少女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林延的脸瞬间泛红,一颗心扑通扑通地乱跳,揽住腰间的手臂也顿时发烫,像被火焰灼烧一般。
“谢谢。”少女甜甜一笑,林延更加不知所措,匆匆收回扶腰手臂,害羞地挠挠头,说道:“抱歉,姑娘,情急之下冒犯了。”
少女微笑着摇摇头,眼神澄澈地盯着林延仔细打量。
“小兔崽子,又想逃!看我不打死你。”屠夫恶狠狠地咒骂。
两人都诧异地望向屠夫,只见屠夫耸眉瞪眼地使劲推搡着羌笛少年。
羌笛少年被屠夫一把推倒在雪里,冰冷的雪泥浸入他破旧的衣袄,身体有些微微颤抖。
少年一言不发,撑在地上的手慢慢地蜷曲起来紧握成拳头,雪里隐约划过五道红色印记。他抬起头死死盯着屠夫,眼神里透出了少年不该有的威严和肃杀,如墨的眼眸像是要随时迸发出火光。
屠夫不由地被少年的眼神怔住,居然被一个黄毛小儿唬住,顿感无颜,便恶狠狠地骂道:“你敢瞪着我!让你又逃,看你能逃到哪去。”咒骂着举起他那粗壮的手臂,准备挥向少年的脸。
这时,一根金丝软鞭从林延眼前倏地一下飞出,牢牢钳住屠夫的手臂。
“不许欺负他。”少女稚嫩的声音坚定凛然。
尽管力量悬殊,少女依然不屈地与屠夫对峙,小脸涨得通红,憋着气使劲拉扯着金鞭。
屠夫恼怒地看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女,鄙夷一笑,用力一扯,金丝软鞭从少女手中被抽走,跌落在地。屠夫又转向羌笛少年,再次举起手臂挥向少年。
林延一个箭步上前挡在少年面前,双手托住屠夫粗壮的手臂,使出全身力气将屠夫往后推开几步。
“为何要打人?”,林延展开双臂死死挡着羌笛少年,厉声斥责道。红衣少女也走到林延身旁,与林延并肩挡在屠夫与羌笛少年之间。
昏暗的街角,雪色朦胧,三个倔强的身影在月华下融为一体,化成一股无形的慑人气势。
屠夫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三人,虽然年纪尚小,但个个透出不凡的气宇,挡在身前的少年和少女更是一身华贵气宇,想必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小姐。
不想惹上麻烦,屠夫不再理会,绕过林延一把拉起羌笛少年,准备离开。
眼见屠夫要带走少年,林延急忙跟上前阻止。但是少年却回头,朝林延使劲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跟来。
林延放缓脚步,心有不甘地慢慢跟在身后,少年边走边回头望着林延,深邃的眼神里有感激、有隐忍、有淡漠。直到消失在人潮里,林延也没能看懂少年眼中的傲气。
看着少年的身影消失,林延又转身寻找少女,少女也已不知所踪。
在离街角不远处,雪地里有一处泛着幽幽银光,走近一瞧,是少女身上的小银铃。
林延速速捡起,匆匆沿街追去,但也只是失望而归。
街角安静地好像从未发生过刚才的事,只留下林延独自站在这街角一隅。
只有雪地上那几道醒目的血红印记和手里那个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辉的银铃才让林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真实。
此后的十年,林延都习惯地在上元夜沿街而寻,别在腰间的小银铃也随着步伐叮铃作响。
斜阳刚落,熙攘的人群一下就散去了,贩夫利落地收拾着摊子,熟练地挑起担子推动板车,行人个个蜷着身子,缩着脖子,迎着风雪匆匆归去。
市坊不远处的定国将军府早早挂上大灯笼,府前的大道积起了一层薄雪,火光映照在积雪大道上,如绣上了金丝的白绸缎,流光溢彩。
将军府的朱漆大门在流光中显得更加巍峨气派,埋头行路的贩夫总忍不住抬头望一眼。
府内,曲折蜿蜒的长廊盘踞在庭院四周,长廊上挂满了红灯笼,昼亮通明,映照着庭院中旋飞的雪絮,似流萤飞舞,偌大的庭院显得更加宽广闲静。
家老王伯来回奔走于长廊上,安排操持着将军府的元宵家宴,忙得不亦乐乎。
小仆役提着两个通红灯笼,吭哧吭哧跟在王伯后头搭手帮忙。
“王伯,这灯笼挂得也忒多了”,新来的小仆役有些抱怨,这都挂了一下午了,胳膊都酸了。
“上元夜是二公子的生辰,今岁更是公子弱冠之年,喜上加喜,可马虎不得。”王伯环视了一周,满意地点点头。
“那倒是,二公子可是京城的翩翩公子,多少女子为之倾心呢。大公子若不是早有婚配,这将军府的门槛可都要被踏破罗。”小仆役说起自家公子,也自觉脸上有光。
王伯从小看着两位公子长大,心里也是欣喜,脸上却一本正经地训斥道:“休得胡说,公子可是你能嚼舌根的,快把最后两个灯笼挂上。”
小仆役嘟哝着嘴,踮起脚跟把灯笼挂了上去。
“王伯,有劳您费心了。” 长廊那端传来明朗干净又铿锵有力的声音,少年的声音如沙漠里的一汩泉水般清润。
长廊那端,挺拔刚健的身姿,迈着刚劲步履,健步而来。
王伯朝着长廊那端的身影躬身一揖,“二公子,准备可以用膳了。”
林延高束着发髻,面容俊朗刚毅,眉眼间仿佛嵌入浩瀚星河,明媚璀璨,与庭院外的雪月交相辉映。
林延朝王伯颔首微笑,正准备踏入厅堂内。
忽而,嘴角玩味一扬,猛然回头凑到王伯耳边,故弄玄虚地说道:“王伯,今儿我到醉香坊吃酒,你猜怎么着?”
“是醉香坊发生什么事了?”王伯被他这么一问,蓦然紧张起来,焦急地等着林延解释。
林延叹了叹气,皱眉颔首,沉默不语。
王伯神色不安地低语:“莫不是那陈婆子出了什么事?”说着朝市坊方向望去,若不是今夜上元夜,操持之事甚多,他定亲自去瞧瞧。
看着王伯焦灼不安的模样,林延扑哧一笑,说道:“陈婆问你,近日为何都不去醉香坊,是不是忘了她...”
王伯一阵脸红错愕。
“...的桂花酒,哈哈哈!”
“你小子,好啊,长大了,竟开起我这老头子的玩笑。”王伯佯装生气地举起手掌,轻轻地拍打了一下林延宽大挺拔的肩膀。
林延笑着揽过王伯,“王伯,莫要生气,是我不对。”顿了顿,说道:“不过,陈婆是真的想你了。”说着,一溜烟跑进厅堂,留下爽朗的笑声在长廊回荡。
王伯看着少年飞扬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林将军常年在外征战,鲜少时日在府中,他便如父亲般陪伴林延兄弟长大,林延兄弟对待他反倒比对待林将军更加亲昵随性。
屋内炭火猩红,微香四溢。
厅堂为三开间室,楹间帘幕高悬,四角悬垂羽葆流苏,别致素雅。
三张食案呈凹状摆放在正中厅,膳食准备妥当,林重山与夫人端坐其中,兄长林绵与阿嫂怜云则坐于右侧。
“大老远就听到你的声音,成日里嬉皮笑脸,没个正形。”林重山多年军营生活养成了严瑾慎微的性格,一脸肃穆威严。
林母感受到了林重山的怒气,朝林延使了个眼色,林延收起嬉笑的脸,正了正衣冠,端正地与父母兄嫂分别作揖,便一同坐下用膳。
怜云眼见有些凝重的气氛,便打趣起林延道:“阿延真是愈发俊逸风发了,也到该成家的年纪了,成了亲,性子自然便稳重了。”
林延脸上一红,嘟囔道:“阿嫂又取笑我”,便忙望向兄长求助。
兄长林绵浅笑着夹起糕点往夫人碗里放,说道:“你就不要开他玩笑了,瞧他脸都快红成灯笼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何不妥,可有心仪的女子,需阿嫂帮你?”怜云看着林延有趣模样,愈发起劲,林绵无奈地微笑摇摇头。
端庄稳重的林绵,儒雅睿智,才学广博。怜云亦是出身诗书簪缨之族,活泼爽朗,可谓是珠联璧合。
“阿嫂,我还要和阿父一样,征战沙场,驱逐匈奴。功成未就,无心婚嫁。”林延正色说道。
林延虽从小与父亲相处的时日不多,但每每听到旁人说起父亲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英勇事迹,总是露出骄傲的神情,心里对父亲满是崇敬景仰。
林父看着许久未见的儿子,意气风发,眼含星汉,连连颔首称赞道:“好!虽然口气大了些,不过倒有我林家儿郎风范。”顿感欣慰地端起案几上的酒碗,一饮而尽,畅快淋漓。
林母佯怒道:“有甚么好,这大漠荒野,一去不知几年,直直蹉跎年岁。”
想起自家夫君终年屯守边疆,多年未得一见,林母内心不觉得泛起酸楚。林重山歉意地看了看夫人,默默地在案几下握住夫人的手。
“阿母,儿郎理当戍守山河保卫百姓,何事为蹉跎”,林绵帮腔道:“阿延骑射俱佳,剑戟精通,熟读兵法,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林延感激地端起酒碗向林绵一敬,笑道:“兄长倒也不必谦逊,这长安城里谁人不知,市坊中流传的先秦调子“将军有儿,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的可是兄长你啊。”
“尽瞎说,都是些市井歌女的作乐滥调,有辱诗文罢了。”林绵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觉得挺好的。”怜云朝林绵甜甜一笑,秋波流转,她倒是觉得林绵很符合这首先秦民诗的气度。
林绵被怜云瞧得更羞涩,轻轻刮了一下怜云的鼻端,赶忙别过脸。
“好好好,你们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我就是个无知妇孺。”林母眼见没人站在她这边,脸色有些阴沉。
怜云见状,忙缓和着气氛。“阿母,莫气。用完膳,让阿延上街逛逛,上元夜市坊热闹得很,指不定就遇上哪家姑娘,倒也断了这些打打杀杀的念头。”
大家一阵哄笑。林延笑着,心里泛起一丝涟漪。
屋外的雪渐渐停息,银阙高悬夜空,辉光温和倾泻,杏花树垂垂挂着晶莹剔透的霜雪,寒风吹过,飘落一地雪絮。
林延披上白玉大氅,大步向市坊走去。这是十岁那年后,每年上元夜都必去的地方。
市坊又逐渐嘈杂起来,京城的公子姑娘相约而聚,沿街悬挂的花灯璀璨,人声鼎沸。
贩夫们又纷纷支起了摊子,摊子上前凑着三五结队的娘子,精心挑选着罗绮、香料。茶肆、酒坊的小二哥热情地招揽生意,叫卖声此起彼伏。
林延独自缓步于人群间,四处张望,想在人群中搜寻出熟悉的身影,思绪也逐渐回到那夜。
十年前的上元夜,也是一样欢乐沸腾的雪夜。
小林延兴冲冲地拥挤在人群里,东瞧瞧西望望,兴致高昂。
走到街角处,一阵清脆高亢又悲凉哀婉的羌笛声传来,林延便不自觉地随着笛声寻去。
只见一个同龄少年坐在街角的台阶上,身着略显褴褛的胡服,任由雪花飘落在身上,不曾拂去。
少年眼睛直直盯着前方,一眨不眨,长长的睫毛上挂起了冰霜。小手已被冻得通红,依然不住地吹着羌笛。
小林延默默走上前去,掏出钱币放进少年旁边的皮毛帽里。
少年警觉地转头望向林延,眼神不卑不亢,透露出坚毅隐忍,默默地把钱币从帽里取出递还林延。
林延一时愣怔,接过钱币后忙道歉道:“着实冒犯了,我以为你是…”,未等林延说完,少年继续吹起了羌笛,羌笛声悠扬飘远。
“真好听真好听,可以再吹一曲吗?”悦耳清脆的少女声音在林延身旁响起,林延和羌笛少年同时转头望向少女。
少女一身鲜红色的西域束身狐裘皮小袄裙,腰间紧紧束着革带,革带上垂挂着一根金丝软鞭,软鞭上挂着一个小银铃,俏皮可爱。白皙如雪脸蛋,冻得有些红晕,弯弯的睫毛扑闪着,灯火照耀下眼瞳里泛着淡淡蓝光,像满天星辰般璀璨。
两个男孩看得有些出神,愣愣地沉默。
“可以吗?”少女扑朔着灵动的眼睛,打破了沉默。
羌笛少年点点头,拿起羌笛再次吹起。林延回过神来,静静地听着悠悠笛声。
此刻,这街角一隅仿佛将市坊的嘈杂隔绝,天地间,只有三人相对,飘雪纷飞,羌笛声声。
“小杂种,可算找着你了!”
一曲未毕,一个屠夫模样的男子怒气冲冲地闯过来,打断了悠扬的笛声。
屠夫从少女身边擦身而过,少女一时惊慌失去平衡,眼见就要跌倒。
“小心!”林延一把揽住少女的腰间,扶住了少女酥软的腰身。
少女微跌入林延怀中,轻轻地急喘着气,小脸因惊吓更显得绯红如脂,闪烁的眼睛感激地望向扶着她的林延。
林延与少女之间仅一拳之隔,少女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林延的脸瞬间泛红,一颗心扑通扑通地乱跳,揽住腰间的手臂也顿时发烫,像被火焰灼烧一般。
“谢谢。”少女甜甜一笑,林延更加不知所措,匆匆收回扶腰手臂,害羞地挠挠头,说道:“抱歉,姑娘,情急之下冒犯了。”
少女微笑着摇摇头,眼神澄澈地盯着林延仔细打量。
“小兔崽子,又想逃!看我不打死你。”屠夫恶狠狠地咒骂。
两人都诧异地望向屠夫,只见屠夫耸眉瞪眼地使劲推搡着羌笛少年。
羌笛少年被屠夫一把推倒在雪里,冰冷的雪泥浸入他破旧的衣袄,身体有些微微颤抖。
少年一言不发,撑在地上的手慢慢地蜷曲起来紧握成拳头,雪里隐约划过五道红色印记。他抬起头死死盯着屠夫,眼神里透出了少年不该有的威严和肃杀,如墨的眼眸像是要随时迸发出火光。
屠夫不由地被少年的眼神怔住,居然被一个黄毛小儿唬住,顿感无颜,便恶狠狠地骂道:“你敢瞪着我!让你又逃,看你能逃到哪去。”咒骂着举起他那粗壮的手臂,准备挥向少年的脸。
这时,一根金丝软鞭从林延眼前倏地一下飞出,牢牢钳住屠夫的手臂。
“不许欺负他。”少女稚嫩的声音坚定凛然。
尽管力量悬殊,少女依然不屈地与屠夫对峙,小脸涨得通红,憋着气使劲拉扯着金鞭。
屠夫恼怒地看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女,鄙夷一笑,用力一扯,金丝软鞭从少女手中被抽走,跌落在地。屠夫又转向羌笛少年,再次举起手臂挥向少年。
林延一个箭步上前挡在少年面前,双手托住屠夫粗壮的手臂,使出全身力气将屠夫往后推开几步。
“为何要打人?”,林延展开双臂死死挡着羌笛少年,厉声斥责道。红衣少女也走到林延身旁,与林延并肩挡在屠夫与羌笛少年之间。
昏暗的街角,雪色朦胧,三个倔强的身影在月华下融为一体,化成一股无形的慑人气势。
屠夫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三人,虽然年纪尚小,但个个透出不凡的气宇,挡在身前的少年和少女更是一身华贵气宇,想必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小姐。
不想惹上麻烦,屠夫不再理会,绕过林延一把拉起羌笛少年,准备离开。
眼见屠夫要带走少年,林延急忙跟上前阻止。但是少年却回头,朝林延使劲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跟来。
林延放缓脚步,心有不甘地慢慢跟在身后,少年边走边回头望着林延,深邃的眼神里有感激、有隐忍、有淡漠。直到消失在人潮里,林延也没能看懂少年眼中的傲气。
看着少年的身影消失,林延又转身寻找少女,少女也已不知所踪。
在离街角不远处,雪地里有一处泛着幽幽银光,走近一瞧,是少女身上的小银铃。
林延速速捡起,匆匆沿街追去,但也只是失望而归。
街角安静地好像从未发生过刚才的事,只留下林延独自站在这街角一隅。
只有雪地上那几道醒目的血红印记和手里那个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辉的银铃才让林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真实。
此后的十年,林延都习惯地在上元夜沿街而寻,别在腰间的小银铃也随着步伐叮铃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