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排排的玄纁绸带,依然猎猎;地下无尽的红地衣,依然鲜亮。
棋盘街两畔的臣民,为了一睹凤驾,却聚得更多更汹涌了。
五城兵马司的捕快们被迫出工,连成了条长长人链,锁在他们之前。
奉迎队伍的龙头处,祁钰依然笑着。
他和左右二杨乘在马上,都冲着观礼的臣民们点首,展颜。
很难有人注意到,奉迎正使那双挽缰的手,一直在不住地轻抖着。
大明门,顾名思义,是大明的国门。
这座城楼的中门,开启的次数是寥寥的。因它的入者只有帝、后、太皇、太后四个身份,它的入时却只有国典这一种机会。
而此时此刻,处于它脚下的这位新诞生的钱皇后,即将带给这座大明门某个第一次。
门联右为“日月光天德”,左为“山河壮帝居”,是解缙大学士亲笔。
列满八十一枚金色门钉的朱红色大明门,徐徐缓缓地开启了。钱迁露的凤舆从底下穿贯而过。
她敛身,正坐在轿子正中。她的姿容,和这场旷日持久的婚礼开始那天一样,一如的——庄敬。
家人们私下里劝导她:应该留心去培养身为国后的姿容威严来了。
可她不这么想。一则,她觉得威严一物要是强装的话,终有露馅的一天;一则,她也确学不会装威严。于是她心道:只要恪守庄敬,即可了罢?
她庄敬了这许多天,无数场典礼的漫缛礼节上,她一丝纹毫也未行差踏错。以至于,祁镇天天都在担心着她本就病弱的身体。
钱迁露心忖到这儿,莞然地一笑:他不知道,自从和他重逢后,自己的饮食胃口顿然间变好了。想多吃,吃完了还想多动。自己还真不是在强撑身子。
在大明门后和承天门前的一段御道,叫作千步廊。这里,是六部、五府和其他最重要中枢权力机关的办公地。
钱迁露虽端坐轿内,但余光仍能透过轿帘的缝隙,看到立班东千步廊下的一排排文官,和立班西千步廊下的一排排武臣。
大明的京官上下两千余人,如山如海。尽具朝服,尽数在此。
凤舆的马头所逾之处,一幅风行草偃的图卷。
依次经过了文官的补子: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鸂鶒、黄鹂和鹌鹑。
依次经过了武臣的补子:狮子、虎、豹、熊、彪、犀牛和海马。
低阶的绿袍弯下:“皇后殿下千岁。”
中阶的青袍弯下:“皇后殿下千岁!”
承天门前,高阶的绯袍们也恭身弯下:
“皇后殿下千千岁——”
钱迁露的耳畔传入了一波高似一波的山呼之声,她的心头,顿时涌起了夕惕若厉之感。
迎候凤舆进入了承天门后,衣冠禽兽[1]们恭肃地对着它遥相行礼,然后层层退下。
接下来是谒庙礼。
肃穆的小太庙奉先殿外,钱迁露出了舆,走下奉先门下的西阶。
在另一边的最东端,皇帝从高高的丹陛上走下,降迎于庭。
在殿前广场的正中央,一向来没有正形的皇帝,此刻的神色却分外矜重。
他向皇后庄重行了揖礼,然后伸手向她摊开,与她久久地相视而笑。
他和她执手,转身,肃缓地拾阶而上,徐徐步进了奉先殿。
在广场之侧的祁钰,脸上仍挂着笑。
他和杨士奇一干人等已完成了奉迎使命,现在只需在旁,静立观礼了。
祁钰的心头,却久久地盘旋着两道制书中的语句:
“兹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钱贵女为皇后”……
“咨尔钱氏,立为皇后”……
他拼命转动着自己几乎已不听使唤的脑子:钱,是大姓。她不会是明月的,她不一定是明月的……
他的耳边响起杨溥的声音:“东里,皇后娘娘是哪里人氏啊?”
他另一边的杨士奇答复道:“娘娘她,本是顺天府[2]人氏,只是小时候父亲调任,便随父定居在晋北潞州卫了。”
祁钰的脸上笑,滞了一滞:不可能的……定是巧合罢了。是巧合,是巧合……
谒庙礼毕,夜幕已悄然落下。
皇帝御奉天殿,赐百官宴。
在正北的陛上御案之后,祁镇和钱迁露分坐左右。
殿中的棋布坐席,自是分文武两列。
不过,文班最北的席位,添了两个姓朱的女人:皇帝的姐姐永清长公主,和皇帝的妹妹顺德长公主。
武班最北的席位,也多了两个姓朱的男人:皇叔朱瞻墉,和皇弟朱祁钰。
北京城里不少人姓朱,但有五个人是特殊:正是眼前这四个朱,再加上陛上的那个朱。
布膳毕了。齐整列席的王公大臣们都静坐着,等着听皇帝有什么说道。
祁镇看着下面的众眼睽睽,一时有些语塞。
他干笑了声,道:“诸卿吃菜吧,吃菜!”
这时,他瞥到钱迁露冲自己眨了眨眼。
祁镇知道她有话说,便点头,示意她尽管开口。
钱迁露略带羞涩地咬下唇,随后,从案后站起身。
她一手提起玉壶,一手擎着自己的酒杯,望向座下的眼神热诚:
“诸位大人,今日在承天门外迎候,辛苦了。今日之后,我即忝居中宫,更是需得辛苦你们多多指引。我来敬各位。”
底下百官直起腰,郑重地揖拜,齐声谢道:“皇后娘娘,此话言重——”
钱迁露从文班最北开始敬酒。
她敬完两个掩口偷笑的妯娌,敬文官。敬完文官,敬武臣。敬完武臣,又敬了拈胡莞尔的朱瞻墉。
敬完了一圈儿,她最后来到了皇弟朱祁钰跟前。
现在让钱迁露叫小叔,她还真叫不出口。
于是她斟好了祁钰的酒杯,奉举到他前。挂着微酡的笑意看他道:“……御使,今日更是辛苦你了。”
祁钰也仍对她回笑,站起身来接杯。
“明月,让我弟自己喝就行了,呵呵。你已喝太多啦!”御座上传下来一个略带醉意的声音。
忽然,咣当一声,酒杯掉地。
殿内的暖氛,被这声脆响打破了,登时冷寂下来。
祁钰的笑不见了。
他呆怔地看着钱迁露的吉服翟衣上添上的扎眼酒渍,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他刚才,没接稳。
满座的目光,此刻都齐齐汇聚在这块不断晕开的酒渍之上,一瞬也不瞬。
钱迁露低目,望了下翟衣的污处。虽只一低头,余光就感受到了满座的氛围骤冷。
她心道:看样子,这件翟衣被弄污,于他们似乎是很忌讳的事啊……
她的反应很快。
忙回过首,冲御座上弹将起来的祁镇粲齿:“陛下对不起,我刚才没拿稳……”
她没转目,但能感觉到,阶下的氛围还是很凝重。
灵光一闪,她脑中想到了调和氛围的言词。
虽然说出这言词,她就要被群笑。可做了下取舍,她便红着半张脸,低首讷讷开口道:
“……没关系的。反正再过一会儿,它,它就要换下了。”
她话音落地,堂下顿时静得出奇。
眨下眼的功夫,满殿忽爆发出如雷的哄笑声。
文臣们还只是吃吃地闷声笑,而有的武臣则直接笑出了泪花子。
他们口里不敢吭半点声,可心里头,却把年轻的皇后娘娘笑话上了天:
娘娘您说得极是!马上——就要洞房了,谁要稀得管衣裳?
杨士奇被这冲上殿顶的哈哈声震得耳根发疼。
他捂耳,摇起了头:看看,我就说这个女子不行。
太皇太后,你糊涂了啊!
棋盘街两畔的臣民,为了一睹凤驾,却聚得更多更汹涌了。
五城兵马司的捕快们被迫出工,连成了条长长人链,锁在他们之前。
奉迎队伍的龙头处,祁钰依然笑着。
他和左右二杨乘在马上,都冲着观礼的臣民们点首,展颜。
很难有人注意到,奉迎正使那双挽缰的手,一直在不住地轻抖着。
大明门,顾名思义,是大明的国门。
这座城楼的中门,开启的次数是寥寥的。因它的入者只有帝、后、太皇、太后四个身份,它的入时却只有国典这一种机会。
而此时此刻,处于它脚下的这位新诞生的钱皇后,即将带给这座大明门某个第一次。
门联右为“日月光天德”,左为“山河壮帝居”,是解缙大学士亲笔。
列满八十一枚金色门钉的朱红色大明门,徐徐缓缓地开启了。钱迁露的凤舆从底下穿贯而过。
她敛身,正坐在轿子正中。她的姿容,和这场旷日持久的婚礼开始那天一样,一如的——庄敬。
家人们私下里劝导她:应该留心去培养身为国后的姿容威严来了。
可她不这么想。一则,她觉得威严一物要是强装的话,终有露馅的一天;一则,她也确学不会装威严。于是她心道:只要恪守庄敬,即可了罢?
她庄敬了这许多天,无数场典礼的漫缛礼节上,她一丝纹毫也未行差踏错。以至于,祁镇天天都在担心着她本就病弱的身体。
钱迁露心忖到这儿,莞然地一笑:他不知道,自从和他重逢后,自己的饮食胃口顿然间变好了。想多吃,吃完了还想多动。自己还真不是在强撑身子。
在大明门后和承天门前的一段御道,叫作千步廊。这里,是六部、五府和其他最重要中枢权力机关的办公地。
钱迁露虽端坐轿内,但余光仍能透过轿帘的缝隙,看到立班东千步廊下的一排排文官,和立班西千步廊下的一排排武臣。
大明的京官上下两千余人,如山如海。尽具朝服,尽数在此。
凤舆的马头所逾之处,一幅风行草偃的图卷。
依次经过了文官的补子: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鸂鶒、黄鹂和鹌鹑。
依次经过了武臣的补子:狮子、虎、豹、熊、彪、犀牛和海马。
低阶的绿袍弯下:“皇后殿下千岁。”
中阶的青袍弯下:“皇后殿下千岁!”
承天门前,高阶的绯袍们也恭身弯下:
“皇后殿下千千岁——”
钱迁露的耳畔传入了一波高似一波的山呼之声,她的心头,顿时涌起了夕惕若厉之感。
迎候凤舆进入了承天门后,衣冠禽兽[1]们恭肃地对着它遥相行礼,然后层层退下。
接下来是谒庙礼。
肃穆的小太庙奉先殿外,钱迁露出了舆,走下奉先门下的西阶。
在另一边的最东端,皇帝从高高的丹陛上走下,降迎于庭。
在殿前广场的正中央,一向来没有正形的皇帝,此刻的神色却分外矜重。
他向皇后庄重行了揖礼,然后伸手向她摊开,与她久久地相视而笑。
他和她执手,转身,肃缓地拾阶而上,徐徐步进了奉先殿。
在广场之侧的祁钰,脸上仍挂着笑。
他和杨士奇一干人等已完成了奉迎使命,现在只需在旁,静立观礼了。
祁钰的心头,却久久地盘旋着两道制书中的语句:
“兹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钱贵女为皇后”……
“咨尔钱氏,立为皇后”……
他拼命转动着自己几乎已不听使唤的脑子:钱,是大姓。她不会是明月的,她不一定是明月的……
他的耳边响起杨溥的声音:“东里,皇后娘娘是哪里人氏啊?”
他另一边的杨士奇答复道:“娘娘她,本是顺天府[2]人氏,只是小时候父亲调任,便随父定居在晋北潞州卫了。”
祁钰的脸上笑,滞了一滞:不可能的……定是巧合罢了。是巧合,是巧合……
谒庙礼毕,夜幕已悄然落下。
皇帝御奉天殿,赐百官宴。
在正北的陛上御案之后,祁镇和钱迁露分坐左右。
殿中的棋布坐席,自是分文武两列。
不过,文班最北的席位,添了两个姓朱的女人:皇帝的姐姐永清长公主,和皇帝的妹妹顺德长公主。
武班最北的席位,也多了两个姓朱的男人:皇叔朱瞻墉,和皇弟朱祁钰。
北京城里不少人姓朱,但有五个人是特殊:正是眼前这四个朱,再加上陛上的那个朱。
布膳毕了。齐整列席的王公大臣们都静坐着,等着听皇帝有什么说道。
祁镇看着下面的众眼睽睽,一时有些语塞。
他干笑了声,道:“诸卿吃菜吧,吃菜!”
这时,他瞥到钱迁露冲自己眨了眨眼。
祁镇知道她有话说,便点头,示意她尽管开口。
钱迁露略带羞涩地咬下唇,随后,从案后站起身。
她一手提起玉壶,一手擎着自己的酒杯,望向座下的眼神热诚:
“诸位大人,今日在承天门外迎候,辛苦了。今日之后,我即忝居中宫,更是需得辛苦你们多多指引。我来敬各位。”
底下百官直起腰,郑重地揖拜,齐声谢道:“皇后娘娘,此话言重——”
钱迁露从文班最北开始敬酒。
她敬完两个掩口偷笑的妯娌,敬文官。敬完文官,敬武臣。敬完武臣,又敬了拈胡莞尔的朱瞻墉。
敬完了一圈儿,她最后来到了皇弟朱祁钰跟前。
现在让钱迁露叫小叔,她还真叫不出口。
于是她斟好了祁钰的酒杯,奉举到他前。挂着微酡的笑意看他道:“……御使,今日更是辛苦你了。”
祁钰也仍对她回笑,站起身来接杯。
“明月,让我弟自己喝就行了,呵呵。你已喝太多啦!”御座上传下来一个略带醉意的声音。
忽然,咣当一声,酒杯掉地。
殿内的暖氛,被这声脆响打破了,登时冷寂下来。
祁钰的笑不见了。
他呆怔地看着钱迁露的吉服翟衣上添上的扎眼酒渍,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他刚才,没接稳。
满座的目光,此刻都齐齐汇聚在这块不断晕开的酒渍之上,一瞬也不瞬。
钱迁露低目,望了下翟衣的污处。虽只一低头,余光就感受到了满座的氛围骤冷。
她心道:看样子,这件翟衣被弄污,于他们似乎是很忌讳的事啊……
她的反应很快。
忙回过首,冲御座上弹将起来的祁镇粲齿:“陛下对不起,我刚才没拿稳……”
她没转目,但能感觉到,阶下的氛围还是很凝重。
灵光一闪,她脑中想到了调和氛围的言词。
虽然说出这言词,她就要被群笑。可做了下取舍,她便红着半张脸,低首讷讷开口道:
“……没关系的。反正再过一会儿,它,它就要换下了。”
她话音落地,堂下顿时静得出奇。
眨下眼的功夫,满殿忽爆发出如雷的哄笑声。
文臣们还只是吃吃地闷声笑,而有的武臣则直接笑出了泪花子。
他们口里不敢吭半点声,可心里头,却把年轻的皇后娘娘笑话上了天:
娘娘您说得极是!马上——就要洞房了,谁要稀得管衣裳?
杨士奇被这冲上殿顶的哈哈声震得耳根发疼。
他捂耳,摇起了头:看看,我就说这个女子不行。
太皇太后,你糊涂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