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
百官森立,气氛肃穆。
祁镇坐在正中央御座。
他的身后垂下水晶的帘幕,左后是孙太后,右后是张太皇太后。
“陛下,先帝次子郕王已行冠礼,如今是时——喜结丝萝了。”翰林院侍讲徐珵行礼道。
祁镇闻言,蹙起眉道:“朕的婚事可刚结束,就且让京城里的仪仗匠工们歇一歇吧。”
“郕王如今年近十八,已至婚龄。”徐珵声转激昂地道,“如今须得早日完婚,然后尽快就藩了,陛下!”
“我朝太祖立下规制,亲王十岁封爵,二十就藩。叫徐什么的,你进翰林院,也有些时日了吧?到现在还对国朝的典章制度半清不楚的吗?”祁镇厉声发问道。
徐珵敛裾,忽地屈膝跪地:“本朝典制,徐珵供职翰林院,岂敢不日日慎读谨记。可是陛下,如今郕府,久居京都,不赴封国,京师内外言路纷纷,人心惶惶啊!”
“什么人心惶惶,什么言路纷纷。你在慷慨激昂什么?”祁镇见徐珵越说越不成话,抬手喝问他道。
沉默了良久,徐珵沉声一字一顿道:“为昆者,徒镇纸。为仲者,金玉玺……”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祁镇:“陛下可知,这首如今流传在京师街巷的童谣,所说何意?”
祁镇略显茫然。他颔首咳了一咳,挥了下手道:“这童谣是什么意思?姓徐的,你说来听听。”
“昆,兄也;仲,弟也。镇纸一物,中含陛下圣讳;金玉相合,乃是郕王之名。至于金玉玺,就是指源出秦皇的那枚金镶玉的传国玺!编造此谣之人,不仅用心奸险,而且不知死活,胸藏谋逆之心啊陛下。”徐珵四体伏地,痛心疾首。
“所以这首歌谣的意思是,朕是一枚镇纸,虽然玉琼其质,但不过是徒有其表,而郕王则如同和氏传国玺,才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祁镇在心中自嘲道:这歌唱得,倒有几分道理。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祁镇抬头正色,冷声笑道,“这千年前的把戏,到现在还有人乐此不疲么?”
“究竟是何人编此歌谣,微臣不敢妄议。”徐珵没有抬起头,“但是微臣所知的是,如今的京城里,人心浮动……但凡听到这首童谣和郕王二字者,人人闻之色变。”
“尽是胡说八道!”祁镇抬手拍了御案,“你当朕身处宫中,就耳聋眼瞎了吗?郕王,在兀良哈立下大功,成了蒙古军民靡首臣服的草原□□。因此,京师里的百姓对他个个仰慕,个个都想一睹其风采,没有一个想让他离开京城的。你竟无闻?”
徐珵沉默良久,咬了咬牙,庄声道:“如此民间情状,难道陛下看在眼里,听在耳里,竟不为之感到心惊吗!博取贤名,沽名钓誉,这恰恰佐证了郕王他,确有不臣之心!”
“你!”祁镇闻言勃然大怒,站起身来,指着跪地之人道,“徐珵,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出言离间,挑拨我皇家手足亲情!”
徐珵的跪躯纹丝未动,显得毫无惧意。
他沉默了会儿,从怀里缓缓地掏出来一卷绢纸:“陛下,郕王殿下早日完婚就藩,并非微臣一人的心愿,而是——满堂公意。”
“陛下如若不信,请看臣手中的,这份联名状。”他一手高举着纸卷,转身缓缓扫视了一遍身后。
此时,满朝的文武两班,不约而同跪下,齐声道:“臣等乞请陛下,准允郕王早日完婚就藩!”
眼前场面,把祁镇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重重地坐回到御座上。
默然了良久,他又起身,缓缓下阶,走到前方带头跪伏的徐珵面前。
“徐珵,你一个小小的翰林侍讲,哪儿来的这么大能量,竟能串联起朝中如此多的重臣勋臣?”
祁镇猛地一把伸手,抓起了地上徐珵的下巴:“你的背后,究竟是何人主使?从实招来!”
徐珵被祁镇不断加大的手劲,掐得吃痛起来。他听到耳边传来一声低语:“在我面前,不说是么?那我就送你到北镇抚司面前去说。”
徐珵身后,孙太后的兄弟——孙继宗和孙显宗脸色为之一变,彼此悄悄交换了一下眼神。
此刻,一直躺在罗汉床上的太皇太后,猛然剧咳了两声。
她像忽然睡醒了一般,虚乏地坐起身来:“多大的一点事儿,还值得这满堂的公卿,联名上状……”
“放开他,镇儿,成什么样子。”她用手顺了顺引咳的胸口,“把联名状拿上来,让我看看。”
祁镇应声,夺走联名状的同时,狠狠瞪了徐珵一眼。
张太后举起僾逮花镜,将满篇状辞以及联名官员的人数,一一览过。
“好,你们的意思,我都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容我和内阁商议一下此事。”
百官迟疑了一阵,终于遵声退下。
此时的乾清宫内,除了座上的二后一君,只余站立的三杨、马愉、曹鼐、陈循。
对于刚才满殿的剑拔弩张之势,张太后浑若未觉。她像讨论鉴赏一首文人诗一样问道:“杨士奇,你怎么看流传京中的这童谣,会是由何人编唱?”
杨士奇躬身道:“娘娘,老臣以为,这童谣的编唱者,决不可能是郕王殿下。可老臣也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人心存奸恶去陷害郕王。依老臣之见,这应该只是郕王从兀良哈回京后,声名日盛,便有好事者闲中生乱,多嘴多舌,在市井里编唱起此歌谣来。”
张太后看向其余人等:“你们的意思呢?”
剩下的阁臣彼此相觑了几眼,拱手道:“臣等意同杨元辅适才所言。”
张太后点了点头:“我看也是如此。若有人真以为凭这小小童谣就能陷害祁钰,那他未免也太过天真了。何况郕王就藩也不过就这几年,也没有陷害他的必要。不过,在京内打击一下这股歪风,也是必需的。”
“那么,郕王的婚事,你们怎么看?”
“这……”杨士奇回头,和阁僚们窃声商量了一阵子,沉声回禀道,“娘娘,臣等皆以为,郕王殿下年近弱冠,目下已宜完婚。且殿下成婚之后,之国就藩,京中的种种传言就能风流云散,不击自倒了。”
张太后转头,孙太后一直在左座静听。张太后不动声色地看向她道:“你呢?这是你儿子的婚事,自然不能少了你的意见。”
孙太后闻言,捂着嘴,偷笑了笑:“是的呢。”
“娘娘,若是您选了臣妾的甥女作郕王妃,那臣妾同意。最好啊,是马上就办起来。可若是您选了那两位女孩子,那这桩婚事,”孙太后撇了撇嘴,“臣妾想着,还是再放一放吧。”
张太后见孙太后一脸娇嗔的样子,被逗得乐起来。
“那好,那就这么定……”
“慢着,我不同意!”一直被张太后晾着的祁镇,此时终于找到了插口的机会。
张太后用不出所料的眼神看向他:“不同意,那就说说你的理由?”
祁镇走下御座,在殿中笔直地跪下:“皇祖母,我朝最近几代的亲王之国就藩后,所面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您比我更清楚。别人我不管,可那是祁钰,他是我唯一的亲弟弟,要让他像他的叔、伯、叔公、伯公那样,完婚后从此奔赴他的藩国、他一生的牢笼,那我一万个不同意!”
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她沉默了半晌,像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似的,俯看向跪地发抖的孙儿:“你起来,我有话对你说。”
祁镇闻言,抬起泪眼,怔怔地起身,走向张太后的手边。
“镇儿,听到你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奶奶我很欣慰。”张太后抚了抚跪在膝下祁镇的头,“好吧,我答应你,我现在就可以下一道旨意,祁钰之国以后,他可以开孤例,他可以不守外藩之禁,随意出府,随意出城,可以照旧拥有他的自由。这样,总可以了吧?”
一旁立听的杨士奇听到这儿,忙喊道:“娘娘,万万不可!此例万万不可开啊。”
可跪在张太后身前的祁镇,听了她的话,一阵沉默。
忽然他抬脸,一脸恳诚地看向祖母:“奶奶,可是这样,小钰照样会身在天边外,我照样会日日思念天边外的他。既然您破例了,能不能为他、为我破另外一个例,就让他留在京师吧!让他一直留在我身边陪着我。这样,我就永远不怕孤单了……”
祁镇没有察觉到祖母一下子收冷的眼神。
他犹自低头喃喃时,声音被张太后骤然打断了:
“皇帝,你也太过任性了!”
她全然收起了身为祖母的慈爱之色,冷着脸,看向杨士奇道:“杨元辅,你给我拟旨。兹选定,皇太后孙氏之甥女汪氏——为郕王妃,平民杭昱之独女——为郕王次妃。”
“是,娘娘。”
话音落地,殿中唯余皇帝祁镇的大声阻止声,而他的母亲则坐在上座笑而不语。
****************************
懿旨下达的两日后,圣驾莅降郕王府。
祁镇携着钱迁露,来与祁钰三人小聚。
三人小聚,却有六人参与。另外三个随从是孙继宗、孙显宗和王振。
在濯缨湖畔的一处六角凉亭里,祁镇、祁钰两兄弟坐在石桌两边,无声地看了看站在彼此身后的孙显宗、孙继宗两兄弟。
他们对视的目光里,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
孙继宗是府军前卫指挥使,孙显宗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两天前,太皇太后便派他俩一个去看住皇帝,一个去郕府看住郕王。白天跟身后,夜里守门外,寸步不许离。
两兄弟的身手不算低,如果和镇钰兄弟过招,肯定能敌;两兄弟的身手也不算太高,如果和上直侍卫军和郕王护卫军打,肯定不敌。但是镇钰兄弟又怎么真敢派军士,围攻自己的大舅和小舅呢?若是伤到了他们,终身都将在孝义上留下污点。这是张太后的如意算盘,也是祁镇和祁钰的头疼之处。
亭前,湖光潋滟,琪花玉树,两兄弟却均无心览赏。
祁镇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可当着两位皇舅的面却无从开口。
他只好拈了样桌上的点心,捡了个稀松平淡的话题,开口道:
“对了,太皇太后说指定你府里的一位大夫,去给她看病,说的是谁啊?”
祁钰会心一笑,道:“她不是我府里的大夫,是民间的一位姑娘。治好我母妃肺疾的那位大夫就是她。我早就向皇祖母推荐过她,但是祖母因为她的女子之身,不信服她的医术。如今眼看着她将我从鬼门关外拉回,祖母如今心服口服,才肯接受她的望闻。”
钱迁露闻言,小心翼翼地插口道:“是——那天我们探望你时,端药进来的那个女孩子吗?”
“是的,皇后娘娘。”
钱迁露若有所思,回想着那个小个子女孩的样貌。
祁钰虽然也心情沉重,但有意让此间话氛轻松一些。
他用盏盖抚了抚茶沫子,抬目趣看祁镇:“听说母后已经选好了四妃八嫔,说是不日就要入住内廷,以充实后宫。”
祁镇闻言,拍案而起:“我看她们谁敢住!我一个小老婆也不要。朕的后宫,是给你皇嫂一个人住的,谁要敢来鸠居,我就让奴才们给她乱棍打出去!”
钱迁露本该矜持的,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祁钰的余光看到钱迁露笑了,便也笑了。
他的笑中,似乎带着几分释怀。
钱迁露和祁钰已经有几分相熟,在他面前已不再那么拘谨。
她抬起头,瞧了瞧祁镇身后默然无语的孙继宗,又转身,看了看在祁钰身后昂首挺立的孙显宗。
“瞧瞧你们身后的两尊门神。”钱迁露莞然一乐,看向祁钰,“二弟,你因何,不愿成婚啊?还有你哥哥,为什么要对你的婚事百般阻止?”
祁钰抬起低垂的眼,略惊讶地看了眼祁镇。
原来祁镇怕若告诉了钱迁露他想把祁钰留住不走,她会去皇祖母面前帮忙求情。为免她开罪了皇祖母,所以没对她说太多。
祁钰沉吟了良久,低声回复道:“回娘娘,是因为臣弟自觉心智尚幼,故而,目下没有成家之想。”
“是这样么?”钱迁露斜起眸看着祁钰,“我看,不像。”
她忽然凑近身子,贴近祁钰的耳边,悄声地窃笑道:
“二弟,你说实话。你心里面,是不是有钟心的姑娘?”
祁钰闻言,神情一片愕然。
他低头,踌躇了良久。
他开口,轻声道:“是的,娘娘。”
他不愿,对她说谎话。
“好哇你,在我面前撒谎!”祁镇闻言,在一旁叫嚷着,“上次我问你,你明明还说没有呢!”
祁镇盘起胳膊,饶有兴趣地看祁钰道:“说说,朕倒想听听,是什么样的女子,可以入得了你的法眼。”
祁钰抬手,低头干笑了声。
一抬头,他余光扫到了钱迁露的目光。
她轻轻弯着嘴角,眨了下眼,正静静地看着自己,准备听自己的回答。
角亭外,凉风习习,蓬蒿瑟瑟。
“她……”祁钰看了看祁镇热忱的眼神,又看了眼钱迁露,眼神闪烁,“是一个大家闺秀,但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家闺秀。”
“她的笑很好看,那种笑不属星汉的灿烂,却有空夜的沉净。”
“她很善良,附手的蚂蚁也小心放归。她也很勇敢,连吃人的恶狼也能打倒。”
祁钰低着首,说着说着,嘴角噙着失神的笑意:“初次见她的时候,她在夜空下奔跑着,一双眼眸明净得像月亮。”
祁镇一拍手:“所以,你现在不想成婚,想让她当正妻!其实,在郕王府当一个侧妃也是可以的嘛,只要你们两情相悦,名位一点不重要。她,是哪家姑娘?”
“皇兄,可她已经成婚了。”
“什么,成婚了?哎呀,不打紧,我下旨让她夫家退婚!”
祁钰看着祁镇拍胸脯的样子,浅笑了下:“陛下不可。和她两情相悦的人从来不是我,而是她现在的丈夫。”
“可能是你和她缘浅,”一直在旁静听的钱迁露惋叹了声,“天下何处无芳草,二弟,你不能因此,就不想成婚了啊。”
“娘娘,臣弟明白。”
凉亭里,半晌无人开口。
祁镇忽然起身。孙继宗见状,也跟在祁镇身后。
祁镇一脸幽怨地回头:“怎么大舅?我去出恭,你也要跟着?”
孙继宗也颇为心虚地看着皇帝,道:“太皇太后说了,形影不离的嘛。”
祁镇无语,悄悄地对祁钰使了个眼色。
祁钰会意,立马站起来,捂着腹对孙显宗说:“小舅,不行了,我也得去出恭。”
孙氏兄弟对了对眼神:反正在茅厕里,他们也耍不了花招。
于是,两人都跟了上去。
进了东厕,祁镇怕站在门外的两人听见,拉住祁钰躲进了一个厕间里。
祁镇抓住有点茫然的祁钰,一脸焦急地看着他道:“现在我总算知道母后的用意了!我之前信了她的鬼话,还真以为她是想和你成为一家子呢。皇祖母之所以这么雷厉风行地要办你的婚事,就是因为她提议了她的甥女作为王妃人选。奶奶为了自己过身后你不受她苛待,选郕王妃的决定一定会是她的甥女,而且怕夜长梦多,也一定会在走之前把这桩婚事给办了。等你一完婚,就不得不起身之国去了。她是一天也不想在京城看见你啊。”
祁钰默然地听祁镇说完了这一长段话。这一点他早就明白了,毕竟孙太后是阳谋。
“事到如今,你有什么主意,快说说看?”
祁钰闻言,咬着下唇,轻摇了摇头。
“怎么会!你怎么会没有主意呢?你可是我的智多星二弟啊。”祁镇抱住祁钰的肩头,大急道。
本来,孙太后提出甥女作为郕王妃后,祁钰是有大把的时间去拆解此招的,通过一步步布局,他是能够把眼前的这场催婚搞定个八九不离十的。
可是那之后的他,遇到了太多事了。从大醉,到大病,从拒喝药求死,到把药浇花求死……总之,从再次见到明月的那一天起,他的脑子就一直糊里糊涂的,压根再没有考虑过孙太后逼婚的这件事。
祁镇见祁钰愁眉不展的样子,意识到他没开玩笑。
祁镇来回地踱步。
忽地他站住:“待在这里,我们就是瓮中之鳖。既然如此,我有一个主意。”
他转身向祁钰,目光炯炯道:“我们跑吧!”
祁钰沉吟片刻后道:“其实,我们也不用跑的。只要我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们总不可能绑着你,再押着我,来完成这场婚事吧。”
祁镇摇了摇头:“虽说如此,可我们现在就是人为刀俎。一直待在这儿,你我怎么知道,他们会想出什么主意,来逼我们就范呢?”
祁钰被说动了。他点点头道:“可是我们能去哪儿呢……”
“南、海、子!”祁镇得意地打了个响指,“我这两天早就想好了。那里我们再熟不过了,只要我们往那里的大山林里一钻啊,他们派出百八十个人,也找不到我们。”
祁钰忽然想到:“那若是,到了皇祖母病重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到那时候,我们自然回来。若是奶奶在病榻之上要你成亲,你我就装可怜哭一场,只是不答应她。等到奶奶仙游后,一则我亲政了,二则你未成婚,朝臣们想让你就藩,是万万不能!”
祁钰端起了下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怎么跑呢?”
两个人眺了眼东厕之外,然后大眼瞪小眼,都哑口无言。
祁钰苦思了良久,无果。
他摇摇头,无奈地道:“事已至此,我只好去求助一个人了。”
四个人回到凉亭。
祁钰刚落座,忽然拍额道:“到了昏定时间了。陛下和娘娘稍等,我片刻就回。”
孙显宗一脸狐疑,跟了祁钰前去。
今天是杭先生的问诊之日。祁钰无声地穿走在桂林中,默默祝祷。
祁钰和身后的影子步入了吴贤妃的宅院。
进了正房,走近右边暖阁。
祁钰一推门,果然见到了母亲床边,转过头来的青乔。
祁钰心中松了口气。
可下一瞬,迎上眼前那人的目光时,他的脸上不由得变得红一块白一块,脑海中此刻全是几日前皎舍里——殿下请喝药的场景。
问完安,祁钰、青乔和孙显宗一齐退了出来。
走下庭院,祁钰瞥了一眼身后的影子,忽然一把抓住青乔的手,疾走几步,把她拉进了东厢房内。
“喀哒”一声,祁钰反锁上了房门。
“殿下,你干什么!”门外传来急促的拍门声。
祁钰对外面的声音不加理会。
青乔看看祁钰,又看看门外,一脸疑惑。
祁钰松开了拉着青乔的手。低下头,喘了几口气。
他鼓足勇气,转过身,看到青乔脸色平静,丝毫不见惊慌。
祁钰的内心略微苦笑。从前,这位杭大夫在自己的面前,经常像一只受惊吓的小兔一样,好像很怕自己似的。可是那天过后,如今的她就像是看穿了自己一般,看自己的眼神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反倒是自己,如今每见到她,就感到大窘、脸红、抬不起头来。眼前浮现的,不是他那日在皎舍失态发飙的样子,就是自己跪在地上咕咚咕咚喝药的样子。
“殿下,有什么事么?”
青乔的声音拉回了祁钰。
祁钰回过神来,看了眼门外急促的敲门声,知道时间紧迫。
他抬目,偷眼看了看青乔,见她正一动不动地瞅着自己。
于是他咬了下下唇,抬头看向青乔。神色紧张地开口道:
“杭先生,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太皇太后想要逼我成婚。我不想成这个婚,现在打算和陛下一起跑到南海子围场里去躲躲。外面这人是我小舅,还有我大舅在看住陛下,他俩都是太皇太后的眼线。我知道你素来聪敏过人,你可否有办法,能在不伤害他俩的前提下,让我们二人得以脱身?”
青乔听完祁钰急促的话,默然了半晌。
忽然,她神色有点异样地看了眼祁钰:“殿下,我好奇问一下,太皇太后……逼你和谁成婚啊?”
祁钰抬目想道:“一个是太后娘娘的甥女,哦,是汪氏。”
“还有一个是平民……对了,平民杭昱之女!”他不明就里,只一五一十地把信息汇给青乔。
青乔听到最后,神色古怪。
她忽然脱口而出:“那你要逃的是汪氏的婚,还是杭氏的婚?”
祁钰茫然不解,顿了顿道:“都逃!”
青乔的脸不易觉察地红了红:“那好。我帮你想想办法。”
她低着头,摸着左腮,在房间里来回徘徊。
沉思了一会儿,青乔忽然抬头,眼前一亮。
祁钰又回到了凉亭。
钱迁露见他回来了,一脸期冀地问他道:“二弟,那位女医生来了吗?”
祁钰坐下,和祁镇对视了一眼。冲她笑了笑:“娘娘您问得巧,她刚好今天来了,我才见她。”
他偏了偏眸子,故意大声地对后面说道:“我刚才不光见她了,还跟她说了好一阵子话呢。”
钱迁露低目喃喃道:“身为女子,她却习就了一双回春妙手,济世救人。难以想见,这过程中她经历了多少重阻碍。”
她看向祁钰道:“我想去会会她,可方便?”
“可娘娘,杭大夫她……这一会儿,比较忙。下次,我下次一定替您引见她。”祁钰的表情有点不自然。
孙显宗一脸不满地插口道:“殿下,您刚才和那个大夫在房间里,到底在说些什么?”
祁钰略不耐烦地回头道:“小舅——我是过问一下我母妃的病情。怎么,不可以么?”
孙显宗脸上悻悻的,却不敢再问。
亭里人等,眺着远处的湖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一会子话。
忽然,遥遥地,几个下人过来了。
几个丫鬟走进亭子,添了三四样点心,摆在桌上。
舒良立在亭外,手里拿着一匣熏香。
“殿下,我看时候,估摸着香快没了。姑娘们手里拿的是点心,不方便,所以我随着拿过来了。”
祁钰看着舒良的脸色还是那么消沉,那件事以后,他在自己面前一直一副犯了大错的样子。
“好哇,良。我还以为,你从来只对攸宁这么体贴呢。”祁钰朗声笑他道。
舒良现在也不敢接近攸宁了,祁钰有意弥合他俩,让他们三个人的关系恢复如旧。
舒良一听到攸宁这个名字,满脸愧色。
他不敢作声,把龙脑在金兽香炉里放好,就匆匆告退了。
孙显宗看中了一样造型可爱、状似可口的点心,正要探身过来拿一个时,祁钰眼尖,早从盘里拿出了一块,转身递给他。
“给,小舅。”
孙显宗见祁钰满面笑容地看着自己,顿时心一惊,缩回手,对祁钰摇了摇头。
祁钰见他这般,顺手把点心丢进了自己口中,一边大嚼,一边得意地看着孙显宗。
一旁的祁镇见状,冷哼了一声:“好!你们兄弟俩不吃,我们兄弟俩吃。”
他伸手向那盘点心,边给自己拿一个,边递了一个给钱迁露:“给,明月。”
他身后,王振涎着脸过来:“陛下,有好吃的,也赏奴婢一块呗?”
祁镇横了他一眼:“你?不给!”
三下五除二,祁钰和祁镇把一盘点心瓜分完了。
“醒醒,舅舅,醒醒!”
孙继宗双眼迷离地抬起头来,发现自己伏在石桌上。
他四下里一扫,只见四周一片黑乎乎的,原来夜已深了。
叫醒他的是钱迁露。
孙继宗揉了揉额头,环视了下亭子里,发现只有四人:自己,钱迁露,还有伏在桌子上的孙显宗和王振。
孙继宗一下子清醒了。猛站起来,失声问钱迁露:“娘娘,陛下呢?!”
钱迁露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不知道。”
“那郕王殿下呢?!”
钱迁露顿了顿,又摇了摇头。
孙继宗大惊失色,忙去拍醒仍在昏睡的弟弟:“显宗,坏事了,显宗!”
伏桌昏睡的孙显宗被人猛拍着背,眼合得死死的,嘴里唔唔着,就是不起来。
孙继宗唉的一声,狠狠跺了跺脚。一转身,跑进了黑暗里。
“舅舅,舅舅——”钱迁露在后面大声呼喊他。
夜色里的石桌上,散落着几粒点心屑,隐约地散发出绿豆粉[1]的味道。
亭子外的香炉里,曼陀罗花[2]已经销尽。
百官森立,气氛肃穆。
祁镇坐在正中央御座。
他的身后垂下水晶的帘幕,左后是孙太后,右后是张太皇太后。
“陛下,先帝次子郕王已行冠礼,如今是时——喜结丝萝了。”翰林院侍讲徐珵行礼道。
祁镇闻言,蹙起眉道:“朕的婚事可刚结束,就且让京城里的仪仗匠工们歇一歇吧。”
“郕王如今年近十八,已至婚龄。”徐珵声转激昂地道,“如今须得早日完婚,然后尽快就藩了,陛下!”
“我朝太祖立下规制,亲王十岁封爵,二十就藩。叫徐什么的,你进翰林院,也有些时日了吧?到现在还对国朝的典章制度半清不楚的吗?”祁镇厉声发问道。
徐珵敛裾,忽地屈膝跪地:“本朝典制,徐珵供职翰林院,岂敢不日日慎读谨记。可是陛下,如今郕府,久居京都,不赴封国,京师内外言路纷纷,人心惶惶啊!”
“什么人心惶惶,什么言路纷纷。你在慷慨激昂什么?”祁镇见徐珵越说越不成话,抬手喝问他道。
沉默了良久,徐珵沉声一字一顿道:“为昆者,徒镇纸。为仲者,金玉玺……”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祁镇:“陛下可知,这首如今流传在京师街巷的童谣,所说何意?”
祁镇略显茫然。他颔首咳了一咳,挥了下手道:“这童谣是什么意思?姓徐的,你说来听听。”
“昆,兄也;仲,弟也。镇纸一物,中含陛下圣讳;金玉相合,乃是郕王之名。至于金玉玺,就是指源出秦皇的那枚金镶玉的传国玺!编造此谣之人,不仅用心奸险,而且不知死活,胸藏谋逆之心啊陛下。”徐珵四体伏地,痛心疾首。
“所以这首歌谣的意思是,朕是一枚镇纸,虽然玉琼其质,但不过是徒有其表,而郕王则如同和氏传国玺,才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祁镇在心中自嘲道:这歌唱得,倒有几分道理。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祁镇抬头正色,冷声笑道,“这千年前的把戏,到现在还有人乐此不疲么?”
“究竟是何人编此歌谣,微臣不敢妄议。”徐珵没有抬起头,“但是微臣所知的是,如今的京城里,人心浮动……但凡听到这首童谣和郕王二字者,人人闻之色变。”
“尽是胡说八道!”祁镇抬手拍了御案,“你当朕身处宫中,就耳聋眼瞎了吗?郕王,在兀良哈立下大功,成了蒙古军民靡首臣服的草原□□。因此,京师里的百姓对他个个仰慕,个个都想一睹其风采,没有一个想让他离开京城的。你竟无闻?”
徐珵沉默良久,咬了咬牙,庄声道:“如此民间情状,难道陛下看在眼里,听在耳里,竟不为之感到心惊吗!博取贤名,沽名钓誉,这恰恰佐证了郕王他,确有不臣之心!”
“你!”祁镇闻言勃然大怒,站起身来,指着跪地之人道,“徐珵,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出言离间,挑拨我皇家手足亲情!”
徐珵的跪躯纹丝未动,显得毫无惧意。
他沉默了会儿,从怀里缓缓地掏出来一卷绢纸:“陛下,郕王殿下早日完婚就藩,并非微臣一人的心愿,而是——满堂公意。”
“陛下如若不信,请看臣手中的,这份联名状。”他一手高举着纸卷,转身缓缓扫视了一遍身后。
此时,满朝的文武两班,不约而同跪下,齐声道:“臣等乞请陛下,准允郕王早日完婚就藩!”
眼前场面,把祁镇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重重地坐回到御座上。
默然了良久,他又起身,缓缓下阶,走到前方带头跪伏的徐珵面前。
“徐珵,你一个小小的翰林侍讲,哪儿来的这么大能量,竟能串联起朝中如此多的重臣勋臣?”
祁镇猛地一把伸手,抓起了地上徐珵的下巴:“你的背后,究竟是何人主使?从实招来!”
徐珵被祁镇不断加大的手劲,掐得吃痛起来。他听到耳边传来一声低语:“在我面前,不说是么?那我就送你到北镇抚司面前去说。”
徐珵身后,孙太后的兄弟——孙继宗和孙显宗脸色为之一变,彼此悄悄交换了一下眼神。
此刻,一直躺在罗汉床上的太皇太后,猛然剧咳了两声。
她像忽然睡醒了一般,虚乏地坐起身来:“多大的一点事儿,还值得这满堂的公卿,联名上状……”
“放开他,镇儿,成什么样子。”她用手顺了顺引咳的胸口,“把联名状拿上来,让我看看。”
祁镇应声,夺走联名状的同时,狠狠瞪了徐珵一眼。
张太后举起僾逮花镜,将满篇状辞以及联名官员的人数,一一览过。
“好,你们的意思,我都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容我和内阁商议一下此事。”
百官迟疑了一阵,终于遵声退下。
此时的乾清宫内,除了座上的二后一君,只余站立的三杨、马愉、曹鼐、陈循。
对于刚才满殿的剑拔弩张之势,张太后浑若未觉。她像讨论鉴赏一首文人诗一样问道:“杨士奇,你怎么看流传京中的这童谣,会是由何人编唱?”
杨士奇躬身道:“娘娘,老臣以为,这童谣的编唱者,决不可能是郕王殿下。可老臣也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人心存奸恶去陷害郕王。依老臣之见,这应该只是郕王从兀良哈回京后,声名日盛,便有好事者闲中生乱,多嘴多舌,在市井里编唱起此歌谣来。”
张太后看向其余人等:“你们的意思呢?”
剩下的阁臣彼此相觑了几眼,拱手道:“臣等意同杨元辅适才所言。”
张太后点了点头:“我看也是如此。若有人真以为凭这小小童谣就能陷害祁钰,那他未免也太过天真了。何况郕王就藩也不过就这几年,也没有陷害他的必要。不过,在京内打击一下这股歪风,也是必需的。”
“那么,郕王的婚事,你们怎么看?”
“这……”杨士奇回头,和阁僚们窃声商量了一阵子,沉声回禀道,“娘娘,臣等皆以为,郕王殿下年近弱冠,目下已宜完婚。且殿下成婚之后,之国就藩,京中的种种传言就能风流云散,不击自倒了。”
张太后转头,孙太后一直在左座静听。张太后不动声色地看向她道:“你呢?这是你儿子的婚事,自然不能少了你的意见。”
孙太后闻言,捂着嘴,偷笑了笑:“是的呢。”
“娘娘,若是您选了臣妾的甥女作郕王妃,那臣妾同意。最好啊,是马上就办起来。可若是您选了那两位女孩子,那这桩婚事,”孙太后撇了撇嘴,“臣妾想着,还是再放一放吧。”
张太后见孙太后一脸娇嗔的样子,被逗得乐起来。
“那好,那就这么定……”
“慢着,我不同意!”一直被张太后晾着的祁镇,此时终于找到了插口的机会。
张太后用不出所料的眼神看向他:“不同意,那就说说你的理由?”
祁镇走下御座,在殿中笔直地跪下:“皇祖母,我朝最近几代的亲王之国就藩后,所面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您比我更清楚。别人我不管,可那是祁钰,他是我唯一的亲弟弟,要让他像他的叔、伯、叔公、伯公那样,完婚后从此奔赴他的藩国、他一生的牢笼,那我一万个不同意!”
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她沉默了半晌,像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似的,俯看向跪地发抖的孙儿:“你起来,我有话对你说。”
祁镇闻言,抬起泪眼,怔怔地起身,走向张太后的手边。
“镇儿,听到你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奶奶我很欣慰。”张太后抚了抚跪在膝下祁镇的头,“好吧,我答应你,我现在就可以下一道旨意,祁钰之国以后,他可以开孤例,他可以不守外藩之禁,随意出府,随意出城,可以照旧拥有他的自由。这样,总可以了吧?”
一旁立听的杨士奇听到这儿,忙喊道:“娘娘,万万不可!此例万万不可开啊。”
可跪在张太后身前的祁镇,听了她的话,一阵沉默。
忽然他抬脸,一脸恳诚地看向祖母:“奶奶,可是这样,小钰照样会身在天边外,我照样会日日思念天边外的他。既然您破例了,能不能为他、为我破另外一个例,就让他留在京师吧!让他一直留在我身边陪着我。这样,我就永远不怕孤单了……”
祁镇没有察觉到祖母一下子收冷的眼神。
他犹自低头喃喃时,声音被张太后骤然打断了:
“皇帝,你也太过任性了!”
她全然收起了身为祖母的慈爱之色,冷着脸,看向杨士奇道:“杨元辅,你给我拟旨。兹选定,皇太后孙氏之甥女汪氏——为郕王妃,平民杭昱之独女——为郕王次妃。”
“是,娘娘。”
话音落地,殿中唯余皇帝祁镇的大声阻止声,而他的母亲则坐在上座笑而不语。
****************************
懿旨下达的两日后,圣驾莅降郕王府。
祁镇携着钱迁露,来与祁钰三人小聚。
三人小聚,却有六人参与。另外三个随从是孙继宗、孙显宗和王振。
在濯缨湖畔的一处六角凉亭里,祁镇、祁钰两兄弟坐在石桌两边,无声地看了看站在彼此身后的孙显宗、孙继宗两兄弟。
他们对视的目光里,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
孙继宗是府军前卫指挥使,孙显宗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两天前,太皇太后便派他俩一个去看住皇帝,一个去郕府看住郕王。白天跟身后,夜里守门外,寸步不许离。
两兄弟的身手不算低,如果和镇钰兄弟过招,肯定能敌;两兄弟的身手也不算太高,如果和上直侍卫军和郕王护卫军打,肯定不敌。但是镇钰兄弟又怎么真敢派军士,围攻自己的大舅和小舅呢?若是伤到了他们,终身都将在孝义上留下污点。这是张太后的如意算盘,也是祁镇和祁钰的头疼之处。
亭前,湖光潋滟,琪花玉树,两兄弟却均无心览赏。
祁镇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可当着两位皇舅的面却无从开口。
他只好拈了样桌上的点心,捡了个稀松平淡的话题,开口道:
“对了,太皇太后说指定你府里的一位大夫,去给她看病,说的是谁啊?”
祁钰会心一笑,道:“她不是我府里的大夫,是民间的一位姑娘。治好我母妃肺疾的那位大夫就是她。我早就向皇祖母推荐过她,但是祖母因为她的女子之身,不信服她的医术。如今眼看着她将我从鬼门关外拉回,祖母如今心服口服,才肯接受她的望闻。”
钱迁露闻言,小心翼翼地插口道:“是——那天我们探望你时,端药进来的那个女孩子吗?”
“是的,皇后娘娘。”
钱迁露若有所思,回想着那个小个子女孩的样貌。
祁钰虽然也心情沉重,但有意让此间话氛轻松一些。
他用盏盖抚了抚茶沫子,抬目趣看祁镇:“听说母后已经选好了四妃八嫔,说是不日就要入住内廷,以充实后宫。”
祁镇闻言,拍案而起:“我看她们谁敢住!我一个小老婆也不要。朕的后宫,是给你皇嫂一个人住的,谁要敢来鸠居,我就让奴才们给她乱棍打出去!”
钱迁露本该矜持的,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祁钰的余光看到钱迁露笑了,便也笑了。
他的笑中,似乎带着几分释怀。
钱迁露和祁钰已经有几分相熟,在他面前已不再那么拘谨。
她抬起头,瞧了瞧祁镇身后默然无语的孙继宗,又转身,看了看在祁钰身后昂首挺立的孙显宗。
“瞧瞧你们身后的两尊门神。”钱迁露莞然一乐,看向祁钰,“二弟,你因何,不愿成婚啊?还有你哥哥,为什么要对你的婚事百般阻止?”
祁钰抬起低垂的眼,略惊讶地看了眼祁镇。
原来祁镇怕若告诉了钱迁露他想把祁钰留住不走,她会去皇祖母面前帮忙求情。为免她开罪了皇祖母,所以没对她说太多。
祁钰沉吟了良久,低声回复道:“回娘娘,是因为臣弟自觉心智尚幼,故而,目下没有成家之想。”
“是这样么?”钱迁露斜起眸看着祁钰,“我看,不像。”
她忽然凑近身子,贴近祁钰的耳边,悄声地窃笑道:
“二弟,你说实话。你心里面,是不是有钟心的姑娘?”
祁钰闻言,神情一片愕然。
他低头,踌躇了良久。
他开口,轻声道:“是的,娘娘。”
他不愿,对她说谎话。
“好哇你,在我面前撒谎!”祁镇闻言,在一旁叫嚷着,“上次我问你,你明明还说没有呢!”
祁镇盘起胳膊,饶有兴趣地看祁钰道:“说说,朕倒想听听,是什么样的女子,可以入得了你的法眼。”
祁钰抬手,低头干笑了声。
一抬头,他余光扫到了钱迁露的目光。
她轻轻弯着嘴角,眨了下眼,正静静地看着自己,准备听自己的回答。
角亭外,凉风习习,蓬蒿瑟瑟。
“她……”祁钰看了看祁镇热忱的眼神,又看了眼钱迁露,眼神闪烁,“是一个大家闺秀,但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家闺秀。”
“她的笑很好看,那种笑不属星汉的灿烂,却有空夜的沉净。”
“她很善良,附手的蚂蚁也小心放归。她也很勇敢,连吃人的恶狼也能打倒。”
祁钰低着首,说着说着,嘴角噙着失神的笑意:“初次见她的时候,她在夜空下奔跑着,一双眼眸明净得像月亮。”
祁镇一拍手:“所以,你现在不想成婚,想让她当正妻!其实,在郕王府当一个侧妃也是可以的嘛,只要你们两情相悦,名位一点不重要。她,是哪家姑娘?”
“皇兄,可她已经成婚了。”
“什么,成婚了?哎呀,不打紧,我下旨让她夫家退婚!”
祁钰看着祁镇拍胸脯的样子,浅笑了下:“陛下不可。和她两情相悦的人从来不是我,而是她现在的丈夫。”
“可能是你和她缘浅,”一直在旁静听的钱迁露惋叹了声,“天下何处无芳草,二弟,你不能因此,就不想成婚了啊。”
“娘娘,臣弟明白。”
凉亭里,半晌无人开口。
祁镇忽然起身。孙继宗见状,也跟在祁镇身后。
祁镇一脸幽怨地回头:“怎么大舅?我去出恭,你也要跟着?”
孙继宗也颇为心虚地看着皇帝,道:“太皇太后说了,形影不离的嘛。”
祁镇无语,悄悄地对祁钰使了个眼色。
祁钰会意,立马站起来,捂着腹对孙显宗说:“小舅,不行了,我也得去出恭。”
孙氏兄弟对了对眼神:反正在茅厕里,他们也耍不了花招。
于是,两人都跟了上去。
进了东厕,祁镇怕站在门外的两人听见,拉住祁钰躲进了一个厕间里。
祁镇抓住有点茫然的祁钰,一脸焦急地看着他道:“现在我总算知道母后的用意了!我之前信了她的鬼话,还真以为她是想和你成为一家子呢。皇祖母之所以这么雷厉风行地要办你的婚事,就是因为她提议了她的甥女作为王妃人选。奶奶为了自己过身后你不受她苛待,选郕王妃的决定一定会是她的甥女,而且怕夜长梦多,也一定会在走之前把这桩婚事给办了。等你一完婚,就不得不起身之国去了。她是一天也不想在京城看见你啊。”
祁钰默然地听祁镇说完了这一长段话。这一点他早就明白了,毕竟孙太后是阳谋。
“事到如今,你有什么主意,快说说看?”
祁钰闻言,咬着下唇,轻摇了摇头。
“怎么会!你怎么会没有主意呢?你可是我的智多星二弟啊。”祁镇抱住祁钰的肩头,大急道。
本来,孙太后提出甥女作为郕王妃后,祁钰是有大把的时间去拆解此招的,通过一步步布局,他是能够把眼前的这场催婚搞定个八九不离十的。
可是那之后的他,遇到了太多事了。从大醉,到大病,从拒喝药求死,到把药浇花求死……总之,从再次见到明月的那一天起,他的脑子就一直糊里糊涂的,压根再没有考虑过孙太后逼婚的这件事。
祁镇见祁钰愁眉不展的样子,意识到他没开玩笑。
祁镇来回地踱步。
忽地他站住:“待在这里,我们就是瓮中之鳖。既然如此,我有一个主意。”
他转身向祁钰,目光炯炯道:“我们跑吧!”
祁钰沉吟片刻后道:“其实,我们也不用跑的。只要我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们总不可能绑着你,再押着我,来完成这场婚事吧。”
祁镇摇了摇头:“虽说如此,可我们现在就是人为刀俎。一直待在这儿,你我怎么知道,他们会想出什么主意,来逼我们就范呢?”
祁钰被说动了。他点点头道:“可是我们能去哪儿呢……”
“南、海、子!”祁镇得意地打了个响指,“我这两天早就想好了。那里我们再熟不过了,只要我们往那里的大山林里一钻啊,他们派出百八十个人,也找不到我们。”
祁钰忽然想到:“那若是,到了皇祖母病重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到那时候,我们自然回来。若是奶奶在病榻之上要你成亲,你我就装可怜哭一场,只是不答应她。等到奶奶仙游后,一则我亲政了,二则你未成婚,朝臣们想让你就藩,是万万不能!”
祁钰端起了下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怎么跑呢?”
两个人眺了眼东厕之外,然后大眼瞪小眼,都哑口无言。
祁钰苦思了良久,无果。
他摇摇头,无奈地道:“事已至此,我只好去求助一个人了。”
四个人回到凉亭。
祁钰刚落座,忽然拍额道:“到了昏定时间了。陛下和娘娘稍等,我片刻就回。”
孙显宗一脸狐疑,跟了祁钰前去。
今天是杭先生的问诊之日。祁钰无声地穿走在桂林中,默默祝祷。
祁钰和身后的影子步入了吴贤妃的宅院。
进了正房,走近右边暖阁。
祁钰一推门,果然见到了母亲床边,转过头来的青乔。
祁钰心中松了口气。
可下一瞬,迎上眼前那人的目光时,他的脸上不由得变得红一块白一块,脑海中此刻全是几日前皎舍里——殿下请喝药的场景。
问完安,祁钰、青乔和孙显宗一齐退了出来。
走下庭院,祁钰瞥了一眼身后的影子,忽然一把抓住青乔的手,疾走几步,把她拉进了东厢房内。
“喀哒”一声,祁钰反锁上了房门。
“殿下,你干什么!”门外传来急促的拍门声。
祁钰对外面的声音不加理会。
青乔看看祁钰,又看看门外,一脸疑惑。
祁钰松开了拉着青乔的手。低下头,喘了几口气。
他鼓足勇气,转过身,看到青乔脸色平静,丝毫不见惊慌。
祁钰的内心略微苦笑。从前,这位杭大夫在自己的面前,经常像一只受惊吓的小兔一样,好像很怕自己似的。可是那天过后,如今的她就像是看穿了自己一般,看自己的眼神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反倒是自己,如今每见到她,就感到大窘、脸红、抬不起头来。眼前浮现的,不是他那日在皎舍失态发飙的样子,就是自己跪在地上咕咚咕咚喝药的样子。
“殿下,有什么事么?”
青乔的声音拉回了祁钰。
祁钰回过神来,看了眼门外急促的敲门声,知道时间紧迫。
他抬目,偷眼看了看青乔,见她正一动不动地瞅着自己。
于是他咬了下下唇,抬头看向青乔。神色紧张地开口道:
“杭先生,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太皇太后想要逼我成婚。我不想成这个婚,现在打算和陛下一起跑到南海子围场里去躲躲。外面这人是我小舅,还有我大舅在看住陛下,他俩都是太皇太后的眼线。我知道你素来聪敏过人,你可否有办法,能在不伤害他俩的前提下,让我们二人得以脱身?”
青乔听完祁钰急促的话,默然了半晌。
忽然,她神色有点异样地看了眼祁钰:“殿下,我好奇问一下,太皇太后……逼你和谁成婚啊?”
祁钰抬目想道:“一个是太后娘娘的甥女,哦,是汪氏。”
“还有一个是平民……对了,平民杭昱之女!”他不明就里,只一五一十地把信息汇给青乔。
青乔听到最后,神色古怪。
她忽然脱口而出:“那你要逃的是汪氏的婚,还是杭氏的婚?”
祁钰茫然不解,顿了顿道:“都逃!”
青乔的脸不易觉察地红了红:“那好。我帮你想想办法。”
她低着头,摸着左腮,在房间里来回徘徊。
沉思了一会儿,青乔忽然抬头,眼前一亮。
祁钰又回到了凉亭。
钱迁露见他回来了,一脸期冀地问他道:“二弟,那位女医生来了吗?”
祁钰坐下,和祁镇对视了一眼。冲她笑了笑:“娘娘您问得巧,她刚好今天来了,我才见她。”
他偏了偏眸子,故意大声地对后面说道:“我刚才不光见她了,还跟她说了好一阵子话呢。”
钱迁露低目喃喃道:“身为女子,她却习就了一双回春妙手,济世救人。难以想见,这过程中她经历了多少重阻碍。”
她看向祁钰道:“我想去会会她,可方便?”
“可娘娘,杭大夫她……这一会儿,比较忙。下次,我下次一定替您引见她。”祁钰的表情有点不自然。
孙显宗一脸不满地插口道:“殿下,您刚才和那个大夫在房间里,到底在说些什么?”
祁钰略不耐烦地回头道:“小舅——我是过问一下我母妃的病情。怎么,不可以么?”
孙显宗脸上悻悻的,却不敢再问。
亭里人等,眺着远处的湖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一会子话。
忽然,遥遥地,几个下人过来了。
几个丫鬟走进亭子,添了三四样点心,摆在桌上。
舒良立在亭外,手里拿着一匣熏香。
“殿下,我看时候,估摸着香快没了。姑娘们手里拿的是点心,不方便,所以我随着拿过来了。”
祁钰看着舒良的脸色还是那么消沉,那件事以后,他在自己面前一直一副犯了大错的样子。
“好哇,良。我还以为,你从来只对攸宁这么体贴呢。”祁钰朗声笑他道。
舒良现在也不敢接近攸宁了,祁钰有意弥合他俩,让他们三个人的关系恢复如旧。
舒良一听到攸宁这个名字,满脸愧色。
他不敢作声,把龙脑在金兽香炉里放好,就匆匆告退了。
孙显宗看中了一样造型可爱、状似可口的点心,正要探身过来拿一个时,祁钰眼尖,早从盘里拿出了一块,转身递给他。
“给,小舅。”
孙显宗见祁钰满面笑容地看着自己,顿时心一惊,缩回手,对祁钰摇了摇头。
祁钰见他这般,顺手把点心丢进了自己口中,一边大嚼,一边得意地看着孙显宗。
一旁的祁镇见状,冷哼了一声:“好!你们兄弟俩不吃,我们兄弟俩吃。”
他伸手向那盘点心,边给自己拿一个,边递了一个给钱迁露:“给,明月。”
他身后,王振涎着脸过来:“陛下,有好吃的,也赏奴婢一块呗?”
祁镇横了他一眼:“你?不给!”
三下五除二,祁钰和祁镇把一盘点心瓜分完了。
“醒醒,舅舅,醒醒!”
孙继宗双眼迷离地抬起头来,发现自己伏在石桌上。
他四下里一扫,只见四周一片黑乎乎的,原来夜已深了。
叫醒他的是钱迁露。
孙继宗揉了揉额头,环视了下亭子里,发现只有四人:自己,钱迁露,还有伏在桌子上的孙显宗和王振。
孙继宗一下子清醒了。猛站起来,失声问钱迁露:“娘娘,陛下呢?!”
钱迁露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不知道。”
“那郕王殿下呢?!”
钱迁露顿了顿,又摇了摇头。
孙继宗大惊失色,忙去拍醒仍在昏睡的弟弟:“显宗,坏事了,显宗!”
伏桌昏睡的孙显宗被人猛拍着背,眼合得死死的,嘴里唔唔着,就是不起来。
孙继宗唉的一声,狠狠跺了跺脚。一转身,跑进了黑暗里。
“舅舅,舅舅——”钱迁露在后面大声呼喊他。
夜色里的石桌上,散落着几粒点心屑,隐约地散发出绿豆粉[1]的味道。
亭子外的香炉里,曼陀罗花[2]已经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