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晨雾迷蒙。

    明兴,对飞放泊粗围了边墙,开辟了苑门,

    祁镇祁钰夜宿马驹桥镇。清晓早起,见东红门紧闭,就翻墙而入。

    他们落地,环视,四周无人,便佝着背低下头,往前方深处的树林里跑。

    刚钻进林子,正要接着跑,他们“咚”地一声,与一人撞了个满怀。

    那巡守太监被祁镇撞倒在地,扶住歪掉的幞头,指着祁镇喝问道:“你、你们是干什么的!”

    祁镇和祁钰看着围住巡守的一圈儿手下,面面相觑: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他俩凝固了半天。

    祁钰拱手陪笑道:“大人,我们哥儿俩是马驹桥的民户,不知死活,竟摸进皇家苑囿来打皇爷家的野味儿。我们该死,该死,这就走。”

    巡守揉着腰,站起来:“站住——大人还没问完你们话呢,就想走了?”

    他慢条斯理走上前,伸出两手,一把把祁镇和祁钰后转的身子给扳了回来。

    祁镇和祁钰对他露出了同款讪笑。

    巡守眯起眼,依次看了看二人:“我怎么看你俩,像是想逃籍出走的海户啊?”

    祁镇头摇得像拨浪鼓,苦笑道:“大人大人,你搞错了,我们不是海户。喏,门在那边,我们要是逃籍海户,怎么会往反方向跑啊。”

    巡守一脸狐疑:“不是海户?那跟我们回去,调一下马驹桥的黄册。”

    祁钰闻言,脸色一变:调完没他俩的名字,可不就被这些人看住了吗,到时候还得落到皇祖母手里。他连连摆手道:“别别别。”

    祁钰捂着眼睛,突然装出哭腔,道:“大人您明察秋毫,我们的确是海户,一时想不开想逃走。这不走到门口了,我俩突然悔罪才折返回来。我们这就跟您回去认罪。”

    巡守露出果不出我所料的神情。转过身,冲背后他俩招招手,带头往衙门走。

    后面的祁镇焦急地摇着祁钰的手,窃叫道:“小钰,别跟他们走!等他们调阅了海户黄册,会把我们送去给皇祖母的!”

    祁钰给了他一个眼色:“不会调阅的。”

    来到衙门提督官署。

    捕快抬起头,望着巡守身后的镇钰:“你们俩,是来自首的逃亡海户?”

    祁镇祁钰忙不迭地点点头。

    捕快皱着眉,翻了翻一沓海捕文书,从中抽取出一张,照着祁镇看了看:

    “你是黄阿牛,男,五十八岁?”

    祁镇大张了嘴,然后点了点头。

    捕快二话不说,对着祁钰又抽出来一张:“你是刘秋香,女,十六岁?”

    祁钰愣了一愣,眨巴了下眼看捕快,点了点头。

    捕快合上眼,揉了揉太阳穴,道:“好,你们回去吧,以后切莫再生逃念!”

    走出官署,祁镇凑近祁钰,奇声道:“咦小钰,这是怎么回事?!”

    祁钰带着预料之中的笑,道:“这些年每年逃亡了多少海户,他们就担了多少罪。现在凭白补上了两个缺额,他们捏着鼻子啊,也得把我俩往里认……”

    祁镇猛拍了下他肩头。

    巡守带头下,祁镇和祁钰忽然发现他们越走越偏僻。

    “大人,你这是带我们去哪儿啊?这好像不是去海户屯的路啊。”

    巡守回头,讶然道:“去什么屯子?!我这是带你们去工场。如果工期之内没有建好它,你们一个个都得遭殃。”

    祁镇连连称是。

    等走了小半时辰,望见了山,祁镇终于知道他所说的工程是什么了。

    南海子内有九龙山。虽然地处平原,其山势不高,但已属京畿地带的最高山了。

    此刻,祁镇和祁钰都望到了山崖之巅上的佛像。

    二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皆被惊呆。

    “我想起来了。”祁镇喃喃道。上月上林苑监正禀请建寺九龙山顶,来为皇祖母祈福祈寿,皇祖母允了,那时他就在一旁听着。

    镇钰二人越走,越意识到远方佛像的体量之巨。

    问了巡守,明明还有三四里路。可是所塑佛像从头到脚的每一处细节,他们都清晰可见。

    佛殿尚未起建,但单看其容纳的这尊无量寿佛,就足以想见它建成后的巍峨磅礴之势。

    世上难寻这么大的整块石料,即使寻到了,单靠人力也无途运至山上。

    那何以致之?只能是,从山脚到山顶,用土铺平成一段接一段的斜坡,然后在斜坡和平台上都铺上一层圆木,最后,在圆木上放上捆缚好的大块石料,前有人拉后有人推。将已雕琢好的石料组件运上山顶后,用绝牢的糯米灰浆粘合,最后塑上金身,佛相乃成。

    如今的佛像,佛身已经塑好,在朝阳的照射下,一片片金箔闪动刺眼,让人不敢直视;佛面已经砌好了一半,可以看出绝类当朝太皇太后的容相。

    佛像面北,正是紫禁城方向。

    赤日炎炎下,可见无数人附在庞大的佛像之上,不时挪移,如同觅食的蝼蚁。

    根据人和佛的比例,可以看出这尊佛像大约有十人相叠的高度。

    忽然,佛像上有几只蚂蚁掉落了下来,好像被风吹过一般。

    祁镇祁钰这才意识到,他们是被巡守押到这里来。

    在上山的沿途陡路上,他们每隔几步就能看到摔落山崖的尸体。

    离尸体几尺远,就是在圆木边上打赤膊推拉着巨石的汉子们,甚至还能看到妇人们。

    祁镇看着眼前沉默着使劲儿的劳力们,再看看身后面无表情的巡守。

    “这工程得马上停下!”他抓住巡守的肩膀,“大人,难道你没有看到,这里一直在死人吗?”

    巡守没有说话,看祁镇的眼神,像看一个傻子一样。

    他一把扯开祁镇的手,把他拉到巨石前,像套马缰一样给他套上了绳索。

    接着又给祁钰也套到了另一边。

    “你们就在这儿干吧。”

    说完他转身离开。

    祁镇转头看向旁边的祁钰:“钰,他们为什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活人变成死人,却还在继续着一个狗屁工程?”

    祁钰语塞了。半晌,他低头喃喃着:“可能是因为——孟姜女是哭不倒长城的。”

    “你们俩,干什么呢!找死!”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监工太监的鞭子响。

    祁镇和祁钰赶忙低下头,用力往前拉。

    可那监工不肯收手,让他们两个每人重重地挨了七八鞭子。

    祁镇抬目望向,前上方山顶那背对着自己的佛头,哀嚎道:

    “这么壮观的佛,我早就迫不及待想来一见。没想到,最后竟是我来一建!”

    进南海子的第一天,祁镇祁钰干了比前数七八年加起来还要累的活儿。

    日落西山,他俩和众人被拴成了一串儿,押往一处海户屯。

    解了绑,进了一间屋。屋里是大通铺。

    屋里先回躺下的人见有新人进来,起身一通收拾,给他俩腾出了两个床位。

    祁钰边道谢边爬上了床,而祁镇一上床就虚脱一样地瘫倒不动了。

    刚才给他们铺床的一个年轻人坐在床位上,饶有趣味地看着二人:“新来的?”

    “嗯。”

    “叫什么?”

    “我叫齐钰,他叫齐镇,兄弟俩。”祁钰拱手道,“敢问兄台?”

    “我叫黄懋松。我家是太宗爷在时山西拉来的海户,历代没有出过一个逃丁。”黄懋松最后得意地一挑眉。

    “黄兄,我听说朝廷曾说过一句话,汝辈率有劳公家,势俱不役。这不是对你们海户说的吗?怎么现在,这么一个每天都吃人肉喝人血的工程,居然摊派到你们海户头上了?”

    “什么你们,是我们。”黄懋松更正祁镇。

    他低首,摇头冷笑起来:“就算你是新来的,也不至于是新来投胎的吧。官府说的话,你也信?”

    此时,邻铺的一个老人悠悠开口:“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也是祖辈海户。海户虽属贱民、不受人待见,但是赋役优免这一条,在我年青时也是实实在在落了好处的。如今我七八十岁了,这些年来,我在南海子里,是一步步地看着这句话被掏成了句空话。”

    另一个邻铺的中年汉子起身,慷慨说道:“如今,这海子里的太监官儿是越来越多了!朝廷隔三岔五就裁撤一批员额,可是他们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自长一茬。这些没根的东西最为可恨。我们海户分栽户和养户,不管是养禽养畜,还是种蔬栽树,哪一户没有自己要交纳的户调?可这些公公们,一年到头变着法子地给我们摊派赋税庸役,全都是法外的!”

    祁镇静静听完后,不解问道:“那你们为什么不去上报官府呢?”

    “官官,相护。”中年汉子冷哼道,“怎么没人报官?只不过,那人去了之后就再没回来。”

    这时,在远处默然良久的黄懋松开口道:“干活多倒是其次,可丢命就太不划算了。在这里当海户,稍不听话,非打即杀。你们俩运气好:现在造佛寺需要人手,要知道,平时抓回来的逃亡海户可都是当众斩首的。再者,若是有人逃亡时,卷走了这里的牲口鸡鹅,都是着令现在人户包赔,又往往逼死人命。反正我们是贱民,贱命不值一毫。我说的这些,你去到晾鹰台那里看看,就明白了。”

    黄懋松看着祁镇躺在铺上,脸色苍白,笑了一笑道:

    “我跟你们说这些,只是让你们有心理准备。反正已经来了,要后悔也晚了。”

    说到这时,黄懋松起身,爬到祁镇身边,拍拍他,指了指房间一角落:“不过啊,有比你们更倒霉的。看到那群人没,他们和你们一样,慕羡海户是优免户的名而来,只是为了进这南海子,他们把自己的命根都切了。”

    祁镇抬头一看,果然见那角落聚坐着一群瘦弱的男子。周围人好像是嫌那儿有味儿,都跟他们保持距离。

    “海户,原来是为天子皇家服务、传说赋役天下最轻的户种。”祁镇转头看向黄懋松,“黄兄,我少不更事,你能否解我惑——究竟为何,它会变成如今这样呢?”

    黄懋松闻言,沉默了良久。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世道变了。”

    祁镇把这句话咀嚼了良久,还是参不透。

    他坐起身,环顾了一下通铺上的所有海户,忽然又有了一个疑惑:

    “咦,年轻的海户——都在别的屯子么?”

    黄懋松静静地看着惑然四顾的祁镇。

    等祁镇的目光停在自己时,他开口道:“这里除了我,没有年轻的海户。他们都不愿生下是海户命的儿女。”

    这时,一个稚童走到了祁钰床边。

    他摸了摸侧躺在铺上的祁钰的头:

    “你们是新来的?”

    祁钰没有挪头,静静笑着看男童好奇的眼睛:

    “对啊,前辈。”

    男童忽然给祁钰来了一个伸手掏:

    “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小鸡鸡。”

    祁钰急忙护住下身,连连笑着回答:“我有,我有。”

    祁钰看着没得手有些失落的男童:“小孩儿,你今年几岁?”

    “六岁。”男童掰了掰手指头。

    祁钰回想起了自己六岁时,好像比他的处境还好一点。

    他回过神,坏笑着道:“过来,想看叔叔的小鸡鸡,是吗?那先让叔叔看看你的长出来了没。”

    孩子护痒,一个劲儿地扭着躲着。

    孩子的爹在旁边,看着他俩笑。屋里的海户们也在周围看着他俩笑,角落里的自宫者们,也笑了起来。

    屋里的众人都入睡了。

    尚未入眠的祁镇转过头,看向祁钰:“钰,睡了吗?”

    祁钰睁眼看他,摇摇头。

    “刚才,你怎么一直没说话?”

    “我刚才,一直有听他们说话,也一直在想他们的话。”

    “那……你现在想说什么?”

    祁钰欲言又止,良久道:

    “哥,我说了你别怪罪。我真实的感受是……盛世之下,其实难副。”

    祁镇不以为然:“不,怎么会。我们当然躬逢盛世啊,只是现在朝中多了一些贪官坏官而已。”

    祁钰默然不语。

    祁镇枕着胳膊,道:“不过啊,我现在有一种感觉,我感觉我们之前在被关在一个金丝笼里,现在我们啄开了小门,飞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在南海子的庑殿,离这里就不远,可是我从前,却从不知道这里所发生的这些事情。”

    祁钰点点头:“亲政后,陛下您就要一直待在这另一个世界了——一个庞大的、真实的、复杂的,官与民的世界。”

    祁镇猛然回头道:“为什么说我,那你呢?我不是说过,亲政后我要让你入朝为官的吗。”

    祁钰苦笑道:“好好好,虽然无此先例,但是既然陛下说让我做官,我就做官,陛下让我在京师里待着,我就在这儿赖着不走。”

    祁镇满意地笑了,拉住祁钰的手,道:

    “在这个世界里,我是需要你的帮助的。”

    第二天,众人照例被绑着,从海户屯出发,去九龙山。

    海户们路过高高的晾鹰台时,祁镇惊愕地发现:晾鹰台上,摆满了姿态各异的人尸。有的尚属干尸,有的已成骷髅。祁镇仰视着在这座高台上的它们,像在进行一场无声而怪异的舞蹈。而以往自己每次来南海子围猎,这座高台总是被用黄罗布遮盖起来。

    而一旁的祁钰也有了一个惊异的发现:他发现在队伍前面,那个六岁的孩童也在其列。

    走着走着,他们看到了九龙山的山尖,以及山尖之上高高的佛尊。

    上山之后,海户们开始卖力做工。

    接手镇钰这个屋海户的,依然是昨天的监工。

    镇钰这时才来得及观察这个监工。

    只见他眉清目秀的,可是看海户的眼神,却永远仿佛在看不听使唤的牲口。

    祁镇祁钰拉了整半日的石料,可他们身周,鞭子响声却时刻未绝。

    海户们一有喘息,牛皮鞭就精准地上来了。

    祁镇祁钰想起昨天自己挨的鞭子,伴随着逐渐升温的空气,此时不约而同地爆出怒火。

    这时,身后“咚”的一声,有人中暑倒地了。

    祁钰回头看时,只见倒在地上的,是那个六岁的小孩。

    他没收回目光时,就见监工已经上前。

    监工收起皮鞭,一手提起了小孩,啪啪给了他两个巴掌。

    见小孩还闭眼不醒,监工就想举手再给巴掌时,忽然小孩两手抱住了他的手,抬起牙狠狠地咬了下去。

    监工痛叫一声,把手从小孩嘴里挣出。

    小孩犹自闭着眼。

    监工看了看手上冒血的小月牙,怒从心头起。

    他不再理会旁边拉石料的众人。一把把孩子按倒在地,半跪在地上,一手抓住孩子的下巴,防着他再张嘴,一手左右开弓,把孩子的小脸抽得噼啪作响。

    孩子的爹看到了,忙连滚带爬地跑过去跪下,重重地磕头求饶。

    怒视到这里的祁钰,扭头看向同样怒目而视的祁镇,眼神在说:哥,是时候了!

    祁钰和祁镇同时抓丢了套绳,大步走向监工。

    到了监工背后,祁钰拍了一下他的肩头。

    监工回头看时,祁钰已一手捂住了他双眼,一手伸向他腰间,抽出他的革带。

    下一瞬,祁钰已将革带在他眼前缠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双手一拉,把革带给扎紧了。

    接着,祁钰一只脚踩紧半跪着的监工,一只手扭住了他的两只乱舞的爪子。

    最后,祁钰给面前的祁镇递了个眼神:陛下,是您表演的时候了。

    祁镇跃跃欲试了半天。此时收到指令,立马搓手,又狠狠哈了哈双掌,然后给海户们打起节拍来。

    海户们听着身边富有节奏感的耳光声,情不自禁地打破了沉默,突然开始喊起了号子:

    “哎—嗨—噢—呀,

    一二—三—上!”

    “哎—嗨—噢—呀,

    二二—三—上!”

    “哎—嗨—噢—呀,

    三二—三—上!”

    有节奏的号子声里,伴奏着监工无节奏的啊啊不止的痛叫声。

    祁镇把监工的脸拍打得肿到硌手了,他给祁钰打了个手势,两人匆匆又混进了拉石队伍里面。

    在地上乱滚了四五圈儿,监工才成功把眼上的革带给扯了下来。

    他张合着红肿得高起的嘴,口齿不清地呜呜道:“树——谁打得我?!”

    监工爬起来,叉起腰,瞪着肿眼去看海户们。

    黄懋松回过头,瞪起了大眼:“大人,您、您怎么啦?!我们刚才谁也不敢偷懒,都卖力到喊起号子来了,是哪来的飞贼打得您啊?”

    监工将海户扫视了一圈。只见有的仰着脸,嘴角不时抽抽着,像得了羊羔风;有的低着头,不时发出吭哧吭哧声,像猪上身。

    他气得跺脚。一低头,看到小孩爹仍跪在自己跟前,呆呆怔怔的。

    监工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抓住他双肩:“你告诉我,刚才是谁,是谁打得我,我重重赏你!”

    小孩爹愣愣地抬起头:“不知道,刚才好像不是飞贼,是怪物——”

    监工气得吱哇乱叫,猛地松开了他。

    监工蹲下身,捧住地上小孩的脸,摇起来:“小孩啊,刚才你看见了没有啊,是谁打了阿叔我啊?说出来,说出来阿叔给你买糖吃。”

    小孩仍紧闭着眼,只摇了摇头:“没看见!”

    监工站起身,咬得牙格格响:“没看见是吧,那你们所有人都有份!”

    他弯腰拾了几下,终于捞到了地上的鞭子。

    劈里啪啦给了在场的每个海户一鞭子,他歇斯底里地尖叫道:

    “快干活!”

    入夜了。

    众人被押解回到海户屯。

    一等巡守走出,众人便纷纷围坐在祁镇祁钰身边。看祁镇祁钰的眼神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屋里的五十来号人,就那么静静地看着祁镇祁钰,好像都在等待着他俩来说些什么。

    祁镇挠了挠头,尴尬地笑道:“兄弟们,今天干活——有劲儿吗?”

    众人闻言,哈哈了一阵,齐声道:“有劲儿!”

    “下一步,我们怎么办?”这句话是黄懋松问的。他一改之前慵懒的样子,神色炯炯地看着镇钰。

    众人都不说话,只用期冀的眼神望着他俩。好像黄懋松的话已经把他们要问的问完了。

    祁镇和祁钰见状,凑在一起,小声嘀咕了一阵子。

    商量完毕后,祁钰起身,拱手对海户们道:“今天白天,多谢诸位没有看见我们二人啊。”“这是哪里的话。是我们该谢谢你们兄弟俩,替我们出了好些年的恶气!”

    “另外对不住,我们二人连累诸位挨了鞭子了。”

    海户们又是连连摆手。

    “鞭子虽然因我们而起,可却并非我们打的。”祁钰顿了顿道,“所以我想问问你们当中有谁,今夜愿意跟我俩一起——去找当事人讨个说法啊?”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满屋子里响起了“我愿意!”“我愿意!”。

    “好。那我们就去揍人。为了今天的一鞭之仇。”

    深夜里,五十多号人扛着烧火棍,卷着长马鞭,浩浩荡荡,直奔衙门提督官署而去。

    第三天,天大亮之后。

    当天总管南海子的上林苑官署,左等右等,等不到负责佛寺的提督衙门来报工程进度。

    一直等到红日当空,上林苑署的人终于坐不住了,派人去问询。

    可差人到了提督衙门,却发现官衙里空空如也。

    九龙山上也是空空荡荡,连一个做工的海户都没有。

    去到几个海户屯里一看,多数人还躺在铺上睡大觉。

    至于提督衙门的同僚们呢?却都藏在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有的在林衡署,被剥光衣服挂在了果树上。

    有的在良牧署,被画花了脸绑在了猪身上。

    有的在嘉蔬署,被埋进了菜地里,只留出一个打肿的头。

    还有一个监工太监最惨,被皮鞭子抽得似开了个油酱铺,人挂在九龙山的悬崖上。

    这些提督太监们被残害了一夜半日后,终于被救下。

    于是九龙山上迟迟开工。

    监工太监被吊在悬崖上嚎了一夜,如今只剩下了半条命。

    开工之后,他手里卷着鞭子,还想叫骂抽人。

    可他一抬起鞭子,就看到众海户齐刷刷转来的冷峻眼神,手马上被吓软了。

    他只好色厉内荏地口头上喝骂。

    当天晚上,是月圆之夜。

    月光透过窗纸,照进祁镇祁钰的屋子里。

    屋子里静悄悄的。从门外看,完全不知道整个屯子三百来人齐聚于此。

    那个六岁孩子乖巧地坐到了祁镇旁边:“现在管这屋的那个太监,完全不敢打我们了。”

    祁镇弹了他一下脑门,嗔怪道:“不打你,你就满足啦?”

    坐在铺中的黄懋松蹙眉道:“听说现在海子里外松内紧。附近几个屯子里,已经在到处抓人拷鞫,追查首恶元凶了。”

    屋里底下众人闻言,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先别说话!”黄懋松拍了拍手:“我问一句,要是查到我们屯子,你们会供认出齐镇、齐钰,还有我吗?”

    “不会!我们打死也不会。”众人都道。

    “可是这件事已经闹大了,上林苑署肯定会追查到底的。”黄懋松喃喃道。

    旁边的祁钰拍了拍他膝头,问众人道:“各位,你们可曾看过《忠义水浒传》这书么?”

    底下众人纷纷摇头:“我们这些大老粗,从来不看书。”

    黄懋松幽幽地道:“你们快去找来看吧,不定过几年,这本书就被查禁了。”

    “那你们有听过花和尚、武行者、青面兽这些话本人物吧?”

    “那个有听过,梁山水上军,英雄好汉!”

    “没错,我们现在就只有一条出路——上梁山了。”

    “齐兄,你是说,去山东?”

    祁钰愕然。他摇头,指着窗外笑道:“我们有这百二十里南海子,何须去山东?”

    “我们接下来,去上林苑署找人。”

    月亮升起来了,满月。

    整个海户屯三百余人找好了铁锹钉耙,再次倾巢而出,方向正是上林苑官署。

    上林苑署的官员目睹了白天提督衙门的惨状,心有余悸,当夜紧急从苑外调拨了一哨侍卫来护卫官署。

    海户们逼近官署,眼见相遇侍卫不到百人,于是都壮起胆子,一边喊打喊杀,一边冲了上去。

    侍卫们都是京中子弟,从未经历阵仗,见状魂都吓丢了一半,纷纷弃械四散。

    众人踢开官署各门,走进去探看。发现官员们都藏在桌椅底下,抱着头瑟瑟发抖。

    海户们将他们一一地揪出来了。

    祁镇祁钰让他们指认出背有海户人命的官员,然后把剩下的捆好了扔回官署里。

    “我们下面怎么办?齐钰哥。”黄懋松把官署一一关好,拍了拍手,回头问道。

    祁钰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一众官员:“就剩埋人了。”

    九龙山的佛像下,十几个官员被绑住手脚,扔在了山脚处。

    月色笼罩了夜空。

    可巨大的佛像背着光,看不清佛面的表情。

    整个南海子的海户有一千余人,此时都聚集在九龙山巅的佛像后面。

    他们给佛像的底座下铺好了圆木,架好了一根根撞木。

    他们喊起号子来,一次又一次地向前撞击。

    月光下的佛像,身体开始颤抖。

    佛像继续笨拙地一步步挪动着,丝毫没有仙圣的轻盈之感。

    佛像被任人宰割地推到了山巅。

    忽然,一个倒栽葱,巨大的佛像直直地倒在了悬崖边上。

    佛像没有滑下悬崖,而是在悬崖边角上来一上一下地摇晃着。

    所有人都松开了撞木,走上崖边察看。

    祁钰正想伸出手,给予佛像最后一推。

    忽然,他余光看到了身旁的黄懋松,于是推了他一把。

    黄懋松会意,走到佛像跟前。

    他伸出一只手,手指刚刚触碰到石像底座,石像猛地发出轰然一声,立时翻下悬崖。

    祁钰上前去看,只见佛像坠崖后磕磕碰碰地打了几个转,最后重重地砸中大地。

    一声巨响过后,化为千万粉末的石尘如涟漪般,一层层向外荡去。

    祁镇松开了塞住两耳的手:“好大的一个炮仗啊!”

    俯视着瞬息化为粉尘的佛像,祁钰眼中闪着失神的笑意。

    忽然,他怪异地觉察到,自己的这笑意,是来自于那个为奴为隶的阿圆的。

    他收了收神,回过头来。

    他忽然发觉,身后的成百上千双眼睛里,此刻都散发出一种异样的、陌生的、不属于奴隶的神色。

    他顿时心头一惊,生出无限的迷惘:你,是要做祁钰,还是要做阿圆?你是要做被人推倒的石像,还是要做推倒石像的人呢?

    祁钰摇了摇头,晃走脑子里的迷思:“走人。我们,上梁山去。”

    ******************************************

    祁镇祁钰失踪次日,乾清宫中。

    坐在御座上,剧咳不止的是太皇太后。

    跪在陛下,四体匍匐、战战不已的是王振。

    立在殿门外两旁,交头接耳、不断向殿内窥探的是亟等着入殿奏事的百官。

    “好,王振。如今你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话刚说完,张太后按住扶手,捂住口又剧咳了一阵。

    王振听到嗽声,头都不敢稍抬:“奴婢该死!娘娘您玉体要紧,千万不要动怒伤身啊。”

    张太后冷声道:“上次你盗取御马监的马,诱携着皇帝游荡于皇城之外。一定是我太过容情于你了,才给了你此番下药迷昏两位皇舅的胆子!”

    殿宇内连连回荡着张太后的怒声。

    王振连连重磕了几个头:“娘娘,奴婢冤枉啊。上次您施加惩戒后,奴婢不敢出言虚妄,是真的两个月都没能下床啊。这等训惩,我怎敢不铭衷刻骨、牢记于心?”

    王振听张太后不再作声,大着胆子继续申辩:

    “从那以后,奴婢再不敢一味纵由陛下,一直谨遵您的教诲,对陛下加以正言规劝。这次如您所见,我当时也已被人迷昏,奴婢实在不知是何人的下药,陛下又被带去了何处啊。”

    张太后一阵沉默后,冷笑了声:“这么说来,你是已经改悔归正了。可惜,晚了。”

    她扬起声,对殿后说了句:“你们出来吧。”

    王振抬起头,看到眼前的一幕,险些吓昏了过去。

    只见七八个女官,手执利刃,冲着自己一拥而上。

    他眼前一黑,重重刀刃已均架到了他脖颈上。显然,等张太后一声令下,他就立时身首异处。

    “王振,你可知,太祖皇帝曾立下一块铁牌?”

    王振勉强让自己没有昏死过去,口舌战战地说道:“奴婢知道!太祖爷的那块铁牌上写的是,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奴婢万死,不敢干预国家政事啊。”

    “你是还未曾干预政事。可是你一味谄媚皇帝,使得皇帝对你无比宠信,留着你,终究是个祸患。与其让你在我死后坐大,不如我现在就取了你的性命。”

    王振眼看着锋刃之下,自己的颈部已经淋血,失声叫道:“娘娘!请您念在奴婢多年来忠心耿耿照护陛下、陪着陛下从小长大成人的情分上,饶了我这条狗命吧!”

    张太后冷哼了一声,道:“你也知道你不过是一条狗命。既然不过是养在身边的一条狗,杀了有甚可惜。”

    女官们闻言,举刀就要挥刃。

    “娘娘且慢!”王振一声痛呼,暂时打断了她们。

    王振叩首,战栗地开口道:“娘娘,陛下现在不知所踪,不知生死,奴婢实在心忧如焚。奴婢陪着陛下长大,了解陛下脾性,易于找到陛下行踪。能否容情等我找到陛下、确保陛下安然无恙后,再行斩于我。”

    张太后沉默了良久,终于吐出一声:“……那好吧。”

    女官们依命退下。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王振死里逃生,如行尸走肉般,被卫士拖到殿门口,架在了栗凳上。

    脱了裈裤,露出臀部,卫士们就在百官的睽睽众目下,对他施加廷杖。

    伴随着一下接一下沉闷的杖刑声,王振听到身后传来百官不绝如缕的取笑声,余光看到他们争先恐后想目睹其臀部的身影。

    王振感到自己如同一个丑陋不可见人的秽物,被剥光了衣物在游街示众。

    他瞪大了双眼,看着地面,流出了许久没出过的一滴滴眼泪。

    廷杖结束了。

    卫士抽走了栗凳,把他痛到失去知觉的□□丢在了原地。

    早已立在殿门候等良久的百官,此时纷纷理好自己的衣冠,准备步入乾清宫。

    他们跨过门槛,在遇到王振身体的阻碍时,笔直如尺地踏上他的身体,然后再往前走下来。

    王振感到有人踩上了他的胳膊,有人故意在自己的伤腿上拧了一脚,还感到有人重重地踏上了他的头颅。

    他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可是,他心中恨恨地道:好,做得好。你们这群衣冠禽兽,我平日里,对你们毕恭毕敬、百般交好,掏心掏肺。结果到此时,你们中非但无一人出来替我说一句情,竟然还落井下石,这般折辱践踏于我。

    你们不是,看不起我这个秽不可闻的阉人吗?

    你们且等,早晚有一天,我这个阉人,会踩在你们所有人的头顶上,然后诸如此般,将你们狠狠地践踏……

章节目录

可殿下暗恋的是皇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夕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夕原并收藏可殿下暗恋的是皇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