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到达朝堂的时候,里面乱哄哄的早已吵作一团,她悄悄地从一旁柱子后绕到自己的位置上,埋头听他们在吵嚷什么。
弄了半天,这群人竟是为了后位吵得不可开交,有官员说南荣氏摔碎先皇御赐有罪,但不至于被剥夺后位,该给她复位才是。又有人说,既被剥夺后位,就该新立才是,后宫不乏有德惠的嫔妃,接着又开始吵吵,无非都是想扶自家人上位。
锦华真后悔没在兜里塞一把瓜子再过来,这样看戏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无聊,哪想到下一秒热闹就找上她了。
“孤无心再立后,但既然各位执意如此,那便拟旨吧,孤即刻立元妃为后。”一直沉默不语的兰重衍开口了,声音不大,却震慑住了所有人。
锦华犹如晴空霹雳,惊恐地跪下,“秉父皇,历来皇后执掌六宫琐事繁多,母妃久居冷宫,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宜过于操劳,还请父皇三思。”
那时赵秧秧光怀个胎就遭了许多罪,如今锦华被推入火坑自己待着也就罢了,断不可能让她进来再遭一次罪。
兰重衍还没作出回应,平日里弹劾锦华最多的督察御史就站出来附和了,“太子殿下所言极是,何况元妃娘娘至今未踏出冷宫一步,如何料理后宫琐事?”
“那国舅以为如何?”
督察御史南荣骞是废后亲弟弟,没少煽动亲信谏言替姐姐复位,但老狐狸一直躲在暗处,从未在朝堂上表过态,兰重衍此时点他,便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南荣骞不动声色地抬眼看了看兰重衍,提着衣摆跪下,“启禀皇上,淮南秋旱农作减产,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流民增多。臣以为,眼下应先解决饥民问题,立后之事可暂缓。”
真不愧是老狐狸!
锦华听乐了,随即脑筋一转又说:“儿臣同样赞成督察御史大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而民以食为天,天若坍塌,君与国也将不复存在。”
成日不思学习只会玩乐的太子突然说出这么番言论,朝堂上顿时噤声了,也怪锦华每日上朝总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谁也没把她放在眼里当回事儿。可锦华还没完,冲支着脑袋、嘴角微挑的兰重衍继续说道:“况且废后被夺主理六宫之权后,协理六宫的瑾姨娘也能独自妥善打理,说明立新后不急于一时。”
锦华特别强调了“新”字,摆明了是不想让废后复位,把南荣骞气得脸都绿了。
大臣们纷纷附议,兰重衍很是满意,“那便再议吧!先来谈谈如何治灾。”
“父皇英明!”
“皇上英明!”
东宫学堂,太傅拿着书卷传道受业,锦华咧着嘴角神游仙境,满脑子都是方才在朝堂上发生的事,笑得肩膀都打颤。
朝堂上兰重衍要开仓赈灾,命户部审发,但需派遣一位钦差大臣前往淮南一带勘测,锦华立马举荐南荣骞上任,毕竟他是体恤民情第一人,不能光说漂亮话,南荣骞骑虎难下只能接此重任。
南荣骞一走,朝堂上便少了个弹劾她的人,每日去上朝也能清净几分,锦华越想越高兴,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苍术见怪不怪地瞥了她一眼不再理会,太傅放下书卷直勾勾地看着她,“太子殿下是有什么趣事要与臣等分享?”
锦华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学生没有什么趣事,是先生讲得生动有趣,叫我情不自禁。”
“哦——”太傅拉着长长的尾音,显然是不相信她的说法,“那便请殿下说说哪里有趣?”
“啊?哪里……自、自然是哪里都有趣。”
太傅不说话,锦华自知糊弄不过去,低头向苍术求助,苍术被她火辣的视线烧得没辙,不耐烦地用指尖在书上一处点了两下。
锦华得到提示,装模作样地举起书,趁这机会飞快地扫了遍书页上的文字,这才缓缓道:“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说明赏赐与刑罚皆出自民心而非掌权者的私心,喜事同乐、弃市共辱,学生之所以笑是因为稍稍想象了下那两幅场景,觉得人之共情很是精妙。”
“哼。”太傅轻笑一声,心想今日答得倒是不错,就不再追究她走神。
锦华沾沾自喜,打心底佩服自己脑筋转得快,她从书上扯下一个小角,写了两个字揉成团丢到苍术桌案上。
苍术盯着这个被丢过来的豆子大小的纸团,犹豫了会儿还是选择拆开。
纸团上写着“多谢”二字,苍术看过后又给它揉成团丢到身后去了,脸上的表情像是在埋怨锦华浪费他时间。
锦华“哼”了一声,回身在书上画小人,看起来是那么乖巧。
等到下学,锦华再一次拦住了苍术。
苍术垂眸看着太子殿下,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他在冷宫一定受了不少苦,才会长得这般娇小”,殊不知锦华天天山珍海味,从不苛待自己。
“小穆将军今日可练过剑了?”
苍术了然,估摸着她又要邀自己上御花园喝酒,不假思索道:“不曾。不仅昨日、今日,还有明日、后日、将来都是上完学堂再回府中练剑。”
锦华猛吸一口气,艰难地吐出。她迟早要给他噎死!幸好她早有准备……
“正好,父皇赐了本宫一把轻巧无比却削铁如泥的宝剑,不如小穆将军拿它练练?也让本宫开开眼界。”说着,锦华拍了拍手,真珠便呈上一把剑,鞘上金丝裹珠玉,还系着一串红珊瑚坠饰,光看着就价值不菲。
原来是有备而来。苍术抱拳婉拒,“练剑并非舞剑,没有好看的花样不说,且招招带着杀意,在下只怕剑风伤了殿下,又毁了这柄绝世好剑。”
“无妨,本宫还没那么柔弱。再者,这剑若是耍两下就毁了,也算不得什么绝世好剑。”
“兵器称手如鱼得水,在下……”
“称不称手得用过才知,这剑你要是用得称手,送你都行。”锦华知道苍术要说什么,立马打断他,笑盈盈道,“等小穆将军练完剑,还能与本宫喝点小酒。”
苍术抿了抿嘴,极不情愿道:“酒就不必了!”
话毕,苍术转身抽出宫女手中的宝剑。
一道银光闪过,满地梧桐叶被剑风带起,萧萧飘在空中,东宫像是落了场金色的雨。少年翩翩宛若游龙,驰走梧桐雨中,剑势惊人气贯长虹,任谁见了都要忍不住赞叹一声。
近来锦华也开始练剑了,可与苍术一比简直是小儿过家家,他的一招一式带着狠劲,就像他说的只要出手即是杀招。
虽不华丽,但干净利落。
锦华看得入迷,好几次忘记呼吸,内心干涸的土地仿佛开出一朵春花,细小的根茎带着轻微的鼓动。
苍术练完剑已是正午,锦华从真珠搬来的椅子上站起来,拿了张方帕走过去,“小穆将军让本宫大饱眼福,来擦擦汗吧。”
苍术低头看了眼帕子并没有接过,而是抬手把额前的汗擦在了衣袖上,“在下已练完剑,这便告退了!”
“哎!”锦华拉住还剑欲走的苍术,“练了那么久也饿了吧?不如陪本宫用膳,本宫命人拿最好的酒来!”
苍术漠然抽回手,“家中已备饭菜,就不叨扰太子殿下了。”
锦华笑了笑,不再挽留。他不愿,她也不勉强,反正今日已经得逞一回了。
“那就将这柄剑带走吧!”锦华笑着又将剑塞回苍术手里,“本宫见你练得甚是顺手,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苍术瞧锦华那架势,他若不答应,铁定是没完了,于是干脆收下剑,“谢过太子殿下。”
锦华微微一笑,当真就此作罢。
缠人的太子殿下大大方方放人走,苍术竟有些不自在了,疑她又耍什么花样,见锦华一直没动作后才舒了口气。
“贪杯误事,殿下该多吃点饭才是。”
苍术丢下句莫名其妙的话就走了,锦华愣了半晌,才对着空气茫然道:“他什么意思啊?”
真珠笑嘻嘻地说:“能有什么意思,当然是在关心我们殿下!”
“呵,就他?”锦华差点没听笑,就苍术这张嘴,一开口没把她气死都算好的。
“可惜了我们殿下特地命人为少将军准备的饭菜。”
“不可惜。”锦华伸了个懒腰,“真珠,去拿两提食盒过来,把东西装一装上冷宫找母妃一同用膳去!”
锦华身为太子需住在东宫,没事的时候却总喜欢往冷宫跑,她在那儿住了十六年,不管这座皇宫有多么富丽堂皇,于她而言只有那里才是家。
巧的是去找赵秧秧用膳的不止锦华一人,兰重衍捷足先登已经跟她吃上了,只是气氛有些尴尬。
锦华说着不打扰二人想溜之大吉,却被兰重衍拦下,“来了就入座吧,难得一家人一起吃个饭,跑什么?”
冷宫没撤锁之前,兰重衍从未进过那扇斑驳的大门,他极力克制了十六年,只是偶尔思念蚀骨才会绕道经过此处,但也不会做过多停留。
在兰重衍眼中,赵秧秧一直是他的正妻,即便过去这么多年还是没变,他自知亏全许多,待她更是小心翼翼。
锦华曾恨过他,怨他对赵秧秧过分冷漠,长大后明白他亦有苦衷,渐渐的就放下了,就是这俩夫妻久别重逢,能不能别像初见之人那般沉默无言?
锦华如坐针毡,真真是食不甘味!
弄了半天,这群人竟是为了后位吵得不可开交,有官员说南荣氏摔碎先皇御赐有罪,但不至于被剥夺后位,该给她复位才是。又有人说,既被剥夺后位,就该新立才是,后宫不乏有德惠的嫔妃,接着又开始吵吵,无非都是想扶自家人上位。
锦华真后悔没在兜里塞一把瓜子再过来,这样看戏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无聊,哪想到下一秒热闹就找上她了。
“孤无心再立后,但既然各位执意如此,那便拟旨吧,孤即刻立元妃为后。”一直沉默不语的兰重衍开口了,声音不大,却震慑住了所有人。
锦华犹如晴空霹雳,惊恐地跪下,“秉父皇,历来皇后执掌六宫琐事繁多,母妃久居冷宫,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宜过于操劳,还请父皇三思。”
那时赵秧秧光怀个胎就遭了许多罪,如今锦华被推入火坑自己待着也就罢了,断不可能让她进来再遭一次罪。
兰重衍还没作出回应,平日里弹劾锦华最多的督察御史就站出来附和了,“太子殿下所言极是,何况元妃娘娘至今未踏出冷宫一步,如何料理后宫琐事?”
“那国舅以为如何?”
督察御史南荣骞是废后亲弟弟,没少煽动亲信谏言替姐姐复位,但老狐狸一直躲在暗处,从未在朝堂上表过态,兰重衍此时点他,便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南荣骞不动声色地抬眼看了看兰重衍,提着衣摆跪下,“启禀皇上,淮南秋旱农作减产,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流民增多。臣以为,眼下应先解决饥民问题,立后之事可暂缓。”
真不愧是老狐狸!
锦华听乐了,随即脑筋一转又说:“儿臣同样赞成督察御史大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而民以食为天,天若坍塌,君与国也将不复存在。”
成日不思学习只会玩乐的太子突然说出这么番言论,朝堂上顿时噤声了,也怪锦华每日上朝总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谁也没把她放在眼里当回事儿。可锦华还没完,冲支着脑袋、嘴角微挑的兰重衍继续说道:“况且废后被夺主理六宫之权后,协理六宫的瑾姨娘也能独自妥善打理,说明立新后不急于一时。”
锦华特别强调了“新”字,摆明了是不想让废后复位,把南荣骞气得脸都绿了。
大臣们纷纷附议,兰重衍很是满意,“那便再议吧!先来谈谈如何治灾。”
“父皇英明!”
“皇上英明!”
东宫学堂,太傅拿着书卷传道受业,锦华咧着嘴角神游仙境,满脑子都是方才在朝堂上发生的事,笑得肩膀都打颤。
朝堂上兰重衍要开仓赈灾,命户部审发,但需派遣一位钦差大臣前往淮南一带勘测,锦华立马举荐南荣骞上任,毕竟他是体恤民情第一人,不能光说漂亮话,南荣骞骑虎难下只能接此重任。
南荣骞一走,朝堂上便少了个弹劾她的人,每日去上朝也能清净几分,锦华越想越高兴,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苍术见怪不怪地瞥了她一眼不再理会,太傅放下书卷直勾勾地看着她,“太子殿下是有什么趣事要与臣等分享?”
锦华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学生没有什么趣事,是先生讲得生动有趣,叫我情不自禁。”
“哦——”太傅拉着长长的尾音,显然是不相信她的说法,“那便请殿下说说哪里有趣?”
“啊?哪里……自、自然是哪里都有趣。”
太傅不说话,锦华自知糊弄不过去,低头向苍术求助,苍术被她火辣的视线烧得没辙,不耐烦地用指尖在书上一处点了两下。
锦华得到提示,装模作样地举起书,趁这机会飞快地扫了遍书页上的文字,这才缓缓道:“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说明赏赐与刑罚皆出自民心而非掌权者的私心,喜事同乐、弃市共辱,学生之所以笑是因为稍稍想象了下那两幅场景,觉得人之共情很是精妙。”
“哼。”太傅轻笑一声,心想今日答得倒是不错,就不再追究她走神。
锦华沾沾自喜,打心底佩服自己脑筋转得快,她从书上扯下一个小角,写了两个字揉成团丢到苍术桌案上。
苍术盯着这个被丢过来的豆子大小的纸团,犹豫了会儿还是选择拆开。
纸团上写着“多谢”二字,苍术看过后又给它揉成团丢到身后去了,脸上的表情像是在埋怨锦华浪费他时间。
锦华“哼”了一声,回身在书上画小人,看起来是那么乖巧。
等到下学,锦华再一次拦住了苍术。
苍术垂眸看着太子殿下,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他在冷宫一定受了不少苦,才会长得这般娇小”,殊不知锦华天天山珍海味,从不苛待自己。
“小穆将军今日可练过剑了?”
苍术了然,估摸着她又要邀自己上御花园喝酒,不假思索道:“不曾。不仅昨日、今日,还有明日、后日、将来都是上完学堂再回府中练剑。”
锦华猛吸一口气,艰难地吐出。她迟早要给他噎死!幸好她早有准备……
“正好,父皇赐了本宫一把轻巧无比却削铁如泥的宝剑,不如小穆将军拿它练练?也让本宫开开眼界。”说着,锦华拍了拍手,真珠便呈上一把剑,鞘上金丝裹珠玉,还系着一串红珊瑚坠饰,光看着就价值不菲。
原来是有备而来。苍术抱拳婉拒,“练剑并非舞剑,没有好看的花样不说,且招招带着杀意,在下只怕剑风伤了殿下,又毁了这柄绝世好剑。”
“无妨,本宫还没那么柔弱。再者,这剑若是耍两下就毁了,也算不得什么绝世好剑。”
“兵器称手如鱼得水,在下……”
“称不称手得用过才知,这剑你要是用得称手,送你都行。”锦华知道苍术要说什么,立马打断他,笑盈盈道,“等小穆将军练完剑,还能与本宫喝点小酒。”
苍术抿了抿嘴,极不情愿道:“酒就不必了!”
话毕,苍术转身抽出宫女手中的宝剑。
一道银光闪过,满地梧桐叶被剑风带起,萧萧飘在空中,东宫像是落了场金色的雨。少年翩翩宛若游龙,驰走梧桐雨中,剑势惊人气贯长虹,任谁见了都要忍不住赞叹一声。
近来锦华也开始练剑了,可与苍术一比简直是小儿过家家,他的一招一式带着狠劲,就像他说的只要出手即是杀招。
虽不华丽,但干净利落。
锦华看得入迷,好几次忘记呼吸,内心干涸的土地仿佛开出一朵春花,细小的根茎带着轻微的鼓动。
苍术练完剑已是正午,锦华从真珠搬来的椅子上站起来,拿了张方帕走过去,“小穆将军让本宫大饱眼福,来擦擦汗吧。”
苍术低头看了眼帕子并没有接过,而是抬手把额前的汗擦在了衣袖上,“在下已练完剑,这便告退了!”
“哎!”锦华拉住还剑欲走的苍术,“练了那么久也饿了吧?不如陪本宫用膳,本宫命人拿最好的酒来!”
苍术漠然抽回手,“家中已备饭菜,就不叨扰太子殿下了。”
锦华笑了笑,不再挽留。他不愿,她也不勉强,反正今日已经得逞一回了。
“那就将这柄剑带走吧!”锦华笑着又将剑塞回苍术手里,“本宫见你练得甚是顺手,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苍术瞧锦华那架势,他若不答应,铁定是没完了,于是干脆收下剑,“谢过太子殿下。”
锦华微微一笑,当真就此作罢。
缠人的太子殿下大大方方放人走,苍术竟有些不自在了,疑她又耍什么花样,见锦华一直没动作后才舒了口气。
“贪杯误事,殿下该多吃点饭才是。”
苍术丢下句莫名其妙的话就走了,锦华愣了半晌,才对着空气茫然道:“他什么意思啊?”
真珠笑嘻嘻地说:“能有什么意思,当然是在关心我们殿下!”
“呵,就他?”锦华差点没听笑,就苍术这张嘴,一开口没把她气死都算好的。
“可惜了我们殿下特地命人为少将军准备的饭菜。”
“不可惜。”锦华伸了个懒腰,“真珠,去拿两提食盒过来,把东西装一装上冷宫找母妃一同用膳去!”
锦华身为太子需住在东宫,没事的时候却总喜欢往冷宫跑,她在那儿住了十六年,不管这座皇宫有多么富丽堂皇,于她而言只有那里才是家。
巧的是去找赵秧秧用膳的不止锦华一人,兰重衍捷足先登已经跟她吃上了,只是气氛有些尴尬。
锦华说着不打扰二人想溜之大吉,却被兰重衍拦下,“来了就入座吧,难得一家人一起吃个饭,跑什么?”
冷宫没撤锁之前,兰重衍从未进过那扇斑驳的大门,他极力克制了十六年,只是偶尔思念蚀骨才会绕道经过此处,但也不会做过多停留。
在兰重衍眼中,赵秧秧一直是他的正妻,即便过去这么多年还是没变,他自知亏全许多,待她更是小心翼翼。
锦华曾恨过他,怨他对赵秧秧过分冷漠,长大后明白他亦有苦衷,渐渐的就放下了,就是这俩夫妻久别重逢,能不能别像初见之人那般沉默无言?
锦华如坐针毡,真真是食不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