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杨宗道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一个月后庶吉士入文渊阁进学的老师便是他,黎文苑几日前在恩荣宴上已见过这位昔日的老师。
前世黎文苑自庆祐元年起就不再同两位哥哥一起修学,后来关于这位老师的消息她并不知晓,只在皇帝的只言片语中得知杨宗道已累官至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
现今一切都按照原来的轨迹循次而进,她心中的不安转剧。
文华殿是皇帝经筵之所,皇帝不在时,群臣也会在此举行廷议,坐而论道。翰林院需有人负责廷议纪录,杨宗道此时命他前往,应是负责此职。
黎文苑进入文华殿时,殿中大臣已悉数就坐。一先生形容清瘦,端坐于群臣之首,朗声道:“想必大家已知今日廷议之题了,云州战危,皇上有意责兵部派兵驰援,各位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在坐众人的满腹话语在此刻得以诉说,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
“这虏寇屡犯我国疆土,是腹心之疾,此次云州战危,可见他们是有备而来,现下派兵驰援,是朝廷制虏的一大机会,何不趁此与他们决战?也好保边境此后无患。”
“派使臣前去与他们谈和才是朝廷之道,贸然迎战未必可以取胜。两相交易才是万全之策,朝廷给他们封爵、让他们开贡市,以此劝他们停战,才是于朝廷有利的办法。”
“他们既已侵扰边圉多年,又怎会为封爵、贡市二事停战?这些虏寇旨在国之疆土!云州一役折损惨重,现在不派兵增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淮王谨守疆场,皇上是断不会让这位兄长孤军奋战的,不论是主和还是主战,眼下国家的损益都系于这云州。”
诸臣对派兵云州之事众说纷纭,有一人问:“元辅大人对此是何看法?”
一直缄默不言的杨宗道缓缓道:“云州一役,于国而言,主战是大损,主和是小损,可如今云州战危,局势已明,主战已成定局。”
有人忿忿道:“云州一役早该出兵,兵部拖到这个时候,也不知是何居心。”
说此话的是刑部尚书齐和宇,他一脸不满地睨了兵部尚书许桓一眼。
众臣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兵部为何不迟迟肯派援兵?他们各据一番心思。
此前淮王推测虏寇的军队人数或达十二万,奏请从就近的徽州和怀安调兵,皇帝的旨意送到后,两地督抚却迟迟不肯动身,他们只自请降职,只字不提为何不愿派兵。
许恒自知理亏,对齐和宇的话不置可否,在众人的幽幽注视下安然正坐。
“陛下此次十分不满兵部所为,待云州局势稳定后,京察便开始。”杨宗道说这话时,目光始终落在许桓身上。
翌日早朝,皇帝命兵部左侍郎林珣出为总督前往云州援助淮王。
徽州、怀安两地的督抚正被押送回京,朝臣也在这风波将起之时得知了其间诸多情事,对兵部渎职一事有一腔怒气正无法发作,未等皇帝问责,朝堂上便沸反盈天。
或言兵部和户部上下都被徽州和怀安买通,这两地的督抚谎报兵士人数,坐吃兵士军额;或言兵部尚书许桓有不臣之心,包庇自己的门生贪墨军饷;或言兵部和户部内多有奸猾之人,必须彻查。
言语间,众臣悄悄打量皇帝,天颜只带着一丝疲惫神色,和往日无异。
待众人言讫,皇帝才道:“兵部和户部渎职一事朕大抵都知道了,众卿若无其他事情禀奏,今日就到这吧。”
皇帝的反应出乎他们所料,两班朝臣难免交头接耳,黎文苑听见有人说道:“前些时日庆阳的都督为了黩货,杀死了运送军粮的运夫,皇上当时便雷霆震怒,今儿是怎么了?”
他身旁的翰林回答:“昨夜云州送来了告急军报,战事久持不下,军队折损惨重,淮王的长子更是因此战死。”
“这和问责兵部有何干系?”
“陛下大抵是心中不痛快罢,从前淑妃和皇后亲如姐妹,咱陛下和淮王自小一起长大,自然也就如亲兄弟一般,眼下云州因朝廷耽误战机,淮王之子又死在了虏寇手下,陛下应是正担心他那位兄长罢。”
“那兵部和户部的事就这样搁置了?”
“这次牵涉的人可远比上次庆阳那会儿多,皇上不过是想让这风浪更大些罢了。”
这日散朝后,各路弹劾兵部尚书许恒的奏章被送到通政司,其中内容大抵都和早朝时所说一样,这场贪墨案以兵部尚书为首,其余参与人员多为户部的官员。
皇帝马上便命三法司立案,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人皆一齐下狱。
前方战事未息,朝中一片吊诡气氛,大家都猜测淮王会因长子离世消极怠战。
然在朝廷援兵到达后,战势扭转,虏寇节节败退,而淮王始终舍身奋战于疆场,上呈皇帝的军报中只提战事艰苦,将士马革裹尸,只为护万民平安云云。
与此同时,诸臣还关注世子丧葬一事,皇帝本想以亲王丧仪厚葬世子,但淮王在家书中推辞说,世子自幼在云州长大,云州于他而言已是故土,所以他恳请皇帝允许世子葬于云州。
皇帝答允了此事,同时辍朝三日,命在城军民着素服五日,以悼世子。
待这些事宜结束已时近月末,林珣已经离京,黎文苑对他和淮王结交一事仍毫无头绪,距离淮王谋反还有几年,就算暂且搁置调查他的事也应无碍。
因而眼下她对京中的事情都不甚关心。
除了那个故人。
在这天休沐日,黎文苑和裴越早早就在云济街的食店里,吃着芙蓉肉,等着那位故人。
当初他们就是相遇于这食店对面。一个身穿青色圆领袍衫的肥硕男人大声叫嚷着要卖出他身旁的细瘦女子,那女子头发散乱,只默默跪坐在地上垂泪。
那时黎文苑第一次偷偷溜出紫禁城,她不忍见到此番场景,于是从那男人手中买下了那女子。
她叫清橙,此后的几年她作为黎文苑的贴身宫女生活在宫中。
黎文苑极目望去,见他们还未出现,问:“那间铺子都置办好了吗?”
裴越一脸自信地朝她一笑:“早就准备妥当了,按照你的意思,买在了西华街。”
他素来做事周全,这点黎文苑很是放心,转念一想,她又问:“你难道就没有什么要问我的?”
裴越略想了想,他和沁云自小跟着黎文苑一起长大,无论她做什么,他们都不会过问太多:“你想做什么只管去做便是,我没什么好问的,倒是沁云那丫头,以为你这铺子是给她买的,最近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
黎文苑抿嘴一笑:“那你有没有想过我这铺子是为你准备的?”
裴越知她是又拿自己打趣,不满道:“你的心思我哪猜得准。”
黎文苑托起茶盏啜饮一口,故作神秘状:“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片刻后,清橙和她的父亲出现在了对面。男人在热闹繁华的街市高喊要变卖自己的女儿,清橙在一旁连声哀求,男人似充耳不闻,继续这场变卖女儿的交易。
黎文苑与裴越对视一眼,一齐走了过去。
黎文苑不愿和那人有过多的交流,直接问道:“多少钱?”
男人沉默着打量了黎文苑和裴越一阵,嘿嘿一笑:“不多,就十两银子。”
清橙的母亲在她十岁时去世,此后父亲就开始嗜赌,家中的几亩田地也因此被变卖,年幼的弟弟更因没有余钱治病而死于家中。
思及此处,黎文苑心下更对他厌恶不已,语气漠然:“我要了。”
裴越从锦囊里拿出银钱递给了男人,他接过钱后连声道谢,并催促道:“还不快起来跟你家主人回去!”男人将清橙强行拉起,忙推她到黎文苑身前。
一直低首的她这才抬手拭泪,只是还不愿被切断一切希望:“爹爹,女儿这一走,我们便从此是陌上人了。”
男人面色决绝,道:“你只管走就是。”说罢他立即就转身离去。
他的离开是预料中的事情,在父亲的离去后她的饮泣也因此停止,只留面上阑干的泪痕。
黎文苑从袖中取出一方巾帕递给清橙,和声道:“不知姑娘叫什么名字?你别怕,我刚刚给你父亲银两并非是要你做下人的意思。”
清橙接过巾帕拭泪,须臾,恢复了镇静神情:“小女名叫苏清橙。”顿了顿,又道:“公子既买下了我,日后让我做牛做马,我也愿意的。”
如今她是男子身份,贸然买下清橙的确不好解释缘由,她抬目看到前面不远处有间衣铺,于是建议:“苏姑娘出来得匆忙,不如我们先去添置一些衣物吧?”
清橙答:“好……公子,你叫我清橙就好。”
黎文苑点头应允,转首对裴越说:“你回家寻沁云,让她带上些适合清橙的衣物,你们先一起去铺子那里,等这里的事办完,我们就过去。”
裴越走后,黎文苑和清橙一起去衣铺购置衣。大概是有黎文苑在身旁,清橙略显拘谨,老板问她喜欢什么颜色的绸缎,她只含羞敛眉,不知如何作答。黎文苑见状,把银两递给清橙,主动提议自己在门口等候。清橙见他走后,才觉轻松了许多。但因是不想让黎文苑久等,很快她就择好了制衣的布料,把剩下的钱币递还给黎文苑。
黎文苑暗暗叹气,道:“这些钱你且自己留着吧。”
清橙一愣,心下不解眼前这个和她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是对她做何打算:“公子,我们现在是要回你方才说的铺子么?”
不等黎文苑回答,一个男子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前世黎文苑自庆祐元年起就不再同两位哥哥一起修学,后来关于这位老师的消息她并不知晓,只在皇帝的只言片语中得知杨宗道已累官至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
现今一切都按照原来的轨迹循次而进,她心中的不安转剧。
文华殿是皇帝经筵之所,皇帝不在时,群臣也会在此举行廷议,坐而论道。翰林院需有人负责廷议纪录,杨宗道此时命他前往,应是负责此职。
黎文苑进入文华殿时,殿中大臣已悉数就坐。一先生形容清瘦,端坐于群臣之首,朗声道:“想必大家已知今日廷议之题了,云州战危,皇上有意责兵部派兵驰援,各位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在坐众人的满腹话语在此刻得以诉说,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
“这虏寇屡犯我国疆土,是腹心之疾,此次云州战危,可见他们是有备而来,现下派兵驰援,是朝廷制虏的一大机会,何不趁此与他们决战?也好保边境此后无患。”
“派使臣前去与他们谈和才是朝廷之道,贸然迎战未必可以取胜。两相交易才是万全之策,朝廷给他们封爵、让他们开贡市,以此劝他们停战,才是于朝廷有利的办法。”
“他们既已侵扰边圉多年,又怎会为封爵、贡市二事停战?这些虏寇旨在国之疆土!云州一役折损惨重,现在不派兵增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淮王谨守疆场,皇上是断不会让这位兄长孤军奋战的,不论是主和还是主战,眼下国家的损益都系于这云州。”
诸臣对派兵云州之事众说纷纭,有一人问:“元辅大人对此是何看法?”
一直缄默不言的杨宗道缓缓道:“云州一役,于国而言,主战是大损,主和是小损,可如今云州战危,局势已明,主战已成定局。”
有人忿忿道:“云州一役早该出兵,兵部拖到这个时候,也不知是何居心。”
说此话的是刑部尚书齐和宇,他一脸不满地睨了兵部尚书许桓一眼。
众臣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兵部为何不迟迟肯派援兵?他们各据一番心思。
此前淮王推测虏寇的军队人数或达十二万,奏请从就近的徽州和怀安调兵,皇帝的旨意送到后,两地督抚却迟迟不肯动身,他们只自请降职,只字不提为何不愿派兵。
许恒自知理亏,对齐和宇的话不置可否,在众人的幽幽注视下安然正坐。
“陛下此次十分不满兵部所为,待云州局势稳定后,京察便开始。”杨宗道说这话时,目光始终落在许桓身上。
翌日早朝,皇帝命兵部左侍郎林珣出为总督前往云州援助淮王。
徽州、怀安两地的督抚正被押送回京,朝臣也在这风波将起之时得知了其间诸多情事,对兵部渎职一事有一腔怒气正无法发作,未等皇帝问责,朝堂上便沸反盈天。
或言兵部和户部上下都被徽州和怀安买通,这两地的督抚谎报兵士人数,坐吃兵士军额;或言兵部尚书许桓有不臣之心,包庇自己的门生贪墨军饷;或言兵部和户部内多有奸猾之人,必须彻查。
言语间,众臣悄悄打量皇帝,天颜只带着一丝疲惫神色,和往日无异。
待众人言讫,皇帝才道:“兵部和户部渎职一事朕大抵都知道了,众卿若无其他事情禀奏,今日就到这吧。”
皇帝的反应出乎他们所料,两班朝臣难免交头接耳,黎文苑听见有人说道:“前些时日庆阳的都督为了黩货,杀死了运送军粮的运夫,皇上当时便雷霆震怒,今儿是怎么了?”
他身旁的翰林回答:“昨夜云州送来了告急军报,战事久持不下,军队折损惨重,淮王的长子更是因此战死。”
“这和问责兵部有何干系?”
“陛下大抵是心中不痛快罢,从前淑妃和皇后亲如姐妹,咱陛下和淮王自小一起长大,自然也就如亲兄弟一般,眼下云州因朝廷耽误战机,淮王之子又死在了虏寇手下,陛下应是正担心他那位兄长罢。”
“那兵部和户部的事就这样搁置了?”
“这次牵涉的人可远比上次庆阳那会儿多,皇上不过是想让这风浪更大些罢了。”
这日散朝后,各路弹劾兵部尚书许恒的奏章被送到通政司,其中内容大抵都和早朝时所说一样,这场贪墨案以兵部尚书为首,其余参与人员多为户部的官员。
皇帝马上便命三法司立案,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人皆一齐下狱。
前方战事未息,朝中一片吊诡气氛,大家都猜测淮王会因长子离世消极怠战。
然在朝廷援兵到达后,战势扭转,虏寇节节败退,而淮王始终舍身奋战于疆场,上呈皇帝的军报中只提战事艰苦,将士马革裹尸,只为护万民平安云云。
与此同时,诸臣还关注世子丧葬一事,皇帝本想以亲王丧仪厚葬世子,但淮王在家书中推辞说,世子自幼在云州长大,云州于他而言已是故土,所以他恳请皇帝允许世子葬于云州。
皇帝答允了此事,同时辍朝三日,命在城军民着素服五日,以悼世子。
待这些事宜结束已时近月末,林珣已经离京,黎文苑对他和淮王结交一事仍毫无头绪,距离淮王谋反还有几年,就算暂且搁置调查他的事也应无碍。
因而眼下她对京中的事情都不甚关心。
除了那个故人。
在这天休沐日,黎文苑和裴越早早就在云济街的食店里,吃着芙蓉肉,等着那位故人。
当初他们就是相遇于这食店对面。一个身穿青色圆领袍衫的肥硕男人大声叫嚷着要卖出他身旁的细瘦女子,那女子头发散乱,只默默跪坐在地上垂泪。
那时黎文苑第一次偷偷溜出紫禁城,她不忍见到此番场景,于是从那男人手中买下了那女子。
她叫清橙,此后的几年她作为黎文苑的贴身宫女生活在宫中。
黎文苑极目望去,见他们还未出现,问:“那间铺子都置办好了吗?”
裴越一脸自信地朝她一笑:“早就准备妥当了,按照你的意思,买在了西华街。”
他素来做事周全,这点黎文苑很是放心,转念一想,她又问:“你难道就没有什么要问我的?”
裴越略想了想,他和沁云自小跟着黎文苑一起长大,无论她做什么,他们都不会过问太多:“你想做什么只管去做便是,我没什么好问的,倒是沁云那丫头,以为你这铺子是给她买的,最近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
黎文苑抿嘴一笑:“那你有没有想过我这铺子是为你准备的?”
裴越知她是又拿自己打趣,不满道:“你的心思我哪猜得准。”
黎文苑托起茶盏啜饮一口,故作神秘状:“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片刻后,清橙和她的父亲出现在了对面。男人在热闹繁华的街市高喊要变卖自己的女儿,清橙在一旁连声哀求,男人似充耳不闻,继续这场变卖女儿的交易。
黎文苑与裴越对视一眼,一齐走了过去。
黎文苑不愿和那人有过多的交流,直接问道:“多少钱?”
男人沉默着打量了黎文苑和裴越一阵,嘿嘿一笑:“不多,就十两银子。”
清橙的母亲在她十岁时去世,此后父亲就开始嗜赌,家中的几亩田地也因此被变卖,年幼的弟弟更因没有余钱治病而死于家中。
思及此处,黎文苑心下更对他厌恶不已,语气漠然:“我要了。”
裴越从锦囊里拿出银钱递给了男人,他接过钱后连声道谢,并催促道:“还不快起来跟你家主人回去!”男人将清橙强行拉起,忙推她到黎文苑身前。
一直低首的她这才抬手拭泪,只是还不愿被切断一切希望:“爹爹,女儿这一走,我们便从此是陌上人了。”
男人面色决绝,道:“你只管走就是。”说罢他立即就转身离去。
他的离开是预料中的事情,在父亲的离去后她的饮泣也因此停止,只留面上阑干的泪痕。
黎文苑从袖中取出一方巾帕递给清橙,和声道:“不知姑娘叫什么名字?你别怕,我刚刚给你父亲银两并非是要你做下人的意思。”
清橙接过巾帕拭泪,须臾,恢复了镇静神情:“小女名叫苏清橙。”顿了顿,又道:“公子既买下了我,日后让我做牛做马,我也愿意的。”
如今她是男子身份,贸然买下清橙的确不好解释缘由,她抬目看到前面不远处有间衣铺,于是建议:“苏姑娘出来得匆忙,不如我们先去添置一些衣物吧?”
清橙答:“好……公子,你叫我清橙就好。”
黎文苑点头应允,转首对裴越说:“你回家寻沁云,让她带上些适合清橙的衣物,你们先一起去铺子那里,等这里的事办完,我们就过去。”
裴越走后,黎文苑和清橙一起去衣铺购置衣。大概是有黎文苑在身旁,清橙略显拘谨,老板问她喜欢什么颜色的绸缎,她只含羞敛眉,不知如何作答。黎文苑见状,把银两递给清橙,主动提议自己在门口等候。清橙见他走后,才觉轻松了许多。但因是不想让黎文苑久等,很快她就择好了制衣的布料,把剩下的钱币递还给黎文苑。
黎文苑暗暗叹气,道:“这些钱你且自己留着吧。”
清橙一愣,心下不解眼前这个和她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是对她做何打算:“公子,我们现在是要回你方才说的铺子么?”
不等黎文苑回答,一个男子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