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随军入朝都已有半月余。她婉拒了朝锦歌邀其入住朝府做客的好意,只身在客栈休养。

    朝锦歌隔三岔五差人送来的吃食、物什囤积在她的客房里,狭小的空间想要寻得落脚的地方,还真是不易。谢妫来得更勤些。甚至日日都来。

    李欢那日随谢妫入莫府吊唁,触景生情,连带着几日都未曾出了客房。谢妫察觉到了她的异样,即使他不善言辞,也总想换着花样逗她开心。

    游玩散心还是宫寺祈福,谢妫连着磨了好几天,李欢才松口,答应了一同前往宫寺祈福的邀请。

    离约定的时辰还早着,李欢用了膳,伫立在客栈前,静静等候着。谢妫从不失约,也从迟到。虽然他们之间,也并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时事。

    李欢背手徘徊于堂下,她身上穿着的仍是素雅的白裙,没什么花式,惟独袖口上还缀着含苞待放的百合。她仍在孝期,从郾城走得匆忙,迭换的衣物都是朝锦歌硬拉着她,在朝都商铺里,现量现裁的新衣。

    新衣旧裳倒是不打紧,只要在重大场合前不失了仪态,李欢都不怎么在意。

    巳时临近,谢妫仍未现身。一旁的马车乍现,停靠在客栈前。李欢抬眉,只是一眼,却低了下去。这,并不是谢家的马车。

    “李欢!”朝锦歌从马车内探出头来,冲着李欢的方向挥了挥手。转身就要下车,又被一旁的侍从拦截。

    一旁候着的人为难道:“君后娘娘吩咐小的护送六司女眷前往宫寺,女公子蓦然下车,恐怕......”

    朝锦歌撅了撅嘴,心想这宫里的铁规不会拐道,非黑即白;她初次进宫便领教过,更别提商量的余地。

    李欢迈步上前,既然朝锦歌不便下车,不如她向前几步,主动靠近她,总归不会害了规矩,让旁人为难。

    “朝将军,这是要去哪儿?可是进宫?”

    朝锦歌顿时晃了神,李欢霎时的称呼,总是会将她带回持剑杀敌的风雨中。

    朝锦歌自南下回朝,就像是做了场不切实际的梦,仿佛上场杀敌的女将,只是她在梦中苦苦追寻的身影,是虚幻并非现实。家人嘴上“斥责”她不辞而别、身临险境,却对她的功绩绝口不提;就连君主对她的所作所为,只是一笔带过的寡言和华而不实的奖赏。

    那些,都不是朝锦歌蓄力求之。

    “君后邀请六司女眷前往宫寺祈福。夏安年福,求个好兆头。你为何在客栈前来回踱步?可是在等人?”

    李欢脸上闪过一丝红晕,“谢妫与我也约着今日前去宫寺祈福,只是约定的时辰到了,他许是在路上耽搁了......”

    朝锦歌爽快道:“既是同路,何不乘我的马车前往宫寺,与谢妫在宫寺会和?”

    伫在马车边上的侍从左顾右盼,悄声打断道:“女公子切莫误了时辰......”

    李欢也不敢犹豫,转身向客栈的伙计交代了一番,搭着朝锦歌的手腕,坐进了马车。

    多了同道而行的伙伴,朝锦歌一扫之前的沉默,又变得活泼多言。拉着李欢谈天说地不得停。

    马车慢行,还没走出二里地,骤然停顿,幸亏朝锦歌拉着李欢,不然额头撞上车壁,免不了鼓起个包。

    侍从点头哈腰,慌张解释道:“这马不知怎得,任凭奴如何驱使,也不愿再往前迈出一步。还请女公子恕罪,奴再想想法子......”

    朝锦歌本就慢人一步,如今再没了马车代步,只怕更是落后于人,误了吉时。

    “宫中御马出了事故,不知你可否担待得起!”

    清冷的男声从马车后袭来,轻而易举立下威严。

    宋城侧身下马,扶着朝锦歌下了马车,孙喜也画葫芦照瓢,隔着帕请李欢下车。

    “今日君后娘娘邀六司女眷前往宫寺祈福,若是朝家女公子误了时辰,失了约......”宋城没再赘述,其中门道侍从心领神会,眼下只有受训的份儿。

    李欢受力蹬上孙喜的马,朝锦歌贴心地将马镫合着她的鞋,又将马绳递至孙喜手中。

    “李欢与人有约,迟不得。”

    孙喜还是头一次见着朝家女公子,没成想朝锦歌使唤他做事倒是得心应手。孙喜撇过头去,刚想求问宋城的恩准,只是自从偶遇朝家女公子后,殿下的眼神就没从她身上移走。

    平日里得势也依旧以失势淡名伪装的殿下,此时嘴角的笑意从未放下,依旧高高挂起。平易近人的殿下,惟独在朝家女公子遭遇不公时,才会厉声问责管事的人,才学会以自己的权势压人。若是这事儿放在旁人身上,孙喜担保殿下只会快马加鞭,不会出手,更不会看戏;只丢下一个漠视又悲悯的神情,转身涌入人群。

    孙喜知道他的殿下不是心系苍生的救世主,相反,他是权衡利弊的造局者。

    殿下救他是顺手之恩,更是顺势所为,有条不紊地安排他进宫;无论是顺义殿还是后宫的风吹草动,绝对瞒不过殿下。孙喜不敢肖想宋城背后的势力,他只需要他的主子是谁,如何不遗余力地为殿下效力,才是孙喜真正感恩戴德的初心。

    历经种种,孙喜默认宋城是认权不识情的人,或言他残留的温存便是从冬媪身上汲取的亲情,也随着无极殿的祸火,葬送了干净。可为何朝家女公子竟成了冬媪之后的特例?殿下究竟对她何利可图?

    孙喜心里存了疑,牵着缰绳,只朝着宫寺晃去。

    朝锦歌叉着腰,让李欢先行,至少她们两人中有一人可以准时赴约。

    “你还不快些上马,追着去,不然连你也赶不上这好时辰。”朝锦歌摊手,好似认命,只是不想拖宋城下水。

    宋城却将手里的缰绳绕在了朝锦歌的手上,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师兄这匹好马就先借给师妹了,宫寺祈福原非我本意,不过是凑个热闹。”

    朝锦歌闻言,有些内疚,“那日你惹了君主不快,已经挨了责罚,如今若是再违了君后好意,恐怕要把这宫里的人得罪个干净......”

    朝锦歌脩地翻身上马,却并未着急驱使马前行。她伸手望向宋城,“两人同行,总好过一人受罚。”

    朝锦歌不想委曲求全,在他们二人之间取舍,并肩同行才是正途。

    清规旧律,不断萦绕在宋城身边,却没拦住他心头的悸动,两手紧握、并肩同行的决绝。

    二人心照不宣,仿佛在意彼此已经成为了共识。不是准备好、演练过的无数措辞,恰恰就藏在彼此下意识的举动中,悄无声息。

    那日危难之际,宋城也如同朝锦歌今日一般,没有犹豫,只是伸手,救彼此于水火。

    只是同行,就好。

    ***

    自从那日金幼仪在大庭广众认下她与莫殇的婚事后,两人竟默契般断了来往,连着几日,别说寒暄,就连一面也未曾见过。

    莫殇认出了金家的马车,闹市街头,他握紧怀里的包裹,调转马头礼让着。

    金幼仪慢条斯理地掀开窗帷,目光却只抓住了莫殇手足无措的慌张。

    原来,他还是在躲她。

    金幼仪挂出苦笑,那日仗义执言,近乎搭上了她的后半生。她不在乎旁人风言风语的诽谤诬蔑,可若她心心念念的人,惧她躲她,连见上一面都成了奢侈;那她当初又何必......

    万语千言汇至嘴边,只剩下无声叹息。

    “君后邀六司女眷至宫寺祈福,不知你得空、能否与我一同赴约?”依旧是她金幼仪“败下阵来”,邀约如同悬着的心一般,再没等到莫殇确切回答前,摇摇欲坠。

    莫殇将怀里的包裹转系在马鞍上,蹬下马镫,侧手握着缰绳,站在金家马车旁;轻声回道:“好。”

    干净利落,是肯定的答案。

    莫殇的爽快,与那日沉默寡言的他,截然不同;可他却仅凭一句回话轻而易举就牵动了金幼仪悬挂的心,如同缓缓落下的窗帷一般,定格于此。

    金家马车在前,莫殇牵着马紧随其后。

    一前一后,无声胜有声。

    “都说宫寺祈福,夏顺年安,不知你所求何物?”金幼仪下了马车,绯裙摇曳,被身后蒙起的香火烟气缭绕着,不禁发问道。

    寻常人求神拜佛、增添香火,心有夙愿,谋份好差、求段姻缘,还是接续身体安康免遭厄运缠身。这都是金幼仪能想出的说辞,不知莫殇进了宫寺,合手礼拜,为何所困?

    身后进出宫寺的百姓络绎不绝,提溜着装满贡品的篮子的老妪、半绾青丝手里攒着香囊的女郎,还有追逐嬉戏窜身玉坠响的孩童;唯有莫殇静得出神。

    “宫寺香火不断,灵验的鸿运平等地降临众生的意念中。可惜,我不信这些。想来,宫寺的鸿福不会灵验在一个不为此起心动念的人身上。”

    事在人为,与其依靠日夜祈诵经文,莫殇还是宁愿更相信自己。

    “信也好,不信也罢。终究是给自己个安慰。自己取悦自己,何乐不为?好了好了,你们两再这么聊下去,可真要误了吉时。”朝锦歌跃下马,拉着金幼仪就要往寺里走。

    宋城和莫殇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作罢,两人同行将马匹栓靠在阴凉处。

    宋城抬手摸上了莫殇系在马鞍上的包裹,浅色布料透着些许红光。

    宋城笑道:“棉连纸白润如玉,六吉棉连,用作金镶玉的衬纸也不为过。师兄费力找了一番,有心了。他日,用作聘书,传为佳话。”

    莫殇挠头,藏匿在包裹下的真容,还是被宋城窥了去。他这几日劳心费力,算婚约落定再匆忙,也不能失了三媒六聘的礼节。

    “听闻宫寺有棵姻缘树,金玉良缘,心向往之。”宋城继续说道。

    “师兄可以不信,却不能不做。师兄身边总是有人会相信,既有信念就会有期许,有了期许就会害怕被人辜负。”言至于此,莫殇谢绝的话语卡在喉里,发不出声响。

    “既是求心安,不妨让所有人都如意。”莫殇想起金幼仪此前的套问,如今他才算找到答案。

    “所求何物?”

    不是坠入洪流、人云亦云的跟风,而是心安且定,求你我的姻缘。

    求他莫殇和金幼仪的缘。

章节目录

不敢与君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昭昭望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昭昭望月明并收藏不敢与君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