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薯片只卖了五份,我们等了许久这薯片也没人再来买,只好回来了。”徐州和郑泰垂头丧气:“可能我们摆摊的位置也不够好,比较靠边了。”

    众人大失所望,纷纷看向夏欢。

    夏欢知道这种时候鼓舞士气的重要性:“哪怕卖出去一份就是好的开始,第一次就卖了五份,后面一定会越来越好。”

    细细盘问之下,夏欢分析了几个原因:

    其一,二人把装薯片的大筐摆在前面,而不是装在一个个柳条篮里,来往的人看了,即使想买也没法带走,所以连问的想法都没有。

    其二,这种新奇的小吃大家都没见过,不知道什么做的,好不好吃,自然也不会来卖。

    其三,二个男人头回做摆摊,不好意思张嘴叫卖,不能引起大家注意,路过看一眼也就过去了。

    做生意翻车不怕,复盘找出问题尤为重要,大概知道了问题所在,夏欢这次心里有了底。

    “明日出摊,每种口味各摆出五份,这样就是明白的告诉大家薯片是方便带走的,起码第一眼看过来不会立刻放弃买的念头。”

    “要有试吃。明日多做一点,两个口味分别单独摆半蓝给大家品尝,让大家随意吃,无论买不买都可,关键态度一定要好,这样大家才会觉得买的舒坦。”

    “至于吆喝吗,只能你二人自己努力了,没什么不好意思张嘴的。”夏欢想了想,还得现代的口号比较吸引人:“这样,你们跟我喊。”

    “薯片薯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夏夫人和一众下人听的大眼瞪小眼,没见过谁家小姐这样大呼小叫的。

    但是,这也给了摆摊二人极大鼓励,身为大家闺秀都能放下身段,自己又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呢。

    二人对视了一下,喊出来第一嗓子:“薯片薯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夏欢很满意:“你们二人不能只守着摊吆喝,要端着薯片主动让路上来往的人品尝,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另外,这几日辛苦二位尽量往街市热闹的地方找地方,一旦大家喜欢上这个薯片,日后即使靠边都不发愁卖了。”夏欢此时已经有了□□成把握。

    不出所料,第二日,郑泰二人按夏欢的办法,吆喝试吃的手段全使了出来,没一会功夫就卖了个精光。

    高兴之余,雪棠主动请缨:“大小姐,婢子和下人们商量,明日按四十份准备也是可以的。”

    “大家辛苦一段时间,待薯片生意稳定后,给大家涨月钱。”夏欢知道,眼前虽然是画大饼,但是对振奋人心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几日,薯片生意如夏欢所料,出摊不出一刻钟就抢光,搞得郑徐二人抱怨薯片太少不够卖。

    按眼前宅子里的人手,雪棠估计最多可以做到日出五十份,若再多,必须要增加人手和地方。

    夏欢犹豫了,买下人和租店铺,要很大一笔钱,肯定要动用母亲的私房钱,甚至要典当首饰,万一日后买卖不稳定,可能会赔的血本无归。

    就在夏欢犹豫不决之时,郑泰带回一个纸条,就是这个纸条,让夏欢立刻下定了决心。

    “咱们正收拾回走,一个自称茶楼账房先生的人拦住咱们,非拉着去他的茶楼里看了一圈,还写了这个纸条让转交给管事的。”郑泰从胸口掏出个纸条递给夏欢。

    夏欢打开一看,脸上瞬间挂满了笑意。

    夏夫人着急:“欢儿,纸条上写的什么?”

    “您要是看了纸条,就要借给女儿一些私房钱。”夏欢调皮的把纸条递给母亲。

    夏夫人疑惑的接过纸条细看:兹有聚福茶楼,欲向贵坊订购各种口味薯片若干,如有意向,请速派人洽谈,恭候佳音。落款也是聚福茶楼。

    “恭喜大小姐,这炸薯片小摊看来要成大气候,聚福茶楼现在可是京城达官贵人最常去的地方之一,谈生意办事情几乎都在那里。”

    若碧看清了纸条后,比夏欢还要高兴:“若和这个茶楼说好,那接下来可有的忙了。”

    “就是这个意思呢,若聚福茶楼要的多,人手和地方便都不够了。”夏欢点点头,笑着看向母亲:“所以才说要向娘借一些私房钱。”

    夏夫人高兴的合不拢嘴,自己女儿如此优秀,当娘的哪有不支持的:“欢儿要用就拿去,和自己娘哪有借的道理。”

    转念一想,又有些担心:“只是这茶楼要派人前去商量,欢儿眼前尚未及笄,不适合出面,如何是好?”

    夏欢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自己如今只是个十三岁的姑娘家,和男人谈生意不太合适,想了想,夏欢有了主意:“若碧姑姑,徐州和郑泰二人是什么情况?”

    “这宅子里所有下人都是大夫人从沈家带过来的,都签了死契。”

    夏欢一想,也对,要是夏家的下人,不能跟着一起出来。

    “郑泰打小在沈家长大,对大夫人忠心耿耿,徐州是后买进来的,人品端正,办事机灵,这二人大小姐可以放心用。”

    “这二人是否识字?”

    “郑泰以前在沈家学过一些,日常简单常用的字能认会写。”若碧对家里下人们的情况了如指掌。

    夏欢暗想,母亲沈家看来家风甚好,带过的人都是忠心耿耿,心思也细密。

    “行,这事简单,只要忠心即可,明日郑泰去聚福茶楼谈,具体价钱,看茶楼要的数量回来再说。”夏欢当即做了决断。

    “那明天出不出摊?土豆片今天做还是不做?”若碧提醒,怕夏欢忘了这茬耽误明天出摊。

    “做,在供应茶楼前,暂时还是四十份,人手就这么多,再多了大家忙不过来。”夏欢有条不紊的一一安排。

    第二日,夏欢跟着出摊的二人,一起来到聚福茶楼附近,嘱咐郑泰记好茶楼每天要多少量,预期的价位,供应方式,并递给郑泰一封信亲手交给茶楼老板。

    昨夜夏欢反复思量,担心茶楼老板会觉得派一个下人去谈生意不够尊重,因此特意让青宣代写了这封信,推说自己抱恙在身无法前来,全权委托郑泰来谈,日后提供的薯片必能尽心尽力,保质保量。

    以夏欢在现代摆了十几年摊的经验,生意人只要货物保质保量按时供应,不耽误他赚钱,别的都不会计较。

    青宣对此很是疑惑:“长姐怎么不自己写?”

    “长姐的笔迹和落款太过柔和,一看就是女人家,会被茶楼老板看轻。若以青宣的名字去谈,更为合适。”

    夏欢想的长远,这个时代还是男权社会,将来做生意少不得抛头露面,现在以弟弟名义做生意,若成功打出招牌,也是为他日后铺平道路。

    青宣一想,确实有道理,夏欢也趁此机会搞清楚,原来弟弟是“清瑄”而不是青宣。一举两得。

    对于与茶楼的合作,增加人手和店铺,仅仅指望薯片一个生意,回本都不够,必须要有新的生意。

章节目录

宜居小镇从一块荒地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可乐咖啡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可乐咖啡猫并收藏宜居小镇从一块荒地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