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苒枝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梦境。
冰封千里,雪覆大地,分明一片冬日景象,却又好似不是冬日。
梦里,她穿袄子去过,穿宫裙也去过,别提在漠北时常穿的骑射服,就连上一世的T恤短袖也都有过。
应该是冬日吧。
不然湖水不会那般寒凉,岸边垂下的也不会全是亮晶晶的银条儿。
她梦见自己跳下水去救人,却不知怎的,她一个人秤砣似的往下沉。
手指触到湖底软烂的泥,她宛如回到了故乡,心底攸乎生起长眠于此的冲动。
她无数次梦到这湖底,身临其境的感受令她无法视之为简单的一个梦。
而且她腰上有一道奇怪的疤,有次二哥说漏嘴,说那是被鱼咬出来的。
但当她追问时,所有人又都顾左右而言他,只一口咬定她没有跳过湖,更没有救过什么人。
可怜她自诩浪里小白龙,前世起就是个游泳健将,却不知从哪一日开始,忽然变得看到湖就绕道走,打死也不敢再下水。
阿母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知道怕才好呢。”
她不满:“那是自视过高。”
然而她那个一生戎马的爹也道:“怕死,才能好好活着。”
她不明白:“怕死,要如何上战场?”
爹娘笑而不语,最疼爱她的大哥也只摸摸她的脑袋,告诉她:“枝枝长大了就能懂啦。”
要如何懂呢?
她穿越前,可还没有死呢。
若她沉眠于湖底,是不是就能回去另一个世界了?
*
斗转星移,日上三竿,西院里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温苒枝从床上坐起来,恍恍惚惚的喊:“妈,几点了?”
金屋银屏是从小跟在她身边的陪嫁丫鬟,早习惯了她的胡言乱语。
一见她那涣散的神情,都见怪不怪的,一个拿温帕子给她擦脸,一个笑着答道:“小姐,快午时了,您可还要用早膳?”
温苒枝被伺候着梳洗过,醒过神来,眼神别扭的瞪着两人。
金屋银屏对视一眼,知道她又犯了病,噗嗤一声笑道:“小姐哎,我们拿了您发的例银,不会连这点子事都不让我们做吧?”
温苒枝不说话,心里发闷。
她看小说里别人胎穿是出生就有了记忆,但她意识到自己是胎穿时已经是记事的年纪了。
脑子里咕嘟咕嘟涌现出那些什么现代、平等之类的想法,身体却自然而然的习惯了被人伺候。
她也说不清被同化了多少,但总觉得和上一世的自己已经完全是两个人了。
见小姐醒来就丧着一张脸,金屋抱来个箱子,唬她道:“小姐,这有个好东西,你想不想看看?”
温苒枝将眼珠子转过去,却听银屏重重的吸了一口气,道:“小姐,先说好了,这是王爷送您的生辰贺礼,我们也不想拿给您看的……”
“这样啊,”温苒枝点点头,随意道,“那便不看了吧。”
“不看怎么行,待会儿可还要去谢恩的呢。”
金屋如是说着,却往门口走出两步,冲银屏努嘴道,“快打开给小姐瞧瞧。”
银屏瞪了她一眼,“你抱来的,你自己开。”
金屋已经躲到门边,扒着门嘻嘻笑道:“我不管,我拿的例银只够我做到这一步,剩下的该妹妹你来了。”
银屏看看她又看看温苒枝,后者托着腮,半含着笑意,一副“我倒要看看你们在演什么”的模样。
没辙。
银屏深呼吸一口气,扭过头闭紧眼睛,飞快的翻开箱盖,“小姐你自己看吧。”
上好的朱漆雕花百宝箱,内里好端端的放着一只纸扎锦鲤。
“呀,是灯笼!”温苒枝盯着瞧了好一会儿,脸上笑意未减半分,甚至还拿出来瞧了瞧,遗憾道,“怎的不昨天拿出来呢。”
金屋银屏对视一眼,互相都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了两个字:不好!
两人如临大敌。
一个飞快的跑回来夺过鱼灯笼放回去“啪”的合上箱盖端走,一个拉起温苒枝的手把她带到桌边,急道:“小姐,喝点红豆汤。”
“不喝不喝,一盏灯笼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温苒枝嘴里没停,声音却渐次弱了下去,脸色也肉眼可见的变得惨白,半丝血色也无。
金屋像犯了什么大错,缩着手站在一旁。
银屏顾不上说她,重重的抚着温苒枝的后背,柔声问:“小姐,芸娘送了盆梅花,已经半开了,您要不要去瞧瞧?”
温苒枝只觉得手脚发麻,上下牙咬的死紧,一个“好”字怎么也发不出来,帕子擦到脸上,才知道眼泪都掉出来了。
早在银屏提起“芸娘”时,金屋就已经跑出去,这会子已经招呼小赵将花搬了进来。
温苒枝被擦干净脸,又推着转过身去瞧那花。脑子里忽然冒出些混乱的画面,但又都一闪而过了。
就这么拍背揉心的过了许久,温苒枝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她不解的看向银屏:“我到底是怎么了?”
被鱼咬了留下道疤而已,又不是要了她的命,怎么连鱼灯都见不了了?
她有那么脆弱吗?
银屏不说话,拿眼去看金屋。金屋瞧瞧天又瞧瞧地,一副“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
温苒枝正要追问,却见萧重樾身边小厮的身影出现在连廊。
她于是按下疑惑,回身坐到梳妆台前。
银屏去了又回,果然道:“王爷请您过去用午膳。”
温苒枝垂了垂眸表示知道了,指着妆匣里最素的一只簪子,“就戴这个吧。”
*
嫁到岐王府半年多,温苒枝和这个名义上的夫君一起用膳的次数寥寥可数。
每一次都无一例外的,食之无味。
和心境无关,单纯是字面上的,无味。
温苒枝看着一桌子的清汤寡水,嘴巴里已经回味起了昨晚吃的炸丸子。
咬一口嘎嘣脆,那才叫一个香喷喷。
她尽量放平眉毛吃完了一碗饭,完成什么不可能的挑战似的舒了一口气,轻轻放下筷子:“王爷,妾身吃好了。”
岐王府规矩颇多,食不言寝不语这种基础中的基础自不必说,王爷没放筷子走人,谁都不许离开桌子,这是基础2.0。
权贵之人不见得每一个都优雅贵气。尤其萧重樾,先是幽禁后是流放,真正回长安正儿八经当王爷,也不过是这两年的事儿。
按说这样的人,多少该带着些从尘土中碾过的痕迹。
好比同样是被流放过的魏王,即便身穿最好的绫罗绸缎,也掩盖不掉脸上那被风霜摧残的纹路,和举手投足间连他自己也不曾发觉的不忿。
唯独萧重樾,不仅矜贵持重,还带着沉稳的疏冷感,连那张漂亮的脸也因此被仰住了几分,使人只敢在心头肖想,不敢冲撞冒犯。
温苒枝乖顺的微垂着脑袋,脑子里已经在神游太虚了,却不知何时萧重樾终于吃罢饭又命人撤了桌子,施施然开了口:“昨日可还尽兴?”
温苒枝一惊回神,立刻就想起来,自己并不单纯只是来吃饭的。
她规矩的行了礼,道:“昨夜西院赏月,动静闹得大了些,王爷不怪罪妾身,妾身感激不尽。”
说罢,瞧了瞧他的脸色,确实是不太愉快的模样,她低下头,“多谢王爷送的灯,妾身很喜欢。”
想了想,又继续补充道,“还有司礼房送的东西,妾身也很喜欢,谢王爷惦记。”
萧重樾点点头“嗯”了声,没了下文。
饭吃完了,恩也谢过了,萧重樾还没有放人的意思,温苒枝不好一直站着,于是坐了回去。
坐着坐着,又觉得这凳子似乎不大好,膈屁股。
萧重樾微抿着唇,脸上依旧是那不甚愉悦的表情。
随身的沉香珠不见踪影,他手上似乎不太习惯,修长的食指一下一下往拇指上扣。
他不说话,温苒枝只能等。
她望了眼立在门边的银屏,后者微垂着脑袋,似有感应的投来一瞥,给出一个“您再忍忍”的笑意。
唉……
萧重樾敲着手,忽然道:“昨日太奶奶的吩咐,你可还记得?”
有些人说话,会先看着人的眼睛,给人一种心理压迫;有些人说话,会先做一个动作,表明他要开始说话了;再不然,也会有一种暗示,或者某一种预兆。
但萧重樾说话,总给人一种平地起惊雷的突兀。
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前摇,每每温苒枝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却还是会被他惊得浑身一震,然后心里就抑制不住的慌乱起来。
她掐着手,强自镇定下来,歪着头回忆了片刻,不确定的问:“王爷可是指那个‘好’字?”
萧重樾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淡淡追问:“你如何想?”
指甲掐进肉里,温苒枝面上仍挂着笑意,温顺的垂下眸子。
“妾身明白,王爷心里有人,王妃的位子妾身坐不了多久。但妾身不明白,待那个人回来了,这个‘好’,还能好吗?”
温苒枝耳旁蓦然吹过一阵风,风里似乎裹挟着他的一声笑,又似乎只是她耳中响起的嗡鸣。
她的脑袋垂得更低了。
自知之明这种东西,自她入府那日起,就被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门上。
萧重樾的目光滑过她光洁的脖颈,落在那素白的簪子上。
“倒是衬你。”他道。
温苒枝抬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迷茫,“王爷此话何意?”
萧重樾捻动手指,又烦躁的敲了敲。
那串佛珠没带在身上,心里躁意就有些压不住。
“在府里好生待着,下次入宫前,不要出门了。”
话毕,他再不多看眼前人一眼,大步流星的走了。
不多时,侍卫郁陵进来书房,守着他练了一会儿字,几度欲言又止。
萧重樾大笔一挥,一个撇撇到了姥姥家。
听得身后噗嗤一声笑,他烦躁的扔掉纸,道:“越发没规矩了。”
“爷,您瞅瞅外边。我再不弄出点动静,您可有得忙活了。”
萧重樾喜竹,书房四面都种上了翠竹,风起时沙沙作响,雪落时静谧如仙境,甚是清雅。
他抬眼,越过窗棱,就看见温苒枝站在苍翠的竹林边,目光微垂,不知在瞧什么,初生小鹿般惶惑又好奇。
温苒枝身形本就单薄,穿得又少,只当是来吃饭,连个暖炉都没带,站在风里越发显得可怜。
萧重樾面上不辨喜怒,道:“这种事,还需要我亲自交代?”
郁陵熟知这位爷的脾气,点头哈腰的出去,将温苒枝请了进来。
温苒枝甫一走进,一股子寒气就拥了进来。
萧重樾不悦的微微蹙眉,郁陵立即了然的将人引去炭盆边,“夫人,您先暖暖身子。”
说话间已经有丫鬟端了姜汤进来,银屏接过去伺候温苒枝喝了,才跟着郁陵退出门外,只留主子们在屋里。
温苒枝原只是来追问一句,没想着劳动这么些人,而萧重樾只低头写字,半个眼神也没给过她。
她悻悻的坐了一会儿,想到银屏还站门外吹风,于是壮着胆子走过去,福了福身子,道:“王爷,方才您走得急,想是没听见我的话……”
温苒枝说着,目光无着落的垂到桌上。
铺满半张桌子的纸上只写了半个字,不待她看清,萧重樾已经卷起扔到一旁,问:“要说什么?”
不耐烦的辞气。
温苒枝下意识咽了口唾沫,伸手扶住桌子站稳了,凝神继续道:
“西院有些景荒了……妾身想问,若不能出府,可否准妾身闲来无事修葺一二?”
冰封千里,雪覆大地,分明一片冬日景象,却又好似不是冬日。
梦里,她穿袄子去过,穿宫裙也去过,别提在漠北时常穿的骑射服,就连上一世的T恤短袖也都有过。
应该是冬日吧。
不然湖水不会那般寒凉,岸边垂下的也不会全是亮晶晶的银条儿。
她梦见自己跳下水去救人,却不知怎的,她一个人秤砣似的往下沉。
手指触到湖底软烂的泥,她宛如回到了故乡,心底攸乎生起长眠于此的冲动。
她无数次梦到这湖底,身临其境的感受令她无法视之为简单的一个梦。
而且她腰上有一道奇怪的疤,有次二哥说漏嘴,说那是被鱼咬出来的。
但当她追问时,所有人又都顾左右而言他,只一口咬定她没有跳过湖,更没有救过什么人。
可怜她自诩浪里小白龙,前世起就是个游泳健将,却不知从哪一日开始,忽然变得看到湖就绕道走,打死也不敢再下水。
阿母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知道怕才好呢。”
她不满:“那是自视过高。”
然而她那个一生戎马的爹也道:“怕死,才能好好活着。”
她不明白:“怕死,要如何上战场?”
爹娘笑而不语,最疼爱她的大哥也只摸摸她的脑袋,告诉她:“枝枝长大了就能懂啦。”
要如何懂呢?
她穿越前,可还没有死呢。
若她沉眠于湖底,是不是就能回去另一个世界了?
*
斗转星移,日上三竿,西院里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温苒枝从床上坐起来,恍恍惚惚的喊:“妈,几点了?”
金屋银屏是从小跟在她身边的陪嫁丫鬟,早习惯了她的胡言乱语。
一见她那涣散的神情,都见怪不怪的,一个拿温帕子给她擦脸,一个笑着答道:“小姐,快午时了,您可还要用早膳?”
温苒枝被伺候着梳洗过,醒过神来,眼神别扭的瞪着两人。
金屋银屏对视一眼,知道她又犯了病,噗嗤一声笑道:“小姐哎,我们拿了您发的例银,不会连这点子事都不让我们做吧?”
温苒枝不说话,心里发闷。
她看小说里别人胎穿是出生就有了记忆,但她意识到自己是胎穿时已经是记事的年纪了。
脑子里咕嘟咕嘟涌现出那些什么现代、平等之类的想法,身体却自然而然的习惯了被人伺候。
她也说不清被同化了多少,但总觉得和上一世的自己已经完全是两个人了。
见小姐醒来就丧着一张脸,金屋抱来个箱子,唬她道:“小姐,这有个好东西,你想不想看看?”
温苒枝将眼珠子转过去,却听银屏重重的吸了一口气,道:“小姐,先说好了,这是王爷送您的生辰贺礼,我们也不想拿给您看的……”
“这样啊,”温苒枝点点头,随意道,“那便不看了吧。”
“不看怎么行,待会儿可还要去谢恩的呢。”
金屋如是说着,却往门口走出两步,冲银屏努嘴道,“快打开给小姐瞧瞧。”
银屏瞪了她一眼,“你抱来的,你自己开。”
金屋已经躲到门边,扒着门嘻嘻笑道:“我不管,我拿的例银只够我做到这一步,剩下的该妹妹你来了。”
银屏看看她又看看温苒枝,后者托着腮,半含着笑意,一副“我倒要看看你们在演什么”的模样。
没辙。
银屏深呼吸一口气,扭过头闭紧眼睛,飞快的翻开箱盖,“小姐你自己看吧。”
上好的朱漆雕花百宝箱,内里好端端的放着一只纸扎锦鲤。
“呀,是灯笼!”温苒枝盯着瞧了好一会儿,脸上笑意未减半分,甚至还拿出来瞧了瞧,遗憾道,“怎的不昨天拿出来呢。”
金屋银屏对视一眼,互相都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了两个字:不好!
两人如临大敌。
一个飞快的跑回来夺过鱼灯笼放回去“啪”的合上箱盖端走,一个拉起温苒枝的手把她带到桌边,急道:“小姐,喝点红豆汤。”
“不喝不喝,一盏灯笼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温苒枝嘴里没停,声音却渐次弱了下去,脸色也肉眼可见的变得惨白,半丝血色也无。
金屋像犯了什么大错,缩着手站在一旁。
银屏顾不上说她,重重的抚着温苒枝的后背,柔声问:“小姐,芸娘送了盆梅花,已经半开了,您要不要去瞧瞧?”
温苒枝只觉得手脚发麻,上下牙咬的死紧,一个“好”字怎么也发不出来,帕子擦到脸上,才知道眼泪都掉出来了。
早在银屏提起“芸娘”时,金屋就已经跑出去,这会子已经招呼小赵将花搬了进来。
温苒枝被擦干净脸,又推着转过身去瞧那花。脑子里忽然冒出些混乱的画面,但又都一闪而过了。
就这么拍背揉心的过了许久,温苒枝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她不解的看向银屏:“我到底是怎么了?”
被鱼咬了留下道疤而已,又不是要了她的命,怎么连鱼灯都见不了了?
她有那么脆弱吗?
银屏不说话,拿眼去看金屋。金屋瞧瞧天又瞧瞧地,一副“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
温苒枝正要追问,却见萧重樾身边小厮的身影出现在连廊。
她于是按下疑惑,回身坐到梳妆台前。
银屏去了又回,果然道:“王爷请您过去用午膳。”
温苒枝垂了垂眸表示知道了,指着妆匣里最素的一只簪子,“就戴这个吧。”
*
嫁到岐王府半年多,温苒枝和这个名义上的夫君一起用膳的次数寥寥可数。
每一次都无一例外的,食之无味。
和心境无关,单纯是字面上的,无味。
温苒枝看着一桌子的清汤寡水,嘴巴里已经回味起了昨晚吃的炸丸子。
咬一口嘎嘣脆,那才叫一个香喷喷。
她尽量放平眉毛吃完了一碗饭,完成什么不可能的挑战似的舒了一口气,轻轻放下筷子:“王爷,妾身吃好了。”
岐王府规矩颇多,食不言寝不语这种基础中的基础自不必说,王爷没放筷子走人,谁都不许离开桌子,这是基础2.0。
权贵之人不见得每一个都优雅贵气。尤其萧重樾,先是幽禁后是流放,真正回长安正儿八经当王爷,也不过是这两年的事儿。
按说这样的人,多少该带着些从尘土中碾过的痕迹。
好比同样是被流放过的魏王,即便身穿最好的绫罗绸缎,也掩盖不掉脸上那被风霜摧残的纹路,和举手投足间连他自己也不曾发觉的不忿。
唯独萧重樾,不仅矜贵持重,还带着沉稳的疏冷感,连那张漂亮的脸也因此被仰住了几分,使人只敢在心头肖想,不敢冲撞冒犯。
温苒枝乖顺的微垂着脑袋,脑子里已经在神游太虚了,却不知何时萧重樾终于吃罢饭又命人撤了桌子,施施然开了口:“昨日可还尽兴?”
温苒枝一惊回神,立刻就想起来,自己并不单纯只是来吃饭的。
她规矩的行了礼,道:“昨夜西院赏月,动静闹得大了些,王爷不怪罪妾身,妾身感激不尽。”
说罢,瞧了瞧他的脸色,确实是不太愉快的模样,她低下头,“多谢王爷送的灯,妾身很喜欢。”
想了想,又继续补充道,“还有司礼房送的东西,妾身也很喜欢,谢王爷惦记。”
萧重樾点点头“嗯”了声,没了下文。
饭吃完了,恩也谢过了,萧重樾还没有放人的意思,温苒枝不好一直站着,于是坐了回去。
坐着坐着,又觉得这凳子似乎不大好,膈屁股。
萧重樾微抿着唇,脸上依旧是那不甚愉悦的表情。
随身的沉香珠不见踪影,他手上似乎不太习惯,修长的食指一下一下往拇指上扣。
他不说话,温苒枝只能等。
她望了眼立在门边的银屏,后者微垂着脑袋,似有感应的投来一瞥,给出一个“您再忍忍”的笑意。
唉……
萧重樾敲着手,忽然道:“昨日太奶奶的吩咐,你可还记得?”
有些人说话,会先看着人的眼睛,给人一种心理压迫;有些人说话,会先做一个动作,表明他要开始说话了;再不然,也会有一种暗示,或者某一种预兆。
但萧重樾说话,总给人一种平地起惊雷的突兀。
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前摇,每每温苒枝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却还是会被他惊得浑身一震,然后心里就抑制不住的慌乱起来。
她掐着手,强自镇定下来,歪着头回忆了片刻,不确定的问:“王爷可是指那个‘好’字?”
萧重樾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淡淡追问:“你如何想?”
指甲掐进肉里,温苒枝面上仍挂着笑意,温顺的垂下眸子。
“妾身明白,王爷心里有人,王妃的位子妾身坐不了多久。但妾身不明白,待那个人回来了,这个‘好’,还能好吗?”
温苒枝耳旁蓦然吹过一阵风,风里似乎裹挟着他的一声笑,又似乎只是她耳中响起的嗡鸣。
她的脑袋垂得更低了。
自知之明这种东西,自她入府那日起,就被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门上。
萧重樾的目光滑过她光洁的脖颈,落在那素白的簪子上。
“倒是衬你。”他道。
温苒枝抬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迷茫,“王爷此话何意?”
萧重樾捻动手指,又烦躁的敲了敲。
那串佛珠没带在身上,心里躁意就有些压不住。
“在府里好生待着,下次入宫前,不要出门了。”
话毕,他再不多看眼前人一眼,大步流星的走了。
不多时,侍卫郁陵进来书房,守着他练了一会儿字,几度欲言又止。
萧重樾大笔一挥,一个撇撇到了姥姥家。
听得身后噗嗤一声笑,他烦躁的扔掉纸,道:“越发没规矩了。”
“爷,您瞅瞅外边。我再不弄出点动静,您可有得忙活了。”
萧重樾喜竹,书房四面都种上了翠竹,风起时沙沙作响,雪落时静谧如仙境,甚是清雅。
他抬眼,越过窗棱,就看见温苒枝站在苍翠的竹林边,目光微垂,不知在瞧什么,初生小鹿般惶惑又好奇。
温苒枝身形本就单薄,穿得又少,只当是来吃饭,连个暖炉都没带,站在风里越发显得可怜。
萧重樾面上不辨喜怒,道:“这种事,还需要我亲自交代?”
郁陵熟知这位爷的脾气,点头哈腰的出去,将温苒枝请了进来。
温苒枝甫一走进,一股子寒气就拥了进来。
萧重樾不悦的微微蹙眉,郁陵立即了然的将人引去炭盆边,“夫人,您先暖暖身子。”
说话间已经有丫鬟端了姜汤进来,银屏接过去伺候温苒枝喝了,才跟着郁陵退出门外,只留主子们在屋里。
温苒枝原只是来追问一句,没想着劳动这么些人,而萧重樾只低头写字,半个眼神也没给过她。
她悻悻的坐了一会儿,想到银屏还站门外吹风,于是壮着胆子走过去,福了福身子,道:“王爷,方才您走得急,想是没听见我的话……”
温苒枝说着,目光无着落的垂到桌上。
铺满半张桌子的纸上只写了半个字,不待她看清,萧重樾已经卷起扔到一旁,问:“要说什么?”
不耐烦的辞气。
温苒枝下意识咽了口唾沫,伸手扶住桌子站稳了,凝神继续道:
“西院有些景荒了……妾身想问,若不能出府,可否准妾身闲来无事修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