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个人在难过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吗?”

    格芮塔赤脚踩在草坪上,面向卡卡问道。

    由于刚才哭得太狠,这会儿她脸上,尤其是颧骨上方靠近眼周的那一片肌肤,泛着娇艳的红色。

    卡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她这么难过,就好像之前在客厅,他不明白她为什么道歉。

    他是听到她说的那句话了,他没有生气,只是很难过,难过她说的是明晃晃的事实。

    自己难过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卡卡想到最近的那些夜晚,虔诚地回答她,“向上帝祷告。”

    好吧,他还真是一点也没变,还是原来那个忠诚的基督徒。

    “上帝安慰你了吗?我是说,那真的有用吗?”格芮塔发誓她这不是在讽刺,虽说她一直都是个没什么信仰的人,但也不至于去干涉别人的信仰。

    或许曾经不理解,或许现在也没有理解,但她已经能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信仰。

    “我想是有用的。”卡卡能听出她没有恶意,她似乎是真的在好奇,好奇祷告的用处。

    他看着格芮塔,看着这个站在自己面前的女孩,她有着一双水晶般剔透的灰蓝色眼睛。

    他有些出神,想起了很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一年,也是这样的盛夏。

    那是他成年后的第一个夏天,卡卡却是在医院病房里度过的。他被医生委婉地告知自己的身体面临着最坏的情况,脊椎骨受伤,下身瘫痪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那段如今已然褪色的日子里,卡卡每天能做的,除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之外,就只剩下祷告,祈求上帝的怜悯。

    因此,当他的身体真的奇迹般地完全康复后,他坚定地认为是上帝拯救了他。

    出院那天,他一一向那些陪伴他帮助他的医护人员告别,感谢他们的付出。

    惠勒先生也在场,“里卡多,我想你最应该感谢的其实是你自己,两个半月的漫长治疗,我们能做的很少,是你的努力和坚持感动了上帝。”

    卡卡笑得很开心,他的笑容灿烂一如过往,“是的,是上帝拯救了我。”

    所有人都为他感到高兴。

    只有那个跟在惠勒先生身后的金发小姑娘,朝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好像生怕他看不到一样。

    卡卡自然是看到了,不过没有在意,反而心情不错地想要跟她打个招呼。

    他们不是第一次见面,他知道这个经常被惠勒先生带到医院来做身体检查的小姑娘,是他的女儿,也知道她才做过心脏手术不久,因此脸色总是显得很苍白。

    可是不等卡卡开口,小女孩就已经抢先一步说道,“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那他的名字也应该是埃里克·惠勒,而不是耶和华。”

    埃里克·惠勒,也就是惠勒先生。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意味,代表着她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认为自己的父亲才是那个拯救生命的上帝,而不是那个只存在于圣经里的耶和华。

    卡卡记得,那个女孩也有一双漂亮的灰蓝色眼睛。

    想到这里,卡卡忽然反应过来,“你是惠勒先生的女儿,玛嘉丽达?”

    “……”格芮塔无语极了,“不然呢?”

    这些年惠勒先生一直都是一个人,除了她这个女儿,又有谁会在圣诞假期住在他家里。

    她忽然想到一个可能,“你该不会以为我是惠勒先生的女朋友吧?”

    “没有,”卡卡当然没有这么想,“我只是,只是——”

    他只是不关心她是谁罢了,自然也就无所谓她是谁。

    格芮塔深吸了口气,告诉自己他没认出她来才是正常的。九年前她才十岁,而从十岁到十九岁,这应该是一个人生命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而且,她为什么要在意他有没有认出自己?

    想起自己曾经那么愤世嫉俗地质疑过他的信仰,他想不起来才好呢。

    毕竟她把他带到花园里来,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小过错的,而不是让他想起往事,然后对自己更生气。

    “你说有用就有用吧,”格芮塔把话题往回拉,“但那不是最应该做的事。”

    卡卡心想,她果然是当年那个小女孩儿。哪怕现在她长大了,懂得尊重他人的信仰,但她自己依然不曾信仰上帝。

    想到她是玛嘉丽达,卡卡也就想起了那年在病房里,从医护人员口中听到的关于她的身世。

    玛嘉丽达是个弃婴,被亲生父母遗弃在第四教堂街的贫民窟,是街区那间“旅店”老板娘收留了她,因为她很幸运的是一个女婴。

    生活在第四教堂街的人都知道,那位老板娘只需要女孩儿,而且是漂亮的小女孩儿。

    在贫民窟养大一个女孩所需要的花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衣食住行,“旅店”往往只需要提供简陋的饭食,保证她们饿不死就足够了。

    等这些小女孩儿长到十一二岁,正式成为“旅店”的住客,她们也就能自己赚到房费以及伙食费了。

    那些年“旅店”的生意之所以做得如此风生水起,全靠这些青涩的小果子,老板娘自然不介意前期投资那一点小小的费用。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玛嘉丽达九岁那年。

    一位国际知名的新闻摄影师走进了第四教堂街,那天玛嘉丽达,哦不,那会儿她还是洛拉。金发洛拉。

    那天,洛拉照旧坐在街边,看那些小男孩踢足球。对于贫民窟的小男生而言,足球不仅仅是梦想,更是走出这里的唯一途径。

    而洛拉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男孩儿,因为这样她就可以和那些男生一起踢球。

    在她小小的世界里,在她缺乏认知的小脑袋里,足球代表的意义和那些男生一样。

    是她逃离“旅店”的希望。

    但是洛拉没有希望。

    尘土漫天的街头,那名摄影师举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坐在街边的小小身影,按下了快门。

    这张被命名为“洛拉”的照片,在当年获得了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新闻人物组单幅一等奖。

    在这张照片中,主角不是踢足球的贫民窟男孩,表达的主题也不再是前者往往象征的励志和希望,而是一个女孩和她的绝望。

    和这张照片一起上新闻的,还有那间“旅店”的故事。

    自那以后,第四教堂街的“旅店”被圣保罗市政|府强行取缔,老板娘不知所踪,而店里的“住客”,全都被送到医疗中心体检。

    洛拉才九岁,她本来应该是那群小姑娘当中最健康的那一个,但也是唯一一个在体检后被转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的人。

    爱因斯坦医院是巴西第一所由私人医院建立的医学院,是整个拉丁美洲最先进的医疗研究结构之一。

    在这里,她遇到了惠勒先生,她手术的资助人。

    惠勒先生告诉她,她的心脏出了点小毛病,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手术。

    “我给你取了一个新名字,玛嘉丽达,一颗珍珠,”他说,“等你醒来,你会成为我的女儿,你会好好长大,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明亮的一颗珍珠。”

    洛拉闭上眼睛前心想,玛嘉丽达,这个名字真好听,她喜欢珍珠。

    虽然之前她从未见过珍珠。

    “她是一个奇迹,”医护人员跟卡卡说,“跟你一样的奇迹。”

    卡卡看着眼前这个奇迹女孩,心里生出些许柔软,也就顺着她的意思问道,“那你认为什么是最应该做的?”

    格芮塔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哭啊,难过的时候就应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不然眼泪是干嘛用的?”

    “所以——”他看了眼她脸上仍未消退的哭痕,像她之前问自己那样,问她,“有用吗?”

    注意到他看过来的视线,格芮塔摸了摸自己的脸,解释道,“我可不是因为难过才哭的,我哭是因为看了一本书。”

    她撩了撩裙摆,在草坪上坐下来,将那本把自己弄哭的书举起来,封面朝着他。

    正是先前卡卡不小心踩到的那本。

    格芮塔很诚实地说,“我的眼泪不是因为难过而流的,至少和你的难过不太一样,所以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她不是因为难过而哭,因此哭过之后,随着书本合拢,那些因书而起的情感自然也很快消散。

    但卡卡不一样,他的难过是切身的,是真实的。

    格芮塔觉得眼泪不会让他更难过,她想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让他有理由借以发泄自己的情绪。

    但发泄过后,痛苦会减轻吗?

    格芮塔也不确定。

    “但是,你想试试吗?”

    她想的是,既然之前自己已经把他弄哭过了,不如就趁此机会让他好好哭一场。

    卡卡沉默了一会儿,“怎么试?”

    格芮塔拍了拍自己身边的草坪,示意他过来坐。

    等他坐好后,她翻开手里的书,翻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格芮塔清了清嗓子,给他读这封著名的信——

    “我的孩子昨天去世了——为挽救这个幼小娇嫩的生命,我同死神足足搏斗了三天三夜,他得了流感,可怜的身子烧得滚烫,我在他床边坐了四十个小时……”

章节目录

[足球]恋爱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玛申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玛申卡并收藏[足球]恋爱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