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处,颜子谦迎风而立,悠然地吹着手中的白岫玉萧。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三弟,竟然有如此雅兴?”身穿明光铠的童飞笑盈盈地走来,走到颜子谦的身后,突然铁青着脸,在他的耳边说道,“我已经说过,不许随便踏上城楼。”
箫声戛然而止,颜子谦收起玉箫,浅笑着回头面对童飞。
“大哥,小弟我就喜欢站在城头,俯瞰天下。”他边说边展开双臂,清风吹起他的兰色袖衫,打在童飞的身上。
童飞狠狠地甩开了颜子谦的长袖:“好了,看完就给我下去!”
颜子谦侧歪着头,笑吟吟地背手而去,满不在乎。
童飞压下心中的怒气,按剑而立,目送着颜子谦离去的身影。颜子谦还没走几步,就被童飞叫住了。
“三弟!”
“大哥,是不是舍不得三弟?”颜子谦趁机调侃童飞。
童飞被颜子谦的话气得脸都绿了,连忙撇清:“不要胡说,是二弟有信给你。”说完,他就把信交到颜子谦的手里。
颜子谦接过信,把它放在日光下,隐约看到信封中有一枚钱币。他满意地笑了,把信藏在怀里,扬手而去。
童飞无奈地摇着头,心里暗暗发誓,不会再当他们兄弟俩的信鸽。
丹陶已经被禁足一年有余。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竟然让自己的兄长勃然大怒,丹陶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或许当时甯武正在气头上,所以一开始丹陶并不在意,只要几天后,送个玩意,哄哄骗骗,生再大的气也会有气消的时候。
只是听说绮罗被母妃要去了,不会再回昊王府,丹陶心里难免落寞,便无心思执拗。眼看这兄长仍四处走动,毫无退却之心,心念着母妃究竟有没有规劝兄长,丹陶的内心倍受煎熬。她清楚地记得绮罗当日所说的话:
“我会阻止他,即使要我赔上性命。”
可是仅凭她一个势孤力弱的女子,又能做点什么?不行,即使势孤力弱,也要拼死力谏!
今夜,丹陶主动邀请兄长,请了雅厨,兄妹俩一起吃顿家常便饭。
雅厨来自民间,民间菜色多变,菜名也别致:龙须白玉,踏雪寻梅,碧血黄沙,翠柳红梅,蚂蚁上树,月映玛瑙,苦凤怜鸾,金声玉振,步步高升,金钱满地,丹凤朝阳……菜为平常菜,而雅名可餐。
昊王细听各色名堂,顿觉美味无穷,胃口大开,把几路藩王拒绝起事的恼事抛诸脑后。
丹陶小心地伺候着,希望能营造一个愉悦的气氛,好让自己有勇气开口。
“皇兄,小妹有事相求。”
昊王命侍女倾酒一杯,细酌几口,嘴角上扬:“是不是戏班的事情?皇兄心里有数,答应你的事决不食言。”
“嗯……那个,皇兄,绮罗姐姐在宫里过得好吗?”
“最近忙于政事,还没有进宫去给母妃请安,下一次进宫我帮你看看,不就是一个奴婢吗?”昊王还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原来是想打听一个奴婢的消息,不禁心中有些不耐烦。
丹陶咽了咽,内心不停地鼓动着懦弱的自己:“皇兄,你是怎么看待姐姐的父亲?”
“谁?”
“薄王。”
昊王一听到“薄王”两字,眉头一蹙,刻意轻描淡写地说道:“密谋造反,人人得而诛之,只是皇兄仁慈,才赦免其族人,你的绮罗姐姐才能苟活到现在。”
“皇兄,你既然明白,那为何还要走跟薄王一样的路!”激动的丹陶站了起来,俯看着仍然淡定自若的昊王。
昊王紧握着手中的夜光杯,厉眼看着丹陶:“禁足一年了,你还是如此地执迷不悟!那天在凤天殿,你偷听我与母妃的对话,我不与你计较,是因为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妹!血脉相连,休戚与共!”
他拍案而起,掐着丹陶的下巴:“我告诉你,这是我和母妃多年的夙愿,那个皇位本来就属于我的,韩澈凭什么夺走我的东西!”
“根本就没有人抢你的皇位,九皇兄接位是先帝的遗愿,执迷不悟的人是你!”
“哼!”昊王狠狠地甩开丹陶的下巴,怒气冲冲地坐下,连喝三杯,试图平伏自己的情绪。
“明日上朝我会向皇兄提议,让我们肃慎与叔瓒联姻,你好好准备。明日戏班就会进府,或许是最后一次,你约一些要好的姊妹陪你看吧。”说完便拂袖离去。
“皇兄——”丹陶怔怔看着昊王离去的背影,流下凄酸的眼泪。
下朝后,韩澈径直地走到于皇后的蓬莲宫,让蓬莲宫里的人措手不及。宫人们赶紧为于皇后梳妆打点,虽则有点手忙脚乱,仍忙得开心。
陛下一下朝,就往蓬莲宫奔去,准有好事,或许是于皇后终于得到陛下的恩宠。如此一来,连带着宫人都能沾点光,因此宫人们无不兴喜不已。
于心妍是太皇太后于氏的侄孙女。当年为了给病危的太皇太后冲喜,只有八岁的于心妍就嫁给比他年长十二岁的韩澈,母仪天下,尽管她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
坐在梨花木妆台前的于皇后,一头乌发柔顺地垂落在玉肩上,溜溜的眼睛凝视着镜中的自己,乖巧地让侍女玉桂装扮自己。
“玉桂,你说皇帝哥哥会喜欢我今天带的这个簪子吗?”她指着玉桂手中的点翠羊脂白云簪。
玉桂微笑着绾起于皇后的乌发,灵巧地将乌发鬟结盘叠成髻,然后把玉簪在于皇后的发髻上比划比划,寻找最佳的安插位置。
此时,韩澈已经踏入寝室,命左右退下,只留下贴身的图安和还在为于皇后梳妆的玉桂。
于皇后在铜镜中看见站在自己身后的韩澈,又惊又喜。可怜玉桂被韩澈的帝威所震慑,吓得把点翠羊脂白玉簪掉在地上。
“啊。”听见玉碎声的于皇后怜惜地低头看着断簪,小心地把断簪捡起。而坏了事的玉桂早已伏倒在地,颤抖着身子求饶。
韩澈挥手示意玉桂和图安退下:“下去吧。”
玉桂惊魂未定,只能让图安搀走。
于皇后傻傻地看着断簪,嘴里念着:“断了,断了。”
韩澈半蹲在于皇后面前,安抚着失神的于皇后:“心儿,明日皇帝哥哥送你一股新簪子,保证比这股更精致。”
他一边说,一边尝试拿走于皇后手中的断簪。可是于皇后紧握着断簪,锐利的断面划破了于皇后那双柔嫩的小手,鲜血从她的指间渗出。
“这是舅舅进宫的时候交给我的,他说,是娘的遗物。”
“那……皇帝哥哥去命最好的宫匠把它修好,然后还给心儿,行吗?”
于皇后抬头看着韩澈,破涕为笑:“真的?”
韩澈点了点头,黑眸中的万仞重山已化成千涓流水。
“嗯。那么,心儿,可以再给皇帝哥哥笑一个吗?”他轻抚着于皇后的嘴角,用手背拭去于皇后脸上的泪痕。
于皇后撒娇地用脸蛋往韩澈的手上磨蹭:“皇帝哥哥已经很久没有来蓬莲宫了。”
“嗯,算起来还真的有些日子。”
韩澈牵着于皇后的手,走到窗前的梨花木榻前,自得地坐着,拍着大腿,示意让她像以前一样,坐在他的腿上,靠在他的怀里。
然而于皇后拉着他的手,静静地伫立:“桑蒲姑姑说心儿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有点规矩。”
韩澈苦笑着,渐而大笑起来:“刚才是谁在我手心蹭着自己的小脸蛋?”
他玩味地端详着于皇后由羞答不自然变成鼓腮生闷气,不禁大笑起来。接着,他双手抱起心儿,强制她坐在自己的怀里。
于皇后在韩澈的怀里挣扎着,可是却逃不过韩澈的手心,在韩澈的怀里鼓捣了一会儿,就被韩澈征服了,乖乖地坐好,腰板却挺得直直的。
“如果皇帝哥哥不在心儿身边,你会照顾好自己吗?”韩澈在于皇后的耳边郑重地说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透进于皇后的心里。
虽然不知道韩澈为何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但是于皇后只管点头,因为她坚信,她的皇帝哥哥会保护她。
“下月初三是先太皇太后的忌辰,心儿可不可以代替皇帝哥哥去祖陵祭奠一下皇祖母?”
“皇帝哥哥不去吗?”
于皇后回头看着韩澈,只见韩澈的视线停留在远处,若有所思地回答她:“嗯,皇帝哥哥有事要办,不能亲自前往。”
于皇后疑惑地看着韩澈,脑海里闪过桑蒲给她说过的话:
“无论陛下说什么,皇后娘娘只管应诺就是了。”
“嗯,心儿会转告皇祖母的,让她不生你的气。”说完,粲然一笑。
韩澈把怀里的人儿抱得更紧了,犹如珍爱着宝贝一般。
没有人比他更怜爱心儿,没有人比他更想把她藏在心里,让她不受任何伤害。可是,上天却给她安上一国之母的后冠,让她的余生束缚在一个虚名之中。
他心疼她,却刻意远离她,因为他知道,这是保护她的最好法子。
他和昊王之间的恩怨,肃慎后宫的勾心斗角,他压根不想她卷进来。如果不是当年要给太皇太后冲喜,如果当时不是要稳住商、冯两派,他宁愿心儿跟随她的舅舅前往河南的封地,开开心心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其实,他只是想守护那张初见时的无垢笑脸。
“你舅舅通王会随你前去。”说完,韩澈起身欲去,唤来图安,将断簪交予他,“去琉衡馆找江玉成修好簪子,孤要的是完好无缺,毫无瑕疵。完事后速回元曦殿。”
“喏。”图安悄然退下,临走时吩咐玉桂小心伺候,不许再出差错。
偌大的元曦殿内,韩澈遣散所有宫人,只求图个安宁。
昊王的蠢蠢欲动,步步进逼,让韩澈每日忧心忡忡,如绷紧的弦,一刻都不能松懈。
朝堂上,一批儒生出身的大臣以传唱全城的一首童谣为引子,旁敲侧击着当年太子逼宫之事是否另有隐情。尽管他们不敢质疑自己的君主,不过在他们心里似乎已经暗暗给韩澈定了罪。
昊王一直默语,只是站在一旁细细地听着,窥视着朝堂上众人的一举一动,犹如大漠中伺机而动的狼。
“甯武……”韩澈把黑子下在白子的四周,重重黑子把中央的白子围得水泄不通。
“陛下。”图安兢兢切切地走进元曦殿,躬身站在玉帘后。
“事都办好了吗?”
“回陛下,张可方已经到达通州,估计三日后返都。如无意外,通王爷能够赶在初三之前进宫,陪同皇后娘娘前往皇陵。”
“嗯。”韩澈继续摆弄着棋盘的棋子,他把黑子圈内的黑子翻转,黑子瞬间变成白子。在重重的黑子中,稀稀落落地出现白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三弟,竟然有如此雅兴?”身穿明光铠的童飞笑盈盈地走来,走到颜子谦的身后,突然铁青着脸,在他的耳边说道,“我已经说过,不许随便踏上城楼。”
箫声戛然而止,颜子谦收起玉箫,浅笑着回头面对童飞。
“大哥,小弟我就喜欢站在城头,俯瞰天下。”他边说边展开双臂,清风吹起他的兰色袖衫,打在童飞的身上。
童飞狠狠地甩开了颜子谦的长袖:“好了,看完就给我下去!”
颜子谦侧歪着头,笑吟吟地背手而去,满不在乎。
童飞压下心中的怒气,按剑而立,目送着颜子谦离去的身影。颜子谦还没走几步,就被童飞叫住了。
“三弟!”
“大哥,是不是舍不得三弟?”颜子谦趁机调侃童飞。
童飞被颜子谦的话气得脸都绿了,连忙撇清:“不要胡说,是二弟有信给你。”说完,他就把信交到颜子谦的手里。
颜子谦接过信,把它放在日光下,隐约看到信封中有一枚钱币。他满意地笑了,把信藏在怀里,扬手而去。
童飞无奈地摇着头,心里暗暗发誓,不会再当他们兄弟俩的信鸽。
丹陶已经被禁足一年有余。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竟然让自己的兄长勃然大怒,丹陶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或许当时甯武正在气头上,所以一开始丹陶并不在意,只要几天后,送个玩意,哄哄骗骗,生再大的气也会有气消的时候。
只是听说绮罗被母妃要去了,不会再回昊王府,丹陶心里难免落寞,便无心思执拗。眼看这兄长仍四处走动,毫无退却之心,心念着母妃究竟有没有规劝兄长,丹陶的内心倍受煎熬。她清楚地记得绮罗当日所说的话:
“我会阻止他,即使要我赔上性命。”
可是仅凭她一个势孤力弱的女子,又能做点什么?不行,即使势孤力弱,也要拼死力谏!
今夜,丹陶主动邀请兄长,请了雅厨,兄妹俩一起吃顿家常便饭。
雅厨来自民间,民间菜色多变,菜名也别致:龙须白玉,踏雪寻梅,碧血黄沙,翠柳红梅,蚂蚁上树,月映玛瑙,苦凤怜鸾,金声玉振,步步高升,金钱满地,丹凤朝阳……菜为平常菜,而雅名可餐。
昊王细听各色名堂,顿觉美味无穷,胃口大开,把几路藩王拒绝起事的恼事抛诸脑后。
丹陶小心地伺候着,希望能营造一个愉悦的气氛,好让自己有勇气开口。
“皇兄,小妹有事相求。”
昊王命侍女倾酒一杯,细酌几口,嘴角上扬:“是不是戏班的事情?皇兄心里有数,答应你的事决不食言。”
“嗯……那个,皇兄,绮罗姐姐在宫里过得好吗?”
“最近忙于政事,还没有进宫去给母妃请安,下一次进宫我帮你看看,不就是一个奴婢吗?”昊王还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原来是想打听一个奴婢的消息,不禁心中有些不耐烦。
丹陶咽了咽,内心不停地鼓动着懦弱的自己:“皇兄,你是怎么看待姐姐的父亲?”
“谁?”
“薄王。”
昊王一听到“薄王”两字,眉头一蹙,刻意轻描淡写地说道:“密谋造反,人人得而诛之,只是皇兄仁慈,才赦免其族人,你的绮罗姐姐才能苟活到现在。”
“皇兄,你既然明白,那为何还要走跟薄王一样的路!”激动的丹陶站了起来,俯看着仍然淡定自若的昊王。
昊王紧握着手中的夜光杯,厉眼看着丹陶:“禁足一年了,你还是如此地执迷不悟!那天在凤天殿,你偷听我与母妃的对话,我不与你计较,是因为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妹!血脉相连,休戚与共!”
他拍案而起,掐着丹陶的下巴:“我告诉你,这是我和母妃多年的夙愿,那个皇位本来就属于我的,韩澈凭什么夺走我的东西!”
“根本就没有人抢你的皇位,九皇兄接位是先帝的遗愿,执迷不悟的人是你!”
“哼!”昊王狠狠地甩开丹陶的下巴,怒气冲冲地坐下,连喝三杯,试图平伏自己的情绪。
“明日上朝我会向皇兄提议,让我们肃慎与叔瓒联姻,你好好准备。明日戏班就会进府,或许是最后一次,你约一些要好的姊妹陪你看吧。”说完便拂袖离去。
“皇兄——”丹陶怔怔看着昊王离去的背影,流下凄酸的眼泪。
下朝后,韩澈径直地走到于皇后的蓬莲宫,让蓬莲宫里的人措手不及。宫人们赶紧为于皇后梳妆打点,虽则有点手忙脚乱,仍忙得开心。
陛下一下朝,就往蓬莲宫奔去,准有好事,或许是于皇后终于得到陛下的恩宠。如此一来,连带着宫人都能沾点光,因此宫人们无不兴喜不已。
于心妍是太皇太后于氏的侄孙女。当年为了给病危的太皇太后冲喜,只有八岁的于心妍就嫁给比他年长十二岁的韩澈,母仪天下,尽管她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
坐在梨花木妆台前的于皇后,一头乌发柔顺地垂落在玉肩上,溜溜的眼睛凝视着镜中的自己,乖巧地让侍女玉桂装扮自己。
“玉桂,你说皇帝哥哥会喜欢我今天带的这个簪子吗?”她指着玉桂手中的点翠羊脂白云簪。
玉桂微笑着绾起于皇后的乌发,灵巧地将乌发鬟结盘叠成髻,然后把玉簪在于皇后的发髻上比划比划,寻找最佳的安插位置。
此时,韩澈已经踏入寝室,命左右退下,只留下贴身的图安和还在为于皇后梳妆的玉桂。
于皇后在铜镜中看见站在自己身后的韩澈,又惊又喜。可怜玉桂被韩澈的帝威所震慑,吓得把点翠羊脂白玉簪掉在地上。
“啊。”听见玉碎声的于皇后怜惜地低头看着断簪,小心地把断簪捡起。而坏了事的玉桂早已伏倒在地,颤抖着身子求饶。
韩澈挥手示意玉桂和图安退下:“下去吧。”
玉桂惊魂未定,只能让图安搀走。
于皇后傻傻地看着断簪,嘴里念着:“断了,断了。”
韩澈半蹲在于皇后面前,安抚着失神的于皇后:“心儿,明日皇帝哥哥送你一股新簪子,保证比这股更精致。”
他一边说,一边尝试拿走于皇后手中的断簪。可是于皇后紧握着断簪,锐利的断面划破了于皇后那双柔嫩的小手,鲜血从她的指间渗出。
“这是舅舅进宫的时候交给我的,他说,是娘的遗物。”
“那……皇帝哥哥去命最好的宫匠把它修好,然后还给心儿,行吗?”
于皇后抬头看着韩澈,破涕为笑:“真的?”
韩澈点了点头,黑眸中的万仞重山已化成千涓流水。
“嗯。那么,心儿,可以再给皇帝哥哥笑一个吗?”他轻抚着于皇后的嘴角,用手背拭去于皇后脸上的泪痕。
于皇后撒娇地用脸蛋往韩澈的手上磨蹭:“皇帝哥哥已经很久没有来蓬莲宫了。”
“嗯,算起来还真的有些日子。”
韩澈牵着于皇后的手,走到窗前的梨花木榻前,自得地坐着,拍着大腿,示意让她像以前一样,坐在他的腿上,靠在他的怀里。
然而于皇后拉着他的手,静静地伫立:“桑蒲姑姑说心儿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有点规矩。”
韩澈苦笑着,渐而大笑起来:“刚才是谁在我手心蹭着自己的小脸蛋?”
他玩味地端详着于皇后由羞答不自然变成鼓腮生闷气,不禁大笑起来。接着,他双手抱起心儿,强制她坐在自己的怀里。
于皇后在韩澈的怀里挣扎着,可是却逃不过韩澈的手心,在韩澈的怀里鼓捣了一会儿,就被韩澈征服了,乖乖地坐好,腰板却挺得直直的。
“如果皇帝哥哥不在心儿身边,你会照顾好自己吗?”韩澈在于皇后的耳边郑重地说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透进于皇后的心里。
虽然不知道韩澈为何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但是于皇后只管点头,因为她坚信,她的皇帝哥哥会保护她。
“下月初三是先太皇太后的忌辰,心儿可不可以代替皇帝哥哥去祖陵祭奠一下皇祖母?”
“皇帝哥哥不去吗?”
于皇后回头看着韩澈,只见韩澈的视线停留在远处,若有所思地回答她:“嗯,皇帝哥哥有事要办,不能亲自前往。”
于皇后疑惑地看着韩澈,脑海里闪过桑蒲给她说过的话:
“无论陛下说什么,皇后娘娘只管应诺就是了。”
“嗯,心儿会转告皇祖母的,让她不生你的气。”说完,粲然一笑。
韩澈把怀里的人儿抱得更紧了,犹如珍爱着宝贝一般。
没有人比他更怜爱心儿,没有人比他更想把她藏在心里,让她不受任何伤害。可是,上天却给她安上一国之母的后冠,让她的余生束缚在一个虚名之中。
他心疼她,却刻意远离她,因为他知道,这是保护她的最好法子。
他和昊王之间的恩怨,肃慎后宫的勾心斗角,他压根不想她卷进来。如果不是当年要给太皇太后冲喜,如果当时不是要稳住商、冯两派,他宁愿心儿跟随她的舅舅前往河南的封地,开开心心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其实,他只是想守护那张初见时的无垢笑脸。
“你舅舅通王会随你前去。”说完,韩澈起身欲去,唤来图安,将断簪交予他,“去琉衡馆找江玉成修好簪子,孤要的是完好无缺,毫无瑕疵。完事后速回元曦殿。”
“喏。”图安悄然退下,临走时吩咐玉桂小心伺候,不许再出差错。
偌大的元曦殿内,韩澈遣散所有宫人,只求图个安宁。
昊王的蠢蠢欲动,步步进逼,让韩澈每日忧心忡忡,如绷紧的弦,一刻都不能松懈。
朝堂上,一批儒生出身的大臣以传唱全城的一首童谣为引子,旁敲侧击着当年太子逼宫之事是否另有隐情。尽管他们不敢质疑自己的君主,不过在他们心里似乎已经暗暗给韩澈定了罪。
昊王一直默语,只是站在一旁细细地听着,窥视着朝堂上众人的一举一动,犹如大漠中伺机而动的狼。
“甯武……”韩澈把黑子下在白子的四周,重重黑子把中央的白子围得水泄不通。
“陛下。”图安兢兢切切地走进元曦殿,躬身站在玉帘后。
“事都办好了吗?”
“回陛下,张可方已经到达通州,估计三日后返都。如无意外,通王爷能够赶在初三之前进宫,陪同皇后娘娘前往皇陵。”
“嗯。”韩澈继续摆弄着棋盘的棋子,他把黑子圈内的黑子翻转,黑子瞬间变成白子。在重重的黑子中,稀稀落落地出现白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