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凉了,日头却好得诡异。午时,只见行行色色奔走在偌大宫城中的宫人们都低垂着头,在暴晒下微皱着脸。
陈伯真的头从清晨起便是刻意低着的。早晨梳妆时,伯真对着铜镜愣住,不由轻呼出声。醒来时只觉得眼睛有些酸涨,未曾想肿得如此明显。
刚起床的罗仪闻声凑过来,本想安慰她还好不是太严重,端详着她红肿的眼皮,终是把违心的话咽了下去。
“没事,过个大半天就消下去了,先敷一敷。”说着罗仪拿了方手帕浸在热水中,微微拧干后递给伯真。
这事罗仪干得很熟练,她没少给哭得一抽一抽的小宫女拧帕子。只是算算三年了,还是昨夜第一次见罗仪流泪。三年前陈伯真刚调进司籍,搬进了罗仪这屋。罗仪回想起初次见面的时候,伯真就像一只竖起刺的刺猬。日子过得可真快。
在这个艳阳高照的正午,一名女史来寻伯真,说周尚仪找她,问女史是为了何事,女史言她也不知。伯真与罗仪面面相觑。
一路随女史至尚仪处,伯真发现司籍竟也在座。
见过礼后她望着自己的两位上司。尚仪还是那般慈爱,微微笑着,司籍神色却有些许凝重。
“陈掌籍你眼睛怎么了?”司籍先问出声。
“没什么事,就是有些肿了。”伯真含混回到。好在司籍并未在此问题上纠缠,她看上去在想别的要紧事。
尚仪对着伯真温和地开口:“最近乾元殿还顺利吗?”
“柳秘书监几乎天天都入禁中,埋首于修书之事,故多调派了几名固定的女史去乾元殿帮衬。柳秘书监有要事也会来寻我相商,目前都还顺利。”
“那便好。”尚仪缓缓点头说道。她的目光移向面前的茶具,似乎轻轻叹息了一声,对伯真说:“坐吧,陈掌籍,我煎盏茶给你吃。”
伯真有些惊诧,下意识想要推辞,但尚仪语气笃定,她思索了一下便道谢坐下了。
风炉火焰摇曳,安放其上的茶釜内,水已一沸。周尚仪向茶釜内加入盐花,“今日崔尚宫邀我一起用偏食,说的是你的事。”伯真猛地望向尚仪,周尚仪接着道:“柳秘书监巳时入延英殿议事,顺带夸赞了你。”
水已二沸,尚仪舀出一瓢来放在边上,手持竹夹在茶釜中搅动,量好茶末倒入釜中。伯真屏息继续听,“圣人听闻便随口问了内侍,大约是想给些赏赐,可内侍记得你,自然也就说了出来。”
片刻间茶汤三沸,尚仪取边上那一瓢水倒入翻腾的沸水中,“六尚二十司并不归内侍省管,与你同品阶的就有四十余人,按理说内侍并不清楚才对。可当年那事之后,陈伯真,你的名字,各处都记下了。”
尚仪开始育花,撇去沫上的黑水膜,“圣人一听内侍所言便想了起来。”周尚仪酌茶于碗,一共三碗。先递给司籍一碗,后递给伯真一碗,只是给伯真的茶是舀出的第一碗,因味美,谓之“隽永”。“最后圣人思索了一番说:‘陈伯真放在司籍屈才了。明日太子来再问问。’”
周尚仪递完茶抬眼望向了伯真,司籍坐在一旁拧着眉头沉思。
陈伯真消化着刚听来的消息,没头没尾地谦虚道:“不才不才。”把司籍给说笑了,笑完又摇了摇头。
伯真心神不宁吃了口隽永,反应过来:“当年圣上问我可有所求,我说想来司籍,圣上允了,如今怎可言而无信?”
“慎言!”司籍喝道,握上了伯真的手臂。虽然堂中只有三人,司籍仍习惯性地左右张望了一番。
司籍急促道:“圣上允你入司籍,可没允过你能一直在司籍,你要在殿前与圣上对峙吗?”
伯真萎顿下来,司籍接着说:“崔尚宫是担心你心中不愿,会意气用事才来告知。圣心难测,三年前你抗辩一番,所求皆允,谁能保证这次你就不是忤逆圣意了?”
伯真不言,或许如当年能有一线生机呢?尚仪看着已经熄灭的火炉说道:“你可还记得,你调入尚仪局,最先见的便是我与郑司籍。那时你看着一副要了此残生的样子。我还记得你说定当恪尽职守,只愿在图籍中自在度日,故让你去掌了内库之书。”
伯真似乎也陷入了回忆:“我此志从未变过。”
“若是圣人看中的就是你的志向从未变过呢,”周尚仪叹息道,“如若你的不屈才让你的屈服有价值呢?”
伯真愣住,那便是死局了。司籍低声道:“伯真,圣上记得你,极可能会召你应对,你要想清楚,如果你答不愿,要么像我说的那样身首异处,更可能像尚仪说的那样,就偏要你做个良娣良媛,等入了东宫,你先前极力推辞,像要以死明志,太子殿下能容你?你还想过你的自在日子?”
陈伯真都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回屋前的。难为她从尚仪那里告辞前还记得把自己那盏茶吃完了,可惜了隽永,她心思飘走了,都没尝出来是什么味道。
伯真在屋前调整着心情,一想自己去了这么久,罗仪应是给宫女讲学去了,便推门进去。只见一个人好端端地坐着,在看书。
伯真刻意用惊讶覆盖了自己原来的表情,问道:“你怎么没去上课?”罗仪回:“我找郝典籍帮我代了,下次还回去。你怎么样,尚仪找你何事?”
伯真笑笑说:“没什么事,尚仪夸我呢,说柳秘书监赞扬了我一番。”
罗仪看了她一会,说:“哦,那挺好啊。”伯真怕她不信,马上补充道:“尚仪还请我吃茶呢,尚仪煎的茶真是没话说。”伯真开始搜刮所剩无几的关于茶的回忆,说完又跟罗仪东扯西拉了一堆别的事。最后开始翻箱倒柜,把家底堆在罗仪面前,跟她说这个物件新奇那个首饰值钱,最后豪迈地说都送她。
罗仪没有立马接话,屋子里一瞬间静默下来。过了一会罗仪笑了,说:“行,我收下了。”伯真心酸地想自己笑得估计和罗仪一样难看。
灯已经熄了,黑暗中的伯真平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她安慰自己这段日子已经很走运了,同僚们都很好,还有罗仪,她想着眼睛又湿润起来,立马想自己确实走运,还好是昨夜哭的,若是今日哭的,明日眼肿了消不下去可怎么办,圣上也是不好糊弄。
司籍说得对,圣心难测,圣上想起当年之事心中不快,保不齐自己就一命呜呼了,一命呜呼也比作娘娣良媛强啊,东宫那不得自由,更别说太子殿下还没纳太子妃呢,想得太远了,只但愿明日圣上不会一口咬死,只要留有余地,倒是有个办法。
于是一夜辗转反侧,预演着明日的场景,好不容易入睡又惊醒,竟差不多是一夜未眠。
第二日罗仪早早起来去当值了,她们还是如往日一般道别,只是脸色都不打好看。
陈伯真枯坐着,想到圣上或许觉得这点小事不值当来问自己,那可就真糟了。又等了一会儿,心中竟升出希望来,圣上是不是就随口一说,已经忘了这回事。
希望升起没多久便破灭了。伯真跟在内侍后面走在大明宫内,走了好一阵终于看见了紫宸门,入了紫宸门却并不是往处理政事的前殿行去,她跟在内侍后面,从左手边回廊穿行,又走了一会却是到了供圣人读书休憩的后堂。
看见殿门,伯真的心砰砰直跳,当年两入前殿时心灰意冷,已存死志,今时今日却是贪生的。连忙深吸两口气,随着内侍拾阶而上。
殿内圣人端坐于御座上,太子坐在下首。伯真拜见过后便微微垂下头,眼睛望着地面,等着圣人开口。殿内内侍和宫女们如泥塑木偶一般,没有半点声响,一时间针落可闻。
伯真只觉过了半响,圣上终于开口了:“陈掌籍,几年未见,你还是依然如故啊。”
听着总觉得不像什么好话,伯真还是道了个谢。
圣人继续说,“昨日召柳书监来议事,他极力夸赞了你。”伯真见圣上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只好回道:“陛下,柳秘书监谬赞了。”
圣人满意了,说:“朕也觉得他是谬赞了,掌内库之书,本就是你的职责不是吗?”
陈伯真脸色不变应道:“陛下,确是臣职责所在。”
“陈掌籍,从入殿到现在,朕说一句,你回半句,可是还心存不忿?”圣人的语气沉了下来。
明晃晃的刀终于落下,伯真反而松了口气,说:“陛下,前尘之事已定,臣感念陛下抚恤遗属,未怪罪臣冒犯,如今在司籍处,只愿尽心竭力,以报皇恩。”
圣人闻言笑了,说“你领掌籍之职怕是不够报皇恩的,”接着对太子道:“你后殿空虚,陈掌籍如何,太子良娣可还当得?”
太子起身回道:“自是当得,多谢圣人。”
伯真惊讶地望向太子,太子谢恩谢得太干脆利落,眼看事情就定下了,她有些着急,语无伦次疾声道:“陛下,臣无才无德,良娣之位万万当不得。”
眼见得圣上的脸黑了下去,是发怒之兆,太子殿下倒是没什么表情。
陈伯真的头从清晨起便是刻意低着的。早晨梳妆时,伯真对着铜镜愣住,不由轻呼出声。醒来时只觉得眼睛有些酸涨,未曾想肿得如此明显。
刚起床的罗仪闻声凑过来,本想安慰她还好不是太严重,端详着她红肿的眼皮,终是把违心的话咽了下去。
“没事,过个大半天就消下去了,先敷一敷。”说着罗仪拿了方手帕浸在热水中,微微拧干后递给伯真。
这事罗仪干得很熟练,她没少给哭得一抽一抽的小宫女拧帕子。只是算算三年了,还是昨夜第一次见罗仪流泪。三年前陈伯真刚调进司籍,搬进了罗仪这屋。罗仪回想起初次见面的时候,伯真就像一只竖起刺的刺猬。日子过得可真快。
在这个艳阳高照的正午,一名女史来寻伯真,说周尚仪找她,问女史是为了何事,女史言她也不知。伯真与罗仪面面相觑。
一路随女史至尚仪处,伯真发现司籍竟也在座。
见过礼后她望着自己的两位上司。尚仪还是那般慈爱,微微笑着,司籍神色却有些许凝重。
“陈掌籍你眼睛怎么了?”司籍先问出声。
“没什么事,就是有些肿了。”伯真含混回到。好在司籍并未在此问题上纠缠,她看上去在想别的要紧事。
尚仪对着伯真温和地开口:“最近乾元殿还顺利吗?”
“柳秘书监几乎天天都入禁中,埋首于修书之事,故多调派了几名固定的女史去乾元殿帮衬。柳秘书监有要事也会来寻我相商,目前都还顺利。”
“那便好。”尚仪缓缓点头说道。她的目光移向面前的茶具,似乎轻轻叹息了一声,对伯真说:“坐吧,陈掌籍,我煎盏茶给你吃。”
伯真有些惊诧,下意识想要推辞,但尚仪语气笃定,她思索了一下便道谢坐下了。
风炉火焰摇曳,安放其上的茶釜内,水已一沸。周尚仪向茶釜内加入盐花,“今日崔尚宫邀我一起用偏食,说的是你的事。”伯真猛地望向尚仪,周尚仪接着道:“柳秘书监巳时入延英殿议事,顺带夸赞了你。”
水已二沸,尚仪舀出一瓢来放在边上,手持竹夹在茶釜中搅动,量好茶末倒入釜中。伯真屏息继续听,“圣人听闻便随口问了内侍,大约是想给些赏赐,可内侍记得你,自然也就说了出来。”
片刻间茶汤三沸,尚仪取边上那一瓢水倒入翻腾的沸水中,“六尚二十司并不归内侍省管,与你同品阶的就有四十余人,按理说内侍并不清楚才对。可当年那事之后,陈伯真,你的名字,各处都记下了。”
尚仪开始育花,撇去沫上的黑水膜,“圣人一听内侍所言便想了起来。”周尚仪酌茶于碗,一共三碗。先递给司籍一碗,后递给伯真一碗,只是给伯真的茶是舀出的第一碗,因味美,谓之“隽永”。“最后圣人思索了一番说:‘陈伯真放在司籍屈才了。明日太子来再问问。’”
周尚仪递完茶抬眼望向了伯真,司籍坐在一旁拧着眉头沉思。
陈伯真消化着刚听来的消息,没头没尾地谦虚道:“不才不才。”把司籍给说笑了,笑完又摇了摇头。
伯真心神不宁吃了口隽永,反应过来:“当年圣上问我可有所求,我说想来司籍,圣上允了,如今怎可言而无信?”
“慎言!”司籍喝道,握上了伯真的手臂。虽然堂中只有三人,司籍仍习惯性地左右张望了一番。
司籍急促道:“圣上允你入司籍,可没允过你能一直在司籍,你要在殿前与圣上对峙吗?”
伯真萎顿下来,司籍接着说:“崔尚宫是担心你心中不愿,会意气用事才来告知。圣心难测,三年前你抗辩一番,所求皆允,谁能保证这次你就不是忤逆圣意了?”
伯真不言,或许如当年能有一线生机呢?尚仪看着已经熄灭的火炉说道:“你可还记得,你调入尚仪局,最先见的便是我与郑司籍。那时你看着一副要了此残生的样子。我还记得你说定当恪尽职守,只愿在图籍中自在度日,故让你去掌了内库之书。”
伯真似乎也陷入了回忆:“我此志从未变过。”
“若是圣人看中的就是你的志向从未变过呢,”周尚仪叹息道,“如若你的不屈才让你的屈服有价值呢?”
伯真愣住,那便是死局了。司籍低声道:“伯真,圣上记得你,极可能会召你应对,你要想清楚,如果你答不愿,要么像我说的那样身首异处,更可能像尚仪说的那样,就偏要你做个良娣良媛,等入了东宫,你先前极力推辞,像要以死明志,太子殿下能容你?你还想过你的自在日子?”
陈伯真都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回屋前的。难为她从尚仪那里告辞前还记得把自己那盏茶吃完了,可惜了隽永,她心思飘走了,都没尝出来是什么味道。
伯真在屋前调整着心情,一想自己去了这么久,罗仪应是给宫女讲学去了,便推门进去。只见一个人好端端地坐着,在看书。
伯真刻意用惊讶覆盖了自己原来的表情,问道:“你怎么没去上课?”罗仪回:“我找郝典籍帮我代了,下次还回去。你怎么样,尚仪找你何事?”
伯真笑笑说:“没什么事,尚仪夸我呢,说柳秘书监赞扬了我一番。”
罗仪看了她一会,说:“哦,那挺好啊。”伯真怕她不信,马上补充道:“尚仪还请我吃茶呢,尚仪煎的茶真是没话说。”伯真开始搜刮所剩无几的关于茶的回忆,说完又跟罗仪东扯西拉了一堆别的事。最后开始翻箱倒柜,把家底堆在罗仪面前,跟她说这个物件新奇那个首饰值钱,最后豪迈地说都送她。
罗仪没有立马接话,屋子里一瞬间静默下来。过了一会罗仪笑了,说:“行,我收下了。”伯真心酸地想自己笑得估计和罗仪一样难看。
灯已经熄了,黑暗中的伯真平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她安慰自己这段日子已经很走运了,同僚们都很好,还有罗仪,她想着眼睛又湿润起来,立马想自己确实走运,还好是昨夜哭的,若是今日哭的,明日眼肿了消不下去可怎么办,圣上也是不好糊弄。
司籍说得对,圣心难测,圣上想起当年之事心中不快,保不齐自己就一命呜呼了,一命呜呼也比作娘娣良媛强啊,东宫那不得自由,更别说太子殿下还没纳太子妃呢,想得太远了,只但愿明日圣上不会一口咬死,只要留有余地,倒是有个办法。
于是一夜辗转反侧,预演着明日的场景,好不容易入睡又惊醒,竟差不多是一夜未眠。
第二日罗仪早早起来去当值了,她们还是如往日一般道别,只是脸色都不打好看。
陈伯真枯坐着,想到圣上或许觉得这点小事不值当来问自己,那可就真糟了。又等了一会儿,心中竟升出希望来,圣上是不是就随口一说,已经忘了这回事。
希望升起没多久便破灭了。伯真跟在内侍后面走在大明宫内,走了好一阵终于看见了紫宸门,入了紫宸门却并不是往处理政事的前殿行去,她跟在内侍后面,从左手边回廊穿行,又走了一会却是到了供圣人读书休憩的后堂。
看见殿门,伯真的心砰砰直跳,当年两入前殿时心灰意冷,已存死志,今时今日却是贪生的。连忙深吸两口气,随着内侍拾阶而上。
殿内圣人端坐于御座上,太子坐在下首。伯真拜见过后便微微垂下头,眼睛望着地面,等着圣人开口。殿内内侍和宫女们如泥塑木偶一般,没有半点声响,一时间针落可闻。
伯真只觉过了半响,圣上终于开口了:“陈掌籍,几年未见,你还是依然如故啊。”
听着总觉得不像什么好话,伯真还是道了个谢。
圣人继续说,“昨日召柳书监来议事,他极力夸赞了你。”伯真见圣上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只好回道:“陛下,柳秘书监谬赞了。”
圣人满意了,说:“朕也觉得他是谬赞了,掌内库之书,本就是你的职责不是吗?”
陈伯真脸色不变应道:“陛下,确是臣职责所在。”
“陈掌籍,从入殿到现在,朕说一句,你回半句,可是还心存不忿?”圣人的语气沉了下来。
明晃晃的刀终于落下,伯真反而松了口气,说:“陛下,前尘之事已定,臣感念陛下抚恤遗属,未怪罪臣冒犯,如今在司籍处,只愿尽心竭力,以报皇恩。”
圣人闻言笑了,说“你领掌籍之职怕是不够报皇恩的,”接着对太子道:“你后殿空虚,陈掌籍如何,太子良娣可还当得?”
太子起身回道:“自是当得,多谢圣人。”
伯真惊讶地望向太子,太子谢恩谢得太干脆利落,眼看事情就定下了,她有些着急,语无伦次疾声道:“陛下,臣无才无德,良娣之位万万当不得。”
眼见得圣上的脸黑了下去,是发怒之兆,太子殿下倒是没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