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夏耀祖换上制服,立时就出了一身白毛汗。松开两粒扣子,拿上张凤珍早就煮好晾凉的酸梅汤,趁着太阳还没大发神威赶紧上班去。
从保康里出来,沿着招牌幌子密密麻麻的裕兴小街向南,到东门大街再向东走二十分钟就能到达法租界的小东门巡捕房。
小东门,顾名思义,这里曾是上海老城的城门,位于东南角上。往南是城隍庙一带,往北是十六里铺码头。二十年前趁着民国初建,立足未稳,法国人把这块风水宝地攫入囊中。
城隍庙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至今香火鼎盛。每年清明、中元和十月朝都会举行盛大的出巡。以此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庙市。
喜欢热闹的,有喷火、耍大刀、翻跟头、练杂耍;喜欢斯文的,有卖文房四宝、古董字画,现场订制书画,代写家书的;老太太来了有算命打卦画平安符的;小孩子来了,有卖糖画、耍皮影、变戏法的……
真正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务必让每个人都得花上几个大子。
同时,街面上也养着大量的不法之徒。掏口袋摸荷包的,拐带妇女孩子的,交钱改运,仙人跳的骗子。因为交界于上海城厢和法租界,这些人在两地来回逃窜,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
而在小东门另一侧的十六铺码头又有一番不同的气象。这里是上海的海上门户,也是东亚最大的码头。
岸上货站仓库船务公司林立,每日里桅杆并举,船笛齐鸣,码头上卸下的货物堆积如山,船工力工蚂蚁般终日忙碌。十六铺码头如巨口怪兽吞吐着从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而来的海量物资。
由于人口和金钱的集中,赌场、妓院、大烟馆也蜂拥而至,常有流氓瘪三聚集于此。
管理这样的地界,事务琐碎繁杂,关系一团乱麻。非得是精于世故、心明眼亮的人才能胜任。
夏耀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一个孤儿出身的小巡捕,一步步走到今天。
小东门巡捕房有巡捕两百多人,除了外籍巡捕、户口股、勤务股,剩下刑事部门的华籍巡捕还有百多人,由两个巡长带领。一个叫雷荣基,另一个就是夏耀祖。
到巡捕房打了个招呼,夏耀祖就带着两个小徒弟黑皮和赵鹏不紧不慢的出了门,奔十六铺码头而去。
码头上的人都忙的着慌,个个身后有狗撵着似的一路小跑。溜溜达达的夏耀祖三人破坏了这种节奏,一路上好几次差点被人撞上。
夏耀祖只专心看自己的,并不瞧路,也不担心。摩西分海般自人流中开辟出条路来。
这三人小组实在特别。
走在最前面的小个子,比码头上的劳工看起来还要黑瘦些,脱掉制服立时就能天衣无缝的混在船工队伍里。
跟在后面的二位,一个高大挺拔,常常面带笑意,把前面的师父衬得像只猴子。另一个一脸的婴儿肥,一到码头就漫天飞眼睛,天天观光个不够。仿佛庙里把哼哈二将搬走了一个,换上善财童子一样不般配。
这个组合的怪异程度直逼西天取经小分队。码头上的人只要听过只言片语的描述就能一眼认出来。三人小队这两年雷打不动的每天上午都要到十六铺码头巡上一遍,早就成了一景。
一个胖脸双下巴的长衫男子站在自家的货栈门口,眼睛紧紧随着三人移动,茧绸的长衫后背透了一大片汗渍。
他时不时用手摸摸袖子里鼓鼓囊囊的钱袋,仿佛通过这个动作在给自己打气。远远地,他就捣腾着小碎步迎上去,“承蒙夏巡长光临,小人荣幸之至啊。”
夏耀祖听了这个开头,看也不曾多看他一眼,只脚下不停的往前走。
黑皮笑眯眯的打量了一下货栈的牌匾,撇了撇嘴,伸手拉了一把小师弟。
赵鹏来了快一年了,每次一出门眼睛就不够用,仰着小脸,张着嘴,能目不暇接的看一路。你要是不拉他一把,等到了地方他早就丢的没影了。
丢了几次后,黑皮被师父点名配给小师弟做贴身保姆,要求不高,别丢人即可。
长衫男子的笑容尴尬了起来,却仍旧不气馁的跟在一旁,艰难的顶着大肚子弯腰,想尽可能的把视线和长官调整到同一水平线:“夏巡长,夏巡长。我是宝荣号的东家,我家货栈就在那。”
他伸手远远指了一下,见夏耀祖并不回头去看,只得说到:“鄙人初到贵宝地,听说夏巡长是当地的父母官,特来拜会。”边说边把袖子里的钱袋颤巍巍的递过去。
他身材肥胖,小跑跟着这几步已经气喘吁吁,无法展示平日里不动声色塞钱入袋的绝技。
他是在老城厢做老了生意的,常得意于自己的游刃有余。如今刚刚把触角深入法租界,便遭到迎头痛击,大乱了阵脚,说话办事都忐忑了几分。
又矮又瘦的夏耀祖被宝荣号东家胖大的身体笼罩住,只能侧了一下身子,绕了过去。灵活的身姿,熟悉的动作和一早上夏瑛躲姆妈如出一辙。
“什么父母官?我不过是个臭巡脚的。李老板太抬举我了。”话虽说的客气,语气却硬的让人碰上去撞得心脏疼。
宝荣号的胖东家心里一惊,他没想到这个从开始就没正眼看他的巡长竟然一口道出了他的姓氏,想起自己一早的盘算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道:“夏巡长,鄙人是知道规矩的,这是我第一个月的例银,还请夏长官笑纳。”
夏耀祖终于停下了脚步,眼神冷冷的盯着他:“哦?你真的懂规矩吗?雷荣基雷巡长的大名可听过啊?你两天前不是拜会过了吗!在十六铺码头做生意,拜两家门头是个什么下场?这个规矩你懂吗?”
大热的天,胖东家一脸油汗,汗水流进眼睛里,沙的他双眼通红,在夏耀祖的注视下却不敢抬手擦拭:“可是雷长官要的,要的数目实在太大,我这小店刚开张,本钱全在里面,实在是掏不出啊!”
“掏不出可以商量,先欠着些,日后周转开了再交,不过是多花些利钱。想要改换门庭,那我可帮不了你。难不成为了你一个宝荣号,就让我和雷巡长自己人杀起来?你这算盘打的精刮啊!”
“夏长官、夏长官,您给条活路吧。我已经恶了雷巡长,回不去了。您给我条活路,我给您当牛做马,下辈子我结草衔环的报答您啊。”
胖老板涕泪俱下,在大庭广众之下瘫坐在地上,浑身大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眼睁睁看着夏耀祖那双黑皮靴子从身旁迈过。正万念俱灰间,就见黑皮蹲下了身子,笑嘻嘻凑到他面前,轻轻巧巧的说道:“您那货栈开不成了,赶紧兑出去吧。太古、招商有熟人没?”
胖老板抽抽鼻子,茫然道:“那都是大买卖,我这拎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啊!”
黑皮嗤了一声:“不是我说,您来之前就没多打听打听,找死也不挑个地方。算了,既然我师父心软,我就再提点你一句,去找顾五爷吧,赶紧把货栈转出去。晚了,姓雷的能让你光着屁股滚出小东门。”
说罢黑皮站起身追师父去了,半路上还不忘拉了一把再次掉队的小师弟。
雷荣基今年三十出头,他的偶像是曾在十六铺码头当过水果摊伙计的杜老板。梦里都巴望着有一天能飞黄腾达,过上前呼后拥、豪宅美妾的生活。
手下不仅笼络着七八十号巡捕,在青帮里也有一票兄弟。为了巩固势力、收买人心,吃相颇为凶狠。码头上的商人背地里骂他是头喂不饱的恶狼。
夏耀祖风格不同,平日里收固定的保护费,一个月一次。只要交了这笔钱,不仅巡捕不会上门,在流氓瘪三面前报出夏巡长的名号也能免于敲诈。他手下的巡捕不多,固定的那三十多号人就靠每月这笔孝敬过日子。
因为这看家狗的做派,和雷荣基二人被戏称为“小东门的一狼一狗”。
雷荣基不是没惦记过夏耀祖的地盘,只是这三十多条看家狗牢牢地抱成团。这么些年,他敲不破也分不开。
真惹恼了夏耀祖,他手底下的人不是失足落水,就是被打闷棍。抽成的生意也会“偶然”顾不到船工,死死被耽搁在码头上。
如此这般的过了几次招,雷荣基亏钱亏到肉疼,又贴补进去不菲的医药费,只得偃旗息鼓、摸摸鼻子认栽。
所幸夏耀祖有个十分可笑的规矩,从不碰鸦片生意,这最大的一块肥肉终究落在雷荣基的口中。既然他不挡着雷荣基发财,雷荣基也犯不上硬要上去撞个头破血流。
从保康里出来,沿着招牌幌子密密麻麻的裕兴小街向南,到东门大街再向东走二十分钟就能到达法租界的小东门巡捕房。
小东门,顾名思义,这里曾是上海老城的城门,位于东南角上。往南是城隍庙一带,往北是十六里铺码头。二十年前趁着民国初建,立足未稳,法国人把这块风水宝地攫入囊中。
城隍庙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至今香火鼎盛。每年清明、中元和十月朝都会举行盛大的出巡。以此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庙市。
喜欢热闹的,有喷火、耍大刀、翻跟头、练杂耍;喜欢斯文的,有卖文房四宝、古董字画,现场订制书画,代写家书的;老太太来了有算命打卦画平安符的;小孩子来了,有卖糖画、耍皮影、变戏法的……
真正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务必让每个人都得花上几个大子。
同时,街面上也养着大量的不法之徒。掏口袋摸荷包的,拐带妇女孩子的,交钱改运,仙人跳的骗子。因为交界于上海城厢和法租界,这些人在两地来回逃窜,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
而在小东门另一侧的十六铺码头又有一番不同的气象。这里是上海的海上门户,也是东亚最大的码头。
岸上货站仓库船务公司林立,每日里桅杆并举,船笛齐鸣,码头上卸下的货物堆积如山,船工力工蚂蚁般终日忙碌。十六铺码头如巨口怪兽吞吐着从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而来的海量物资。
由于人口和金钱的集中,赌场、妓院、大烟馆也蜂拥而至,常有流氓瘪三聚集于此。
管理这样的地界,事务琐碎繁杂,关系一团乱麻。非得是精于世故、心明眼亮的人才能胜任。
夏耀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一个孤儿出身的小巡捕,一步步走到今天。
小东门巡捕房有巡捕两百多人,除了外籍巡捕、户口股、勤务股,剩下刑事部门的华籍巡捕还有百多人,由两个巡长带领。一个叫雷荣基,另一个就是夏耀祖。
到巡捕房打了个招呼,夏耀祖就带着两个小徒弟黑皮和赵鹏不紧不慢的出了门,奔十六铺码头而去。
码头上的人都忙的着慌,个个身后有狗撵着似的一路小跑。溜溜达达的夏耀祖三人破坏了这种节奏,一路上好几次差点被人撞上。
夏耀祖只专心看自己的,并不瞧路,也不担心。摩西分海般自人流中开辟出条路来。
这三人小组实在特别。
走在最前面的小个子,比码头上的劳工看起来还要黑瘦些,脱掉制服立时就能天衣无缝的混在船工队伍里。
跟在后面的二位,一个高大挺拔,常常面带笑意,把前面的师父衬得像只猴子。另一个一脸的婴儿肥,一到码头就漫天飞眼睛,天天观光个不够。仿佛庙里把哼哈二将搬走了一个,换上善财童子一样不般配。
这个组合的怪异程度直逼西天取经小分队。码头上的人只要听过只言片语的描述就能一眼认出来。三人小队这两年雷打不动的每天上午都要到十六铺码头巡上一遍,早就成了一景。
一个胖脸双下巴的长衫男子站在自家的货栈门口,眼睛紧紧随着三人移动,茧绸的长衫后背透了一大片汗渍。
他时不时用手摸摸袖子里鼓鼓囊囊的钱袋,仿佛通过这个动作在给自己打气。远远地,他就捣腾着小碎步迎上去,“承蒙夏巡长光临,小人荣幸之至啊。”
夏耀祖听了这个开头,看也不曾多看他一眼,只脚下不停的往前走。
黑皮笑眯眯的打量了一下货栈的牌匾,撇了撇嘴,伸手拉了一把小师弟。
赵鹏来了快一年了,每次一出门眼睛就不够用,仰着小脸,张着嘴,能目不暇接的看一路。你要是不拉他一把,等到了地方他早就丢的没影了。
丢了几次后,黑皮被师父点名配给小师弟做贴身保姆,要求不高,别丢人即可。
长衫男子的笑容尴尬了起来,却仍旧不气馁的跟在一旁,艰难的顶着大肚子弯腰,想尽可能的把视线和长官调整到同一水平线:“夏巡长,夏巡长。我是宝荣号的东家,我家货栈就在那。”
他伸手远远指了一下,见夏耀祖并不回头去看,只得说到:“鄙人初到贵宝地,听说夏巡长是当地的父母官,特来拜会。”边说边把袖子里的钱袋颤巍巍的递过去。
他身材肥胖,小跑跟着这几步已经气喘吁吁,无法展示平日里不动声色塞钱入袋的绝技。
他是在老城厢做老了生意的,常得意于自己的游刃有余。如今刚刚把触角深入法租界,便遭到迎头痛击,大乱了阵脚,说话办事都忐忑了几分。
又矮又瘦的夏耀祖被宝荣号东家胖大的身体笼罩住,只能侧了一下身子,绕了过去。灵活的身姿,熟悉的动作和一早上夏瑛躲姆妈如出一辙。
“什么父母官?我不过是个臭巡脚的。李老板太抬举我了。”话虽说的客气,语气却硬的让人碰上去撞得心脏疼。
宝荣号的胖东家心里一惊,他没想到这个从开始就没正眼看他的巡长竟然一口道出了他的姓氏,想起自己一早的盘算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道:“夏巡长,鄙人是知道规矩的,这是我第一个月的例银,还请夏长官笑纳。”
夏耀祖终于停下了脚步,眼神冷冷的盯着他:“哦?你真的懂规矩吗?雷荣基雷巡长的大名可听过啊?你两天前不是拜会过了吗!在十六铺码头做生意,拜两家门头是个什么下场?这个规矩你懂吗?”
大热的天,胖东家一脸油汗,汗水流进眼睛里,沙的他双眼通红,在夏耀祖的注视下却不敢抬手擦拭:“可是雷长官要的,要的数目实在太大,我这小店刚开张,本钱全在里面,实在是掏不出啊!”
“掏不出可以商量,先欠着些,日后周转开了再交,不过是多花些利钱。想要改换门庭,那我可帮不了你。难不成为了你一个宝荣号,就让我和雷巡长自己人杀起来?你这算盘打的精刮啊!”
“夏长官、夏长官,您给条活路吧。我已经恶了雷巡长,回不去了。您给我条活路,我给您当牛做马,下辈子我结草衔环的报答您啊。”
胖老板涕泪俱下,在大庭广众之下瘫坐在地上,浑身大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眼睁睁看着夏耀祖那双黑皮靴子从身旁迈过。正万念俱灰间,就见黑皮蹲下了身子,笑嘻嘻凑到他面前,轻轻巧巧的说道:“您那货栈开不成了,赶紧兑出去吧。太古、招商有熟人没?”
胖老板抽抽鼻子,茫然道:“那都是大买卖,我这拎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啊!”
黑皮嗤了一声:“不是我说,您来之前就没多打听打听,找死也不挑个地方。算了,既然我师父心软,我就再提点你一句,去找顾五爷吧,赶紧把货栈转出去。晚了,姓雷的能让你光着屁股滚出小东门。”
说罢黑皮站起身追师父去了,半路上还不忘拉了一把再次掉队的小师弟。
雷荣基今年三十出头,他的偶像是曾在十六铺码头当过水果摊伙计的杜老板。梦里都巴望着有一天能飞黄腾达,过上前呼后拥、豪宅美妾的生活。
手下不仅笼络着七八十号巡捕,在青帮里也有一票兄弟。为了巩固势力、收买人心,吃相颇为凶狠。码头上的商人背地里骂他是头喂不饱的恶狼。
夏耀祖风格不同,平日里收固定的保护费,一个月一次。只要交了这笔钱,不仅巡捕不会上门,在流氓瘪三面前报出夏巡长的名号也能免于敲诈。他手下的巡捕不多,固定的那三十多号人就靠每月这笔孝敬过日子。
因为这看家狗的做派,和雷荣基二人被戏称为“小东门的一狼一狗”。
雷荣基不是没惦记过夏耀祖的地盘,只是这三十多条看家狗牢牢地抱成团。这么些年,他敲不破也分不开。
真惹恼了夏耀祖,他手底下的人不是失足落水,就是被打闷棍。抽成的生意也会“偶然”顾不到船工,死死被耽搁在码头上。
如此这般的过了几次招,雷荣基亏钱亏到肉疼,又贴补进去不菲的医药费,只得偃旗息鼓、摸摸鼻子认栽。
所幸夏耀祖有个十分可笑的规矩,从不碰鸦片生意,这最大的一块肥肉终究落在雷荣基的口中。既然他不挡着雷荣基发财,雷荣基也犯不上硬要上去撞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