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氏话音落毕,金利利的青铜针器便飞刺而来。两暗器交叠从穹庐外射入内部,一根直奔濮阳氏而去,另一根直奔向那虚弱者命门。
速度之快,堪如霹雳弦惊——
席玉顺着金针飞刺的轨迹望去,那穹庐已然被人生生扎出一个小洞,暗器便是从那里来的。
其洞大小近似秋收黄豆,从里往外看去,浑然不见外边一切情况。
来不及反应,但觉眼角狂跳,席玉只好先顾眼前情形。
电光火石之间,诱月一把推开濮阳氏,然后腾空跃起。濮阳氏被关在幽轮部数日,亦是强弩之末,当即便直直朝挂弓刀的墙面倒去。
那铜针擦着诱月耳畔而过,犹能听见犀利风声。诱月只觉左耳一阵麻木,若是被那针所刺,保不定会失聪。好在是成功躲过。
濮阳氏倒在穹庐壁上喘气,铜针牢牢钉在距他身体不过半寸的狼毛皮墙面上,活生生将厚重的毛皮扎穿去,小半截针头露在穹庐之外,颇有穿筋碎骨之势,引得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另一边,喝云将军本想效法诱月,同样是将那虚弱男子推开,谁知这男子更是奄奄一息,还未将他扶起,他便双腿打颤地倒下,尚未直起身子,那利针便朝他飞啸而来。
喝云心下着急,这元都贵人已然羸弱至此,若再受此无妄之灾,想来又该是何等受罪。自己不过一习武粗人,只倒是多受一小伤,好生将养着,不出多时便能痊愈。
思及此处,喝云猛一转身,在利针刺入虚弱男子体内前,以背蔽其人,将人护在身下,以背主动去迎那利针,右后背活生生挨上那针一刺。
隔着轻便的冬装骑袍,猩红血液溱湿他的衣裳,不敢想象其下该是何种的血窟窿。
“抓刺客!”在二人采取行动的瞬时后,席玉很快反应过来,当机立断下达命令去抓这狂妄大胆之人。
此时席玉心略略放下,好在那二人无甚有事。若是初到辽北便遭此祸患,元都问责起来,会阻碍好一些谋划。
更要命的是这刺客,行刺安北侯兼安北都护已是死罪,加之行刺元都贵客,究竟是何许人也,真真好大的胆子。
诱月来不及感慨怜惜劫后余生,抄了趁步芳墙上的大家伙便闯出了穹庐。冥冥中他有一种预感,若是此时不抓此人,那么他便再抓不到此人。
仙恩瞥了眼席玉脸色,阴沉,但平静。见诱月策马而行,仙恩总觉大事不妙,于是也跨上马,紧追那扬尘而去。
趁步芳色乱,神色肉眼可见变得局促,肢体亦僵硬不安。席玉只睨他一眼,其间意味深长唯他自己体悟。
“喝云将军!可有大事?”席玉并未当场深究,此时喝云情况未明,与趁步芳过度纠缠实非明智之举。自是秋来好算账,今宵未究,他日新旧两账连本带利地划算才好。
喝云面上并未有大变化,身前那虚弱男子沉沉垂眼,喝云没敢触到他,脊背极小弧度地一躬,很快又直起身来。
喝云又扭头,想看看那穿刺伤口,却是视野死角,未能窥得全貌。他未觉不妥,只兀自伸出手去,一把将那青铜针拔出。
“无事,侯爷切莫挂心。此事牵扯复杂,更宜从长计议为好。”喝云端详着那根做工精巧,却并不小巧的长针。
这针身通体金黄,尾部雕刻鹰纹,身长约一掌,粗若麦米,近半针身都染上了喝云的血,瞧着反而有些瘆人。
喝云将那墙上之针与此针一并交由席玉,“侯爷,天色不早,当宜早返程……”
趁步芳傲气已近散去了,低声辩解了两句并非自己所为。席玉只笑,却是懒得与他搭话。
那桀骜的棕红烈马不知何时已然绕回,百无聊赖又似有些恭谨地蹉磨着幽轮部的牧草,其状又像是在等席玉——几人一出穹庐便是见到了此一番景象,惑大者莫过于趁步芳。
诱月与仙恩已莫见了踪影,扬尘埃土皆沉眠于茫茫草场。
临走前,席玉又看了一眼被铜针扎破的入口洞——利针刺入厚布,洞周有些许开线情况。不过未再深究。
“多谢幽轮首领大义,莫待腊八一节,只待是我与先生得了空,便再来登门拜访。”席玉道。
未有其他男子在场,喝云带着那虚弱者,席玉便只得与濮阳氏同乘一马。
……并非是有意忽略男女大防的。席玉想。
濮阳氏其人,单名一个续字,字子伤,乃是濮阳氏长房嫡系独苗苗血脉。
另一人自是当朝太傅梁千墙之高徒,司马存周阁下,字忧之,任中朝少傅。
这位司马阁下受太傅之委任,随赴都求援的左瞳将军一起,一同押送粮草赶往辽北苦寒之地。
如若一切顺利倒也就罢了,但若是战况焦灼疲劳,少不了朝廷来人主持大局,甚至说,是操控局面。
前朝英明二帝时为防止门阀权力膨胀,分设中朝以制衡外朝的三公九卿。谁料大邺朝发家之基,本就是靠着士族的支持,此举妄想抽空世家根基,无异于倒反天罡之笑谈。
现今,朝堂二分而治。自睿帝崩逝之日起,皇权旁落,元都政权落入司马与梁二党之手。
司马氏占据太师席,梁氏则任太傅。
以太师、太傅为核心的中朝体系盘踞元都,而刚登基的幼帝与其外朝三公九卿合被驱至陪都一带。
自此,“元都分权”完成,中朝势力彻底碾死外朝。
待到诱月与仙恩复命安北都护府静北城中都护苑时,那司马氏与濮阳氏已被好吃好喝伺候了半日之久。
诱月少有如此铩羽的时候,平日里的嚣张气焰被寡言取代,除了小半染上淤泥的衣角残片,再无他获。
席玉立于议事厅正中,诱月与仙恩风尘仆仆,二人亦随席玉而立。那侧方的辽椅上坐着一老者,执鹅绒蒲扇,着汉人白袍,笑视三人,并不言语。
“左瞳呢?”诱月解了战袍,兀自挽在手上,小声喘着粗气。四下环顾,却是不见左瞳的身影。
“左瞳去回元都的信了,元都来信近来频繁了些。你那边是什么情况?”席玉答,几人间并无外人,自是少了些拘谨,说话也恣意起来。
“我与仙恩自幽轮部东去,一路追至小望津草原,已是翻越他他山丘,仍是未及其人踪迹。
眼见我即将赶上,谁知那零星的穹庐里又探出暗针暗箭来,以至战马疲损,我二人只好先行返回。”
“正是!席玉阿姐,诱月阿兄之骑射不在我阿兄之下,那刺客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我二人甩下,其身份,绝不止是黑巾会的土兵那样简单!”仙恩此时也已换下了骑装,梳起寻常辽北少女时兴的双辫,更显活泼烂漫。
“此衣襟残片不过黑巾会之人的惯常打扮,毫无特别之处可言。以我之见,审趁步芳恐怕是当务之急。”诱月将衣襟片递给席玉,衣襟片粗糙,交递之间磨蚀了诱月左手虎口处的箭伤。
诱月吃痛,双目急急一蹙,不过很快便恢复原状,没多吭声。
席玉楞了少许,思绪乍回少年之时。诱月亦是如此,只那是他甚爱惜自己之身体。已记不清是何时开始了,诱月即便遍体鳞伤却未言痛。
席玉接过那衣襟置于一边,缓声开口问:“怎么弄的?可否看过医官了?如何用药?可用了雪莲子?”
辽北比邻期於,期於之地苦寒,莲类植物繁多,可用于解各种奇珍异毒。因此期於人擅用毒,亦擅解毒。雪莲子便用于阻断各类毒素蔓延,且用于中毒一日前,毒素未蔓至全身时,将其整棵捣碎外敷于伤口之上。也因其万能之功效,其又被称为黄金解毒莲。
仙恩抢先答到:“诱月阿兄遭暗箭所伤,此人阴毒狡诈,便是一箭射得诱月阿兄脱手缰绳。
好在阿兄身手了得,那马儿又通人性,未大受惊,只略微加速了些许,诱月阿兄方才平安归来。”
诱月语气则是不甚在乎,“听闻喝云将军亦受暗器所伤,不知喝云兄伤势如何。咱们郎中院的雪莲子所剩无多,况且我已用刀割除渗血红肉。区区小伤,略无影响。雪莲子便给喝云兄吧。”
“医官配药不过顺手,只怕是暗器当真带毒。雪莲子虽是稀罕物,然那濮阳皇商已到了辽北,便是不愁其数目的。若是不肯卖,便向他高价赎买一些,左右不过是钱的事。诱月,莫留下隐患。传郎中。”席玉语气严肃,又夹带不容拒绝之意。
诱月拗不过她,只好与那沉默老者并坐,待郎中为他上药。
“审趁步芳或许不妥。我们已然知此刺客一事颇有端倪,提审趁步芳,无异于主动挑拨我们军民关系,可否寻求更佳之法?”席玉否决诱月的意见。
黑巾会与辽北军先来关系紧张,好不容易这几年略有缓和,席玉并不想主动打破这微妙平衡。
元都向来视其为匪,剿匪的召令已下了多年,席玉睁一只闭一只眼,暗中维护了黑巾会好些年——只缘这黑巾会实在不偷不抢不盗窃,何以为匪?
黑巾会虽对安北都护府之对外政策颇有微词,行的确是匡扶民意,接济天下之善事。也正是因为席玉的袒护,近年来这军民关系才得以缓和。
那沉默老者突然一拍蒲扇,开口:“侯爷所虑在理,但转圜而言,审趁步芳不失为当前境况的最佳选择。
既非黑巾会所为,那黑巾会想必会相当配合。再者,提审趁步芳,亦有第二层用意——”
老者看向席玉。
“亚父的意思是,是时候收拢其心,给他一个合时宜的下马威了。”席玉接话。
老者见席玉一点便通,边笑边默默点头。
“那依俞叔之见,何时提审趁步芳是为良机?”诱月扭头望向老者。
“不是现在。左瞳小淞丘一战,仍有许多未了结的事端。待明日那位司马君修养好了,再商议也不迟。至于趁步芳,只好先行搁置。最当务之急,仍是诱月与喝云养好伤才是。”
“侯爷,俞叔,还有一事。”见几人话头未转,仙恩只好自己打开话茬,“半旬日后便是冬至,今时不同往日,如此多的变故叠加至此,那冬赛?”
辽族祖来传统繁多,四时捺钵制①在辽民与荻民内发展至今,已有了全然不同的内涵。
自古辽国始,辽与荻尚未发生民族分化,统一称之为辽族。古辽国秉游牧民族特性,政治上行四时捺钵制,即逐水草而居,未设固定都城,都城则为单于之行营,亦是政治中心。
辽人于春时垂钓捕鹅,夏时放鹰,秋时射鹿而冬时猎虎,此四时活动历史悠久,一直流传至今。
至于后来辽北归于邺,并设都护府为政治中心,然辽北之辽民亦保留了四时活动,并于每年二分二至日分别举行春、夏、秋、冬赛事。
“如期举行便好,若是那二位元都贵人欲参与其中,也无需坏了我辽族的规矩。”席玉给了准信。
小会议以郎中为诱月看诊而收场。
话说那为汉袍老者,两鬓斑白,早生华发。虽说是老者,其年岁莫出四十不惑。
其人姓俞,名不详,字或许多年前有过,总之时至今日,号了元先生——自是在睿帝崩才改回了元先生,睿帝年为了避睿帝的讳,遂号了玄先生。
了元先生祖籍平南江州,少与席玉之先父怀复为布衣交,受怀复赏识恩。
待怀复任安北侯时,俞了元曾司职安北都护府军师一职,兼任席玉之师,教习其儒学理以之法。
后辽北事变,俞了元乱中救下席玉、诱月二人。俞了元于怀氏族与谍部救其莫得灭种之恩。
席玉自此奉其为亚父,诱月偶称之,多与都护府中其余将领一致,称其俞叔。
席玉欲往西府,谒见那位濮阳氏人。此行计划良多,目的重重,多有考量,且公私参半。濮阳氏其人,实属关键一环。
席玉已褪下了骑装,犹豫再三,最终确是着汉人男子曲裾袍,摘冠而梳女子垂髻。
奉了席玉的吩咐,因着东西二府的贵客皆是汉人,伺候着的下人也已尽数换成了汉人。
席玉虽是汉人,却生在辽北,长在辽北,越关次数屈指可数。若非师从俞了元,通习汉人文化,她称得上是地道的辽人。
西府较东府而言规模小些,布的是对称式结构,栽种着天西引进的改良红山茶。
府上寂静,鲜少有下人穿行。席玉轻步行至主客室,环顾四周却是四下无人。
席玉依稀记得,昨日司马少傅遭人绑架,其求援者乃是少傅的两位侍从。如此看来,这位濮阳氏贵人,似是未有侍从偕同出行。
正欲往侧客室而行之际,席玉便听见身后有上扬的音调响起,“怀侯阁下。”
席玉回头。风从哪里来,忽然吹动谁的衣角。彼时那冬日正早早落下,半缕余阳融融落在人的肩头,只增添冬日缱绻。
那人已换上了玉白缕金湖中月纹曲裾袍,斗篷已换成织锦镶藏狐毛,长身玉立,他像那良玉生烟,教人只惜蓝田。
长冬少夏的辽北,这里的人近似不知道何为桃花。那种只开花,不长叶的植物——一旦生出枝叶来,便是离凋谢不远了。
席玉少年时偶然随父回到过祖籍平南江州。那里被称为水乡,没有草原也没有马,有的只是悠悠的船、垂在水边的柳,还有每年春夏开成花灾的桃花。
铜镜银铃笑清音,人面桃花醉风熏。
“濮阳君。”席玉定了定神,朝那人行了汉人鞠躬之礼。
速度之快,堪如霹雳弦惊——
席玉顺着金针飞刺的轨迹望去,那穹庐已然被人生生扎出一个小洞,暗器便是从那里来的。
其洞大小近似秋收黄豆,从里往外看去,浑然不见外边一切情况。
来不及反应,但觉眼角狂跳,席玉只好先顾眼前情形。
电光火石之间,诱月一把推开濮阳氏,然后腾空跃起。濮阳氏被关在幽轮部数日,亦是强弩之末,当即便直直朝挂弓刀的墙面倒去。
那铜针擦着诱月耳畔而过,犹能听见犀利风声。诱月只觉左耳一阵麻木,若是被那针所刺,保不定会失聪。好在是成功躲过。
濮阳氏倒在穹庐壁上喘气,铜针牢牢钉在距他身体不过半寸的狼毛皮墙面上,活生生将厚重的毛皮扎穿去,小半截针头露在穹庐之外,颇有穿筋碎骨之势,引得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另一边,喝云将军本想效法诱月,同样是将那虚弱男子推开,谁知这男子更是奄奄一息,还未将他扶起,他便双腿打颤地倒下,尚未直起身子,那利针便朝他飞啸而来。
喝云心下着急,这元都贵人已然羸弱至此,若再受此无妄之灾,想来又该是何等受罪。自己不过一习武粗人,只倒是多受一小伤,好生将养着,不出多时便能痊愈。
思及此处,喝云猛一转身,在利针刺入虚弱男子体内前,以背蔽其人,将人护在身下,以背主动去迎那利针,右后背活生生挨上那针一刺。
隔着轻便的冬装骑袍,猩红血液溱湿他的衣裳,不敢想象其下该是何种的血窟窿。
“抓刺客!”在二人采取行动的瞬时后,席玉很快反应过来,当机立断下达命令去抓这狂妄大胆之人。
此时席玉心略略放下,好在那二人无甚有事。若是初到辽北便遭此祸患,元都问责起来,会阻碍好一些谋划。
更要命的是这刺客,行刺安北侯兼安北都护已是死罪,加之行刺元都贵客,究竟是何许人也,真真好大的胆子。
诱月来不及感慨怜惜劫后余生,抄了趁步芳墙上的大家伙便闯出了穹庐。冥冥中他有一种预感,若是此时不抓此人,那么他便再抓不到此人。
仙恩瞥了眼席玉脸色,阴沉,但平静。见诱月策马而行,仙恩总觉大事不妙,于是也跨上马,紧追那扬尘而去。
趁步芳色乱,神色肉眼可见变得局促,肢体亦僵硬不安。席玉只睨他一眼,其间意味深长唯他自己体悟。
“喝云将军!可有大事?”席玉并未当场深究,此时喝云情况未明,与趁步芳过度纠缠实非明智之举。自是秋来好算账,今宵未究,他日新旧两账连本带利地划算才好。
喝云面上并未有大变化,身前那虚弱男子沉沉垂眼,喝云没敢触到他,脊背极小弧度地一躬,很快又直起身来。
喝云又扭头,想看看那穿刺伤口,却是视野死角,未能窥得全貌。他未觉不妥,只兀自伸出手去,一把将那青铜针拔出。
“无事,侯爷切莫挂心。此事牵扯复杂,更宜从长计议为好。”喝云端详着那根做工精巧,却并不小巧的长针。
这针身通体金黄,尾部雕刻鹰纹,身长约一掌,粗若麦米,近半针身都染上了喝云的血,瞧着反而有些瘆人。
喝云将那墙上之针与此针一并交由席玉,“侯爷,天色不早,当宜早返程……”
趁步芳傲气已近散去了,低声辩解了两句并非自己所为。席玉只笑,却是懒得与他搭话。
那桀骜的棕红烈马不知何时已然绕回,百无聊赖又似有些恭谨地蹉磨着幽轮部的牧草,其状又像是在等席玉——几人一出穹庐便是见到了此一番景象,惑大者莫过于趁步芳。
诱月与仙恩已莫见了踪影,扬尘埃土皆沉眠于茫茫草场。
临走前,席玉又看了一眼被铜针扎破的入口洞——利针刺入厚布,洞周有些许开线情况。不过未再深究。
“多谢幽轮首领大义,莫待腊八一节,只待是我与先生得了空,便再来登门拜访。”席玉道。
未有其他男子在场,喝云带着那虚弱者,席玉便只得与濮阳氏同乘一马。
……并非是有意忽略男女大防的。席玉想。
濮阳氏其人,单名一个续字,字子伤,乃是濮阳氏长房嫡系独苗苗血脉。
另一人自是当朝太傅梁千墙之高徒,司马存周阁下,字忧之,任中朝少傅。
这位司马阁下受太傅之委任,随赴都求援的左瞳将军一起,一同押送粮草赶往辽北苦寒之地。
如若一切顺利倒也就罢了,但若是战况焦灼疲劳,少不了朝廷来人主持大局,甚至说,是操控局面。
前朝英明二帝时为防止门阀权力膨胀,分设中朝以制衡外朝的三公九卿。谁料大邺朝发家之基,本就是靠着士族的支持,此举妄想抽空世家根基,无异于倒反天罡之笑谈。
现今,朝堂二分而治。自睿帝崩逝之日起,皇权旁落,元都政权落入司马与梁二党之手。
司马氏占据太师席,梁氏则任太傅。
以太师、太傅为核心的中朝体系盘踞元都,而刚登基的幼帝与其外朝三公九卿合被驱至陪都一带。
自此,“元都分权”完成,中朝势力彻底碾死外朝。
待到诱月与仙恩复命安北都护府静北城中都护苑时,那司马氏与濮阳氏已被好吃好喝伺候了半日之久。
诱月少有如此铩羽的时候,平日里的嚣张气焰被寡言取代,除了小半染上淤泥的衣角残片,再无他获。
席玉立于议事厅正中,诱月与仙恩风尘仆仆,二人亦随席玉而立。那侧方的辽椅上坐着一老者,执鹅绒蒲扇,着汉人白袍,笑视三人,并不言语。
“左瞳呢?”诱月解了战袍,兀自挽在手上,小声喘着粗气。四下环顾,却是不见左瞳的身影。
“左瞳去回元都的信了,元都来信近来频繁了些。你那边是什么情况?”席玉答,几人间并无外人,自是少了些拘谨,说话也恣意起来。
“我与仙恩自幽轮部东去,一路追至小望津草原,已是翻越他他山丘,仍是未及其人踪迹。
眼见我即将赶上,谁知那零星的穹庐里又探出暗针暗箭来,以至战马疲损,我二人只好先行返回。”
“正是!席玉阿姐,诱月阿兄之骑射不在我阿兄之下,那刺客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我二人甩下,其身份,绝不止是黑巾会的土兵那样简单!”仙恩此时也已换下了骑装,梳起寻常辽北少女时兴的双辫,更显活泼烂漫。
“此衣襟残片不过黑巾会之人的惯常打扮,毫无特别之处可言。以我之见,审趁步芳恐怕是当务之急。”诱月将衣襟片递给席玉,衣襟片粗糙,交递之间磨蚀了诱月左手虎口处的箭伤。
诱月吃痛,双目急急一蹙,不过很快便恢复原状,没多吭声。
席玉楞了少许,思绪乍回少年之时。诱月亦是如此,只那是他甚爱惜自己之身体。已记不清是何时开始了,诱月即便遍体鳞伤却未言痛。
席玉接过那衣襟置于一边,缓声开口问:“怎么弄的?可否看过医官了?如何用药?可用了雪莲子?”
辽北比邻期於,期於之地苦寒,莲类植物繁多,可用于解各种奇珍异毒。因此期於人擅用毒,亦擅解毒。雪莲子便用于阻断各类毒素蔓延,且用于中毒一日前,毒素未蔓至全身时,将其整棵捣碎外敷于伤口之上。也因其万能之功效,其又被称为黄金解毒莲。
仙恩抢先答到:“诱月阿兄遭暗箭所伤,此人阴毒狡诈,便是一箭射得诱月阿兄脱手缰绳。
好在阿兄身手了得,那马儿又通人性,未大受惊,只略微加速了些许,诱月阿兄方才平安归来。”
诱月语气则是不甚在乎,“听闻喝云将军亦受暗器所伤,不知喝云兄伤势如何。咱们郎中院的雪莲子所剩无多,况且我已用刀割除渗血红肉。区区小伤,略无影响。雪莲子便给喝云兄吧。”
“医官配药不过顺手,只怕是暗器当真带毒。雪莲子虽是稀罕物,然那濮阳皇商已到了辽北,便是不愁其数目的。若是不肯卖,便向他高价赎买一些,左右不过是钱的事。诱月,莫留下隐患。传郎中。”席玉语气严肃,又夹带不容拒绝之意。
诱月拗不过她,只好与那沉默老者并坐,待郎中为他上药。
“审趁步芳或许不妥。我们已然知此刺客一事颇有端倪,提审趁步芳,无异于主动挑拨我们军民关系,可否寻求更佳之法?”席玉否决诱月的意见。
黑巾会与辽北军先来关系紧张,好不容易这几年略有缓和,席玉并不想主动打破这微妙平衡。
元都向来视其为匪,剿匪的召令已下了多年,席玉睁一只闭一只眼,暗中维护了黑巾会好些年——只缘这黑巾会实在不偷不抢不盗窃,何以为匪?
黑巾会虽对安北都护府之对外政策颇有微词,行的确是匡扶民意,接济天下之善事。也正是因为席玉的袒护,近年来这军民关系才得以缓和。
那沉默老者突然一拍蒲扇,开口:“侯爷所虑在理,但转圜而言,审趁步芳不失为当前境况的最佳选择。
既非黑巾会所为,那黑巾会想必会相当配合。再者,提审趁步芳,亦有第二层用意——”
老者看向席玉。
“亚父的意思是,是时候收拢其心,给他一个合时宜的下马威了。”席玉接话。
老者见席玉一点便通,边笑边默默点头。
“那依俞叔之见,何时提审趁步芳是为良机?”诱月扭头望向老者。
“不是现在。左瞳小淞丘一战,仍有许多未了结的事端。待明日那位司马君修养好了,再商议也不迟。至于趁步芳,只好先行搁置。最当务之急,仍是诱月与喝云养好伤才是。”
“侯爷,俞叔,还有一事。”见几人话头未转,仙恩只好自己打开话茬,“半旬日后便是冬至,今时不同往日,如此多的变故叠加至此,那冬赛?”
辽族祖来传统繁多,四时捺钵制①在辽民与荻民内发展至今,已有了全然不同的内涵。
自古辽国始,辽与荻尚未发生民族分化,统一称之为辽族。古辽国秉游牧民族特性,政治上行四时捺钵制,即逐水草而居,未设固定都城,都城则为单于之行营,亦是政治中心。
辽人于春时垂钓捕鹅,夏时放鹰,秋时射鹿而冬时猎虎,此四时活动历史悠久,一直流传至今。
至于后来辽北归于邺,并设都护府为政治中心,然辽北之辽民亦保留了四时活动,并于每年二分二至日分别举行春、夏、秋、冬赛事。
“如期举行便好,若是那二位元都贵人欲参与其中,也无需坏了我辽族的规矩。”席玉给了准信。
小会议以郎中为诱月看诊而收场。
话说那为汉袍老者,两鬓斑白,早生华发。虽说是老者,其年岁莫出四十不惑。
其人姓俞,名不详,字或许多年前有过,总之时至今日,号了元先生——自是在睿帝崩才改回了元先生,睿帝年为了避睿帝的讳,遂号了玄先生。
了元先生祖籍平南江州,少与席玉之先父怀复为布衣交,受怀复赏识恩。
待怀复任安北侯时,俞了元曾司职安北都护府军师一职,兼任席玉之师,教习其儒学理以之法。
后辽北事变,俞了元乱中救下席玉、诱月二人。俞了元于怀氏族与谍部救其莫得灭种之恩。
席玉自此奉其为亚父,诱月偶称之,多与都护府中其余将领一致,称其俞叔。
席玉欲往西府,谒见那位濮阳氏人。此行计划良多,目的重重,多有考量,且公私参半。濮阳氏其人,实属关键一环。
席玉已褪下了骑装,犹豫再三,最终确是着汉人男子曲裾袍,摘冠而梳女子垂髻。
奉了席玉的吩咐,因着东西二府的贵客皆是汉人,伺候着的下人也已尽数换成了汉人。
席玉虽是汉人,却生在辽北,长在辽北,越关次数屈指可数。若非师从俞了元,通习汉人文化,她称得上是地道的辽人。
西府较东府而言规模小些,布的是对称式结构,栽种着天西引进的改良红山茶。
府上寂静,鲜少有下人穿行。席玉轻步行至主客室,环顾四周却是四下无人。
席玉依稀记得,昨日司马少傅遭人绑架,其求援者乃是少傅的两位侍从。如此看来,这位濮阳氏贵人,似是未有侍从偕同出行。
正欲往侧客室而行之际,席玉便听见身后有上扬的音调响起,“怀侯阁下。”
席玉回头。风从哪里来,忽然吹动谁的衣角。彼时那冬日正早早落下,半缕余阳融融落在人的肩头,只增添冬日缱绻。
那人已换上了玉白缕金湖中月纹曲裾袍,斗篷已换成织锦镶藏狐毛,长身玉立,他像那良玉生烟,教人只惜蓝田。
长冬少夏的辽北,这里的人近似不知道何为桃花。那种只开花,不长叶的植物——一旦生出枝叶来,便是离凋谢不远了。
席玉少年时偶然随父回到过祖籍平南江州。那里被称为水乡,没有草原也没有马,有的只是悠悠的船、垂在水边的柳,还有每年春夏开成花灾的桃花。
铜镜银铃笑清音,人面桃花醉风熏。
“濮阳君。”席玉定了定神,朝那人行了汉人鞠躬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