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大盛九边军镇之一,地处山西界北,辖八卫、七所、五百八十三堡。先帝定都顺天府后,便以大同为京师之西北屏障,高筑边关城墙抵御北方游牧,又开边陲南、北两座堡门,开放马市商埠,通万里茶道。大同作为晋北要塞,占尽天时地缘人和,数十年来蒙汉互市,外商络绎游人如织,九边如大同,其富庶繁华不下江南,天下商贾,皆以晋商称雄。
而作为北方各部入京贡道上的必经之路,入关之后的第一晚,自然是要在这大同镇上度过。
天刚擦黑,朝贡队伍便已入关,到达驿站后,金羽卫一行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房宿。
驿站地处镇外驿道,往东走个两三里便能到大同镇。一条宽敞林间大路横梗在去往镇上的必经之路,因为是官道,往来人烟稀少,驿站内经人悉心洒扫,竟也窗明几净,幽香浮绕。熏香,软塌,绫罗、案几……该有的一件不落,半点不见乡野粗鄙脏乱之感。
驿站外金羽卫轮岗站哨,驿站内奴婢随从忙进忙出。
一轮皓月当空挂枝头,夜空净得连一片云都没有,只有稀疏的星缀在漆黑如墨的夜幕中。初春寒料峭,伴随着寒蝉蛙鸣,像是给这漫山遍野拢上了一层雾罩子。群山怀抱中,不远处巍峨的六盲山鹤立鸡群,非明非夜,如坠雾海。
郡主厢房在驿站东侧,与陆忱的房间两两相对。这样安排是出于安全考虑,一旦郡主房内有任何异动,第一个察觉的必然是陆忱。郡主身份尊贵,此行又肩负两国议好的使命,陆忱自然事必亲躬。
此刻,陆忱坐在桌前,正听着岳昭禀报明日行程安排。
屋内灯火通明,桌上烛台燃着一支半残白烛,发出“哔啵”的声响。光华流转,陆忱半边脸被这烛光映得更加透亮。他生得极好,丰神俊朗,棱角冷峻,肤色有近乎剔透的白。此刻他半垂着眼睫,眼尾微微上挑出一个摄人心魄的弧度,那眉目似乎天生会聚光,葳蕤灯火印入他眼中,潋出丝缕水光,照着眼角下一颗将落未落滴泪痣,竟完全不似金羽夜行的肃杀冷寂,反而生出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旖旎缠绵。
旁人若惊鸿一瞥,会觉得他长着一双绝世好看桃花眼,是难得一见的美人皮相。
可若仔细看,桃花池里盛的并不是醉人桃花酒,而是掬了一把数九寒天的森然冷月,透着杀意与狠决。
陆忱靠坐在椅背上,一手搭在桌沿,卸去白天草原御马的威风凛凛,一副慵懒闲散做派。
“大人,今日已过居庸关,明日启程自大同往宣府,预计半月内可达紫荆关。”
“提速。”陆忱道:“杭州赈灾粮款贪墨一案已有数月,密探来报,韩昌寿已逃往江南,我已通知杭州金羽卫指挥所密切留意城中流民,此事不宜耽搁,须尽快返京。”
几个手下面面相觑,自从韩昌寿被劫,他们已在京城布下天罗地网,还联合千机阁布下暗线无数,活泥鳅都钻不出的网,这人莫不是会什么凭空消失的妖法,怎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都能溜走?
“大人,”岳昭犹豫了一下,道:“看样子,不只是金羽卫不干净,只怕千机阁也……”
金羽卫和千机阁,皇城最庞大也是最缜密的两大情报机构。
金羽卫掌管刑狱,监察百官,直达天听,驾驭不法群臣,不受律法约束,擅酷刑厉罚。小到穷乡僻壤边陲小镇,大到通都大埠边关重镇,皆设有指挥所,更有耳目暗桩无数,权柄之大无人能及。他们抓人没有理由,更无需经过刑部,皇亲国戚都不在话下。金羽卫有百十种酷刑,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一般来说,只要进了金羽卫的诏狱,不是死就是残,所以群臣百姓无不闻风丧胆,避如蛇蝎;
而千机阁,顾名思义,世间万物,千般变化,皆在一阁掌握之中。同样是直接向皇帝负责,但和金羽卫不同的是,前者在暗,后者在明。金羽卫大名上至百岁老叟,下至三岁孩童无人不知,那标准的飞鱼服绣春刀,良民走在街上都要退避三舍。而千机阁则完全隐身于暗处,除了朝廷要臣和金羽卫之外无人知晓。它隐藏在全国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地,如同幽灵一般伺机窥探搜集情报,无孔不入。金羽卫管辖群臣,千机阁充天子耳目,天下百姓一举一动,千机百态,皆在掌控。
如果韩昌寿能在两者如此密布的网中逃出京师,只怕背后那只手,已在伸手不见的黑暗中,触及到了最核心的阶层。
烛火微晃,陆忱扫了一眼眼前众人,道:“这就是陛下着我来塞外迎接的原因。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旦我离京,那些人势必会弄出动静,他们在暗我们在明,只有让他们自露马脚,我们才能有机可乘。”
岳昭恍然大悟道:“所以大人才突然说要加快行程,为的就是不按照既定时间回京,杀贼人个措手不及!”
此话一出,众人皆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感叹他们指挥使大人的深谋远虑和天衣无缝的心思盘算。
“那大人,咱们的计划是不是也要和千机阁阁主通个气,好让他提前布下眼线……”岳昭此人机灵活泛,跟在陆忱身边久了,也能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地按照他的思路走下去,既然大人布了这个局,那金羽卫此时必然不能妄动,能帮上忙的就只有千机阁了。
在众人面前是威风凛凛的百户大人,在陆忱面前是只会星星眼装崇拜的狗腿小跟班,岳昭眼见陆忱没有打断自己,直觉看样子是摸对了路,还没等他把装了一肚子的分析见解炮仗似地说出口,就听见外面院子里“乒乒乓乓”地一阵兵荒马乱的声音,还没等做出反应,几道尖细的女声就划破了夜空的静谧,在一片蝉鸣蛙叫中显得尤为刺耳。
“不好了!
“郡主不见了!”
“来人呐!”
慌慌张张的呼叫过后,只有一个声音显得稍微平静些:“大人,郡主不见了,烦请通报陆大人!”
陆忱推门而出,见到白天那位“郡主”正拉着一个蓝衣金羽卫,她依旧身穿那套华丽的衣裳,只是没有佩戴面纱,圆豆一样的眼睛此时布满惶恐,眼眶里满是呼之欲出的泪水,又被她强作镇定地压下。
“郡主”说“郡主”不见了,这可真是奇了怪了。金羽卫们摸不着头脑,满脸疑问,陆忱不动声色走到“郡主”面前,问道:“方才郡主可说,郡主不见了?”
那憨态可掬的“郡主”抹了一把眼泪,惶恐道:“大人,我不是公主……”
此话一出,除了陆忱和瓦剌随从,众人皆是一惊——不是郡主?那他们这一路护送个什么劲?咦不对,这小丫头片子是谁?真正的郡主又在哪里?
朝贡队已然入关,这时候突然说他们接错了人,众人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本来是两国议和的好事,现在弄成这样,叫他们该怎么和陛下还有瓦剌王交差?
只听见“郡主”声音哽咽道:“奴婢名叫南星,是公主的贴身侍女。公主说……这一路山水颇佳,她多年未回南朝,便想身无束缚地好好欣赏游玩一番,还有……”她噙着眼泪,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陆忱,有些犹豫,又有些害怕,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咬牙道:“公主说素闻金羽卫陆指挥使大名,听闻陆大人手段通天,慧眼如炬,若是连这小小的‘狸猫换太子’的把戏都看不破,岂不是……浪得虚名?”
最后那四个字,被她越说越轻,尾音几乎是立刻就消散在了风里。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连忙看向陆忱——“铁面修罗”可是名不虚传,皇城里除了皇帝和亲王谁不给三分薄面,这郡主倒好,还未见面就想着给陆大人一个下马威。
陆忱倒也不气,表情像和听到了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一样平静无波,他转头对已经严阵以待的众金羽卫道:“此地天黑风高,距离大同镇不过数里。我们兵分两路,一队沿山路,一队和我去镇上,务必在一个时辰内将郡主安全带回。”
众金羽卫领命:“是!”
而作为北方各部入京贡道上的必经之路,入关之后的第一晚,自然是要在这大同镇上度过。
天刚擦黑,朝贡队伍便已入关,到达驿站后,金羽卫一行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房宿。
驿站地处镇外驿道,往东走个两三里便能到大同镇。一条宽敞林间大路横梗在去往镇上的必经之路,因为是官道,往来人烟稀少,驿站内经人悉心洒扫,竟也窗明几净,幽香浮绕。熏香,软塌,绫罗、案几……该有的一件不落,半点不见乡野粗鄙脏乱之感。
驿站外金羽卫轮岗站哨,驿站内奴婢随从忙进忙出。
一轮皓月当空挂枝头,夜空净得连一片云都没有,只有稀疏的星缀在漆黑如墨的夜幕中。初春寒料峭,伴随着寒蝉蛙鸣,像是给这漫山遍野拢上了一层雾罩子。群山怀抱中,不远处巍峨的六盲山鹤立鸡群,非明非夜,如坠雾海。
郡主厢房在驿站东侧,与陆忱的房间两两相对。这样安排是出于安全考虑,一旦郡主房内有任何异动,第一个察觉的必然是陆忱。郡主身份尊贵,此行又肩负两国议好的使命,陆忱自然事必亲躬。
此刻,陆忱坐在桌前,正听着岳昭禀报明日行程安排。
屋内灯火通明,桌上烛台燃着一支半残白烛,发出“哔啵”的声响。光华流转,陆忱半边脸被这烛光映得更加透亮。他生得极好,丰神俊朗,棱角冷峻,肤色有近乎剔透的白。此刻他半垂着眼睫,眼尾微微上挑出一个摄人心魄的弧度,那眉目似乎天生会聚光,葳蕤灯火印入他眼中,潋出丝缕水光,照着眼角下一颗将落未落滴泪痣,竟完全不似金羽夜行的肃杀冷寂,反而生出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旖旎缠绵。
旁人若惊鸿一瞥,会觉得他长着一双绝世好看桃花眼,是难得一见的美人皮相。
可若仔细看,桃花池里盛的并不是醉人桃花酒,而是掬了一把数九寒天的森然冷月,透着杀意与狠决。
陆忱靠坐在椅背上,一手搭在桌沿,卸去白天草原御马的威风凛凛,一副慵懒闲散做派。
“大人,今日已过居庸关,明日启程自大同往宣府,预计半月内可达紫荆关。”
“提速。”陆忱道:“杭州赈灾粮款贪墨一案已有数月,密探来报,韩昌寿已逃往江南,我已通知杭州金羽卫指挥所密切留意城中流民,此事不宜耽搁,须尽快返京。”
几个手下面面相觑,自从韩昌寿被劫,他们已在京城布下天罗地网,还联合千机阁布下暗线无数,活泥鳅都钻不出的网,这人莫不是会什么凭空消失的妖法,怎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都能溜走?
“大人,”岳昭犹豫了一下,道:“看样子,不只是金羽卫不干净,只怕千机阁也……”
金羽卫和千机阁,皇城最庞大也是最缜密的两大情报机构。
金羽卫掌管刑狱,监察百官,直达天听,驾驭不法群臣,不受律法约束,擅酷刑厉罚。小到穷乡僻壤边陲小镇,大到通都大埠边关重镇,皆设有指挥所,更有耳目暗桩无数,权柄之大无人能及。他们抓人没有理由,更无需经过刑部,皇亲国戚都不在话下。金羽卫有百十种酷刑,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一般来说,只要进了金羽卫的诏狱,不是死就是残,所以群臣百姓无不闻风丧胆,避如蛇蝎;
而千机阁,顾名思义,世间万物,千般变化,皆在一阁掌握之中。同样是直接向皇帝负责,但和金羽卫不同的是,前者在暗,后者在明。金羽卫大名上至百岁老叟,下至三岁孩童无人不知,那标准的飞鱼服绣春刀,良民走在街上都要退避三舍。而千机阁则完全隐身于暗处,除了朝廷要臣和金羽卫之外无人知晓。它隐藏在全国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地,如同幽灵一般伺机窥探搜集情报,无孔不入。金羽卫管辖群臣,千机阁充天子耳目,天下百姓一举一动,千机百态,皆在掌控。
如果韩昌寿能在两者如此密布的网中逃出京师,只怕背后那只手,已在伸手不见的黑暗中,触及到了最核心的阶层。
烛火微晃,陆忱扫了一眼眼前众人,道:“这就是陛下着我来塞外迎接的原因。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旦我离京,那些人势必会弄出动静,他们在暗我们在明,只有让他们自露马脚,我们才能有机可乘。”
岳昭恍然大悟道:“所以大人才突然说要加快行程,为的就是不按照既定时间回京,杀贼人个措手不及!”
此话一出,众人皆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感叹他们指挥使大人的深谋远虑和天衣无缝的心思盘算。
“那大人,咱们的计划是不是也要和千机阁阁主通个气,好让他提前布下眼线……”岳昭此人机灵活泛,跟在陆忱身边久了,也能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地按照他的思路走下去,既然大人布了这个局,那金羽卫此时必然不能妄动,能帮上忙的就只有千机阁了。
在众人面前是威风凛凛的百户大人,在陆忱面前是只会星星眼装崇拜的狗腿小跟班,岳昭眼见陆忱没有打断自己,直觉看样子是摸对了路,还没等他把装了一肚子的分析见解炮仗似地说出口,就听见外面院子里“乒乒乓乓”地一阵兵荒马乱的声音,还没等做出反应,几道尖细的女声就划破了夜空的静谧,在一片蝉鸣蛙叫中显得尤为刺耳。
“不好了!
“郡主不见了!”
“来人呐!”
慌慌张张的呼叫过后,只有一个声音显得稍微平静些:“大人,郡主不见了,烦请通报陆大人!”
陆忱推门而出,见到白天那位“郡主”正拉着一个蓝衣金羽卫,她依旧身穿那套华丽的衣裳,只是没有佩戴面纱,圆豆一样的眼睛此时布满惶恐,眼眶里满是呼之欲出的泪水,又被她强作镇定地压下。
“郡主”说“郡主”不见了,这可真是奇了怪了。金羽卫们摸不着头脑,满脸疑问,陆忱不动声色走到“郡主”面前,问道:“方才郡主可说,郡主不见了?”
那憨态可掬的“郡主”抹了一把眼泪,惶恐道:“大人,我不是公主……”
此话一出,除了陆忱和瓦剌随从,众人皆是一惊——不是郡主?那他们这一路护送个什么劲?咦不对,这小丫头片子是谁?真正的郡主又在哪里?
朝贡队已然入关,这时候突然说他们接错了人,众人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本来是两国议和的好事,现在弄成这样,叫他们该怎么和陛下还有瓦剌王交差?
只听见“郡主”声音哽咽道:“奴婢名叫南星,是公主的贴身侍女。公主说……这一路山水颇佳,她多年未回南朝,便想身无束缚地好好欣赏游玩一番,还有……”她噙着眼泪,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陆忱,有些犹豫,又有些害怕,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咬牙道:“公主说素闻金羽卫陆指挥使大名,听闻陆大人手段通天,慧眼如炬,若是连这小小的‘狸猫换太子’的把戏都看不破,岂不是……浪得虚名?”
最后那四个字,被她越说越轻,尾音几乎是立刻就消散在了风里。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连忙看向陆忱——“铁面修罗”可是名不虚传,皇城里除了皇帝和亲王谁不给三分薄面,这郡主倒好,还未见面就想着给陆大人一个下马威。
陆忱倒也不气,表情像和听到了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一样平静无波,他转头对已经严阵以待的众金羽卫道:“此地天黑风高,距离大同镇不过数里。我们兵分两路,一队沿山路,一队和我去镇上,务必在一个时辰内将郡主安全带回。”
众金羽卫领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