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纹倒是没有半点生疏,定定瞧着她头上的那支簪子,似有话说。
明迦抓住话机,“内务府的人到底是宫里出来的,这挑饰品衣裳的本领确实是一流,这支簪子...”
崔纹却先笑了出来,”傻妹妹,那帮子人的心眼之小你还未见识过?怎会给你备下如此上等的珠钗?”
明迦一脸不解,崔纹继续道:
“是殿下。皇上指婚的旨意才下,叛军正兴,殿下事务缠身,却抽空登门拜访,托我去备了这些用物。”
“这支簪子说起来来历还颇有些特别呢,是殿下亲自将它交到我手上的,给我的时候,还另附了一枚成色已经很旧的绿松石珠子,像是从哪个首饰上扣下来的一样。殿下也没解释,只是特意托我一并收到给你的聘礼里头去。”
明迦回忆了一下,许是那枚珠子不起眼,她当真还没注意到。
不过不知为何,她能想象出他的样子。
那夜在扎德,她爬上树见他,在蒙蒙夜色里,他也是那般风尘仆仆、却又从容自如的样子。
好像不为什么,就为了提前回来能让她安心,让她不至于觉得嫁了一位连面都不肯露的人。
她无端地想起那日从席风那里听来的闲话:早年王爷身边伺候的人总是待不长,一次王爷以为有面生的人进了自己的书房,欲唤小厮问罪,谁想这位面生之人,正是那位跟了王爷小半年的小厮。后来下人们总怨王爷当他们不存在似的,从来没唤人做过事情,连最亲密的小厮的脸都不曾记住。这话不知怎的被王爷听了进去,此后就不叫人跟着他了。
“王爷虽然对人淡漠,但是却也相当用心。”席风说了一句颇讲不通的话。
明迦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
三言两语间,侍女端上一杯酒来,明迦没见过,只觉得一口入肚,甜甜腻腻,十分可口,眼睛都一亮。
“孙夫...”
崔纹打断她:“叫我纹娘就好,我家大人死心塌地地追随殿下至此,今后,你我绝不必如此客气。”
方才门口见他三人的说闹模样,倒也说明孙氏夫妇似乎都与李会景颇为亲密。
明迦点点头,不再拘谨:“多谢纹娘和孙大哥。”
当时的皇家骄子,孤身一人在这势力错综的北域立足,定少不了如此忠心之人的相助。
纹娘笑着摆摆手,问道:“如何?早先猜到王妃殿下不惯饮茶,这才叫人去取了我打京城就酿上的甜酒备着。”
明迦一杯已空又续了一杯:“纹娘可是自己酿的?我想...”
又是请人教汉话,又是学人家的酿酒技术,明迦一时间有些不好意思,话说到一半又堵住。
纹娘猜出她是个爱玩儿的,笑道:“无妨,王妃爱喝今日我就遣人送到王府就是了,王妃要学我们以后也慢慢来。”
明迦正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边融真打起门帘来问:“王妃殿下,殿下传话说是现下就要走了。”
明迦初到这大祁,除了语言不通以外,其他的为人处事的规矩风格也颇拿不准,也不知道自己在大祁的一言一行是否都要以李会景为准。他要走,她是不是就不该留。
所以一时间倒不知道怎么回答。
纹娘替她做主,“他走他的,我们两个再说一阵子话不要紧的。待会儿我带你去看我养的小马驹。”
融真听令复命去了。李会景不在这里,明迦莫名觉得一颗心好像这才落稳,放松下来,注意力就跑到杯中佳酿上去了。
她又尝了一口,“这是...还加了马奶?”
“不,骆驼奶?”
她一心品着酒,没注意到纹娘只是笑着,不说话。
明迦才自觉不对,放下酒杯。
“明迦是不是哪里说错话了?还请纹娘指教。”
明眸一片坦荡。
崔纹笑着摇头,抬手亲自为她续满。
“无事,忽然记起了一件琐事而已。”
她口上应着,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番事。
李会景将聘礼交给她时,她没忍住问了一句,为何不去寻别人,偏偏要寻她帮忙。
她还记得李会景正要上马,听到她的话回头,微微仰头看着站在台阶上的她,脸上罕见地有些沉默,酝酿了一会儿才道:
“登汨可汗昏聩年迈,子女成群,她年纪小,母妃又是汉人,想来不得重视。”
她已经料到他要说希望她多看照这位未来的王妃的话,没想到他接下来的话才是真正的意思:
“但是反过来,她不曾过多受父兄管教,不适三纲五常那一套。李会景不敢,以人夫之态逼她收束天性。孙夫人飒爽大方,令孙执事言谈之间有尊崇之色。李会景有求于孙夫人,也正是出于此原因。”
那天她站在府门处,朝着他驾马远去的身影出了很久的神。
出于此原因...出于不希望任何人因自己受牵制的原因。
世人皆说邧王善于心计,谁又知道他又会如此体贴女子的处境。
她回过神来,纠正明迦:“哪有什么指教不指教的,我私心里觉得,女子都是可怜人,心都应该凝在一处,不要揪住一点错处就不饶人,口舌之争,平白受损还是女子。”
明迦看着她,有如醍醐灌顶。
“可是,”崔纹话锋一转,“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你要入长安,我却不得不提醒你几分。”
“明迦明白。”
——
拜过师后,纹娘借口还有些事要处理,又给她放了几天假。
明迦抓住机会,去外面玩了一回。
宿银城地处大祁西北边关,西接讫罗,北邻泗谷,来往胡商络绎不绝,放眼之处,皆是车马粼粼,人声鼎沸,故素有“小长安”之称。
而宿银最繁华的地方,又属这中央樊街。明迦到这大祁以来,还是第一次出门感受大祁盛世的风情,于是就来了这樊街最大的酒楼——颂今楼。
她让阿力换上胡装,自己今日也是一身翻领窄袖胡服,松肥纹裤,足蹬羊皮尖头靴,只用一顶卷檐圆顶帽束起发髻,未施粉黛,活生生一幅西域小女娘的俏皮模样。
酒肆里上下两层,一楼里矮圆桌密布,店小二拖着菜盘和银壶脚步轻快,穿梭其中,吆喝招待声此起彼伏。
明迦注意到店里胡商来往,行人并未过多侧目,遂更是放下心来,随便挑了一处桌子坐下来。
那店小二眼尖,上来就开始自夸,“二位不是关内人吧?来这颂今楼可是来对了。我们这里主打关中风味...”
明迦饶有兴趣地听他嘴如珠盘妙语连连,一边朝阿力使眼色。
这赫叶即安顿在这颂今楼里。
她随手翻着菜谱,“先将你这里的什么梅子酒、桂花酿,松醪酒这些,都送上来尝尝。”
讫罗时蔬稀缺,遑论酿造如此精致灵巧的甜酒。
明迦盘算着自己手中的银两,她出嫁前好歹也是个名义上的嫡出公主,虽不宽裕,倒也别无开支,凭着名号尚能过活。
如今既为王妃,所受的大祁俸禄皆是实物,一时难以折成通宝,手头竟有些捉襟见肘起来。
但是嫁到异国他乡也有好处,这里又没有她的闺中之友,以个人名义送礼赠品的开支就能剩下来,日后交际自然也都是附着李会景的身份,她自不必担心。
虽说如此——那王府虽大却也空荡,并不像富裕人家的宅邸。
她忍不住算起李会景王府的开支来。
赫叶远远就瞧见松松垮垮斜坐着,单手撑着脸,另一只手在桌上写写画画,倒是颇为闲散。
“姐姐——”
明迦还未算出个名堂,欣喜起身,一把拥住她,“瘦了,”她轻掐赫叶腰肢,“叔父见到可要怪我没有好好照顾你了。”
松开一看,见她双眼红肿,想是这些日子哭了不少。
明迦知她放心不下,呷了口酒。
“妹妹放心,你还不了解你父亲的性格吗?”
赫叶不解地抬头。
明迦也是这些日子来到大祁,耳濡目染了许多,这才渐渐想明白许多事情。
“按着叔父的性子,如果他的求救会给我带来麻烦,那他宁可冤死也不会让人给我送密信。”
赫叶渐渐反应过来,“姐姐是说,就算你出手救父亲,也不会有事?”
明迦道:“正是,所以你大可放心,我稍微地用一下行蕃军,不会僭越的。”
赫叶一知半解,但是她自小就信赖明迦,见她语气笃定,便知道她自是有自己的方法。
明迦见赫叶双眉仍拧着,手没安分,找准赫叶的腰窝,狠狠地挠起来。
赫叶果然招架不住,边躲边求饶——“知道啦,赫叶会好好让姐姐放心的。”
明迦见她笑了,这才住手。
“姐姐真不用进那包房?这里人多眼杂——”赫叶语露担心。
明迦又怎会看不出来,“都说了不必担心,你姐姐神通广大,护了你这么些年你还不知道吗。”
“这话倒是不错,小时候我在罗昆阿妈家,隔壁的社力总是欺负我,姐姐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居然还有力气打他,见打不过又丢起石子,最后实在打不过,居然躲进河里,可让他好生找了一番。”
听着虽然不像在夸她,但明迦回忆起往事,眼里笑意欲浓,“是啊,差点就憋不住气露馅了,我爬上岸,你以为我死了,哭得眼睛跟桃子一样肿。”
说罢,两个人都笑起来。
那年赫叶八岁,明迦十一岁。叔父下落不明已有两年,叔母也因哀思过度而逝,赫叶的舅父将赫叶寄养在讫罗城一户人家,一年也不过问几次。明迦虽养在可敦手下,倒也并未受到多少管束,时常偷溜了出去看望赫叶。将自己节衣缩食剩下来的用物带给赫叶。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她再想护住赫叶,不能不考量多方的势力了。
菜一道道上齐,阿力头也不抬地吃了个开心。明迦踢了他一脚,“花我的钱可还开心。”
阿力连忙附和道:“开心开心,阿力跟了公主这么多年,还不知道公主的厉害嘛。”
明迦闻言心里舒畅,给他夹了大大一块排骨,“你和令娴融真最近着实辛苦,吃吧,待会儿记得给她俩带些吃食回去,莫忘了。”
说罢笑眼轻眯,颇为放松地躺在木椅上,
一仰头,瞧见那二楼转角处,却有一抹熟悉的人影。
明迦抓住话机,“内务府的人到底是宫里出来的,这挑饰品衣裳的本领确实是一流,这支簪子...”
崔纹却先笑了出来,”傻妹妹,那帮子人的心眼之小你还未见识过?怎会给你备下如此上等的珠钗?”
明迦一脸不解,崔纹继续道:
“是殿下。皇上指婚的旨意才下,叛军正兴,殿下事务缠身,却抽空登门拜访,托我去备了这些用物。”
“这支簪子说起来来历还颇有些特别呢,是殿下亲自将它交到我手上的,给我的时候,还另附了一枚成色已经很旧的绿松石珠子,像是从哪个首饰上扣下来的一样。殿下也没解释,只是特意托我一并收到给你的聘礼里头去。”
明迦回忆了一下,许是那枚珠子不起眼,她当真还没注意到。
不过不知为何,她能想象出他的样子。
那夜在扎德,她爬上树见他,在蒙蒙夜色里,他也是那般风尘仆仆、却又从容自如的样子。
好像不为什么,就为了提前回来能让她安心,让她不至于觉得嫁了一位连面都不肯露的人。
她无端地想起那日从席风那里听来的闲话:早年王爷身边伺候的人总是待不长,一次王爷以为有面生的人进了自己的书房,欲唤小厮问罪,谁想这位面生之人,正是那位跟了王爷小半年的小厮。后来下人们总怨王爷当他们不存在似的,从来没唤人做过事情,连最亲密的小厮的脸都不曾记住。这话不知怎的被王爷听了进去,此后就不叫人跟着他了。
“王爷虽然对人淡漠,但是却也相当用心。”席风说了一句颇讲不通的话。
明迦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
三言两语间,侍女端上一杯酒来,明迦没见过,只觉得一口入肚,甜甜腻腻,十分可口,眼睛都一亮。
“孙夫...”
崔纹打断她:“叫我纹娘就好,我家大人死心塌地地追随殿下至此,今后,你我绝不必如此客气。”
方才门口见他三人的说闹模样,倒也说明孙氏夫妇似乎都与李会景颇为亲密。
明迦点点头,不再拘谨:“多谢纹娘和孙大哥。”
当时的皇家骄子,孤身一人在这势力错综的北域立足,定少不了如此忠心之人的相助。
纹娘笑着摆摆手,问道:“如何?早先猜到王妃殿下不惯饮茶,这才叫人去取了我打京城就酿上的甜酒备着。”
明迦一杯已空又续了一杯:“纹娘可是自己酿的?我想...”
又是请人教汉话,又是学人家的酿酒技术,明迦一时间有些不好意思,话说到一半又堵住。
纹娘猜出她是个爱玩儿的,笑道:“无妨,王妃爱喝今日我就遣人送到王府就是了,王妃要学我们以后也慢慢来。”
明迦正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边融真打起门帘来问:“王妃殿下,殿下传话说是现下就要走了。”
明迦初到这大祁,除了语言不通以外,其他的为人处事的规矩风格也颇拿不准,也不知道自己在大祁的一言一行是否都要以李会景为准。他要走,她是不是就不该留。
所以一时间倒不知道怎么回答。
纹娘替她做主,“他走他的,我们两个再说一阵子话不要紧的。待会儿我带你去看我养的小马驹。”
融真听令复命去了。李会景不在这里,明迦莫名觉得一颗心好像这才落稳,放松下来,注意力就跑到杯中佳酿上去了。
她又尝了一口,“这是...还加了马奶?”
“不,骆驼奶?”
她一心品着酒,没注意到纹娘只是笑着,不说话。
明迦才自觉不对,放下酒杯。
“明迦是不是哪里说错话了?还请纹娘指教。”
明眸一片坦荡。
崔纹笑着摇头,抬手亲自为她续满。
“无事,忽然记起了一件琐事而已。”
她口上应着,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番事。
李会景将聘礼交给她时,她没忍住问了一句,为何不去寻别人,偏偏要寻她帮忙。
她还记得李会景正要上马,听到她的话回头,微微仰头看着站在台阶上的她,脸上罕见地有些沉默,酝酿了一会儿才道:
“登汨可汗昏聩年迈,子女成群,她年纪小,母妃又是汉人,想来不得重视。”
她已经料到他要说希望她多看照这位未来的王妃的话,没想到他接下来的话才是真正的意思:
“但是反过来,她不曾过多受父兄管教,不适三纲五常那一套。李会景不敢,以人夫之态逼她收束天性。孙夫人飒爽大方,令孙执事言谈之间有尊崇之色。李会景有求于孙夫人,也正是出于此原因。”
那天她站在府门处,朝着他驾马远去的身影出了很久的神。
出于此原因...出于不希望任何人因自己受牵制的原因。
世人皆说邧王善于心计,谁又知道他又会如此体贴女子的处境。
她回过神来,纠正明迦:“哪有什么指教不指教的,我私心里觉得,女子都是可怜人,心都应该凝在一处,不要揪住一点错处就不饶人,口舌之争,平白受损还是女子。”
明迦看着她,有如醍醐灌顶。
“可是,”崔纹话锋一转,“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你要入长安,我却不得不提醒你几分。”
“明迦明白。”
——
拜过师后,纹娘借口还有些事要处理,又给她放了几天假。
明迦抓住机会,去外面玩了一回。
宿银城地处大祁西北边关,西接讫罗,北邻泗谷,来往胡商络绎不绝,放眼之处,皆是车马粼粼,人声鼎沸,故素有“小长安”之称。
而宿银最繁华的地方,又属这中央樊街。明迦到这大祁以来,还是第一次出门感受大祁盛世的风情,于是就来了这樊街最大的酒楼——颂今楼。
她让阿力换上胡装,自己今日也是一身翻领窄袖胡服,松肥纹裤,足蹬羊皮尖头靴,只用一顶卷檐圆顶帽束起发髻,未施粉黛,活生生一幅西域小女娘的俏皮模样。
酒肆里上下两层,一楼里矮圆桌密布,店小二拖着菜盘和银壶脚步轻快,穿梭其中,吆喝招待声此起彼伏。
明迦注意到店里胡商来往,行人并未过多侧目,遂更是放下心来,随便挑了一处桌子坐下来。
那店小二眼尖,上来就开始自夸,“二位不是关内人吧?来这颂今楼可是来对了。我们这里主打关中风味...”
明迦饶有兴趣地听他嘴如珠盘妙语连连,一边朝阿力使眼色。
这赫叶即安顿在这颂今楼里。
她随手翻着菜谱,“先将你这里的什么梅子酒、桂花酿,松醪酒这些,都送上来尝尝。”
讫罗时蔬稀缺,遑论酿造如此精致灵巧的甜酒。
明迦盘算着自己手中的银两,她出嫁前好歹也是个名义上的嫡出公主,虽不宽裕,倒也别无开支,凭着名号尚能过活。
如今既为王妃,所受的大祁俸禄皆是实物,一时难以折成通宝,手头竟有些捉襟见肘起来。
但是嫁到异国他乡也有好处,这里又没有她的闺中之友,以个人名义送礼赠品的开支就能剩下来,日后交际自然也都是附着李会景的身份,她自不必担心。
虽说如此——那王府虽大却也空荡,并不像富裕人家的宅邸。
她忍不住算起李会景王府的开支来。
赫叶远远就瞧见松松垮垮斜坐着,单手撑着脸,另一只手在桌上写写画画,倒是颇为闲散。
“姐姐——”
明迦还未算出个名堂,欣喜起身,一把拥住她,“瘦了,”她轻掐赫叶腰肢,“叔父见到可要怪我没有好好照顾你了。”
松开一看,见她双眼红肿,想是这些日子哭了不少。
明迦知她放心不下,呷了口酒。
“妹妹放心,你还不了解你父亲的性格吗?”
赫叶不解地抬头。
明迦也是这些日子来到大祁,耳濡目染了许多,这才渐渐想明白许多事情。
“按着叔父的性子,如果他的求救会给我带来麻烦,那他宁可冤死也不会让人给我送密信。”
赫叶渐渐反应过来,“姐姐是说,就算你出手救父亲,也不会有事?”
明迦道:“正是,所以你大可放心,我稍微地用一下行蕃军,不会僭越的。”
赫叶一知半解,但是她自小就信赖明迦,见她语气笃定,便知道她自是有自己的方法。
明迦见赫叶双眉仍拧着,手没安分,找准赫叶的腰窝,狠狠地挠起来。
赫叶果然招架不住,边躲边求饶——“知道啦,赫叶会好好让姐姐放心的。”
明迦见她笑了,这才住手。
“姐姐真不用进那包房?这里人多眼杂——”赫叶语露担心。
明迦又怎会看不出来,“都说了不必担心,你姐姐神通广大,护了你这么些年你还不知道吗。”
“这话倒是不错,小时候我在罗昆阿妈家,隔壁的社力总是欺负我,姐姐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居然还有力气打他,见打不过又丢起石子,最后实在打不过,居然躲进河里,可让他好生找了一番。”
听着虽然不像在夸她,但明迦回忆起往事,眼里笑意欲浓,“是啊,差点就憋不住气露馅了,我爬上岸,你以为我死了,哭得眼睛跟桃子一样肿。”
说罢,两个人都笑起来。
那年赫叶八岁,明迦十一岁。叔父下落不明已有两年,叔母也因哀思过度而逝,赫叶的舅父将赫叶寄养在讫罗城一户人家,一年也不过问几次。明迦虽养在可敦手下,倒也并未受到多少管束,时常偷溜了出去看望赫叶。将自己节衣缩食剩下来的用物带给赫叶。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她再想护住赫叶,不能不考量多方的势力了。
菜一道道上齐,阿力头也不抬地吃了个开心。明迦踢了他一脚,“花我的钱可还开心。”
阿力连忙附和道:“开心开心,阿力跟了公主这么多年,还不知道公主的厉害嘛。”
明迦闻言心里舒畅,给他夹了大大一块排骨,“你和令娴融真最近着实辛苦,吃吧,待会儿记得给她俩带些吃食回去,莫忘了。”
说罢笑眼轻眯,颇为放松地躺在木椅上,
一仰头,瞧见那二楼转角处,却有一抹熟悉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