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有其兵必有其主,我瞧她就算是流着一半汉人的血,在那茹毛饮血之地长大,又怎不会......”
声音不小,厅内之人都能听到,倒也没人出声反驳。她笑了笑,没放在心上,转身欲进花园,却又听得那人继续道:“只不过二殿下心术不正,倒也般配。”
这一句压低了音量,顺着风倒也送进了明迦的耳朵里,她收住脚步,还是没忍住。
她想了想,假装方才从花园里出来的样子,惊喜道:“邹夫人果然雅兴,满园春色倒叫明迦开了眼。”
她捧了酒遥敬众人,一饮而下。
又装作才瞧到方才的嘴碎之人,“这位姐姐的簪花好生别致。若是明迦不曾记错的话,左边这是容英花,产自高山冰原之地,右边这是银盏花,原产于江南水润之地。鸢黄配乳银,真是相映生辉。姐姐手艺定是灵巧,否则又怎会在这干燥之地将两种秉性截然不同的花养出来,还配得这样巧妙。明迦手拙,自愧不如,不知姐姐可否赐教一二?明迦定感激不尽。”
众人事先毫不遮掩对她的不敬之情,也是想着她才来到大祁不过一月有余,自然听不懂汉话,可是如今见她不但听到了,而且还听懂了,甚至巧妙地以簪花自比,这才暗暗对她改了观。
那女子愣住了,她位份不高,原不想也不敢在这花会上大声说话,如今见王妃殿下装傻大剌剌地称她“姐姐”,引得众人侧目,不禁担心自己因为抢了风头而得罪更高位的贵女,不由得战战兢兢:
“妾身愚笨,怎敢担起如此盛赞。若王妃殿下若是喜欢,改日妾身遣人送了过去就好,万不敢扰了殿下清净的。”
明迦笑眯眯地瞧着众人,倒也无意深究,正想着寻个借口离开,转眼看见邹夫人同关定说说笑笑地走来。
原是这花会的闲趣,众女争艳,还要请一位风流蕴藉的公子来作评,好叫众人心服口服。
关定也看到明迦,暗暗递了一个不情愿的眼神。
明迦冲他一乐,倒是不愿离开了,寻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想看看关定的糗样。
果然众人皆围了上去,叽叽喳喳地冲关定说甜话,关定招架不住,还是邹夫人出面解了围,“好了诸位,按着抓阄的次序来,莫要争嚷。”
......
明迦看了一会儿,见她们比完了簪花,还要比诗兴,自己又听不大懂那些文邹邹的话,索性转身进了花园。
夜凉如水,园子里倾洒着一层淡淡的月影。离了人群就离了华灯,明迦渐渐适应黑暗,才从方才的闹剧中清醒了几分。
那人的闲言碎语,明迦本不该生气。相反,正是由于她将自己有意救叔父的消息放出去,才在兵营里引起内讧。
当初朝中对于叔父的被迫离开,有人弹冠相庆,有人替他不平。再复杂的情绪,在八年时间的冲刷之下,留给后辈们的也便只是一句简单的善恶之分。所以明迦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场内讧,有人肯替她效力,也会有人会站出来反对。
所以她心里本无波澜,人人都困滞于自己的方寸目光之中,所以诋毁也好、恭维也罢,都不过是片面之词,听罢不放在心上就是了。可不知怎的,在听到别人诋毁李会景后,她却又失了理智,非要站出去争一争。
她叹口气,有些不喜这样的自己。
身后传来梭梭的脚步声,明迦回头一看,发现是关定,她收了情绪。
“怎么,她们肯放你出来了?”
“还是你哥我聪明,先是自谦眼拙,说诸位个个才华非凡,需等我仔细斟酌一番方能定夺,然后溜了出来——”
明迦笑着看他,接过话来,“然后随便丢给一个手下?”
关定笑道,“妹妹聪颖,正是。”
“一次如此,可不能年年如此,往年都是怎么应付的?”
说到这个,关定的面上浮起一股幽怨,“还说呢,都怪你那夫君,邹夫人年年请他,他却年年都将这差事打发给旁人,今年只好轮到我了。”
说罢,又嘴贫地插了一句,“不过他也知道他没我英俊罢了,不像我这般受小女娘欢迎。”
明迦一脸揶揄,“怎么,这么在乎小女娘喜不喜欢,我可要回京告诉嫂嫂了,就说你——”
话还没说完,关定一把掐住明迦后颈,疼得明迦立马告饶。
他松了手,却没接话,隐听得柔风隔着草木,忽远忽近地送来人声。
默了一会儿,才道:“我跟她婚前,只见过一面。去年年末,我才回到京城休沐,北域边关战事又起。母亲不欲放我返职,又拗不过我,只好匆匆为我办了婚事。婚后不到三天,我便又走了。”
“她本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姑娘,近年来才寄养在京中外祖家中。”
“所以才肯嫁给我一介生死不定的莽夫。”
“我原想着……哎,可是,我一走,她倒又像寄人篱下似的……”
关定断断续续说了好些话,明迦未打断他,只是静静听着,罢了,才出声道:“我懂你的,哥。”
也是思量许久,才觉得不如一句“我懂你”来的更舒心。
“你怎么不问我,为何放着京中优渥的闲官不做,为何要留在这里?”他凝着湖面的层层水纹,侧过头来问她。
朝中龌龊,潞国公关蒲冲放权归隐,关定身份敏感,举步三思。
她摇摇头,垂眸捻着手边的草叶,“有时候往往是先有了答案,才有了问题。”
“你有你的志向和抱负,嫂嫂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近来也读了几本书,明白一个道理。人就好比两根藤蔓,若是都想要向上爬,只会相依相伴,共同生长,才不会觉得对方是掣肘和拖累呢。所以你下回见到嫂嫂时,问问她想做什么,然后鼎力支持她便好。”
关定默了一会儿,旋即一笑,“我说还真是,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你说的话,殿下似乎也曾对我说过。”
明迦没听过这句俗语,细细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
好像两个人一旦成了亲,就成了连体的人,日后做什么事都会被人绑在一起。
可是她同李会景明明不曾见过,稀里糊涂地就结成了夫妻。
关定不知她想什么想的出神,单手扣起她的帽子,将她的脸掩在绒毛里。
“走了,回吧,再吹风当心着凉。”
她回过神,跟上关定大步流星的步伐。
“殿下他,是不是你留在这里的答案之一?”
他没应,明迦看他的样子,心里也猜出了三分,笑了笑。
和关定走到后亭,他被人拦住说事,明迦独自进了前厅。
邹夫人应当是听说了先前那档子事儿,再见明迦,语气亲昵了许多:
“王妃若是再不现身,我倒是要派人去请了,要是染了寒疾,可叫我如何向殿下交代。”
明迦礼貌地笑笑,不欲接话。又想起了一茬事,问道:“方才见一位姐姐头上簪着的银盏花,明迦甚是喜欢,也想讨些种子自己种种,不知邹夫人方便与否?”
邹夫人忙应道,“殿下开口有何不可,这银盏花虽是难养,也只有那心性极高的人才能养成,不过王妃殿下准能成功。”
明迦无意应付她的热情,“那就多谢邹夫人了,不如今日就让明迦带了种子回去,不麻烦夫人改日费心了。”
她态度冷冷淡淡,邹夫人又怎会看不出来,遣人去取了种子,又带着笑寒暄了几句,这才送明迦上了回府的马车。
原来这银盏花种子在水培前,需在一种特制的药水里储存,药水还必须是温热的,明迦不敢怠慢,一路上将装种子的瓷罐紧紧揣在怀里,生怕水温下降。
所以李会景一见到回府的明迦,她就是一幅眼睛紧紧挂在手中瓷罐的紧张模样。
“罗力,快接过去,放灶房里的暖炉上,切记不可过热——”
她快步走着吩咐,没注意李会景提着灯候在门口,一抬头,倒是被惊了一下,正要出声,李会景先道:“是我。”
声音出于安抚,像轻轻用手拂过的弦声。
明迦凑近灯光,看清是他,眼里的笑意一下子蓄起来。
“对不住。”
明迦用笑堵住他的道歉,“无妨,我没有被吓到,只是没想到这里有人。”
她今日的语气听起来一派明快,似乎心情颇好。
“手上是什么?”他说出口,话梢也带上了一股难以察觉的愉悦。。
“银盏花种子,不能受凉,所以我才捂着,罗力——”
罗力适时跑了过来,接过瓷罐,虽然一头雾水,倒是照做了。
明迦脱了手,这才顾上看向他,“邹夫人说银盏花极难养活,我想试试。”
“不过你放心,我会好好学汉话的,抽空养,一定不会误了正事的。”
李会景一愣,难不成他平日里给她留下的是这么一副不讲情面的印象?
他正要答应,明迦抢先道:“种出来的第一支,就送给你,好不好?”
长廊每隔几步点着灯,二人走在其间,灯火忽明忽暗,明迦说这话时,正巧一盏暖光柔柔地打了过来,又是偏着头,李会景这才注意她左耳旁别着一串明黄色铃兰花,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嗯”
“为何?”他轻声问。
明迦想了想,卖了个关子,“送到你手里的时候再告诉你。”
“这么笃定能养活?”
“那当然。”
她的眼里满是得意,却不显得骄纵。
两个人并排走着,明迦侧着身子,够着头去看他。
他略有些不自在,明迦面上浮起好奇,“李会景,你在愧疚吗?”
那日她病后,他又是去接她又是在这里等她,不是愧疚又是什么。
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声音不小,厅内之人都能听到,倒也没人出声反驳。她笑了笑,没放在心上,转身欲进花园,却又听得那人继续道:“只不过二殿下心术不正,倒也般配。”
这一句压低了音量,顺着风倒也送进了明迦的耳朵里,她收住脚步,还是没忍住。
她想了想,假装方才从花园里出来的样子,惊喜道:“邹夫人果然雅兴,满园春色倒叫明迦开了眼。”
她捧了酒遥敬众人,一饮而下。
又装作才瞧到方才的嘴碎之人,“这位姐姐的簪花好生别致。若是明迦不曾记错的话,左边这是容英花,产自高山冰原之地,右边这是银盏花,原产于江南水润之地。鸢黄配乳银,真是相映生辉。姐姐手艺定是灵巧,否则又怎会在这干燥之地将两种秉性截然不同的花养出来,还配得这样巧妙。明迦手拙,自愧不如,不知姐姐可否赐教一二?明迦定感激不尽。”
众人事先毫不遮掩对她的不敬之情,也是想着她才来到大祁不过一月有余,自然听不懂汉话,可是如今见她不但听到了,而且还听懂了,甚至巧妙地以簪花自比,这才暗暗对她改了观。
那女子愣住了,她位份不高,原不想也不敢在这花会上大声说话,如今见王妃殿下装傻大剌剌地称她“姐姐”,引得众人侧目,不禁担心自己因为抢了风头而得罪更高位的贵女,不由得战战兢兢:
“妾身愚笨,怎敢担起如此盛赞。若王妃殿下若是喜欢,改日妾身遣人送了过去就好,万不敢扰了殿下清净的。”
明迦笑眯眯地瞧着众人,倒也无意深究,正想着寻个借口离开,转眼看见邹夫人同关定说说笑笑地走来。
原是这花会的闲趣,众女争艳,还要请一位风流蕴藉的公子来作评,好叫众人心服口服。
关定也看到明迦,暗暗递了一个不情愿的眼神。
明迦冲他一乐,倒是不愿离开了,寻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想看看关定的糗样。
果然众人皆围了上去,叽叽喳喳地冲关定说甜话,关定招架不住,还是邹夫人出面解了围,“好了诸位,按着抓阄的次序来,莫要争嚷。”
......
明迦看了一会儿,见她们比完了簪花,还要比诗兴,自己又听不大懂那些文邹邹的话,索性转身进了花园。
夜凉如水,园子里倾洒着一层淡淡的月影。离了人群就离了华灯,明迦渐渐适应黑暗,才从方才的闹剧中清醒了几分。
那人的闲言碎语,明迦本不该生气。相反,正是由于她将自己有意救叔父的消息放出去,才在兵营里引起内讧。
当初朝中对于叔父的被迫离开,有人弹冠相庆,有人替他不平。再复杂的情绪,在八年时间的冲刷之下,留给后辈们的也便只是一句简单的善恶之分。所以明迦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场内讧,有人肯替她效力,也会有人会站出来反对。
所以她心里本无波澜,人人都困滞于自己的方寸目光之中,所以诋毁也好、恭维也罢,都不过是片面之词,听罢不放在心上就是了。可不知怎的,在听到别人诋毁李会景后,她却又失了理智,非要站出去争一争。
她叹口气,有些不喜这样的自己。
身后传来梭梭的脚步声,明迦回头一看,发现是关定,她收了情绪。
“怎么,她们肯放你出来了?”
“还是你哥我聪明,先是自谦眼拙,说诸位个个才华非凡,需等我仔细斟酌一番方能定夺,然后溜了出来——”
明迦笑着看他,接过话来,“然后随便丢给一个手下?”
关定笑道,“妹妹聪颖,正是。”
“一次如此,可不能年年如此,往年都是怎么应付的?”
说到这个,关定的面上浮起一股幽怨,“还说呢,都怪你那夫君,邹夫人年年请他,他却年年都将这差事打发给旁人,今年只好轮到我了。”
说罢,又嘴贫地插了一句,“不过他也知道他没我英俊罢了,不像我这般受小女娘欢迎。”
明迦一脸揶揄,“怎么,这么在乎小女娘喜不喜欢,我可要回京告诉嫂嫂了,就说你——”
话还没说完,关定一把掐住明迦后颈,疼得明迦立马告饶。
他松了手,却没接话,隐听得柔风隔着草木,忽远忽近地送来人声。
默了一会儿,才道:“我跟她婚前,只见过一面。去年年末,我才回到京城休沐,北域边关战事又起。母亲不欲放我返职,又拗不过我,只好匆匆为我办了婚事。婚后不到三天,我便又走了。”
“她本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姑娘,近年来才寄养在京中外祖家中。”
“所以才肯嫁给我一介生死不定的莽夫。”
“我原想着……哎,可是,我一走,她倒又像寄人篱下似的……”
关定断断续续说了好些话,明迦未打断他,只是静静听着,罢了,才出声道:“我懂你的,哥。”
也是思量许久,才觉得不如一句“我懂你”来的更舒心。
“你怎么不问我,为何放着京中优渥的闲官不做,为何要留在这里?”他凝着湖面的层层水纹,侧过头来问她。
朝中龌龊,潞国公关蒲冲放权归隐,关定身份敏感,举步三思。
她摇摇头,垂眸捻着手边的草叶,“有时候往往是先有了答案,才有了问题。”
“你有你的志向和抱负,嫂嫂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近来也读了几本书,明白一个道理。人就好比两根藤蔓,若是都想要向上爬,只会相依相伴,共同生长,才不会觉得对方是掣肘和拖累呢。所以你下回见到嫂嫂时,问问她想做什么,然后鼎力支持她便好。”
关定默了一会儿,旋即一笑,“我说还真是,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你说的话,殿下似乎也曾对我说过。”
明迦没听过这句俗语,细细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
好像两个人一旦成了亲,就成了连体的人,日后做什么事都会被人绑在一起。
可是她同李会景明明不曾见过,稀里糊涂地就结成了夫妻。
关定不知她想什么想的出神,单手扣起她的帽子,将她的脸掩在绒毛里。
“走了,回吧,再吹风当心着凉。”
她回过神,跟上关定大步流星的步伐。
“殿下他,是不是你留在这里的答案之一?”
他没应,明迦看他的样子,心里也猜出了三分,笑了笑。
和关定走到后亭,他被人拦住说事,明迦独自进了前厅。
邹夫人应当是听说了先前那档子事儿,再见明迦,语气亲昵了许多:
“王妃若是再不现身,我倒是要派人去请了,要是染了寒疾,可叫我如何向殿下交代。”
明迦礼貌地笑笑,不欲接话。又想起了一茬事,问道:“方才见一位姐姐头上簪着的银盏花,明迦甚是喜欢,也想讨些种子自己种种,不知邹夫人方便与否?”
邹夫人忙应道,“殿下开口有何不可,这银盏花虽是难养,也只有那心性极高的人才能养成,不过王妃殿下准能成功。”
明迦无意应付她的热情,“那就多谢邹夫人了,不如今日就让明迦带了种子回去,不麻烦夫人改日费心了。”
她态度冷冷淡淡,邹夫人又怎会看不出来,遣人去取了种子,又带着笑寒暄了几句,这才送明迦上了回府的马车。
原来这银盏花种子在水培前,需在一种特制的药水里储存,药水还必须是温热的,明迦不敢怠慢,一路上将装种子的瓷罐紧紧揣在怀里,生怕水温下降。
所以李会景一见到回府的明迦,她就是一幅眼睛紧紧挂在手中瓷罐的紧张模样。
“罗力,快接过去,放灶房里的暖炉上,切记不可过热——”
她快步走着吩咐,没注意李会景提着灯候在门口,一抬头,倒是被惊了一下,正要出声,李会景先道:“是我。”
声音出于安抚,像轻轻用手拂过的弦声。
明迦凑近灯光,看清是他,眼里的笑意一下子蓄起来。
“对不住。”
明迦用笑堵住他的道歉,“无妨,我没有被吓到,只是没想到这里有人。”
她今日的语气听起来一派明快,似乎心情颇好。
“手上是什么?”他说出口,话梢也带上了一股难以察觉的愉悦。。
“银盏花种子,不能受凉,所以我才捂着,罗力——”
罗力适时跑了过来,接过瓷罐,虽然一头雾水,倒是照做了。
明迦脱了手,这才顾上看向他,“邹夫人说银盏花极难养活,我想试试。”
“不过你放心,我会好好学汉话的,抽空养,一定不会误了正事的。”
李会景一愣,难不成他平日里给她留下的是这么一副不讲情面的印象?
他正要答应,明迦抢先道:“种出来的第一支,就送给你,好不好?”
长廊每隔几步点着灯,二人走在其间,灯火忽明忽暗,明迦说这话时,正巧一盏暖光柔柔地打了过来,又是偏着头,李会景这才注意她左耳旁别着一串明黄色铃兰花,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嗯”
“为何?”他轻声问。
明迦想了想,卖了个关子,“送到你手里的时候再告诉你。”
“这么笃定能养活?”
“那当然。”
她的眼里满是得意,却不显得骄纵。
两个人并排走着,明迦侧着身子,够着头去看他。
他略有些不自在,明迦面上浮起好奇,“李会景,你在愧疚吗?”
那日她病后,他又是去接她又是在这里等她,不是愧疚又是什么。
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