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
除了身上背负的血仇,林蘅自认并没有讨厌过谁。
“太上忘情,蘅儿。”久远记忆中,师尊一双多情还似无情的眼望着她,轻轻叹气。
林蘅如今又将一双玉石般温润却坚硬的眼瞳看向赵雩,“何以见得?”
赵雩语气里带着孩子气的指责:“姐姐要我出银子修三清殿。”
林蘅眼中透出疑惑,“殿下不是没给吗?”
“可姐姐事先就知道我没钱。”赵雩起身,几步就蹭到主位另一张椅子上,“若是我老实一点,可真的要卖身卖笑给姐姐赔钱了。”
他侧过身,与林蘅只隔着一张桌案和一杯冷茶,“老国师三年前离宫云游,那个丹炉里里外外积的灰可不止三年,根本没被用过!姐姐师承老国师,不会不知道此事,姐姐就不觉得对我的惩罚太重了吗?”
林蘅蹙着眉,忽然沉默下来。
昨日混乱至极,她又昏昏沉沉,赵雩执着地反复提起,那些将近失控的念头又缓缓浮了上来。
先是疲惫、烦躁,和晕眩。
罚与不罚两只蝇虫绕着她飞,一边是被扰清静的九霄宫,一边是帝王震怒伏尸千里,她举棋不定。
可转瞬间,恼人的嗡鸣声转瞬又被热烈的阳光晒化,一鼻子灰的少年皇子从远处奔来,笑着问她吃不吃鸡腿,那般神情令她恍神一霎。但少年意气,桀骜难驯,转眼一身反骨就被按着跪到堂下。
她有一瞬觉得赵雩孤零零跪在一群青衣道士中的身影,有些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到她鼻间甚至有了血腥味,和石板地被炙烤后的难闻气味。
这个想法让林蘅恼怒,不再深究似曾相识,也不愿细思为何恼怒。只是连带面对赵雩的步步谨慎、无可奈何,甚至是二人交心后她床前枯坐的一夜,一齐喷涌而出,最终将心中一切虫蝇或是少年,光明或是阴暗统统烧毁,一片燎原。
如今燎原的火已然熄去,只剩荒芜,林蘅终于将这些隐在废墟尽处的念头逐一抽离、剖析——
她不讨厌赵雩,只是太久没见过那样张狂明媚的神情。
久处上位惯了的人,总是安稳地坐在阴影下,稍有不慎便会被这样蓬勃又陌生的日光刺伤,林蘅是这样,元和帝亦然。
林蘅沉默良久,终于承认:“是臣迁怒于殿下。”
“嗯?”赵雩拿了个茶点,做足了纠缠不休长谈的架势,“姐姐说说?”
林蘅垂下眼睫,声音平淡得似是与己无关:“殿下还有两年才及冠成人,臣作为师尊又年长于殿下……”
赵雩一边咬开茶点,一边听她说话,听了一句便猝不及防被噎到了:“咳咳……咳,等,等等!”
他侧过身用手捂着嘴弯腰咳了好一会才缓过来,不可置信地回身仰头:“姐姐嫌我年纪小?”
怎么话题到了这?
林蘅不解,还是耐心地解释:“臣的意思是,殿下年少,心性跳脱未定,又在外伪装顽劣,做的许多错事并非都是心存恶意,臣不该如此。”
“姐姐是在跟我道歉,还是拐着弯骂我呢?”赵雩听得撇嘴,因为方才呛咳出了泪水,眼睛亮晶晶的,“好吧,那我也给姐姐道歉。”
他二人,一人不说因何迁怒,一人不说为何道歉,彼此都明白,过往半月那些琐碎的、纠缠在一起分不出对错的不愉快,便这样翻篇。
经过昨日的剑拔弩张后,今日二人的关系算是缓和下来了。
至少林蘅是这样想的,她刚松一口气,捧起那杯凉掉的茶,润了润干渴的嗓子。
二人相对无言,林蘅今日实在吃得不多,又是几个茶点下去,与赵雩分食了那一碟,才算罢休。
林蘅从腰间取下素色的帕子净手,赵雩却只随便拍了拍手上的屑,跃下椅子,去收拾他那些道经和纸笔:“好吧,那我抄书去了。我真是可怜,别的道长收徒教这教那的,到了我师尊这,就只能日复一日地抄书了。”
林蘅明白他本意是想抱怨一下抄书的苦闷,可她忽然想到了什么,净手的动作顿住,怔怔看了自己还残留着些茧子的擎指、食指和将指一会,道:“我已经跟陛下说了,七殿下在九霄山武艺精进,陛下……没什么表示。等这些事情都过去了,小鱼跟着我学文,跟着长天学武吧。”
“总该有些师徒的样子。”
赵雩捧着书册的背影一颤,他背对着林蘅站了一会,久久没有回应,久到林蘅抬头看去,院外那棵桂树,一树的桂花随着风落下几点花瓣。
蟾宫折桂,既是神仙之说,亦是文人学子应考的期许。
赵雩回过头时脸上仍是笑嘻嘻的,“学武当然好,学文就算了,我可没这耐性,师尊。”
林蘅不知自己为何会心绪一动,就提出让赵雩学文练武,明明赵雩如今在她座下,只求她的庇护,让他活着。
正如她不知为何从这日起,抛下了“臣”和“殿下”,只剩“为师”和“小鱼”。
或许是想起了老国师,或许是二人关系缓和,也或许,是赵雩说他自己,父皇不待见,母妃不管教。
林蘅不再继续想下去,不管怎么说,赵雩在这里已经无虞,林蘅全当身边多了个虽然看不出深浅,但至少嘴挺甜的助力。
等眼下的麻烦事全部解决了,才是真正要用到赵雩的时机。
不知道是不是凌月的丹药确实有效,还是之前那般贪睡只是意外,林蘅今日一天奔忙下来,独自一人坐在花厅,到了日暮时分竟还未觉得困倦。
想到这里,她忽地抬头,扬声喊来长天,“凌月和冯卧羽呢?”
带凌月和冯卧羽进京,本是作为人证与赵雩对峙,却没想到林蘅一进京就被召入宫中,元和帝几句话便把事情定了下来,林蘅竟把这两人忘了。
“你可算想起来了。”长天笑得覆面的布一抖一抖的,他一把按住布,才总算把笑停住:“她们的车驾本来是跟着我们到了宫门前的,等了不多会,里头就出来个小太监,让其他人不用等了先回去。”
林蘅道:“冯卧羽回冯家了?”
“她走之前说,恰好回来探亲,过几天就回山上,让你不用担心。”长天道,“凌月是冯卧羽送过来兰汀的,住到东厢房去了,我刚去看了,门窗关得严实,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林蘅颔首,在心里默默数了数兰汀中的人数,“兰因跟我住正房,凌月住东厢房,你呢?”
长天在京城另有住处,倒是另一人有些麻烦,赵雩。
林蘅揉了揉酸痛的额角:“南房……算了,让他住后院去吧。”
长天憋了一会,还是嗤嗤地笑了出来:“叔跟你说,这小殿下长得好,但你也别太放心上了,改天叔带你去逛逛,保证有比小殿下长得还好的,性格也好……”
他一路絮絮叨叨往外走,身形缥缈移动间将林蘅丢过来的茶盏和瓷碟全数躲开,又探手接在手里,临出拱门前,将它们好好地稳放在桌案上,“宫里头的东西,摔坏可不得了啊。”
天色迅速地黑了下来,同兰汀一样位于城西的冯府。
冯卧羽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官至四品尚书侍郎,母亲早逝,家中只有几位姨娘。
她上有一位兄长,名为冯卧楼,至今未仕,只待来年春闱,而下有两个弟弟,都还幼小。
冯卧羽今日回家,便被告知父亲兄长皆不在,只能在自己房中坐了半日,待到传晚膳之时,终于见到了他们。
烛火明灭,筷箸交叠。
在久未谋面的寒暄后,冯府各人沉默地用膳,两个弟弟看着不小了,却还需要侍女喂食,嘴中嚼动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却一直盯着冯卧羽。
冯卧羽放下筷箸,朝他们勾起一抹笑:“尚儿,嵩儿,怎么盯着姐姐看?”
“姐姐?”尚儿目光迷茫,“我没有姐姐啊?你是谁家的哥哥啊?”
嵩儿瘪着嘴:“休想骗我,女人不戴冠的,你是男的。”
冯卧羽笑意依旧,整个人柔弱亲切:“都不记得卧羽姐姐了?姐姐是入道女冠,要带冠的。”
“卧羽姐姐?”尚儿疑惑地歪头,看向冯侍郎和冯卧楼,“爹爹,兄长,卧羽姐姐不是死了吗?”
“咳咳。”冯侍郎忽然用筷箸敲了两下碗边,声音低沉:“卧羽,食不言寝不语。”
冯卧羽低头应是,敛了笑意,重新拿起碗筷。
嵩儿还在好奇地拽身边冯卧楼的衣摆,低声问着些什么。
冯卧楼身材虽是高大,背却有些驼,他目下两行青黑,看起来没什么精神,拗不过幼弟,只能弯下腰轻声解释:“就是爹常说的那个,明翎道长。”
嵩儿目光迷茫,还想再问,桌面之下忽然响出了什么动静,他闭上了嘴巴,埋头吃了起来。
而冯侍郎恍若无觉,又夹了一筷子肉。
冯卧楼自觉尴尬,招呼:“阿妹难得回来,多吃些。”
席上几味荤菜,冯卧羽浅笑道:“谢谢兄长。”
却只是咽下最后一口饭,便起身离席:“卧羽吃好了,父亲、兄长,各位弟弟慢用。”
除了身上背负的血仇,林蘅自认并没有讨厌过谁。
“太上忘情,蘅儿。”久远记忆中,师尊一双多情还似无情的眼望着她,轻轻叹气。
林蘅如今又将一双玉石般温润却坚硬的眼瞳看向赵雩,“何以见得?”
赵雩语气里带着孩子气的指责:“姐姐要我出银子修三清殿。”
林蘅眼中透出疑惑,“殿下不是没给吗?”
“可姐姐事先就知道我没钱。”赵雩起身,几步就蹭到主位另一张椅子上,“若是我老实一点,可真的要卖身卖笑给姐姐赔钱了。”
他侧过身,与林蘅只隔着一张桌案和一杯冷茶,“老国师三年前离宫云游,那个丹炉里里外外积的灰可不止三年,根本没被用过!姐姐师承老国师,不会不知道此事,姐姐就不觉得对我的惩罚太重了吗?”
林蘅蹙着眉,忽然沉默下来。
昨日混乱至极,她又昏昏沉沉,赵雩执着地反复提起,那些将近失控的念头又缓缓浮了上来。
先是疲惫、烦躁,和晕眩。
罚与不罚两只蝇虫绕着她飞,一边是被扰清静的九霄宫,一边是帝王震怒伏尸千里,她举棋不定。
可转瞬间,恼人的嗡鸣声转瞬又被热烈的阳光晒化,一鼻子灰的少年皇子从远处奔来,笑着问她吃不吃鸡腿,那般神情令她恍神一霎。但少年意气,桀骜难驯,转眼一身反骨就被按着跪到堂下。
她有一瞬觉得赵雩孤零零跪在一群青衣道士中的身影,有些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到她鼻间甚至有了血腥味,和石板地被炙烤后的难闻气味。
这个想法让林蘅恼怒,不再深究似曾相识,也不愿细思为何恼怒。只是连带面对赵雩的步步谨慎、无可奈何,甚至是二人交心后她床前枯坐的一夜,一齐喷涌而出,最终将心中一切虫蝇或是少年,光明或是阴暗统统烧毁,一片燎原。
如今燎原的火已然熄去,只剩荒芜,林蘅终于将这些隐在废墟尽处的念头逐一抽离、剖析——
她不讨厌赵雩,只是太久没见过那样张狂明媚的神情。
久处上位惯了的人,总是安稳地坐在阴影下,稍有不慎便会被这样蓬勃又陌生的日光刺伤,林蘅是这样,元和帝亦然。
林蘅沉默良久,终于承认:“是臣迁怒于殿下。”
“嗯?”赵雩拿了个茶点,做足了纠缠不休长谈的架势,“姐姐说说?”
林蘅垂下眼睫,声音平淡得似是与己无关:“殿下还有两年才及冠成人,臣作为师尊又年长于殿下……”
赵雩一边咬开茶点,一边听她说话,听了一句便猝不及防被噎到了:“咳咳……咳,等,等等!”
他侧过身用手捂着嘴弯腰咳了好一会才缓过来,不可置信地回身仰头:“姐姐嫌我年纪小?”
怎么话题到了这?
林蘅不解,还是耐心地解释:“臣的意思是,殿下年少,心性跳脱未定,又在外伪装顽劣,做的许多错事并非都是心存恶意,臣不该如此。”
“姐姐是在跟我道歉,还是拐着弯骂我呢?”赵雩听得撇嘴,因为方才呛咳出了泪水,眼睛亮晶晶的,“好吧,那我也给姐姐道歉。”
他二人,一人不说因何迁怒,一人不说为何道歉,彼此都明白,过往半月那些琐碎的、纠缠在一起分不出对错的不愉快,便这样翻篇。
经过昨日的剑拔弩张后,今日二人的关系算是缓和下来了。
至少林蘅是这样想的,她刚松一口气,捧起那杯凉掉的茶,润了润干渴的嗓子。
二人相对无言,林蘅今日实在吃得不多,又是几个茶点下去,与赵雩分食了那一碟,才算罢休。
林蘅从腰间取下素色的帕子净手,赵雩却只随便拍了拍手上的屑,跃下椅子,去收拾他那些道经和纸笔:“好吧,那我抄书去了。我真是可怜,别的道长收徒教这教那的,到了我师尊这,就只能日复一日地抄书了。”
林蘅明白他本意是想抱怨一下抄书的苦闷,可她忽然想到了什么,净手的动作顿住,怔怔看了自己还残留着些茧子的擎指、食指和将指一会,道:“我已经跟陛下说了,七殿下在九霄山武艺精进,陛下……没什么表示。等这些事情都过去了,小鱼跟着我学文,跟着长天学武吧。”
“总该有些师徒的样子。”
赵雩捧着书册的背影一颤,他背对着林蘅站了一会,久久没有回应,久到林蘅抬头看去,院外那棵桂树,一树的桂花随着风落下几点花瓣。
蟾宫折桂,既是神仙之说,亦是文人学子应考的期许。
赵雩回过头时脸上仍是笑嘻嘻的,“学武当然好,学文就算了,我可没这耐性,师尊。”
林蘅不知自己为何会心绪一动,就提出让赵雩学文练武,明明赵雩如今在她座下,只求她的庇护,让他活着。
正如她不知为何从这日起,抛下了“臣”和“殿下”,只剩“为师”和“小鱼”。
或许是想起了老国师,或许是二人关系缓和,也或许,是赵雩说他自己,父皇不待见,母妃不管教。
林蘅不再继续想下去,不管怎么说,赵雩在这里已经无虞,林蘅全当身边多了个虽然看不出深浅,但至少嘴挺甜的助力。
等眼下的麻烦事全部解决了,才是真正要用到赵雩的时机。
不知道是不是凌月的丹药确实有效,还是之前那般贪睡只是意外,林蘅今日一天奔忙下来,独自一人坐在花厅,到了日暮时分竟还未觉得困倦。
想到这里,她忽地抬头,扬声喊来长天,“凌月和冯卧羽呢?”
带凌月和冯卧羽进京,本是作为人证与赵雩对峙,却没想到林蘅一进京就被召入宫中,元和帝几句话便把事情定了下来,林蘅竟把这两人忘了。
“你可算想起来了。”长天笑得覆面的布一抖一抖的,他一把按住布,才总算把笑停住:“她们的车驾本来是跟着我们到了宫门前的,等了不多会,里头就出来个小太监,让其他人不用等了先回去。”
林蘅道:“冯卧羽回冯家了?”
“她走之前说,恰好回来探亲,过几天就回山上,让你不用担心。”长天道,“凌月是冯卧羽送过来兰汀的,住到东厢房去了,我刚去看了,门窗关得严实,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林蘅颔首,在心里默默数了数兰汀中的人数,“兰因跟我住正房,凌月住东厢房,你呢?”
长天在京城另有住处,倒是另一人有些麻烦,赵雩。
林蘅揉了揉酸痛的额角:“南房……算了,让他住后院去吧。”
长天憋了一会,还是嗤嗤地笑了出来:“叔跟你说,这小殿下长得好,但你也别太放心上了,改天叔带你去逛逛,保证有比小殿下长得还好的,性格也好……”
他一路絮絮叨叨往外走,身形缥缈移动间将林蘅丢过来的茶盏和瓷碟全数躲开,又探手接在手里,临出拱门前,将它们好好地稳放在桌案上,“宫里头的东西,摔坏可不得了啊。”
天色迅速地黑了下来,同兰汀一样位于城西的冯府。
冯卧羽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官至四品尚书侍郎,母亲早逝,家中只有几位姨娘。
她上有一位兄长,名为冯卧楼,至今未仕,只待来年春闱,而下有两个弟弟,都还幼小。
冯卧羽今日回家,便被告知父亲兄长皆不在,只能在自己房中坐了半日,待到传晚膳之时,终于见到了他们。
烛火明灭,筷箸交叠。
在久未谋面的寒暄后,冯府各人沉默地用膳,两个弟弟看着不小了,却还需要侍女喂食,嘴中嚼动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却一直盯着冯卧羽。
冯卧羽放下筷箸,朝他们勾起一抹笑:“尚儿,嵩儿,怎么盯着姐姐看?”
“姐姐?”尚儿目光迷茫,“我没有姐姐啊?你是谁家的哥哥啊?”
嵩儿瘪着嘴:“休想骗我,女人不戴冠的,你是男的。”
冯卧羽笑意依旧,整个人柔弱亲切:“都不记得卧羽姐姐了?姐姐是入道女冠,要带冠的。”
“卧羽姐姐?”尚儿疑惑地歪头,看向冯侍郎和冯卧楼,“爹爹,兄长,卧羽姐姐不是死了吗?”
“咳咳。”冯侍郎忽然用筷箸敲了两下碗边,声音低沉:“卧羽,食不言寝不语。”
冯卧羽低头应是,敛了笑意,重新拿起碗筷。
嵩儿还在好奇地拽身边冯卧楼的衣摆,低声问着些什么。
冯卧楼身材虽是高大,背却有些驼,他目下两行青黑,看起来没什么精神,拗不过幼弟,只能弯下腰轻声解释:“就是爹常说的那个,明翎道长。”
嵩儿目光迷茫,还想再问,桌面之下忽然响出了什么动静,他闭上了嘴巴,埋头吃了起来。
而冯侍郎恍若无觉,又夹了一筷子肉。
冯卧楼自觉尴尬,招呼:“阿妹难得回来,多吃些。”
席上几味荤菜,冯卧羽浅笑道:“谢谢兄长。”
却只是咽下最后一口饭,便起身离席:“卧羽吃好了,父亲、兄长,各位弟弟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