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作美,婚礼那天下起大雨。
婚宴无法安排在空地上,只得回张家大院,在院子顶上盖一层遮雨油布。
地面湿漉漉,来来往往的人进进出出,将平坦的地面踏出一层泥浆,大家只好穿起雨靴奔波于各种事物。
几个妇人蹲在新搭的灶台前喂柴烧饭,一边忙碌一边小声交头接耳。
“这阵仗,比几年前远洋结婚差远了。”
“可不是么,远洋结婚还请了戏班子搭台唱戏呢,热闹得很,隔壁村都来了人看戏,这院子的人挤都挤不下,我还是站在外头看的呢。”
“行舟不是在县城有工作吗,怎么还没他哥办得阔气?”
“这就不知道了,每个人的思想各不相同,行舟一向内秀,可能不想把钱浪费在形式上,存点钱好好过日子才是正事。”
“按你这么说,怎么行舟建房子还要到处凑钱?”
……
话到此处,几个妇人对视一眼,默契地不再深入。
毕竟是在张家大院,办喜事的当口,讨论太多容易落人口实,万一被哪个有心的听去了,告到洪喜霞耳朵里,难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妇人埋头忙活一阵,嘴里闲不下来,又谈起另外的事情。
“我看日头也不早了,怎么不见千帆回来?”
“千帆在城里,回来也要点时间,现在还早呢。”
“还早什么哟,今天是行舟结婚的日子,她做姐姐的不应该早点过来吗?你看现在客都来齐了,就差她一家。我看呐,来不来还是个问题呢。”
……
快要走进厨房的洪喜霞听到这一句,面色一僵。
想着今天到底是个喜庆日子,不宜发火生事,她皮笑肉不笑地接话:“来,肯定来,只是不巧今天下了雨,路上估计要耽搁不少时间。放心吧,千帆一向很顾念娘家,她不会不来的。”
在几个多嘴妇人面前放下撑场面的话之后,洪喜霞走到路口眺望几眼。
湿哒哒的路面横列着杂七杂八的脚印,循着脚印往上,远处看不见熟悉的身影。
都这个时辰了,怎么还不来?
再过两个钟头就要开席,总不能掐着点过来吧?
洪喜霞暗暗着急,急得在路口不停跺脚。
她心里掠过另外一个可怕的想法,该不会张千帆不打算回来参加婚礼吧?
这可不行。
前些天张千帆和张远洋在家里闹矛盾,弄得村里人尽皆知,不少人暗地里看笑话呢,今天张千帆再不过来,岂不是又要被人看笑话?
洪喜霞咬咬牙,扭身快步去找张远洋。
张远洋正推着板车运输桌椅。
桌椅是从隔壁几家邻居借来摆席的,事后要还回去,他不得不拿着笔在桌子腿和椅子腿上做标记。
哪家哪户的哪几件桌椅都得标记好,弄错了又要生出一些揪扯。
正认真摆着桌椅,他肩膀被人重重一拍。
回过头,是他母亲一张焦急的脸。
“你赶紧去镇上给千帆厂里打个电话,看她有没有出发,没出发你亲自把她给我请回来!”
洪喜霞笃定,若是张千帆不肯来,一定是还在生张远洋的气。
“前几天让你登门道歉,你死活不愿意去,现在好了,把千帆气得不愿意回来你就高兴了?”
“别摆弄桌子椅子了,这些事交给别人,你马上骑车去镇里一趟,快点!”
洪喜霞发布的命令没有成效,张远洋只当没听见。
他一边给桌椅做记号,一边漫不经心地吐槽:“不来就不来呗,还求她过来不成?”
“再说了,镇里去县城的大巴总共只有两班,她要是真不打算来,我能怎么办?就算亲自去请她,那也赶不上婚礼了。”
“妈,你就随她去吧,她爱摆谱就让她摆。婚礼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这话气得洪喜霞两眼一黑。
“你说的都是什么混账话!行舟只有你们两个兄弟姊妹,她不来像话吗?”
“你别找其他借口,人是你气走的,你要是不请来,我跟你没完!”
“我气走的?”张远洋哂笑,“她来不来跟我关系还真不大。”
张千帆的心思他还能不清楚?
两人之间的恩怨和张行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张千帆不过来并不是纯粹生他的气,她心里何尝不是生张行舟的气。
她气张行舟没有按着她的意思娶她厂里科长的闺女,故意不来,摆下马威呢。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崔志强在厂里的提升问题。
只有他母亲看不透,一个劲地以为张千帆为家里着想。
这姑娘天生就是个自私的,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家里人只是她增添荣光的工具而已。
“我不去,她爱来不来,不来拉倒。”
张远洋撂下狠话,继续标记桌椅。
见使唤不动他,洪喜霞气得跳脚,咬牙切齿地往他胳膊上一阵乱拍。
狠狠的巴掌像铁锤一样落到身上,激得张远洋也来了火气。
他把板车上正在做标记的木桌往地上狠狠一放,摆出架势要和自己母亲争论一场,好戏还没开场,旁边一阵尖叫打断两人剑拔弩张的气氛。
“啊啊啊啊,我裙子脏了!”
无辜路过的薛子梅新买的白色连衣裙上被溅满一道鲜明的泥水印,气得她面红耳赤。
她怒气冲冲走到始作俑者面前,指着摆在地上的木桌,愤懑地控诉:“张远洋,你为什么故意溅我一身泥!”
张远洋也没料到这一点。
他不过是放木桌的动作重了些,谁知道倒薛子梅正从他旁边经过,倒霉地被溅了泥。
他也不是故意的啊。
到底是自己的不是,今天又是张行舟大喜的日子,张远洋不想把场面闹得很难看,迅速服软。
“行行行,只怪我后背没长眼睛,没看到你,对不住。”
“你以为道歉就完了?”薛子梅气不打一处来。
张远洋早不放桌子晚不放桌子,偏偏等她路过的时候用力放桌子,分明是故意针对她!
这家伙心眼比针尖还小,一定还在记仇。
之前被她大哥押到家里给她赔礼道歉,他心里肯定是不情不愿,从此记恨上她,处处找机会报复呢!
他有什么可气的,动手打人的是他,故意溅泥的也是他。他是施暴者,她才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最该生气的人应该是她才对。
“我这裙子八块钱一条,你要么赔我一件新裙子,要么赔我八块钱!”
薛子梅不容置疑的高傲语气激得张远洋火冒三丈。
他最讨厌得理不饶人的做派。
大家互相给个台阶下了也就算了,他都明显不想闹大,她偏偏要揪着不放。
“那我收回我的道歉,这都是你自找的,谁让你不长眼睛走我后面,被溅了算你倒霉。”
“你!”薛子梅被气得一噎,好半天说不出话。
这就是张家人的态度?
子兰还没过门呢,他们就敢这么对待子兰的娘家人,这分明是不把子兰放在眼里,子兰嫁进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张远洋是个混蛋,不懂事也就罢了,洪喜霞也只站在一边冷眼旁观,这母子俩都不是什么好货。
薛子梅扯起裙角,摆开架势,作势要大闹一场。
一旁的洪喜霞正忧心张千帆的事情,没想到张远洋和薛子梅还抢着要闹洋相,真是闹心!
“够了够了,都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闹也别在今天闹,都收敛点。”
洪喜霞烦躁中透出冷意的目光在两个小辈身上扫视一遍,以示警告。
她忧心忡忡地重新走到路口,望着远处人迹稀少的道路,心里的焦急爬满整张褶皱的脸。
难不成张千帆真不打算过来了?
那别人问起来,她哪有脸回答啊。
张千帆最终还是没来。
宴席铺开的时候,洪喜霞彻底死了心。
她面上带着笑意,逢人道句贺喜,心里却塞满酸涩。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个闺女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在乎娘家。
之前托张千帆给张远洋在城里找份工作,张千帆百般推辞,到底没找。
这是她这么多年头一次去求张千帆,张千帆嫁进城,她怕城里亲家瞧不起乡下娘家,很少亲自过去上门找人,也从来不拿小事打扰城里的闺女。
这么多年,她也只求了这么一件事。
张远洋一直在乡下待着不是长久之计,再待下去人就废了,能去城里找份工作,指不定人也能振奋起来,以后慢慢混好了,自然有人来求亲。
她的想法很好,奈何张千帆不买账。
张千帆连试图帮忙也不肯,甚至还埋怨她拿这些事情为难人。
或许当时她就该明白,这个闺女并不太把家人放在心上。
洪喜霞好似一下子老了十岁,她弯起双眼笑脸迎接客人,心里的疲惫却如沉甸甸的铅石拉着她不断往下坠。
婚宴结束,她身心俱疲。
一向身体健朗的她将善后的事情悉数交给张远洋,自己早早躺床上阖眼休息。
送走宾客,院子里满地垃圾无人打扫。
张行舟和薛子兰帮着收拾一阵,眼看收拾得差不多,两人才回到自己的小房。
小房布置得很简陋,薛子兰不甚在意。
只不过这场婚礼处处透出一股蹊跷。
她一边换下身上新买的红色礼服,一边询问:“二姐今天没来?”
张千帆没过来参加婚礼这件事,全村人都观察到,一向敏锐的薛子兰不可能不知道,张行舟有些难以启齿。
其中的真实原因,怕是她二姐生他的气,没听她的话去娶城里姑娘。
这样的实情他不想向薛子兰透露,免得日后矛盾更深。
于是把这口锅甩给他大哥,“可能前些天和大哥闹了矛盾,心里还有情绪,不想过来。”
“哦。”薛子兰没多问,“妈今天这么早休息,是不是也是因为二姐没来的缘故?”
“大概是。”张行舟提起新水壶,拿出新洗脸盆,倒了满满一盆水,取下新毛巾递给薛子兰,“你先洗漱。”
薛子兰接过毛巾,拧干水,擦着脸问:“那二姐也没托人送礼钱吗?我看支笔先生那里没有记载。”
张行舟一愣,“没送就没送吧。”
没送礼钱代表以后两家不通人情往来,张千帆就算生张远洋的气,也不至于和张行舟断了联系。
薛子兰没去深究,只叹息一声:“你的工作好歹是二姐介绍的,这样断了是不是不太好?”
“谁说我工作是我二姐介绍的?”张行舟觉得好笑,“我工作是我自己找的。”
倒是他二姐的姻缘,还真和他有点关系。
当初他进城找工作,他二姐贪玩,非要跟着一起去,这一去恰巧碰上崔志强。
崔志强不小心撞了他,还恶心先告状,他二姐看不下去,当场叉着腰盛气凌人和对方理论。
理论来理论去,两人互相看对了眼。
“我找工作比我二姐结婚都早,后来不知道怎么传成是她替我安排的工作,我也懒得解释。”
“原来是这样啊。”薛子兰松了一口气。
她倒是不怕和张千帆断了人情往来,只是张行舟的工作多多少少和对方有点关系,她怕张行舟的工作受影响。
如今看来,不会受什么影响,她也就放心了。
洗漱完毕,她拧干毛巾,张行舟殷勤地过来将盆里的脏水倒掉,顺手把她毛巾接过去,挂在木架上。
这让薛子兰有些受宠若惊。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这些事我自己能做。”
张行舟捂着后脑勺憨憨地笑,“没事,以后你会习惯的。”
他媳妇他得宠着。
婚宴无法安排在空地上,只得回张家大院,在院子顶上盖一层遮雨油布。
地面湿漉漉,来来往往的人进进出出,将平坦的地面踏出一层泥浆,大家只好穿起雨靴奔波于各种事物。
几个妇人蹲在新搭的灶台前喂柴烧饭,一边忙碌一边小声交头接耳。
“这阵仗,比几年前远洋结婚差远了。”
“可不是么,远洋结婚还请了戏班子搭台唱戏呢,热闹得很,隔壁村都来了人看戏,这院子的人挤都挤不下,我还是站在外头看的呢。”
“行舟不是在县城有工作吗,怎么还没他哥办得阔气?”
“这就不知道了,每个人的思想各不相同,行舟一向内秀,可能不想把钱浪费在形式上,存点钱好好过日子才是正事。”
“按你这么说,怎么行舟建房子还要到处凑钱?”
……
话到此处,几个妇人对视一眼,默契地不再深入。
毕竟是在张家大院,办喜事的当口,讨论太多容易落人口实,万一被哪个有心的听去了,告到洪喜霞耳朵里,难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妇人埋头忙活一阵,嘴里闲不下来,又谈起另外的事情。
“我看日头也不早了,怎么不见千帆回来?”
“千帆在城里,回来也要点时间,现在还早呢。”
“还早什么哟,今天是行舟结婚的日子,她做姐姐的不应该早点过来吗?你看现在客都来齐了,就差她一家。我看呐,来不来还是个问题呢。”
……
快要走进厨房的洪喜霞听到这一句,面色一僵。
想着今天到底是个喜庆日子,不宜发火生事,她皮笑肉不笑地接话:“来,肯定来,只是不巧今天下了雨,路上估计要耽搁不少时间。放心吧,千帆一向很顾念娘家,她不会不来的。”
在几个多嘴妇人面前放下撑场面的话之后,洪喜霞走到路口眺望几眼。
湿哒哒的路面横列着杂七杂八的脚印,循着脚印往上,远处看不见熟悉的身影。
都这个时辰了,怎么还不来?
再过两个钟头就要开席,总不能掐着点过来吧?
洪喜霞暗暗着急,急得在路口不停跺脚。
她心里掠过另外一个可怕的想法,该不会张千帆不打算回来参加婚礼吧?
这可不行。
前些天张千帆和张远洋在家里闹矛盾,弄得村里人尽皆知,不少人暗地里看笑话呢,今天张千帆再不过来,岂不是又要被人看笑话?
洪喜霞咬咬牙,扭身快步去找张远洋。
张远洋正推着板车运输桌椅。
桌椅是从隔壁几家邻居借来摆席的,事后要还回去,他不得不拿着笔在桌子腿和椅子腿上做标记。
哪家哪户的哪几件桌椅都得标记好,弄错了又要生出一些揪扯。
正认真摆着桌椅,他肩膀被人重重一拍。
回过头,是他母亲一张焦急的脸。
“你赶紧去镇上给千帆厂里打个电话,看她有没有出发,没出发你亲自把她给我请回来!”
洪喜霞笃定,若是张千帆不肯来,一定是还在生张远洋的气。
“前几天让你登门道歉,你死活不愿意去,现在好了,把千帆气得不愿意回来你就高兴了?”
“别摆弄桌子椅子了,这些事交给别人,你马上骑车去镇里一趟,快点!”
洪喜霞发布的命令没有成效,张远洋只当没听见。
他一边给桌椅做记号,一边漫不经心地吐槽:“不来就不来呗,还求她过来不成?”
“再说了,镇里去县城的大巴总共只有两班,她要是真不打算来,我能怎么办?就算亲自去请她,那也赶不上婚礼了。”
“妈,你就随她去吧,她爱摆谱就让她摆。婚礼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这话气得洪喜霞两眼一黑。
“你说的都是什么混账话!行舟只有你们两个兄弟姊妹,她不来像话吗?”
“你别找其他借口,人是你气走的,你要是不请来,我跟你没完!”
“我气走的?”张远洋哂笑,“她来不来跟我关系还真不大。”
张千帆的心思他还能不清楚?
两人之间的恩怨和张行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张千帆不过来并不是纯粹生他的气,她心里何尝不是生张行舟的气。
她气张行舟没有按着她的意思娶她厂里科长的闺女,故意不来,摆下马威呢。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崔志强在厂里的提升问题。
只有他母亲看不透,一个劲地以为张千帆为家里着想。
这姑娘天生就是个自私的,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家里人只是她增添荣光的工具而已。
“我不去,她爱来不来,不来拉倒。”
张远洋撂下狠话,继续标记桌椅。
见使唤不动他,洪喜霞气得跳脚,咬牙切齿地往他胳膊上一阵乱拍。
狠狠的巴掌像铁锤一样落到身上,激得张远洋也来了火气。
他把板车上正在做标记的木桌往地上狠狠一放,摆出架势要和自己母亲争论一场,好戏还没开场,旁边一阵尖叫打断两人剑拔弩张的气氛。
“啊啊啊啊,我裙子脏了!”
无辜路过的薛子梅新买的白色连衣裙上被溅满一道鲜明的泥水印,气得她面红耳赤。
她怒气冲冲走到始作俑者面前,指着摆在地上的木桌,愤懑地控诉:“张远洋,你为什么故意溅我一身泥!”
张远洋也没料到这一点。
他不过是放木桌的动作重了些,谁知道倒薛子梅正从他旁边经过,倒霉地被溅了泥。
他也不是故意的啊。
到底是自己的不是,今天又是张行舟大喜的日子,张远洋不想把场面闹得很难看,迅速服软。
“行行行,只怪我后背没长眼睛,没看到你,对不住。”
“你以为道歉就完了?”薛子梅气不打一处来。
张远洋早不放桌子晚不放桌子,偏偏等她路过的时候用力放桌子,分明是故意针对她!
这家伙心眼比针尖还小,一定还在记仇。
之前被她大哥押到家里给她赔礼道歉,他心里肯定是不情不愿,从此记恨上她,处处找机会报复呢!
他有什么可气的,动手打人的是他,故意溅泥的也是他。他是施暴者,她才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最该生气的人应该是她才对。
“我这裙子八块钱一条,你要么赔我一件新裙子,要么赔我八块钱!”
薛子梅不容置疑的高傲语气激得张远洋火冒三丈。
他最讨厌得理不饶人的做派。
大家互相给个台阶下了也就算了,他都明显不想闹大,她偏偏要揪着不放。
“那我收回我的道歉,这都是你自找的,谁让你不长眼睛走我后面,被溅了算你倒霉。”
“你!”薛子梅被气得一噎,好半天说不出话。
这就是张家人的态度?
子兰还没过门呢,他们就敢这么对待子兰的娘家人,这分明是不把子兰放在眼里,子兰嫁进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张远洋是个混蛋,不懂事也就罢了,洪喜霞也只站在一边冷眼旁观,这母子俩都不是什么好货。
薛子梅扯起裙角,摆开架势,作势要大闹一场。
一旁的洪喜霞正忧心张千帆的事情,没想到张远洋和薛子梅还抢着要闹洋相,真是闹心!
“够了够了,都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闹也别在今天闹,都收敛点。”
洪喜霞烦躁中透出冷意的目光在两个小辈身上扫视一遍,以示警告。
她忧心忡忡地重新走到路口,望着远处人迹稀少的道路,心里的焦急爬满整张褶皱的脸。
难不成张千帆真不打算过来了?
那别人问起来,她哪有脸回答啊。
张千帆最终还是没来。
宴席铺开的时候,洪喜霞彻底死了心。
她面上带着笑意,逢人道句贺喜,心里却塞满酸涩。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个闺女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在乎娘家。
之前托张千帆给张远洋在城里找份工作,张千帆百般推辞,到底没找。
这是她这么多年头一次去求张千帆,张千帆嫁进城,她怕城里亲家瞧不起乡下娘家,很少亲自过去上门找人,也从来不拿小事打扰城里的闺女。
这么多年,她也只求了这么一件事。
张远洋一直在乡下待着不是长久之计,再待下去人就废了,能去城里找份工作,指不定人也能振奋起来,以后慢慢混好了,自然有人来求亲。
她的想法很好,奈何张千帆不买账。
张千帆连试图帮忙也不肯,甚至还埋怨她拿这些事情为难人。
或许当时她就该明白,这个闺女并不太把家人放在心上。
洪喜霞好似一下子老了十岁,她弯起双眼笑脸迎接客人,心里的疲惫却如沉甸甸的铅石拉着她不断往下坠。
婚宴结束,她身心俱疲。
一向身体健朗的她将善后的事情悉数交给张远洋,自己早早躺床上阖眼休息。
送走宾客,院子里满地垃圾无人打扫。
张行舟和薛子兰帮着收拾一阵,眼看收拾得差不多,两人才回到自己的小房。
小房布置得很简陋,薛子兰不甚在意。
只不过这场婚礼处处透出一股蹊跷。
她一边换下身上新买的红色礼服,一边询问:“二姐今天没来?”
张千帆没过来参加婚礼这件事,全村人都观察到,一向敏锐的薛子兰不可能不知道,张行舟有些难以启齿。
其中的真实原因,怕是她二姐生他的气,没听她的话去娶城里姑娘。
这样的实情他不想向薛子兰透露,免得日后矛盾更深。
于是把这口锅甩给他大哥,“可能前些天和大哥闹了矛盾,心里还有情绪,不想过来。”
“哦。”薛子兰没多问,“妈今天这么早休息,是不是也是因为二姐没来的缘故?”
“大概是。”张行舟提起新水壶,拿出新洗脸盆,倒了满满一盆水,取下新毛巾递给薛子兰,“你先洗漱。”
薛子兰接过毛巾,拧干水,擦着脸问:“那二姐也没托人送礼钱吗?我看支笔先生那里没有记载。”
张行舟一愣,“没送就没送吧。”
没送礼钱代表以后两家不通人情往来,张千帆就算生张远洋的气,也不至于和张行舟断了联系。
薛子兰没去深究,只叹息一声:“你的工作好歹是二姐介绍的,这样断了是不是不太好?”
“谁说我工作是我二姐介绍的?”张行舟觉得好笑,“我工作是我自己找的。”
倒是他二姐的姻缘,还真和他有点关系。
当初他进城找工作,他二姐贪玩,非要跟着一起去,这一去恰巧碰上崔志强。
崔志强不小心撞了他,还恶心先告状,他二姐看不下去,当场叉着腰盛气凌人和对方理论。
理论来理论去,两人互相看对了眼。
“我找工作比我二姐结婚都早,后来不知道怎么传成是她替我安排的工作,我也懒得解释。”
“原来是这样啊。”薛子兰松了一口气。
她倒是不怕和张千帆断了人情往来,只是张行舟的工作多多少少和对方有点关系,她怕张行舟的工作受影响。
如今看来,不会受什么影响,她也就放心了。
洗漱完毕,她拧干毛巾,张行舟殷勤地过来将盆里的脏水倒掉,顺手把她毛巾接过去,挂在木架上。
这让薛子兰有些受宠若惊。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这些事我自己能做。”
张行舟捂着后脑勺憨憨地笑,“没事,以后你会习惯的。”
他媳妇他得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