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坠崖之前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一定是。。。
让程一研赶紧闭上眼睛,别看我,也别管我。”
在深渊下坠中,封知意想着——
“可是他没有”
程一研是最先扑过来的,伸出手却抓了个空。
有那么一瞬,封知意以为自己真的会被牢牢抓住,但是当其努力伸手也只能擦过程一研的指尖时,看着他一向俊冷的脸上也会露出那样一丝惊慌的神色,而后变得绝望。
“命来了躲得过吗?”封知意轻叹一声。。。。。。
此处是行止观后山,灵兰院藏书阁外的悬崖绝壁,名叫飞升崖,终年云雾缭绕,谁也不知有多深。反正若非是修到阳身的老修行,以这种姿势跌落下去,不摔个粉身碎骨那准是哪位神仙下凡了。
封知意的身体在不断下落,脑子嗡嗡作响,意识也开始涣散。
他想着人死之前是会出现幻觉的。不然他为什么会看到,恍惚中,向来最是明哲保身的程一砚,竟如鸢鸟般疾速向他坠来,衣袂在空中翩跹翻卷,被深渊中奔窜的狂风吹得哗哗作响。
他简直哭笑不得,这么俗套的戏码,连说书先生都不屑于讲了,没想到自己最后的幻觉竟是如此的矫揉造作。
也罢。
封知意这个南梁都城封家唯一的子嗣,出了名的纨绔子,酒馆说书人,二道贩子,便宜道士,整天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是不是应了那句“天底下无废柴,废柴就上九重天”?
然而,当他和程一砚双双被拍入一个深不见底的潭水里,求生的本能让封知意清醒过来的一刻,才明白,这不是幻觉!!!
再次醒过来时——
封知意已是毫发无伤的躺在了岸边一处干燥的地面上,身前有火堆,身旁则是伤痕累累的程一砚。程一研把外衫撕成布条,嘴巴咬着一端,手上拉着一端,正在给自己包扎伤口。
“醒了?火堆旁有我刚搭的架子,去吧衣服烤干。”程一砚伸出手想把封知意拉起来。
封知意却猛地挥开程一砚的手,程一砚不防,竟趔趄着退后了几步。
“你疯了是不是?!”
封知意一看就知道,程一研这是承受了两人从崖上掉下来大部分的冲击力,受了不轻的内伤,一下子气上了头,起身道“噢,我倒是忘了,你一向是谋定而后动,那你是不是觉得跟我一起跳下来就能成仙?现在这种局面,满意了吧,真棒啊,是吧!”
封知意夹枪带棒地说了一通,定定看着程一砚,火光在他眼中明明灭灭,而后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静下来说道:“程一砚,你没欠我们封家什么,不需要你拿命来还。我希望你以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为你想做,而不是不得不那么做。”
“不下来,只怕你真的会死,我没想那么多。”程一砚淡淡一语,无悲无喜,自坐回原位给火堆添了一根柴枝。
封知意盯着面前的火堆,不说话了,两个人沉默许久,各自晾着各自的衣服,寂静中只有柴火啪啪的响声。刚刚经历死生,在火光暖洋洋的映照下,封知意的情绪终于是真正平复下来。
虽然嘴上不说,但这一对挚友都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事,还得从封知意赖着床依旧知错不改的今晨说起。。。。。。
自从中元节事件之后,殷拂师姐和师父就先后出了远门。这道观里没了能管住封知意的人,他在那可就称得上是兴风作浪了。
也不知是哪位师兄受不住,给不至真人打了小报告。几天后,封知意的仙鹤师叔便亲自飞过来啄着他的头告诉他:“你师父叫你自个儿家修养去,没事就别上山了。”
能下山回城里那自然是其最乐意的,唯师父之命是从,就连二叔都不能说他什么,封知意这是真的活了,又干起了他倒买倒卖说书看戏的老本行。
然而,刚逍遥了没几日,就听闻南梁盘蛇山脉南山村附近,突然发生了奇怪的瘟疫——
这个废弃了几十年的荒村,因为一些传闻本无人愿意走近,然而若是要进出盘蛇山脉,走村子附近的石桥过河,仍是最快的捷径。这瘟疫一出,不管是路过的商贩,还是进山采药的药农,都有离奇死亡之状。
更为糟糕的是,瘟疫好似有向四围蔓延的趋势,因为就连离村子较远的青河湖泊边上,都出现了商队死亡和失踪的事件。
为此府丞大人专门派出了一队人马前往调查,只是这一队人,在进入南山村尾的时候,不知怎的,每个人身上都蔓延出现了黑斑和血痕,越往里走就开始有人莫名地倒下,后来听说是乱成一团,只逃回了末尾的几位。
“大伙都在挥刀乱砍,却除了自己人什么也没砍到,身上的黑斑和血痕也越来越多,疯了,都疯了!”
逃回来的仆役惊恐地禀报,想起当时的情形,身体依然不自主地微微惊颤,“那里就不是个人待的地方,小的再也不去了,不去了。。。”
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轮到了封家出场。
封家在皇朝的地位超然,吃着俸禄却在朝中无确切的官职爵位,然而即便是在此边疆诸侯之国,也无人敢去招惹封家。
不是因为封家与梁王府的关系密切,而是因为每每出现一些官府无法解决的,涉及怪力乱神的案件时,都是封家持皇朝金令到场勘察,然后就是一些家族莫名的消失了,亦或那案件就这么为人所淡忘了。
像南山村瘟疫这种怪异的无头公案,不用想都知道会落到封家人的身上,只不过现在封家的掌令是程一研,所以封知意才可以心安理得的在被窝里躺着。
然而,还未见旨意下来,封知意却在今晨收到了殷拂的飞鸽传信,信中草草几句却是一个委托!
“致所有欠过我人情之人,务必在明天日出前找到我——殷拂”
封知意这第一反应便是“二师姐又出事了?!”
读完立刻从榻上跳了起来,心道“殷拂师姐是道观里唯一的道医,平时这南梁都城中欠过她人情的修士可不在少数,由此可知事态紧急!难不成之前那抢亲的事件还没结束!?”
看此信纸乃是道观里常用的自制生宣,而信鸽亦是封家送给道观的信鸽,从字迹来看确是殷拂的没错,却不是今日写的,因为墨香已然开始消散,所以,可以确定至少是三、四天前就写好了。
“那时二师姐和师父才刚离山吧,只是为何今日才寄出?”
封知意一边再换上那套穷酸道袍,一边心里估摸着“必是观里的师兄帮发的消息,我得回去问问。”先不论同门师兄的关系,在道观“受苦”修行的日子里,殷拂没少来照顾他,这个人情不得不还。
未经大门,封知意熟络地躲过家仆翻过后院高墙,趁着晨光,一个人很快便来在了南梁西门外登山的官道之上。
封知意回头得意的一笑,这种偷溜方式从小就使得多了,反正不是他去找梁行云就是梁行云来找他,后来还有程一砚一起,神不知鬼不觉。虽然那后院的墙,每次修缮都有加高,却也从来没拦住他。
正想着抄近路走后山小路上山,就见前面一棵迎客松下,早已坐着一白衣俊秀男子。封知意一看,也不避讳凑上前去,痞里痞气地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了你。”
来者正是程一研,翩翩君子,衣袂微荡,不怒自威,眯眼笑道:“那信我也收到了,知道你一定坐不住,一起走吧。”
此后山虽常有野猪出没,却可一路避过去往金光寺的香客,两人结伴随山径而上,不久便到了行止观。
刚进大门,迎面便撞见了行色匆匆的大师姐。
说起这个大师姐,在封知意的记忆里,就是爱每天过来给他讲故事,讲的都是些什么礼法戒律、五德四美之类的说辞,当然她本人也身体力行。别人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她均是一视同仁,都说好话。
见牲畜。。。。呃,她特别不受牲畜待见,试问能有哪只猫猫狗狗能经得住每天“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一世是猫吗?因为你不修行,但是你遇见了我,你以后就跟着我修行”等等往复循坏念叨,而且她非常有耐力,能从太阳初升念到漫天星河时,以至于小动物见了她就跑,生怕被她逮住。
大师姐疯疯癫癫地,每每看见封知意,总要来一句:“哎呀,师弟道安,师弟就是命好,看你出身多好,长地也俊”云云。
封知意心里嚎了一声,呜呼哀哉,看到大师姐封知意都是躲着走。这道观里,除了不至真人是凭真本事治得了他以外,而大师姐,则是凭她自己让这纨绔子只是远远得看见就能落荒而逃的人。
封知意正拉着程一研转身溜走,却被大师姐一个照面逮住道“封师弟你来得正好!”
封知意一哆嗦,瞥见大师姐确实一副着急的样子,也就小心问道,“大师姐有何吩咐?”
“封师弟道安,近日回家可有孝顺父母,善待兄弟姐妹。。。。。。”果然大师姐一张嘴又是这些,封知意整个人躁动不安,听得脸都绿了,许是看到这小师弟面露凶光,大师姐总算说了句人话:“噢,对!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们俩是收到飞鸽传信回来的吗?”
封知意刚头痛大师姐又要长篇大论,闻言忙道“正是正是,殷拂师姐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师姐摇摇头似也不知实情,“殷拂下山办事后就没见回,不只是殷拂,现在连小师妹盛枕冰也不见了!
我只知道殷拂来信托枕冰师妹帮着办几件事,最后是去了后山藏书阁,嘱咐我如果两日不见她出来,就按名单把殷拂的委托给传出去。现在信鸽都放出去了,我也得赶上师兄弟们一起到山下去寻一寻。”
大师姐说着取出一古旧的梳妆盒又道,“给,这是小师妹最后托给我保管的物件!”
回到眼前,由于干柴不多,火堆在这阴冷潮湿的环境里很快就熄灭了。
程一砚隐没在黑暗里,看不清表情,许久才屈尊纡贵地开口道:“我听说若是不能见死不救,就会平白无故地又添业障,这个答案封少爷可满意?”
封知意心道,“我就知道,你个黑心的芝麻汤圆。”终于笑了一声,重新站起身,伸出手,把程一砚拉了起来问:“那现在怎么办?”
程一砚眉头一蹙,“等出去了再说”,举起火折子开始四下打量着漆黑的洞穴道,“这藏书阁的崖下竟是一深潭,盛枕冰找寻殷拂消失在藏书阁应该也是落了下来,想是地下河连着此处洞穴,我们没死,大概她们也没死。”
封知意:“啧,难办,二师姐跑这里来做什么?四周那么多岔路走哪条?”
“不管做什么,按我所掌握的信息,你师父和盛枕冰大概是知晓的,我只是奇怪她没有梳妆盒,怎么触发的机关。”程一砚整了整衣衫,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清冷,思索中,神色又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封知意闻言突然又生出无语问苍天之感,自己莫不是又被拉到什么局中了吧,早知道就不在藏书阁里摆弄这梳妆盒了。
先时,两人按着线索来到飞升崖灵兰院藏书阁。虽知道小师妹最后进了这里,但果然如大师姐所说,藏书阁上上下下除了满目书架以外,早就没有了殷拂和小师妹的踪迹,只有几位负责守藏的师兄还在此处。
程一砚取出秘宝,想通过残存的气息还原小师妹的行动轨迹。封知意百无聊赖中就取出那梳妆盒起来端详。这是一个镶嵌着忍冬花纹的古银盒子,看成色果然是个前朝的老物件,掀开盖子啥都没有,封知意不甘心,仔细看,在其底部发现好像有个抽屉,只留一缝却只打不开。
“这个梳妆盒似有古怪!”程一砚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封知意身边。
封知意吃了一惊,却故作镇定道,“我当然知道这东西有古怪,不然研究它作甚,要不你说说你的发现?”
“这梳妆盒拿在他人手中不显,但在你手上好似被逼出了一丝魔气。”程一砚突然捂着鼻子,隔着手帕抓着封知意的手,端详着盒子道,”你知道吗?妖,魔,鬼,怪,有时比人执着很多,它们不懂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它们想要留住的东西,别人就很难得到,我看这抽屉里,一定封着什么秘密。。。一般人手里不显,但凭你的血液或许能够打开,不过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说不准,你自己思量一下。。。。。。”
封知意闻言突然来了兴致,秘密就在眼前哪有不开的道理,问“万一我要真拿了它们的宝贝,会不会被缠上?”
“我说了,它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些物件是它们留在人间的执着,哪怕生生世世纠缠,都想着再赌一赌。”程一砚道。
“不管了,先开了再说。”一边说着,封知意这时已经扎了一滴鲜血,抹到了梳妆盒上,那一丝魔气立即就如井喷发。
就在此时,“小心!”程一砚突然惊呼着,向封知意伸出了手!
封知意以为程一砚是看他扎了自己的手,大惊小怪,刚想揶揄,却发现,手上的梳妆盒若隐若现,骤然迸发出一圈血红的光芒,下意识地闭上眼睛,却听到了身后阁楼断裂,坍塌的声音!
噢,对了,因为我们道观太穷,所以藏书阁歪七扭八地建在了悬崖边上。
现在居然塌了!!
封知意一时顾不上许多,强行睁开眼睛,伸出手想要抓着什么,而后才发现,程一砚第一时间伸出手竟是为了要拉他,然而却没拉住!
眼前一黑只觉身体在下坠,再醒来时已是与程一砚一起到了此处洞穴里。
这会松弛下来,封知意又是一副痞里痞气的纨绔样,只要程一砚没事就好了,他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这算什么?自己挖坑自己跳,自己下毒自己喝,活了大该呀!”封知意学着那老旦压低了声线,咿咿呀呀地尖声唱起来。
程一砚不出所料地剜了他好几个白眼。
封知意不以为然,继续嬉皮笑脸地唱着他那说书的开场白,唱着唱着,笑容忽然凝固,因为他看见,程一砚手指着,望定自己这边说道:
“快看!抽屉打开了!”
【毕竟不知盒子里装着何物,且听下回分解】
让程一研赶紧闭上眼睛,别看我,也别管我。”
在深渊下坠中,封知意想着——
“可是他没有”
程一研是最先扑过来的,伸出手却抓了个空。
有那么一瞬,封知意以为自己真的会被牢牢抓住,但是当其努力伸手也只能擦过程一研的指尖时,看着他一向俊冷的脸上也会露出那样一丝惊慌的神色,而后变得绝望。
“命来了躲得过吗?”封知意轻叹一声。。。。。。
此处是行止观后山,灵兰院藏书阁外的悬崖绝壁,名叫飞升崖,终年云雾缭绕,谁也不知有多深。反正若非是修到阳身的老修行,以这种姿势跌落下去,不摔个粉身碎骨那准是哪位神仙下凡了。
封知意的身体在不断下落,脑子嗡嗡作响,意识也开始涣散。
他想着人死之前是会出现幻觉的。不然他为什么会看到,恍惚中,向来最是明哲保身的程一砚,竟如鸢鸟般疾速向他坠来,衣袂在空中翩跹翻卷,被深渊中奔窜的狂风吹得哗哗作响。
他简直哭笑不得,这么俗套的戏码,连说书先生都不屑于讲了,没想到自己最后的幻觉竟是如此的矫揉造作。
也罢。
封知意这个南梁都城封家唯一的子嗣,出了名的纨绔子,酒馆说书人,二道贩子,便宜道士,整天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是不是应了那句“天底下无废柴,废柴就上九重天”?
然而,当他和程一砚双双被拍入一个深不见底的潭水里,求生的本能让封知意清醒过来的一刻,才明白,这不是幻觉!!!
再次醒过来时——
封知意已是毫发无伤的躺在了岸边一处干燥的地面上,身前有火堆,身旁则是伤痕累累的程一砚。程一研把外衫撕成布条,嘴巴咬着一端,手上拉着一端,正在给自己包扎伤口。
“醒了?火堆旁有我刚搭的架子,去吧衣服烤干。”程一砚伸出手想把封知意拉起来。
封知意却猛地挥开程一砚的手,程一砚不防,竟趔趄着退后了几步。
“你疯了是不是?!”
封知意一看就知道,程一研这是承受了两人从崖上掉下来大部分的冲击力,受了不轻的内伤,一下子气上了头,起身道“噢,我倒是忘了,你一向是谋定而后动,那你是不是觉得跟我一起跳下来就能成仙?现在这种局面,满意了吧,真棒啊,是吧!”
封知意夹枪带棒地说了一通,定定看着程一砚,火光在他眼中明明灭灭,而后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静下来说道:“程一砚,你没欠我们封家什么,不需要你拿命来还。我希望你以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为你想做,而不是不得不那么做。”
“不下来,只怕你真的会死,我没想那么多。”程一砚淡淡一语,无悲无喜,自坐回原位给火堆添了一根柴枝。
封知意盯着面前的火堆,不说话了,两个人沉默许久,各自晾着各自的衣服,寂静中只有柴火啪啪的响声。刚刚经历死生,在火光暖洋洋的映照下,封知意的情绪终于是真正平复下来。
虽然嘴上不说,但这一对挚友都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事,还得从封知意赖着床依旧知错不改的今晨说起。。。。。。
自从中元节事件之后,殷拂师姐和师父就先后出了远门。这道观里没了能管住封知意的人,他在那可就称得上是兴风作浪了。
也不知是哪位师兄受不住,给不至真人打了小报告。几天后,封知意的仙鹤师叔便亲自飞过来啄着他的头告诉他:“你师父叫你自个儿家修养去,没事就别上山了。”
能下山回城里那自然是其最乐意的,唯师父之命是从,就连二叔都不能说他什么,封知意这是真的活了,又干起了他倒买倒卖说书看戏的老本行。
然而,刚逍遥了没几日,就听闻南梁盘蛇山脉南山村附近,突然发生了奇怪的瘟疫——
这个废弃了几十年的荒村,因为一些传闻本无人愿意走近,然而若是要进出盘蛇山脉,走村子附近的石桥过河,仍是最快的捷径。这瘟疫一出,不管是路过的商贩,还是进山采药的药农,都有离奇死亡之状。
更为糟糕的是,瘟疫好似有向四围蔓延的趋势,因为就连离村子较远的青河湖泊边上,都出现了商队死亡和失踪的事件。
为此府丞大人专门派出了一队人马前往调查,只是这一队人,在进入南山村尾的时候,不知怎的,每个人身上都蔓延出现了黑斑和血痕,越往里走就开始有人莫名地倒下,后来听说是乱成一团,只逃回了末尾的几位。
“大伙都在挥刀乱砍,却除了自己人什么也没砍到,身上的黑斑和血痕也越来越多,疯了,都疯了!”
逃回来的仆役惊恐地禀报,想起当时的情形,身体依然不自主地微微惊颤,“那里就不是个人待的地方,小的再也不去了,不去了。。。”
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轮到了封家出场。
封家在皇朝的地位超然,吃着俸禄却在朝中无确切的官职爵位,然而即便是在此边疆诸侯之国,也无人敢去招惹封家。
不是因为封家与梁王府的关系密切,而是因为每每出现一些官府无法解决的,涉及怪力乱神的案件时,都是封家持皇朝金令到场勘察,然后就是一些家族莫名的消失了,亦或那案件就这么为人所淡忘了。
像南山村瘟疫这种怪异的无头公案,不用想都知道会落到封家人的身上,只不过现在封家的掌令是程一研,所以封知意才可以心安理得的在被窝里躺着。
然而,还未见旨意下来,封知意却在今晨收到了殷拂的飞鸽传信,信中草草几句却是一个委托!
“致所有欠过我人情之人,务必在明天日出前找到我——殷拂”
封知意这第一反应便是“二师姐又出事了?!”
读完立刻从榻上跳了起来,心道“殷拂师姐是道观里唯一的道医,平时这南梁都城中欠过她人情的修士可不在少数,由此可知事态紧急!难不成之前那抢亲的事件还没结束!?”
看此信纸乃是道观里常用的自制生宣,而信鸽亦是封家送给道观的信鸽,从字迹来看确是殷拂的没错,却不是今日写的,因为墨香已然开始消散,所以,可以确定至少是三、四天前就写好了。
“那时二师姐和师父才刚离山吧,只是为何今日才寄出?”
封知意一边再换上那套穷酸道袍,一边心里估摸着“必是观里的师兄帮发的消息,我得回去问问。”先不论同门师兄的关系,在道观“受苦”修行的日子里,殷拂没少来照顾他,这个人情不得不还。
未经大门,封知意熟络地躲过家仆翻过后院高墙,趁着晨光,一个人很快便来在了南梁西门外登山的官道之上。
封知意回头得意的一笑,这种偷溜方式从小就使得多了,反正不是他去找梁行云就是梁行云来找他,后来还有程一砚一起,神不知鬼不觉。虽然那后院的墙,每次修缮都有加高,却也从来没拦住他。
正想着抄近路走后山小路上山,就见前面一棵迎客松下,早已坐着一白衣俊秀男子。封知意一看,也不避讳凑上前去,痞里痞气地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了你。”
来者正是程一研,翩翩君子,衣袂微荡,不怒自威,眯眼笑道:“那信我也收到了,知道你一定坐不住,一起走吧。”
此后山虽常有野猪出没,却可一路避过去往金光寺的香客,两人结伴随山径而上,不久便到了行止观。
刚进大门,迎面便撞见了行色匆匆的大师姐。
说起这个大师姐,在封知意的记忆里,就是爱每天过来给他讲故事,讲的都是些什么礼法戒律、五德四美之类的说辞,当然她本人也身体力行。别人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她均是一视同仁,都说好话。
见牲畜。。。。呃,她特别不受牲畜待见,试问能有哪只猫猫狗狗能经得住每天“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一世是猫吗?因为你不修行,但是你遇见了我,你以后就跟着我修行”等等往复循坏念叨,而且她非常有耐力,能从太阳初升念到漫天星河时,以至于小动物见了她就跑,生怕被她逮住。
大师姐疯疯癫癫地,每每看见封知意,总要来一句:“哎呀,师弟道安,师弟就是命好,看你出身多好,长地也俊”云云。
封知意心里嚎了一声,呜呼哀哉,看到大师姐封知意都是躲着走。这道观里,除了不至真人是凭真本事治得了他以外,而大师姐,则是凭她自己让这纨绔子只是远远得看见就能落荒而逃的人。
封知意正拉着程一研转身溜走,却被大师姐一个照面逮住道“封师弟你来得正好!”
封知意一哆嗦,瞥见大师姐确实一副着急的样子,也就小心问道,“大师姐有何吩咐?”
“封师弟道安,近日回家可有孝顺父母,善待兄弟姐妹。。。。。。”果然大师姐一张嘴又是这些,封知意整个人躁动不安,听得脸都绿了,许是看到这小师弟面露凶光,大师姐总算说了句人话:“噢,对!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们俩是收到飞鸽传信回来的吗?”
封知意刚头痛大师姐又要长篇大论,闻言忙道“正是正是,殷拂师姐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师姐摇摇头似也不知实情,“殷拂下山办事后就没见回,不只是殷拂,现在连小师妹盛枕冰也不见了!
我只知道殷拂来信托枕冰师妹帮着办几件事,最后是去了后山藏书阁,嘱咐我如果两日不见她出来,就按名单把殷拂的委托给传出去。现在信鸽都放出去了,我也得赶上师兄弟们一起到山下去寻一寻。”
大师姐说着取出一古旧的梳妆盒又道,“给,这是小师妹最后托给我保管的物件!”
回到眼前,由于干柴不多,火堆在这阴冷潮湿的环境里很快就熄灭了。
程一砚隐没在黑暗里,看不清表情,许久才屈尊纡贵地开口道:“我听说若是不能见死不救,就会平白无故地又添业障,这个答案封少爷可满意?”
封知意心道,“我就知道,你个黑心的芝麻汤圆。”终于笑了一声,重新站起身,伸出手,把程一砚拉了起来问:“那现在怎么办?”
程一砚眉头一蹙,“等出去了再说”,举起火折子开始四下打量着漆黑的洞穴道,“这藏书阁的崖下竟是一深潭,盛枕冰找寻殷拂消失在藏书阁应该也是落了下来,想是地下河连着此处洞穴,我们没死,大概她们也没死。”
封知意:“啧,难办,二师姐跑这里来做什么?四周那么多岔路走哪条?”
“不管做什么,按我所掌握的信息,你师父和盛枕冰大概是知晓的,我只是奇怪她没有梳妆盒,怎么触发的机关。”程一砚整了整衣衫,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清冷,思索中,神色又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封知意闻言突然又生出无语问苍天之感,自己莫不是又被拉到什么局中了吧,早知道就不在藏书阁里摆弄这梳妆盒了。
先时,两人按着线索来到飞升崖灵兰院藏书阁。虽知道小师妹最后进了这里,但果然如大师姐所说,藏书阁上上下下除了满目书架以外,早就没有了殷拂和小师妹的踪迹,只有几位负责守藏的师兄还在此处。
程一砚取出秘宝,想通过残存的气息还原小师妹的行动轨迹。封知意百无聊赖中就取出那梳妆盒起来端详。这是一个镶嵌着忍冬花纹的古银盒子,看成色果然是个前朝的老物件,掀开盖子啥都没有,封知意不甘心,仔细看,在其底部发现好像有个抽屉,只留一缝却只打不开。
“这个梳妆盒似有古怪!”程一砚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封知意身边。
封知意吃了一惊,却故作镇定道,“我当然知道这东西有古怪,不然研究它作甚,要不你说说你的发现?”
“这梳妆盒拿在他人手中不显,但在你手上好似被逼出了一丝魔气。”程一砚突然捂着鼻子,隔着手帕抓着封知意的手,端详着盒子道,”你知道吗?妖,魔,鬼,怪,有时比人执着很多,它们不懂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它们想要留住的东西,别人就很难得到,我看这抽屉里,一定封着什么秘密。。。一般人手里不显,但凭你的血液或许能够打开,不过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说不准,你自己思量一下。。。。。。”
封知意闻言突然来了兴致,秘密就在眼前哪有不开的道理,问“万一我要真拿了它们的宝贝,会不会被缠上?”
“我说了,它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些物件是它们留在人间的执着,哪怕生生世世纠缠,都想着再赌一赌。”程一砚道。
“不管了,先开了再说。”一边说着,封知意这时已经扎了一滴鲜血,抹到了梳妆盒上,那一丝魔气立即就如井喷发。
就在此时,“小心!”程一砚突然惊呼着,向封知意伸出了手!
封知意以为程一砚是看他扎了自己的手,大惊小怪,刚想揶揄,却发现,手上的梳妆盒若隐若现,骤然迸发出一圈血红的光芒,下意识地闭上眼睛,却听到了身后阁楼断裂,坍塌的声音!
噢,对了,因为我们道观太穷,所以藏书阁歪七扭八地建在了悬崖边上。
现在居然塌了!!
封知意一时顾不上许多,强行睁开眼睛,伸出手想要抓着什么,而后才发现,程一砚第一时间伸出手竟是为了要拉他,然而却没拉住!
眼前一黑只觉身体在下坠,再醒来时已是与程一砚一起到了此处洞穴里。
这会松弛下来,封知意又是一副痞里痞气的纨绔样,只要程一砚没事就好了,他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这算什么?自己挖坑自己跳,自己下毒自己喝,活了大该呀!”封知意学着那老旦压低了声线,咿咿呀呀地尖声唱起来。
程一砚不出所料地剜了他好几个白眼。
封知意不以为然,继续嬉皮笑脸地唱着他那说书的开场白,唱着唱着,笑容忽然凝固,因为他看见,程一砚手指着,望定自己这边说道:
“快看!抽屉打开了!”
【毕竟不知盒子里装着何物,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