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微亮,林亦微一步步踏着雪水?湿的青石板,晨雾将她的身影勾勒的若隐若现,街道旁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为这静谧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气。
她缓缓走近画院,斑驳的木门在她手中轻轻推开,发出低沉的吱呀声。身着一身素净男装的林亦微,发髻干净利落,端庄的颜色下,隐约可见她精心描绘的深色妆黛,为她增添了几分清俊非凡的气质。
她迈步的片刻里,众书生已经各怀心思地打量了她一圈,四周的目光交错盘旋,或是好奇,或是计议。
心中暗自庆幸她与林亦桓一母同胞,本就相像,刻意打扮的糙了一些也不怕被拆穿。林亦微不卑不亢地朝着众人微微颔首致意。
监事的公公蹙了蹙眉,对林亦微迟来的脚步投以不满的视线,冷冷的问道:“你这小子,怎的最后一日才来?”
林亦微略施一礼,稳定声脉:“启禀公公,家中长辈希冀我行冠之礼后方可步入仕途,故而延期几日。”
她顿了一顿,略显局促又询:“敢问公公,不知于名籍上,可否冠以浮票新名?”
“林某的名字,恐与宋钦宗赵桓圣讳相冲,可否劳烦公公帮我更改?”
话音未落,满屋的文人画师噤若寒蝉却暗潮汹涌,眼神交织在一起,喧嚣的心声不言自显。
只因那宋钦宗赵桓听信奸臣谗言,向金兵屈辱求和,导致北宋覆灭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且在座不少寒门学子都经南逃之乱,一路颠沛流离,最是愤恨。
还有部分南朝清流,自视甚高,讲究文人风骨,对于逢迎取巧的行为都嗤之以鼻。
更甚者为世袭宫廷画师一派,铭刻了几代人的荣誉与坚持,在他们眼中,林亦微这等轻佻改名,不仅丢失了个人的坚守,更污损了尊严,隐隐间的蔑视清晰可感。
一位年老的书生在角落里低声咕哝道:“这辈子第一次听说要因为钦宗圣讳冲撞更改名字,真是荒谬!”
林亦微听了这话无奈汗颜,她也不想啊可这翻遍史书就宋钦宗一个桓字,她能怎么办。
暗暗腹诽道这书生也是真闲啊,怪不得年纪这么大了还没中第。当然她还没傻到跟他一个地步当面儿就怼回去,也只是心里嘀咕一下,面上仍旧是一脸谦卑。
监事公公却是眼角微挑,倏然间露出一丝赞赏之色,缓缓回答:“林公子倒是识趣,竟能自觉避讳,虽与前朝钦宗同名本无妨,但若能自愿,则更表忠心。”
她松了一口气,心中的重石稍稍放下,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林亦微缩着脖子乖巧地坐在侧边第一位,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作为初试魁首的存在,她的余温尚存,就算换了张脸,也会有人不自觉地将新面孔和她进行对比,她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林亦微微微扫视一眼周围,顿时被场中密密麻麻的考生数量所震撼。然细想之下,也便能理解其中缘由。
宋高宗承续北宋遗风,延续了翰林图画院的制度,在没有图像照片的古代,画院的地位尤为显赫,尤其是在宋徽宗这一大家子酷爱书画的宋朝,甚至远胜于翰林书院、琴院、棋院、玉院等众院,内侍省内地位最高。
《画继》中也有记载,“诸待诏每立班,则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如琴院、棋玉百工皆在下”。
并且画院更是打破了朝廷技艺人员不得为官的传统桎梏,可官居各部侍郎高位,特许金带佩鱼上朝,并且,一旦入得画学,学费与生活费皆由朝廷负责,这无疑为众多贫寒士子提供了机会。
高门侯府的公子也想要借此跳板,平步青云,更有不少前朝文人,拉不下脸入仕,选择画院这个迂回的职场。这也是林亦桓对进入画学如此执着不已的深层次原因。
林亦微坐下后,那位年老的书生还有他周围的人对她的议论还在喋喋不休,好似那叽叽喳喳的麻雀。
“肃静!”声音尖锐沙哑,恍若冷风刮过,原本嘈杂不已的场内顿时鸦雀无声。林亦微听见这声音,扭转过头,寻找声源。
正是一位身穿深色袍子的老者,站在殿堂中央,目光如炬,严肃中带着威严。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再次开口说道:“此地非论斤斤计较之所,请诸位保持庄重。”
“请赵学正宣诵考场律令”
林亦微循声望去,顿时被那位老者身后缓缓步入的人影所吸引,目光仿佛定格了一般,久久未能移开。
那人身披一袭素白绸袍,似雪如玉,在殿内诸人五彩斑斓的服饰中显得格外清逸出尘。身姿挺拔如青松傲立,神情漠然,点漆般的眸子深邃如海,令人难以揣度其想法,带着与年纪不符的沉稳,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威严与冷峻,让人心生敬畏。
她曾在史书和资料上无数次看到赵孟赋的画像,此时此刻真的想吐槽那上面配图的画师,简直就是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区别,没人告诉她这老祖宗这么帅啊,怪不得他是前朝后人都还能出仕,她要是宋高宗这天天上朝往那一站什么都不干都赏心悦目。
赵孟赋为什么叫赵孟赋,因为他是北宋皇室后裔,随皇姓,他的母亲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到他这里,已经是,额,,反正好几代就对了,家世显赫,少年天才。
但也因为他是皇室后裔,在满朝文武皆要北伐之时却一力主和,所以在南宋举步维艰。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说他背弃旧主的有,说他肱骨之臣的也有,但是在此时势如水火的南北方文化交融的危急存亡之秋,历史和宋高宗正需要像他一样有皇室血脉却又主和一派。
毕竟南宋对北宋的继承,与其它朝代不同,说是继承也是颠覆,宋高宗既想收复故土,却又怕迎回二帝江山不保,同时还要保住朝中各种党派相争,宋高宗也很头痛。
但这赵孟赋主和的后果嘛就是只能做一孤臣直臣,动不动就被人当枪使,别说平步青云了能不能得善终都是个未知数。
不过有一说一长得是真帅啊,比院里那几个歪瓜裂枣顺眼多了,还是古代纯天然的好,怪不得历史上粉丝那么多呢。
咳咳,扯远了,回来。
随即才换上应有的一本正经之色,听着上方字字珠玑地宣读:
“画院之内,不论内外亲疏,若见夤缘之辈,当同罪论处。”
“试卷皆施行糊名乱序之法审阅,若有舞弊之嫌,则弃其文不用,且停举三载,以示惩戒。”
“考官若在考试期间私相授受、怀私泄题者,御史台必将奏明上听,严惩不贷,其罪罚必无赦免之期。”
“凡有欺世盗名之辈,或请人代考、代人应试、夹带抄袭、代笔作画、传递纸条、窃取试题、贿赂考官者,皆严惩不贷。”
“若有人冒名顶替、伪造文书者,亦当严惩。此外,若有逾时喧哗、离经叛道、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者,亦当一并裁处。”
“赏罚分明,一人落榜,一榜同陪。原犯之二者,或拘元禁考,或锢身废籍,皆不得再入仕途。”
赵孟赋念完之后缓步上前合卷,站在台阶之上,扫视着堂下众人。
许是林亦微看着他犯花痴的目光太过直白,赵孟赋感受到了这股几乎是透明的窥视,他轻挑了一下眉,似是有若无的朝她这个方向说道,
“眼神儿不好的,也不得录用。”声音虽然平淡,但在这肃静的大殿堂里显得格外响亮。
林亦微猛地一噎,低下了头,一阵哽咽,心中腹诽道什么肱骨之臣,怎么跟个黄花儿大闺女一样,看两眼都不行。
“谨记否?”在场的众人纷纷伏地,异口同声道:“众生谨记。”然后跪“当如是。”
正当林亦微也准备随众人退下的时候,只听他冷不防地提声说道:“等等,改名的那位,暂留一下,监事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再呈一下你的浮票。”
话音一落,林亦微脊背上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层冷汗,心中暗暗叫苦不迭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她勉强维持着镇定,将那张浮票递给了上方。
赵孟赋接过浮票,低头端详着,忽地又拿起闻了闻,慢条斯理的道:“这浮票之上的墨迹,似乎是新墨的味道?”
林亦微心头一紧,回答说:“启禀大人,小人在行过冠礼之后,在上面添了字号,所以才会有新墨的味道。”
赵孟赋的指尖划过字眼,轻嗤一声:“本官倒是头一回得见,你的字,还带连笔啊。”
林亦微顺着他的动作看向昨夜因改字涂抹而强行连笔的字迹,显得格外刺眼,她忙不迭地点头道:“许是登记的时候太过匆忙,未曾注意。”
他见状轻挑了一下眉毛,挥了挥手,悠然的说道:“退下吧。”
林亦微闻言如获大赦,掉头就走,转过身来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折寿了三年一般心悸。
就在她的脚刚刚挨上门槛时,背后赵孟赋的声音如鬼魅一般又响起:“长枫,今晚吩咐东厨备坛雄黄酒。”
林亦微听完,脚下猛的一个踉跄,差点儿没站稳,扶住旁边的石偃后急匆匆地跑出了画院,一路上感觉心脏都快跳出了嗓子眼。
“小姐,你可算出来了!”絮儿在街角已经等了她半响。一见她出来,便立刻迎了上去。
看着她气喘吁吁的样子又问:“小姐你怎么这么慌张,难道事情败露了,后边有官兵追你?”
林亦微摆了摆手说道:“无事无事,官兵没有,瘟神倒是遇到了一个。”
随机反应过来,转而嘱咐道:“絮儿,日后可千万记得改口,叫公子。”
“哎呀我忘了,是,公子。”絮儿不好意思的说道:“可公子,考试不就是这几天吗,为何日后都要改口呢?”
“嘘,天机不可泄露。”林亦微故作玄虚,说完赶紧转移了话题。
“走,咱们去吃饭吧,你家小姐……呸,你家公子请客!”
“好嘞,公子。”絮儿回道。
她二人悠闲的漫步于临安的繁华街道,林亦微满眼新奇,左瞅瞅,右看看,仿佛要将整个临安城都尽收眼底。
旁人瞧见林亦微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还以为是哪个穷乡僻壤里面出来的小子,殊不知林亦微此时此刻心里面想的是都是SCI啊。
要是能把眼前的这些古董碎片哪怕随便捡一个回去,别说奖金了今年的评职称就有着落了唉,可惜啊,如今只能眼巴巴地过过眼瘾。
夜色渐浓,在絮儿几次三番拼命阻止她家小姐的冲动购物后,她们俩的脚步最终停驻在了一家看起来颇为清净的客栈前。
林亦微推门而入,店内清雅别致,牡丹图案的窗棂透出暖黄的光芒,二人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周围宾客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混合着酒香和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让人感到格外舒心。小二快步上前,布巾一抖,热情地招呼道:“客官,您想吃点什么?我们这儿的招牌菜可是远近闻名的。”
林亦微微微一笑,挽了挽衣袖,松散的长发和紧绷的神情一并舒展开来。她点了几道自己喜欢的菜,转头问了问絮儿想吃什么,又加了一壶杏花汾,吩咐小二道:“就这些吧,尽快上菜。”
小二麻溜地应了声,转身便去后厨吩咐。她陪着絮儿,一边装作闲聊,一边不经意的问一些这个时代的常识。
周围的喧哗声中传来几声议论:“听说了吗?赵孟赋今早又被御史弹劾了!”一个男子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同桌的友人说道。
“切?那是他活该,让他如龟缩老鼠一般,就知道议和,贪生怕死!”友人笑道,“他平时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早就该有人治治他了。”
林亦微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心中微动,果然是拉仇恨死得快,叫他那般嚣张,但很快便收敛了情绪,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河,历史上之后那位的路还长着呢,与自己又有何干系?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些杂念抛诸脑后,专注于眼前这片刻的宁静与自在的享受。
不一会,菜肴陆续上桌,香气四溢,浓郁的酱炖肉的香味与杏花汾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三尺。
凉拌金针菇清脆爽口,椒盐里脊肉外酥里嫩,每一口都让人忘却了画院的纷争与压力。林亦微的面前,光是看着这些离她仅一手之距的佳肴,就足以让她的疲惫一扫而空。
窗外的夜景渐渐模糊,喧嚣中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热闹和生机,让林亦微的心境在这一刻得以片刻的平静和放松。
她推开窗棂,一阵微微的夜风带着些许冷意拂面而来,让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望着外面川流不息的街景,灯火通明。
就在絮儿以为她家小姐要诗兴大发,吟诗一首的时候,只见林亦微眼睛一眯,好似捕捉到了什么,面色凝重,眉头紧皱,然后猛地转身砰的一声关上了窗户 。
“公子,怎么了,可是饭菜不合心意?”絮儿问。
林亦微摇了摇头,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我刚看到,隔壁那条街的杏花汾,竟然只卖二十文,这里竟然翻了三倍的差价!。”
“还是21世纪有外卖好啊。”林亦微感叹道。
“公子,你说什么?什么外麦?”絮儿不解道。
“呃,没什么没什么,我说的…是外面,这见识过外面的画师以后,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公子不用太担心,您明日定能一举夺魁!金榜题名!”
“但愿如此吧。”虽然她其实也没太大把握。
说完,她一脸惆怅地戳了戳饭碗里的米饭,丧眉耷眼地琢磨起明日的殿试来。
她缓缓走近画院,斑驳的木门在她手中轻轻推开,发出低沉的吱呀声。身着一身素净男装的林亦微,发髻干净利落,端庄的颜色下,隐约可见她精心描绘的深色妆黛,为她增添了几分清俊非凡的气质。
她迈步的片刻里,众书生已经各怀心思地打量了她一圈,四周的目光交错盘旋,或是好奇,或是计议。
心中暗自庆幸她与林亦桓一母同胞,本就相像,刻意打扮的糙了一些也不怕被拆穿。林亦微不卑不亢地朝着众人微微颔首致意。
监事的公公蹙了蹙眉,对林亦微迟来的脚步投以不满的视线,冷冷的问道:“你这小子,怎的最后一日才来?”
林亦微略施一礼,稳定声脉:“启禀公公,家中长辈希冀我行冠之礼后方可步入仕途,故而延期几日。”
她顿了一顿,略显局促又询:“敢问公公,不知于名籍上,可否冠以浮票新名?”
“林某的名字,恐与宋钦宗赵桓圣讳相冲,可否劳烦公公帮我更改?”
话音未落,满屋的文人画师噤若寒蝉却暗潮汹涌,眼神交织在一起,喧嚣的心声不言自显。
只因那宋钦宗赵桓听信奸臣谗言,向金兵屈辱求和,导致北宋覆灭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且在座不少寒门学子都经南逃之乱,一路颠沛流离,最是愤恨。
还有部分南朝清流,自视甚高,讲究文人风骨,对于逢迎取巧的行为都嗤之以鼻。
更甚者为世袭宫廷画师一派,铭刻了几代人的荣誉与坚持,在他们眼中,林亦微这等轻佻改名,不仅丢失了个人的坚守,更污损了尊严,隐隐间的蔑视清晰可感。
一位年老的书生在角落里低声咕哝道:“这辈子第一次听说要因为钦宗圣讳冲撞更改名字,真是荒谬!”
林亦微听了这话无奈汗颜,她也不想啊可这翻遍史书就宋钦宗一个桓字,她能怎么办。
暗暗腹诽道这书生也是真闲啊,怪不得年纪这么大了还没中第。当然她还没傻到跟他一个地步当面儿就怼回去,也只是心里嘀咕一下,面上仍旧是一脸谦卑。
监事公公却是眼角微挑,倏然间露出一丝赞赏之色,缓缓回答:“林公子倒是识趣,竟能自觉避讳,虽与前朝钦宗同名本无妨,但若能自愿,则更表忠心。”
她松了一口气,心中的重石稍稍放下,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林亦微缩着脖子乖巧地坐在侧边第一位,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作为初试魁首的存在,她的余温尚存,就算换了张脸,也会有人不自觉地将新面孔和她进行对比,她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林亦微微微扫视一眼周围,顿时被场中密密麻麻的考生数量所震撼。然细想之下,也便能理解其中缘由。
宋高宗承续北宋遗风,延续了翰林图画院的制度,在没有图像照片的古代,画院的地位尤为显赫,尤其是在宋徽宗这一大家子酷爱书画的宋朝,甚至远胜于翰林书院、琴院、棋院、玉院等众院,内侍省内地位最高。
《画继》中也有记载,“诸待诏每立班,则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如琴院、棋玉百工皆在下”。
并且画院更是打破了朝廷技艺人员不得为官的传统桎梏,可官居各部侍郎高位,特许金带佩鱼上朝,并且,一旦入得画学,学费与生活费皆由朝廷负责,这无疑为众多贫寒士子提供了机会。
高门侯府的公子也想要借此跳板,平步青云,更有不少前朝文人,拉不下脸入仕,选择画院这个迂回的职场。这也是林亦桓对进入画学如此执着不已的深层次原因。
林亦微坐下后,那位年老的书生还有他周围的人对她的议论还在喋喋不休,好似那叽叽喳喳的麻雀。
“肃静!”声音尖锐沙哑,恍若冷风刮过,原本嘈杂不已的场内顿时鸦雀无声。林亦微听见这声音,扭转过头,寻找声源。
正是一位身穿深色袍子的老者,站在殿堂中央,目光如炬,严肃中带着威严。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再次开口说道:“此地非论斤斤计较之所,请诸位保持庄重。”
“请赵学正宣诵考场律令”
林亦微循声望去,顿时被那位老者身后缓缓步入的人影所吸引,目光仿佛定格了一般,久久未能移开。
那人身披一袭素白绸袍,似雪如玉,在殿内诸人五彩斑斓的服饰中显得格外清逸出尘。身姿挺拔如青松傲立,神情漠然,点漆般的眸子深邃如海,令人难以揣度其想法,带着与年纪不符的沉稳,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威严与冷峻,让人心生敬畏。
她曾在史书和资料上无数次看到赵孟赋的画像,此时此刻真的想吐槽那上面配图的画师,简直就是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区别,没人告诉她这老祖宗这么帅啊,怪不得他是前朝后人都还能出仕,她要是宋高宗这天天上朝往那一站什么都不干都赏心悦目。
赵孟赋为什么叫赵孟赋,因为他是北宋皇室后裔,随皇姓,他的母亲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到他这里,已经是,额,,反正好几代就对了,家世显赫,少年天才。
但也因为他是皇室后裔,在满朝文武皆要北伐之时却一力主和,所以在南宋举步维艰。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说他背弃旧主的有,说他肱骨之臣的也有,但是在此时势如水火的南北方文化交融的危急存亡之秋,历史和宋高宗正需要像他一样有皇室血脉却又主和一派。
毕竟南宋对北宋的继承,与其它朝代不同,说是继承也是颠覆,宋高宗既想收复故土,却又怕迎回二帝江山不保,同时还要保住朝中各种党派相争,宋高宗也很头痛。
但这赵孟赋主和的后果嘛就是只能做一孤臣直臣,动不动就被人当枪使,别说平步青云了能不能得善终都是个未知数。
不过有一说一长得是真帅啊,比院里那几个歪瓜裂枣顺眼多了,还是古代纯天然的好,怪不得历史上粉丝那么多呢。
咳咳,扯远了,回来。
随即才换上应有的一本正经之色,听着上方字字珠玑地宣读:
“画院之内,不论内外亲疏,若见夤缘之辈,当同罪论处。”
“试卷皆施行糊名乱序之法审阅,若有舞弊之嫌,则弃其文不用,且停举三载,以示惩戒。”
“考官若在考试期间私相授受、怀私泄题者,御史台必将奏明上听,严惩不贷,其罪罚必无赦免之期。”
“凡有欺世盗名之辈,或请人代考、代人应试、夹带抄袭、代笔作画、传递纸条、窃取试题、贿赂考官者,皆严惩不贷。”
“若有人冒名顶替、伪造文书者,亦当严惩。此外,若有逾时喧哗、离经叛道、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者,亦当一并裁处。”
“赏罚分明,一人落榜,一榜同陪。原犯之二者,或拘元禁考,或锢身废籍,皆不得再入仕途。”
赵孟赋念完之后缓步上前合卷,站在台阶之上,扫视着堂下众人。
许是林亦微看着他犯花痴的目光太过直白,赵孟赋感受到了这股几乎是透明的窥视,他轻挑了一下眉,似是有若无的朝她这个方向说道,
“眼神儿不好的,也不得录用。”声音虽然平淡,但在这肃静的大殿堂里显得格外响亮。
林亦微猛地一噎,低下了头,一阵哽咽,心中腹诽道什么肱骨之臣,怎么跟个黄花儿大闺女一样,看两眼都不行。
“谨记否?”在场的众人纷纷伏地,异口同声道:“众生谨记。”然后跪“当如是。”
正当林亦微也准备随众人退下的时候,只听他冷不防地提声说道:“等等,改名的那位,暂留一下,监事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再呈一下你的浮票。”
话音一落,林亦微脊背上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层冷汗,心中暗暗叫苦不迭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她勉强维持着镇定,将那张浮票递给了上方。
赵孟赋接过浮票,低头端详着,忽地又拿起闻了闻,慢条斯理的道:“这浮票之上的墨迹,似乎是新墨的味道?”
林亦微心头一紧,回答说:“启禀大人,小人在行过冠礼之后,在上面添了字号,所以才会有新墨的味道。”
赵孟赋的指尖划过字眼,轻嗤一声:“本官倒是头一回得见,你的字,还带连笔啊。”
林亦微顺着他的动作看向昨夜因改字涂抹而强行连笔的字迹,显得格外刺眼,她忙不迭地点头道:“许是登记的时候太过匆忙,未曾注意。”
他见状轻挑了一下眉毛,挥了挥手,悠然的说道:“退下吧。”
林亦微闻言如获大赦,掉头就走,转过身来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折寿了三年一般心悸。
就在她的脚刚刚挨上门槛时,背后赵孟赋的声音如鬼魅一般又响起:“长枫,今晚吩咐东厨备坛雄黄酒。”
林亦微听完,脚下猛的一个踉跄,差点儿没站稳,扶住旁边的石偃后急匆匆地跑出了画院,一路上感觉心脏都快跳出了嗓子眼。
“小姐,你可算出来了!”絮儿在街角已经等了她半响。一见她出来,便立刻迎了上去。
看着她气喘吁吁的样子又问:“小姐你怎么这么慌张,难道事情败露了,后边有官兵追你?”
林亦微摆了摆手说道:“无事无事,官兵没有,瘟神倒是遇到了一个。”
随机反应过来,转而嘱咐道:“絮儿,日后可千万记得改口,叫公子。”
“哎呀我忘了,是,公子。”絮儿不好意思的说道:“可公子,考试不就是这几天吗,为何日后都要改口呢?”
“嘘,天机不可泄露。”林亦微故作玄虚,说完赶紧转移了话题。
“走,咱们去吃饭吧,你家小姐……呸,你家公子请客!”
“好嘞,公子。”絮儿回道。
她二人悠闲的漫步于临安的繁华街道,林亦微满眼新奇,左瞅瞅,右看看,仿佛要将整个临安城都尽收眼底。
旁人瞧见林亦微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还以为是哪个穷乡僻壤里面出来的小子,殊不知林亦微此时此刻心里面想的是都是SCI啊。
要是能把眼前的这些古董碎片哪怕随便捡一个回去,别说奖金了今年的评职称就有着落了唉,可惜啊,如今只能眼巴巴地过过眼瘾。
夜色渐浓,在絮儿几次三番拼命阻止她家小姐的冲动购物后,她们俩的脚步最终停驻在了一家看起来颇为清净的客栈前。
林亦微推门而入,店内清雅别致,牡丹图案的窗棂透出暖黄的光芒,二人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周围宾客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混合着酒香和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让人感到格外舒心。小二快步上前,布巾一抖,热情地招呼道:“客官,您想吃点什么?我们这儿的招牌菜可是远近闻名的。”
林亦微微微一笑,挽了挽衣袖,松散的长发和紧绷的神情一并舒展开来。她点了几道自己喜欢的菜,转头问了问絮儿想吃什么,又加了一壶杏花汾,吩咐小二道:“就这些吧,尽快上菜。”
小二麻溜地应了声,转身便去后厨吩咐。她陪着絮儿,一边装作闲聊,一边不经意的问一些这个时代的常识。
周围的喧哗声中传来几声议论:“听说了吗?赵孟赋今早又被御史弹劾了!”一个男子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同桌的友人说道。
“切?那是他活该,让他如龟缩老鼠一般,就知道议和,贪生怕死!”友人笑道,“他平时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早就该有人治治他了。”
林亦微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心中微动,果然是拉仇恨死得快,叫他那般嚣张,但很快便收敛了情绪,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河,历史上之后那位的路还长着呢,与自己又有何干系?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些杂念抛诸脑后,专注于眼前这片刻的宁静与自在的享受。
不一会,菜肴陆续上桌,香气四溢,浓郁的酱炖肉的香味与杏花汾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三尺。
凉拌金针菇清脆爽口,椒盐里脊肉外酥里嫩,每一口都让人忘却了画院的纷争与压力。林亦微的面前,光是看着这些离她仅一手之距的佳肴,就足以让她的疲惫一扫而空。
窗外的夜景渐渐模糊,喧嚣中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热闹和生机,让林亦微的心境在这一刻得以片刻的平静和放松。
她推开窗棂,一阵微微的夜风带着些许冷意拂面而来,让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望着外面川流不息的街景,灯火通明。
就在絮儿以为她家小姐要诗兴大发,吟诗一首的时候,只见林亦微眼睛一眯,好似捕捉到了什么,面色凝重,眉头紧皱,然后猛地转身砰的一声关上了窗户 。
“公子,怎么了,可是饭菜不合心意?”絮儿问。
林亦微摇了摇头,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我刚看到,隔壁那条街的杏花汾,竟然只卖二十文,这里竟然翻了三倍的差价!。”
“还是21世纪有外卖好啊。”林亦微感叹道。
“公子,你说什么?什么外麦?”絮儿不解道。
“呃,没什么没什么,我说的…是外面,这见识过外面的画师以后,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公子不用太担心,您明日定能一举夺魁!金榜题名!”
“但愿如此吧。”虽然她其实也没太大把握。
说完,她一脸惆怅地戳了戳饭碗里的米饭,丧眉耷眼地琢磨起明日的殿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