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九昭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她这句。
他因元明月得罪大巫,原本说好的把脉,已变得遥遥无期。
他爹打算新岁前,带上他回北境城。
他从未想过留在中都城,也从未想过元明月。只是偶尔元蘅不想扎马步时,他会怀念咬牙坚持的元明月。
元明月看他蹙眉,一脸纠结,心觉好笑,“我逗你的。”
“末将想过公主几回,”程九昭老实回她,“每回金乡县主不想扎马步时,每回金乡县主替你传话,要末将写信时。”
元蘅说元明月看不懂他画的武功心法,要他写信。
等他写信交给元蘅,总会收到一封回信。
里面是一个女子每日做了什么,又吃了什么,信的末尾画着两只野鸭。
好在,野鸭这回没有被绑脚。
元明月的笑脸隐在帷帽中,程九昭只听见她咯咯在笑,声音爽朗。
“公主,扎马步吧。”
元明月听话站好,趁他上前纠正站姿时,她轻轻说道:“小侯爷,我日夜所思,全是你。”
程九昭红着脸退到她身后,一时无话。
申时末,日头斜斜隐入云端。
元明月离开时,塞给程九昭一封信,“你看了,要给我回信。”
在宫门口等司臣的时辰里,程九昭闲来无事,掏出那封信。
幽兰香风远,信上染了香,和今日元明月身上的香气一样。
今日的信中,满篇都在说落嘉平县主与江阳县主的不是,“元芙和元瑛最会骗人,她们若是说喜欢你,定是骗你的。你千万别信,谁信谁是傻子!”
信的最后,有两个水墨小人儿。
一个哭着在扎马步,一个在旁边冷冷看着。
他觉得元明月画的不好,他明明每回都是笑着看她扎马步。
司臣到时,程九昭双手抱在胸前,倚在宫门口傻笑,“扶光,你怎么了?”
“大哥明日便是我的同僚,我高兴。”
“大哥今日就是你的同僚,”司臣左右环视,无语问道:“对了,大哥呢?”
程九昭一拍脑门,他方才只顾看信,忘记回千牛卫所,喊上方槐序出宫,“四哥,你在此等我片刻,我去喊大哥。”
“他怎么变傻了?”
......
元明月回到挽月殿时,瞧见殿外停着龙辇。
她走近房中,果真发现是元晖来了,“元晖,你来看我吗?”
有太监在旁高声提醒,“公主,你该向圣人行万福礼。”
元明月未理会他,径直坐到元晖旁边,“我听他们说,你快要选妃了吗?”
元晖侧身坐着,点头应她。
他今日来,是因有人告密。校场比武那日,元明月曾与北朝使臣来往甚密。
手瞧着桌子,他开口道:“阿姐,校场比武那日,你去看热闹了吗?”
元明月:“去了,我还去见了北朝人。”
元晖屏退左右,拍着桌子大喊,“阿姐,你明明知道朕最恨他们!还有,你一个公主,私会北朝使臣。此乃叛国之罪,你不怕死吗?”
元明月垂着头,许久才回他,“元晖,娘说想你了。”
这一句话,让元晖止了怒气,安静坐下。
“她不是又生了一个儿子吗?想我作甚,”他难受地别过脸,偷偷抹去眼泪,“听说她那个儿子,刚生下便被立为太子,比我争气多了......”
他直到十岁,才被光和帝不情不愿立为太子。
那时,光和帝的后宫,已近九年无后妃传出怀孕之事。
文武百官催立太子的折子,如雪花般堆在太清殿。光和帝无法,只得先立他做太子,后又广纳后妃,盼着再生一个儿子。
可惜,直到光和帝驾崩,他也只有一儿一女。
元明月掏出一封信,“喏,娘给你的。”
元晖泪眼摩挲看着信,此信是女子两年前所写。
那时,她刚产下一子,“元晖,娘还是觉得你最听话。明月出生时,折腾了我一宿。这个烦人鬼出生,折磨了我四个时辰。他们都不像你,乖乖出生,没让娘受一点苦。”
元晖流下的泪水,打湿了信的最后一句话,“你放心做你的太子,元章那个王八蛋,这辈子都别想再有孩子。”
两姐弟抱头痛哭,元晖哭累停下,“阿姐,今日有人向朕告密,明日便会有人向几位王叔告密。你准备怎么办?”
元明月理直气壮,“谁说我和北朝人私会了?我当日只是去看热闹而已。”
北朝人做事向来隐秘,他们既然敢让她去点将台,必然有人守在周围。
但凡有一丁点风吹草动,他们早提醒她了。
元晖也只是收到一封密信,信中说看见元明月曾与一北朝武将站在一起,“阿姐,你小心行事。”
元明月拍着胸脯,大声应他,“放心,我又不傻。快说说你的皇后,你打算选谁?”
元晖叹气,“忠国公递了折子投诚,朕应会选袁家女。”
“我瞧着袁素商挺好的,”元明月看着日渐稳重的弟弟,又叹息他即使身为天子,也一样身不由己,“你还想选妙常入宫吗?若不能许她后位,我劝你不如就此放手。”
要于妙常日日看着心上人与其他女子鸾凤和鸣,实在太过残忍。
“容朕想想吧。”
元晖走时,取来蜡烛,烧掉了那封信。
他是南朝天子,不该和北朝后妃有任何瓜葛。
徐见羞说的对,闻美人已死,活着的是闻欢。
元明月心疼亲娘的书信被烧,等元晖一走,唉声叹气,“败家子,早知道不给他看了。”
秋雨下了整夜,至第二日依然未停。
快到申时前,徐见羞派来的两个宫娥死活拦着元蘅,“县主,校场泥泞,你的安危要紧。婢子已使人通知中郎将,今日不用去学武。”
元蘅尴尬地看向元明月,“既已通知中郎将,那便不去吧......”
元明月郁闷连连,正在气头上时,路过的司臣丢下一本书,书中隐约有一封信露出。
“公主,书中自有黄金屋。”
“多谢夫子指点。”
程九昭的信写的简单,他本来就没有太多事要做。
每日要么在宫中走来走去,要么回家走来走去,“程上和程下虽是双生子,但两人极好分辨。程上走路喜欢先出左脚,程下呢,喜欢先出右脚。”
元明月翻着白眼,读完他的信。
信中全是程上和程下的趣事,什么他们刚到他身边时,常常炫耀世间少有人能分清他们二人,“他们虽然傻了些,但是人挺好的。”
好在,信的最后有两个水墨小人儿。
一个笑着扎马步,一个笑着看她扎马步。
元明月满意了,“算你有良心,还记得这封信是写给我的。”
外间响起一声声笑声,她伸头去看,原是元蘅在院外荡秋千。
天色渐明渐暗,元明月伸伸腰,走出去陪她。
两人欢喜荡着秋千,青霜急忙找来,“县主,请随婢子去长秋宫。对了,公主也要来。”
什么大事,需要两人同去?
元明月挽着元蘅,百思不得其解。
结果到了才知,是长乐王元武来中都城的路上,染了重病,眼下又回了建业城。
徐见羞宽慰元蘅,“本宫已派人去建业城探望,你好好待在宫中便是。”
元蘅抬手拭泪,乖巧应好。
元明月站在一旁,频频点头。徐见羞好奇,“明月,你点头作甚?”
“母后,儿臣知道九皇叔为何生病。”
徐见羞大惊,但看她一脸心知肚明的样子,便问道:“你在宫中,怎会知晓长乐王因何生病?”
元蘅也是一惊,“堂姐......你难道有千里眼?”
元明月趁机坐到徐见羞身边,拉着她的手往自己腰上摸,“母后,这事多简单啊。九皇叔吃斋念佛多年,必定不吃荤腥之物,自然容易生病。”
徐见羞不明所以,“所以?”
元明月盈盈流泪,“母后,你瞧儿臣,腰都细了一圈。昨日太医把脉说儿臣忧思郁结,是大病之兆。唉,不吃肉便容易生病,若能吃几口肉,想来是药到病除。”
徐见羞这才知晓,她打的是什么鬼主意。赶忙一把推开她,正色道:“我朝以孝治国,你父皇驾崩才几个月,你便闹着要吃肉。少吃几口荤腥,难道会要你的小命?”
元明月小声犟嘴,“不要命。但是会生病,还会变瘦变丑。”
元蘅害怕徐见羞发火,赶紧拉走元明月。
“堂姐,你可吓死我了。”
“怕什么,你难道不想吃肉吗?”
元蘅摇头,她自小跟着府中人辟谷,平日所食本就是清淡之物。
元明月:“这宫里,还不如女观。”
元蘅知晓南山女观,往日她还在建业城时,城中那些不吉的女子都会送去南山女观。
有一回,她随姐姐元茹外出游玩。
路过一处高山时,姐姐指着隐在云雾中的一座宅子,对她说道:“上山容易下山难,那便是南山女观。”
那座山高不可攀,山下的小镇人迹罕至。
他们都说,那里是世间女子的地狱。
入者,此生都将困于云巅之上,终生不得自由。
“堂姐,你想回女观吗?”
“想啊,夜夜做梦都在想。”
他因元明月得罪大巫,原本说好的把脉,已变得遥遥无期。
他爹打算新岁前,带上他回北境城。
他从未想过留在中都城,也从未想过元明月。只是偶尔元蘅不想扎马步时,他会怀念咬牙坚持的元明月。
元明月看他蹙眉,一脸纠结,心觉好笑,“我逗你的。”
“末将想过公主几回,”程九昭老实回她,“每回金乡县主不想扎马步时,每回金乡县主替你传话,要末将写信时。”
元蘅说元明月看不懂他画的武功心法,要他写信。
等他写信交给元蘅,总会收到一封回信。
里面是一个女子每日做了什么,又吃了什么,信的末尾画着两只野鸭。
好在,野鸭这回没有被绑脚。
元明月的笑脸隐在帷帽中,程九昭只听见她咯咯在笑,声音爽朗。
“公主,扎马步吧。”
元明月听话站好,趁他上前纠正站姿时,她轻轻说道:“小侯爷,我日夜所思,全是你。”
程九昭红着脸退到她身后,一时无话。
申时末,日头斜斜隐入云端。
元明月离开时,塞给程九昭一封信,“你看了,要给我回信。”
在宫门口等司臣的时辰里,程九昭闲来无事,掏出那封信。
幽兰香风远,信上染了香,和今日元明月身上的香气一样。
今日的信中,满篇都在说落嘉平县主与江阳县主的不是,“元芙和元瑛最会骗人,她们若是说喜欢你,定是骗你的。你千万别信,谁信谁是傻子!”
信的最后,有两个水墨小人儿。
一个哭着在扎马步,一个在旁边冷冷看着。
他觉得元明月画的不好,他明明每回都是笑着看她扎马步。
司臣到时,程九昭双手抱在胸前,倚在宫门口傻笑,“扶光,你怎么了?”
“大哥明日便是我的同僚,我高兴。”
“大哥今日就是你的同僚,”司臣左右环视,无语问道:“对了,大哥呢?”
程九昭一拍脑门,他方才只顾看信,忘记回千牛卫所,喊上方槐序出宫,“四哥,你在此等我片刻,我去喊大哥。”
“他怎么变傻了?”
......
元明月回到挽月殿时,瞧见殿外停着龙辇。
她走近房中,果真发现是元晖来了,“元晖,你来看我吗?”
有太监在旁高声提醒,“公主,你该向圣人行万福礼。”
元明月未理会他,径直坐到元晖旁边,“我听他们说,你快要选妃了吗?”
元晖侧身坐着,点头应她。
他今日来,是因有人告密。校场比武那日,元明月曾与北朝使臣来往甚密。
手瞧着桌子,他开口道:“阿姐,校场比武那日,你去看热闹了吗?”
元明月:“去了,我还去见了北朝人。”
元晖屏退左右,拍着桌子大喊,“阿姐,你明明知道朕最恨他们!还有,你一个公主,私会北朝使臣。此乃叛国之罪,你不怕死吗?”
元明月垂着头,许久才回他,“元晖,娘说想你了。”
这一句话,让元晖止了怒气,安静坐下。
“她不是又生了一个儿子吗?想我作甚,”他难受地别过脸,偷偷抹去眼泪,“听说她那个儿子,刚生下便被立为太子,比我争气多了......”
他直到十岁,才被光和帝不情不愿立为太子。
那时,光和帝的后宫,已近九年无后妃传出怀孕之事。
文武百官催立太子的折子,如雪花般堆在太清殿。光和帝无法,只得先立他做太子,后又广纳后妃,盼着再生一个儿子。
可惜,直到光和帝驾崩,他也只有一儿一女。
元明月掏出一封信,“喏,娘给你的。”
元晖泪眼摩挲看着信,此信是女子两年前所写。
那时,她刚产下一子,“元晖,娘还是觉得你最听话。明月出生时,折腾了我一宿。这个烦人鬼出生,折磨了我四个时辰。他们都不像你,乖乖出生,没让娘受一点苦。”
元晖流下的泪水,打湿了信的最后一句话,“你放心做你的太子,元章那个王八蛋,这辈子都别想再有孩子。”
两姐弟抱头痛哭,元晖哭累停下,“阿姐,今日有人向朕告密,明日便会有人向几位王叔告密。你准备怎么办?”
元明月理直气壮,“谁说我和北朝人私会了?我当日只是去看热闹而已。”
北朝人做事向来隐秘,他们既然敢让她去点将台,必然有人守在周围。
但凡有一丁点风吹草动,他们早提醒她了。
元晖也只是收到一封密信,信中说看见元明月曾与一北朝武将站在一起,“阿姐,你小心行事。”
元明月拍着胸脯,大声应他,“放心,我又不傻。快说说你的皇后,你打算选谁?”
元晖叹气,“忠国公递了折子投诚,朕应会选袁家女。”
“我瞧着袁素商挺好的,”元明月看着日渐稳重的弟弟,又叹息他即使身为天子,也一样身不由己,“你还想选妙常入宫吗?若不能许她后位,我劝你不如就此放手。”
要于妙常日日看着心上人与其他女子鸾凤和鸣,实在太过残忍。
“容朕想想吧。”
元晖走时,取来蜡烛,烧掉了那封信。
他是南朝天子,不该和北朝后妃有任何瓜葛。
徐见羞说的对,闻美人已死,活着的是闻欢。
元明月心疼亲娘的书信被烧,等元晖一走,唉声叹气,“败家子,早知道不给他看了。”
秋雨下了整夜,至第二日依然未停。
快到申时前,徐见羞派来的两个宫娥死活拦着元蘅,“县主,校场泥泞,你的安危要紧。婢子已使人通知中郎将,今日不用去学武。”
元蘅尴尬地看向元明月,“既已通知中郎将,那便不去吧......”
元明月郁闷连连,正在气头上时,路过的司臣丢下一本书,书中隐约有一封信露出。
“公主,书中自有黄金屋。”
“多谢夫子指点。”
程九昭的信写的简单,他本来就没有太多事要做。
每日要么在宫中走来走去,要么回家走来走去,“程上和程下虽是双生子,但两人极好分辨。程上走路喜欢先出左脚,程下呢,喜欢先出右脚。”
元明月翻着白眼,读完他的信。
信中全是程上和程下的趣事,什么他们刚到他身边时,常常炫耀世间少有人能分清他们二人,“他们虽然傻了些,但是人挺好的。”
好在,信的最后有两个水墨小人儿。
一个笑着扎马步,一个笑着看她扎马步。
元明月满意了,“算你有良心,还记得这封信是写给我的。”
外间响起一声声笑声,她伸头去看,原是元蘅在院外荡秋千。
天色渐明渐暗,元明月伸伸腰,走出去陪她。
两人欢喜荡着秋千,青霜急忙找来,“县主,请随婢子去长秋宫。对了,公主也要来。”
什么大事,需要两人同去?
元明月挽着元蘅,百思不得其解。
结果到了才知,是长乐王元武来中都城的路上,染了重病,眼下又回了建业城。
徐见羞宽慰元蘅,“本宫已派人去建业城探望,你好好待在宫中便是。”
元蘅抬手拭泪,乖巧应好。
元明月站在一旁,频频点头。徐见羞好奇,“明月,你点头作甚?”
“母后,儿臣知道九皇叔为何生病。”
徐见羞大惊,但看她一脸心知肚明的样子,便问道:“你在宫中,怎会知晓长乐王因何生病?”
元蘅也是一惊,“堂姐......你难道有千里眼?”
元明月趁机坐到徐见羞身边,拉着她的手往自己腰上摸,“母后,这事多简单啊。九皇叔吃斋念佛多年,必定不吃荤腥之物,自然容易生病。”
徐见羞不明所以,“所以?”
元明月盈盈流泪,“母后,你瞧儿臣,腰都细了一圈。昨日太医把脉说儿臣忧思郁结,是大病之兆。唉,不吃肉便容易生病,若能吃几口肉,想来是药到病除。”
徐见羞这才知晓,她打的是什么鬼主意。赶忙一把推开她,正色道:“我朝以孝治国,你父皇驾崩才几个月,你便闹着要吃肉。少吃几口荤腥,难道会要你的小命?”
元明月小声犟嘴,“不要命。但是会生病,还会变瘦变丑。”
元蘅害怕徐见羞发火,赶紧拉走元明月。
“堂姐,你可吓死我了。”
“怕什么,你难道不想吃肉吗?”
元蘅摇头,她自小跟着府中人辟谷,平日所食本就是清淡之物。
元明月:“这宫里,还不如女观。”
元蘅知晓南山女观,往日她还在建业城时,城中那些不吉的女子都会送去南山女观。
有一回,她随姐姐元茹外出游玩。
路过一处高山时,姐姐指着隐在云雾中的一座宅子,对她说道:“上山容易下山难,那便是南山女观。”
那座山高不可攀,山下的小镇人迹罕至。
他们都说,那里是世间女子的地狱。
入者,此生都将困于云巅之上,终生不得自由。
“堂姐,你想回女观吗?”
“想啊,夜夜做梦都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