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膝盖终究是没能软下去,直到整个庙会结束,沈晨星还是愣愣地站在原地,没跪。
庙会散了,天色已晚,寺庙门口早就空无一人,只有供奉神佛的大殿还亮着。
那天是正月十五,殿内灯火通明,犹如佛光普照大地。
沈晨星最后也没跪下去。
回去的时候,给出主意的对铺,问他一天要了多少钱,沈晨星说没要到钱。
那人撇撇嘴表达不满,他的动作幅度不大,却牵起满脸烧伤重建后的死皮跟着在动,整张脸扭曲可怖,
“真是人小鬼大,要到钱知道藏着掖着的,别忘了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沈晨星在外面站了一天,人已经冻透了,又一天没吃饭,在床上蜷缩着沉沉睡去,分不清是真睡了还是饿昏了。
福利院那天可能发了汤圆,但是没什么关系,即使发了他也得不到。
不会有人注意到他,这里的人历经过人间苦难,各个无亲无靠,能好好保全自己都已经很艰难了。
沈晨星在这漫长的年月里,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福利院的报纸,还有那一本本泛黄的陈年旧书。
沈晨星从五岁到十五岁,整个童年和少年都在死气沉沉的的福利院度过。
他没去上学,也从来没接触过同龄人,沈晨星唯一能感觉到成长的地方,就是他身体上的变化。
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无力,即使使出全力都不能保护自己,他长大了,有力气了。日子也好过了,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孩了。
宿舍里那个疯老头死了,还有一个烧伤的男人受不了这里的日子,跳楼了。没人会记得他们,很快就会有人来补上他们的空位。
福利院里又来了很多孤儿,年纪很小,这里的老人又有了新的抢饭对象。沈晨星就在一边看着,不会过去帮那些小孩,也从来不过去抢别人碗里的饭。
但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福利院里的清汤寡水经常吃不饱。
沈晨星从福利院出去,挨家挨户的问,要不要人干活。
问遍了,也就只有一家水果店同意用他。八个小时,一个小时五块钱。
老板坐着跟他聊了一会,沈晨星不善于跟人说话,没经验。那老板问一句他答一句,如实的说了,手里的活也没停下。
中午没说给休息,沈晨星也没问,就饿着肚子继续干,直到干满了八小时,问老板要工钱,老板却不给。
“你一小孩要什么工钱,满十八岁出来干活犯法不知道?”
“想要钱,让你父母过来找我要啊。”
水果店老板分明已经知道沈晨星是因为没有父母才去的福利院,刚才装作闲聊套出来的话,却成了不给工钱的借口。
沈晨星恨极了,抄起切水果的刀就往老板身上劈过去。
那老板躲得快,沈晨星再要下手的时候,他的家人也听到动静出来了。
从早上沈晨星来干活,他的家人也一直在店里,看到他要伤人一股脑儿都出来了。
他很快就被一群人轰出水果店。沈晨星把拳头攥的很紧,心里却清楚的很,他打不过。
他从来就只有一个人而已,打不过这么些人。
沈晨星并不知道老板说的“不到十八岁出来上班犯法。”是不是真的,但是无所谓,但就算真是犯法了,那这家水果店老板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家一样,从一开始就告诉他不行。
饿,沈晨星太饿了,饿的已经受不了了,饿的要疯了,饿的要死了。扒皮抽筋的痛苦过后,身上的饥饿难耐又给了他从未有过的一股力量。
他又回去了,回到水果店,把自己刚才切好装盘的水果通通扔到地上踩个稀巴烂。
把榴莲一个个举起来,扔到窗户上,借力使力把玻璃砸碎。
店老板没想到他还会杀个回马枪回去,赶紧过来拦。根本拦不住,沈晨星已经彻底发了癫,发了狂。
那店老板眼看着拦不下来了,赶紧在他旁边劝道,“不就是四十块钱吗,我一分不少给你,现在就给你拿钱去。”
“别砸了,求求你别砸了。”
晚了,全部都晚了。
沈晨星不怕死,但是从此以后让他不爽的人,也别活了。
很快有人报警,沈晨星被带走,他把前因后果跟警察说了,只有他砸水果店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在这里干了八个小时。
他也没有钱赔给水果店,店老板也只好吃了哑巴亏。
沈晨星被抓进去关了十五天,光不光彩的在他身上本就不存在,里面的环境也没比福利院差多少,甚至吃的东西都一样。
看守所的人见他如此不在乎,都以为他是个轻车熟路的惯犯。
没人知道,那年沈晨星十五岁,是第一次主动伤人。
自那之后,沈晨星如果饿了就直接偷,如果被发现了索性就抢,然后再被关进去几天。
这日子过了有一年,沈晨星都已经习惯了。
这天,他依旧在大街上闲逛,别人相中了个什么东西打算买,买之前总要问问价钱,再考虑考虑。
沈晨星直接略过了问价格和付钱这一步骤,走在大街上相中什么拿什么。
正好有一家蛋糕店,摆了新烤好的蛋糕出来,隔着老远就闻到了香气。
沈晨星顺手抓起来一个就开始啃,肉松的还不错,上次拿的那个红豆就有点甜。
店主在里面看到沈晨星干的这事,“嗷”的一声就窜出来了,
“前面几次都让你给跑了,这次别想逃。”
“刚才在店里我就已经报警了,你就等着被抓吧。”
“你就进去,进去好好改造吧你,看你再偷我面包......”
面包店主在后面追,沈晨星就在前面跑,距离拉的越来越远。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体能最好的时候,谁能追得上,沈晨星跑着跑着,竟觉得有些许趣味,以前从来没人跟他这样玩过。
沈晨星跑到一个摊位前停住了脚步,他有些好奇。
这是个卖馄饨的摊子,而紧挨着这个摊子又支起一个桌子,桌子上立着个牌子,写着“杜老太算命”,桌子前坐着个老太太,大概就是杜老太。
沈晨星平时在大街上连吃带拿,都是一些面包,包子这些好下手的。此刻见那锅里一个个翻滚的,新鲜的馄饨,看上去皮薄馅大,忽然也想热热乎乎的吃上一碗。
这一锅还没煮好,摊前有两个客人在排队,排在最前面的人7见沈晨星走到了他的前面,提醒他,
“小伙子,买馄饨后面排队。”
沈晨星不做理会,依旧站在最前面,没有要走的意思。
沈晨星也在等着摊主把馄饨盛出来,然后直接拿走。那排队的人只当他是想插队,没想到在当今的和谐社会还会有人明抢。
谢杨刚盛好一碗放在桌子上,还没来得及放其他调料,沈晨星就出其不意的一把端走了。
抢劫馄饨这种带汤食物的经验有限,沈晨星端起碗就跑,滚烫的汤洒到手上,灼热而刺痛。
还黏黏糊糊的,沈晨星端着无比的难受,打算从兜里掏张手纸出来擦手。
正在这时,蛋糕店主带着警察赶过来,指着沈晨星,控诉道,
“就是他,偷了我家面包,刚做好的面包就被他吃了两个。”
“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少说撞见他五六次了都没抓住。”
蛋糕店主想起曾经白白失去的面包,越说越生气,指着沈晨星的鼻子开骂,
“有娘生没娘教的东西,必须抓起来坐牢。”
“我这蛋糕店开了十年了还没见着这样的,一往外面摆就拿,不摆外头让我怎么做生意?”
面对着他的指控,沈晨星并不生气,甚至觉得那句“有娘生没娘教”说的还怪准确的。
看着那老板跳脚的样子,就更加好笑了,沈晨星觉得还能创造出更加搞笑的,于是对着警察道,
“我可从来没拿过他什么面包,我都不认识他。”
果然,那店主气的都扭曲了,“别听着小子狡辩,他是惯犯,买东西从来不给钱,都是用抢的。”
沈晨星无比的淡定,无比的有经验,“你有证据证明我拿你面包了?”
这语气不自觉地在模仿曾经那家水果店的老板的那句,“你有证据证明你干了八个小时?”
你有证据证明我拿你面包了吗?
那蛋糕店主的神情显然比当年的沈晨星精彩多了,“你...你就是拿了我的面包还不承认。”
“你偷我面包...”店主说到这正好看到沈晨星手里拿着的那一碗馄饨,像发现了一个新惊喜,赶紧跟警察说,“他这碗馄饨肯定也是偷的,这小子买东西从来不付钱。”
“警察同志,您要是不信就去问问,这次是抓现行了。”
沈晨星端在手里的馄饨已经没那么烫了,咕咚咕咚连着汤一起吃了几个,皮薄馅大,还是纯肉馅的,味道不错。
他放下碗,做好了去看守所再待个十天半个月的准备。
要抓去坐牢,必须得有证据,警察过去跟馄饨摊主确认,
馄饨摊前面已经没有人排队了,谢杨把装馄饨的铁桶盖子盖上,回了句,
“他没抢,我给盛的。”
谢杨奶奶也一直在旁边听着,赶紧附和道,
“是啊,我们自愿给盛的,一碗馄饨而已,千万别冤枉好人,这孩子坐牢一辈子不就毁了吗。”
他们的本能就是帮他解释。
沈晨星见过恨不得自己早点死了,见多了想弄死自己的,第一次见到给自己开脱的,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那警察见摊主这么说也不再追究,临走提醒谢杨奶奶一句,“大娘啊,看出你是个热心肠,但是封建迷信不可取......”
送走了警察,谢杨看他碗里已经空了,
“还饿不饿,再给你盛一碗?”
沈晨星十六岁,这是他第一次有尊严的吃了一顿饱饭。
沈晨星睡了很长时间,醒来时已然分不清白天黑夜,睡眼惺忪的环顾四周,看着那供奉的一面墙的神佛,就知道这一定是谢杨家了,于是又安心的睡去。
九岁那年在庙门口要饿死的时候,见那成群结队去拜佛的人,只觉得他们太过可笑。十六岁见到老太太家那尊佛想的是,神佛原来真的会显灵。
从那以后,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都在谢杨身上。
庙会散了,天色已晚,寺庙门口早就空无一人,只有供奉神佛的大殿还亮着。
那天是正月十五,殿内灯火通明,犹如佛光普照大地。
沈晨星最后也没跪下去。
回去的时候,给出主意的对铺,问他一天要了多少钱,沈晨星说没要到钱。
那人撇撇嘴表达不满,他的动作幅度不大,却牵起满脸烧伤重建后的死皮跟着在动,整张脸扭曲可怖,
“真是人小鬼大,要到钱知道藏着掖着的,别忘了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沈晨星在外面站了一天,人已经冻透了,又一天没吃饭,在床上蜷缩着沉沉睡去,分不清是真睡了还是饿昏了。
福利院那天可能发了汤圆,但是没什么关系,即使发了他也得不到。
不会有人注意到他,这里的人历经过人间苦难,各个无亲无靠,能好好保全自己都已经很艰难了。
沈晨星在这漫长的年月里,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福利院的报纸,还有那一本本泛黄的陈年旧书。
沈晨星从五岁到十五岁,整个童年和少年都在死气沉沉的的福利院度过。
他没去上学,也从来没接触过同龄人,沈晨星唯一能感觉到成长的地方,就是他身体上的变化。
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无力,即使使出全力都不能保护自己,他长大了,有力气了。日子也好过了,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孩了。
宿舍里那个疯老头死了,还有一个烧伤的男人受不了这里的日子,跳楼了。没人会记得他们,很快就会有人来补上他们的空位。
福利院里又来了很多孤儿,年纪很小,这里的老人又有了新的抢饭对象。沈晨星就在一边看着,不会过去帮那些小孩,也从来不过去抢别人碗里的饭。
但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福利院里的清汤寡水经常吃不饱。
沈晨星从福利院出去,挨家挨户的问,要不要人干活。
问遍了,也就只有一家水果店同意用他。八个小时,一个小时五块钱。
老板坐着跟他聊了一会,沈晨星不善于跟人说话,没经验。那老板问一句他答一句,如实的说了,手里的活也没停下。
中午没说给休息,沈晨星也没问,就饿着肚子继续干,直到干满了八小时,问老板要工钱,老板却不给。
“你一小孩要什么工钱,满十八岁出来干活犯法不知道?”
“想要钱,让你父母过来找我要啊。”
水果店老板分明已经知道沈晨星是因为没有父母才去的福利院,刚才装作闲聊套出来的话,却成了不给工钱的借口。
沈晨星恨极了,抄起切水果的刀就往老板身上劈过去。
那老板躲得快,沈晨星再要下手的时候,他的家人也听到动静出来了。
从早上沈晨星来干活,他的家人也一直在店里,看到他要伤人一股脑儿都出来了。
他很快就被一群人轰出水果店。沈晨星把拳头攥的很紧,心里却清楚的很,他打不过。
他从来就只有一个人而已,打不过这么些人。
沈晨星并不知道老板说的“不到十八岁出来上班犯法。”是不是真的,但是无所谓,但就算真是犯法了,那这家水果店老板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家一样,从一开始就告诉他不行。
饿,沈晨星太饿了,饿的已经受不了了,饿的要疯了,饿的要死了。扒皮抽筋的痛苦过后,身上的饥饿难耐又给了他从未有过的一股力量。
他又回去了,回到水果店,把自己刚才切好装盘的水果通通扔到地上踩个稀巴烂。
把榴莲一个个举起来,扔到窗户上,借力使力把玻璃砸碎。
店老板没想到他还会杀个回马枪回去,赶紧过来拦。根本拦不住,沈晨星已经彻底发了癫,发了狂。
那店老板眼看着拦不下来了,赶紧在他旁边劝道,“不就是四十块钱吗,我一分不少给你,现在就给你拿钱去。”
“别砸了,求求你别砸了。”
晚了,全部都晚了。
沈晨星不怕死,但是从此以后让他不爽的人,也别活了。
很快有人报警,沈晨星被带走,他把前因后果跟警察说了,只有他砸水果店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在这里干了八个小时。
他也没有钱赔给水果店,店老板也只好吃了哑巴亏。
沈晨星被抓进去关了十五天,光不光彩的在他身上本就不存在,里面的环境也没比福利院差多少,甚至吃的东西都一样。
看守所的人见他如此不在乎,都以为他是个轻车熟路的惯犯。
没人知道,那年沈晨星十五岁,是第一次主动伤人。
自那之后,沈晨星如果饿了就直接偷,如果被发现了索性就抢,然后再被关进去几天。
这日子过了有一年,沈晨星都已经习惯了。
这天,他依旧在大街上闲逛,别人相中了个什么东西打算买,买之前总要问问价钱,再考虑考虑。
沈晨星直接略过了问价格和付钱这一步骤,走在大街上相中什么拿什么。
正好有一家蛋糕店,摆了新烤好的蛋糕出来,隔着老远就闻到了香气。
沈晨星顺手抓起来一个就开始啃,肉松的还不错,上次拿的那个红豆就有点甜。
店主在里面看到沈晨星干的这事,“嗷”的一声就窜出来了,
“前面几次都让你给跑了,这次别想逃。”
“刚才在店里我就已经报警了,你就等着被抓吧。”
“你就进去,进去好好改造吧你,看你再偷我面包......”
面包店主在后面追,沈晨星就在前面跑,距离拉的越来越远。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体能最好的时候,谁能追得上,沈晨星跑着跑着,竟觉得有些许趣味,以前从来没人跟他这样玩过。
沈晨星跑到一个摊位前停住了脚步,他有些好奇。
这是个卖馄饨的摊子,而紧挨着这个摊子又支起一个桌子,桌子上立着个牌子,写着“杜老太算命”,桌子前坐着个老太太,大概就是杜老太。
沈晨星平时在大街上连吃带拿,都是一些面包,包子这些好下手的。此刻见那锅里一个个翻滚的,新鲜的馄饨,看上去皮薄馅大,忽然也想热热乎乎的吃上一碗。
这一锅还没煮好,摊前有两个客人在排队,排在最前面的人7见沈晨星走到了他的前面,提醒他,
“小伙子,买馄饨后面排队。”
沈晨星不做理会,依旧站在最前面,没有要走的意思。
沈晨星也在等着摊主把馄饨盛出来,然后直接拿走。那排队的人只当他是想插队,没想到在当今的和谐社会还会有人明抢。
谢杨刚盛好一碗放在桌子上,还没来得及放其他调料,沈晨星就出其不意的一把端走了。
抢劫馄饨这种带汤食物的经验有限,沈晨星端起碗就跑,滚烫的汤洒到手上,灼热而刺痛。
还黏黏糊糊的,沈晨星端着无比的难受,打算从兜里掏张手纸出来擦手。
正在这时,蛋糕店主带着警察赶过来,指着沈晨星,控诉道,
“就是他,偷了我家面包,刚做好的面包就被他吃了两个。”
“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少说撞见他五六次了都没抓住。”
蛋糕店主想起曾经白白失去的面包,越说越生气,指着沈晨星的鼻子开骂,
“有娘生没娘教的东西,必须抓起来坐牢。”
“我这蛋糕店开了十年了还没见着这样的,一往外面摆就拿,不摆外头让我怎么做生意?”
面对着他的指控,沈晨星并不生气,甚至觉得那句“有娘生没娘教”说的还怪准确的。
看着那老板跳脚的样子,就更加好笑了,沈晨星觉得还能创造出更加搞笑的,于是对着警察道,
“我可从来没拿过他什么面包,我都不认识他。”
果然,那店主气的都扭曲了,“别听着小子狡辩,他是惯犯,买东西从来不给钱,都是用抢的。”
沈晨星无比的淡定,无比的有经验,“你有证据证明我拿你面包了?”
这语气不自觉地在模仿曾经那家水果店的老板的那句,“你有证据证明你干了八个小时?”
你有证据证明我拿你面包了吗?
那蛋糕店主的神情显然比当年的沈晨星精彩多了,“你...你就是拿了我的面包还不承认。”
“你偷我面包...”店主说到这正好看到沈晨星手里拿着的那一碗馄饨,像发现了一个新惊喜,赶紧跟警察说,“他这碗馄饨肯定也是偷的,这小子买东西从来不付钱。”
“警察同志,您要是不信就去问问,这次是抓现行了。”
沈晨星端在手里的馄饨已经没那么烫了,咕咚咕咚连着汤一起吃了几个,皮薄馅大,还是纯肉馅的,味道不错。
他放下碗,做好了去看守所再待个十天半个月的准备。
要抓去坐牢,必须得有证据,警察过去跟馄饨摊主确认,
馄饨摊前面已经没有人排队了,谢杨把装馄饨的铁桶盖子盖上,回了句,
“他没抢,我给盛的。”
谢杨奶奶也一直在旁边听着,赶紧附和道,
“是啊,我们自愿给盛的,一碗馄饨而已,千万别冤枉好人,这孩子坐牢一辈子不就毁了吗。”
他们的本能就是帮他解释。
沈晨星见过恨不得自己早点死了,见多了想弄死自己的,第一次见到给自己开脱的,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那警察见摊主这么说也不再追究,临走提醒谢杨奶奶一句,“大娘啊,看出你是个热心肠,但是封建迷信不可取......”
送走了警察,谢杨看他碗里已经空了,
“还饿不饿,再给你盛一碗?”
沈晨星十六岁,这是他第一次有尊严的吃了一顿饱饭。
沈晨星睡了很长时间,醒来时已然分不清白天黑夜,睡眼惺忪的环顾四周,看着那供奉的一面墙的神佛,就知道这一定是谢杨家了,于是又安心的睡去。
九岁那年在庙门口要饿死的时候,见那成群结队去拜佛的人,只觉得他们太过可笑。十六岁见到老太太家那尊佛想的是,神佛原来真的会显灵。
从那以后,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都在谢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