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剔牙再漱口,反反复复许多次,终于算是将男人的气息洗干净了。
萧岁延捏了自己好几下,她皮肤嫩,一捏便有了红痕。疼是真的疼。
其实如果能重活,也不该是回到这个时候。
她从小是舅父养大,乃因舅母小产后再没孩子,母亲周氏将她过继给舅父舅母。
外祖周家三代武将,出过国公,本朝不袭爵,功名要子孙自己挣,到了舅父这里官至枢密使,算再次光耀了门楣。
当初有不少男丁,祖母希望舅父在族中选一个儿子,但舅父舅母看了一圈儿,就选中她了,原因是在外祖家时,舅父拿了把极重的刀让侄辈挨个试着拿,偏只有她拿起来了,而且还兴奋地朝众人挥动两下,吓得几个表哥都一身冷汗,有人还哭了。
后来舅父被夺了兵权,为让她避祸,又将她送回萧家。
设若当时选的是男孩,舅父一死,他也留不下,男丁连像她这样在宫里做牛马的机会也没有。也许当初舅父就是考虑到这点了。
所以老天要再给她机会,应该让她回到舅父流放之前,这样便可想办法提醒他避开锋芒,早些告老还乡。
但人不能置喙老天爷,求全就是异想天开了。
整理好心绪,萧岁延出了西间。
此时是平隆初年,刚刚入冬,外面天还黑着,萧岁延在禁中惯常是轻手轻脚,走出来时无人知道动静。
“萧直笔绝不是有意怠慢官家,只是家里有事才心事重重,请官家体谅。”
采蘋细弱胆小的声音从大殿东稍间传出来。
萧岁延的脚一顿。
原来这个时候,郑采蘋已经开始替她在官家面前“分辩”了。
萧岁延印象当中,官家吻了她后,便匆匆离去了,但这梦里,或是这辈子,却因为她跑开而产生了变化。
只见赵矜并不着急走了,在圈椅里又坐下,似乎是爱听这些。“她家里有何事,可是谁病了?”
采蘋:“不是。是……”
赵矜蹙眉:“何必支支吾吾的?”
采蘋:“现在入冬了,我们大娘子是惦念郎主有没有的棉衣保暖,这几日念叨多了些,又加上这些天总是阴沉沉的……”
赵矜:“哪个郎主?她父亲萧奉,还是流放的周凛?”
采蘋:“是、是北地天寒,不如咱们江南,大娘子毕竟是舅家郎主养大的。”
赵矜烦躁道:“朕登基时,太皇太后已经给她父亲推恩了九品忠信郎,便是不将她舅父的罪算在萧家头上,到这时候还不知道感恩,还为罪人偷偷抹泪。”
采蘋突然呀了一声,跪了下去,将头埋得极低,“小人不该说这些的,小人只是想解释萧直笔不是故意怠慢官家的,小人无知,岂不是害了我们大娘子,请官家莫要怪罪萧直笔,这些……都是小人胡诌乱猜的!”
采蘋说着就哭了起来,裙踞落了一地,跪下后抹胸里露出些鼓囊,背部也颤个不停。
这忽然的梨花带雨,让赵矜的眉头松开了一些。
冬日晦暗的烛火总能较好地勾勒女子身体,他若有似无地看过去,再抬眼时,就看见了萧岁延,正在忽明忽暗的烛光里笑呢。
赵矜蓦地从圈椅里站起来,下意识躲避她眼神,但转瞬便想起自己有帝王之威。
“你怎么去了那么久,叫朕好等。”
萧岁延故意不走近,远远在烛火后头轻笑:“没得打扰了官家,这就没有立刻出来。方才小人内急,是实话,可我这家婢却自陈她喜欢‘胡诌乱猜’……我就看看她能胡诌什么。”
采蘋愣了愣,仰头解释:“大娘子,不,萧直笔,小人是想替您向官家分辩几句,想着……别让官家错怪您。”
萧岁延是审慎人,一直话少只做实事,明哲保身,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她舅父正名。
再者萧岁延一直保护她,知道自己只是无知单纯、仗义执言,是她的挚友忠仆,以往不会这么阴阳怪气地,还在官家面前点破她说谎。这不是至她于死地吗?
采蘋:“大娘子……萧直笔,我刚才不该说那些,是我太笨了。”
萧岁延不理她,走近赵矜身侧,“小人瞧着外边张大官已经在等官家了,晚些要上朝,让小人送官家出去。”
赵矜今夜是来解脱苦闷的,那一吻本已经给他解乏了,何须为这些奴婢再烦心骤起。
走出来的时候,赵矜其实有些心虚。毕竟才刚吻了她,却又将眼神投向另一个女子,所以他要撇清和郑氏的关系,“你今日话多了些,是好事。点破了郑氏胡说,否则朕也该怀疑你对朝廷不忠了。”
一出殿外,冷风便钻进了颈子。
看来上一世,也有人在她侍寝前跑去官家那里说了闲话,让官家认为她是个不忠之人,而且言辞甚是凿凿。
也许是郑氏,也许是官家后宫、外朝臣子,谁都能拨弄大雍官家的心弦,让他当晚作弄侮辱她。
萧岁延笑:“那依官家看,郑氏可要处置?毕竟她是小人家仆,若交给宫正司去,只怕她吃不了那苦。”
赵矜余光扫她:“你自己都是六尚书,处置一个下等宫女,还要劳动旁人?”
其实是他自己大半夜跑来宝慈宫与她私会,在宫里传开,不知御侍大夫们又要嚼什么舌根,最好就别传出宝慈宫了。
萧岁延莞尔,送走了官家。
郑采蘋本来已经站起来了,看到萧岁延回来,便说:“大娘子,这事是我不对,我不该自以为是替你出头,我是真的蠢,大娘子可别怪我啊。”
萧岁延替她松了后脑的发髻。
郑采蘋瞧不明白,只莫名恐慌之时,脑子却往后一仰——萧岁延提着她头发将她往西间拖去。
采蘋欲要叫出来,萧岁延停下用采蘋的簪子在她脸上划一划,用平常的语气道:“我得了官家命令,只用家法处置你。还是你想让别人看出来,让官家被非议?”
采蘋下意识噤了声,刚才她挣扎的时候,萧岁延就扣住她身体了,毕竟是武将家女,采蘋挣扎了也没有作用,索性连肢体都不大敢动,带着恐慌被提进西间。
再出来时,她的脸已经肿了。
萧岁延自己没有动手,是让采蘋自己打自己。
小时候跟舅父在延州,军中生事造谣的一百军棍,萧岁延就按这个标准让她掌了自己的嘴。
等她打完,天也将将亮了。
太皇太后依旧早起,虽然听大臣的提议从外朝撤了帘,可奏疏还是要看的,大臣有事时也可直接向内东门递条子,内东门司的内侍得了旨意,便可让大臣进宝慈宫来觐见。
萧岁延不急自己的事情,直到下朝后宣召了大臣,吃了几次茶果要午歇了,她才进去和太皇太后说昨晚的事。
太皇太后倒对皇帝的做派不甚讶异,只问她愿不愿意。
萧岁延给太皇太后捏腿:“小人观官家的意思,并非对小人有意,只是想着太皇太后用着我趁手,拿走了要让您难受的。其实小人无非写字过得去,承蒙太皇太后厚爱,也只有伺候太皇太后这一个念头,绝对没有什么飞上枝头的想法。”
太皇太后许氏已经上了五十,她手上把持着朝政,也是为了光舜帝的基业,不能到了新朝把旧臣都改换了。
太上皇是嫡子,一登基就要北伐,换了原先与北朝议和的重臣,闹得国无宁日,因此她才不敢懈怠。
现在这个官家,到底和她没亲缘。
原先选赵矜的时候,他是守礼本份的,结果一登基,被朝臣及皇后戚党一搅和,便想问她要权了。
太皇太后招招手:“你帮我揉揉太阳穴。”
萧岁延立刻挪过去,力度有轻有重,令太皇太后很是舒爽。
太皇太后:“他今日来闹一遭,估计也是参知政事王守任提的,王守任是他岳丈,带了大臣集体上疏,都被老身扣下了,他不做点动静,大臣们便觉他这官家软弱。所以即便只是来老身宫里撒泼打诨,对大臣们都是个鼓励。皇帝和大臣都摆了姿态,老身也得摆姿态。譬如把身边贴身女使给出去,便算是老身也愿意和天子讲和,顺便你能替我在他后宫掌眼,他们便能少烦老身。”
萧岁延立马跪下:“太皇太后可不要弃了我,我不想做官家嫔妃。”
太皇太后哭笑不得:“那你不用嫁人吗?今年也二十了,难不成要陪老身孤老一生,一辈子连个夫妻体味都没有?”
萧岁延还真是想有夫妻体味的,当下便将手上功夫用到极致,把太皇太后揉捏得爽快。
“其实小人想了个法子的。小人想让太皇太后赐我一个武官,我继续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循例本朝皇子,都要来宝慈宫由太后教养,往后我有了乳水,还可以给宫里皇子做乳母。做乳母,与皇子的关系总是最亲近的,总比现在去了官家身边,被官家忌惮是太皇太后要我盯着官家好吧?”
太皇太后一听“乳水”二字,笑得泪水都要流出来了,还把几个贴身老嬷嬷全叫过来,把笑话又给人讲一遍。
萧岁延狠了狠心,决定喂一记猛药:“太皇太后总以为白眼狼是喂得熟的,但实际上太上皇养不熟,当今圣上也不可能。太皇太后已经老了,阖宫之中,只忠于您的就只有宝慈宫的这些老人。旁人要将太皇太后身边人调走,太皇太后就退让了,往后这宝慈宫里,什么汤水都能送进来了!”
太皇太后的眼睛骤然发亮。
萧岁延捏了自己好几下,她皮肤嫩,一捏便有了红痕。疼是真的疼。
其实如果能重活,也不该是回到这个时候。
她从小是舅父养大,乃因舅母小产后再没孩子,母亲周氏将她过继给舅父舅母。
外祖周家三代武将,出过国公,本朝不袭爵,功名要子孙自己挣,到了舅父这里官至枢密使,算再次光耀了门楣。
当初有不少男丁,祖母希望舅父在族中选一个儿子,但舅父舅母看了一圈儿,就选中她了,原因是在外祖家时,舅父拿了把极重的刀让侄辈挨个试着拿,偏只有她拿起来了,而且还兴奋地朝众人挥动两下,吓得几个表哥都一身冷汗,有人还哭了。
后来舅父被夺了兵权,为让她避祸,又将她送回萧家。
设若当时选的是男孩,舅父一死,他也留不下,男丁连像她这样在宫里做牛马的机会也没有。也许当初舅父就是考虑到这点了。
所以老天要再给她机会,应该让她回到舅父流放之前,这样便可想办法提醒他避开锋芒,早些告老还乡。
但人不能置喙老天爷,求全就是异想天开了。
整理好心绪,萧岁延出了西间。
此时是平隆初年,刚刚入冬,外面天还黑着,萧岁延在禁中惯常是轻手轻脚,走出来时无人知道动静。
“萧直笔绝不是有意怠慢官家,只是家里有事才心事重重,请官家体谅。”
采蘋细弱胆小的声音从大殿东稍间传出来。
萧岁延的脚一顿。
原来这个时候,郑采蘋已经开始替她在官家面前“分辩”了。
萧岁延印象当中,官家吻了她后,便匆匆离去了,但这梦里,或是这辈子,却因为她跑开而产生了变化。
只见赵矜并不着急走了,在圈椅里又坐下,似乎是爱听这些。“她家里有何事,可是谁病了?”
采蘋:“不是。是……”
赵矜蹙眉:“何必支支吾吾的?”
采蘋:“现在入冬了,我们大娘子是惦念郎主有没有的棉衣保暖,这几日念叨多了些,又加上这些天总是阴沉沉的……”
赵矜:“哪个郎主?她父亲萧奉,还是流放的周凛?”
采蘋:“是、是北地天寒,不如咱们江南,大娘子毕竟是舅家郎主养大的。”
赵矜烦躁道:“朕登基时,太皇太后已经给她父亲推恩了九品忠信郎,便是不将她舅父的罪算在萧家头上,到这时候还不知道感恩,还为罪人偷偷抹泪。”
采蘋突然呀了一声,跪了下去,将头埋得极低,“小人不该说这些的,小人只是想解释萧直笔不是故意怠慢官家的,小人无知,岂不是害了我们大娘子,请官家莫要怪罪萧直笔,这些……都是小人胡诌乱猜的!”
采蘋说着就哭了起来,裙踞落了一地,跪下后抹胸里露出些鼓囊,背部也颤个不停。
这忽然的梨花带雨,让赵矜的眉头松开了一些。
冬日晦暗的烛火总能较好地勾勒女子身体,他若有似无地看过去,再抬眼时,就看见了萧岁延,正在忽明忽暗的烛光里笑呢。
赵矜蓦地从圈椅里站起来,下意识躲避她眼神,但转瞬便想起自己有帝王之威。
“你怎么去了那么久,叫朕好等。”
萧岁延故意不走近,远远在烛火后头轻笑:“没得打扰了官家,这就没有立刻出来。方才小人内急,是实话,可我这家婢却自陈她喜欢‘胡诌乱猜’……我就看看她能胡诌什么。”
采蘋愣了愣,仰头解释:“大娘子,不,萧直笔,小人是想替您向官家分辩几句,想着……别让官家错怪您。”
萧岁延是审慎人,一直话少只做实事,明哲保身,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她舅父正名。
再者萧岁延一直保护她,知道自己只是无知单纯、仗义执言,是她的挚友忠仆,以往不会这么阴阳怪气地,还在官家面前点破她说谎。这不是至她于死地吗?
采蘋:“大娘子……萧直笔,我刚才不该说那些,是我太笨了。”
萧岁延不理她,走近赵矜身侧,“小人瞧着外边张大官已经在等官家了,晚些要上朝,让小人送官家出去。”
赵矜今夜是来解脱苦闷的,那一吻本已经给他解乏了,何须为这些奴婢再烦心骤起。
走出来的时候,赵矜其实有些心虚。毕竟才刚吻了她,却又将眼神投向另一个女子,所以他要撇清和郑氏的关系,“你今日话多了些,是好事。点破了郑氏胡说,否则朕也该怀疑你对朝廷不忠了。”
一出殿外,冷风便钻进了颈子。
看来上一世,也有人在她侍寝前跑去官家那里说了闲话,让官家认为她是个不忠之人,而且言辞甚是凿凿。
也许是郑氏,也许是官家后宫、外朝臣子,谁都能拨弄大雍官家的心弦,让他当晚作弄侮辱她。
萧岁延笑:“那依官家看,郑氏可要处置?毕竟她是小人家仆,若交给宫正司去,只怕她吃不了那苦。”
赵矜余光扫她:“你自己都是六尚书,处置一个下等宫女,还要劳动旁人?”
其实是他自己大半夜跑来宝慈宫与她私会,在宫里传开,不知御侍大夫们又要嚼什么舌根,最好就别传出宝慈宫了。
萧岁延莞尔,送走了官家。
郑采蘋本来已经站起来了,看到萧岁延回来,便说:“大娘子,这事是我不对,我不该自以为是替你出头,我是真的蠢,大娘子可别怪我啊。”
萧岁延替她松了后脑的发髻。
郑采蘋瞧不明白,只莫名恐慌之时,脑子却往后一仰——萧岁延提着她头发将她往西间拖去。
采蘋欲要叫出来,萧岁延停下用采蘋的簪子在她脸上划一划,用平常的语气道:“我得了官家命令,只用家法处置你。还是你想让别人看出来,让官家被非议?”
采蘋下意识噤了声,刚才她挣扎的时候,萧岁延就扣住她身体了,毕竟是武将家女,采蘋挣扎了也没有作用,索性连肢体都不大敢动,带着恐慌被提进西间。
再出来时,她的脸已经肿了。
萧岁延自己没有动手,是让采蘋自己打自己。
小时候跟舅父在延州,军中生事造谣的一百军棍,萧岁延就按这个标准让她掌了自己的嘴。
等她打完,天也将将亮了。
太皇太后依旧早起,虽然听大臣的提议从外朝撤了帘,可奏疏还是要看的,大臣有事时也可直接向内东门递条子,内东门司的内侍得了旨意,便可让大臣进宝慈宫来觐见。
萧岁延不急自己的事情,直到下朝后宣召了大臣,吃了几次茶果要午歇了,她才进去和太皇太后说昨晚的事。
太皇太后倒对皇帝的做派不甚讶异,只问她愿不愿意。
萧岁延给太皇太后捏腿:“小人观官家的意思,并非对小人有意,只是想着太皇太后用着我趁手,拿走了要让您难受的。其实小人无非写字过得去,承蒙太皇太后厚爱,也只有伺候太皇太后这一个念头,绝对没有什么飞上枝头的想法。”
太皇太后许氏已经上了五十,她手上把持着朝政,也是为了光舜帝的基业,不能到了新朝把旧臣都改换了。
太上皇是嫡子,一登基就要北伐,换了原先与北朝议和的重臣,闹得国无宁日,因此她才不敢懈怠。
现在这个官家,到底和她没亲缘。
原先选赵矜的时候,他是守礼本份的,结果一登基,被朝臣及皇后戚党一搅和,便想问她要权了。
太皇太后招招手:“你帮我揉揉太阳穴。”
萧岁延立刻挪过去,力度有轻有重,令太皇太后很是舒爽。
太皇太后:“他今日来闹一遭,估计也是参知政事王守任提的,王守任是他岳丈,带了大臣集体上疏,都被老身扣下了,他不做点动静,大臣们便觉他这官家软弱。所以即便只是来老身宫里撒泼打诨,对大臣们都是个鼓励。皇帝和大臣都摆了姿态,老身也得摆姿态。譬如把身边贴身女使给出去,便算是老身也愿意和天子讲和,顺便你能替我在他后宫掌眼,他们便能少烦老身。”
萧岁延立马跪下:“太皇太后可不要弃了我,我不想做官家嫔妃。”
太皇太后哭笑不得:“那你不用嫁人吗?今年也二十了,难不成要陪老身孤老一生,一辈子连个夫妻体味都没有?”
萧岁延还真是想有夫妻体味的,当下便将手上功夫用到极致,把太皇太后揉捏得爽快。
“其实小人想了个法子的。小人想让太皇太后赐我一个武官,我继续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循例本朝皇子,都要来宝慈宫由太后教养,往后我有了乳水,还可以给宫里皇子做乳母。做乳母,与皇子的关系总是最亲近的,总比现在去了官家身边,被官家忌惮是太皇太后要我盯着官家好吧?”
太皇太后一听“乳水”二字,笑得泪水都要流出来了,还把几个贴身老嬷嬷全叫过来,把笑话又给人讲一遍。
萧岁延狠了狠心,决定喂一记猛药:“太皇太后总以为白眼狼是喂得熟的,但实际上太上皇养不熟,当今圣上也不可能。太皇太后已经老了,阖宫之中,只忠于您的就只有宝慈宫的这些老人。旁人要将太皇太后身边人调走,太皇太后就退让了,往后这宝慈宫里,什么汤水都能送进来了!”
太皇太后的眼睛骤然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