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丰二年,五月廿三
打扫馀事勿取坏垣
诸事不宜
话说昨日,张均平将顾汀汀带回家中,张母吓得不知如何自处。
“哎哟,顾小姐,您看我这地方,招待不周——”
顾汀汀浑然不觉张母的局促,笑眯眯地上前一把搀扶住她的手臂:“什么顾小姐,伯母叫我汀汀就好了。”
“您坐,我听张大哥说您身子不好,有什么话坐下说。”
张母被顾汀汀搀扶着坐下。
“我年纪小,不经事,也不知您爱吃什么,随意买了些,若是礼薄了,您多多担待。”
张母看了一眼桌上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补品,连连道:“太破费了。”
“应该的,伯母。”顾汀汀拉着张母的手,“您不知道说起来张大哥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哪有知恩不报的?”
“竟有此事?”张母看向自家儿子。
张均平不咸不淡地扫了顾汀汀一眼:“我去烧水。”
小半个时辰后,水烧好之后,张均平过了进来,就见顾汀汀不知使了什么招数,竟逗得母亲哈哈大笑。
“可是水好了?”张母看向门口。
“你去把沐捅安置在我房内,让汀汀在我房里洗。”
张均平点头,转身就去了。
“这是我出嫁时的衣裳。”张母边说边细细抚摸着衣裳。
“成婚时我母亲给我做的,年轻的时候舍不得穿,如今老了这样鲜艳的颜色可穿不了了。”
张母将衣裳展开,对着顾汀汀比了比:“嗯,正适合。”
顾汀汀抱着张母的手臂:“伯母,您这样我怪过意不去的。”
张母笑着拍了拍她:“快洗吧,待会儿让阿平送你回去,天色暗了,总归于女孩子的名声不大好。”
----------------------
癸巳时冲猪煞东
“那江长安的住处我已打探清楚,今儿一起去一趟伏龙镇?”司遥问道。
山尘点头。
昨日调查得知金辰与江长安是旧相识,司遥恍然想起来,五月十五日,胡松萝出嫁那日,江长安就已到了鲤州,当时江长安与另一位蓝袍书生就坐在她的旁边吃早点。
如此一来,五月十八他于钟林道发现胡松萝的尸体,而后报案,公堂上所说的话皆为虚假。
他既三日前已到了鲤州,又何苦折回去?
江长安家坐落于肃城城外边壤小镇,一路荒无人烟,只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翠绿色稻田,天气闷热,远处的风越过稻田吹了过来,湿黏黏的。
“这江长安家住城外,每日得去学堂,岂不是天未亮就得起来?”司遥踩在田埂湿软的泥土上,并未回头。
“十年寒窗无人问,科举之路并非那么容易。”
“你呢?怎么去的日溪山?”司遥第一次主动问起山尘的私事。
山尘看了她一眼,声线平稳:“我父母早年便已亡故,自幼跟祖母过,儿时身子不大好,祖母遍寻名医皆无果,后听闻柳怀宗绝学有至阳至纯之功效,便送我去了日溪山,习了武。身子这才略微好些。 ”
司遥了然,她看着山尘背上的天命:“这剑,是你父亲留给你的?”
“嗯。”
气氛沉默片刻,司遥继续问道:“你父亲上过战场?”
山尘没有回答,而是直直地看着她,司遥自知问题太多失礼,摆摆手:“抱歉,无意唐突,我只是——”
山尘打断司遥,目光沉沉,一字一句:“家父战陨于清崇年伐北之战。”
“家母与父亲伉俪情深,于出殡当日触棺而亡。”
司遥心头微震,她不敢想,这对于一孩童来说是多大的阴影。
见山尘沉默,司遥欲言又止,最后轻声道:“抱歉。”
山尘却微微摇头:“难得你主动问。”
两人又行了一段,借着日头,恍见田间坐落一间黄土草房,司遥道:“是不是那家。”
山尘轻嗯了一声,只四周并无其他人家,如何打听?
司遥目光扫向四周,恍然见肥美葱绿的稻田间有一老农,正弯着腰在田里劳作。
司遥拽着山尘走了上去,随性地坐在田埂上,将鞋袜都脱了,而后裤腿挽上去,露出两截雪白纤细的小腿,她抬眼看着山尘:“插秧会吗?”
山尘别开眼睛:“不会。”
司遥啧了一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说完踩进湿软的稻田,那老农看着司遥朝他走来,面露不解,司遥径直抓起一把秧苗,顺着插入泥中。
老农许是已疲累不堪,竟也没阻止,弯下腰继续整理秧苗,山尘站在田埂上瞧了一会儿。
学着司遥脱了鞋袜,下了稻田。
天上日头火辣辣的,司遥直起酸软的腰,用手腕擦擦额间的汗水,目光扫向田埂,已没有山尘的身影。
嗯?又不声不响地走了不成?
“看什么?”山尘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司遥回头,这才发现山尘不知何时下了稻田,前头已插了一排整整齐齐的秧苗。
她幽幽道:“你不是不会吗?”
山尘直起身子:“ 倒也不难学。”
他朝司遥走来,将她手中的秧苗拿走:“你去歇着罢。”
司遥看着山尘,秧苗插得又快又好,此等天赋不种田可惜了。
她移开目光重新抓了一把秧苗顺着方才的轨迹一路插秧。
晌午,老农远远地冲两人喊道:“后生!”
司遥与山尘回头,老农冲他们招手,两人搁下手中的秧苗。
“吃口瓜吧。”三人坐在阴凉的大树下,老农不知何处寻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你们是哪儿的人呐?”老农问道。
“隔壁春山镇的。”司遥啃着西瓜,语句含糊不清。
老农叹道:“春山镇,人杰地灵,好地方啊。”
山尘很文雅,坐在一旁话也不多,慢条斯理地吃着,见司遥嘴边皆是西瓜汁水,递给她手帕,司遥看也不看地接了过来,胡乱擦了一通,将帕子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山尘咬了一口瓜,轻声道:“我留在你那儿的帕子大概可以做一件衣裳了罢?”
司遥摸出那块手帕丢在他怀中,嗔道:“小气。”
山尘拾起手帕,雪白的蚕丝手帕上星星点点浅红色的瓜汁,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将手帕绞紧,攥进手心。
司遥完全没有注意到山尘微小的动作,自顾自地跟旁边的老农聊天。
“老伯,你可知前面那户人家。”司遥指着不远处孤零零的稻草房道。
听闻司遥问起了江长安,老伯面露警惕:“问这个作什么?”
司遥瞧他的样子,当下便有谱了,惋惜道:“ 江公子谦谦君子,文采斐然,老伯你不清楚,前些日子江公子赴京赶考竟碰着了一桩凶杀案,如今被扣在县衙哪儿也去不了,若是因此耽误了科考。”
司遥说着啧啧两声:“大好前程岂不付之东流?十年寒窗苦读,如今临门一脚,只待功成名就,身披状元袍,衣锦还乡,可惜——”
说着又咬了一口西瓜:“还有吗?”
老伯连忙又递给司遥一瓣瓜,他面色犹豫:“你们认识阿舟?”
阿舟?
江长安,江舟,兴许是江长安的字。
“实不相瞒,我俩便是受江公子所托,前来为他翻案。”司遥故作悲痛。
老农叹了口气:“阿舟这孩子是个顶好的,他原非肃城人士,而是春山镇人士,也算是积富之家,只因三年前,其父经商途中遭流匪所杀,其母万念俱灰,不多时竟也跟着去了。”
“当时江家已日薄西山,外债欠了不少,这孩子硬是强撑着典当家财将外债填了个满,又承其父遗志,出海经商,短短一年,血本无归,他自知并不是经商的料,索性静下心来读书。”
“那段日子江家成了百姓酒后饭余的谈资,他索性离了春山镇,来到伏龙镇定居下来。”
“如今三年孝期已满,理当赴京科举。”
“最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江公子来日必成大器,登天梯,入銮殿。”司遥宽慰道。
“但愿吧。”老伯继续道,“只盼他功成名就之时,能如愿娶到心仪之人。”
司遥怔了怔,想到昨夜江长安与金辰的纠葛,问道:“江公子竟还有心仪之人?”
老伯停下啃西瓜的动作:“你们不知?”
而后又了然状:“此事乃是他一块心病,不肯说与旁人也是常有的。”
“他原是有个未婚妻的,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那未婚妻的名与字皆是阿舟取的。”
“ 不过那姑娘的母亲早年亡故,如今跟父亲过。”老农像是想起什么,继续道,“你既是春山镇人氏,想来也是认识的,如今她父亲便于西街摆了一肉摊子,姓什么来着……”
“胡屠夫!”司遥接话。
“对,姓胡,他有个女儿叫蔚蔚,便是阿舟的未婚妻了。”
司遥还没从方才得知的信息中回过神来,江长安居然与胡松萝有婚约。
如此说来,两人必定是结识的,可当日报案时江长安表现得又冷静异常,决口不提认识胡松萝。
江长安?
难不成?
“真正带走胡松萝的是江长安!”司遥与山尘异口同声。
打扫馀事勿取坏垣
诸事不宜
话说昨日,张均平将顾汀汀带回家中,张母吓得不知如何自处。
“哎哟,顾小姐,您看我这地方,招待不周——”
顾汀汀浑然不觉张母的局促,笑眯眯地上前一把搀扶住她的手臂:“什么顾小姐,伯母叫我汀汀就好了。”
“您坐,我听张大哥说您身子不好,有什么话坐下说。”
张母被顾汀汀搀扶着坐下。
“我年纪小,不经事,也不知您爱吃什么,随意买了些,若是礼薄了,您多多担待。”
张母看了一眼桌上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补品,连连道:“太破费了。”
“应该的,伯母。”顾汀汀拉着张母的手,“您不知道说起来张大哥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哪有知恩不报的?”
“竟有此事?”张母看向自家儿子。
张均平不咸不淡地扫了顾汀汀一眼:“我去烧水。”
小半个时辰后,水烧好之后,张均平过了进来,就见顾汀汀不知使了什么招数,竟逗得母亲哈哈大笑。
“可是水好了?”张母看向门口。
“你去把沐捅安置在我房内,让汀汀在我房里洗。”
张均平点头,转身就去了。
“这是我出嫁时的衣裳。”张母边说边细细抚摸着衣裳。
“成婚时我母亲给我做的,年轻的时候舍不得穿,如今老了这样鲜艳的颜色可穿不了了。”
张母将衣裳展开,对着顾汀汀比了比:“嗯,正适合。”
顾汀汀抱着张母的手臂:“伯母,您这样我怪过意不去的。”
张母笑着拍了拍她:“快洗吧,待会儿让阿平送你回去,天色暗了,总归于女孩子的名声不大好。”
----------------------
癸巳时冲猪煞东
“那江长安的住处我已打探清楚,今儿一起去一趟伏龙镇?”司遥问道。
山尘点头。
昨日调查得知金辰与江长安是旧相识,司遥恍然想起来,五月十五日,胡松萝出嫁那日,江长安就已到了鲤州,当时江长安与另一位蓝袍书生就坐在她的旁边吃早点。
如此一来,五月十八他于钟林道发现胡松萝的尸体,而后报案,公堂上所说的话皆为虚假。
他既三日前已到了鲤州,又何苦折回去?
江长安家坐落于肃城城外边壤小镇,一路荒无人烟,只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翠绿色稻田,天气闷热,远处的风越过稻田吹了过来,湿黏黏的。
“这江长安家住城外,每日得去学堂,岂不是天未亮就得起来?”司遥踩在田埂湿软的泥土上,并未回头。
“十年寒窗无人问,科举之路并非那么容易。”
“你呢?怎么去的日溪山?”司遥第一次主动问起山尘的私事。
山尘看了她一眼,声线平稳:“我父母早年便已亡故,自幼跟祖母过,儿时身子不大好,祖母遍寻名医皆无果,后听闻柳怀宗绝学有至阳至纯之功效,便送我去了日溪山,习了武。身子这才略微好些。 ”
司遥了然,她看着山尘背上的天命:“这剑,是你父亲留给你的?”
“嗯。”
气氛沉默片刻,司遥继续问道:“你父亲上过战场?”
山尘没有回答,而是直直地看着她,司遥自知问题太多失礼,摆摆手:“抱歉,无意唐突,我只是——”
山尘打断司遥,目光沉沉,一字一句:“家父战陨于清崇年伐北之战。”
“家母与父亲伉俪情深,于出殡当日触棺而亡。”
司遥心头微震,她不敢想,这对于一孩童来说是多大的阴影。
见山尘沉默,司遥欲言又止,最后轻声道:“抱歉。”
山尘却微微摇头:“难得你主动问。”
两人又行了一段,借着日头,恍见田间坐落一间黄土草房,司遥道:“是不是那家。”
山尘轻嗯了一声,只四周并无其他人家,如何打听?
司遥目光扫向四周,恍然见肥美葱绿的稻田间有一老农,正弯着腰在田里劳作。
司遥拽着山尘走了上去,随性地坐在田埂上,将鞋袜都脱了,而后裤腿挽上去,露出两截雪白纤细的小腿,她抬眼看着山尘:“插秧会吗?”
山尘别开眼睛:“不会。”
司遥啧了一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说完踩进湿软的稻田,那老农看着司遥朝他走来,面露不解,司遥径直抓起一把秧苗,顺着插入泥中。
老农许是已疲累不堪,竟也没阻止,弯下腰继续整理秧苗,山尘站在田埂上瞧了一会儿。
学着司遥脱了鞋袜,下了稻田。
天上日头火辣辣的,司遥直起酸软的腰,用手腕擦擦额间的汗水,目光扫向田埂,已没有山尘的身影。
嗯?又不声不响地走了不成?
“看什么?”山尘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司遥回头,这才发现山尘不知何时下了稻田,前头已插了一排整整齐齐的秧苗。
她幽幽道:“你不是不会吗?”
山尘直起身子:“ 倒也不难学。”
他朝司遥走来,将她手中的秧苗拿走:“你去歇着罢。”
司遥看着山尘,秧苗插得又快又好,此等天赋不种田可惜了。
她移开目光重新抓了一把秧苗顺着方才的轨迹一路插秧。
晌午,老农远远地冲两人喊道:“后生!”
司遥与山尘回头,老农冲他们招手,两人搁下手中的秧苗。
“吃口瓜吧。”三人坐在阴凉的大树下,老农不知何处寻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你们是哪儿的人呐?”老农问道。
“隔壁春山镇的。”司遥啃着西瓜,语句含糊不清。
老农叹道:“春山镇,人杰地灵,好地方啊。”
山尘很文雅,坐在一旁话也不多,慢条斯理地吃着,见司遥嘴边皆是西瓜汁水,递给她手帕,司遥看也不看地接了过来,胡乱擦了一通,将帕子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山尘咬了一口瓜,轻声道:“我留在你那儿的帕子大概可以做一件衣裳了罢?”
司遥摸出那块手帕丢在他怀中,嗔道:“小气。”
山尘拾起手帕,雪白的蚕丝手帕上星星点点浅红色的瓜汁,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将手帕绞紧,攥进手心。
司遥完全没有注意到山尘微小的动作,自顾自地跟旁边的老农聊天。
“老伯,你可知前面那户人家。”司遥指着不远处孤零零的稻草房道。
听闻司遥问起了江长安,老伯面露警惕:“问这个作什么?”
司遥瞧他的样子,当下便有谱了,惋惜道:“ 江公子谦谦君子,文采斐然,老伯你不清楚,前些日子江公子赴京赶考竟碰着了一桩凶杀案,如今被扣在县衙哪儿也去不了,若是因此耽误了科考。”
司遥说着啧啧两声:“大好前程岂不付之东流?十年寒窗苦读,如今临门一脚,只待功成名就,身披状元袍,衣锦还乡,可惜——”
说着又咬了一口西瓜:“还有吗?”
老伯连忙又递给司遥一瓣瓜,他面色犹豫:“你们认识阿舟?”
阿舟?
江长安,江舟,兴许是江长安的字。
“实不相瞒,我俩便是受江公子所托,前来为他翻案。”司遥故作悲痛。
老农叹了口气:“阿舟这孩子是个顶好的,他原非肃城人士,而是春山镇人士,也算是积富之家,只因三年前,其父经商途中遭流匪所杀,其母万念俱灰,不多时竟也跟着去了。”
“当时江家已日薄西山,外债欠了不少,这孩子硬是强撑着典当家财将外债填了个满,又承其父遗志,出海经商,短短一年,血本无归,他自知并不是经商的料,索性静下心来读书。”
“那段日子江家成了百姓酒后饭余的谈资,他索性离了春山镇,来到伏龙镇定居下来。”
“如今三年孝期已满,理当赴京科举。”
“最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江公子来日必成大器,登天梯,入銮殿。”司遥宽慰道。
“但愿吧。”老伯继续道,“只盼他功成名就之时,能如愿娶到心仪之人。”
司遥怔了怔,想到昨夜江长安与金辰的纠葛,问道:“江公子竟还有心仪之人?”
老伯停下啃西瓜的动作:“你们不知?”
而后又了然状:“此事乃是他一块心病,不肯说与旁人也是常有的。”
“他原是有个未婚妻的,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那未婚妻的名与字皆是阿舟取的。”
“ 不过那姑娘的母亲早年亡故,如今跟父亲过。”老农像是想起什么,继续道,“你既是春山镇人氏,想来也是认识的,如今她父亲便于西街摆了一肉摊子,姓什么来着……”
“胡屠夫!”司遥接话。
“对,姓胡,他有个女儿叫蔚蔚,便是阿舟的未婚妻了。”
司遥还没从方才得知的信息中回过神来,江长安居然与胡松萝有婚约。
如此说来,两人必定是结识的,可当日报案时江长安表现得又冷静异常,决口不提认识胡松萝。
江长安?
难不成?
“真正带走胡松萝的是江长安!”司遥与山尘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