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州城北,布行绣院聚集之处,江南道织造署亦位于此地。
衙署门口,一对刷了金漆的铜环扒在朱红大门之上,纵有风动,那雕刻的铜兽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织造府门外,威严的很。而两旁的石狮,对侧的照壁,也莫不整肃。
平日里这地儿只有上值的官员出入,鲜有如现在这般热闹的时候。
大门东侧的申明亭前,村夫俗子、行商货郎群集。
只因今日榜文挂出,因而众人闻风皆动。不过这些人可不是来揭榜的,而是纯属跑来凑热闹的。
钱因前脚刚站定,后脚便被推搡着挤进了人群,全然不给她半分犹豫的空档。
耳侧人声嘈杂,前边亦是挨肩叠背的人。
“这般荒诞无稽的事儿,也要贴榜挂出,这帮当官的都昏了头不成。”
“看看这写的,‘惟余名下田宅草簿一二’,账本都没了,这不是有屁但却没风么。”
旁侧人也被这略粗俗,但话糙理不糙的言论给逗的捧腹。
“不过说起来,这趟的青绢案不是已经抓了人么,就那榜文上写的管经纶——管库使啊,怎么还闹个不休。”
钱因听到熟悉的名字闻言一惊,便继续仔细地听了下去。
“还不是没有确证吗,要我说,这位管库使真不该叫这名儿,这不‘经纶绵绸’没管好,反倒把自己给管进去了。”
“他管的府库出的事儿,署印也是他加盖的,这么简单的一个‘监守自盗’的事儿,竟然还耗了半月之久,这班当差的真的是越来越无能了。”
“谁说不是呢,还是赶紧把这草台班子换了的好……”
人们的话题越扯越远,钱因也终于顺着人流挤到了榜文前。
只见那黄纸之上,左侧一个大大的‘榜’字墨痕还未全干,她抬眼略过那边看向了右侧细细密密的小字。
“…今有织造库使管经纶,匿藏青绢,意图倒卖。然家私之用,俱是不清,惟余名下田宅草簿一二,可供明察。未免衙署藏垢之风再起,愿有善簿册盘账之才,自行举荐…若得此贤才,亦是淮州之幸,织造府可以商户籍册为勉,供其经商自用…”
钱因看到最后那句,心中略定,可那贪官怎么刚好是她要找的管经纶呢,看来此事她必须得好好思量思量。
但阅览了一番这榜上公文,她却隐隐觉得有种说不上来的怪异,可为了不挡后来的人,只得先挤了出去。
“公子,怎么了。”鸣珂见主子迟迟没有出来,已经着急地要冲过去看看情状了。却突然见着人走了出来,便赶忙问道。
“无事,只不过这榜文倒是诡怪,贪官已经下狱,可他名下的家产却说的含糊不清,竟像打哑迷般,教人一头雾水。”
——只有草簿,为何连草簿都有却没有账册。
钱因一边思量,一边往外街走,却突然听到了熟悉的清亮声音。
“咦,这不是鸣珂吗,你怎么在这儿。”
听到有人叫自个儿的名字,鸣珂下意识地便要答应,却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赶忙去挡脸,可刚一抬手,却被主子拉了下来。
“蕤宾?”钱因看着面前姿容明艳的女子,思量了几息,到底是唤出了对方的名儿。
这位擦身而过的女子正是她在雍州的手帕交瞿蕤宾。
这瞿家早先是做纺织生意起家的,先前还没发达的时候就住在女傅的雍州钱宅隔壁。因着离得近,两个女孩便相熟了起来,可随着瞿家来淮州做生意,两家便渐渐少了来往。细想起来,她二人已是多年未见了。
此刻蕤宾正睁着一双杏眼又惊又喜地瞧着她。
“你…你是阿因吧。怎么这副打扮的?”
钱因瞅了瞅周围,苦笑暗叹一声,“说来话长。”
蕤宾见其似乎身陷窘境,便遣了一个仆役先回府通禀,领着丫鬟同她们去了酒楼。
庆宜楼东苑,廊庑遮盖,影壁掩映。
南侧一偏僻雅间,蕤宾刚遣了丫鬟候在门口,便握住钱因的手细细问起。
“阿因,怎么回事儿,你怎么来淮州了?”
蕤宾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人,只看面前这人端的是一幅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如若不是方才她看到了鸣珂,怕是到现在都认不出昔日好友呢。
钱因此刻因与旧友重逢而欣喜的很,可却又想起当下处境,到底是无奈地开口把个中原委都悉数告知。
“你那舅父也忒不地道,孤女的家产户籍都要谋夺,还要把你嫁给谁来着?”
“噢,那程员外,怎么不让他家钱珠去呢。我看他就是想从你身上捞尽最后一滴油水,还好你逃出来了,以后也不必再受他们的气。”
蕤宾是个爽利性子,到底是不忿地怒斥一通。
“你就是脾气太好了,就该早些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替好友出了口恶气之后,她便冷静下来想起了户籍之事。
“可你没有黄册该如何是好,就这么呆在驿馆里也不是长久之策。”
“我正琢磨着呢,主要那日事出紧急,我只得带着鸣珂连夜奔逃,却没成想淮州的商户如今这般难办。不说我了,你如今怎么样了。”
提及此处,蕤宾便是含羞带怯地拿起了扇子挡了挡脸上的红晕。
原来两月前她已出嫁,夫家亦是淮州一姓何的生意人家,两家知根知底,她与夫婿刚刚成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这不,今日她外出便是要去织染街扯布裁衣的,谁料便正巧碰上了旧日好友。
可一说起裁衣之事,她却是无奈地撇了撇嘴。
“怎么这副模样。”钱因尝了口木瓜渴水,见此放下了杯盏。
“你是不知,自打圣上颁布了那丹青禁令,再不许民间百姓用矿物颜料,连带着染坊也一家家地歇业了,布料颜色太少,我便也没有了往日换衣裳的兴致,再好看的绣样缝在衣服上那也是聊增安慰罢了。”
听到丹青二字,钱因口中涩然,连带着方才滋味都忘了个干净。
可她到底是定了定神,指尖摩挲在杯盏微凉的边缘上,竟有寒意阵阵。
“尤其是如我这般的新嫁娘更是如此,成亲这些日子自然是只能穿吉利色的,可挑来选去只有红色的料子合适。”
“哪怕今日换缠枝纹,明日换莲花纹,后日换蝶纹,那大后日呢?总归还是得穿红色的,绣样再多也总有看腻的一天。”
蕤宾已拿起手边的木瓜渴水,看了眼杯中澄澈的琉璃之色,“你瞧,若是有这般的橙黄之色也好啊,哪会像现在这般无趣。”
说着她还略带嫌色地拽了拽章中的绯红衣角。
钱因知道蕤宾自幼钟爱此色,亦知晓她心中烦闷,便特意开口玩笑道:“我若是有本事便开一家染坊,专为你供黄色衣料。”
蕤宾听后便是来了兴致,“好啊,到时候我入股,你经营,省的我天天待在府院中无聊。不过现在看来都是虚妄一遭,那矿物一经开采便由转运使护送到禁中去了,这等美梦我还是不要做了。”
搅了搅杯中水后,她便又叹了口气开口,“这两天我们那布庄账册也是让人焦头烂额的,手底下人惫懒贪财,竟连乡下田宅都一并算进了本月的赚头里。账册之事你也熟稔于心,他们这是有意在簿子上做文章,好让我们家多发给他们些赏银呢。”
“田宅又怎么需要前后核对,地契田契上不是写的明明白白的吗。”钱因说到此处便是一个激灵。
田宅又怎会需要草簿核算,除非是有买卖的钱银往来才需要每月录记。
——她似乎听懂那个哑谜了。
看来官府的确要查人,可要查的却另有其人。
想到此处,她心里便有九成把握。
两位闺中密友此番相谈甚欢,待到出了庆宜楼的大门,已至未初,日头正盛,二人又闲话了盏茶时间便各奔东西去了。
-
江南道议事之处,幽幽冷气绕过冰鉴两侧的提环,往偏厅内扩散着。
太岳厅檀木桌案前,路循正心有烦闷地半倚于透雕花牙太师椅内,单手撑着额侧,如玉指骨在微凉的扶手刻雕上轻轻摩挲着。因着公事已经处理完毕,高束的鬓发尽改为了半束,墨发亦拢于身后,惟余几绺托于衣襟之上,瞧着不知是端肃正色还是公子逸气。
想到方才堂上一帮老匹夫顾左右而言他的推诿之言,路循凤眸微阖,烟黑浓睫更是在眼帘下映出了一道阴翳之色。
真是可笑,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儿因为一个盆景而七嘴八舌的吵嚷,听得人头都痛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儿是园林署呢。
路循慢慢睁眼坐直身子,看了看桌上堆积的公文,本本都在声讨衙署内贼。
堂上不言正事,回了家宅却是各有各的心思,左不过是看中空缺的库使之位,有意要取而代之,却又不好在公堂之上表露。
想到此处,他眉心微蹙。
“那榜文呢,可有动静?”
“回主子的话,还未有人揭榜。”赤钺想起方才亭中众人聚讼纷纭,到底是没有细说。
“那饶建安心思狡猾,又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很,与淮州许多官差都有钩稽,未免打草惊蛇,只能旁敲侧击地暗探,倒让人在那榜文上费尽了心思。”
赤钺请掩额间细汗,“可终究是没有那当铺账册,倒是不好办了。”
“哪怕这一趟无人能算得出,狐狸尾巴也总会在别处露出来,不是还有那对不上的府库署印么。估计是有人欲仿,却难求其真。
那申明亭贴着的榜文不说别的,也先能把这贪官给麻痹了。”
路循从灵鹫纹笔架上取下一支狼毫毛笔,刚从砚台里蘸了墨,却忽闻外间有门倌禀告之声。
“——路大人,揭榜之人已至此。”
路循手腕微动,那濡过毫的笔便被投入了天渺青笔洗中。浓墨渗于清水,波纹微漾,漪澜圈圈……
衙署门口,一对刷了金漆的铜环扒在朱红大门之上,纵有风动,那雕刻的铜兽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织造府门外,威严的很。而两旁的石狮,对侧的照壁,也莫不整肃。
平日里这地儿只有上值的官员出入,鲜有如现在这般热闹的时候。
大门东侧的申明亭前,村夫俗子、行商货郎群集。
只因今日榜文挂出,因而众人闻风皆动。不过这些人可不是来揭榜的,而是纯属跑来凑热闹的。
钱因前脚刚站定,后脚便被推搡着挤进了人群,全然不给她半分犹豫的空档。
耳侧人声嘈杂,前边亦是挨肩叠背的人。
“这般荒诞无稽的事儿,也要贴榜挂出,这帮当官的都昏了头不成。”
“看看这写的,‘惟余名下田宅草簿一二’,账本都没了,这不是有屁但却没风么。”
旁侧人也被这略粗俗,但话糙理不糙的言论给逗的捧腹。
“不过说起来,这趟的青绢案不是已经抓了人么,就那榜文上写的管经纶——管库使啊,怎么还闹个不休。”
钱因听到熟悉的名字闻言一惊,便继续仔细地听了下去。
“还不是没有确证吗,要我说,这位管库使真不该叫这名儿,这不‘经纶绵绸’没管好,反倒把自己给管进去了。”
“他管的府库出的事儿,署印也是他加盖的,这么简单的一个‘监守自盗’的事儿,竟然还耗了半月之久,这班当差的真的是越来越无能了。”
“谁说不是呢,还是赶紧把这草台班子换了的好……”
人们的话题越扯越远,钱因也终于顺着人流挤到了榜文前。
只见那黄纸之上,左侧一个大大的‘榜’字墨痕还未全干,她抬眼略过那边看向了右侧细细密密的小字。
“…今有织造库使管经纶,匿藏青绢,意图倒卖。然家私之用,俱是不清,惟余名下田宅草簿一二,可供明察。未免衙署藏垢之风再起,愿有善簿册盘账之才,自行举荐…若得此贤才,亦是淮州之幸,织造府可以商户籍册为勉,供其经商自用…”
钱因看到最后那句,心中略定,可那贪官怎么刚好是她要找的管经纶呢,看来此事她必须得好好思量思量。
但阅览了一番这榜上公文,她却隐隐觉得有种说不上来的怪异,可为了不挡后来的人,只得先挤了出去。
“公子,怎么了。”鸣珂见主子迟迟没有出来,已经着急地要冲过去看看情状了。却突然见着人走了出来,便赶忙问道。
“无事,只不过这榜文倒是诡怪,贪官已经下狱,可他名下的家产却说的含糊不清,竟像打哑迷般,教人一头雾水。”
——只有草簿,为何连草簿都有却没有账册。
钱因一边思量,一边往外街走,却突然听到了熟悉的清亮声音。
“咦,这不是鸣珂吗,你怎么在这儿。”
听到有人叫自个儿的名字,鸣珂下意识地便要答应,却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赶忙去挡脸,可刚一抬手,却被主子拉了下来。
“蕤宾?”钱因看着面前姿容明艳的女子,思量了几息,到底是唤出了对方的名儿。
这位擦身而过的女子正是她在雍州的手帕交瞿蕤宾。
这瞿家早先是做纺织生意起家的,先前还没发达的时候就住在女傅的雍州钱宅隔壁。因着离得近,两个女孩便相熟了起来,可随着瞿家来淮州做生意,两家便渐渐少了来往。细想起来,她二人已是多年未见了。
此刻蕤宾正睁着一双杏眼又惊又喜地瞧着她。
“你…你是阿因吧。怎么这副打扮的?”
钱因瞅了瞅周围,苦笑暗叹一声,“说来话长。”
蕤宾见其似乎身陷窘境,便遣了一个仆役先回府通禀,领着丫鬟同她们去了酒楼。
庆宜楼东苑,廊庑遮盖,影壁掩映。
南侧一偏僻雅间,蕤宾刚遣了丫鬟候在门口,便握住钱因的手细细问起。
“阿因,怎么回事儿,你怎么来淮州了?”
蕤宾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人,只看面前这人端的是一幅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如若不是方才她看到了鸣珂,怕是到现在都认不出昔日好友呢。
钱因此刻因与旧友重逢而欣喜的很,可却又想起当下处境,到底是无奈地开口把个中原委都悉数告知。
“你那舅父也忒不地道,孤女的家产户籍都要谋夺,还要把你嫁给谁来着?”
“噢,那程员外,怎么不让他家钱珠去呢。我看他就是想从你身上捞尽最后一滴油水,还好你逃出来了,以后也不必再受他们的气。”
蕤宾是个爽利性子,到底是不忿地怒斥一通。
“你就是脾气太好了,就该早些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替好友出了口恶气之后,她便冷静下来想起了户籍之事。
“可你没有黄册该如何是好,就这么呆在驿馆里也不是长久之策。”
“我正琢磨着呢,主要那日事出紧急,我只得带着鸣珂连夜奔逃,却没成想淮州的商户如今这般难办。不说我了,你如今怎么样了。”
提及此处,蕤宾便是含羞带怯地拿起了扇子挡了挡脸上的红晕。
原来两月前她已出嫁,夫家亦是淮州一姓何的生意人家,两家知根知底,她与夫婿刚刚成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这不,今日她外出便是要去织染街扯布裁衣的,谁料便正巧碰上了旧日好友。
可一说起裁衣之事,她却是无奈地撇了撇嘴。
“怎么这副模样。”钱因尝了口木瓜渴水,见此放下了杯盏。
“你是不知,自打圣上颁布了那丹青禁令,再不许民间百姓用矿物颜料,连带着染坊也一家家地歇业了,布料颜色太少,我便也没有了往日换衣裳的兴致,再好看的绣样缝在衣服上那也是聊增安慰罢了。”
听到丹青二字,钱因口中涩然,连带着方才滋味都忘了个干净。
可她到底是定了定神,指尖摩挲在杯盏微凉的边缘上,竟有寒意阵阵。
“尤其是如我这般的新嫁娘更是如此,成亲这些日子自然是只能穿吉利色的,可挑来选去只有红色的料子合适。”
“哪怕今日换缠枝纹,明日换莲花纹,后日换蝶纹,那大后日呢?总归还是得穿红色的,绣样再多也总有看腻的一天。”
蕤宾已拿起手边的木瓜渴水,看了眼杯中澄澈的琉璃之色,“你瞧,若是有这般的橙黄之色也好啊,哪会像现在这般无趣。”
说着她还略带嫌色地拽了拽章中的绯红衣角。
钱因知道蕤宾自幼钟爱此色,亦知晓她心中烦闷,便特意开口玩笑道:“我若是有本事便开一家染坊,专为你供黄色衣料。”
蕤宾听后便是来了兴致,“好啊,到时候我入股,你经营,省的我天天待在府院中无聊。不过现在看来都是虚妄一遭,那矿物一经开采便由转运使护送到禁中去了,这等美梦我还是不要做了。”
搅了搅杯中水后,她便又叹了口气开口,“这两天我们那布庄账册也是让人焦头烂额的,手底下人惫懒贪财,竟连乡下田宅都一并算进了本月的赚头里。账册之事你也熟稔于心,他们这是有意在簿子上做文章,好让我们家多发给他们些赏银呢。”
“田宅又怎么需要前后核对,地契田契上不是写的明明白白的吗。”钱因说到此处便是一个激灵。
田宅又怎会需要草簿核算,除非是有买卖的钱银往来才需要每月录记。
——她似乎听懂那个哑谜了。
看来官府的确要查人,可要查的却另有其人。
想到此处,她心里便有九成把握。
两位闺中密友此番相谈甚欢,待到出了庆宜楼的大门,已至未初,日头正盛,二人又闲话了盏茶时间便各奔东西去了。
-
江南道议事之处,幽幽冷气绕过冰鉴两侧的提环,往偏厅内扩散着。
太岳厅檀木桌案前,路循正心有烦闷地半倚于透雕花牙太师椅内,单手撑着额侧,如玉指骨在微凉的扶手刻雕上轻轻摩挲着。因着公事已经处理完毕,高束的鬓发尽改为了半束,墨发亦拢于身后,惟余几绺托于衣襟之上,瞧着不知是端肃正色还是公子逸气。
想到方才堂上一帮老匹夫顾左右而言他的推诿之言,路循凤眸微阖,烟黑浓睫更是在眼帘下映出了一道阴翳之色。
真是可笑,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儿因为一个盆景而七嘴八舌的吵嚷,听得人头都痛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儿是园林署呢。
路循慢慢睁眼坐直身子,看了看桌上堆积的公文,本本都在声讨衙署内贼。
堂上不言正事,回了家宅却是各有各的心思,左不过是看中空缺的库使之位,有意要取而代之,却又不好在公堂之上表露。
想到此处,他眉心微蹙。
“那榜文呢,可有动静?”
“回主子的话,还未有人揭榜。”赤钺想起方才亭中众人聚讼纷纭,到底是没有细说。
“那饶建安心思狡猾,又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很,与淮州许多官差都有钩稽,未免打草惊蛇,只能旁敲侧击地暗探,倒让人在那榜文上费尽了心思。”
赤钺请掩额间细汗,“可终究是没有那当铺账册,倒是不好办了。”
“哪怕这一趟无人能算得出,狐狸尾巴也总会在别处露出来,不是还有那对不上的府库署印么。估计是有人欲仿,却难求其真。
那申明亭贴着的榜文不说别的,也先能把这贪官给麻痹了。”
路循从灵鹫纹笔架上取下一支狼毫毛笔,刚从砚台里蘸了墨,却忽闻外间有门倌禀告之声。
“——路大人,揭榜之人已至此。”
路循手腕微动,那濡过毫的笔便被投入了天渺青笔洗中。浓墨渗于清水,波纹微漾,漪澜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