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传来打更人声音,虞姒月合上窗子。她临近傍晚才醒,原以为是个不眠夜,可不知是倦意还是身上疲乏,不过片刻,竟也昏沉睡下。
可惜这一觉并不踏实。
“我...不知道......父亲不是...”
虚汗几乎浸透被褥与枕头,虞姒月沉在梦魇之中。床榻并非安眠之地,更像使人溺毙的骇浪,翻涌着将她拖入名为梦魇的海底。
忽有人搭上她肩膀,虞姒月猛然惊醒,本能地往枕下伸手,结果摸了个空。
“在这儿呢,主子。”轩郎稳坐她身前,拿一柄匕首晃了晃,说,“亏我多想了一点。”
虞姒月惊魂未定,大口喘着气,好一会才清醒过来,定睛打量那只匕首。
刀鞘并无多余装饰,她接过匕首抽刀细看,刀身却是赤色。轩郎掌灯,角落中一抹暖色微光映在锋刃上,如同淬了鲜血。
“主子别担心,鬼魇扰清梦,原先都是我在这侍候的。”轩郎递上温热乳茶,见虞姒月对着匕首发愣,便说,“由赤金矿炼成的,自打主子有了师父后,主子的表兄便打了匕首拿过来。知道您身子总不爽利,赤金最锋利,轻薄却不易摧折,用起来顺手。”
“表兄是洛州人吧?”虞姒月想起地图上的那一抹红。
“算半个南罗人,南罗州柳氏呀。柳越澜将军独子,柳临江,字潮音。旧年贺岁时,属下还见过小将军一面,与清规大人长得可像了。”
虞姒月头又痛起来,她合上眼泄气一般往后一倒,又躺下。
不记得啊。
“你夜夜都留在这,岂不意味着我少有安眠之时。”她又说。
轩郎掏出帕子,在榻边替她拭去额头和鼻尖的汗水,“时常用着药,并非每日都睡不好,主子心里不痛快,偶尔烦闷也是有的。”
汗水的咸,刺入虞姒月眼中,她拧起细眉,夺过帕子抹了把脸。
“心里是不痛快,我梦见父母了,在狱中。”
不知是心中痛楚,还是汗水才刺激,虞姒月眼角流出滴泪来,只一滴,她又自嘲笑道:“都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知来者之可追便了了。清规大人还说要主子歇些时日,可做与不做是一回事,知与不知是另一回事,喏——”轩郎拿起桌上一张“票”,过来递给虞姒月,“夜里送赵公子回府,路上灵纱打听到的。”
信票打开,是北疆的消息。
北疆府二位少将于中秋时节回京述职,北境严寒,粮草银钱均不足。
“北疆府,宇文昼和宇文曜么,定北侯两个儿子。”虞姒月手拿信票,边想边说,“这两年是不是还有垣州按察使被抄了,银子够拨下去的,他们何必回京。”
“可想起来了些?”轩郎忍着哈欠,眼圈通红,“他们家的世子爷是有本事的人,羌人那么难啃的骨头,宇文昼硬是把境线往那边推了几百里。我猜北疆在朝中大概也有人,毕竟宇文昼有儿子,又有个不成器的弟弟,总要多做一手准备。”
“想起些零星罢了。我明白你意思,他们既有准备,想要粮,就不应该带人回来。”虞姒月说,“听起来像奉旨带质子回京。”
“正是呢。”
虞姒月见轩郎困得不行,“你歇息吧,我这几日睡够了,不用守着。”
-
八月十五,光禄寺同尚膳监大早起来便忙得不可开交,菜刀都添了数把。圣上兴起,着意设团圆宴于太极殿,旨意中,一是同庆海晏河清景象,二来,因北疆六月时得了大捷,此番宇文氏回京,也有接风洗尘之意。
当然并非所有臣子都能前来凑这个热闹,无非是内阁和皇帝面前的一些老人,以及亲王和后宫几位娘娘。
卫所的人便也要抽调许多人为宴会帮忙。
虞清规一脚踏进卫所的大门,他是来回禀消息的。
他们并不像朝中大臣一样点卯,没有固定时辰,只有不固定的任务,所以卫所里人并不多。
“沐之。”一个穿着锦衣卫官服的男人朝虞清规凑过来。
虞清规只往那处瞥过,先进了屋里交信笺。
江源在门外等他,待出来后,才搭上他的肩,边往外走压低声音说:“今儿打听着了。”
虞清规转过头来,深深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往下说。
“六皇子不是要开府了么,我见了陈家的人往王首辅府上去。”江源说,“当是谈成了。”
虞清规思忱一番,沉声道:“这也太快了。”
“是有些,我照你说的去找国子监监生?陈太后家中男丁一个个烂泥扶不上墙,陈泰也不干净。这事儿捅出来,王首辅定会多考虑考虑的。”江源小声问道。
“去吧。”虞清规将任务用的牌子拿出来同江源换了。
江源美滋滋将玉牌收到怀中,又对虞清规说:“我这边定处理好,左都督那处就拜托你了,他那妾室与我是同乡,我当真是看不得她在都督府受罪。”
虞清规看向江源,拱手抱拳:“江兄救舍妹于水火,我也祝江兄早日抱得佳人归。”
这就是有打算帮左都督提前致仕了,江源自然乐意,“客气什么,举手之劳。”
-
清梦楼上,虞姒月靠在美人榻上,半合着眼朝轩郎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这个时辰,团圆宴早散了。”轩郎说,“杨公公那边还得伺候皇上,晚一些也行。”
桌上有张信票,是昨日司礼监一年轻人传信过来的。
那内监本年轻,眉目清秀,做派却老成——
“怕您不记得咱家了,干爹特地命我过来问问,虞姑娘近日恢复的如何?”奉晏身后还跟着两个番子,手里提着几包药材,放在阁楼外间八仙桌上。
“公公快请坐。”虞姒月笑的温柔,奉上茶。
待番子撤下去后,外间只剩他们俩人,奉晏反而露出些孩子心性。
“这是怎么搞的,天大的事!”奉晏眼神中多了点心疼,“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又不好叫那些外人过来看你,只听虞百户和叶摇嘴上说了几句,总归分辨不清。”
他压低了声音,悄悄说:“听说了情况,干爹心里头可不痛快,这药都是难得一见的,平时也没见特地拿出来过。”
“多谢督公照拂,我好了不少,气血调理着,温补的药一日不敢落。”
“哎呀,到底是多了几分见外,回头见了干爹可别这样,他心情不好会发脾气的。”奉晏直起身,声音稚嫩,“这几年你们推心置腹的时候可真不少。干爹只有我们几个儿子,又是从小跟在干爹身边,可好些事儿也不同我们说呢。”
虞姒月听完,吃了口茶笑道:“了解了,我总不好惹得他生气,你们遭殃。多谢公公先来同我讲一声,我能记起的事儿确是不多。”
奉晏修长白净的指尖拈起碗盖,细嗅着茶香,“咱们本不用这些话。你们世族啊,素日里摆架势那叫一个气派,忠孝大义一个不落,瞧不起我们这些人的大臣们多了去了,可真碰见事儿,跑得比谁都快。虞府同我们司礼监一路过来都多少年了,你看,最后不还是我们这群被人瞧不起的才能靠得住嘛。”
虞姒月撑头笑道:“人要真讲究起来,可谈的东西可就多了,唯独肉身是最不重要的,真君子,同他们计较什么。”
奉晏畅快笑了几声。
“小菩萨,明儿干爹要见你的,这两日忙,干爹抽不开身过来楼里,奉明替我当值,这才得了几个时辰的闲暇来。”奉晏露出几颗大白牙打趣两句,又故作高深地说,“有大事要同你讲。”
“哦?”虞姒月取了瓜果过来,用冰垫着,朝奉晏推过去。“是什么事,你可知道几分?”
“单有几分,”奉晏拿小签,往嘴里送了块蜜瓜,突然面露难色,“小菩萨去年及笄了吧。”
虞姒月眼神一动,“亲事?”
“聪明!”奉晏连连点头,“只是还没定下哪处才最合适。”
虞姒月拈了颗提子扔进嘴里,胡乱嚼着,“得看是要我做什么,韩府是个好选择。但若不止要我做原先虞府的旧事,那怕是要卷进...”
“圣意岂是我们这些人能揣度的,但我可以给小菩萨提个醒:现在真正能做直臣的人少呀。”奉晏说,“朝廷里的人,面上看着静悄悄的,水面下的水流十分汹涌,为的还是太子和宁王两派。”
虞姒月说:“这戏还不算尘埃落定?宁王,高党算作一处。他们还要怎么唱,东宫的位子有人做了呀,立嫡立长,太子都占。”
“我私下同你讲。东宫那边不知怎么回事,病了,总不见好。”奉晏说起来这个,精神头可足了,“太医一日去三次,药方也换了,硬是没痊愈,现在还会咳。高家好不容易出了贵妃,又得了宁王,哪里肯放过反咬的机会!高辕那半拉儒家做派,不得一日十省:‘首辅这位子,他王澄明坐得,我坐不得吗?’”
虞姒月才想起太子发病一事,杨朝恩之前应该是与她讲过。她哭笑不得:“是了,他想把内阁和司礼监尽数拆干净,自己做宰相。”
“我呸!”奉晏骂道,“他回回见着我们都像是脏了眼似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呢,他心眼小的跟尚衣监的绣花针眼一样,穿几根线都难。”
虞姒月对此不做太多言语,静下心来去烹茶,“太子式微,有目共睹。听说六皇子要开府了,唯二嫡子,要起势?”
奉晏闻言,也安静下来,闷声“嗯”了一句。
“我这身份多合适,真到他府上,也属于同仇敌忾,必定尽心竭力。”
可惜这一觉并不踏实。
“我...不知道......父亲不是...”
虚汗几乎浸透被褥与枕头,虞姒月沉在梦魇之中。床榻并非安眠之地,更像使人溺毙的骇浪,翻涌着将她拖入名为梦魇的海底。
忽有人搭上她肩膀,虞姒月猛然惊醒,本能地往枕下伸手,结果摸了个空。
“在这儿呢,主子。”轩郎稳坐她身前,拿一柄匕首晃了晃,说,“亏我多想了一点。”
虞姒月惊魂未定,大口喘着气,好一会才清醒过来,定睛打量那只匕首。
刀鞘并无多余装饰,她接过匕首抽刀细看,刀身却是赤色。轩郎掌灯,角落中一抹暖色微光映在锋刃上,如同淬了鲜血。
“主子别担心,鬼魇扰清梦,原先都是我在这侍候的。”轩郎递上温热乳茶,见虞姒月对着匕首发愣,便说,“由赤金矿炼成的,自打主子有了师父后,主子的表兄便打了匕首拿过来。知道您身子总不爽利,赤金最锋利,轻薄却不易摧折,用起来顺手。”
“表兄是洛州人吧?”虞姒月想起地图上的那一抹红。
“算半个南罗人,南罗州柳氏呀。柳越澜将军独子,柳临江,字潮音。旧年贺岁时,属下还见过小将军一面,与清规大人长得可像了。”
虞姒月头又痛起来,她合上眼泄气一般往后一倒,又躺下。
不记得啊。
“你夜夜都留在这,岂不意味着我少有安眠之时。”她又说。
轩郎掏出帕子,在榻边替她拭去额头和鼻尖的汗水,“时常用着药,并非每日都睡不好,主子心里不痛快,偶尔烦闷也是有的。”
汗水的咸,刺入虞姒月眼中,她拧起细眉,夺过帕子抹了把脸。
“心里是不痛快,我梦见父母了,在狱中。”
不知是心中痛楚,还是汗水才刺激,虞姒月眼角流出滴泪来,只一滴,她又自嘲笑道:“都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知来者之可追便了了。清规大人还说要主子歇些时日,可做与不做是一回事,知与不知是另一回事,喏——”轩郎拿起桌上一张“票”,过来递给虞姒月,“夜里送赵公子回府,路上灵纱打听到的。”
信票打开,是北疆的消息。
北疆府二位少将于中秋时节回京述职,北境严寒,粮草银钱均不足。
“北疆府,宇文昼和宇文曜么,定北侯两个儿子。”虞姒月手拿信票,边想边说,“这两年是不是还有垣州按察使被抄了,银子够拨下去的,他们何必回京。”
“可想起来了些?”轩郎忍着哈欠,眼圈通红,“他们家的世子爷是有本事的人,羌人那么难啃的骨头,宇文昼硬是把境线往那边推了几百里。我猜北疆在朝中大概也有人,毕竟宇文昼有儿子,又有个不成器的弟弟,总要多做一手准备。”
“想起些零星罢了。我明白你意思,他们既有准备,想要粮,就不应该带人回来。”虞姒月说,“听起来像奉旨带质子回京。”
“正是呢。”
虞姒月见轩郎困得不行,“你歇息吧,我这几日睡够了,不用守着。”
-
八月十五,光禄寺同尚膳监大早起来便忙得不可开交,菜刀都添了数把。圣上兴起,着意设团圆宴于太极殿,旨意中,一是同庆海晏河清景象,二来,因北疆六月时得了大捷,此番宇文氏回京,也有接风洗尘之意。
当然并非所有臣子都能前来凑这个热闹,无非是内阁和皇帝面前的一些老人,以及亲王和后宫几位娘娘。
卫所的人便也要抽调许多人为宴会帮忙。
虞清规一脚踏进卫所的大门,他是来回禀消息的。
他们并不像朝中大臣一样点卯,没有固定时辰,只有不固定的任务,所以卫所里人并不多。
“沐之。”一个穿着锦衣卫官服的男人朝虞清规凑过来。
虞清规只往那处瞥过,先进了屋里交信笺。
江源在门外等他,待出来后,才搭上他的肩,边往外走压低声音说:“今儿打听着了。”
虞清规转过头来,深深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往下说。
“六皇子不是要开府了么,我见了陈家的人往王首辅府上去。”江源说,“当是谈成了。”
虞清规思忱一番,沉声道:“这也太快了。”
“是有些,我照你说的去找国子监监生?陈太后家中男丁一个个烂泥扶不上墙,陈泰也不干净。这事儿捅出来,王首辅定会多考虑考虑的。”江源小声问道。
“去吧。”虞清规将任务用的牌子拿出来同江源换了。
江源美滋滋将玉牌收到怀中,又对虞清规说:“我这边定处理好,左都督那处就拜托你了,他那妾室与我是同乡,我当真是看不得她在都督府受罪。”
虞清规看向江源,拱手抱拳:“江兄救舍妹于水火,我也祝江兄早日抱得佳人归。”
这就是有打算帮左都督提前致仕了,江源自然乐意,“客气什么,举手之劳。”
-
清梦楼上,虞姒月靠在美人榻上,半合着眼朝轩郎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这个时辰,团圆宴早散了。”轩郎说,“杨公公那边还得伺候皇上,晚一些也行。”
桌上有张信票,是昨日司礼监一年轻人传信过来的。
那内监本年轻,眉目清秀,做派却老成——
“怕您不记得咱家了,干爹特地命我过来问问,虞姑娘近日恢复的如何?”奉晏身后还跟着两个番子,手里提着几包药材,放在阁楼外间八仙桌上。
“公公快请坐。”虞姒月笑的温柔,奉上茶。
待番子撤下去后,外间只剩他们俩人,奉晏反而露出些孩子心性。
“这是怎么搞的,天大的事!”奉晏眼神中多了点心疼,“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又不好叫那些外人过来看你,只听虞百户和叶摇嘴上说了几句,总归分辨不清。”
他压低了声音,悄悄说:“听说了情况,干爹心里头可不痛快,这药都是难得一见的,平时也没见特地拿出来过。”
“多谢督公照拂,我好了不少,气血调理着,温补的药一日不敢落。”
“哎呀,到底是多了几分见外,回头见了干爹可别这样,他心情不好会发脾气的。”奉晏直起身,声音稚嫩,“这几年你们推心置腹的时候可真不少。干爹只有我们几个儿子,又是从小跟在干爹身边,可好些事儿也不同我们说呢。”
虞姒月听完,吃了口茶笑道:“了解了,我总不好惹得他生气,你们遭殃。多谢公公先来同我讲一声,我能记起的事儿确是不多。”
奉晏修长白净的指尖拈起碗盖,细嗅着茶香,“咱们本不用这些话。你们世族啊,素日里摆架势那叫一个气派,忠孝大义一个不落,瞧不起我们这些人的大臣们多了去了,可真碰见事儿,跑得比谁都快。虞府同我们司礼监一路过来都多少年了,你看,最后不还是我们这群被人瞧不起的才能靠得住嘛。”
虞姒月撑头笑道:“人要真讲究起来,可谈的东西可就多了,唯独肉身是最不重要的,真君子,同他们计较什么。”
奉晏畅快笑了几声。
“小菩萨,明儿干爹要见你的,这两日忙,干爹抽不开身过来楼里,奉明替我当值,这才得了几个时辰的闲暇来。”奉晏露出几颗大白牙打趣两句,又故作高深地说,“有大事要同你讲。”
“哦?”虞姒月取了瓜果过来,用冰垫着,朝奉晏推过去。“是什么事,你可知道几分?”
“单有几分,”奉晏拿小签,往嘴里送了块蜜瓜,突然面露难色,“小菩萨去年及笄了吧。”
虞姒月眼神一动,“亲事?”
“聪明!”奉晏连连点头,“只是还没定下哪处才最合适。”
虞姒月拈了颗提子扔进嘴里,胡乱嚼着,“得看是要我做什么,韩府是个好选择。但若不止要我做原先虞府的旧事,那怕是要卷进...”
“圣意岂是我们这些人能揣度的,但我可以给小菩萨提个醒:现在真正能做直臣的人少呀。”奉晏说,“朝廷里的人,面上看着静悄悄的,水面下的水流十分汹涌,为的还是太子和宁王两派。”
虞姒月说:“这戏还不算尘埃落定?宁王,高党算作一处。他们还要怎么唱,东宫的位子有人做了呀,立嫡立长,太子都占。”
“我私下同你讲。东宫那边不知怎么回事,病了,总不见好。”奉晏说起来这个,精神头可足了,“太医一日去三次,药方也换了,硬是没痊愈,现在还会咳。高家好不容易出了贵妃,又得了宁王,哪里肯放过反咬的机会!高辕那半拉儒家做派,不得一日十省:‘首辅这位子,他王澄明坐得,我坐不得吗?’”
虞姒月才想起太子发病一事,杨朝恩之前应该是与她讲过。她哭笑不得:“是了,他想把内阁和司礼监尽数拆干净,自己做宰相。”
“我呸!”奉晏骂道,“他回回见着我们都像是脏了眼似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呢,他心眼小的跟尚衣监的绣花针眼一样,穿几根线都难。”
虞姒月对此不做太多言语,静下心来去烹茶,“太子式微,有目共睹。听说六皇子要开府了,唯二嫡子,要起势?”
奉晏闻言,也安静下来,闷声“嗯”了一句。
“我这身份多合适,真到他府上,也属于同仇敌忾,必定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