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玉盘挂夜幕,薄云也不见一点。东市长街换了不少新石板,被月色照得透出些淡淡青色。
团圆宴早散了,街上人已散去多时了,只剩点点灯。秋风未至,万籁俱静,相比之下几处酒家花楼也就更显吵闹。
轩郎还是担心虞姒月的身子,不由分辩地拿了件轻薄披风给她系上。等她整好帷帽,提起灯笼出门时,街上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虞姒月旧伤种种,几乎都落下了病根。虽提了灯,又有月光,却仍不好看清路。小道于她而言实属难走,又不好直接到玄武大街上,只得在东市长街上寻亮路往司礼监去。
正巧,香玉楼大门开着,几个姐儿扶了个人出来。
虞姒月有心躲着醉鬼,但大抵是醉鬼生的高壮,姑娘家搀不住,下台阶时歪了歪,腰间刀鞘撞得虞姒月手中灯摇晃。
醉鬼身旁的姐儿一抬眼,微微俯身致歉,“呀,这么晚了怎还有姑娘家的在外边,妹妹,已入夜了,可小心些回家才是。”说罢,又朝身侧人笑着指了指月亮,柔声道,“二爷可看清楚了没,今儿是晴的,哪有阴云呐!”
被撞的人自然不计较,半句话不讲,转身径直朝北去。
身后醉鬼却抬了头,他盯着背影看了片刻,突然酒醒一般,喝道:“站住。”
虞姒月停住脚步,缓缓转过身来。
大红外袍曳地,水面缎子上用金线绣着几支分辨不得的花草,极艳的颜色,却不知为何衬得人更冷了几分。
“冤家。”宇文曜说。
隐在薄纱之后的人突然有了神色,宇文曜生的太高了,她戴着帷帽不方便,听到这句才略微抬头,打量起面前这人。
看不大清,但似乎有些眼熟。
一阵吵闹,虞姒月看见香玉楼的“妈妈”玉烟同另一公子出来看,这位她知道,礼部尚书魏大人独子魏瑾,纨绔中的纨绔,长和京的混世魔王。
魏瑾酒气冲天,玉烟一个人硬是架不住,怕他摔着,又唤俩小倌过来帮忙。
他面颊通红,在门前扶着人,开口便是酒气:“长烜,怎么还不上来,我还怕是她们伺候不好呢!”
虞姒月记忆留了个底儿,才想起面前是定北侯府上的二公子。
因着旧案的粮草一事,北疆死了不少百姓。
仇家啊。
虞姒月也开了口:“这话不大合适吧,‘冤家’?”
“大半夜的在东市这条街上玩,更不合适。”宇文曜脱开手,站稳了,“见着我也不打声招呼,这是着急做什么去?”
虞姒月抬头看了眼香玉楼的牌坊,“同二公子一样么,寻些风流事做。团圆宴散才多久?”
“马上就回北疆了,总不好在京中连酒都吃不够。”宇文曜往前几步,似是不清醒。“咱们哪能一样,京中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你也风流,说来听听?私会有情郎,还专挑了大路走。”
虞姒月像是在笑,语调柔柔,“呀,我以为北疆这次回京,会留二公子在京中常住呢。”
宇文曜说:“你可留不住我,不过话说回来,若要为着杀你,那是值得考虑几分。”
虞姒月往后撤了一步,薄纱下的面色一沉。
“果然是惯在风月场混的,开口便是许人拿命留你,听起来不是滋味。”
话没说完,宇文曜的泣血重刀出鞘,虞姒月却半步未退。刀锋不是劈人的架势,只挑开薄纱,露出半张美人面。
稚气未脱的脸上是与之年纪不符的漠然。丝毫没有闺阁女儿的紧张恐惧,只剩与之相反的戾气和侵略感。
玉烟刚把人架回去,在门口,一看这架势,心都揪起来了,忙说:“二爷先收了刀吧!大街上如何使得,咱们有话回屋里说,我去开了院门请姑娘进来。”
“哪家的,”另有一位也出来找人,他还清醒,看清楚了人才上前,“怎么在这儿碰上了,禁军巡防,让他们瞧见这个做什么,那帮人嘴上没个把门的。”
泣血拨开另一面帷帽,香玉楼外的灯笼暖色透过纱,让宇文曜看清了虞姒月脖颈上的一道几乎快隐去的细疤。
宇文曜没有理会那话,只看面前之人,“你不是正要寻风流事做,不如一道。”
方才下来的那位就站宇文曜身后,听见这话,眉头皱得深。宇文曜混蛋起来没个边儿,他碰上这事儿不可能放手看戏,但他也不敢直接让人收刀。
“一道不一道的,现在说这个,旧亲事算不算数不全在你们自己吗,这话别嚷嚷啊!长烜先把刀收了,咱们进去细说。”他回头朝玉烟说,“后门打开,请二位进去,别让人看见。”
“不麻烦了。”虞姒月一根手指正要点在泣血上,宇文曜快一步收了刀。
“误了时辰我要问罪的,”虞姒月笑了笑,“二公子消息比我灵通,我这不才知道咱们还有缘分再续红线呢。”
“怎么,你是有打算到哪处去?”宇文曜冷眼瞧着她,手臂搭在刀柄上,“京中还能有你容身之所,厉害。”
虞姒月的声音不甚清晰:“高看我了,丧家之犬哪有容身一谈,自然是哪能得块骨头我便在哪。”
“这一鞭子没让你长教训,可惜了。有朝一日你真落在我手上,骨头要多少有多少,我看你怎么往下咽。”
宇文曜头也不回地进了香玉楼,长街上又剩下虞姒月。
她理好帷帽,朝门口那人微微拱手,说:“多谢赵公子解围。”
“半夜还忙,”赵承雨摆手,“有事便快去罢。”说罢,一甩袖子也进了屋。
-
司礼监只剩几间屋子还亮着灯,奉明此时方从宫外回,换了衣裳,朝屋外门口立着的内监一问,才知道虞姒月也在。
“前儿个苏家孝敬了不少东西,干爹单拿了岩茶出来,可煮好送进去了?”
“李公公放心!”小内监笑道,又眨了眨眼,拿了铜镜过来说,“李公公,脸上的伤下去好些了,过不了几日就能重回御前了呀!奴婢还温着鸡蛋呢!”
奉明一眼扫过铜镜,面颊的乌青已然淡了许多。提到这个他气不打一处来,北疆人跟那些蛮人有什么分别,宇文曜这种不知好歹的王八蛋还敢对御前的人动手!给北疆的粮草,他忍到手抖才批了红。
“不急,我先伺候干爹。”
膳房里煨了酥酪,奉明净手后,先在门前请了安,才接过食盘进去。
司礼监一处不起眼的内室里,两条不该出现在长和京的巨蟒缠绕圈椅,其中一条趴在杨朝恩肩膀上,嘶嘶吐着舌头。暖色的光打在他脸上,睫毛纤长,给眼睛蒙上了一层影子。左眼下有一颗泪痣,阴柔却不叫人生厌。御前之人都生的漂亮,看上去顺眼。
他手指点在蟒蛇下颌上,轻挠一下。
虞姒月笔直坐在下首,正丧气,双手揉搓了把脸。
奉明察觉氛围不对,瞬间冒了几滴汗出来。他放缓步子走过去,眼看干爹面前两具杯碟,茶没动,蜜浆也没动。偏头和一旁的奉晏对过眼神,他才轻手轻脚将酥酪放下。
虞姒月面前还多了一份点心,但也丝毫没少,见酥酪上来,她放下手慢慢道:“多谢。”
“真教人愁,”虞姒月继续说,“我方才来时路上还碰见了,他怎么认出来我的呢!还毫不避讳的同我提这事,我说句不好听的,婚丧赶在同一天也大有可能。”
“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许是被汤药泡久了。”杨朝恩不紧不慢开口,“我知你心中千万个不愿意。”
虞姒月说:“我自有心谋事,可这些人哪个不是常驻关外,与京中打不着交道。”
“捷报频频,可战事却总不停。他们回不来,逍遥日子过惯了,怎么让人放心。”杨朝恩说,“这一事,上个月就有了些苗头,北疆回京时我也在。陈家如今只靠着女子,太后先拿了自己家女儿试探,一试不成,才抛出你。宇文昼做臣子的,他哪能看不明白,是退无可退了。”
杨朝恩抬手,奉晏端了新鲜生肉与蛋过来,将小铁钳双手递给他后,又立在一侧,拿了长缎在下接着汁水。杨朝恩将生肉一块块往蟒蛇口中送,如同宫里那些娘娘喂鹦鹉一般温柔,有种怪异的雅致。
“前些日子正赶上你发病,虞清规背后也替你奔波数日,想从中解决。”杨朝恩说,“可惜这次宇文昼没带他那宝贝儿子回京,否则你还能在闺中玩闹些时日。”
“是啊,留下质子,我就不用过去了。”虞姒月“啧”了一声,“不懂事呢。”
杨朝恩神色浅淡,“他们哪里不知道,既功高震主,必定做了周全之策,无非不舍得儿子就要舍弟弟。我本想着把宇文曜留下就成,哪知宫里想起你了,非要做个一石二鸟之策,此事不好驳。皇帝也想着,这去处更好。六皇子年后开府,王妃人选早已定下了,即便你去了,也不是做主子的命。”
“这不得看我本事么,”虞姒月嗔怪般瞧了杨朝恩一眼,“厂督大人,可还有转圜余地?宇文曜不得要我的命呀。”
“不成便要怪我?”
“我哪敢呀,”虞姒月说,“替宫里解忧,方是我正途。”
太子扶不起,东宫的位子不稳,定会有人再争。高辕一党这几年的势头猛,要压群臣一头,宫里势必看不下去的。就连太子的客卿都由皇帝一手整合,明里暗里扶持大皇子,偏这么些年,东宫丝毫没长进。
杨朝恩少与虞姒月谈朝内大事,但她多少也听见些许,六皇子虽未开府,私下已有不少拥趸,若非天子授意,哪有人肯放下东宫正统,退而求其次呢。
只是扶持六皇子,却没把虞姒月算进去,她心中不痛快。高氏一门踩着虞府的人头步步高升,她父母含冤,府内手足相残。若论仇苦,她当是头一份的,没理由不被安排在宁王对立面。
旧案证据确凿,虽模糊,到底是能定罪,她恨不得旁人。
团圆宴早散了,街上人已散去多时了,只剩点点灯。秋风未至,万籁俱静,相比之下几处酒家花楼也就更显吵闹。
轩郎还是担心虞姒月的身子,不由分辩地拿了件轻薄披风给她系上。等她整好帷帽,提起灯笼出门时,街上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虞姒月旧伤种种,几乎都落下了病根。虽提了灯,又有月光,却仍不好看清路。小道于她而言实属难走,又不好直接到玄武大街上,只得在东市长街上寻亮路往司礼监去。
正巧,香玉楼大门开着,几个姐儿扶了个人出来。
虞姒月有心躲着醉鬼,但大抵是醉鬼生的高壮,姑娘家搀不住,下台阶时歪了歪,腰间刀鞘撞得虞姒月手中灯摇晃。
醉鬼身旁的姐儿一抬眼,微微俯身致歉,“呀,这么晚了怎还有姑娘家的在外边,妹妹,已入夜了,可小心些回家才是。”说罢,又朝身侧人笑着指了指月亮,柔声道,“二爷可看清楚了没,今儿是晴的,哪有阴云呐!”
被撞的人自然不计较,半句话不讲,转身径直朝北去。
身后醉鬼却抬了头,他盯着背影看了片刻,突然酒醒一般,喝道:“站住。”
虞姒月停住脚步,缓缓转过身来。
大红外袍曳地,水面缎子上用金线绣着几支分辨不得的花草,极艳的颜色,却不知为何衬得人更冷了几分。
“冤家。”宇文曜说。
隐在薄纱之后的人突然有了神色,宇文曜生的太高了,她戴着帷帽不方便,听到这句才略微抬头,打量起面前这人。
看不大清,但似乎有些眼熟。
一阵吵闹,虞姒月看见香玉楼的“妈妈”玉烟同另一公子出来看,这位她知道,礼部尚书魏大人独子魏瑾,纨绔中的纨绔,长和京的混世魔王。
魏瑾酒气冲天,玉烟一个人硬是架不住,怕他摔着,又唤俩小倌过来帮忙。
他面颊通红,在门前扶着人,开口便是酒气:“长烜,怎么还不上来,我还怕是她们伺候不好呢!”
虞姒月记忆留了个底儿,才想起面前是定北侯府上的二公子。
因着旧案的粮草一事,北疆死了不少百姓。
仇家啊。
虞姒月也开了口:“这话不大合适吧,‘冤家’?”
“大半夜的在东市这条街上玩,更不合适。”宇文曜脱开手,站稳了,“见着我也不打声招呼,这是着急做什么去?”
虞姒月抬头看了眼香玉楼的牌坊,“同二公子一样么,寻些风流事做。团圆宴散才多久?”
“马上就回北疆了,总不好在京中连酒都吃不够。”宇文曜往前几步,似是不清醒。“咱们哪能一样,京中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你也风流,说来听听?私会有情郎,还专挑了大路走。”
虞姒月像是在笑,语调柔柔,“呀,我以为北疆这次回京,会留二公子在京中常住呢。”
宇文曜说:“你可留不住我,不过话说回来,若要为着杀你,那是值得考虑几分。”
虞姒月往后撤了一步,薄纱下的面色一沉。
“果然是惯在风月场混的,开口便是许人拿命留你,听起来不是滋味。”
话没说完,宇文曜的泣血重刀出鞘,虞姒月却半步未退。刀锋不是劈人的架势,只挑开薄纱,露出半张美人面。
稚气未脱的脸上是与之年纪不符的漠然。丝毫没有闺阁女儿的紧张恐惧,只剩与之相反的戾气和侵略感。
玉烟刚把人架回去,在门口,一看这架势,心都揪起来了,忙说:“二爷先收了刀吧!大街上如何使得,咱们有话回屋里说,我去开了院门请姑娘进来。”
“哪家的,”另有一位也出来找人,他还清醒,看清楚了人才上前,“怎么在这儿碰上了,禁军巡防,让他们瞧见这个做什么,那帮人嘴上没个把门的。”
泣血拨开另一面帷帽,香玉楼外的灯笼暖色透过纱,让宇文曜看清了虞姒月脖颈上的一道几乎快隐去的细疤。
宇文曜没有理会那话,只看面前之人,“你不是正要寻风流事做,不如一道。”
方才下来的那位就站宇文曜身后,听见这话,眉头皱得深。宇文曜混蛋起来没个边儿,他碰上这事儿不可能放手看戏,但他也不敢直接让人收刀。
“一道不一道的,现在说这个,旧亲事算不算数不全在你们自己吗,这话别嚷嚷啊!长烜先把刀收了,咱们进去细说。”他回头朝玉烟说,“后门打开,请二位进去,别让人看见。”
“不麻烦了。”虞姒月一根手指正要点在泣血上,宇文曜快一步收了刀。
“误了时辰我要问罪的,”虞姒月笑了笑,“二公子消息比我灵通,我这不才知道咱们还有缘分再续红线呢。”
“怎么,你是有打算到哪处去?”宇文曜冷眼瞧着她,手臂搭在刀柄上,“京中还能有你容身之所,厉害。”
虞姒月的声音不甚清晰:“高看我了,丧家之犬哪有容身一谈,自然是哪能得块骨头我便在哪。”
“这一鞭子没让你长教训,可惜了。有朝一日你真落在我手上,骨头要多少有多少,我看你怎么往下咽。”
宇文曜头也不回地进了香玉楼,长街上又剩下虞姒月。
她理好帷帽,朝门口那人微微拱手,说:“多谢赵公子解围。”
“半夜还忙,”赵承雨摆手,“有事便快去罢。”说罢,一甩袖子也进了屋。
-
司礼监只剩几间屋子还亮着灯,奉明此时方从宫外回,换了衣裳,朝屋外门口立着的内监一问,才知道虞姒月也在。
“前儿个苏家孝敬了不少东西,干爹单拿了岩茶出来,可煮好送进去了?”
“李公公放心!”小内监笑道,又眨了眨眼,拿了铜镜过来说,“李公公,脸上的伤下去好些了,过不了几日就能重回御前了呀!奴婢还温着鸡蛋呢!”
奉明一眼扫过铜镜,面颊的乌青已然淡了许多。提到这个他气不打一处来,北疆人跟那些蛮人有什么分别,宇文曜这种不知好歹的王八蛋还敢对御前的人动手!给北疆的粮草,他忍到手抖才批了红。
“不急,我先伺候干爹。”
膳房里煨了酥酪,奉明净手后,先在门前请了安,才接过食盘进去。
司礼监一处不起眼的内室里,两条不该出现在长和京的巨蟒缠绕圈椅,其中一条趴在杨朝恩肩膀上,嘶嘶吐着舌头。暖色的光打在他脸上,睫毛纤长,给眼睛蒙上了一层影子。左眼下有一颗泪痣,阴柔却不叫人生厌。御前之人都生的漂亮,看上去顺眼。
他手指点在蟒蛇下颌上,轻挠一下。
虞姒月笔直坐在下首,正丧气,双手揉搓了把脸。
奉明察觉氛围不对,瞬间冒了几滴汗出来。他放缓步子走过去,眼看干爹面前两具杯碟,茶没动,蜜浆也没动。偏头和一旁的奉晏对过眼神,他才轻手轻脚将酥酪放下。
虞姒月面前还多了一份点心,但也丝毫没少,见酥酪上来,她放下手慢慢道:“多谢。”
“真教人愁,”虞姒月继续说,“我方才来时路上还碰见了,他怎么认出来我的呢!还毫不避讳的同我提这事,我说句不好听的,婚丧赶在同一天也大有可能。”
“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许是被汤药泡久了。”杨朝恩不紧不慢开口,“我知你心中千万个不愿意。”
虞姒月说:“我自有心谋事,可这些人哪个不是常驻关外,与京中打不着交道。”
“捷报频频,可战事却总不停。他们回不来,逍遥日子过惯了,怎么让人放心。”杨朝恩说,“这一事,上个月就有了些苗头,北疆回京时我也在。陈家如今只靠着女子,太后先拿了自己家女儿试探,一试不成,才抛出你。宇文昼做臣子的,他哪能看不明白,是退无可退了。”
杨朝恩抬手,奉晏端了新鲜生肉与蛋过来,将小铁钳双手递给他后,又立在一侧,拿了长缎在下接着汁水。杨朝恩将生肉一块块往蟒蛇口中送,如同宫里那些娘娘喂鹦鹉一般温柔,有种怪异的雅致。
“前些日子正赶上你发病,虞清规背后也替你奔波数日,想从中解决。”杨朝恩说,“可惜这次宇文昼没带他那宝贝儿子回京,否则你还能在闺中玩闹些时日。”
“是啊,留下质子,我就不用过去了。”虞姒月“啧”了一声,“不懂事呢。”
杨朝恩神色浅淡,“他们哪里不知道,既功高震主,必定做了周全之策,无非不舍得儿子就要舍弟弟。我本想着把宇文曜留下就成,哪知宫里想起你了,非要做个一石二鸟之策,此事不好驳。皇帝也想着,这去处更好。六皇子年后开府,王妃人选早已定下了,即便你去了,也不是做主子的命。”
“这不得看我本事么,”虞姒月嗔怪般瞧了杨朝恩一眼,“厂督大人,可还有转圜余地?宇文曜不得要我的命呀。”
“不成便要怪我?”
“我哪敢呀,”虞姒月说,“替宫里解忧,方是我正途。”
太子扶不起,东宫的位子不稳,定会有人再争。高辕一党这几年的势头猛,要压群臣一头,宫里势必看不下去的。就连太子的客卿都由皇帝一手整合,明里暗里扶持大皇子,偏这么些年,东宫丝毫没长进。
杨朝恩少与虞姒月谈朝内大事,但她多少也听见些许,六皇子虽未开府,私下已有不少拥趸,若非天子授意,哪有人肯放下东宫正统,退而求其次呢。
只是扶持六皇子,却没把虞姒月算进去,她心中不痛快。高氏一门踩着虞府的人头步步高升,她父母含冤,府内手足相残。若论仇苦,她当是头一份的,没理由不被安排在宁王对立面。
旧案证据确凿,虽模糊,到底是能定罪,她恨不得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