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特曾经对自己的恩师邓布利多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对于盖丽耶特的感觉很奇怪。这倒不是说他讨厌他老师的女儿,只是每每贸然地和盖丽耶特撞上目光的时候,他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心悸。尽管长着一双和邓布利多几乎一模一样的眼睛,可盖丽耶特脸上的其他部分,虽然在其他人眼中是十分标致、惹人喜爱的,却总让纽特联想起另一个人。而每当盖丽耶特对于某些霍格沃茨的学生的一些行为,或报纸杂志上某个被发表出来的她不喜欢的言论,所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嗤之以鼻的神气,也会让纽特回忆起一些不愉快的经历。
“你真的不觉得她是个有点古怪的孩子吗?”纽特不止一次地委婉向邓布利多提出类似的言论。不错,盖丽耶特确实很古怪,她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顽皮、吵闹、好动、幼稚和乐于表达,大多数时间——不管她是三岁、六岁还是九岁,她都是一副四平八稳的老成面孔,自我意识强烈,格外的敏感和有主见,可能是出于她身上同时存在的早慧和孩童本质的青涩稚嫩,她有时讲话一针见血得令人不适。
当面议论对方的孩子当然是种不好的行为,可心底那种隐隐的担忧和焦虑,迫使纽特硬着头皮对邓布利多指出这一点,或者是指出,盖丽耶特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那个人”。
可即便如此,纽特也不能否认,身为邓布利多唯一的血脉,盖丽耶特也像极了她爸爸。用餐的姿势、挥动魔杖的手法、细微的神态和小动作、天赋还有正义感……就连盖丽耶特稚嫩的笔迹中,也能被看出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影子。
“就算他俩能生出一个孩子来,也不会比她更像了。”他有一次夜晚对着自己的妻子蒂娜这样说。
还有一次,也是类似的夜里,他对蒂娜又提起阿不思和盖丽耶特。“邓布利多教授心里或许只有两种感情,”他若有所思地说,“一种是他一贯的那种包容、正直和良善的、对世界和所有人的仁慈大爱,另一种就是对他女儿的宠溺与疼爱。”
一般来说,纽特是不愿意把任何一个可能包含负面含义的词汇用在邓布利多身上的,特别是教育方面,他一直坚信邓布利多是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但他对自己的女儿确实和他对其他所有学生——不管他有多么欣赏或喜爱他们——都不一样,这本来是合理的,但邓布利多对于盖丽耶特态度与作风已经有些超过了这差别的正常范畴。
作为远近闻名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的校长,同时也是国际巫师联合会主席、威森加摩首席魔法师,还有着“当代最伟大巫师”等等头衔,邓布利多堪称日理万机,忙于各种工作与不得已的应酬,但他对于陪伴盖丽耶特玩耍和亲自教导她特别的有闲心和耐性。在办公室里,盖丽耶特就常常坐在他的膝头,跟他一起看书或文件,认字、读句子或了解某种新的魔法。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和盖丽耶特说话、给她读故事,或教她一个新的小魔咒,并且允许她用自己的魔杖,哪怕她有一次在尝试一个新咒语时不小心点燃了几根福克斯的尾巴毛。他有时会为了盖丽耶特推掉一些工作或聚餐,带她出去吃饭、去朋友家玩,偶尔还亲自给她洗澡。可以说,尽管受到了应有的教导、尽管还只是个孩子,但盖丽耶特拥有她应该有和想要有的一切,在别人眼里,她是被笼罩在鲜艳的火红色和灿烂的金黄色的光环里的。
凡是在1965年左右在霍格沃茨读书的学生都知道并且已经习惯,他们的校长邓布利多,通常每周只有那么两三天会出现在礼堂里和他们一起用餐,其余的那一半时间,他都花在照顾自己的小女儿身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年幼的女孩盖丽耶特.邓布利多,是本世纪最伟大巫师阿不思.邓布利多唯一的血脉和亲人。如果有哪位碰巧拥有一对非常有礼宽容、善良体贴的父母的学生向他们说起了邓布利多这一行为的话,他们会劝解他们的孩子,教他换位思考,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没有妻子也没有其他的亲人,把基本工作以外的时间多分在他女儿身上一些,是十分合理应当的。
在邓布利多去礼堂和霍格沃茨的众人一起用餐时,盖丽耶特就会睡到自然醒,偶尔还会赖一会儿床。而当邓布利多不去礼堂吃早餐的日子,为了和爸爸一起吃饭,盖丽耶特会早起,她会自己洗脸刷牙,但头发要让阿不思来扎——这个环节一般发生在早餐后。他们环坐在桌子边,盖丽耶特有一张自己的高脚椅。五岁以前,她都等着阿不思把食物切好给她,而在三岁之前,她习惯于等待阿不思把肉、鱼、青菜或者过滤过的汤放在勺子里伸向她,尽管她在学习使用刀叉汤匙上也展现出了她向来如此的早慧。邓布利多喜欢在某些他个人对于前去的愿望很不强烈的宴会带着她出席,在其他人邀请他发表讲话时站起来礼貌地道歉拒绝,因为“我得给孩子切肉”。
这天又是一个父女两个一起吃早饭的早晨,在盖丽耶特匆匆忙忙把脸上的水抹掉,爬上自己的椅子时,邓布利多正在给她剥鸡蛋。盖丽耶特喜欢鸡蛋,尤其喜欢煮的半熟鸡蛋,配多抹黄油的烤面包。这不同寻常的吃法和邓布利多本人恰好相反,他喜欢炒蛋和不加黄油的烤面包。所以尽管两个人都喜欢柠檬雪糕、覆盆子巧克力圣代、甜甜软软的蛋糕、用很多坚果的巧克力片、表面布满整齐小孔的硬脆薄饼干、又白又甜的薄荷糖,还有涂上加砂糖的无糖炼乳的点心,蘸黄芥末酱的煎香肠、炸牛仔排和配一刀冷黄油的酥皮面包,等等许许多多一模一样的东西,但在同时吃面包和鸡蛋的时候,两个人一定是各吃各的。而这样的早餐,有时候或许会勾起邓布利多的某些回忆。
“今天不要玩得太疯,”邓布利多叮嘱她,“我知道海格要带你去禁林边上玩。中午没法陪你吃饭了,我今天有事要出门,晚上还要去参加一个十几个人的晚餐。”
“晚餐?”
“对,也带你去。”邓布利多说,“我给你买的新衣服和帽子,你就穿那个去吧。”
盖丽耶特用小匙把半熟鸡蛋的蛋黄挖出来,滴在面包上,不知不觉地就把嘴巴撅了起来。邓布利多知道那是她讨厌今晚做东请客的那家人的缘故。那家有一个孩子,是个男孩,比盖丽耶特大一岁。上次带着盖丽耶特去参加宴会时,那个男孩就对她漂亮的头发特别感兴趣。出于小孩子的天性,他伸手就要去拉扯盖丽耶特的头发,结果反而被盖丽耶特推倒在地。从那之后,盖丽耶特就特别讨厌和那家的孩子出现在同一场合了。
“不能总这样,你们以后要念同一所学校呢。”邓布利多对她说,而盖丽耶特厌恶地皱紧眉头,嘀咕着:“就没有办法让他去别的学校吗?”
“盖丽耶特。”
盖丽耶特哼哼着,露出不情不愿的姿态。“可他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你最后不也还回去了?真要说起来,还是你欺负了他。”
“谁叫他先来招惹我呢。”盖丽耶特嘟囔道。
事情总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有谁想欺负盖丽耶特,最后却总会反被她欺负。盖丽耶特心里天生的就有一种抗争精神和不服输的意志。虽然邓布利多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使她习得了父亲身上那种温良宽厚的胸襟与待人气度,但只对那些不再挑衅、冒犯她的人,如果哪个纠缠不休,盖丽耶特最后总会让他很不痛快。就算神通广大如邓布利多,一时之间也对女儿这种行为和主张毫无办法。或许在他心里,这也是盖丽耶特可爱的地方。毕竟即使是米勒娃.麦格那样素来严肃认真的人,都认为盖丽耶特这么做没有错:“或许她有时候做法是过激了那么一点,可是也不能一直忍气吞声任人欺负啊”。
“去吧,布莱克家的西里斯也去。”
听到这个名字,盖丽耶特喜形于色。
“真的?那我要去。我还要带着我昨天做成功的那瓶药水去。”
“西里斯好像对这些没那么感兴趣。”邓布利多笑眯眯地说,心里却在想这两个人碰在了一起,那家孩子最好别再对盖丽耶特动手动脚,不然非被惹哭不可。
因为两家住得近,盖丽耶特和西里斯.布莱克又脾气相投,两个孩子早早地就成为了朋友。
“你听他说,实际上他看见了,还不得羡慕死呢。””盖丽耶特眉毛都快飞起来,活像只神气四现的金色的鸟,得意洋洋地说道。
“你真的不觉得她是个有点古怪的孩子吗?”纽特不止一次地委婉向邓布利多提出类似的言论。不错,盖丽耶特确实很古怪,她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顽皮、吵闹、好动、幼稚和乐于表达,大多数时间——不管她是三岁、六岁还是九岁,她都是一副四平八稳的老成面孔,自我意识强烈,格外的敏感和有主见,可能是出于她身上同时存在的早慧和孩童本质的青涩稚嫩,她有时讲话一针见血得令人不适。
当面议论对方的孩子当然是种不好的行为,可心底那种隐隐的担忧和焦虑,迫使纽特硬着头皮对邓布利多指出这一点,或者是指出,盖丽耶特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那个人”。
可即便如此,纽特也不能否认,身为邓布利多唯一的血脉,盖丽耶特也像极了她爸爸。用餐的姿势、挥动魔杖的手法、细微的神态和小动作、天赋还有正义感……就连盖丽耶特稚嫩的笔迹中,也能被看出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影子。
“就算他俩能生出一个孩子来,也不会比她更像了。”他有一次夜晚对着自己的妻子蒂娜这样说。
还有一次,也是类似的夜里,他对蒂娜又提起阿不思和盖丽耶特。“邓布利多教授心里或许只有两种感情,”他若有所思地说,“一种是他一贯的那种包容、正直和良善的、对世界和所有人的仁慈大爱,另一种就是对他女儿的宠溺与疼爱。”
一般来说,纽特是不愿意把任何一个可能包含负面含义的词汇用在邓布利多身上的,特别是教育方面,他一直坚信邓布利多是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但他对自己的女儿确实和他对其他所有学生——不管他有多么欣赏或喜爱他们——都不一样,这本来是合理的,但邓布利多对于盖丽耶特态度与作风已经有些超过了这差别的正常范畴。
作为远近闻名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的校长,同时也是国际巫师联合会主席、威森加摩首席魔法师,还有着“当代最伟大巫师”等等头衔,邓布利多堪称日理万机,忙于各种工作与不得已的应酬,但他对于陪伴盖丽耶特玩耍和亲自教导她特别的有闲心和耐性。在办公室里,盖丽耶特就常常坐在他的膝头,跟他一起看书或文件,认字、读句子或了解某种新的魔法。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和盖丽耶特说话、给她读故事,或教她一个新的小魔咒,并且允许她用自己的魔杖,哪怕她有一次在尝试一个新咒语时不小心点燃了几根福克斯的尾巴毛。他有时会为了盖丽耶特推掉一些工作或聚餐,带她出去吃饭、去朋友家玩,偶尔还亲自给她洗澡。可以说,尽管受到了应有的教导、尽管还只是个孩子,但盖丽耶特拥有她应该有和想要有的一切,在别人眼里,她是被笼罩在鲜艳的火红色和灿烂的金黄色的光环里的。
凡是在1965年左右在霍格沃茨读书的学生都知道并且已经习惯,他们的校长邓布利多,通常每周只有那么两三天会出现在礼堂里和他们一起用餐,其余的那一半时间,他都花在照顾自己的小女儿身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年幼的女孩盖丽耶特.邓布利多,是本世纪最伟大巫师阿不思.邓布利多唯一的血脉和亲人。如果有哪位碰巧拥有一对非常有礼宽容、善良体贴的父母的学生向他们说起了邓布利多这一行为的话,他们会劝解他们的孩子,教他换位思考,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没有妻子也没有其他的亲人,把基本工作以外的时间多分在他女儿身上一些,是十分合理应当的。
在邓布利多去礼堂和霍格沃茨的众人一起用餐时,盖丽耶特就会睡到自然醒,偶尔还会赖一会儿床。而当邓布利多不去礼堂吃早餐的日子,为了和爸爸一起吃饭,盖丽耶特会早起,她会自己洗脸刷牙,但头发要让阿不思来扎——这个环节一般发生在早餐后。他们环坐在桌子边,盖丽耶特有一张自己的高脚椅。五岁以前,她都等着阿不思把食物切好给她,而在三岁之前,她习惯于等待阿不思把肉、鱼、青菜或者过滤过的汤放在勺子里伸向她,尽管她在学习使用刀叉汤匙上也展现出了她向来如此的早慧。邓布利多喜欢在某些他个人对于前去的愿望很不强烈的宴会带着她出席,在其他人邀请他发表讲话时站起来礼貌地道歉拒绝,因为“我得给孩子切肉”。
这天又是一个父女两个一起吃早饭的早晨,在盖丽耶特匆匆忙忙把脸上的水抹掉,爬上自己的椅子时,邓布利多正在给她剥鸡蛋。盖丽耶特喜欢鸡蛋,尤其喜欢煮的半熟鸡蛋,配多抹黄油的烤面包。这不同寻常的吃法和邓布利多本人恰好相反,他喜欢炒蛋和不加黄油的烤面包。所以尽管两个人都喜欢柠檬雪糕、覆盆子巧克力圣代、甜甜软软的蛋糕、用很多坚果的巧克力片、表面布满整齐小孔的硬脆薄饼干、又白又甜的薄荷糖,还有涂上加砂糖的无糖炼乳的点心,蘸黄芥末酱的煎香肠、炸牛仔排和配一刀冷黄油的酥皮面包,等等许许多多一模一样的东西,但在同时吃面包和鸡蛋的时候,两个人一定是各吃各的。而这样的早餐,有时候或许会勾起邓布利多的某些回忆。
“今天不要玩得太疯,”邓布利多叮嘱她,“我知道海格要带你去禁林边上玩。中午没法陪你吃饭了,我今天有事要出门,晚上还要去参加一个十几个人的晚餐。”
“晚餐?”
“对,也带你去。”邓布利多说,“我给你买的新衣服和帽子,你就穿那个去吧。”
盖丽耶特用小匙把半熟鸡蛋的蛋黄挖出来,滴在面包上,不知不觉地就把嘴巴撅了起来。邓布利多知道那是她讨厌今晚做东请客的那家人的缘故。那家有一个孩子,是个男孩,比盖丽耶特大一岁。上次带着盖丽耶特去参加宴会时,那个男孩就对她漂亮的头发特别感兴趣。出于小孩子的天性,他伸手就要去拉扯盖丽耶特的头发,结果反而被盖丽耶特推倒在地。从那之后,盖丽耶特就特别讨厌和那家的孩子出现在同一场合了。
“不能总这样,你们以后要念同一所学校呢。”邓布利多对她说,而盖丽耶特厌恶地皱紧眉头,嘀咕着:“就没有办法让他去别的学校吗?”
“盖丽耶特。”
盖丽耶特哼哼着,露出不情不愿的姿态。“可他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你最后不也还回去了?真要说起来,还是你欺负了他。”
“谁叫他先来招惹我呢。”盖丽耶特嘟囔道。
事情总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有谁想欺负盖丽耶特,最后却总会反被她欺负。盖丽耶特心里天生的就有一种抗争精神和不服输的意志。虽然邓布利多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使她习得了父亲身上那种温良宽厚的胸襟与待人气度,但只对那些不再挑衅、冒犯她的人,如果哪个纠缠不休,盖丽耶特最后总会让他很不痛快。就算神通广大如邓布利多,一时之间也对女儿这种行为和主张毫无办法。或许在他心里,这也是盖丽耶特可爱的地方。毕竟即使是米勒娃.麦格那样素来严肃认真的人,都认为盖丽耶特这么做没有错:“或许她有时候做法是过激了那么一点,可是也不能一直忍气吞声任人欺负啊”。
“去吧,布莱克家的西里斯也去。”
听到这个名字,盖丽耶特喜形于色。
“真的?那我要去。我还要带着我昨天做成功的那瓶药水去。”
“西里斯好像对这些没那么感兴趣。”邓布利多笑眯眯地说,心里却在想这两个人碰在了一起,那家孩子最好别再对盖丽耶特动手动脚,不然非被惹哭不可。
因为两家住得近,盖丽耶特和西里斯.布莱克又脾气相投,两个孩子早早地就成为了朋友。
“你听他说,实际上他看见了,还不得羡慕死呢。””盖丽耶特眉毛都快飞起来,活像只神气四现的金色的鸟,得意洋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