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他们姓明的,哪来这么多祖传的心眼子。”
季彦骂骂咧咧地踹开了门,方才还勉强压着性子维持的王爷风度终究半点不剩了。季涟靠在躺椅上合着眼,死人一样,眉眼间结了一层霜。
没人回应,季彦更添一层怒气。他瞥了季涟一眼,到底挥手叫来侍从,给这屋里点起一个炭炉。
“还知道叫你妹妹帮忙了,搬这些玩意儿来压压药气。人家大小姐可半点儿都不领你的情,丢人现眼。”
季涟仍不搭理这话茬。他偏头向窗外,外头有衣裙颜色一闪而过。
“父王要问明沧那桩事,进展如何了?”他问,话中不掩嘲意,“毕竟,这回也算是我能帮父王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利用一回人家的怜悯之心。”
“明渊和明沧把我当傻子玩。”
季彦狠狠揪下橘子树的一根旁枝,扔在地上。
“这样伎俩我见多了,无非以为捏住我想要的东西了,就要慢慢捞好处,没准还得想法子差使我,跟以前糊弄六皇子似的……”
“看来。”季涟打断他,“父王是已经知道那秘密了?”
“也是今儿刚确认,或该这么说,是听了明沧那几句没用的话,我才敢信那探子。”
季彦笑了笑,却忽朝窗外弹出一道青色弧光。
“雍懿,外面多冷啊,进来听吧?”
即便是在家里,季彦从来也只唤她封号,仿佛这皇室降恩就是她的一切——也的确是她于父亲的唯一利用价值。季上眉面无表情,绕过后窗,从正门迈进了屋。
“阿眉,”季涟低声道,“这不关你事,回房修炼去。”
“雍懿可已经二十三岁了,”季彦嘲讽道,“以前你拦着我,不教她嫁人,现下修炼出什么名堂了?不用说文师了,就是明淳,我看她天赋也比不上!仗着皇后娘娘还宠着,就要无法无天了……”
季上眉敛着眉眼,“父王说的是。”
她顿了顿,刻意忽视季涟焦急神色,道,“是我无能,才教兄长不能好起来,教他们涨了气焰。之后,我婚事听凭父王安排便是。”
“阿眉!”
季涟目光陡厉,撑着椅子便要站起来,却忘了双腿已废,“砰”一声,摔在地上。
季彦坐在原地掰那棵橘子树,纹丝不动,只看着季上眉,笑道,“总算懂事,是本王的好女儿。”
季涟挣扎着,跪在他膝前,几是哀求。
“父王。”他拽上季彦的袍角,“别把阿眉嫁进皇家,她不……”
“父王。”
季上眉几步冲上前,扶着季涟站起来,坐回那把椅子上,手下暗施灵力,抚平他衣下的淤伤。
“女儿还是旧言,一切听凭父王吩咐,然,”她眸光一闪,“女儿也有所求。”
季彦自始至终只冷眼旁观,听到此处,才懒懒道一句,“说吧,求什么?”
未待季上眉应言,他又笑出声,“是求为父给你兄长治病?”
季上眉毫不犹豫地点头,道,“除此之外,还请父王允我登朝,谋个一官半职,为父王出力。”
“这样。”
季彦捋着短须,若有所思,却没立即应下。他道,“近年关了,皇上也不大愿处置政事,过几日我先领你上内阁瞧瞧,朝廷可不如你想的那般。”
“女儿谢父王关心。”
她坐在季涟身边,紧握着他的手腕,再没开口,等着季彦下文。季涟大抵也知,照她性子,事已难挽回,便只躺在椅上,一丝声息也无了。
“既然如此,本王便能将那筹码也告知于你。”
季彦或许本也没有瞒着他们兄妹二人的意思。季上眉一时猜不到他筹谋,也就暗自忖度。而后见窄屋渐升起青光熠熠的结界——季彦极少费这样大的力气,而此时他眼中,竟渐渐燃出点近似于疯狂的情绪来。
季上眉听他一字字道。
“我们季家先祖、开国皇后,原本并非修士,乃是凡人之身,毫无修仙之脉、之机。”
她觉自己浑身血脉,就随他话声一点点变凉。
“这足为证,平民凡人,无仙脉天赋者,也能修炼、也能再得法力,将其世代相传。只要我季家复得此法……”
他声音颤抖得厉害,后面的话,再不能说出来了。他兀自低着头,沉溺在季上眉能猜得出的幻想宏图之中,她是被季涟拽着晃了晃,才发觉自己浑身都已僵冷。
季涟一言未发,只对她摇了摇头。
“此法被皇室握在手里,明家则必然也知内情、也有门路,而这建了数百年的王府,也不见得没有我不知道的秘密。”
季彦已经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他猛地扭过头,一双眼死死盯着季上眉。
“雍懿。”他说,嘴角扬起笑。
“你方才说了,你会帮父王的,对吧?”
数年过去,乘云宗仍同从未存于这世间一般,销声匿迹,甚连一个修士、一点法术留痕也寻不见。然而犯下杀害藩王,又将羽林卫屠尽那样的大罪,朝廷亦绝不可能姑息。于是连带文师和督抚军,也到了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怕逆贼修为高深、难以相战,只怕甚而战无可战。文师已连着两年驻军浙州,甚将南面几州逐山逐水搜过一遍,然了无收获。她往朝廷数次上疏请罪,道自己失职,请辞换人。倒使得文序也惶惑:怕晋阳帝一时变了主意,要以这事由,连最后一点活路也不留给他们兄妹两人。
好在至这年仲夏,晋阳帝又宣闭关,交由太子监国,而后借太子之口,终将这场使朝廷颜面尽失的闹剧完结了。
乘云宗散修皆被列进九州通缉,自此修士入城过镇,皆需道明身份,方可通行。凡言及乘云宗、有所偏袒者,亦按逆党论处。
“季涟是自杀的,你知不知道?”
“在下定是不如殿下消息灵通。不过这事,倒有些蹊跷。”
既是仲夏,浙州便已炎热得紧。封柯寻了张锦席铺在绣湖边凉亭上,而后便不管不顾地往上一躺,半点没有皇子模样。
若是明二公子在。他叹了口气,必然要依什么君子之行,出言规劝,说些身为天潢贵胄,当以礼行事、方可服民云云。
而现下自己身边这位幕僚,则只会在他下首也铺张锦席,寻个不错的阴凉同他一块儿躺。话仍恭谨着,神情已散漫得昏昏欲睡了。
“什么蹊跷?”封柯打定主意帮他醒醒神。
“……”
却无应声。封柯闭了闭眼,忍无可忍,随手揪了湖里一枝莲蓬,拍在他脸上。
“前川!”
花花公子一张俊脸生怒,咬牙切齿,“同你说正事呢,再装睡,我把你这处院子点了。”
补充道,“我记着这是你刚买下一个月的新宅。”
前川鲤鱼打挺,正襟危坐,沉肃点头。
“适才精神不济,一时走了思,才没回殿下的话,真是罪过。”他整整自己一身玄衣,“殿下是想问季涟之事?我说蹊跷,是因着下头这两条。”
封柯扔了莲蓬,压下无语,合眼道,“说吧。”
11.
“头一条,这位雍王世子从前是羽林卫统领,三年以前,是因羽林卫被乘云宗屠尽,那一战中废了修为。照理说,他爹就是再唯利是图、皇上就是再……即便为了与乘云宗对抗、讨些在九州的名声,也不能教他下场这样凄凉。否则,以后谁还敢为朝廷卖命?”
“有理,这确是不对。第二呢?”
“第二条,就是些旁的逸事了。”
眼见他脸上又浮起那种不大靠谱的笑,封柯及时开口,“我已是回归正途了,你最好别谈什么艳……”
“殿下想哪去了。”前川两手一摊,满眼无奈,“我是说,殿下应也知道,雍王府里同季涟亲情最深的可不是王爷,而是他那个宝贝郡主妹妹。”
当然,也只在季涟眼里是宝贝。
“雍王一直想用郡主搏些筹码,现下郡主前程还没有保障,季涟怎会轻易赴死?再者,以郡主意志,也绝对想保住他一条命。”
“可季涟的确死在正月。”
封柯凝眉,轻松神色亦消失殆尽,“季彦怕扫了父皇过年的兴,硬是连丧事都拖到二月,才草草办了。若说是他动手,也不会有这一番波折了。”
“那便要看,季涟究竟是因何而伤的了。”
前川话音一落,封柯目光骤凛,却见他神情平静,甚无一丝躲闪,而接着往下说。
“若皇上到底不想他活、不想他痊愈。那他不如自行了断,免得反成了郡主的拖累。”
“你……”
已至傍晚,湖面凉风拂过,夕阳色自远处层叠漫开,将前川身影罩在暗里。
封柯早已起身,也与他相对而坐。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下意识在周围转了个圈,而前川心领神会,抬手设下一方结界。
他修为已至金丹后期,甚比长兄都要高出不知多少,这得是何样天赋与经验……
“你知我是为何来浙州吗?”
封柯问。
“在下与殿下初识、做殿下幕僚时候便已知道了。”前川微微翻了个白眼,似是觉得封柯这岔开话头的方向实在拙劣,“殿下是想让我再说一遍?”
封柯竟点点头,“再说一遍。”
前川耸耸肩。
“三年多以前,文阁主循雍王爷旧路,将从前被江王爷堵了回去的那份改革科举的奏议,又递上了朝堂,扬言要在三年以后春闱施行。”
“殿下直言上疏,说此法绝不可行,遭了皇上冷眼,遣到浙州来监军了。如今文将军撤了兵,殿下也就无所事事,留在这儿了,说是什么‘考察’,实则,是不想回京城去,帮太子殿下一块儿促成今年乌烟瘴气的会试吧。”
封柯抬眼,笑笑看他。
“说对一半。”他道,一双眼忽而灼灼明亮,“但,你同明二公子关系那样好,不该不知另一半的吧?”
明家不会因他一时失势,便就放手,这是封柯一早预料之事;遣前川这么个人来做他臂膀,却是意外。
换言之,究竟是帮手,还是监视?
前川甚无一丝慌乱神色。他撑着下巴,倒往封柯面前凑了凑,煞有介事点头道。
“看来明二公子的确慧眼,叫我辅佐殿下,还是有前途的。”
被又是忍无可忍的封柯甩了一脸莲蓬。
“你就一点儿也不心虚?”封柯恨恨道,“明沧也就算了,同明副阁主是一脉相承的面若君子,心若狡狐。现下连你也……”
“我是不心虚。”前川道,“因我知道,我与明二公子,都无害殿下之心,而一意是为殿下能达所愿。”
“其实——”
封柯甫要接话,听了那两字,却如鲠在喉。
他长长吐一口气。
“前川。”他道,“我信你与明沧,毕竟不信也没什么意义。但现下我所说,还望你也信我,勿要觉得是我矫揉造作。”
前川便点头。
“先前这么些年,我其实一直都没那么想同大哥争。”
争太子之位,争还渺渺无期的、甚而他与封甫都不知能不能活着拿到的皇位。他常年混迹民间,于什么修炼法力,更是半点也不上心。
“我信。”他听前川道,“我知道,是明二公子找上了殿下,先说了他揣度出的圣意,劝殿下为九州平民,尽一分力。”
“我说不争。”封柯苦笑道,“是因我还抱着侥幸,觉着大哥也不会袖手旁观。他恩师到底是江王,江王府这几百年来如何,九州修士凡人,没有一个不清楚。”
“大哥正坐着储君位置,不明加站势表态,也合情理,但有江王爷在前,我能看出,大哥心中是有思量的。如妖书案时候,又如季彦上书之时……”
“但江王爷被害以后,他却像是,变了一个人。”
“这中间必有内情。”前川道,话中有劝慰意思,“许是因江王去世受了打击,太子殿下与王爷情谊那样深重……”
封柯却摇头。
“他变了。”他道,“文序那封奏疏过了内阁、下了朱批,公之于世,大哥从头至尾,没说一句话。”
甚与文序和明家兄弟一块儿,施行起新法来了。
“明大人同明二公子可也安然奉旨行事。”
前川跟个局外看客一样,对自己人也挑剔起来,“殿下怎就不怀疑他们?不觉着他们是以殿下做刀、做挡箭牌?”
“那封引得父皇发怒的奏疏,是我自己要写的。”
他道。
“且若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想也如江王一样,折在半路,教我在浙州、在朝廷,自此孤身一人吗?”
话既至此,那“另一半”缘由,更不用明说了。
封柯低下头,手虚虚握了一把,像要抓住已深沉的夜色。
那年冬天,大雪停了以后,明沧告诉我,江王府灭门,是父皇遣季涟和羽林卫去做的。而此事,大哥多半也已知晓了。
羽林卫三百人被杀尽,江沐至今生死不明,江王府一脉,亦就此消亡。
“他们姓明的,哪来这么多祖传的心眼子。”
季彦骂骂咧咧地踹开了门,方才还勉强压着性子维持的王爷风度终究半点不剩了。季涟靠在躺椅上合着眼,死人一样,眉眼间结了一层霜。
没人回应,季彦更添一层怒气。他瞥了季涟一眼,到底挥手叫来侍从,给这屋里点起一个炭炉。
“还知道叫你妹妹帮忙了,搬这些玩意儿来压压药气。人家大小姐可半点儿都不领你的情,丢人现眼。”
季涟仍不搭理这话茬。他偏头向窗外,外头有衣裙颜色一闪而过。
“父王要问明沧那桩事,进展如何了?”他问,话中不掩嘲意,“毕竟,这回也算是我能帮父王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利用一回人家的怜悯之心。”
“明渊和明沧把我当傻子玩。”
季彦狠狠揪下橘子树的一根旁枝,扔在地上。
“这样伎俩我见多了,无非以为捏住我想要的东西了,就要慢慢捞好处,没准还得想法子差使我,跟以前糊弄六皇子似的……”
“看来。”季涟打断他,“父王是已经知道那秘密了?”
“也是今儿刚确认,或该这么说,是听了明沧那几句没用的话,我才敢信那探子。”
季彦笑了笑,却忽朝窗外弹出一道青色弧光。
“雍懿,外面多冷啊,进来听吧?”
即便是在家里,季彦从来也只唤她封号,仿佛这皇室降恩就是她的一切——也的确是她于父亲的唯一利用价值。季上眉面无表情,绕过后窗,从正门迈进了屋。
“阿眉,”季涟低声道,“这不关你事,回房修炼去。”
“雍懿可已经二十三岁了,”季彦嘲讽道,“以前你拦着我,不教她嫁人,现下修炼出什么名堂了?不用说文师了,就是明淳,我看她天赋也比不上!仗着皇后娘娘还宠着,就要无法无天了……”
季上眉敛着眉眼,“父王说的是。”
她顿了顿,刻意忽视季涟焦急神色,道,“是我无能,才教兄长不能好起来,教他们涨了气焰。之后,我婚事听凭父王安排便是。”
“阿眉!”
季涟目光陡厉,撑着椅子便要站起来,却忘了双腿已废,“砰”一声,摔在地上。
季彦坐在原地掰那棵橘子树,纹丝不动,只看着季上眉,笑道,“总算懂事,是本王的好女儿。”
季涟挣扎着,跪在他膝前,几是哀求。
“父王。”他拽上季彦的袍角,“别把阿眉嫁进皇家,她不……”
“父王。”
季上眉几步冲上前,扶着季涟站起来,坐回那把椅子上,手下暗施灵力,抚平他衣下的淤伤。
“女儿还是旧言,一切听凭父王吩咐,然,”她眸光一闪,“女儿也有所求。”
季彦自始至终只冷眼旁观,听到此处,才懒懒道一句,“说吧,求什么?”
未待季上眉应言,他又笑出声,“是求为父给你兄长治病?”
季上眉毫不犹豫地点头,道,“除此之外,还请父王允我登朝,谋个一官半职,为父王出力。”
“这样。”
季彦捋着短须,若有所思,却没立即应下。他道,“近年关了,皇上也不大愿处置政事,过几日我先领你上内阁瞧瞧,朝廷可不如你想的那般。”
“女儿谢父王关心。”
她坐在季涟身边,紧握着他的手腕,再没开口,等着季彦下文。季涟大抵也知,照她性子,事已难挽回,便只躺在椅上,一丝声息也无了。
“既然如此,本王便能将那筹码也告知于你。”
季彦或许本也没有瞒着他们兄妹二人的意思。季上眉一时猜不到他筹谋,也就暗自忖度。而后见窄屋渐升起青光熠熠的结界——季彦极少费这样大的力气,而此时他眼中,竟渐渐燃出点近似于疯狂的情绪来。
季上眉听他一字字道。
“我们季家先祖、开国皇后,原本并非修士,乃是凡人之身,毫无修仙之脉、之机。”
她觉自己浑身血脉,就随他话声一点点变凉。
“这足为证,平民凡人,无仙脉天赋者,也能修炼、也能再得法力,将其世代相传。只要我季家复得此法……”
他声音颤抖得厉害,后面的话,再不能说出来了。他兀自低着头,沉溺在季上眉能猜得出的幻想宏图之中,她是被季涟拽着晃了晃,才发觉自己浑身都已僵冷。
季涟一言未发,只对她摇了摇头。
“此法被皇室握在手里,明家则必然也知内情、也有门路,而这建了数百年的王府,也不见得没有我不知道的秘密。”
季彦已经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他猛地扭过头,一双眼死死盯着季上眉。
“雍懿。”他说,嘴角扬起笑。
“你方才说了,你会帮父王的,对吧?”
数年过去,乘云宗仍同从未存于这世间一般,销声匿迹,甚连一个修士、一点法术留痕也寻不见。然而犯下杀害藩王,又将羽林卫屠尽那样的大罪,朝廷亦绝不可能姑息。于是连带文师和督抚军,也到了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怕逆贼修为高深、难以相战,只怕甚而战无可战。文师已连着两年驻军浙州,甚将南面几州逐山逐水搜过一遍,然了无收获。她往朝廷数次上疏请罪,道自己失职,请辞换人。倒使得文序也惶惑:怕晋阳帝一时变了主意,要以这事由,连最后一点活路也不留给他们兄妹两人。
好在至这年仲夏,晋阳帝又宣闭关,交由太子监国,而后借太子之口,终将这场使朝廷颜面尽失的闹剧完结了。
乘云宗散修皆被列进九州通缉,自此修士入城过镇,皆需道明身份,方可通行。凡言及乘云宗、有所偏袒者,亦按逆党论处。
“季涟是自杀的,你知不知道?”
“在下定是不如殿下消息灵通。不过这事,倒有些蹊跷。”
既是仲夏,浙州便已炎热得紧。封柯寻了张锦席铺在绣湖边凉亭上,而后便不管不顾地往上一躺,半点没有皇子模样。
若是明二公子在。他叹了口气,必然要依什么君子之行,出言规劝,说些身为天潢贵胄,当以礼行事、方可服民云云。
而现下自己身边这位幕僚,则只会在他下首也铺张锦席,寻个不错的阴凉同他一块儿躺。话仍恭谨着,神情已散漫得昏昏欲睡了。
“什么蹊跷?”封柯打定主意帮他醒醒神。
“……”
却无应声。封柯闭了闭眼,忍无可忍,随手揪了湖里一枝莲蓬,拍在他脸上。
“前川!”
花花公子一张俊脸生怒,咬牙切齿,“同你说正事呢,再装睡,我把你这处院子点了。”
补充道,“我记着这是你刚买下一个月的新宅。”
前川鲤鱼打挺,正襟危坐,沉肃点头。
“适才精神不济,一时走了思,才没回殿下的话,真是罪过。”他整整自己一身玄衣,“殿下是想问季涟之事?我说蹊跷,是因着下头这两条。”
封柯扔了莲蓬,压下无语,合眼道,“说吧。”
11.
“头一条,这位雍王世子从前是羽林卫统领,三年以前,是因羽林卫被乘云宗屠尽,那一战中废了修为。照理说,他爹就是再唯利是图、皇上就是再……即便为了与乘云宗对抗、讨些在九州的名声,也不能教他下场这样凄凉。否则,以后谁还敢为朝廷卖命?”
“有理,这确是不对。第二呢?”
“第二条,就是些旁的逸事了。”
眼见他脸上又浮起那种不大靠谱的笑,封柯及时开口,“我已是回归正途了,你最好别谈什么艳……”
“殿下想哪去了。”前川两手一摊,满眼无奈,“我是说,殿下应也知道,雍王府里同季涟亲情最深的可不是王爷,而是他那个宝贝郡主妹妹。”
当然,也只在季涟眼里是宝贝。
“雍王一直想用郡主搏些筹码,现下郡主前程还没有保障,季涟怎会轻易赴死?再者,以郡主意志,也绝对想保住他一条命。”
“可季涟的确死在正月。”
封柯凝眉,轻松神色亦消失殆尽,“季彦怕扫了父皇过年的兴,硬是连丧事都拖到二月,才草草办了。若说是他动手,也不会有这一番波折了。”
“那便要看,季涟究竟是因何而伤的了。”
前川话音一落,封柯目光骤凛,却见他神情平静,甚无一丝躲闪,而接着往下说。
“若皇上到底不想他活、不想他痊愈。那他不如自行了断,免得反成了郡主的拖累。”
“你……”
已至傍晚,湖面凉风拂过,夕阳色自远处层叠漫开,将前川身影罩在暗里。
封柯早已起身,也与他相对而坐。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下意识在周围转了个圈,而前川心领神会,抬手设下一方结界。
他修为已至金丹后期,甚比长兄都要高出不知多少,这得是何样天赋与经验……
“你知我是为何来浙州吗?”
封柯问。
“在下与殿下初识、做殿下幕僚时候便已知道了。”前川微微翻了个白眼,似是觉得封柯这岔开话头的方向实在拙劣,“殿下是想让我再说一遍?”
封柯竟点点头,“再说一遍。”
前川耸耸肩。
“三年多以前,文阁主循雍王爷旧路,将从前被江王爷堵了回去的那份改革科举的奏议,又递上了朝堂,扬言要在三年以后春闱施行。”
“殿下直言上疏,说此法绝不可行,遭了皇上冷眼,遣到浙州来监军了。如今文将军撤了兵,殿下也就无所事事,留在这儿了,说是什么‘考察’,实则,是不想回京城去,帮太子殿下一块儿促成今年乌烟瘴气的会试吧。”
封柯抬眼,笑笑看他。
“说对一半。”他道,一双眼忽而灼灼明亮,“但,你同明二公子关系那样好,不该不知另一半的吧?”
明家不会因他一时失势,便就放手,这是封柯一早预料之事;遣前川这么个人来做他臂膀,却是意外。
换言之,究竟是帮手,还是监视?
前川甚无一丝慌乱神色。他撑着下巴,倒往封柯面前凑了凑,煞有介事点头道。
“看来明二公子的确慧眼,叫我辅佐殿下,还是有前途的。”
被又是忍无可忍的封柯甩了一脸莲蓬。
“你就一点儿也不心虚?”封柯恨恨道,“明沧也就算了,同明副阁主是一脉相承的面若君子,心若狡狐。现下连你也……”
“我是不心虚。”前川道,“因我知道,我与明二公子,都无害殿下之心,而一意是为殿下能达所愿。”
“其实——”
封柯甫要接话,听了那两字,却如鲠在喉。
他长长吐一口气。
“前川。”他道,“我信你与明沧,毕竟不信也没什么意义。但现下我所说,还望你也信我,勿要觉得是我矫揉造作。”
前川便点头。
“先前这么些年,我其实一直都没那么想同大哥争。”
争太子之位,争还渺渺无期的、甚而他与封甫都不知能不能活着拿到的皇位。他常年混迹民间,于什么修炼法力,更是半点也不上心。
“我信。”他听前川道,“我知道,是明二公子找上了殿下,先说了他揣度出的圣意,劝殿下为九州平民,尽一分力。”
“我说不争。”封柯苦笑道,“是因我还抱着侥幸,觉着大哥也不会袖手旁观。他恩师到底是江王,江王府这几百年来如何,九州修士凡人,没有一个不清楚。”
“大哥正坐着储君位置,不明加站势表态,也合情理,但有江王爷在前,我能看出,大哥心中是有思量的。如妖书案时候,又如季彦上书之时……”
“但江王爷被害以后,他却像是,变了一个人。”
“这中间必有内情。”前川道,话中有劝慰意思,“许是因江王去世受了打击,太子殿下与王爷情谊那样深重……”
封柯却摇头。
“他变了。”他道,“文序那封奏疏过了内阁、下了朱批,公之于世,大哥从头至尾,没说一句话。”
甚与文序和明家兄弟一块儿,施行起新法来了。
“明大人同明二公子可也安然奉旨行事。”
前川跟个局外看客一样,对自己人也挑剔起来,“殿下怎就不怀疑他们?不觉着他们是以殿下做刀、做挡箭牌?”
“那封引得父皇发怒的奏疏,是我自己要写的。”
他道。
“且若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想也如江王一样,折在半路,教我在浙州、在朝廷,自此孤身一人吗?”
话既至此,那“另一半”缘由,更不用明说了。
封柯低下头,手虚虚握了一把,像要抓住已深沉的夜色。
那年冬天,大雪停了以后,明沧告诉我,江王府灭门,是父皇遣季涟和羽林卫去做的。而此事,大哥多半也已知晓了。
羽林卫三百人被杀尽,江沐至今生死不明,江王府一脉,亦就此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