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故安其实早知他会来。
大约一月以前,他寄来一只纸折的信鸽,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是道,“姐姐,今岁,我又能陪你过生辰了。”
他从来如此,在信里纸上只讲些极寻常的事,而少谈心绪衷肠。不只因通信不便、恐有疏漏,更因他总愿将这些放在相见时说。彼时眉眼笑意,皆是情丝。
她生辰在深秋。因此话里虽没言明是哪日,她也知是快了。
快了,就快与他见面。时隔六年,于神仙万载存世比较,不过瞬息刹那,而她日日夜夜思量间,再忆起竟也觉绵长。
他将为之事,她亦一概知晓——十六年耗精元修炼、苦苦隐忍等待,终于要走到尽头。
再等一步便好。
却不知……他现下,是何模样了。独自一人时候,究竟过得好是不好。
群臣皆静静立于大殿,无一人挪步出声。晋阳帝已下了令,要诸臣在这儿等着看看,这位顾氏后人顾江是何方人物。内侍自也传了令至户部,令仙凡两部官员都立即查证户籍,看此人是否为真。
然他们马上便知,这些查阅尽是徒劳了。
殿中死寂,甚无衣料摩擦之响。晋阳帝威压渐释,百官垂首低眸。
因旨意为即刻入宫面圣,不到三炷香时辰,顾江便已从南城永定门到了皇城、踏上了朝殿门前玉阶。
故安立于列前,闭眼静心,并未回头。只听极轻的软靴声踏着白玉石,步步走近了、走到她身边,而后撩起衣袍,跪了下去。
那衣角带起一阵柔和的风,她恍惚间闻见了桃花香气,眼前却是一片素白。
他声如冷玉丝帛,温和疏离。
“草民顾江,蒙州顾氏后人,多年隐修于蒙北罗山,今特有仙器,要献与皇上。”
晋阳帝气势在他“仙器”那两字落地时便变了。
故安在朝六年,从未见这位帝王失态。然他这回却骤然起身,威压陡重,满殿群臣霎时跪下,静如幽冥地府。
又只半刻,他便开了尊口。
“太子、内阁与国师留下。其余人等,退朝离殿。”
封慈岂不知这样做更会使流言漫天,但那是后话——此时此刻,他已顾不得什么朝局权衡了。
最后一个官员踏出大殿门槛时候,一道银光如罩,缓缓升起,严密笼住整个正殿。
“你说有仙器献上,此话可当真?”
晋阳帝还未再有动静,封甫却先出言,无疑是他揣测帝王心意之果。皇帝面上确未有不满,而是静静等着下文。
故安垂眼,目光紧紧钉在地面。
“草民无论如何不敢欺君。”她听见顾江道。
“世人谁不知晓。九州两样仙器,一为天子剑,藏于皇室内库;一为上古秘籍,但已随江王府世子失踪而失传。你……”
封甫声音戛然而止,殿中凝气如冰,全待顾江答话。
“正如殿下所言。”顾江又一叩首,“草民手中这件仙器,正是从江王世子处而来。”
十六年前,世子家中遭难,孤身逃亡至罗山,为草民所救。然实在伤重,纵草民用尽灵草仙丹,也难回天。世子临终之前,已口不能言,只将这仙器赠与草民,而后望着京城方向,断了气。
草民妄下思量,觉世子许是想将这秘法交与家人。可辗转才知,江王府已惨遭灭门,无一生还。那必然是想把它交还皇家了。
“既然如此,”晋阳帝缓缓道,“你为何等到十六年后,才来京城?”
“还请皇上恕草民多疑之罪。”
故安从他话中隐隐听出一丝笑意,掩在极端的柔和里,“草民窃想,若世子并无他虑,大可于逃难那晚求救于皇城。御前侍卫该不会将他拒之门外吧?”
“大胆!”
这一声是文序代晋阳帝父子怒喝而出,故安余光见明沧身形一动,她慢慢挺直脊背,亦随他转身,终于朝跪在地上的顾江看了过去。
不过一眼,她便僵立原处,眉眼神情与殿中几人都是一样,只余震惊。
那是与子桑君白慕尘一模一样的一张脸。
弦月眉、青玉簪、桃花眼,俊美无双,勾魂夺魄。他一身白衣,身形清瘦,却风骨俱足,与她从前在三梵、在九重天所见,几分毫不差。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一天终于还是到来。从他少年时容貌变化、手中生出莲火时起,她就已明白。也是因此,才不需再用面具、不需再多有掩饰,因他已全然不是江沐了。
只欠……欠那股风流意气、任性恣睢。顾江气质沉郁,如雪中残竹,时时恐将枯败。多半是这六年耗费身体过度,甚于肉身有损。
眼眶难以自抑地泛起酸痛,故安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雪崩般翻涌的情绪。眼尾那一滴泪,顺着宛转旧忆中的桃花溯流而归。
她在心里念,念出许许多多连自己都听不清的话。
“草民所言,均是恳切之语。且正是因相信世子顾虑之人不在此殿当中,才敢坦诚相告。”
顾江言语平静,并无一丝慌乱。见晋阳帝仍未答话,才又道,“至于为何要等十六年,则是因草民谨慎。世子当年虽有令牌玉镯为证,又有秘法在身,但因各处皆传乘云妖宗祸世,草民唯恐有诈,故决心以自己为试验,一探秘籍真假。”
话音甫落,便听季上眉笑了一声。
“说什么为君分忧,”她道,“实则是怕死吧?”
先将自己境界修炼至世间难寻敌手,这样不论是皇城真有什么心怀叵测的旁人,还是当权者为祸首,都能保下自己一条命。
“这位大人说笑了。”顾江道,“为人者,谁不怕死呢?”
而后又转向晋阳帝,“草民修炼十六年,如皇上所见,已有小成,方敢确认此事,来京城献宝。只是这秘法晦涩,恐还得草民加以讲解传授,才可为皇上所用。”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书简,在众人利刃般注目中,将它高举过头顶,奉与御座上的帝王。
“明渊,你先说。不必顾虑太子和太子妃。雍懿,不过也是她借来的助力罢了,眼下雍懿还是得力的。”
“依臣愚见,国师性情不群、身无法力,于朝局中却老练,不是一般人物。且她虽是太子妃宫中的人,却身世不详、来意不明……臣有些隐忧。”
“隐忧,忧的是朕,不知朕为何知道这些,也要封她做国师,掌这么重的监察权柄,对吧?”
“儿臣之意与明大人相同。监察一权,从前江家坐了数百年王位,尚未握稳。父皇又为何要扶持她在朝中立足?仅是因她不属世家势力、行事公平?可她暗中所为,明明与父皇圣意相悖……”
“是相悖,朕都知道。可朕必须将她留下,留在京城里、留在皇城。不用这么大的官位、不给她些机会,怎么留得住啊。”
与将她留下这事相比,先前那些谋划心计,都已无足轻重,都可暂且搁下、使朕容忍——
凡人,岂能与神相比。
“朕既已修至元婴境,自也能看穿元神、感应皇域。从他入城时候,朕便知晓他境界了……明沧,你先说说吧。”
“臣窃以为,此人所说三分真、七分假:仙器是否为真,皇上一验便知,不必臣多有揣测;至于有关江王世子之言……”
“你但说无妨。”
“臣不敢违拗圣意,但请皇上恕臣之罪:臣以为,此人并非救世子于危难,而多半是贪图仙器、存心加害。这样,他十六年后方现身皇城,又修为鼎盛之事,最能说通。”
“太子,你如何看。”
“儿臣亦觉,此人是加害江沐之凶手。但儿臣心中,亦有疑虑:若他是这样得了仙器,为何不私藏到底、修炼登仙,而是要来皇城?儿臣不信他真是心怀君父、大公无私之人。”
“自然不是。且那私心不是昭然若揭?朕最得力的臣子,和最看好的儿子,竟都看不出?”
如此贪心不足之辈,定不会满足于登仙飞升,还要在凡世也得九州、坐那万人之上的位置。不入皇城,怎能得手?
朕倒要看看,他想用什么手段谋皇位。
19.
经户部与世官籍部一同查证,蒙州北确有一旧族顾氏世代居于罗山之下。顾氏于宛朝开国时尚为蒙州大户,但因后辈数百年间修炼不济,便渐渐衰落为为凡俗平庸之辈了。主脉旁支各散于蒙州,也确有一支长居于罗山之中。
然这一旁支人丁凋零,更容易查证——往前翻阅一百年,其中却没有一个叫做“顾江”的子弟。
顾江则答对:世子所赠秘籍,于我有再造之恩,为铭此恩情,方改了名字。至于原本叫做什么,实如飘萍,不必深究。
他形容虽柔眉顺眼,极尽温和,话中却狂得很,几教在场臣子都胆战心惊。晋阳帝竟并未发作,反倒点了点头,叫他留下密谈。
而顾江再出皇城时,便已摇身一变、腰挂令牌,成为御龙卫的摄事军师了。
“这仙器果然是传说中是一样,晦涩难懂,须用心了悟。”
晋阳帝合上秘籍,放至手边,紧紧按着,道,“你辛苦了。”
这话中显然有深意。顾江却只作听不出,微微垂首,道,“皇上谬赞。如季大人所言,草民确有私心。”
方才一番交锋,殿中几人也都露了姓名身份。季上眉在皇宫中虽是一品郡主、太子妃,在朝中则不愿听人如此称呼。
“用人不疑。”
晋阳帝笑道,“方才听你说,愿将十六年间悟出的修炼之法传与朕,此话可当真?”
“适才是草民失言。传授不敢当,也同献宝一样,是献与皇上罢了。”
晋阳帝笑意更深。
“好。”
他道。而后起身走下玉阶,步至他面前。
“朕修为已至元婴,不急于一时。然自十六年前羽林卫覆灭后,皇城御龙卫便有些势单力薄。依朕意思,你便先领御龙卫修炼吧。”
“草民遵旨。”
“也该给你个官职。”晋阳帝道,低头望着青年单薄的脊背,“封你为御龙卫摄事军师,如何?”
“臣,谢皇上恩典。”
顾江语气淡然。这也不出晋阳帝意料,他便站在那里,居高临下打量顾江那张俊美出尘的脸。
只是苍白了些。照理说以如是修为,炼体也该登峰,不该是虚弱之相。
他定还有秘密瞒着。
“御龙卫统领如今是朕,但中有一百人,已交由太子去做事。朕再给你一百人,让他们随你修炼。”
晋阳帝坐回龙椅,又翻起那本秘籍来。
“皇上这般信任,臣不敢有所欺瞒。皇上尽可容臣禀报,再行决断。”
晋阳帝并未抬眼。
“你说。”
“皇上也知,九州灵气不盛,才是修士常于化神之前遇瓶颈之根本。而此法之所以能够修炼甚速,使人触登仙之门,核心是在以他物代灵气。而这助力,正是人之精元。”
萧瑟堂风被死死挡在隔绝结界之外,室内冷寂,且愈发冰凉刺骨。顾江纹丝不动,虽未抬头,上座中晋阳帝神情,他也能猜到八九分。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又开口。
“你是想说。”他声色中竟有些柔和意味。
“要耗费精元,怕他们、或是朕有顾虑?”
“依臣所见,不过是选择。既要登仙一搏,必有代价。”
又是片刻寂静。
晋阳帝放声大笑,短促两声,似剑如锋,刺入顾江耳中。
“你既明白这道理,便让他们自己选就是。”
顾江叩首,“臣明白了。”
“另有一言,或暂与此无关,但臣愿对皇上坦明心迹。”
“臣入皇城献宝,除是世子所托,还因……臣以为朝廷十五年前变革科举,实为圣明之策。”
新安顿布置的顾府地处东城与南城交界,正与从前江王府相隔不远。府中既无仆役,也无守卫,仅有顾江一人。他似是因体弱易惫而懒于出门奔走、购置物件,于是买了座现成齐全的宅邸——主人原是个京中无名富户,恰要与家人一同搬去南州。本还有月余才成行,但因顾江开出了惊人价码,又有御龙卫背景,也就痛快地改了计划,将宅院给他了。
至此,这消息便迅而传遍京城:二百年过去,终于又有修士将登化神,且非出于皇家。而皇上竟宽和如此,生爱才之心,甚将其收入御龙卫。
要知皇室之所以为皇室,正因于修炼上有垄断之力,更毋论先前十数年间已在民间掀起几番滔天波澜的科举新法,亦尽显露出晋阳帝铁腕。他这截然不同态度,才是教人议论揣测的所在。
京中不少官员看此事,都觉皇上是因忌惮顾江修为,才暂且忍耐他狂妄作风。待到有了应对之法,再一举……
总之,顾江虽不登朝堂,却有了翻云覆雨手,就此搅入朝局中来。
月明星朗,夜风湿冷,顺着故安打开的窗牖拂过床帏。她习惯向来是如此,冷意是雪原常态,更能使人心绪清明。烛火未灭,她尚要静心入定一会儿,正是一根蜡烛燃尽的时间。
却忽听得清脆敲门声。
门槛之外,月色清辉正如大雪遮地,又半洒衣衫。故安站在打开的门扇之间,怔怔望着顾江带笑的眼。
“姐姐。”他轻声道,“对不起,让你……等得太久了。”
“姐姐还是同从前一样。这么大的国师府,除去姐姐,竟连一人也没有。”
床帏和窗扇便都关紧了。顾江安宁地躺在床里,被故安用被子裹成一团,且并没挣扎,只笑吟吟看着她一切动作,再趁她不备,一把将她也拽进锦被里。
故安不防,陡然被他抱了个满怀,两人挨得极近,几乎鼻尖相碰。她心底一动,甫生绮念,便见顾江往下蹭了蹭,脑袋埋在她脖颈之间,激出磨人的热和痒。
她闭了闭眼,无奈地叹一口气,手心顺着他长发抚了抚。
“你知我不喜欢外人。”她道,“且若有闲杂人,你不更是不便进来?现下这府邸周围,还有皇帝的眼线呢。”
“我连皇帝的眼线都能避开,就更不必在乎姐姐府里的几个仆从啦。”他话里有转瞬即逝的骄傲意味,“姐姐也知,唯有境界高深至万无一失,我才能踏出这一步。”
才能踏出辽丹镇,来京中寻你。从前连信也不敢送,只是因相隔太远、修为不深,惧怕出什么疏漏,反害了你。
晋阳帝定已遣人往罗山去查,但他即便查到辽丹镇,也不会知道我曾在那儿,与姐姐一起生活过十年的。
这模样便与朝堂上那个温润柔和、出言却狂妄的青年判若两人了。酸涩与迟来的熟稔一块儿,在故安心中搅作流泪的冲动,她紧了紧抱着他的手。
“不必道歉。”她说,“不久,一点儿也不久。我更愿你多在那儿住些时候,不是不想同你见面,而是……”
而是愿你修炼得慢些,即便要耗精元,也不要这般亏空身体,竟至已经外显的地步。
果然,我不在,你就不听话了。
“我明白,姐姐。”
他话声柔和,恍惚间使她如坠回忆梦幻,在那五色流动的秘境中,在血色群山之下,他也是这样对她说——
“好啦,这回是我的错。”
“姐姐,我以后不会啦。”
不必再用此法修炼,因我一切准备,都已齐全,只待将它们做份大礼,送与晋阳帝、送与一众贪心之辈。
顾江话毕,便抬眼专心看着故安。她若有所思,愣愣盯着一处瞧,只还坚定抱着他。
他心神涌动,身上仍被衣料覆盖的地方,都微微渗出汗来。
不是热……故安是习惯了,总觉得他怕冷,因此常将厚被子往他身上盖,但他实则也不会热。
鬼使神差般,他伸出手去,轻轻触碰那个珠银面具,面具之下,藏的是玉骨冰肌,是尘世之外、他大抵永远也不会知道的秘闻。而指尖冰凉的瞬息,心口也传来久违刺痛。
近年心境平和,这绞痛之症,他原本许久都未犯过了。
他只是望进她的眼,那之中有连绵雪山,重叠高耸,熠熠生光,而又让他探不到尽头。
这一切早在他心底生根发芽,而此时此刻,在时隔六年,终于又与她重逢、与她相拥时候,刹那间蔓延血肉、唤醒魂灵。
是了。他想。
是魂灵。
故安其实早知他会来。
大约一月以前,他寄来一只纸折的信鸽,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是道,“姐姐,今岁,我又能陪你过生辰了。”
他从来如此,在信里纸上只讲些极寻常的事,而少谈心绪衷肠。不只因通信不便、恐有疏漏,更因他总愿将这些放在相见时说。彼时眉眼笑意,皆是情丝。
她生辰在深秋。因此话里虽没言明是哪日,她也知是快了。
快了,就快与他见面。时隔六年,于神仙万载存世比较,不过瞬息刹那,而她日日夜夜思量间,再忆起竟也觉绵长。
他将为之事,她亦一概知晓——十六年耗精元修炼、苦苦隐忍等待,终于要走到尽头。
再等一步便好。
却不知……他现下,是何模样了。独自一人时候,究竟过得好是不好。
群臣皆静静立于大殿,无一人挪步出声。晋阳帝已下了令,要诸臣在这儿等着看看,这位顾氏后人顾江是何方人物。内侍自也传了令至户部,令仙凡两部官员都立即查证户籍,看此人是否为真。
然他们马上便知,这些查阅尽是徒劳了。
殿中死寂,甚无衣料摩擦之响。晋阳帝威压渐释,百官垂首低眸。
因旨意为即刻入宫面圣,不到三炷香时辰,顾江便已从南城永定门到了皇城、踏上了朝殿门前玉阶。
故安立于列前,闭眼静心,并未回头。只听极轻的软靴声踏着白玉石,步步走近了、走到她身边,而后撩起衣袍,跪了下去。
那衣角带起一阵柔和的风,她恍惚间闻见了桃花香气,眼前却是一片素白。
他声如冷玉丝帛,温和疏离。
“草民顾江,蒙州顾氏后人,多年隐修于蒙北罗山,今特有仙器,要献与皇上。”
晋阳帝气势在他“仙器”那两字落地时便变了。
故安在朝六年,从未见这位帝王失态。然他这回却骤然起身,威压陡重,满殿群臣霎时跪下,静如幽冥地府。
又只半刻,他便开了尊口。
“太子、内阁与国师留下。其余人等,退朝离殿。”
封慈岂不知这样做更会使流言漫天,但那是后话——此时此刻,他已顾不得什么朝局权衡了。
最后一个官员踏出大殿门槛时候,一道银光如罩,缓缓升起,严密笼住整个正殿。
“你说有仙器献上,此话可当真?”
晋阳帝还未再有动静,封甫却先出言,无疑是他揣测帝王心意之果。皇帝面上确未有不满,而是静静等着下文。
故安垂眼,目光紧紧钉在地面。
“草民无论如何不敢欺君。”她听见顾江道。
“世人谁不知晓。九州两样仙器,一为天子剑,藏于皇室内库;一为上古秘籍,但已随江王府世子失踪而失传。你……”
封甫声音戛然而止,殿中凝气如冰,全待顾江答话。
“正如殿下所言。”顾江又一叩首,“草民手中这件仙器,正是从江王世子处而来。”
十六年前,世子家中遭难,孤身逃亡至罗山,为草民所救。然实在伤重,纵草民用尽灵草仙丹,也难回天。世子临终之前,已口不能言,只将这仙器赠与草民,而后望着京城方向,断了气。
草民妄下思量,觉世子许是想将这秘法交与家人。可辗转才知,江王府已惨遭灭门,无一生还。那必然是想把它交还皇家了。
“既然如此,”晋阳帝缓缓道,“你为何等到十六年后,才来京城?”
“还请皇上恕草民多疑之罪。”
故安从他话中隐隐听出一丝笑意,掩在极端的柔和里,“草民窃想,若世子并无他虑,大可于逃难那晚求救于皇城。御前侍卫该不会将他拒之门外吧?”
“大胆!”
这一声是文序代晋阳帝父子怒喝而出,故安余光见明沧身形一动,她慢慢挺直脊背,亦随他转身,终于朝跪在地上的顾江看了过去。
不过一眼,她便僵立原处,眉眼神情与殿中几人都是一样,只余震惊。
那是与子桑君白慕尘一模一样的一张脸。
弦月眉、青玉簪、桃花眼,俊美无双,勾魂夺魄。他一身白衣,身形清瘦,却风骨俱足,与她从前在三梵、在九重天所见,几分毫不差。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一天终于还是到来。从他少年时容貌变化、手中生出莲火时起,她就已明白。也是因此,才不需再用面具、不需再多有掩饰,因他已全然不是江沐了。
只欠……欠那股风流意气、任性恣睢。顾江气质沉郁,如雪中残竹,时时恐将枯败。多半是这六年耗费身体过度,甚于肉身有损。
眼眶难以自抑地泛起酸痛,故安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雪崩般翻涌的情绪。眼尾那一滴泪,顺着宛转旧忆中的桃花溯流而归。
她在心里念,念出许许多多连自己都听不清的话。
“草民所言,均是恳切之语。且正是因相信世子顾虑之人不在此殿当中,才敢坦诚相告。”
顾江言语平静,并无一丝慌乱。见晋阳帝仍未答话,才又道,“至于为何要等十六年,则是因草民谨慎。世子当年虽有令牌玉镯为证,又有秘法在身,但因各处皆传乘云妖宗祸世,草民唯恐有诈,故决心以自己为试验,一探秘籍真假。”
话音甫落,便听季上眉笑了一声。
“说什么为君分忧,”她道,“实则是怕死吧?”
先将自己境界修炼至世间难寻敌手,这样不论是皇城真有什么心怀叵测的旁人,还是当权者为祸首,都能保下自己一条命。
“这位大人说笑了。”顾江道,“为人者,谁不怕死呢?”
而后又转向晋阳帝,“草民修炼十六年,如皇上所见,已有小成,方敢确认此事,来京城献宝。只是这秘法晦涩,恐还得草民加以讲解传授,才可为皇上所用。”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书简,在众人利刃般注目中,将它高举过头顶,奉与御座上的帝王。
“明渊,你先说。不必顾虑太子和太子妃。雍懿,不过也是她借来的助力罢了,眼下雍懿还是得力的。”
“依臣愚见,国师性情不群、身无法力,于朝局中却老练,不是一般人物。且她虽是太子妃宫中的人,却身世不详、来意不明……臣有些隐忧。”
“隐忧,忧的是朕,不知朕为何知道这些,也要封她做国师,掌这么重的监察权柄,对吧?”
“儿臣之意与明大人相同。监察一权,从前江家坐了数百年王位,尚未握稳。父皇又为何要扶持她在朝中立足?仅是因她不属世家势力、行事公平?可她暗中所为,明明与父皇圣意相悖……”
“是相悖,朕都知道。可朕必须将她留下,留在京城里、留在皇城。不用这么大的官位、不给她些机会,怎么留得住啊。”
与将她留下这事相比,先前那些谋划心计,都已无足轻重,都可暂且搁下、使朕容忍——
凡人,岂能与神相比。
“朕既已修至元婴境,自也能看穿元神、感应皇域。从他入城时候,朕便知晓他境界了……明沧,你先说说吧。”
“臣窃以为,此人所说三分真、七分假:仙器是否为真,皇上一验便知,不必臣多有揣测;至于有关江王世子之言……”
“你但说无妨。”
“臣不敢违拗圣意,但请皇上恕臣之罪:臣以为,此人并非救世子于危难,而多半是贪图仙器、存心加害。这样,他十六年后方现身皇城,又修为鼎盛之事,最能说通。”
“太子,你如何看。”
“儿臣亦觉,此人是加害江沐之凶手。但儿臣心中,亦有疑虑:若他是这样得了仙器,为何不私藏到底、修炼登仙,而是要来皇城?儿臣不信他真是心怀君父、大公无私之人。”
“自然不是。且那私心不是昭然若揭?朕最得力的臣子,和最看好的儿子,竟都看不出?”
如此贪心不足之辈,定不会满足于登仙飞升,还要在凡世也得九州、坐那万人之上的位置。不入皇城,怎能得手?
朕倒要看看,他想用什么手段谋皇位。
19.
经户部与世官籍部一同查证,蒙州北确有一旧族顾氏世代居于罗山之下。顾氏于宛朝开国时尚为蒙州大户,但因后辈数百年间修炼不济,便渐渐衰落为为凡俗平庸之辈了。主脉旁支各散于蒙州,也确有一支长居于罗山之中。
然这一旁支人丁凋零,更容易查证——往前翻阅一百年,其中却没有一个叫做“顾江”的子弟。
顾江则答对:世子所赠秘籍,于我有再造之恩,为铭此恩情,方改了名字。至于原本叫做什么,实如飘萍,不必深究。
他形容虽柔眉顺眼,极尽温和,话中却狂得很,几教在场臣子都胆战心惊。晋阳帝竟并未发作,反倒点了点头,叫他留下密谈。
而顾江再出皇城时,便已摇身一变、腰挂令牌,成为御龙卫的摄事军师了。
“这仙器果然是传说中是一样,晦涩难懂,须用心了悟。”
晋阳帝合上秘籍,放至手边,紧紧按着,道,“你辛苦了。”
这话中显然有深意。顾江却只作听不出,微微垂首,道,“皇上谬赞。如季大人所言,草民确有私心。”
方才一番交锋,殿中几人也都露了姓名身份。季上眉在皇宫中虽是一品郡主、太子妃,在朝中则不愿听人如此称呼。
“用人不疑。”
晋阳帝笑道,“方才听你说,愿将十六年间悟出的修炼之法传与朕,此话可当真?”
“适才是草民失言。传授不敢当,也同献宝一样,是献与皇上罢了。”
晋阳帝笑意更深。
“好。”
他道。而后起身走下玉阶,步至他面前。
“朕修为已至元婴,不急于一时。然自十六年前羽林卫覆灭后,皇城御龙卫便有些势单力薄。依朕意思,你便先领御龙卫修炼吧。”
“草民遵旨。”
“也该给你个官职。”晋阳帝道,低头望着青年单薄的脊背,“封你为御龙卫摄事军师,如何?”
“臣,谢皇上恩典。”
顾江语气淡然。这也不出晋阳帝意料,他便站在那里,居高临下打量顾江那张俊美出尘的脸。
只是苍白了些。照理说以如是修为,炼体也该登峰,不该是虚弱之相。
他定还有秘密瞒着。
“御龙卫统领如今是朕,但中有一百人,已交由太子去做事。朕再给你一百人,让他们随你修炼。”
晋阳帝坐回龙椅,又翻起那本秘籍来。
“皇上这般信任,臣不敢有所欺瞒。皇上尽可容臣禀报,再行决断。”
晋阳帝并未抬眼。
“你说。”
“皇上也知,九州灵气不盛,才是修士常于化神之前遇瓶颈之根本。而此法之所以能够修炼甚速,使人触登仙之门,核心是在以他物代灵气。而这助力,正是人之精元。”
萧瑟堂风被死死挡在隔绝结界之外,室内冷寂,且愈发冰凉刺骨。顾江纹丝不动,虽未抬头,上座中晋阳帝神情,他也能猜到八九分。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又开口。
“你是想说。”他声色中竟有些柔和意味。
“要耗费精元,怕他们、或是朕有顾虑?”
“依臣所见,不过是选择。既要登仙一搏,必有代价。”
又是片刻寂静。
晋阳帝放声大笑,短促两声,似剑如锋,刺入顾江耳中。
“你既明白这道理,便让他们自己选就是。”
顾江叩首,“臣明白了。”
“另有一言,或暂与此无关,但臣愿对皇上坦明心迹。”
“臣入皇城献宝,除是世子所托,还因……臣以为朝廷十五年前变革科举,实为圣明之策。”
新安顿布置的顾府地处东城与南城交界,正与从前江王府相隔不远。府中既无仆役,也无守卫,仅有顾江一人。他似是因体弱易惫而懒于出门奔走、购置物件,于是买了座现成齐全的宅邸——主人原是个京中无名富户,恰要与家人一同搬去南州。本还有月余才成行,但因顾江开出了惊人价码,又有御龙卫背景,也就痛快地改了计划,将宅院给他了。
至此,这消息便迅而传遍京城:二百年过去,终于又有修士将登化神,且非出于皇家。而皇上竟宽和如此,生爱才之心,甚将其收入御龙卫。
要知皇室之所以为皇室,正因于修炼上有垄断之力,更毋论先前十数年间已在民间掀起几番滔天波澜的科举新法,亦尽显露出晋阳帝铁腕。他这截然不同态度,才是教人议论揣测的所在。
京中不少官员看此事,都觉皇上是因忌惮顾江修为,才暂且忍耐他狂妄作风。待到有了应对之法,再一举……
总之,顾江虽不登朝堂,却有了翻云覆雨手,就此搅入朝局中来。
月明星朗,夜风湿冷,顺着故安打开的窗牖拂过床帏。她习惯向来是如此,冷意是雪原常态,更能使人心绪清明。烛火未灭,她尚要静心入定一会儿,正是一根蜡烛燃尽的时间。
却忽听得清脆敲门声。
门槛之外,月色清辉正如大雪遮地,又半洒衣衫。故安站在打开的门扇之间,怔怔望着顾江带笑的眼。
“姐姐。”他轻声道,“对不起,让你……等得太久了。”
“姐姐还是同从前一样。这么大的国师府,除去姐姐,竟连一人也没有。”
床帏和窗扇便都关紧了。顾江安宁地躺在床里,被故安用被子裹成一团,且并没挣扎,只笑吟吟看着她一切动作,再趁她不备,一把将她也拽进锦被里。
故安不防,陡然被他抱了个满怀,两人挨得极近,几乎鼻尖相碰。她心底一动,甫生绮念,便见顾江往下蹭了蹭,脑袋埋在她脖颈之间,激出磨人的热和痒。
她闭了闭眼,无奈地叹一口气,手心顺着他长发抚了抚。
“你知我不喜欢外人。”她道,“且若有闲杂人,你不更是不便进来?现下这府邸周围,还有皇帝的眼线呢。”
“我连皇帝的眼线都能避开,就更不必在乎姐姐府里的几个仆从啦。”他话里有转瞬即逝的骄傲意味,“姐姐也知,唯有境界高深至万无一失,我才能踏出这一步。”
才能踏出辽丹镇,来京中寻你。从前连信也不敢送,只是因相隔太远、修为不深,惧怕出什么疏漏,反害了你。
晋阳帝定已遣人往罗山去查,但他即便查到辽丹镇,也不会知道我曾在那儿,与姐姐一起生活过十年的。
这模样便与朝堂上那个温润柔和、出言却狂妄的青年判若两人了。酸涩与迟来的熟稔一块儿,在故安心中搅作流泪的冲动,她紧了紧抱着他的手。
“不必道歉。”她说,“不久,一点儿也不久。我更愿你多在那儿住些时候,不是不想同你见面,而是……”
而是愿你修炼得慢些,即便要耗精元,也不要这般亏空身体,竟至已经外显的地步。
果然,我不在,你就不听话了。
“我明白,姐姐。”
他话声柔和,恍惚间使她如坠回忆梦幻,在那五色流动的秘境中,在血色群山之下,他也是这样对她说——
“好啦,这回是我的错。”
“姐姐,我以后不会啦。”
不必再用此法修炼,因我一切准备,都已齐全,只待将它们做份大礼,送与晋阳帝、送与一众贪心之辈。
顾江话毕,便抬眼专心看着故安。她若有所思,愣愣盯着一处瞧,只还坚定抱着他。
他心神涌动,身上仍被衣料覆盖的地方,都微微渗出汗来。
不是热……故安是习惯了,总觉得他怕冷,因此常将厚被子往他身上盖,但他实则也不会热。
鬼使神差般,他伸出手去,轻轻触碰那个珠银面具,面具之下,藏的是玉骨冰肌,是尘世之外、他大抵永远也不会知道的秘闻。而指尖冰凉的瞬息,心口也传来久违刺痛。
近年心境平和,这绞痛之症,他原本许久都未犯过了。
他只是望进她的眼,那之中有连绵雪山,重叠高耸,熠熠生光,而又让他探不到尽头。
这一切早在他心底生根发芽,而此时此刻,在时隔六年,终于又与她重逢、与她相拥时候,刹那间蔓延血肉、唤醒魂灵。
是了。他想。
是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