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若不是顾江不能在国师府久留,两人便险些要就着外头阴沉昏暗的天色磨到床上去。花枝四落、方桌半掀,故安伏在他胸口,丝丝扯着衣襟上的绡绸。

    桃花香气使她心中安然,半日、或说是许久以来的身心疲倦便转作困意,如平缓春水,却随顾江呼吸起伏,跃出细碎的火苗。

    “姐姐。”

    他忽然开口,声音虽低,却并不慌乱。

    “有客来访。”

    季上眉踏进这画室门槛时候,便闻见桃花香气。

    她算国师府常客,大抵正因行事坦荡,明暗野心都写在脸上,反少教晋阳帝生疑。她与故安关系也不是秘密,因此两人虽政见相悖,在旁人看来,还能称得上是朋友。

    因府中无人,故安也听不见通传。她是敲了外间门,等主人应声准入,才走到二进画室。故安从矮榻上起身迎她,屋里却还坐着个她不大想见到的人。

    “郡主来访,我有失远迎。”故安道,“恰巧顾先生也在这儿,送御龙卫的公文来。郡主便一块儿坐下,喝口茶吧。”

    顾江是在季上眉刚至府门时,便有所感知。急捏几个法诀将狼藉屋子收拾了,再一落座,季上眉的敲门声已响了。

    故安新沏上的茶水还没泡开,季上眉瞟一眼顾江,话却不客气,“倒是我来得不巧。”

    顾江随即对她态度心领神会:两人现下虽都是为晋阳帝做事,季上眉却总看不惯他。他则因季彦、季涟之故,也摆不出什么好脸色和真心笑容。

    “在下的公文已交接毕,便不叨扰郡主和国师大人了。”

    他话声泠泠如玉,圆润温和,微一躬身,飘然而去,踏入画堂外的雨幕之中。季上眉望了望他的背影,叹一口气。

    “我本无赶客之意。”

    季上眉是郡主出身,从小周旋皇家,虽骄纵了些,也该是心思玲珑、言语周全。即便不喜顾江,今日行状也有些异样了。

    茶香已溢,故安为她换了新茶盏,并不点破,而安抚道,“无妨。我还要谢郡主为我送走这尊大佛。”

    季上眉知他两人是三四年都作对,也知那公文里写的不是什么好事,因而对此言不疑有他。她看了看茶案旁点燃的香炉,“你何时喜欢上香料了,还是花果香,这桃花……”

    故安心中长出一口气——还好她及时藏了花,又从卧房搬出香炉来做样子。她只笑笑,并未答话,转而问道,“郡主今日来,大抵不是只为闻闻我的香吧?”

    “没想瞒你。”

    季上眉喝一口茶,道,“太子殿下近日不大对劲。”

    说是“近日”,实则要从最初算起,已有两三年之久。她与封甫本就是表面夫妻,至多有些自小的兄妹之情,平日朝堂互不相扰,生活中则勉强关心,仅此而已。

    但这些日子,封甫竟在她身上放了更眼色,乃至连行踪也追问起来。

    “太子殿下许是嫌我插手政事过多了。”季上眉冷笑,“我若成了股肱之臣,还怎么做他母仪天下的皇后。不过他担心得也太早,皇上还稳稳当当地……”

    “我看不然。”故安道,“殿下于朝局冷眼旁观,且郡主是为皇上谋划动作,他不能直接掣肘。”

    “你也知他是不能‘直接’拦着我。可不就用这点儿暗示,告诉我该自请辞官,回东宫做太子妃了。不过,”季上眉勾唇一笑,天色渐晚,黄昏幽光透过雨丝,打在她官袍上。

    “殿下或是单看我们做的事不惯,也说不定。毕竟他对御龙卫这位顾军师、顾先生,可就不是只提醒几句这么简单了。”

    太子封甫的确有些奇怪。

    对他显露出的敌意,似乎不止来自于他做皇帝爪牙的不满、来自于笃定他杀了江沐的恨,还有些他看不出的隐晦颜色,被遮掩于眼眸层叠的黑之下。

    到底是要做帝王……顾江想,心中亦生出几丝隐忧:但愿往后太子这些心计,不会用于姐姐身上。

    不过以姐姐心性,大约也不会再留于朝廷了吧?

    他想至此处时,正踏入明府大门。这日是奉晋阳帝之命来为明渊送宫中年节赏赐。照理说应由内侍,连同明沧的一块儿送来,但明渊毕竟已经辞官,明淳又并未去做世官,便以皇帝私库名义,遣他跑这一趟。

    明沧与太子想法该是一样,将他视作杀了江沐的凶手、与晋阳帝一般毒辣的人物。如此还能对着他笑容温和、翩翩有礼——不愧是能立起乘云宗的世家。

    “小女理应自来谢恩,不巧是前些日子到南州游玩,此时大抵仍在路上。还请顾先生替我向圣上请罪。”

    “明大人客气。不过如今乘云妖宗尚未归案,动作也频,听闻又在秦州、鄂州寻了几个地方官的麻烦。明大人容小姐独自出远门,竟无有担忧?”

    明渊与明沧已听惯了他这般八面玲珑的话,两面都极擅客套,反倒是使人得心应手的攀谈。明沧道,“内侄女这些年来勤于修炼,略有小成,自保还是容易。且兄长遣了家中许多有些实力的侍卫陪着。多谢顾先生关心。”

    顾江笑笑,点点头,未再多言。明淳自二十岁以后便不再参加斗春会,其后亦极少踏出家门。世人于女子修炼本就不大关心,即便强如季上眉,三十余岁便已突破金丹,比她兄长也分毫不差,但立于朝堂、掌权内阁,仍从不乏窃窃质疑。

    可明淳的修为境界究竟几何,则确是无人知晓。明渊半生平庸,明家几十年来,只出了明沧这么一个英才,因此京中世家,实则对淳小姐也无甚期望。

    “是我逾矩了。”

    顾江起身,拱手一礼,“若无他事,在下便告辞。只另有一事,并非以御龙卫军师身份,而是以顾江之名,要提醒明副阁主。”

    他微微抬眼,中有烛光闪动,令明沧一刹失神,而后听他道。

    “乘云宗行踪放肆,六殿下麾下拥十将督抚诸多兵力,近来却无甚建树。明大人,恐需想想法子了。”

    “顾江下头那五十四人,已有五十人都突破金丹中期修为。”

    晋阳帝坐在纱帐之中,他已有大半年都并未出关,而封甫于朝事早轻车熟路。能进这升政殿面圣的,也不过太子与顾江两人。

    足见皇室根基,还是在御龙卫上,甚连内阁、督抚都是次要。

    封甫坐在玉台阶下,望着父亲缥缈的背影。

    “儿臣知道了,父皇。”

    “快十年了。”晋阳帝道,声如平湖,波涛蕴海,“你滞于金丹中期,毫无进阶之象。”

    “儿臣无能,修炼不勤,日后定再……”

    “你已够用功了。”

    封甫似被一桶冷水从头浇下,他脊背一软,恍然间如置身荒原,再无生机。

    “顾江、御龙卫,都不如你勤苦,不如你资源丰厚,但不过四年时日,他便带着他们越过你去。”

    “你还以为,这是用功之效吗?”

    这三十年经营苦心,就此血淋淋撕开:在此灵气衰微之世,要想登仙,就得用仙器秘法、用凡人性命做垫脚石。至于其他虚名功德,算得了什么。

    明沧、故安,乃至封柯,他们做的那些蠢事,朕都能置之不理,都随他们去——他们已坏不了大局。只要朕悟得这修炼之法,见了飞升通路,什么朝廷、管制、科举、平民……

    封甫跪伏于地,死尸般沉寂,良久,方嘶哑出声。

    “儿臣确是嫉妒,确是不平。可父皇就不怕……”

    不怕顾江同父皇一样,倚仗修为,胆敢……弑君。

    后面半句,给封甫一百条命,他也不敢说出口。而晋阳帝自知他意。皇帝并未发怒,只从喉咙掷下一声冷笑。

    “朕知道。但朕还要留着他的命,将那修炼之法彻底弄到手。也验验它是真假。”

    顾江交给他那本秘籍,道法甚高,他研究四年,仍未尽通,因此随顾江修炼的御龙卫,是他探此人底细的关键。四年来,这些人修为一日千里,精元却未有损,想来顾江传授之法为真,且也是,真杀了人。

    可杀的是谁,连太子也查不明晰,更添他一分忌惮。

    眼下御龙卫已掌握修炼要法,更是进阶金丹,为皇家添了数十精英。顾江不能再留——再留下去,弑君这场大戏中的败寇,便真要是他自己了。

    “可他修为几近化神,父皇虽根基深厚,也至元婴后期,与之仅隔一个小阶,但……”

    但到此境界,即便一个小阶,亦能翻覆性命。

    “你忘了。”

    晋阳帝又笑了一声。

    “朕还有三百御龙卫,联合皇城,启开国战阵,便有望将他绞杀,以儆效尤。”

    且,朕从不打非必胜之仗。

    他望着道殿深处,埋在广袖里的手因激动而微微战抖。

    朕将落难神明奉养了这么久,总该给朕这个俗世之人些回报。

    “叫你安排春分宫宴,当夜请国师为你看看修炼经脉、诊诊阻滞之症,此事安排好了吗?”

    “回父皇,宫宴是儿臣亲自督办,广邀群臣,必不会有差错。至于国师……她总最早离宴,又已多年不动用医术,恐怕……”

    “宫宴不要紧。”

    晋阳帝话声轻飘飘的,却如飞雪成冰,颗颗刺进封甫的骨缝,使他动弹不得。

    “国师,一定要留下来。即使动用御龙卫、用顾江的人——不计代价。”

    23.

    顾江的生辰在九月初六,他在朝四年,过了三回生辰,皆是皇帝赐下恩赏、满朝重臣送帖相贺,足称风光。他手握御龙卫,又立足已稳、与季上眉共成对抗明沧之势,不论多少人因各样原因视他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面子上总还要过得去。

    可江沐却仍要在正月十八过生辰。

    今年冬日极长,眼见该有春意,庭院里却仍寒风呼啸。故安在这偌大府邸中只住了一个四进院落,因而只这儿的门窗往外溢出暖和气,夜至深处,天中则又默然落起小雪来。

    他三十七岁了。故安想。

    床帏边香炉袅袅,冒出无形的烟,正是季上眉曾问过的花果清香。香是顾江用他院中的花树制的,每月都登门给她送来。

    眼下这香却使她有些迷醉。故安看了一眼身边靠坐在床头、正摆弄她送的玉雕的顾江,勾了勾他小指。

    “很晚了。睡吧?”她道,“明儿也不用上朝,府外我用灵符设了法阵,不会有人打扰。”

    法阵虽拦不住刻意往里闯的修士,却能告诉外客,国师今日休沐闭门,且能使她感应闯入者,还算好用。

    然顾江却一反常态。他低头,眉梢唇角都含着笑,问她,“姐姐累啦?”

    “是怕你累。”

    故安早学会了动口不如动手,她亦坐起来,将他外袍解了,扔在床帐外头,腰间的折扇也挂在上栏,最后只剩件素白里衣,严严实实裹在身上。

    “余下的自己换。”寝衣就搁在手边。故安重又躺下,似心如止水,干脆利落地闭上眼。

    他们朝夕相处,已有这许多年了。故安几乎忘了是何时起,两人便能同榻共眠、缠绵无间。然顾江毕竟是高贵世家中养出的规矩子弟,第一回躺在她枕边时候,未待她说话,便郑重道:父王母妃皆谆谆教过,婚姻礼成之前,不可随性逾矩、坏女子清白,我更不能对姐姐无礼。

    那现下呢?故安起了点儿玩闹心思,指尖勾着他下巴,现下便不算无礼了?

    定了亲的男女……还是能离得近些,姐姐若不喜欢,我……

    少见他这副模样。故安想,话与手都比神思更快,一把将慢慢往床下蹭的青年捞回来。她深吸一口气,还是道。

    喜欢的。

    故安在上界三梵,怎么说也是活了九万多年。虽在四海八荒中、尤是子桑那样的洪荒神仙眼中算个小辈,可世事见识、该学该悟的诸般事一样不少。

    因此,也就对顾江这副守礼模样无可奈何。

    可她今夜,偏就静不下来了。

    顾江恰在这时轻咳两声,使她断了神思,忙睁眼去看:他已换好了寝衣,然领口腰带物什,仍一丝不苟地系得规整。

    “着凉了?”

    他身体与灵力分崩离析,几近撕裂,自不能再作寻常修士那样,不知冷热对待。毋论晋阳帝,就连明沧和季上眉都以为他是刻意伪装,但见他冬日受了两回风寒以后,终究还是信了。

    顾江笑着,却红了耳根,“没有。姐姐的锦被床铺,都比我卧房里暖和。”

    故安便松一口气,心上却愈发的痒。像雨滴打在皮肤,又化开使它愈渐滚烫的凉意。她半坐起来,终于盯着顾江看。

    他眉眼含笑,里面亦盛满她目光。她手心腾起热汗。

    想抱着他,想亲吻他,想……

    “姐姐……”

    他一双眼睛甚来不及闭上,便被她捧住下颌、吻了上去。她温热的嘴唇掠过眼睫,留下绵长的湿气、与撞进他眼耳魂魄的清香。

    吻移至脸颊、鼻尖,而后是嘴唇。他紧紧抱着她的腰,袖口刮蹭的衣料都已成为一种折磨,他阖上眼,又慌忙睁开,想再看一看她。

    他在亲吻结束时喘着气,眼神后知后觉地聚起光。

    而故安的吻已蔓延至脖颈。她指尖轻动,便扯开他衣襟,露出久不见光的胸口来。

    可她却就此埋首在他肩上,再无动静了。

    她抱得好紧。他想。像要与他合为一体,像要将他融进她骨血之中。

    他听见她一遍遍叫他的名字,叫“小白”。柔和地、魅惑地、带着点哭腔的,总之——教他难以动弹分毫。

    他抱着她,手指揉进她汗湿的长发,极慢、又极轻地抚摸。

    “对不起,姐姐。”他道,“现在还不行……对不起,姐姐,对不起。我还不能……”

    是我不配。他想。起初时候,还能骗骗自己,骗自己说她喜欢就好,不论喜欢的是什么。可如今……

    再等等我,姐姐。或说,已经不必等了。

    她觉得他像是哭了。而他上一回流泪,还是二十年以前,她与十六岁少年相偎在河底深处、不见天日的石室之中。他哭着,哭过之后,嘴角挂起她早已熟悉的笑。

    她在那滴泪划过的地方,在他发红的眼尾,又落下一个吻。

    还有三年。他这番苦楚历劫便能结束,她与他便都能回家,回到上界、探知这三百多年间,究竟有何变故。

    可代价是他在她面前死去。以顾江之名,以子桑之魂。

    可此时此刻,她确有那么一瞬希望、希望那一天永远不要到来。

    “睡吧。”她说。

    他却许久没答。

    “姐姐。”

    灯烛尽熄了,而她阖着眼,连他的轮廓也看不见。

    她没应声,只握住他汗涔涔的手。

    自这夜起初,她便知他还有话要说。

    “我要,”完整说出这句话,似乎对他而言有些艰难,“我要动手了。”

    十日之后,夜间子时,正是亡魂当归处。

    故安沉默了半刻,或只是他几息之间。他不知道。

    “好。”她道,“你嗓子很哑,要喝水吗?”

    他摇了摇头。故安侧过身,将他抱进怀里。

    “那,”她道,“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是现在?”

    照你我原先谋算,要等御龙卫尽皆归心,要待朝臣全然归于从前分野,要等季上眉信任与你、帮你布告……

    “来不及了,姐姐。与之相比,这些都已不大重要,我现下担着滔天的恶名,也算是个机遇。”

    封慈要害你。

    我不知他究竟想做什么。但他命太子殿下调遣御龙卫,要在下月春分宫宴后、将你留在宫里。既连我部下的兵卫都调用,必然是祸事。

    我恨自己没想明白——他起初留你在朝中重用,或许就是为了这一天。

    他只这样絮絮叨叨说着,发丝便都被冷汗浸透,连心口也隐隐绞痛起来。万一他计划有疏漏,万一哪处出了差错,没能杀了封慈,这二十年修炼筹谋,便归作乌有,毋论为江家平冤,连姐姐的性命也……

    别怕。

    他混沌的思绪骤然被击穿。故安就在他耳鬓,声如柔和长风,吹进他五脏六腑。

    “我早就知道的。他不过是因我身怀元神,或想利用罢了。他比你见识多些,许是看出……”

    别怕。我早答应过,无论你怎么做,我都陪着你。

    你还有我。你忘了,我什么事都做得成。

    “我也……”他喃喃道,“我自己也可以。姐姐。”

    “都好。”她道。“只要告诉我,你打算如何做便好。”

    “皇城守卫,我会提前调配妥当,将太子部下的一百御龙卫都拦在内城结界之外。这样我部下人手便足以应对封慈的死士,且会将他们引到皇城西侧,远离东宫。”

    故安皱眉,“太子会很快得到消息,而后召集人马前去救驾。”

    “我下手很快的,姐姐。”他竟有些急切意味,急切想说服她相信他,“半个时辰内,必教封慈命丧黄泉。这点工夫,不够差遣。”

    其实以他与部下实力,本不必顾及这些。但他总要给太子殿下留些可用之人。

    “你如何确定,那五十四人会听你调令?”

    她终于还是问出这一句。他却有早已备好的说辞了。

    “不必听我调令。”他道,“我只是为他们安置职守,摆做古时杀阵,便足以应对封慈手下兵卫了。只要成阵,便成结界,我只需在外一封,任谁也不能出来。”

    “对付封慈一人,则是我一人足够。”

    那杀阵故安见过,确是他从古籍找出、又与她一同研究的。阵需四十八人,各有站位,阵成之后,入阵者即被灵力绞杀,入阵愈深、杀力愈密。

    杀阵外结界,也确有其物。

    她闭了闭眼。

    “那我……”能做什么?

    “自然是要姐姐帮忙的。”

    顾江已是第二回截住她话。故安心觉有些怪异,又寻不出端倪,只得听着。

    “为防太子殿下坏事,也免伤着他,还请姐姐到时借太子妃门路,随便寻个缘由,请郡主将他留在东宫、封锁外面消息,只多拖延一会儿也好。”

    “为免搅进是非、引人怀疑,姐姐只安然待在国师府。等到宫中消息传出来,便是我已杀了封慈、拿出那封信与令牌的时候。到时请姐姐与明沧一同进宫,请他认那封信,与令牌相合,便是铁证。”

    “明沧或因此事为皇家丑闻,不敢相认。真到了万不得已时,我已从内廷书房寻得了我从前同皇子们读书修炼时的手迹,上面还有先生的批注,两相对照,一看便知。”

    “太子殿下或因动乱而失措,不愿将罪归于皇家,也是常情。到时场面言语,便需姐姐主持了。姐姐位在都察两院,于朝中得名一向公允,因此话有分量。”

    “弑君是大事,不可能瞒得住。因此平冤一事,亦能随之传遍九州。先前世人皆认我是杀了江沐的恶人,如今正邪翻覆,人言便能如遮天洪流,甚将帝王权威也吞没。”

    “如此,我这四年、这二十年,便不枉费一场苦修。”

    他这番谋划几是滴水不漏。故安半晌无言,似是默认,似是思虑。顾江却知,她手心开始发凉。

    “你是要将我,”她慢慢道,“推出局外,片叶不沾。”

    若与晋阳帝、与太子相斗时出了意外,该当如何?旧案对质之后,你又如何……

    “姐姐忘了。”他笑道,“我如今修为,早能将晋阳帝杀几个来回。对质之后,在场几人连元婴修士也无,我及时遁走就是了。”

    恐怕还要姐姐和明沧给十将督抚下令,将我和乘云宗排在一块儿通缉呢。

    故安顿了顿。

    “好。”故安道,“但要给我一张与你安危相连的符纸。若你事有不虞,我即刻便要到你身边。”

    顾江怔愣一下,终是点头答应。又听她道。

    “我信你,也信我自己,定能成事。但你必得平安。”

    字字坚定,甚含着令顾江都听不透彻的决心。他原以为她是安慰他、亦是说服她自己,可在她话音落下那刻,便明白绝非如此。

    他说,“好。”

    只是她不知,不论成败,那晚都是他与她诀别之时。

    “姐姐。”

    床帏之外、天色尽头,初昼与雪色相合,渗进半分惨烈的白。

    顾江指尖生焰,又点燃床头残烛。那一点亮颤巍巍晃着,将他眉目也变作模糊。他仰起头,眼中只有她一个人的影子,映出她翻涌的瞳色、映出珠银面具的冷光。

    “姐姐。”

    他声似不绝春水,自雪山上化开,又永无回返地奔流入海。

    “那就,再看看我吧?看看我的眼睛……再……多叫我几句小白,好不好?”

章节目录

渡桃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边城_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边城_并收藏渡桃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