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是经过火而烧成的红,早已没了浮光,一片暗沉,一场华梦……
我终究接受了我无法相信,也不愿意相信的事实,那就是解老师真的离我而去了,往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崔孝贞扶着我进了屋,张阿姨也赶紧过来帮忙,把床铺好。
崔孝贞看着我悲伤之情,恻隐之心顿生,她轻声说道:“妙言,你还是要先休息,情绪不能太过波动,这些天,我会陪着你的。”
张阿姨也说道:“阿婆说了,让我尽力照顾好你。”
我轻轻地推开她,说道:“不用,孝贞姐,你跟着谷叔叔一起回去吧,我已经没事了,哦,这里还有张姐,你就回家吧,哦,也不要跟我哥讲那么多。”
崔孝贞言辞严肃地说道:“我怎么能跟你哥说这些事呢?他现在经不得一点事的,妙言,你也真的不能有事啊,不然,谷叔叔,我,还有你哥都会受不了的。”她有些说不下去了。
我强打精神,如若往常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就放心吧,也让谷叔叔放心,哦,张姐,您跟阿婆讲一下,我既然出院了,就已经好了,如果阿婆需要我,您随时叫我。”
我听到谷雨照在临别时有意提高声音地说道:“阿婆,谢谢您的抬爱和信任,我和凤臣是同学且情谊深厚,宛如兄弟,今后,我会像亲儿子一样的照顾您,哦,这里还有言言,我都会照顾的,我们要让亡人含笑九泉,让他的家人幸福健康。”
那边是阿婆微弱的声音:“哦,嗯,小谷,你是有心的人呐。”
我知道谷雨照的用心良苦,我虽虚弱,但我也坚决不能让崔孝贞留下来陪我,因为,在这个家,虽然阿婆对我很好,但我一直感觉是雇佣关系,只有与解老师登记结婚了,我才有了家的感觉,我也把解老师当作了至亲。但是,解老师的突然离去,让我一下子陷入寄人篱下的境地,我不想让崔孝贞呆在这种境地中,一天也不想,所以,我坚决地让崔孝贞和谷雨照一起走。
待谷雨照和崔孝贞都走了以后,解玉芳小心翼翼地进屋,对我说道:“我这几天一直在家,您可以随时叫我。”
我现在是一句话也不想说,我只有通过昏昏欲睡,来驱除无尽的哀悲……
阿婆每天必来看我,张姐也做着让我恢复体力的营养饭,而被人伺候比我伺候别人还难受,所以,我也尽量显出已完全恢复的样子,去陪伴阿婆,也有时帮着张姐做些事情,但情绪一直不高。
直到有一天,解老师单位的社长找到我,他让我帮助他们一起整理解老师的文稿,因为,解老师很多的注解和文章都是手写的,只有我了解和熟悉解老师的文字和他所注释的段落风格,而他们签订的完稿日期也将临近了,所以,希望我的加入能让他们按时交稿。
想着还能为解老师做些事情,我欣然接受。
我将对解老师的深情厚谊,和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完全投入到对解老师稿件的整理中。
不知怎么,我这样专心致志地梳理着解老师的注释,还要废寝忘食地打成电子文稿,不仅不感觉劳累,反而让自己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非常饱满和充沛。
看着那熟悉的解老师的笔迹,我百感交集,还曾一度忘记解老师的逝去,真是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由于我的加入,出版社能够如期出书了,社长还给我了很多的劳务费,说这不仅是我劳动的付出,还让他们避免了巨额违约金。
阿婆看着我还能为解老师做事,由衷地替他儿子感到欣慰,看着我也恢复了往日的恬静和淡然,阿婆久聚面庞的苍凉感也多了一丝温情。
解玉芳也真切地对我说,她爸爸的心血没有白费,总算有了成果,她爸爸会感到很安慰的。
解玉戬不知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礼节,也对我表达了谢意,不过 ,我对他是充满敌意,他若不主动和我说话,我连一句话都不会与他讲。
解老师的书终于出版了,不过,终究没有单独署他的名字,据解玉芳了解的信息,出版商想从长远考虑,他们不会为逝者单独出书的,除非是著名人物,所以,他们立即让别的作者加入,但这次的主题意向都是事先拟定好的,解老师所写的内容占大部分,所以,只能署上解老师的名字,不过放在了后面,还加了黑框,这多少让人唏嘘不已。
这本书还获得了他们出版社的年度一等奖,社长把奖杯还特意送了过来,还送了几本书和奖金,并再次对我表示感谢。
这个家也慢慢从解老师去世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解玉戬提议这个春节到他们家过,他还要让阿婆多住些日子,甚至还正式邀请我去。我还像以前那样拒绝了,解老师健在的时候我都不去,更何况现在解老师已经不在了,虽然是解老师的未亡人,但毕竟与解玉戬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我对他仍心存芥蒂。
阿婆知道我的个性,我什么都听阿婆的,唯独说去解玉戬家,我是从来不去的,阿婆当然是喜欢和解玉戬在一起的,更何况她还要看重孙子的,她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哦,我是不会在那边住长的,两三天就回来,言言,你也可以好好休息。”
我则宽慰地对她说道:“阿婆,两边都是您的家,您想住多长时间就住多长时间,哦,我已经休息得很好了。”
其实,我心里也有了去处,那就是去我哥那里,我要把解老师出书得奖的事情告诉孝贞姐。
我哥看见我来了,立刻跑到厨房去炖鸡炖肉,他总嫌我瘦,让我多吃些,而我要让他多吃时,他总看看孝贞姐,略带害羞地说:“阿贞,不让我多吃,说我个子矮,吃得太胖就不好看了。”
我看着他不仅毫不避讳地对孝贞姐的顺从,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脸,真是替他高兴。
而让我更高兴的,或者说是巨大的惊喜,崔孝贞告诉我她怀孕了!
我一下控制不住地抱住她,激动得说道:“哎呀,孝贞姐,这真是太好了,哦,我要好好照顾你。”
崔孝贞笑着推开我,看看厨房的我哥,说道:“哎,你别太失态,你哥都不知道呢,我是第一个告诉你的。”
我有点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告诉我哥呢?”
崔孝贞嗔怪地看着我说道:“我一定是先告诉你的,你看看,你听到这事都这样了,你哥那么单纯,他要知道了,还不得吓一跳?我要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我还没给他灌输家庭的组成部分呢,还有我们当大人的责任,我得让他先有个概念。”
我忽然庄重且严肃地说道:“孝贞姐,我就一个要求,孩子一定要姓尤。”
崔孝贞疼爱地看着我,说道:“哦,我知道,妙言,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毕竟心向着尤家。”
然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唉,我真没想到自己还能怀孕,上天真是太眷顾我了,跟你哥结婚,就已满足了我成家的愿望了,没想到还能怀孕,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哦,我不是怕对自己不好,更不怕别人的笑话,而是怕年龄大,对孩子不好”
我着急说道:“这个就不要担心了,年龄大生孩子的多着呢,也有不少父母年龄大,孩子也很聪明的呢,现在年龄大生孩子的多的是,这个绝不成问题吧。”
崔孝贞心中有数地说道:“嗯,幸亏我正好在医院,可以随时监测的,我们的护士长说她会全程看护我的。”
她又筹划着说道我得找个大些的房子,最好是楼房,不能再住平房了。
我连忙说道:“孝贞姐,我攒了好多钱,都给你,哦,也是给我们尤家的孩子。”
崔孝贞看看我,说:“哦,那妙言,我也不客气了,毕竟,我也就这么一个孩子,我呢,也攒了一些钱,我想要是租房子,我还能够租得起,但是,我要是买房子的话,可能就得管你借了。”
我立刻态度坚决地说道:“哦,不要说借,我的就是我哥的。”
崔孝贞感慨道:“哦,妙言,你对你哥的感情一直没变,你哥有你这个妹妹,多么有幸福。”
我哥一直在屋里和厨房之间来回忙着,他不停将已经凉了的饭菜去加热,我让他不要这么忙,饭菜凉一些没关系的,我哥看看我和崔孝贞说道:“哦,阿贞讲女孩子不能吃太凉的,对身体不好。”
我连忙顺着又提醒他说道:“好,好,那以后也不要让孝贞姐吃凉的,但一定要给孝贞姐多做些好吃的,也不要减什么肥,营养重要。”
我哥虽没明白我说的真正意思,但他听话般地点点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临别,我对崔孝贞说道:“孝贞姐,你什么时间去检查身体,我陪你,你的月子我也来伺候你。”
崔孝贞若有所思地说道:“哦,检查身体什么的我不需要人陪,我在医院里,那不是很方便的事情,还不用请假,只是,妙言,我本来是想指望你伺候我的,可是,你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差,我真怕给你累病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哦,我想让杜阿姨过来,她至少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她也肯定会对孩子一心一意的。”
我好奇地问道:“怎么?你一直跟她有联系?”
崔孝贞如实地说道:“是的,她有电话打到医院找我,她还是惦记着你哥,哦,不过,我可没跟你哥说过,我想,什么都先跟你说一声,我很在意你的感觉。”
我看了看崔孝贞的身子,想着多年前杜阿姨对我照顾,细心周到,还能做着可口的饭菜,加上她的身份,我觉得她确实是最适合照顾孝贞姐的,只是心中多少对母亲感到有些遗憾。
不过,没有什么遗憾和伤感,是时间带不走的,我深深地叹了口气,算是无奈且认可了。
阿婆看着我的容光焕发的样子,便问我是不是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我自然地把崔孝贞怀孕的好消息告诉了阿婆 。
阿婆惊奇之余是喜悦,她说道:“啊,我早就看出小贞是个有福气的孩子,真是太好了,真是感谢上主。”
我也心存感恩地说道:“是的,这是上主对我们的厚爱。”
阿婆欣慰地说道:“言言,你能这样想,我真是太高兴了。”
当晚,她指定了《圣经》中的哥林多后书的章节让我读,那是一段感恩的话,读完之后,让我觉得自己所受的磨难忽然都能平淡地对待了。
不过,崔孝贞最后决定去了南方,她说因为正好他们单位和我老家的一个单位进行相互的借调,也恰巧她去的单位不如她现在的单位,所以,她们医院没有人愿意去,她便赶紧进行了申请,他们单位很快批了。
我有些担心地问她,外地的医院医术有保障吗?她则胸有成竹地说道:“那个医院正好是妇产医院,专属医院,恰巧生孩子是强项的。”还有一点是她不经意说的,那就是她说去外地上班给的是双工资,医院离我们家很近,比这里方便些,况且那边的房子很大,至少活动空间大,她还告诉我,杜阿姨说她和她妹妹一起照顾她,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我听了虽然内心有点别扭,但想着孝贞姐能如此多的人的照顾,我也放心了。
然后,孝贞姐给了我一个存折,说道:“妙言,你给你哥的钱,他都给我了,我知道这是你大半的积蓄,我也攒了些钱,但我明白你的心意,你考虑你哥没有收入,不过,你自己也得留些钱。”
我一边埋怨,一边拒绝地说道:“我哥真是的,什么都跟你说,我这是给我侄女的,她姓尤,是我们尤家的人。”崔孝贞已经告诉了我她照B超,是个女孩,她说她正想要个女孩,她和我哥年龄都大了,养个女孩可以省心一些,而且,她还说女孩像姑姑,会长得和我一样漂亮。
崔孝贞笑了,她说道:“哦,我知道,她是你们尤家的人,我呢,就怕你跟我犟,我就留下一部分,剩下的你先替我存着,这,成了吧?”
看着她想得这么周全,我也就接过了存折,我再次为我哥能找到孝贞姐,感到庆幸。
阿婆听着我讲了崔孝贞的计划,内心对她的赞赏也表露于脸上,她说道:“哦,我老早就看出小贞这孩子很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我又带着解释向阿婆说道:“哦,孝贞姐本来想来看您的,但是,她实在太忙了,她要办理借调的手续,还要退这边租的房子,这些我哥都不知道该怎么弄,而且,我怕她的身体太累了,就让她少走动,她说,等她一切都安稳了,会来看您。”
阿婆非常善解人意地表示了理解,她还开导我说道:“哦,我知道小贞是通情达理的,言言啊,你也应该多向小贞学学,心中有执念,做事有方法,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我有些望尘莫及地说道:“哦,我可没有孝贞姐那样的意志力,我还以为她和我一样混沌地过一生了呢。”
阿婆不尽然地说道:“啊,你太不了解小贞,亏你还和她一起长大。”然后,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言言,我知道你受了不少罪,但你不要这样消极,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呦。”
我虽沮丧,但仍显出欣悦的样子,说道:“阿婆,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您,让感受到了我以前没有得到过的来自长辈的疼爱,我更珍惜解老师对我的宠爱,我,我觉得我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阿婆听了,欣慰地往椅背上靠了靠,不过,旋即,她哀伤地叹道:“唉,臣臣一直担心我的身体,没想到他却先——,唉,世事无常,这都是上主的意思。”
也许是情之所至,我真挚地说道:“阿婆,解老师对我如阳光般的炽热惠爱,所以,因着他的爱,让您健康,是我的责任,也是解老师的心愿。”
阿婆苦笑了一下,说道:“唉,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我现在最要紧的是要赶快救自己的灵魂,免得下地狱。所以,言言啊,我还有个心愿,你知道的,人死了,就无法再救赎自己了,只有靠活着的人替我们念补赎经,使我们免堕地狱,那两个孩子我是指望不上了,你到时候给我念吧,至少念上三年,我这里有根金条,我一共有三根,我已经给了戬戬和芳芳了,这个给你。”说着塞进我手里。
我怎么可能收呢?我轻轻握着拳,没有接收,而是对说道:“阿婆,您让我做的,我都会做的,而且,这个也是神圣的事情,哪能讲钱呢?”
阿婆说道:“对,对,这个是不能讲钱,不过,这个是阿婆的心意,你也如同戬戬和芳芳一样,都是阿婆的孩子,你一定要收下,也算留个念想吧。”
我连忙岔开话题说道:“阿婆,我们不谈这个了吧,您不是说一切都由天主安排吗?而且,只要您健健康康的,解老师也会安心的。
阿婆不再说什么了,她让我和一起念晚课,然后,就睡了。
我依然会从阿婆的房间走出来,来到书柜前,看看书籍,看看仍旧摆放在书柜里解老师的遗像,遗像旁边还多了个奖杯,这不免让我有些惆怅伤怀,岁月流转,遍经冷暖,暗夜薄凉,氤氲缱绻……
素衣长袖挥去了那年那月的时光,我和阿婆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闲坐轻谈,但毕竟故人已去,回眸处皆是伤怀。
阿婆唯有在于见到自己的孙子和重孙子时,才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而我也只有在与孝贞姐的视频中得以慰藉。
孝贞姐真的生了女孩,我比她还激动。她还真的开了个超市,因为房子是临街的,她把窗口扩了扩,前面是超市,后面就是卧室,我哥负责超市,那个杜阿姨和她的妹妹肖阿姨带孩孩子,这样崔孝贞没有太多的劳累,她比以前更显得神采飞扬。
一开始是我定时打开电脑与他们视频连线,后来改用手机看了,真的很方便。
不过,有个让我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他们给孩子的起名,叫尤妙可。
我嗔怪着崔孝贞道:“哎,孝贞姐,谁起的名字?这可跟我排一辈儿了。”
崔孝贞说道:“哦,这是你哥起的名字,我得尊重他。”
我哥则尽显得意之色,然后,又说出了代表他对我最深的怜爱的成语:妙不可言。
亲情,无论分离和破碎,终将难以割舍,也总会在心灵中萦绕……
我和阿婆虽然每天的日子过得还是浅浅淡淡的,不过,我明显感到阿婆那悲浊于心的丧子之痛。
阿婆现在是吃得越来越少,眼睛的神采也越来越黯淡下来,她已经很久不出门了,连去教堂做弥撒都不去了,只是让我在重大瞻礼节日时去给她领圣餐回来。
在一个秋冬交替的季节,她得了感冒,一个星期也不见好转,我们要给她送医院,她坚决不让,相反,她催促我去找神父,让神父给她做临终弥撒,看着她急切的样子,我只得照办。因为,有几次,她感觉不好时,也是命令式地让我们去立刻去请神父来,然后才能安心的睡觉。可这一次,阿婆没有再醒来……
我按照阿婆的遗愿,为她念经以救灵魂,至少念上三年,可是,还没到三年,我就不得不离开了。
那天,解玉芳犹豫且婉转地告诉我 ,解玉戬准备在附近给我租套房子,因为,阿婆的房子是学区房,他的孩子要上学了,我毫无犹豫地就告诉他,我有房子,我要回自己的家去了。
第二天,我就收拾好了东西,几乎和我来的时候一样,就一个小包裹。
解玉芳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您,什么都不带了吗?”
我平静地说道:“我的我都带好了。”
然后,我拿出那根金条,摆放在《圣经》旁边,说道:“阿婆,让我为她和你爸爸念经祈祷,以救灵魂,你要是有空就给他们念念经吧,哦,阿婆说她的圣名是玛丽亚,你爸爸的圣名是若翰,哦,阿婆说我的圣名是德勒撒,你要是有时间就为我们念念经吧。”
也许,我这交代后事般的言语,让解玉芳起了恻隐之心,她忽然啜泣地说道:“言姐,对不起。”
听着她重又称呼了我刚来的身份,我倒释然了,因为,彼时,女孩的兰质慧心是那么的天然纯真,似冰清秋月般高洁美好,让人无限留念……
我笑着说道:“玉芳,不至于的,咱不会泪湿罗衣脂粉满,更不会唱千千遍的西出阳关喽?人生聚散原如梦,莫把伤心恨绿波。”
当我走向门口时,头不自觉地转向了屋内,我想好好地再看看这房间内的一屋一物。
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那书柜上,脚步也不自觉向书柜挪去,眼睛凝视着解老师的遗像,手捧起解老师的书,解玉芳随口说道:“哦,你把书和奖杯都拿走吧。”我像是被提醒般地又把目光转向了那个奖杯并拿起了它。
奖杯,是一个仿古的花口瓷瓶,呈红色。当时看着是那么喜庆,现在则觉得那是一种哀伤,尤其是那颜色,发亮发光的红色,一点没有感觉到喜庆,反而显得僵硬,死气沉沉,瓷器的颜色都是烧制而成,如同祭奠的炼狱之火。
即使这样,我不会让奖杯落一丝灰尘,那不仅是解老师的荣耀,我觉得也有我的心血在里面,我又小心地擦拭一下奖杯,然后,摇了摇头。
解玉芳轻声地问道:“你,不打算拿点什么东西走吗?”
我淡然地说道:“这里的一切我都不会拿走,我就当我不曾来过。”
解玉芳看着我,不甘地问道:“难道,你一点都不留恋这里吗?毕竟你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
我也看了她一眼,显出一丝无奈地问道:“这里有一人一物一舍属于我吗?”解玉芳一脸的尴尬。
我慢慢地放下奖杯,再次端详了一下,奖杯的那层祭红色,参杂着多少悲苦和穿心的痛啊......
我终究接受了我无法相信,也不愿意相信的事实,那就是解老师真的离我而去了,往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崔孝贞扶着我进了屋,张阿姨也赶紧过来帮忙,把床铺好。
崔孝贞看着我悲伤之情,恻隐之心顿生,她轻声说道:“妙言,你还是要先休息,情绪不能太过波动,这些天,我会陪着你的。”
张阿姨也说道:“阿婆说了,让我尽力照顾好你。”
我轻轻地推开她,说道:“不用,孝贞姐,你跟着谷叔叔一起回去吧,我已经没事了,哦,这里还有张姐,你就回家吧,哦,也不要跟我哥讲那么多。”
崔孝贞言辞严肃地说道:“我怎么能跟你哥说这些事呢?他现在经不得一点事的,妙言,你也真的不能有事啊,不然,谷叔叔,我,还有你哥都会受不了的。”她有些说不下去了。
我强打精神,如若往常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就放心吧,也让谷叔叔放心,哦,张姐,您跟阿婆讲一下,我既然出院了,就已经好了,如果阿婆需要我,您随时叫我。”
我听到谷雨照在临别时有意提高声音地说道:“阿婆,谢谢您的抬爱和信任,我和凤臣是同学且情谊深厚,宛如兄弟,今后,我会像亲儿子一样的照顾您,哦,这里还有言言,我都会照顾的,我们要让亡人含笑九泉,让他的家人幸福健康。”
那边是阿婆微弱的声音:“哦,嗯,小谷,你是有心的人呐。”
我知道谷雨照的用心良苦,我虽虚弱,但我也坚决不能让崔孝贞留下来陪我,因为,在这个家,虽然阿婆对我很好,但我一直感觉是雇佣关系,只有与解老师登记结婚了,我才有了家的感觉,我也把解老师当作了至亲。但是,解老师的突然离去,让我一下子陷入寄人篱下的境地,我不想让崔孝贞呆在这种境地中,一天也不想,所以,我坚决地让崔孝贞和谷雨照一起走。
待谷雨照和崔孝贞都走了以后,解玉芳小心翼翼地进屋,对我说道:“我这几天一直在家,您可以随时叫我。”
我现在是一句话也不想说,我只有通过昏昏欲睡,来驱除无尽的哀悲……
阿婆每天必来看我,张姐也做着让我恢复体力的营养饭,而被人伺候比我伺候别人还难受,所以,我也尽量显出已完全恢复的样子,去陪伴阿婆,也有时帮着张姐做些事情,但情绪一直不高。
直到有一天,解老师单位的社长找到我,他让我帮助他们一起整理解老师的文稿,因为,解老师很多的注解和文章都是手写的,只有我了解和熟悉解老师的文字和他所注释的段落风格,而他们签订的完稿日期也将临近了,所以,希望我的加入能让他们按时交稿。
想着还能为解老师做些事情,我欣然接受。
我将对解老师的深情厚谊,和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完全投入到对解老师稿件的整理中。
不知怎么,我这样专心致志地梳理着解老师的注释,还要废寝忘食地打成电子文稿,不仅不感觉劳累,反而让自己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非常饱满和充沛。
看着那熟悉的解老师的笔迹,我百感交集,还曾一度忘记解老师的逝去,真是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由于我的加入,出版社能够如期出书了,社长还给我了很多的劳务费,说这不仅是我劳动的付出,还让他们避免了巨额违约金。
阿婆看着我还能为解老师做事,由衷地替他儿子感到欣慰,看着我也恢复了往日的恬静和淡然,阿婆久聚面庞的苍凉感也多了一丝温情。
解玉芳也真切地对我说,她爸爸的心血没有白费,总算有了成果,她爸爸会感到很安慰的。
解玉戬不知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礼节,也对我表达了谢意,不过 ,我对他是充满敌意,他若不主动和我说话,我连一句话都不会与他讲。
解老师的书终于出版了,不过,终究没有单独署他的名字,据解玉芳了解的信息,出版商想从长远考虑,他们不会为逝者单独出书的,除非是著名人物,所以,他们立即让别的作者加入,但这次的主题意向都是事先拟定好的,解老师所写的内容占大部分,所以,只能署上解老师的名字,不过放在了后面,还加了黑框,这多少让人唏嘘不已。
这本书还获得了他们出版社的年度一等奖,社长把奖杯还特意送了过来,还送了几本书和奖金,并再次对我表示感谢。
这个家也慢慢从解老师去世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解玉戬提议这个春节到他们家过,他还要让阿婆多住些日子,甚至还正式邀请我去。我还像以前那样拒绝了,解老师健在的时候我都不去,更何况现在解老师已经不在了,虽然是解老师的未亡人,但毕竟与解玉戬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我对他仍心存芥蒂。
阿婆知道我的个性,我什么都听阿婆的,唯独说去解玉戬家,我是从来不去的,阿婆当然是喜欢和解玉戬在一起的,更何况她还要看重孙子的,她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哦,我是不会在那边住长的,两三天就回来,言言,你也可以好好休息。”
我则宽慰地对她说道:“阿婆,两边都是您的家,您想住多长时间就住多长时间,哦,我已经休息得很好了。”
其实,我心里也有了去处,那就是去我哥那里,我要把解老师出书得奖的事情告诉孝贞姐。
我哥看见我来了,立刻跑到厨房去炖鸡炖肉,他总嫌我瘦,让我多吃些,而我要让他多吃时,他总看看孝贞姐,略带害羞地说:“阿贞,不让我多吃,说我个子矮,吃得太胖就不好看了。”
我看着他不仅毫不避讳地对孝贞姐的顺从,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脸,真是替他高兴。
而让我更高兴的,或者说是巨大的惊喜,崔孝贞告诉我她怀孕了!
我一下控制不住地抱住她,激动得说道:“哎呀,孝贞姐,这真是太好了,哦,我要好好照顾你。”
崔孝贞笑着推开我,看看厨房的我哥,说道:“哎,你别太失态,你哥都不知道呢,我是第一个告诉你的。”
我有点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告诉我哥呢?”
崔孝贞嗔怪地看着我说道:“我一定是先告诉你的,你看看,你听到这事都这样了,你哥那么单纯,他要知道了,还不得吓一跳?我要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我还没给他灌输家庭的组成部分呢,还有我们当大人的责任,我得让他先有个概念。”
我忽然庄重且严肃地说道:“孝贞姐,我就一个要求,孩子一定要姓尤。”
崔孝贞疼爱地看着我,说道:“哦,我知道,妙言,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毕竟心向着尤家。”
然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唉,我真没想到自己还能怀孕,上天真是太眷顾我了,跟你哥结婚,就已满足了我成家的愿望了,没想到还能怀孕,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哦,我不是怕对自己不好,更不怕别人的笑话,而是怕年龄大,对孩子不好”
我着急说道:“这个就不要担心了,年龄大生孩子的多着呢,也有不少父母年龄大,孩子也很聪明的呢,现在年龄大生孩子的多的是,这个绝不成问题吧。”
崔孝贞心中有数地说道:“嗯,幸亏我正好在医院,可以随时监测的,我们的护士长说她会全程看护我的。”
她又筹划着说道我得找个大些的房子,最好是楼房,不能再住平房了。
我连忙说道:“孝贞姐,我攒了好多钱,都给你,哦,也是给我们尤家的孩子。”
崔孝贞看看我,说:“哦,那妙言,我也不客气了,毕竟,我也就这么一个孩子,我呢,也攒了一些钱,我想要是租房子,我还能够租得起,但是,我要是买房子的话,可能就得管你借了。”
我立刻态度坚决地说道:“哦,不要说借,我的就是我哥的。”
崔孝贞感慨道:“哦,妙言,你对你哥的感情一直没变,你哥有你这个妹妹,多么有幸福。”
我哥一直在屋里和厨房之间来回忙着,他不停将已经凉了的饭菜去加热,我让他不要这么忙,饭菜凉一些没关系的,我哥看看我和崔孝贞说道:“哦,阿贞讲女孩子不能吃太凉的,对身体不好。”
我连忙顺着又提醒他说道:“好,好,那以后也不要让孝贞姐吃凉的,但一定要给孝贞姐多做些好吃的,也不要减什么肥,营养重要。”
我哥虽没明白我说的真正意思,但他听话般地点点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临别,我对崔孝贞说道:“孝贞姐,你什么时间去检查身体,我陪你,你的月子我也来伺候你。”
崔孝贞若有所思地说道:“哦,检查身体什么的我不需要人陪,我在医院里,那不是很方便的事情,还不用请假,只是,妙言,我本来是想指望你伺候我的,可是,你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差,我真怕给你累病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哦,我想让杜阿姨过来,她至少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她也肯定会对孩子一心一意的。”
我好奇地问道:“怎么?你一直跟她有联系?”
崔孝贞如实地说道:“是的,她有电话打到医院找我,她还是惦记着你哥,哦,不过,我可没跟你哥说过,我想,什么都先跟你说一声,我很在意你的感觉。”
我看了看崔孝贞的身子,想着多年前杜阿姨对我照顾,细心周到,还能做着可口的饭菜,加上她的身份,我觉得她确实是最适合照顾孝贞姐的,只是心中多少对母亲感到有些遗憾。
不过,没有什么遗憾和伤感,是时间带不走的,我深深地叹了口气,算是无奈且认可了。
阿婆看着我的容光焕发的样子,便问我是不是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我自然地把崔孝贞怀孕的好消息告诉了阿婆 。
阿婆惊奇之余是喜悦,她说道:“啊,我早就看出小贞是个有福气的孩子,真是太好了,真是感谢上主。”
我也心存感恩地说道:“是的,这是上主对我们的厚爱。”
阿婆欣慰地说道:“言言,你能这样想,我真是太高兴了。”
当晚,她指定了《圣经》中的哥林多后书的章节让我读,那是一段感恩的话,读完之后,让我觉得自己所受的磨难忽然都能平淡地对待了。
不过,崔孝贞最后决定去了南方,她说因为正好他们单位和我老家的一个单位进行相互的借调,也恰巧她去的单位不如她现在的单位,所以,她们医院没有人愿意去,她便赶紧进行了申请,他们单位很快批了。
我有些担心地问她,外地的医院医术有保障吗?她则胸有成竹地说道:“那个医院正好是妇产医院,专属医院,恰巧生孩子是强项的。”还有一点是她不经意说的,那就是她说去外地上班给的是双工资,医院离我们家很近,比这里方便些,况且那边的房子很大,至少活动空间大,她还告诉我,杜阿姨说她和她妹妹一起照顾她,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我听了虽然内心有点别扭,但想着孝贞姐能如此多的人的照顾,我也放心了。
然后,孝贞姐给了我一个存折,说道:“妙言,你给你哥的钱,他都给我了,我知道这是你大半的积蓄,我也攒了些钱,但我明白你的心意,你考虑你哥没有收入,不过,你自己也得留些钱。”
我一边埋怨,一边拒绝地说道:“我哥真是的,什么都跟你说,我这是给我侄女的,她姓尤,是我们尤家的人。”崔孝贞已经告诉了我她照B超,是个女孩,她说她正想要个女孩,她和我哥年龄都大了,养个女孩可以省心一些,而且,她还说女孩像姑姑,会长得和我一样漂亮。
崔孝贞笑了,她说道:“哦,我知道,她是你们尤家的人,我呢,就怕你跟我犟,我就留下一部分,剩下的你先替我存着,这,成了吧?”
看着她想得这么周全,我也就接过了存折,我再次为我哥能找到孝贞姐,感到庆幸。
阿婆听着我讲了崔孝贞的计划,内心对她的赞赏也表露于脸上,她说道:“哦,我老早就看出小贞这孩子很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我又带着解释向阿婆说道:“哦,孝贞姐本来想来看您的,但是,她实在太忙了,她要办理借调的手续,还要退这边租的房子,这些我哥都不知道该怎么弄,而且,我怕她的身体太累了,就让她少走动,她说,等她一切都安稳了,会来看您。”
阿婆非常善解人意地表示了理解,她还开导我说道:“哦,我知道小贞是通情达理的,言言啊,你也应该多向小贞学学,心中有执念,做事有方法,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我有些望尘莫及地说道:“哦,我可没有孝贞姐那样的意志力,我还以为她和我一样混沌地过一生了呢。”
阿婆不尽然地说道:“啊,你太不了解小贞,亏你还和她一起长大。”然后,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言言,我知道你受了不少罪,但你不要这样消极,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呦。”
我虽沮丧,但仍显出欣悦的样子,说道:“阿婆,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您,让感受到了我以前没有得到过的来自长辈的疼爱,我更珍惜解老师对我的宠爱,我,我觉得我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阿婆听了,欣慰地往椅背上靠了靠,不过,旋即,她哀伤地叹道:“唉,臣臣一直担心我的身体,没想到他却先——,唉,世事无常,这都是上主的意思。”
也许是情之所至,我真挚地说道:“阿婆,解老师对我如阳光般的炽热惠爱,所以,因着他的爱,让您健康,是我的责任,也是解老师的心愿。”
阿婆苦笑了一下,说道:“唉,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我现在最要紧的是要赶快救自己的灵魂,免得下地狱。所以,言言啊,我还有个心愿,你知道的,人死了,就无法再救赎自己了,只有靠活着的人替我们念补赎经,使我们免堕地狱,那两个孩子我是指望不上了,你到时候给我念吧,至少念上三年,我这里有根金条,我一共有三根,我已经给了戬戬和芳芳了,这个给你。”说着塞进我手里。
我怎么可能收呢?我轻轻握着拳,没有接收,而是对说道:“阿婆,您让我做的,我都会做的,而且,这个也是神圣的事情,哪能讲钱呢?”
阿婆说道:“对,对,这个是不能讲钱,不过,这个是阿婆的心意,你也如同戬戬和芳芳一样,都是阿婆的孩子,你一定要收下,也算留个念想吧。”
我连忙岔开话题说道:“阿婆,我们不谈这个了吧,您不是说一切都由天主安排吗?而且,只要您健健康康的,解老师也会安心的。
阿婆不再说什么了,她让我和一起念晚课,然后,就睡了。
我依然会从阿婆的房间走出来,来到书柜前,看看书籍,看看仍旧摆放在书柜里解老师的遗像,遗像旁边还多了个奖杯,这不免让我有些惆怅伤怀,岁月流转,遍经冷暖,暗夜薄凉,氤氲缱绻……
素衣长袖挥去了那年那月的时光,我和阿婆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闲坐轻谈,但毕竟故人已去,回眸处皆是伤怀。
阿婆唯有在于见到自己的孙子和重孙子时,才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而我也只有在与孝贞姐的视频中得以慰藉。
孝贞姐真的生了女孩,我比她还激动。她还真的开了个超市,因为房子是临街的,她把窗口扩了扩,前面是超市,后面就是卧室,我哥负责超市,那个杜阿姨和她的妹妹肖阿姨带孩孩子,这样崔孝贞没有太多的劳累,她比以前更显得神采飞扬。
一开始是我定时打开电脑与他们视频连线,后来改用手机看了,真的很方便。
不过,有个让我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他们给孩子的起名,叫尤妙可。
我嗔怪着崔孝贞道:“哎,孝贞姐,谁起的名字?这可跟我排一辈儿了。”
崔孝贞说道:“哦,这是你哥起的名字,我得尊重他。”
我哥则尽显得意之色,然后,又说出了代表他对我最深的怜爱的成语:妙不可言。
亲情,无论分离和破碎,终将难以割舍,也总会在心灵中萦绕……
我和阿婆虽然每天的日子过得还是浅浅淡淡的,不过,我明显感到阿婆那悲浊于心的丧子之痛。
阿婆现在是吃得越来越少,眼睛的神采也越来越黯淡下来,她已经很久不出门了,连去教堂做弥撒都不去了,只是让我在重大瞻礼节日时去给她领圣餐回来。
在一个秋冬交替的季节,她得了感冒,一个星期也不见好转,我们要给她送医院,她坚决不让,相反,她催促我去找神父,让神父给她做临终弥撒,看着她急切的样子,我只得照办。因为,有几次,她感觉不好时,也是命令式地让我们去立刻去请神父来,然后才能安心的睡觉。可这一次,阿婆没有再醒来……
我按照阿婆的遗愿,为她念经以救灵魂,至少念上三年,可是,还没到三年,我就不得不离开了。
那天,解玉芳犹豫且婉转地告诉我 ,解玉戬准备在附近给我租套房子,因为,阿婆的房子是学区房,他的孩子要上学了,我毫无犹豫地就告诉他,我有房子,我要回自己的家去了。
第二天,我就收拾好了东西,几乎和我来的时候一样,就一个小包裹。
解玉芳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您,什么都不带了吗?”
我平静地说道:“我的我都带好了。”
然后,我拿出那根金条,摆放在《圣经》旁边,说道:“阿婆,让我为她和你爸爸念经祈祷,以救灵魂,你要是有空就给他们念念经吧,哦,阿婆说她的圣名是玛丽亚,你爸爸的圣名是若翰,哦,阿婆说我的圣名是德勒撒,你要是有时间就为我们念念经吧。”
也许,我这交代后事般的言语,让解玉芳起了恻隐之心,她忽然啜泣地说道:“言姐,对不起。”
听着她重又称呼了我刚来的身份,我倒释然了,因为,彼时,女孩的兰质慧心是那么的天然纯真,似冰清秋月般高洁美好,让人无限留念……
我笑着说道:“玉芳,不至于的,咱不会泪湿罗衣脂粉满,更不会唱千千遍的西出阳关喽?人生聚散原如梦,莫把伤心恨绿波。”
当我走向门口时,头不自觉地转向了屋内,我想好好地再看看这房间内的一屋一物。
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那书柜上,脚步也不自觉向书柜挪去,眼睛凝视着解老师的遗像,手捧起解老师的书,解玉芳随口说道:“哦,你把书和奖杯都拿走吧。”我像是被提醒般地又把目光转向了那个奖杯并拿起了它。
奖杯,是一个仿古的花口瓷瓶,呈红色。当时看着是那么喜庆,现在则觉得那是一种哀伤,尤其是那颜色,发亮发光的红色,一点没有感觉到喜庆,反而显得僵硬,死气沉沉,瓷器的颜色都是烧制而成,如同祭奠的炼狱之火。
即使这样,我不会让奖杯落一丝灰尘,那不仅是解老师的荣耀,我觉得也有我的心血在里面,我又小心地擦拭一下奖杯,然后,摇了摇头。
解玉芳轻声地问道:“你,不打算拿点什么东西走吗?”
我淡然地说道:“这里的一切我都不会拿走,我就当我不曾来过。”
解玉芳看着我,不甘地问道:“难道,你一点都不留恋这里吗?毕竟你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
我也看了她一眼,显出一丝无奈地问道:“这里有一人一物一舍属于我吗?”解玉芳一脸的尴尬。
我慢慢地放下奖杯,再次端详了一下,奖杯的那层祭红色,参杂着多少悲苦和穿心的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