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兰沅念和白笙二人同时被慧真的弟子叫走又回了佛堂后,那些一同跪经的香客当然是瞧了全程,各自回府后私下里便开始议论起来。
两人虽全程都没有任何越界举动。可一个是已连中三元的寒门学子,一个是贤名在外的长安贵女,便是这样人设的话本子读起来都要带劲许多。
翻了月,殿试一过,便出了名第。
白笙得皇帝亲点探花、破格亲授六品尚书台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兰沅念是在一场飞花宴上听那些贵女聊起此事才晓得的。
那贵女是内阁一位官员的千金,她眉飞色舞,将殿试时的情形说的绘声绘色:
“陛下亲临高阁,目光如炬,逐一审视众进士。见了白郎君,只叹其貌若潘安,文采飞扬。陛下随后笑道:‘此子才华足堪状元,然仪表出众,更宜为探花。貌与才俱,实乃国之瑰宝。’”
兰沅念觉得这位女郎不去做说书先生倒是可惜了。
本朝的状元探花,多出自世家贵族。而白笙虽和当朝太傅同姓,却实则出身寒门,细细算起来,上一个得中状元的寒门子弟,便是如今的天子宠臣兰尚书了。
可巧月前兰尚书府中唯一的嫡女又和这位新探花郎一同被慧真法师选做有缘人且替他们算了签,早便传出一段韵事。
如今白笙名动天下,那些书斋更是连夜将原先寒门子弟贵小姐换成了探花郎和贵家女郎情妾意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
这样一闹,先前兰府嫡女将要被嫁入东宫做侧妃的消息倒是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
而不知是不是皇帝的确起意借兰沅念笼络白笙,兰尚书再没在府中提过让兰沅念嫁去当太子侧妃的事。
七月流火,天气渐凉。
赵李氏毕竟是伯爵府的主母,八月中秋怎么着都是要回江南的。故而她倒是紧抓这剩下的一个月,每天早出晚归的拉着赵姝抛头露面于各种官宴中。
如此一来,兰沅念倒是乐得清闲,不必再去陪笑说话,她夜里都睡的好了不少。
她捏了颗晶莹剔透的红荔,端坐在书案前,左手翻看着账本,芷儿在一旁细细说着樊楼和几个庄子本月的汇入支出。
秋风初起,兰沅念今日着了件湖蓝色绸缎长裙,裙身绣以流云银丝,外罩淡色罗紫轻纱,衣摆随风轻拂。云鬓高挽,插以银簪,簪尾嵌着和田玉石,点缀其间。
这些地产在李老大人交到兰沅念手里时就已经是盈利丰厚、体系完善了。且几位管事都是李老大人的亲信,兰沅念自然也信任他们。
但这毕竟是好几个庄子,再加上樊楼,兰沅念作为总东家,每月都会核算账本。只是工程量颇大,她一人难以招架,便也教了芷儿算账的本事。
汀儿进院时,兰沅念面前的账本已换成了几日前她去书斋淘来的游记。
这游记讲述各地风光习俗,兰沅念读着很是有趣。
“姑娘,前头院子传了话,让您午时去前厅用膳。”汀儿头低垂着,兰沅念隔得远,瞧不清她的神色。
“可是父亲回府了?”兰沅念抬眸问道。
尚书府虽人不多,却很难聚到一起。
于氏为人低调小心,从不主动带着一双儿女出现在外惹眼。
兰夫人连日来又喜欢同赵李氏、赵姝一道用膳,兰沅念借着身体不适推了好几次。
而兰青何和兰尚书有官职在身,平日自然都在官署用午膳。
“是,”汀儿将头垂得更低了,“主君回了府,一道来的…还…还有….”
汀儿话说的支支吾吾,一旁伺候兰沅念笔墨的芷儿倒是先听不下去了,芷儿问道:“还有谁?”
“还….还有镇北侯。”汀儿回道。
“他来做什么?”兰沅念蹙眉,她心里还因着寒山寺覃淮夜里擅闯她的厢房一事不悦,自然是不想见覃淮的。
“主君未言及此事,“汀儿哪里会知道覃淮为何忽然来了兰府。
“那你便去前院替我告假,说我身子不适,无法前往。”兰沅念摆摆手,垂眸继续读着游记。
过了好半晌,前头的汀儿还是站在那里,一副踌躇不安,兰沅念复又抬头,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侯爷….侯爷点名说要见您,主君应了好。”汀儿近日来已察觉出兰沅念对她有几分疏离,也是,姑娘从来聪慧,想来早便猜到了那夜的事。她深吸口气,恭敬道:“既是主君吩咐,姑娘您…还是去一趟的好。”
“赵李氏和赵姝可回府了?”兰沅念沉默半晌,这话问的没来由。
“半刻钟前已是回了府。”汀儿答了话,补充道:“她们还不知侯爷来府一事。”
“那你去北苑叫上赵姝。”兰沅念重重合上游记,起身对着一旁芷儿道:“你替我梳妆罢。”
“外客亲临,我若素妆见人,怕是要被父亲责骂。”
近日来长安城中有关兰沅念和白笙的传言层出不穷,兰尚书虽因此烦恼,却也怪不了兰沅念。
其一是因着这些传言大多都是云里雾里的臆测,且都只是因着慧真法师的举动。其二则是因为兰尚书确实起意过将兰沅念许配给白笙,他对白笙是很满意的。
但是今日,这位素日里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的镇北侯无端端来府中,兰尚书冥冥之中能猜到覃淮或许是为了兰沅念。
他在潮州任职将兰沅念送去江南的那几年,岳丈曾来信同他提起过镇北侯府二公子也会在李宅住上一阵。
且方才入府时,覃淮三句话离不开兰沅念,甚至还搬出他那已故的岳丈,面不红心不跳的扯着什么兰沅念从前在江南对他有恩,他今日特意前来拜访恩人什么的。
多年过去,当初李宅知道内情的人怕都不多了。
兰沅念和覃淮有什么关系,还不是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
兰尚书记得约莫十几年前赴宫宴时远远见过覃淮一眼,他彼时年幼,怯怯的跟在当时的镇北侯夫妇身边。
不过那时候的覃淮只是侯府的二公子,哪里能和如今杀伐果断久经沙场的镇北侯相提并论。
兰尚书坐在主位上,他面上挂着笑,身侧的檀木桌上已摆上奴仆刚沏好的清茶。
他是在下朝时被覃淮堵住的。
“寒舍简陋,不比侯府,还望侯爷海涵。”
兰尚书这话倒不完全是谦逊,镇北侯传承百年,经年累积起来的财富家底,哪里是他这个出身苦寒的尚书能比得上的。
覃淮闻言,微微提起茶盏,面上谦和:“哪里哪里,兰尚书是清雅之士,还望莫要嫌了本侯这粗人才是。”
“侯爷能在战场横纵退敌,何堪言粗?”兰尚书温声笑道:“您是保家卫国的国之脊梁,今日能与侯爷共叙于斯,兰某感荣焉。”
“尚书谬赞,本侯不过是承了父兄荣光罢了。”茶盏放下,覃淮道:“今日贸然来访,实是有事要同尚书商议。”
“不知侯爷有何要吩咐兰某的?”兰尚书道。
“不过是叙叙旧事,哪里称得上吩咐。”覃淮的手状似无意的放在腰间的兰花香包上。
像是为了特意显出那淡色香囊一般,他今日特意着了玄色华服,绸缎暗纹着金丝。
兰尚书循着望去,自然也看到了那枚小巧精致的香囊。
兰沅念在今岁他的生辰还给他绣了一个幽兰的安神香包,他很是喜欢,便将那香囊挂在床头。
兰尚书精通君子六艺,绣工实则考究的是画艺,他当然瞧得出来覃淮腰间那香囊也是兰沅念的手笔,不过瞧着绣法稚嫩了些。
兰尚书的神色顿时有些凝重。
女子私赠外男香囊可不是什么好事,轻易叫人知道可是会被传私相授受的,兰尚书不知道兰沅念是什么时候给覃淮绣了这样一个香囊……
兰尚书明白,无论如何,今日覃淮定是要从他这里图谋什么了。
他眉头不动声色的皱了皱,复又松开。
终是管家上前来耳语几句,气氛微缓,兰尚书笑意不达眼底,“午膳已安排妥当,还请侯爷移步。”
覃淮颔首起身,不近不远跟在兰尚书身后。
这头内院,兰夫人看着兰沅念和赵姝并排走来,面上神色都温和不少,她难得开口夸赞了兰沅念,“今日你叫上姝儿一起,这便很好。你们姐妹便该如此相互扶持才是。”
兰沅念淡淡笑着,说了句违心话:“母亲和姨母情谊深厚,我也要以您为榜样才是。”
赵姝是好生打扮了一番,她深知自己的优势,江南水乡,最是美景佳人,柔情似水,便是佳期如梦。
一袭樱粉长裙,发髻上点缀着几枚赤金石榴珠花,肌肤白皙,颊上淡淡红晕,尽显娇俏。
相比之下,兰沅念便打扮的算是素净了。
发间还是那枚银簪,面上只是浅浅扑了层粉,唇瓣圆润,她随意抹了些口脂,左右是让别人瞧出她不是邋里邋遢的见客就行了。
红木圆桌铺锦缎,碗具精美如画,佳肴香气袭人。
兰夫人向着覃淮微微福身,便先落了座。
兰沅念跟在后头,她轻轻拖起裙摆,双手微抬,俯身行礼,她全程低垂着眸子,冷然道了句:“见过侯爷。”
不待覃淮反应,后头赵姝不知有意无意,便在这时候也跟着行了礼,那声音娇滴得很,“小女赵姝见过侯爷。”
兰沅念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还半蹲着身子,她微微攥着衣袖,面上还是挂着温和的笑。
“两位姑娘请起吧。”话里说的是‘两位’,覃淮目光灼灼落于兰沅念身上。
多日不见,倒是面色红润,瞧着是过的不错。
兰沅念这边已施施然坐在檀木椅上,那头覃淮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兰沅念自然不会去做那个先挑起话头的人,左右今天兰夫人在,覃淮这样的金龟婿,她这位母亲自然是要双手捧给赵姝的。
想到这里,她悠哉的垂目端起面前的茶杯微抿一口,复又放下。
果然,这头兰夫人便按捺不住了,她清了清嗓子,道:“妾身记得侯爷曾在李宅住过一阵,可曾见过妾身的这位侄女,闺名唤做赵姝的。”
兰尚书素来喜怒不形于色,他眸光深邃,看着身旁谄媚说着话的妻子。
兰沅念瞧得出自家父亲眸底的几分冷意。
父亲不喜母亲的母族多年,尤其是对赵李氏,他早看不惯她那一番作态了,何况兰夫人心头的一杆秤总是偏向这个赵李氏的女儿,时常将她这个嫡女都忽视了去。
别的不说,若让外人知道兰府主母竟为了个外侄女而轻视膝下嫡女,怕是都要笑掉大牙了。
“可是长陵伯府的?”
覃淮今日端的是翩翩君子,他回京城已有两三个月,那在漠北被晒黑了的皮肤已养白了许多。今日一身玄服,矜贵姿态信手拈来,凤眸微挑,薄唇微抿。
兰沅念颇觉无语,她不需转头都能感受到一旁的赵姝眼睛都要看直了。
她就说之前赵姝相看了那么多人怎么都没下手,原来是好这口。
覃淮也是,打扮的跟个开屏的花孔雀一样不晓得是想干嘛。
“回侯爷,小女正是长陵伯府的嫡长女。”赵姝咬重了“嫡”字,声线更加轻柔。
“本侯记得你。”覃淮眸中染了冷冽。
“侯爷能记得小女,是小女的荣幸。”赵姝那双眸子都亮起来,她眉间皆是喜意。
覃淮语气带着玩味,贸贸然道:“当年本侯跟着李老大人去府中拜访,救下了位被人欺辱险些丢了命的女郎。”
“你的母亲就是当年虐待那女郎的人罢。”
此话一出,满座的人都噤声了。
赵姝那笑容更是凝固在脸上,她略尴尬的站着,面色苍白,有些不知所措。
兰沅念皱眉侧目抬眸,她今日头次和覃淮视线相对。
其实当年赵李氏私下虐待兰沅念、后头起了杀心的事,在坐的人都知道。
只是知道的时间略有些不同。
赵姝是后来长大了听赵李氏提起过这段旧事,赵李氏是要让她小心她的这个表姐,可她后来和兰沅念相处起来,总觉得是赵李氏多想了。
而兰尚书夫妇都是后来回了京城才从李老大人的信里知道了此事。
当年其余参与此事的下人都或打死或发卖了,如今世上知道这事儿的人,怕是没有几个。
或许这些知道旧事的人都对此事怀着不一样的态度,譬如赵李氏定然是解恨得意的,赵姝自然也不会可怜兰沅念。
而兰尚书夫妇对此的态度就很微妙了,他们夫妻多年,行事素来默契,当年都一致选择了压下此事。
兰夫人自然是为了胞妹和娘家的名声,而兰尚书则是为了什么…..还未可知。
不过兰沅念猜想,自家父亲也多半是为了他自己的官声…..倘若让御史台的谏官知道他的妻妹曾经差点弄死了他唯一的嫡女,他就算是不丢了官,也总是要休妻的。
可若当真休妻,不说长安城里那些闲的没事儿的贵胄私底下会怎么嘲笑他,便是百姓也会说他不敬糟糠妻从此也再不会信重他。难免后世那些野史还会有人说他得升高官实则却是小人得势,做了负心汉弃了糟糠妻。
兰尚书是个读书人,他自走上仕途的那一刻开始,便格外在意自己的清名。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权衡算计。
兰沅念便就是这场博弈中唯一的牺牲品。
便如此刻,兰尚书便是听了此事,也只是眸光渐深,面上毫无半点波澜。
两人虽全程都没有任何越界举动。可一个是已连中三元的寒门学子,一个是贤名在外的长安贵女,便是这样人设的话本子读起来都要带劲许多。
翻了月,殿试一过,便出了名第。
白笙得皇帝亲点探花、破格亲授六品尚书台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兰沅念是在一场飞花宴上听那些贵女聊起此事才晓得的。
那贵女是内阁一位官员的千金,她眉飞色舞,将殿试时的情形说的绘声绘色:
“陛下亲临高阁,目光如炬,逐一审视众进士。见了白郎君,只叹其貌若潘安,文采飞扬。陛下随后笑道:‘此子才华足堪状元,然仪表出众,更宜为探花。貌与才俱,实乃国之瑰宝。’”
兰沅念觉得这位女郎不去做说书先生倒是可惜了。
本朝的状元探花,多出自世家贵族。而白笙虽和当朝太傅同姓,却实则出身寒门,细细算起来,上一个得中状元的寒门子弟,便是如今的天子宠臣兰尚书了。
可巧月前兰尚书府中唯一的嫡女又和这位新探花郎一同被慧真法师选做有缘人且替他们算了签,早便传出一段韵事。
如今白笙名动天下,那些书斋更是连夜将原先寒门子弟贵小姐换成了探花郎和贵家女郎情妾意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
这样一闹,先前兰府嫡女将要被嫁入东宫做侧妃的消息倒是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
而不知是不是皇帝的确起意借兰沅念笼络白笙,兰尚书再没在府中提过让兰沅念嫁去当太子侧妃的事。
七月流火,天气渐凉。
赵李氏毕竟是伯爵府的主母,八月中秋怎么着都是要回江南的。故而她倒是紧抓这剩下的一个月,每天早出晚归的拉着赵姝抛头露面于各种官宴中。
如此一来,兰沅念倒是乐得清闲,不必再去陪笑说话,她夜里都睡的好了不少。
她捏了颗晶莹剔透的红荔,端坐在书案前,左手翻看着账本,芷儿在一旁细细说着樊楼和几个庄子本月的汇入支出。
秋风初起,兰沅念今日着了件湖蓝色绸缎长裙,裙身绣以流云银丝,外罩淡色罗紫轻纱,衣摆随风轻拂。云鬓高挽,插以银簪,簪尾嵌着和田玉石,点缀其间。
这些地产在李老大人交到兰沅念手里时就已经是盈利丰厚、体系完善了。且几位管事都是李老大人的亲信,兰沅念自然也信任他们。
但这毕竟是好几个庄子,再加上樊楼,兰沅念作为总东家,每月都会核算账本。只是工程量颇大,她一人难以招架,便也教了芷儿算账的本事。
汀儿进院时,兰沅念面前的账本已换成了几日前她去书斋淘来的游记。
这游记讲述各地风光习俗,兰沅念读着很是有趣。
“姑娘,前头院子传了话,让您午时去前厅用膳。”汀儿头低垂着,兰沅念隔得远,瞧不清她的神色。
“可是父亲回府了?”兰沅念抬眸问道。
尚书府虽人不多,却很难聚到一起。
于氏为人低调小心,从不主动带着一双儿女出现在外惹眼。
兰夫人连日来又喜欢同赵李氏、赵姝一道用膳,兰沅念借着身体不适推了好几次。
而兰青何和兰尚书有官职在身,平日自然都在官署用午膳。
“是,”汀儿将头垂得更低了,“主君回了府,一道来的…还…还有….”
汀儿话说的支支吾吾,一旁伺候兰沅念笔墨的芷儿倒是先听不下去了,芷儿问道:“还有谁?”
“还….还有镇北侯。”汀儿回道。
“他来做什么?”兰沅念蹙眉,她心里还因着寒山寺覃淮夜里擅闯她的厢房一事不悦,自然是不想见覃淮的。
“主君未言及此事,“汀儿哪里会知道覃淮为何忽然来了兰府。
“那你便去前院替我告假,说我身子不适,无法前往。”兰沅念摆摆手,垂眸继续读着游记。
过了好半晌,前头的汀儿还是站在那里,一副踌躇不安,兰沅念复又抬头,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侯爷….侯爷点名说要见您,主君应了好。”汀儿近日来已察觉出兰沅念对她有几分疏离,也是,姑娘从来聪慧,想来早便猜到了那夜的事。她深吸口气,恭敬道:“既是主君吩咐,姑娘您…还是去一趟的好。”
“赵李氏和赵姝可回府了?”兰沅念沉默半晌,这话问的没来由。
“半刻钟前已是回了府。”汀儿答了话,补充道:“她们还不知侯爷来府一事。”
“那你去北苑叫上赵姝。”兰沅念重重合上游记,起身对着一旁芷儿道:“你替我梳妆罢。”
“外客亲临,我若素妆见人,怕是要被父亲责骂。”
近日来长安城中有关兰沅念和白笙的传言层出不穷,兰尚书虽因此烦恼,却也怪不了兰沅念。
其一是因着这些传言大多都是云里雾里的臆测,且都只是因着慧真法师的举动。其二则是因为兰尚书确实起意过将兰沅念许配给白笙,他对白笙是很满意的。
但是今日,这位素日里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的镇北侯无端端来府中,兰尚书冥冥之中能猜到覃淮或许是为了兰沅念。
他在潮州任职将兰沅念送去江南的那几年,岳丈曾来信同他提起过镇北侯府二公子也会在李宅住上一阵。
且方才入府时,覃淮三句话离不开兰沅念,甚至还搬出他那已故的岳丈,面不红心不跳的扯着什么兰沅念从前在江南对他有恩,他今日特意前来拜访恩人什么的。
多年过去,当初李宅知道内情的人怕都不多了。
兰沅念和覃淮有什么关系,还不是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
兰尚书记得约莫十几年前赴宫宴时远远见过覃淮一眼,他彼时年幼,怯怯的跟在当时的镇北侯夫妇身边。
不过那时候的覃淮只是侯府的二公子,哪里能和如今杀伐果断久经沙场的镇北侯相提并论。
兰尚书坐在主位上,他面上挂着笑,身侧的檀木桌上已摆上奴仆刚沏好的清茶。
他是在下朝时被覃淮堵住的。
“寒舍简陋,不比侯府,还望侯爷海涵。”
兰尚书这话倒不完全是谦逊,镇北侯传承百年,经年累积起来的财富家底,哪里是他这个出身苦寒的尚书能比得上的。
覃淮闻言,微微提起茶盏,面上谦和:“哪里哪里,兰尚书是清雅之士,还望莫要嫌了本侯这粗人才是。”
“侯爷能在战场横纵退敌,何堪言粗?”兰尚书温声笑道:“您是保家卫国的国之脊梁,今日能与侯爷共叙于斯,兰某感荣焉。”
“尚书谬赞,本侯不过是承了父兄荣光罢了。”茶盏放下,覃淮道:“今日贸然来访,实是有事要同尚书商议。”
“不知侯爷有何要吩咐兰某的?”兰尚书道。
“不过是叙叙旧事,哪里称得上吩咐。”覃淮的手状似无意的放在腰间的兰花香包上。
像是为了特意显出那淡色香囊一般,他今日特意着了玄色华服,绸缎暗纹着金丝。
兰尚书循着望去,自然也看到了那枚小巧精致的香囊。
兰沅念在今岁他的生辰还给他绣了一个幽兰的安神香包,他很是喜欢,便将那香囊挂在床头。
兰尚书精通君子六艺,绣工实则考究的是画艺,他当然瞧得出来覃淮腰间那香囊也是兰沅念的手笔,不过瞧着绣法稚嫩了些。
兰尚书的神色顿时有些凝重。
女子私赠外男香囊可不是什么好事,轻易叫人知道可是会被传私相授受的,兰尚书不知道兰沅念是什么时候给覃淮绣了这样一个香囊……
兰尚书明白,无论如何,今日覃淮定是要从他这里图谋什么了。
他眉头不动声色的皱了皱,复又松开。
终是管家上前来耳语几句,气氛微缓,兰尚书笑意不达眼底,“午膳已安排妥当,还请侯爷移步。”
覃淮颔首起身,不近不远跟在兰尚书身后。
这头内院,兰夫人看着兰沅念和赵姝并排走来,面上神色都温和不少,她难得开口夸赞了兰沅念,“今日你叫上姝儿一起,这便很好。你们姐妹便该如此相互扶持才是。”
兰沅念淡淡笑着,说了句违心话:“母亲和姨母情谊深厚,我也要以您为榜样才是。”
赵姝是好生打扮了一番,她深知自己的优势,江南水乡,最是美景佳人,柔情似水,便是佳期如梦。
一袭樱粉长裙,发髻上点缀着几枚赤金石榴珠花,肌肤白皙,颊上淡淡红晕,尽显娇俏。
相比之下,兰沅念便打扮的算是素净了。
发间还是那枚银簪,面上只是浅浅扑了层粉,唇瓣圆润,她随意抹了些口脂,左右是让别人瞧出她不是邋里邋遢的见客就行了。
红木圆桌铺锦缎,碗具精美如画,佳肴香气袭人。
兰夫人向着覃淮微微福身,便先落了座。
兰沅念跟在后头,她轻轻拖起裙摆,双手微抬,俯身行礼,她全程低垂着眸子,冷然道了句:“见过侯爷。”
不待覃淮反应,后头赵姝不知有意无意,便在这时候也跟着行了礼,那声音娇滴得很,“小女赵姝见过侯爷。”
兰沅念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还半蹲着身子,她微微攥着衣袖,面上还是挂着温和的笑。
“两位姑娘请起吧。”话里说的是‘两位’,覃淮目光灼灼落于兰沅念身上。
多日不见,倒是面色红润,瞧着是过的不错。
兰沅念这边已施施然坐在檀木椅上,那头覃淮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兰沅念自然不会去做那个先挑起话头的人,左右今天兰夫人在,覃淮这样的金龟婿,她这位母亲自然是要双手捧给赵姝的。
想到这里,她悠哉的垂目端起面前的茶杯微抿一口,复又放下。
果然,这头兰夫人便按捺不住了,她清了清嗓子,道:“妾身记得侯爷曾在李宅住过一阵,可曾见过妾身的这位侄女,闺名唤做赵姝的。”
兰尚书素来喜怒不形于色,他眸光深邃,看着身旁谄媚说着话的妻子。
兰沅念瞧得出自家父亲眸底的几分冷意。
父亲不喜母亲的母族多年,尤其是对赵李氏,他早看不惯她那一番作态了,何况兰夫人心头的一杆秤总是偏向这个赵李氏的女儿,时常将她这个嫡女都忽视了去。
别的不说,若让外人知道兰府主母竟为了个外侄女而轻视膝下嫡女,怕是都要笑掉大牙了。
“可是长陵伯府的?”
覃淮今日端的是翩翩君子,他回京城已有两三个月,那在漠北被晒黑了的皮肤已养白了许多。今日一身玄服,矜贵姿态信手拈来,凤眸微挑,薄唇微抿。
兰沅念颇觉无语,她不需转头都能感受到一旁的赵姝眼睛都要看直了。
她就说之前赵姝相看了那么多人怎么都没下手,原来是好这口。
覃淮也是,打扮的跟个开屏的花孔雀一样不晓得是想干嘛。
“回侯爷,小女正是长陵伯府的嫡长女。”赵姝咬重了“嫡”字,声线更加轻柔。
“本侯记得你。”覃淮眸中染了冷冽。
“侯爷能记得小女,是小女的荣幸。”赵姝那双眸子都亮起来,她眉间皆是喜意。
覃淮语气带着玩味,贸贸然道:“当年本侯跟着李老大人去府中拜访,救下了位被人欺辱险些丢了命的女郎。”
“你的母亲就是当年虐待那女郎的人罢。”
此话一出,满座的人都噤声了。
赵姝那笑容更是凝固在脸上,她略尴尬的站着,面色苍白,有些不知所措。
兰沅念皱眉侧目抬眸,她今日头次和覃淮视线相对。
其实当年赵李氏私下虐待兰沅念、后头起了杀心的事,在坐的人都知道。
只是知道的时间略有些不同。
赵姝是后来长大了听赵李氏提起过这段旧事,赵李氏是要让她小心她的这个表姐,可她后来和兰沅念相处起来,总觉得是赵李氏多想了。
而兰尚书夫妇都是后来回了京城才从李老大人的信里知道了此事。
当年其余参与此事的下人都或打死或发卖了,如今世上知道这事儿的人,怕是没有几个。
或许这些知道旧事的人都对此事怀着不一样的态度,譬如赵李氏定然是解恨得意的,赵姝自然也不会可怜兰沅念。
而兰尚书夫妇对此的态度就很微妙了,他们夫妻多年,行事素来默契,当年都一致选择了压下此事。
兰夫人自然是为了胞妹和娘家的名声,而兰尚书则是为了什么…..还未可知。
不过兰沅念猜想,自家父亲也多半是为了他自己的官声…..倘若让御史台的谏官知道他的妻妹曾经差点弄死了他唯一的嫡女,他就算是不丢了官,也总是要休妻的。
可若当真休妻,不说长安城里那些闲的没事儿的贵胄私底下会怎么嘲笑他,便是百姓也会说他不敬糟糠妻从此也再不会信重他。难免后世那些野史还会有人说他得升高官实则却是小人得势,做了负心汉弃了糟糠妻。
兰尚书是个读书人,他自走上仕途的那一刻开始,便格外在意自己的清名。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权衡算计。
兰沅念便就是这场博弈中唯一的牺牲品。
便如此刻,兰尚书便是听了此事,也只是眸光渐深,面上毫无半点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