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兰说了好生歇三日便是真的歇了三日,连如意殿的门都没迈出去,整片紫竹林附近都无侍女经过,省得不慎惊扰了她。
绛螭每日清晨将她唤醒喂药,总要耐心又耐心地附在她耳边一声声叫她名字,她迷迷糊糊睁了眼囫囵漱了口,埋着脑袋躺在绛螭怀里,等一勺药吹得温凉,她半眯着眼喝下,约莫喂了十勺,她睡意涌来,眼睛都要睁不开了。绛螭一手轻轻捏住她的两腮,让她微微启唇,一手端着碗将残余的药汁贴着唇慢慢倒进嘴里。
一碗药常常要喂半个时辰,每回绛螭端着空碗走出内殿,几个新选来的洒扫宫女都望着她的背影对她艳羡至极。长公主性情古怪,她们在殿外走动都惶恐扰了她的清梦,唯有绛螭女官敢每日定时去喂药,还不会触怒长公主。
这是莫大的恩宠啊!她们是求不来的。
“绛螭女官是长公主少年时就在身边伺候的,后来破格被提为女官,掌后宫三司内务,这可是从开国至今皇城里独一份有实权的女官。”
她们聚在一起低声嘀嘀咕咕几句,满眼的羡慕。
一门之隔里,榻上的人听着门外几声议论,悠悠睁了眼,嘴里齿缝间还有一丝丝蜜饯的甜意。她从前喝药的机会少,偶尔染了风寒要喝药,兄长就一勺勺吹得半温了才喂她喝下,每喝一勺喂个蜜饯,时常一碗药要喂大半个时辰。
后来喝药的时候多了,近乎每个月都要受点伤,擦药喝药成了常事,所有的一切都是绛螭经手的。慕容十一开了药她就去抓药,回来后煎药送到她嘴边,一勺一勺喂她喝,许多次她发脾气,为那些挡她路的人,火气撒在绛螭身上,一手打翻药,还要一鞭子不轻不重甩在她身上。
骨刺鞭即便是再轻的力道都能在身上剐下一点肉,绛螭终归是个女子,也只比她年长几岁。
谛兰侧身躺在榻上,手里抓着锦衾。八岁时她一见绛螭的模样就喜欢得紧,那时不遵规矩,整日拉着她喊“绛螭姐姐”,让兄长去皇城外买花牌,她和绛螭就在公主殿里打花牌。
那时她当真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即便是被耳提面命恪守规矩也要揪着规矩的漏洞,费尽心思搏更多的自在。他们三人,还有阿诺,也曾在皇城里开垦了一片生机盎然的土地,让那儿欢声不断。
十来年过去,恍如前世的事了。谛兰呼出口郁气,身子骨酸疼得很,今日是第三日,前两日几乎都没下榻,她精神是好了点,可身上软得好像骨头要塌了一般。
“来人。”她慢悠悠起身,殿门被轻推开,来的是如意殿的老嬷嬷,原先是伺候兄长的。
她熟稔地服侍谛兰净面漱口,一手稳稳地扶她下榻,拿下桁架上的素白常服给她更衣。谛兰瞥她侧颜,不温不淡地出声:“戚姑姑为何不离开皇城?”
如意殿早已无主,先帝也曾念及她多年辛劳特允她出去与家人团聚,那时她跪在她与先帝面前,言辞恳切:“老奴一手将殿下养大,也早将如意殿当作归宿。殿下走了,老奴要为他守着如意殿,老奴死后也请陛下开恩让老奴埋身在此吧。”
谛兰还记得这番话,许多次夜半惊醒奔来如意殿,也总是这位老嬷嬷悉心照顾她,无声陪她在兄长的画像前度过漫漫长夜。
“在皇城待久了,就离不开这了。”老嬷嬷将最后一件罩衣披上,转到谛兰面前弯身给她系上束带。
谛兰垂眸看她,骨子里多疑的性子让她罔顾人情,淡漠开口:“本宫记得戚姑姑的独子死于沂歌台下,你留在这就没有别的心思?”
她微微眯起桃花眸,冷厉掠过老嬷嬷的发顶,后宫最不缺的便是仇恨。
腰间的束带系得松紧合适,戚嬷嬷从容地退后一步,垂下眼不与眼前人对视,平静道:“殿下,老奴是如意殿的奴才,二十有二年,紫竹一年年长高,老奴一年年地看。成昭殿下十五岁时便能凌空紫竹上了。”
谛兰浅色的眼里骤然起了波澜,面前的老嬷嬷缓声说:“那年,老奴知道了儿子的死讯,成昭殿下送老奴到清河门见老奴的丈夫。老奴这才知晓,丈夫在老奴入皇城第二年另娶,老奴的孩子唤他人作娘十八年。那一刻,老奴心如死灰,殿下心善,让老奴回家办完丧再回来,还给了老奴银两。儿子下葬后,老奴便决定一辈子留在皇城伺候殿下,永不出皇城。”
谛兰望着她,猝然轻笑了声,“斯人已逝,你留在皇城这样的地方......”她嗤笑着,不再说下去,“去让人备膳吧。”
她神态慵懒,绕过屏风走到前殿,没几步就要往美人榻上躺去。戚嬷嬷替代了绛螭的工作候在谛兰身边,矮几移到了美人榻边,一名侍女提着食盒过来,戚嬷嬷蹲下身摆好几碟点心。
谛兰伸指捏了一块金丝枣泥酥,瞥了眼矮几上的一碟雪白的糕团,漫不经心道:“让御膳司送两碟椰蓉糯米糍去太傅府。”
戚嬷嬷盛了碗汤放在一旁,闻言应道:“是。”
前朝的事后宫已经传开了,长公主对楚氏青睐有加,更甚之将雁字羽衣营交给了楚将军。
眼下送去两碟糕点,又要引来多少猜疑,这真是对楚氏好?
戚嬷嬷不敢再深想,赶忙将长公主的命令吩咐过去。
鸾宫送去两碟点心不久,曲水街各大世家便都得了消息。
赐下点心给一门官员的寓意与擢升官职截然不同,那是亲近之意。朝中三公,左相与长公主素来关系亲厚,如今楚氏将将归来,这荣宠就要与左相并驾齐驱了?
他们表示不理解。
他楚含章一介罪臣,功劳都是前朝之事了,长公主如此器重是为何?仅仅因为是启蒙之师?
这一日,谛兰长公主的两碟椰蓉糯米糍让帝阙一众朝臣陷入了沉思。
曲水街,太傅府。
楚含章面对桌上的两碟椰蓉糯米糍也凝神想了许久,顾容瑾伴在一侧,不无忧心道:“这位长公主殿下究竟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这着实......令我们受宠若惊了。”
这全然让楚氏成为了众矢之的,莫非这是捧杀?
她一想到此,脸色瞬间煞白,“夫君,长公主这是想让他们群起而攻之?”
楚含章闻言失笑,目光从桌上移开,拉过她冰凉的手安抚道:“阿瑾多虑了。长公主对我们没有恶意,不然她费诸般心思召我们回来是作甚?”
顾容瑾听他这样说,好不容易放下心头大石,忽然又想到一个念头,转瞬这颗心又高高提起,“如果她是有什么关乎性命的事想让夫君还有阿则去做呢?所以她这样多番拉拢......”
她话未说完,楚含章便打断了她的臆测:“阿瑾慎言,长公主并非这般人。”他神色肃然,身后走来一个人,附和道:“父亲所言在理,母亲不必多虑。”
楚翊则缓步走来,一身云水蓝的衣裳,整个人如明月清风,端雅流逸。顾容瑾看着面前站着的两人,模样没有多像,可神情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正经,她掩嘴笑着打趣:“你俩就晓得教训我。”
楚翊则轻轻漾开一丝笑,“长公主是真心请父亲回来辅国的,她这般是示好,况且......”他眸光温然,落在那两碟椰蓉糯米糍上,御膳司的手艺确然是极好的,最是符合他的口味。
“我很喜欢她送来的点心。”他墨色的眼里柔光乍现,说着便端起一碟,“父亲,母亲,这盘我端走了,剩下的二位随意。”
他笑着走远,顾容瑾愕然望着他的背影,“阿则何时喜欢这点心了?”她从未听他提起,见他这急吼吼端走的模样,生怕是他们跟他抢一般。
楚含章敛下脸上的神色,慢声道:“他的喜好我们不知晓也很正常。”
“也是,他不在我们身边长大。”顾容瑾眼里浮现几分哀伤,摇了摇头,“家里最是懂他的是阿绯,他的喜恶她最了解了,可她也不在了......阿则面上不表露,只怕心里伤心极了。”她说着就泪眼朦胧了,哽咽着被楚含章拥在怀里。
“阿绯走时定然是开心的,她的兄长传来捷报,她的牵挂平安归来。”
顾容瑾无声点头,在楚含章怀中仰首望着万里晴空,眼中泪水莹亮。
她的阿绯会在天上看着他们,他们开心,她便开心。
绛螭每日清晨将她唤醒喂药,总要耐心又耐心地附在她耳边一声声叫她名字,她迷迷糊糊睁了眼囫囵漱了口,埋着脑袋躺在绛螭怀里,等一勺药吹得温凉,她半眯着眼喝下,约莫喂了十勺,她睡意涌来,眼睛都要睁不开了。绛螭一手轻轻捏住她的两腮,让她微微启唇,一手端着碗将残余的药汁贴着唇慢慢倒进嘴里。
一碗药常常要喂半个时辰,每回绛螭端着空碗走出内殿,几个新选来的洒扫宫女都望着她的背影对她艳羡至极。长公主性情古怪,她们在殿外走动都惶恐扰了她的清梦,唯有绛螭女官敢每日定时去喂药,还不会触怒长公主。
这是莫大的恩宠啊!她们是求不来的。
“绛螭女官是长公主少年时就在身边伺候的,后来破格被提为女官,掌后宫三司内务,这可是从开国至今皇城里独一份有实权的女官。”
她们聚在一起低声嘀嘀咕咕几句,满眼的羡慕。
一门之隔里,榻上的人听着门外几声议论,悠悠睁了眼,嘴里齿缝间还有一丝丝蜜饯的甜意。她从前喝药的机会少,偶尔染了风寒要喝药,兄长就一勺勺吹得半温了才喂她喝下,每喝一勺喂个蜜饯,时常一碗药要喂大半个时辰。
后来喝药的时候多了,近乎每个月都要受点伤,擦药喝药成了常事,所有的一切都是绛螭经手的。慕容十一开了药她就去抓药,回来后煎药送到她嘴边,一勺一勺喂她喝,许多次她发脾气,为那些挡她路的人,火气撒在绛螭身上,一手打翻药,还要一鞭子不轻不重甩在她身上。
骨刺鞭即便是再轻的力道都能在身上剐下一点肉,绛螭终归是个女子,也只比她年长几岁。
谛兰侧身躺在榻上,手里抓着锦衾。八岁时她一见绛螭的模样就喜欢得紧,那时不遵规矩,整日拉着她喊“绛螭姐姐”,让兄长去皇城外买花牌,她和绛螭就在公主殿里打花牌。
那时她当真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即便是被耳提面命恪守规矩也要揪着规矩的漏洞,费尽心思搏更多的自在。他们三人,还有阿诺,也曾在皇城里开垦了一片生机盎然的土地,让那儿欢声不断。
十来年过去,恍如前世的事了。谛兰呼出口郁气,身子骨酸疼得很,今日是第三日,前两日几乎都没下榻,她精神是好了点,可身上软得好像骨头要塌了一般。
“来人。”她慢悠悠起身,殿门被轻推开,来的是如意殿的老嬷嬷,原先是伺候兄长的。
她熟稔地服侍谛兰净面漱口,一手稳稳地扶她下榻,拿下桁架上的素白常服给她更衣。谛兰瞥她侧颜,不温不淡地出声:“戚姑姑为何不离开皇城?”
如意殿早已无主,先帝也曾念及她多年辛劳特允她出去与家人团聚,那时她跪在她与先帝面前,言辞恳切:“老奴一手将殿下养大,也早将如意殿当作归宿。殿下走了,老奴要为他守着如意殿,老奴死后也请陛下开恩让老奴埋身在此吧。”
谛兰还记得这番话,许多次夜半惊醒奔来如意殿,也总是这位老嬷嬷悉心照顾她,无声陪她在兄长的画像前度过漫漫长夜。
“在皇城待久了,就离不开这了。”老嬷嬷将最后一件罩衣披上,转到谛兰面前弯身给她系上束带。
谛兰垂眸看她,骨子里多疑的性子让她罔顾人情,淡漠开口:“本宫记得戚姑姑的独子死于沂歌台下,你留在这就没有别的心思?”
她微微眯起桃花眸,冷厉掠过老嬷嬷的发顶,后宫最不缺的便是仇恨。
腰间的束带系得松紧合适,戚嬷嬷从容地退后一步,垂下眼不与眼前人对视,平静道:“殿下,老奴是如意殿的奴才,二十有二年,紫竹一年年长高,老奴一年年地看。成昭殿下十五岁时便能凌空紫竹上了。”
谛兰浅色的眼里骤然起了波澜,面前的老嬷嬷缓声说:“那年,老奴知道了儿子的死讯,成昭殿下送老奴到清河门见老奴的丈夫。老奴这才知晓,丈夫在老奴入皇城第二年另娶,老奴的孩子唤他人作娘十八年。那一刻,老奴心如死灰,殿下心善,让老奴回家办完丧再回来,还给了老奴银两。儿子下葬后,老奴便决定一辈子留在皇城伺候殿下,永不出皇城。”
谛兰望着她,猝然轻笑了声,“斯人已逝,你留在皇城这样的地方......”她嗤笑着,不再说下去,“去让人备膳吧。”
她神态慵懒,绕过屏风走到前殿,没几步就要往美人榻上躺去。戚嬷嬷替代了绛螭的工作候在谛兰身边,矮几移到了美人榻边,一名侍女提着食盒过来,戚嬷嬷蹲下身摆好几碟点心。
谛兰伸指捏了一块金丝枣泥酥,瞥了眼矮几上的一碟雪白的糕团,漫不经心道:“让御膳司送两碟椰蓉糯米糍去太傅府。”
戚嬷嬷盛了碗汤放在一旁,闻言应道:“是。”
前朝的事后宫已经传开了,长公主对楚氏青睐有加,更甚之将雁字羽衣营交给了楚将军。
眼下送去两碟糕点,又要引来多少猜疑,这真是对楚氏好?
戚嬷嬷不敢再深想,赶忙将长公主的命令吩咐过去。
鸾宫送去两碟点心不久,曲水街各大世家便都得了消息。
赐下点心给一门官员的寓意与擢升官职截然不同,那是亲近之意。朝中三公,左相与长公主素来关系亲厚,如今楚氏将将归来,这荣宠就要与左相并驾齐驱了?
他们表示不理解。
他楚含章一介罪臣,功劳都是前朝之事了,长公主如此器重是为何?仅仅因为是启蒙之师?
这一日,谛兰长公主的两碟椰蓉糯米糍让帝阙一众朝臣陷入了沉思。
曲水街,太傅府。
楚含章面对桌上的两碟椰蓉糯米糍也凝神想了许久,顾容瑾伴在一侧,不无忧心道:“这位长公主殿下究竟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这着实......令我们受宠若惊了。”
这全然让楚氏成为了众矢之的,莫非这是捧杀?
她一想到此,脸色瞬间煞白,“夫君,长公主这是想让他们群起而攻之?”
楚含章闻言失笑,目光从桌上移开,拉过她冰凉的手安抚道:“阿瑾多虑了。长公主对我们没有恶意,不然她费诸般心思召我们回来是作甚?”
顾容瑾听他这样说,好不容易放下心头大石,忽然又想到一个念头,转瞬这颗心又高高提起,“如果她是有什么关乎性命的事想让夫君还有阿则去做呢?所以她这样多番拉拢......”
她话未说完,楚含章便打断了她的臆测:“阿瑾慎言,长公主并非这般人。”他神色肃然,身后走来一个人,附和道:“父亲所言在理,母亲不必多虑。”
楚翊则缓步走来,一身云水蓝的衣裳,整个人如明月清风,端雅流逸。顾容瑾看着面前站着的两人,模样没有多像,可神情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正经,她掩嘴笑着打趣:“你俩就晓得教训我。”
楚翊则轻轻漾开一丝笑,“长公主是真心请父亲回来辅国的,她这般是示好,况且......”他眸光温然,落在那两碟椰蓉糯米糍上,御膳司的手艺确然是极好的,最是符合他的口味。
“我很喜欢她送来的点心。”他墨色的眼里柔光乍现,说着便端起一碟,“父亲,母亲,这盘我端走了,剩下的二位随意。”
他笑着走远,顾容瑾愕然望着他的背影,“阿则何时喜欢这点心了?”她从未听他提起,见他这急吼吼端走的模样,生怕是他们跟他抢一般。
楚含章敛下脸上的神色,慢声道:“他的喜好我们不知晓也很正常。”
“也是,他不在我们身边长大。”顾容瑾眼里浮现几分哀伤,摇了摇头,“家里最是懂他的是阿绯,他的喜恶她最了解了,可她也不在了......阿则面上不表露,只怕心里伤心极了。”她说着就泪眼朦胧了,哽咽着被楚含章拥在怀里。
“阿绯走时定然是开心的,她的兄长传来捷报,她的牵挂平安归来。”
顾容瑾无声点头,在楚含章怀中仰首望着万里晴空,眼中泪水莹亮。
她的阿绯会在天上看着他们,他们开心,她便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