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总是亮得更早一些。
晨光微露,纪容棠已然穿戴整齐,拿上红宝石的草画纸,准备去几家玉石坊打探打探。可没想到,公孙觉竟也早早出现在大理寺门口,要跟着她一起去办案。
说他捣乱,他倒还勤奋。
瞧他一身天青常服,束白玉冠。儒雅中带着稚气,与身后四个凶神侍卫大相径庭。
纪容棠今日要走街串巷查证物,人多眼杂,实在没精力顾及身躯尊贵的太子。
脑海中快速盘算起应对之策,正色相劝道,“太子不若留下帮沈寺卿大人盘查昨日祭酒宴请的宾客,相信更能事半功倍。”
公孙觉转转眼睛略显颓然,打打扇子,踟蹰片刻还是留下了。
其实他自己也明白,父皇能同意他出宫跟着办案已是大度,若再执意以身犯险去一些三教九流之地,就算纪容棠同意,他身后的亲卫也必定会出手拦下他。
纪容棠目送他踱进门,刚转身要走,脑子里却电光火石闪过一个念头。猛地回身,紧盯上还没完全消失的公孙觉,对着他束发冠的长簪子眯眼思索起来。
凶器会是男子冠发的长簪吗?
越想越觉得极有可能。
速将盘查红宝石的缥缈任务交由两个差役,自己则回房拿出并没怎么戴过的长银簪,去找仵作验证猜想。
二人先用摞起来的肥厚猪肉尝试,可以插穿,长度足够。再用更接近人骨硬度的羊头实验,可是银簪却扎不透了,即使用蛮力硬扎进去,创口周围也会碎裂很多,跟死者额骨状态不符。
后又将一头磨尖了,银簪立刻应声而入,一贯到底。再对比死者头颅的创口截面形状,二者几乎相等。
仵作双手仍有颤抖,险些惊呼出声,不住地啧啧称奇。
“拿自己的发簪杀人,杀完人还能再戴起来,而后再大摇大摆带出现场。确实妙。”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么偏门的法子都能让您想到。等抓住凶手送上刑场,他也算能死得瞑目了。”
仵作是真的佩服,结结实实给纪容棠竖起了大拇哥。他画了一晚上的凶器草稿,形状跟男子长簪一模一样,甚至自己头上就戴着呢,但绞尽脑汁他也想不到还能有这种法子。
纪容棠却只是舒出一口气,眉眼间仍见愁云密布。
她到大理寺的半年来,为伪装身份,几乎快将宽大的官服官帽穿戴到烂。即便跟兄长是双生子,她到底也没有男子那般分明的棱角,所以但凡能将头整个包裹住的时候,她决不会露出半分。
这也是为什么早前看到死者头部创口时,她虽想到了自己的发钗,却没能再进一步联想到男子长簪的原因。
消息火速报到沈寺卿处,屋里几人先是惊喜,旋即又都垮下脸犯了难。
长簪本就是男子冠发必备。昨日赴宴宾客众多,不说人人皆佩戴,也十有八九。凶手的范围实际上并未缩小多少。
公孙觉再次拿起宾客名单,圆目飞扫,急迫紧张的神色肉眼可见。
沈寺卿适时递上一杯茶,出言宽慰道,“殿下不必着急。现已有重大突破,就算将在场宾客都找来盘查,两日内也必定会有结果。”
这话不假,但前提是凶手没有化名而来。
祝寿喜宴,即便来了没什么印象的远方客人,主人也不会将其撵走,谁都不想在大喜的日子触霉头。
可线索有限,他们现在也只能赌一把。
窗外忽而下起雨,淅淅沥沥,扰得人心痒痒。
纪容棠凝望着窗沿下桌布晕开的雨花,低声提醒道,“玉石、玳瑁、木竹等材质的都不是,只有金银一类坚硬无比的长簪才有可能。”
旁的几人也不再发声,静静等着公孙觉,静静等雨停。
良久,他才在名单上稳稳圈起几个名字,都是他笃定冠了金簪银簪的。
“昨日我去得晚些,到府时太傅已然微醺。他将首坐让给我,称要回去醒醒酒再来。”
公孙觉再度回忆起恩师有些神伤,瞥向窗外的眼眶微微泛红。
“祭酒大人没提过要去书房作画吗?”
纪容棠快语打断,昨夜勘察现场时她就百思不解,为何死者喜酒喝一半要跑去画画。可问了府里人皆都说不清楚,只了解到祭酒是擅丹青的,常作画送人。
那是一副刚见雏形的山水画。
难道是给凶手的回礼吗?
还想再问公孙觉几句,只见一个小差疾步叩门而进。神色慌张,却呈满了喜色,很是诡异。
“大人!后门处有一年轻男子来自首,说是他打死了祭酒大人!”
沈寺卿立刻拍案而起,吹胡子瞪眼,速速带人前往审判殿。
纪容棠却心生疑虑,他怎说是打死了祭酒?
阴雨绵绵,乌云不散,透进殿里的光薄弱缥缈。
沈寺卿正襟危坐,上方宣一块黑木匾额,金漆大刻明镜高悬四字,庄严肃穆,让人不寒而栗。
堂中央立一个着黛色锦袍、身形颀长的玉面男子。
眸光潋滟,长睫如蝶翼,鲜红唇瓣微微上翘,勾勒出几分少年的俊俏。几缕黑丝不安分垂在肩上,眼底狡黠涌动,像极了素爱干坏事的猫儿。
见他唇角轻勾浮动,有话,却不急着说。公孙觉简直气不打一处来,玉骨折扇敲在桌上,放出清脆声响。“速将你是如何杀害太傅一事如实道来,若敢隐瞒半分,定叫你刑罚加倍!”
他兀自从怀中掏出两块红宝石,“小民裴珩,淮扬人士。上京探亲,却突遭歹徒抢走盘缠,身无分文为生计,万般无奈之下才起了恶念,做了行窃盗宝之事。”
“街上见过两位大人,衣着华贵,想来家产丰厚,就跟随入了府。也怕人被发现,便一家只敢偷一颗宝石,还想日后发达了再等价归还。”
“还望大人从轻发落。”
裴珩双膝跪地,腰板却挺得笔直。看似在低眉顺目诉说自己的罪状,实则没有丝毫认罪伏法的涕零之感,也没有丁点将陷囹吾的困顿之意。
决口不提杀人一事,只说偷盗。这与他方才在门外自首的说辞简直天差地别。
堂上人相互对望,皆有火气在上涨。大理寺可不是任人胡闹的地方,沈寺卿眼底乍起寒光,旋即便呵人上前准备先赏他二十棍。
“且慢。”纪容棠清声拦下,并派差役速叫监察御史和祭酒府里人来验证,这两块宝石可是他们府中丢失的。
黏腻的风穿堂而过,扫起裴珩的衣摆,带起一股若有似无的雪松香,在湿润空气里显得尤为清冽。
纪容棠踱步逼近,居高临下审视着他,言辞如冰,“你方才说打死了祭酒,可他实则是被利刃刺穿头颅而亡。”她特意加重字眼,却不见裴珩脸上有什么慌乱,甚至还捕捉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惊喜。
第一次见高高兴兴来自首的人,倒是勾起了她的兴致。
她思虑半晌俯下身,缓缓伸出手探入裴珩衣领,附上他温热的脖颈。一瞬不瞬盯着他,寒潭眼底掠过危险的暗光。“你知道凶手是谁,对吗?”
裴珩虽然不断摇头,但此言一出,堂上人俱是一惊。他不在宾客名单之上,本就让人意外,要知道纪容棠可是从未断错过案。现下听二人的对话更是云里雾里,谁也插不上话,只能交给纪容棠全权处置。
她一点点加重指上力道,细嫩指尖已隐隐泛白。手下脉跳虽已趋近平稳,但纪容棠依旧捕捉到他紧攥的拳里极力掩饰的慌乱。
裴珩在说谎。
他知道杀人凶手是谁,也许还亲眼见过。可明明匿名检举就可以,为何要把自己也搭上呢?他可是个贼啊。
再痛心悔过的犯人也不会主动走进监牢。坐牢对他有什么好处吗?
纪容棠倏地收回手,敛眉紧蹙,浑身都笼罩在一层晦暗不明的薄雾中。习惯性搓起海棠玉佩,仿佛清凉触感能带给她点点清明。
这是哥哥的玉佩。南诏间隔京城千里万里,若待她婚嫁,相见哥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临行前,她便将自己戴了多年的芙蓉玉佩跟哥哥做了交换。却没想到如今,已是她唯一的念想。
雨势渐停,日光冲破云层,射在青黑的大理石路上,夺目刺眼。又透过殿檐的缝隙,照进她寂静如渊的眼底。
“你是怕被灭口吗?”
裴珩瞳孔微缩,闪过一丝精光。
他看得出眼前人聪明,可这也太聪明了点吧。早知道就不来了,竟还会用探人脉搏验证是否说谎。方才那寒凉如玉的手伸进来,激他浑身一颤,把舅舅亲传的闭息气法都使上还是叫人看破了。
有些懊恼,撇撇嘴轻叹一声,“大人英明。”
但裴珩其实并不知凶手是谁。
他只是发现有人跟在他后面杀人,甚至还想嫁祸给他。
他从淮扬来,确实是为寻找一颗被娘亲当掉的红宝石。当铺老板只记得被个京城口音的老头花大价钱买走了,但身份姓名一概不知。
找遍了京内的典行银楼都没有,只好寄希望于一些高门大户。半个多月来,裴珩已经偷潜入好些家了,只有监察御史和祭酒家的红宝石比较像娘亲那块。但还要给舅舅看过才能确定,因为他自己也没见过几次,娘亲总是把那块、唯一能让他与亲生父亲相认的凭证捂得很严。
沈寺卿却不管那些,直接拍案定音,将裴珩暂且收监。他最讨厌自作聪明之人,已经打算好,若是十日真没抓到凶手,就将裴珩顶上去。佐他也是自己送上门的。
纪容棠看懂了沈寺卿凶光毕露的眼神,并不多言,她料定裴珩不会是个能被屈打成招的。但他的身份确实成谜,狱头若是真能问出什么,她倒是省事儿了。
众人散去,她低声留住了公孙觉,“此案疑点颇多,希望殿下能待水落石出再回禀圣上。”
还原案件真相是她办案的准则。裴珩固然有罪,但在伏法之前,还要靠他把真凶缉捕归案,他可是现在本案最大的突破点。
“纪大人难道要包庇那小贼?”
晨光微露,纪容棠已然穿戴整齐,拿上红宝石的草画纸,准备去几家玉石坊打探打探。可没想到,公孙觉竟也早早出现在大理寺门口,要跟着她一起去办案。
说他捣乱,他倒还勤奋。
瞧他一身天青常服,束白玉冠。儒雅中带着稚气,与身后四个凶神侍卫大相径庭。
纪容棠今日要走街串巷查证物,人多眼杂,实在没精力顾及身躯尊贵的太子。
脑海中快速盘算起应对之策,正色相劝道,“太子不若留下帮沈寺卿大人盘查昨日祭酒宴请的宾客,相信更能事半功倍。”
公孙觉转转眼睛略显颓然,打打扇子,踟蹰片刻还是留下了。
其实他自己也明白,父皇能同意他出宫跟着办案已是大度,若再执意以身犯险去一些三教九流之地,就算纪容棠同意,他身后的亲卫也必定会出手拦下他。
纪容棠目送他踱进门,刚转身要走,脑子里却电光火石闪过一个念头。猛地回身,紧盯上还没完全消失的公孙觉,对着他束发冠的长簪子眯眼思索起来。
凶器会是男子冠发的长簪吗?
越想越觉得极有可能。
速将盘查红宝石的缥缈任务交由两个差役,自己则回房拿出并没怎么戴过的长银簪,去找仵作验证猜想。
二人先用摞起来的肥厚猪肉尝试,可以插穿,长度足够。再用更接近人骨硬度的羊头实验,可是银簪却扎不透了,即使用蛮力硬扎进去,创口周围也会碎裂很多,跟死者额骨状态不符。
后又将一头磨尖了,银簪立刻应声而入,一贯到底。再对比死者头颅的创口截面形状,二者几乎相等。
仵作双手仍有颤抖,险些惊呼出声,不住地啧啧称奇。
“拿自己的发簪杀人,杀完人还能再戴起来,而后再大摇大摆带出现场。确实妙。”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么偏门的法子都能让您想到。等抓住凶手送上刑场,他也算能死得瞑目了。”
仵作是真的佩服,结结实实给纪容棠竖起了大拇哥。他画了一晚上的凶器草稿,形状跟男子长簪一模一样,甚至自己头上就戴着呢,但绞尽脑汁他也想不到还能有这种法子。
纪容棠却只是舒出一口气,眉眼间仍见愁云密布。
她到大理寺的半年来,为伪装身份,几乎快将宽大的官服官帽穿戴到烂。即便跟兄长是双生子,她到底也没有男子那般分明的棱角,所以但凡能将头整个包裹住的时候,她决不会露出半分。
这也是为什么早前看到死者头部创口时,她虽想到了自己的发钗,却没能再进一步联想到男子长簪的原因。
消息火速报到沈寺卿处,屋里几人先是惊喜,旋即又都垮下脸犯了难。
长簪本就是男子冠发必备。昨日赴宴宾客众多,不说人人皆佩戴,也十有八九。凶手的范围实际上并未缩小多少。
公孙觉再次拿起宾客名单,圆目飞扫,急迫紧张的神色肉眼可见。
沈寺卿适时递上一杯茶,出言宽慰道,“殿下不必着急。现已有重大突破,就算将在场宾客都找来盘查,两日内也必定会有结果。”
这话不假,但前提是凶手没有化名而来。
祝寿喜宴,即便来了没什么印象的远方客人,主人也不会将其撵走,谁都不想在大喜的日子触霉头。
可线索有限,他们现在也只能赌一把。
窗外忽而下起雨,淅淅沥沥,扰得人心痒痒。
纪容棠凝望着窗沿下桌布晕开的雨花,低声提醒道,“玉石、玳瑁、木竹等材质的都不是,只有金银一类坚硬无比的长簪才有可能。”
旁的几人也不再发声,静静等着公孙觉,静静等雨停。
良久,他才在名单上稳稳圈起几个名字,都是他笃定冠了金簪银簪的。
“昨日我去得晚些,到府时太傅已然微醺。他将首坐让给我,称要回去醒醒酒再来。”
公孙觉再度回忆起恩师有些神伤,瞥向窗外的眼眶微微泛红。
“祭酒大人没提过要去书房作画吗?”
纪容棠快语打断,昨夜勘察现场时她就百思不解,为何死者喜酒喝一半要跑去画画。可问了府里人皆都说不清楚,只了解到祭酒是擅丹青的,常作画送人。
那是一副刚见雏形的山水画。
难道是给凶手的回礼吗?
还想再问公孙觉几句,只见一个小差疾步叩门而进。神色慌张,却呈满了喜色,很是诡异。
“大人!后门处有一年轻男子来自首,说是他打死了祭酒大人!”
沈寺卿立刻拍案而起,吹胡子瞪眼,速速带人前往审判殿。
纪容棠却心生疑虑,他怎说是打死了祭酒?
阴雨绵绵,乌云不散,透进殿里的光薄弱缥缈。
沈寺卿正襟危坐,上方宣一块黑木匾额,金漆大刻明镜高悬四字,庄严肃穆,让人不寒而栗。
堂中央立一个着黛色锦袍、身形颀长的玉面男子。
眸光潋滟,长睫如蝶翼,鲜红唇瓣微微上翘,勾勒出几分少年的俊俏。几缕黑丝不安分垂在肩上,眼底狡黠涌动,像极了素爱干坏事的猫儿。
见他唇角轻勾浮动,有话,却不急着说。公孙觉简直气不打一处来,玉骨折扇敲在桌上,放出清脆声响。“速将你是如何杀害太傅一事如实道来,若敢隐瞒半分,定叫你刑罚加倍!”
他兀自从怀中掏出两块红宝石,“小民裴珩,淮扬人士。上京探亲,却突遭歹徒抢走盘缠,身无分文为生计,万般无奈之下才起了恶念,做了行窃盗宝之事。”
“街上见过两位大人,衣着华贵,想来家产丰厚,就跟随入了府。也怕人被发现,便一家只敢偷一颗宝石,还想日后发达了再等价归还。”
“还望大人从轻发落。”
裴珩双膝跪地,腰板却挺得笔直。看似在低眉顺目诉说自己的罪状,实则没有丝毫认罪伏法的涕零之感,也没有丁点将陷囹吾的困顿之意。
决口不提杀人一事,只说偷盗。这与他方才在门外自首的说辞简直天差地别。
堂上人相互对望,皆有火气在上涨。大理寺可不是任人胡闹的地方,沈寺卿眼底乍起寒光,旋即便呵人上前准备先赏他二十棍。
“且慢。”纪容棠清声拦下,并派差役速叫监察御史和祭酒府里人来验证,这两块宝石可是他们府中丢失的。
黏腻的风穿堂而过,扫起裴珩的衣摆,带起一股若有似无的雪松香,在湿润空气里显得尤为清冽。
纪容棠踱步逼近,居高临下审视着他,言辞如冰,“你方才说打死了祭酒,可他实则是被利刃刺穿头颅而亡。”她特意加重字眼,却不见裴珩脸上有什么慌乱,甚至还捕捉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惊喜。
第一次见高高兴兴来自首的人,倒是勾起了她的兴致。
她思虑半晌俯下身,缓缓伸出手探入裴珩衣领,附上他温热的脖颈。一瞬不瞬盯着他,寒潭眼底掠过危险的暗光。“你知道凶手是谁,对吗?”
裴珩虽然不断摇头,但此言一出,堂上人俱是一惊。他不在宾客名单之上,本就让人意外,要知道纪容棠可是从未断错过案。现下听二人的对话更是云里雾里,谁也插不上话,只能交给纪容棠全权处置。
她一点点加重指上力道,细嫩指尖已隐隐泛白。手下脉跳虽已趋近平稳,但纪容棠依旧捕捉到他紧攥的拳里极力掩饰的慌乱。
裴珩在说谎。
他知道杀人凶手是谁,也许还亲眼见过。可明明匿名检举就可以,为何要把自己也搭上呢?他可是个贼啊。
再痛心悔过的犯人也不会主动走进监牢。坐牢对他有什么好处吗?
纪容棠倏地收回手,敛眉紧蹙,浑身都笼罩在一层晦暗不明的薄雾中。习惯性搓起海棠玉佩,仿佛清凉触感能带给她点点清明。
这是哥哥的玉佩。南诏间隔京城千里万里,若待她婚嫁,相见哥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临行前,她便将自己戴了多年的芙蓉玉佩跟哥哥做了交换。却没想到如今,已是她唯一的念想。
雨势渐停,日光冲破云层,射在青黑的大理石路上,夺目刺眼。又透过殿檐的缝隙,照进她寂静如渊的眼底。
“你是怕被灭口吗?”
裴珩瞳孔微缩,闪过一丝精光。
他看得出眼前人聪明,可这也太聪明了点吧。早知道就不来了,竟还会用探人脉搏验证是否说谎。方才那寒凉如玉的手伸进来,激他浑身一颤,把舅舅亲传的闭息气法都使上还是叫人看破了。
有些懊恼,撇撇嘴轻叹一声,“大人英明。”
但裴珩其实并不知凶手是谁。
他只是发现有人跟在他后面杀人,甚至还想嫁祸给他。
他从淮扬来,确实是为寻找一颗被娘亲当掉的红宝石。当铺老板只记得被个京城口音的老头花大价钱买走了,但身份姓名一概不知。
找遍了京内的典行银楼都没有,只好寄希望于一些高门大户。半个多月来,裴珩已经偷潜入好些家了,只有监察御史和祭酒家的红宝石比较像娘亲那块。但还要给舅舅看过才能确定,因为他自己也没见过几次,娘亲总是把那块、唯一能让他与亲生父亲相认的凭证捂得很严。
沈寺卿却不管那些,直接拍案定音,将裴珩暂且收监。他最讨厌自作聪明之人,已经打算好,若是十日真没抓到凶手,就将裴珩顶上去。佐他也是自己送上门的。
纪容棠看懂了沈寺卿凶光毕露的眼神,并不多言,她料定裴珩不会是个能被屈打成招的。但他的身份确实成谜,狱头若是真能问出什么,她倒是省事儿了。
众人散去,她低声留住了公孙觉,“此案疑点颇多,希望殿下能待水落石出再回禀圣上。”
还原案件真相是她办案的准则。裴珩固然有罪,但在伏法之前,还要靠他把真凶缉捕归案,他可是现在本案最大的突破点。
“纪大人难道要包庇那小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