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碧云从没有和她正面谈过这件事,但闪烁其词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尤其是当她确定要去美国念书后。
叶序的堂姐叶曲从美国回来,专程来看望两位老人。那天,江之也刚好也在。
她之前没听说过这个人,那是她第一次见她。是位非常优秀的女孩。她刚在美国念完研究生,又工作了两年,打算明年回国发展。
叶曲说了很多叶序的事,显然他们自小关系就好,在那边也经常见面,还翻出手机上的很多照片给两位老人看。是叶序的生活,除了学业以外,还有他滑雪和潜水的照片。
她看得出来,宋碧云是真的骄傲,为这个她一手带大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她一直在追根问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是毫不隐藏的爱,已经无关其他。
那一刻,她才意识到。就像爸爸之于她而言,叶家也早就是外婆的依靠了。那一次以后,她真正看懂了她的欲言又止。
如果她和叶序的事没有一个好结果,外婆要如何自处?
要她脱离这个依靠吗?转而投向自己。她有这个资本和能力开口吗?
外婆在叶家的生活可谓是衣食无忧,这都是她一辈子经营的心血,她可以这么自私地让她牺牲吗?
人情世故的东西她没有那么懂,却也感觉得到,外婆在这个家里,一向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她有她的处世之道。
或者说,她有她的顾忌所在。
叶曲没待多久,比她还要先走。她走后,宋碧云的兴致依然不减,还在拉着她夸夸其谈,主题仍然是叶序。
宋碧云让周姨拿来一本相册,一页一页地翻给她看。她垂眼,视线落下一片阴影,苦涩也一并。
用一句最土的话评价这些照片:从小帅到大。
听喜欢的人年少的糗事,无论多少次,都会笑着听完吧。
反正她那天是笑着听完才走的。
——
高三毕业会的那天,所有的同学都回来了。大家一起拍照,互相写同学录,拥抱着道别,再一起去操场散步。
江之也和甄茜从后门进的教室,除了空空的课桌,其余一切照旧。
包玉凝和王曼欣在后面的黑板办板报,她俩一个写字好,一个画画好。承担了高中三年的板报工作。
这场景,似曾相识。
包玉凝截住两人的去路,用沾着粉笔灰的手指猝不及防划了下江之也的脸。
“胆大包天。”甄茜笑嘻嘻,“居然敢调戏我们江同学。”
包玉凝哈哈大笑:“老早就想做了,看是小也的脸白,还是我的粉笔白。”
甄茜拱火:“她骂你小白脸。”
王曼欣递纸巾给她,觑了下甄茜:“小白脸总比小黑脸好。”
“我去,”甄茜佯装生气,“翅膀硬了,单独斗不过你甄姐,组团来是吧。翠翠,我看你是想改名了吧。”
包玉凝从板凳上看下来,“改什么名,包青天吗?”
“哈哈哈哈。”
一直没说话的江之也,拍了下包玉凝的屁股,“还会讲冷笑话了,出息了。”
这段对话在悄无声息中结束,仿佛明天还会场景重现一样。
江之也坐下前,回头看了眼板报。
很俗气的寓意:鱼跃龙门、前程似景。
从班级里到操场拍集体照,列队的前几分钟,大都在闲聊。
她才知道,原来好多老师都对她有印象的,记得她的名字,也知道她数学成绩好,网球也打得棒。她惊讶于平时接触不多的英语老师还知道她铅球比赛拿了倒数第二名的事。
这些谈笑的资本都必将成为她这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拍大合照时,她和甄茜站在了边角处,并列站在第二排,包玉凝和王曼欣蹲在两人的前面。
她想起自己刚踏进(11)班的场景,包玉凝一句“这里没人”解救了手足无措的。而她,就这样和她们混过了一整个高中。
她看着前面这一排有些秃顶的老师,感慨万千。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看起来凶巴巴的,却是个真正关心同学身心健康的老好人,会鞭策大家,也会奖励大家,那些礼物她都小心保存着。
那些礼物不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江之也记得,她有一次早读迟到了5分钟,刚走到门口就和班主任碰个正着,现场考勤,她百口莫辩。对方不笑时看起来很凶,正当她准备躺平认错时,对方先开了口。
“跑这么急,没吃早饭?长身体的时候,去食堂吃了饭再来。”
“嗯。”江之也鼻子发酸,“我吃过了,谢谢老师。”怎么会有人长着这样一张脸,却有一颗菩萨心肠的。
她当然没吃,但老师这样理解她,她想抓紧一分一秒来学习。
数学老师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小老头,讲课的风格一直保持着老教师的严谨和细致,总是很耐心不厌其烦。这位看起来和她风格完全不搭的老师,恐怕是最喜欢她的。数学老师经常让课代表单独召唤她,耐心给她讲题,对她寄予厚望。
因为他,她更喜欢数学了,大学也选了相关专业,希望不会让他失望。
物理老师不秃头,喜欢穿咖色夹克,很有年轻老师的风范,讲课毫不拖泥带水,抓重点一抓一个准,再复杂的力学分析在他眼里都只是几个箭头的事情。
化学老师是一中的王牌,喜欢浅色polo衫,带棒球帽,是NBA忠实球迷。曾经在化学课上,组织全班看NBA东部决赛,引发全年级围观。这样的老师,同学们是不可能不爱的,反正年年最受欢迎老师评选,他都榜上有名。
生物老师是个女生,个字不高,喜欢穿长裙。带着圆圆的眼镜,一张娃娃脸笑起来让人看不出年龄。每当讲到生理知识时,都会顺带警告班上的男同学,提醒班上的女同学。
英语老师在高二时剪了短发,从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变成了“男神”。性格两极分化,凶起来是真凶,笑起来又是真甜。江之也觉得她是最细心的老师,不知从哪里知道了她要出国留学的事情,单独找她谈话,知道她英语不好,还鼓励她,要给她开小灶。
还有体育老师,感谢一中的教育理念,让她第一学期上完就牢牢记住了他的脸,不需要用“体育老师”四个字代替。在甄茜的宣传下,她有一次去体育用品室搬东西,意外碰到了他,老师不但一口叫出她的名字,还和她讨论网球的技巧。
“咔嚓”一声,拍照完毕,众人四散。
江之也内心发酸。还有吗?除了她刚刚想到的那些。
应该还有很多很多吧。
她在他们身后默默站了很久,真心地说声谢谢。
在一中,她不是班委也算不上(11)班成绩最突出的那一波,就是这样平平凡凡的她,也收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切和教诲。
她后知后觉,自从踏入(11)班以来,从没思考过转学后不后悔这件事。
从踏入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真正融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有人走了后,她和甄茜在操场上挨到了天黑,想再在这里看一次星星。
兴之所至是,她们偶尔会在晚自习散学后,过来看会星星。有时十分钟,最长也不过半小时。说什么她一点也不记得了,估计都是些无厘头的闲言碎语。
但那份感觉是永生难忘的。
“江之也。”甄茜叫她:“咱俩可能要倒霉咯。”
江之也:“?”
“你看今晚压根就没什么星星嘛。”甄茜指了指天空。
“切。”江之也侧头,直勾勾地看着她。
甄茜半张脸感觉发麻,哆嗦了一下:“你这么看着我什么意思,我要名声的。”
“没什么意思,”江之也眨眨眼:“没有星星你可以看我的眼睛,我妈妈说我的眼睛跟星星一样。”
甄茜看着那双澄澈的眼睛,内心酸楚,抬手揉了揉她的头顶:“小可怜,想妈妈咯。”
江之也浅笑,转回头来对着天空,承认道:“有一点。”
甄茜刚要说点什么,电话就响了,是妈妈的电话。她本来不想接的,受刚刚的影响,还是接了。
甄茜在接电话,她仰望着天空,泪水蓄满眼角,迟迟不滑落。
妈妈,你还好吗?
你去到了离星星更近的地方,还是会觉得我的眼睛像星星吗?
我今天高中毕业了,很喜欢我的老师和同学,很舍不得他们,你有看到我们的合照吗?我还是和你记忆中一样吗?
我马上就要去美国读大学了,大洋彼岸的天空会一样吗?换了方位,你还能找到我吗?
今天和我一起看星星的人叫甄茜,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看星星,但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介绍她,如果你还有能量的话,可以一起保护她吗?
除了她以外,我还和一个男孩子一起看过星星。最帅最好最对不起的那个,你有看见他吗?认可他吗?对他评价怎么样?
我是觉得挺不错的。
但很遗憾,以后不能再给你介绍他了。
你曾给我说,人类的智慧是永不灭亡的。但是妈妈,我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如果一定会有一个女孩和那个男孩在一起,可以是我吗?
她凝望着满天繁星的苍穹,而苍天不语。
甄茜挂掉电话时,江之也眼角滑落的泪水,已经汇聚成一条细细流淌的银河,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这是她第一次见她哭,身为好友却不知道怎么安慰她。这样的伤痛她没经历过,只能狠狠地怨老天的不公。
江之也开口的声音有一点浑浊:“原来你和你妈说话也这么欠。”
“怎么?”甄茜笑:“你还为我妈打抱不平啊。”
“那倒不是,”江之也说:“以后你再给我这样说话,我可以把自己当成你妈。”
......
“滚你妈的。”甄茜笑骂道。
打趣两句,她又重新恢复了元气,起身坐好。
“茜茜,我是不是有一点任性?”
“哪方面?”甄茜跟着坐起来:“去美国读书吗?还好吧。”
江之也:“之前咱们不是说好进同一个大学的?”她先失约了。
“拉倒吧。”甄茜扯淡道:“那就是说来让你有个梦想,有个标杆对照的。我这么强。哪能说一起就一起的。”
......
他妈的,你最好能嘚瑟一辈子。
江之也上了公交车不久,收到了甄茜的消息。
甄欠揍:【阿姨一定会像你的眼眶一样,守着你的眼睛,守着她的星星。】
江之也心里暖暖的,但还是得埋汰她两句。
摇头晃脑:【总算说了一句人话。】
甄茜看到时,想直接摔了手机。这话她想了多久她知道吗?高考都没这么努力过。
哦,她没有高考。
——
暑假刚过完一周,江之也生了一场病。这病来得比预想中的要晚,但终究还是来了。
有好几次她都以为自己会一睡不起,第二天都准时醒了过来。算不上神清气爽,只是没有明显的生病迹象。
这次也一样,不流鼻涕不咳嗽,只一个劲地发烧,烧到干涸为止。
医学上说,发烧也是一种自救的信号。
一开始像是在温泉里浸泡,整个身体软得没有一丁点力气,没过几天又成了一块被挤压的海绵,在费力地回弹。在这块海绵经历了脱水和曝晒后,她终于醒了过来,只是体积和重量都失了一圈。
她看着手背上青青紫紫的针孔,耳朵里滴答滴答的声音渐渐明晰。记忆中最后一个画面,是阿姨焦急地给爸爸打电话。
她身体一向很好,从没病得这么厉害过,爸爸一定吓坏了吧。
病房里只有她一个人,她望着窗外盛大的阳光,终于闻到了消毒药水的味道。很干净,和阳光一样。
她一点没觉得难受,从醒来的那一刻,好像就已然恢复了。肚子不饿、头也不疼,她没有镜子,不知道脸色如何。
双手撑着床面半坐起身,顺手拨了拨输液管的调节器。
这是她第一次输液,对这些器具却没什么陌生感。以前陪着妈妈在这样的地方待过很多次。
原来输液的感觉是这样,她感到异常平静。这一年里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就像那次在图书馆一样。
“小也?”江照推门进来,看见她侧着脸发呆。
“爸爸。”江之也转头笑道。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江照走到她身边,一脸关切。
她摇了摇头,“就是有点饿了。”
“爸爸去给你买吃的。”
“嗯。”
她看着江照的背影,刚刚的那份宁静被打破。她想,她再怎么憔悴应该也比爸爸好点。
江照走了好一会儿,她都靠在床头没有动。
她无比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是一直都知道的。
从叶序离开的那一天,不,从转学来的那一天。她就知道,什么是对她最重要的。她不应该为任何一个人改变初衷。
江之也说服自己,这不是牺牲,她没有牺牲自己,也没有牺牲叶序。他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因为短暂的相交,就停止自己的脚步。
她小时候有段时间总盼望着长大,因为孩童是没有决定权的。生命中遇到的太多事情她都只能被迫承受,讲理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她有了决定权,才顿悟,原来遗憾是比承受更痛苦的事。
原来开门的人,最后也负责关门。
这一次,她要自己关门。
病了一个星期,就断了一个星期的联系。手机上有很多叶序的消息,有几个未接来电,还有一个已接的。
她猜测,是爸爸替她接的。那叶序应该知道,她生病了。
她给他回了条消息,挂了他立刻打过来的电话。既然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会再拖拖拉拉。
门外再次传来江照的脚步声,她微微转了一下头,掀了被子,吊着脚坐在床沿。
等待食物是一件幸福的事。
虽然很残忍,但送你回到自己的轨道,是我现在,唯一能为你做的事。
叶序的堂姐叶曲从美国回来,专程来看望两位老人。那天,江之也刚好也在。
她之前没听说过这个人,那是她第一次见她。是位非常优秀的女孩。她刚在美国念完研究生,又工作了两年,打算明年回国发展。
叶曲说了很多叶序的事,显然他们自小关系就好,在那边也经常见面,还翻出手机上的很多照片给两位老人看。是叶序的生活,除了学业以外,还有他滑雪和潜水的照片。
她看得出来,宋碧云是真的骄傲,为这个她一手带大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她一直在追根问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是毫不隐藏的爱,已经无关其他。
那一刻,她才意识到。就像爸爸之于她而言,叶家也早就是外婆的依靠了。那一次以后,她真正看懂了她的欲言又止。
如果她和叶序的事没有一个好结果,外婆要如何自处?
要她脱离这个依靠吗?转而投向自己。她有这个资本和能力开口吗?
外婆在叶家的生活可谓是衣食无忧,这都是她一辈子经营的心血,她可以这么自私地让她牺牲吗?
人情世故的东西她没有那么懂,却也感觉得到,外婆在这个家里,一向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她有她的处世之道。
或者说,她有她的顾忌所在。
叶曲没待多久,比她还要先走。她走后,宋碧云的兴致依然不减,还在拉着她夸夸其谈,主题仍然是叶序。
宋碧云让周姨拿来一本相册,一页一页地翻给她看。她垂眼,视线落下一片阴影,苦涩也一并。
用一句最土的话评价这些照片:从小帅到大。
听喜欢的人年少的糗事,无论多少次,都会笑着听完吧。
反正她那天是笑着听完才走的。
——
高三毕业会的那天,所有的同学都回来了。大家一起拍照,互相写同学录,拥抱着道别,再一起去操场散步。
江之也和甄茜从后门进的教室,除了空空的课桌,其余一切照旧。
包玉凝和王曼欣在后面的黑板办板报,她俩一个写字好,一个画画好。承担了高中三年的板报工作。
这场景,似曾相识。
包玉凝截住两人的去路,用沾着粉笔灰的手指猝不及防划了下江之也的脸。
“胆大包天。”甄茜笑嘻嘻,“居然敢调戏我们江同学。”
包玉凝哈哈大笑:“老早就想做了,看是小也的脸白,还是我的粉笔白。”
甄茜拱火:“她骂你小白脸。”
王曼欣递纸巾给她,觑了下甄茜:“小白脸总比小黑脸好。”
“我去,”甄茜佯装生气,“翅膀硬了,单独斗不过你甄姐,组团来是吧。翠翠,我看你是想改名了吧。”
包玉凝从板凳上看下来,“改什么名,包青天吗?”
“哈哈哈哈。”
一直没说话的江之也,拍了下包玉凝的屁股,“还会讲冷笑话了,出息了。”
这段对话在悄无声息中结束,仿佛明天还会场景重现一样。
江之也坐下前,回头看了眼板报。
很俗气的寓意:鱼跃龙门、前程似景。
从班级里到操场拍集体照,列队的前几分钟,大都在闲聊。
她才知道,原来好多老师都对她有印象的,记得她的名字,也知道她数学成绩好,网球也打得棒。她惊讶于平时接触不多的英语老师还知道她铅球比赛拿了倒数第二名的事。
这些谈笑的资本都必将成为她这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拍大合照时,她和甄茜站在了边角处,并列站在第二排,包玉凝和王曼欣蹲在两人的前面。
她想起自己刚踏进(11)班的场景,包玉凝一句“这里没人”解救了手足无措的。而她,就这样和她们混过了一整个高中。
她看着前面这一排有些秃顶的老师,感慨万千。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看起来凶巴巴的,却是个真正关心同学身心健康的老好人,会鞭策大家,也会奖励大家,那些礼物她都小心保存着。
那些礼物不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江之也记得,她有一次早读迟到了5分钟,刚走到门口就和班主任碰个正着,现场考勤,她百口莫辩。对方不笑时看起来很凶,正当她准备躺平认错时,对方先开了口。
“跑这么急,没吃早饭?长身体的时候,去食堂吃了饭再来。”
“嗯。”江之也鼻子发酸,“我吃过了,谢谢老师。”怎么会有人长着这样一张脸,却有一颗菩萨心肠的。
她当然没吃,但老师这样理解她,她想抓紧一分一秒来学习。
数学老师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小老头,讲课的风格一直保持着老教师的严谨和细致,总是很耐心不厌其烦。这位看起来和她风格完全不搭的老师,恐怕是最喜欢她的。数学老师经常让课代表单独召唤她,耐心给她讲题,对她寄予厚望。
因为他,她更喜欢数学了,大学也选了相关专业,希望不会让他失望。
物理老师不秃头,喜欢穿咖色夹克,很有年轻老师的风范,讲课毫不拖泥带水,抓重点一抓一个准,再复杂的力学分析在他眼里都只是几个箭头的事情。
化学老师是一中的王牌,喜欢浅色polo衫,带棒球帽,是NBA忠实球迷。曾经在化学课上,组织全班看NBA东部决赛,引发全年级围观。这样的老师,同学们是不可能不爱的,反正年年最受欢迎老师评选,他都榜上有名。
生物老师是个女生,个字不高,喜欢穿长裙。带着圆圆的眼镜,一张娃娃脸笑起来让人看不出年龄。每当讲到生理知识时,都会顺带警告班上的男同学,提醒班上的女同学。
英语老师在高二时剪了短发,从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变成了“男神”。性格两极分化,凶起来是真凶,笑起来又是真甜。江之也觉得她是最细心的老师,不知从哪里知道了她要出国留学的事情,单独找她谈话,知道她英语不好,还鼓励她,要给她开小灶。
还有体育老师,感谢一中的教育理念,让她第一学期上完就牢牢记住了他的脸,不需要用“体育老师”四个字代替。在甄茜的宣传下,她有一次去体育用品室搬东西,意外碰到了他,老师不但一口叫出她的名字,还和她讨论网球的技巧。
“咔嚓”一声,拍照完毕,众人四散。
江之也内心发酸。还有吗?除了她刚刚想到的那些。
应该还有很多很多吧。
她在他们身后默默站了很久,真心地说声谢谢。
在一中,她不是班委也算不上(11)班成绩最突出的那一波,就是这样平平凡凡的她,也收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切和教诲。
她后知后觉,自从踏入(11)班以来,从没思考过转学后不后悔这件事。
从踏入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真正融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有人走了后,她和甄茜在操场上挨到了天黑,想再在这里看一次星星。
兴之所至是,她们偶尔会在晚自习散学后,过来看会星星。有时十分钟,最长也不过半小时。说什么她一点也不记得了,估计都是些无厘头的闲言碎语。
但那份感觉是永生难忘的。
“江之也。”甄茜叫她:“咱俩可能要倒霉咯。”
江之也:“?”
“你看今晚压根就没什么星星嘛。”甄茜指了指天空。
“切。”江之也侧头,直勾勾地看着她。
甄茜半张脸感觉发麻,哆嗦了一下:“你这么看着我什么意思,我要名声的。”
“没什么意思,”江之也眨眨眼:“没有星星你可以看我的眼睛,我妈妈说我的眼睛跟星星一样。”
甄茜看着那双澄澈的眼睛,内心酸楚,抬手揉了揉她的头顶:“小可怜,想妈妈咯。”
江之也浅笑,转回头来对着天空,承认道:“有一点。”
甄茜刚要说点什么,电话就响了,是妈妈的电话。她本来不想接的,受刚刚的影响,还是接了。
甄茜在接电话,她仰望着天空,泪水蓄满眼角,迟迟不滑落。
妈妈,你还好吗?
你去到了离星星更近的地方,还是会觉得我的眼睛像星星吗?
我今天高中毕业了,很喜欢我的老师和同学,很舍不得他们,你有看到我们的合照吗?我还是和你记忆中一样吗?
我马上就要去美国读大学了,大洋彼岸的天空会一样吗?换了方位,你还能找到我吗?
今天和我一起看星星的人叫甄茜,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看星星,但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介绍她,如果你还有能量的话,可以一起保护她吗?
除了她以外,我还和一个男孩子一起看过星星。最帅最好最对不起的那个,你有看见他吗?认可他吗?对他评价怎么样?
我是觉得挺不错的。
但很遗憾,以后不能再给你介绍他了。
你曾给我说,人类的智慧是永不灭亡的。但是妈妈,我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如果一定会有一个女孩和那个男孩在一起,可以是我吗?
她凝望着满天繁星的苍穹,而苍天不语。
甄茜挂掉电话时,江之也眼角滑落的泪水,已经汇聚成一条细细流淌的银河,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这是她第一次见她哭,身为好友却不知道怎么安慰她。这样的伤痛她没经历过,只能狠狠地怨老天的不公。
江之也开口的声音有一点浑浊:“原来你和你妈说话也这么欠。”
“怎么?”甄茜笑:“你还为我妈打抱不平啊。”
“那倒不是,”江之也说:“以后你再给我这样说话,我可以把自己当成你妈。”
......
“滚你妈的。”甄茜笑骂道。
打趣两句,她又重新恢复了元气,起身坐好。
“茜茜,我是不是有一点任性?”
“哪方面?”甄茜跟着坐起来:“去美国读书吗?还好吧。”
江之也:“之前咱们不是说好进同一个大学的?”她先失约了。
“拉倒吧。”甄茜扯淡道:“那就是说来让你有个梦想,有个标杆对照的。我这么强。哪能说一起就一起的。”
......
他妈的,你最好能嘚瑟一辈子。
江之也上了公交车不久,收到了甄茜的消息。
甄欠揍:【阿姨一定会像你的眼眶一样,守着你的眼睛,守着她的星星。】
江之也心里暖暖的,但还是得埋汰她两句。
摇头晃脑:【总算说了一句人话。】
甄茜看到时,想直接摔了手机。这话她想了多久她知道吗?高考都没这么努力过。
哦,她没有高考。
——
暑假刚过完一周,江之也生了一场病。这病来得比预想中的要晚,但终究还是来了。
有好几次她都以为自己会一睡不起,第二天都准时醒了过来。算不上神清气爽,只是没有明显的生病迹象。
这次也一样,不流鼻涕不咳嗽,只一个劲地发烧,烧到干涸为止。
医学上说,发烧也是一种自救的信号。
一开始像是在温泉里浸泡,整个身体软得没有一丁点力气,没过几天又成了一块被挤压的海绵,在费力地回弹。在这块海绵经历了脱水和曝晒后,她终于醒了过来,只是体积和重量都失了一圈。
她看着手背上青青紫紫的针孔,耳朵里滴答滴答的声音渐渐明晰。记忆中最后一个画面,是阿姨焦急地给爸爸打电话。
她身体一向很好,从没病得这么厉害过,爸爸一定吓坏了吧。
病房里只有她一个人,她望着窗外盛大的阳光,终于闻到了消毒药水的味道。很干净,和阳光一样。
她一点没觉得难受,从醒来的那一刻,好像就已然恢复了。肚子不饿、头也不疼,她没有镜子,不知道脸色如何。
双手撑着床面半坐起身,顺手拨了拨输液管的调节器。
这是她第一次输液,对这些器具却没什么陌生感。以前陪着妈妈在这样的地方待过很多次。
原来输液的感觉是这样,她感到异常平静。这一年里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就像那次在图书馆一样。
“小也?”江照推门进来,看见她侧着脸发呆。
“爸爸。”江之也转头笑道。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江照走到她身边,一脸关切。
她摇了摇头,“就是有点饿了。”
“爸爸去给你买吃的。”
“嗯。”
她看着江照的背影,刚刚的那份宁静被打破。她想,她再怎么憔悴应该也比爸爸好点。
江照走了好一会儿,她都靠在床头没有动。
她无比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是一直都知道的。
从叶序离开的那一天,不,从转学来的那一天。她就知道,什么是对她最重要的。她不应该为任何一个人改变初衷。
江之也说服自己,这不是牺牲,她没有牺牲自己,也没有牺牲叶序。他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因为短暂的相交,就停止自己的脚步。
她小时候有段时间总盼望着长大,因为孩童是没有决定权的。生命中遇到的太多事情她都只能被迫承受,讲理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她有了决定权,才顿悟,原来遗憾是比承受更痛苦的事。
原来开门的人,最后也负责关门。
这一次,她要自己关门。
病了一个星期,就断了一个星期的联系。手机上有很多叶序的消息,有几个未接来电,还有一个已接的。
她猜测,是爸爸替她接的。那叶序应该知道,她生病了。
她给他回了条消息,挂了他立刻打过来的电话。既然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会再拖拖拉拉。
门外再次传来江照的脚步声,她微微转了一下头,掀了被子,吊着脚坐在床沿。
等待食物是一件幸福的事。
虽然很残忍,但送你回到自己的轨道,是我现在,唯一能为你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