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序进门时,李姨正在给白玫瑰剪枝,边上有个四方的水晶花瓶,海浪纹的。
“回来啦。”李姨放下剪刀,接过叶序手上的纸袋,不用问也知道是什么,是谁爱吃的,看着姐弟俩互助互爱,她心里也高兴。
李姨自小照顾叶曲长大,前年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一儿一女靠着叶家的关系都有了不错的出路,各自成了家。叶曲嘴刁,爱吃她做的东西,她索性就还待在叶家,这些年叶曲要是出去时间长一点,都会让李姨跟着。
也不需要她照顾什么,就是带着她玩儿。叶曲有孝心,李姨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她习惯了叶家的生活,也不想委屈自己。
李姨看出他有些不高兴,“怎么,东西不好吃吗?”还有两分噌怪的味道,她明明打过电话,要给他做好吃的。
说到这里,叶序皱了眉,他就没吃。
“没有。”他去冰箱里拿了一瓶冰水,倒在玻璃杯里,又往里加了两块冰,却只把冰水喝掉,把冰留下了。
他看向落地窗外180度的海湾夜景:“我姐还没回来吗?”
“还没呢,说是得10点以后了。”李姨忽又想到什么,往厨房走去,不一会儿,端着一碗绿豆汤出来。
“小曲说想喝这个,你也尝尝。”
叶序看着装在白瓷碗里的绿豆汤,又想起叶曲喝酒的样子,她明明不需要喝那么多酒的,但她每次都喝得不少,连带着他这两天也喝了不少。
他又想到江之也,她呢,在投行工作,也会那样喝酒吗?他希望她能拿出对待他的脾气去对待那些人。
李姨在里面加了橙皮,他刚喝了冰水,这一口下去,冰冰凉凉的,解暑又解燥。他两口喝完了绿豆汤,拿着碗走向厨房。
刚拿起剪刀的李姨赶紧过来截住他,“我来就好了。”
叶序也没推脱,说了句,“谢谢。”
他小时候去大伯家见过很多次李姨。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停止衰老,然后在某一个节点,又成倍加速。
叶序印象中李姨一直长这样,脸色红润润的,皮肤有油光,脸颊肉下垂以后,嘴就显得特别小。但李姨爱笑,十几年前就给人一种慈母感,现在也一样。
他在国外念书这些年,早就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不喜欢这点事都要别人代劳。
他将头仰在沙发靠背上,纯粹地放空。
在美国提前念完研究生,他又在那待了两年。家里希望他读博,他却做了回国的打算。
门锁声传来,穿着一身白色缎面连衣裙,手上拿着一束粉玫瑰的叶曲进了屋。
“呀,小曲回来啦。”李姨赶紧迎上去,接过她手里的花,叶曲自小就喜欢花,家里的鲜花就没断过,自然有人想送,而她更喜欢自己买。
“嗯。”叶曲换上拖鞋进了屋,第一眼看见桌上的贝果,第二眼才看见侧着头慵懒坐着的叶序。
“我去给你盛碗绿豆汤。”李姨放下花又进了厨房。
叶曲拉开餐椅,先闻了闻面包的香味。只让他买两个口味,没想到买了四个。
“怎么买了四个?要一起吃吗?”
叶序转头:“四个?”
他想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目光深邃了两分。
他的东西,她就是不要。
“要一起吃吗?”他迟迟不回答,叶曲再问一次。先忍不住咬了一口,现在这个时间,吃这个很难不罪恶,她晚上顾着应酬,东西没怎么吃,芋泥贝果里加了桂花,淡淡的甜味萦绕在口腔,解压又解酒。
“不吃。”叶序拒绝了,起身去洗澡。她退回来的东西,他怕把自己毒死。
“你明天去剪一下头发吧。”叶曲看着他额前的碎发,有些长,被暖黄的灯光照成了亚麻色,眼睛里盛着银河,像漫画里走出来的少年,看起来太乖了。
这样子进入职场,清爽过头了。
尽管他做事从无不妥之处,处理起人际关系来也自有一套,却总是希望全世界对他,更友善一点。
叶序驻足回看她一眼,“?”
叶曲笑笑,“我让司机带你去,去我的理发师那里,剩的钱太多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好像确实长了一点,“行吧。”
她好像也看了他的头发,是不好看吗。
叶曲看着他进了卧室,嘴上挂着笑,眼神无比柔和。记忆中的叶序,还是那个喜欢穿T恤卫裤,爱运动爱游戏长身鹤立的温暖少年模样。
昨天他要给她挡酒,她居然有些舍不得。
叶曲吃了半个贝果就放下了,克制,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再喜欢,也没必要过量,只要她想,触手可及的东西数不胜数。
李姨正好端着绿豆汤出来,笑着递到叶曲手上。
“你胃不好又喝了酒,我给你热了热,喝一口也行。”
“谢谢李姨。”叶曲低头喝了一口,还是她喜欢的味道,绿豆的沙质化入浓稠的米汤,口感顺滑,“他喝了吗?”
李姨眨眼笑了一下,“喝了。”
叶曲点点头,她比叶序大六岁,和大部分叶家的长辈一样,都喜欢这个干净通透的孩子。在国外独自生活这么多年,什么恶习似乎都没染上,不抽烟,酒也喝得少,朋友圈干干净净的,会给姐姐买面包,会剪头发,现在还会心疼人了。
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个性,叶家一向秉承着相互扶持的观念,长辈们关系和睦,逢年过节能聚就聚。饭桌上的话题要么围着长辈,要么围着晚辈。没有什么过分的说辞,但总归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叶序会礼貌地回话,他若真要结束,也毫不拖泥带水的。
这次也一样,他跟着来了,或许也抱着学习的心态,但他不喜欢,就会及时止损,所以今晚,她才会独自去参加饭局。
叶曲却觉得这样很好,万千宠爱长大的孩子哪能没有自己的个性。她早就发现了,叶序不想做的事,根本都走不到当面拒绝那一步,他会让你直接开不了口,这点上,整个叶家,也只有他做得到。
——
也许是吃得太撑了,这一趟下来,时间不短,却没消化多少。江之也甚至觉得有点哽,从胃里到喉咙,怎么喝水都压不下去。
东西已经收拾完了,她不可能打开重来一次。她拿了块抹布,打湿、拧干,准备把屋子擦一遍。
已经超过十点了,她放轻了手脚,尽量不弄出多余的声响。
以为会在申城见到他的,没想到在香港见到了。
也是,如果在申城,大概率是见不到的,她会刻意避免,这已经成为这些年的习惯。缘分这东西怎么都抵不过事在人为。
每一个人的脑子里都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警戒线,对她来说,是有关叶序的一切。
她来来回回都在擦那张桌子,从桌上的花瓶到桌面到桌腿,最后是被桌腿占用过的地面,就差把那几朵花掰开了重新组合。
这是一个好主意。
又擦了一遍,摸到抹布上的颗粒感,觉得还是不怎么干净。
起身,拧干水分,继续。
地面上的水渍越来越严重,她丢了湿抹布,换了一块干的,重新擦一遍。
干抹布不需要拧水,她短暂忘了自己的手越来越没力。
本来感觉很容易的事,突然变得非常复杂。就像清理一个人的痕迹一样。
做家事这件事,不见得多擅长,也算不上是个生活白痴,只是不怎么做而已。她又想到叶序,虽然他会买面包,但应该不会做家事吧。
毕竟他刚刚表现得跟个路痴一样。
其实他不做家事也行,毕竟一个家里就那么点事,他不做总有人做,别人做也行。
.......
其实别人不做也行,请个阿姨做就行。对叶序来说,这是一件太太太微不足道的事,而且他会大晚上的出来给她买面包,又怎么会让她做这些呢?
如果那个女孩喜欢的话,又另当别论。他会尊重她的意见吧,再默默帮她分担,他一向不是个有架子的人。
想到这里,江之也终于笑了。
她对自己的判断一如既往的正确,确实不应该见面的。见了面会变成神经病。
他是来香港度假吗?还是他也离职了?
他也会回申城吗?那他们.....
她丢掉抹布,转身去了浴室。就这么点面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申城的气温比香港要低,又下了雨。出了机场,江之也就感觉到了寒意。她可以联系爸爸的司机,但她没有,自己约了车,拿着行李在出口等着。
十来分钟后,她终于等到了她的车。她报出那个烂熟于心的地址,司机压了表,就直接开了出去。
她问过姑姑,那是她和爸爸的家,她还可以回去。上大学以后,爸爸在公司附近又买了套房子,几乎不在那里住了。
只要她回去,他们还住在那里。
爸爸害怕她忘带钥匙,家里的锁换成了密码锁,是爸爸妈妈和她的生日尾数,她打死都忘不了。
开门时,她将行李放在了身后,先进去换鞋。
她没想到屋里会有人,更没想到会是他,一时楞在了原地。她张了张嘴,却开不了口,该叫他什么呢?
厉总?还是厉叔叔?
反正那句“爸爸”,她是叫不出口。
“回来啦。”李姨放下剪刀,接过叶序手上的纸袋,不用问也知道是什么,是谁爱吃的,看着姐弟俩互助互爱,她心里也高兴。
李姨自小照顾叶曲长大,前年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一儿一女靠着叶家的关系都有了不错的出路,各自成了家。叶曲嘴刁,爱吃她做的东西,她索性就还待在叶家,这些年叶曲要是出去时间长一点,都会让李姨跟着。
也不需要她照顾什么,就是带着她玩儿。叶曲有孝心,李姨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她习惯了叶家的生活,也不想委屈自己。
李姨看出他有些不高兴,“怎么,东西不好吃吗?”还有两分噌怪的味道,她明明打过电话,要给他做好吃的。
说到这里,叶序皱了眉,他就没吃。
“没有。”他去冰箱里拿了一瓶冰水,倒在玻璃杯里,又往里加了两块冰,却只把冰水喝掉,把冰留下了。
他看向落地窗外180度的海湾夜景:“我姐还没回来吗?”
“还没呢,说是得10点以后了。”李姨忽又想到什么,往厨房走去,不一会儿,端着一碗绿豆汤出来。
“小曲说想喝这个,你也尝尝。”
叶序看着装在白瓷碗里的绿豆汤,又想起叶曲喝酒的样子,她明明不需要喝那么多酒的,但她每次都喝得不少,连带着他这两天也喝了不少。
他又想到江之也,她呢,在投行工作,也会那样喝酒吗?他希望她能拿出对待他的脾气去对待那些人。
李姨在里面加了橙皮,他刚喝了冰水,这一口下去,冰冰凉凉的,解暑又解燥。他两口喝完了绿豆汤,拿着碗走向厨房。
刚拿起剪刀的李姨赶紧过来截住他,“我来就好了。”
叶序也没推脱,说了句,“谢谢。”
他小时候去大伯家见过很多次李姨。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停止衰老,然后在某一个节点,又成倍加速。
叶序印象中李姨一直长这样,脸色红润润的,皮肤有油光,脸颊肉下垂以后,嘴就显得特别小。但李姨爱笑,十几年前就给人一种慈母感,现在也一样。
他在国外念书这些年,早就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不喜欢这点事都要别人代劳。
他将头仰在沙发靠背上,纯粹地放空。
在美国提前念完研究生,他又在那待了两年。家里希望他读博,他却做了回国的打算。
门锁声传来,穿着一身白色缎面连衣裙,手上拿着一束粉玫瑰的叶曲进了屋。
“呀,小曲回来啦。”李姨赶紧迎上去,接过她手里的花,叶曲自小就喜欢花,家里的鲜花就没断过,自然有人想送,而她更喜欢自己买。
“嗯。”叶曲换上拖鞋进了屋,第一眼看见桌上的贝果,第二眼才看见侧着头慵懒坐着的叶序。
“我去给你盛碗绿豆汤。”李姨放下花又进了厨房。
叶曲拉开餐椅,先闻了闻面包的香味。只让他买两个口味,没想到买了四个。
“怎么买了四个?要一起吃吗?”
叶序转头:“四个?”
他想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目光深邃了两分。
他的东西,她就是不要。
“要一起吃吗?”他迟迟不回答,叶曲再问一次。先忍不住咬了一口,现在这个时间,吃这个很难不罪恶,她晚上顾着应酬,东西没怎么吃,芋泥贝果里加了桂花,淡淡的甜味萦绕在口腔,解压又解酒。
“不吃。”叶序拒绝了,起身去洗澡。她退回来的东西,他怕把自己毒死。
“你明天去剪一下头发吧。”叶曲看着他额前的碎发,有些长,被暖黄的灯光照成了亚麻色,眼睛里盛着银河,像漫画里走出来的少年,看起来太乖了。
这样子进入职场,清爽过头了。
尽管他做事从无不妥之处,处理起人际关系来也自有一套,却总是希望全世界对他,更友善一点。
叶序驻足回看她一眼,“?”
叶曲笑笑,“我让司机带你去,去我的理发师那里,剩的钱太多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好像确实长了一点,“行吧。”
她好像也看了他的头发,是不好看吗。
叶曲看着他进了卧室,嘴上挂着笑,眼神无比柔和。记忆中的叶序,还是那个喜欢穿T恤卫裤,爱运动爱游戏长身鹤立的温暖少年模样。
昨天他要给她挡酒,她居然有些舍不得。
叶曲吃了半个贝果就放下了,克制,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再喜欢,也没必要过量,只要她想,触手可及的东西数不胜数。
李姨正好端着绿豆汤出来,笑着递到叶曲手上。
“你胃不好又喝了酒,我给你热了热,喝一口也行。”
“谢谢李姨。”叶曲低头喝了一口,还是她喜欢的味道,绿豆的沙质化入浓稠的米汤,口感顺滑,“他喝了吗?”
李姨眨眼笑了一下,“喝了。”
叶曲点点头,她比叶序大六岁,和大部分叶家的长辈一样,都喜欢这个干净通透的孩子。在国外独自生活这么多年,什么恶习似乎都没染上,不抽烟,酒也喝得少,朋友圈干干净净的,会给姐姐买面包,会剪头发,现在还会心疼人了。
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个性,叶家一向秉承着相互扶持的观念,长辈们关系和睦,逢年过节能聚就聚。饭桌上的话题要么围着长辈,要么围着晚辈。没有什么过分的说辞,但总归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叶序会礼貌地回话,他若真要结束,也毫不拖泥带水的。
这次也一样,他跟着来了,或许也抱着学习的心态,但他不喜欢,就会及时止损,所以今晚,她才会独自去参加饭局。
叶曲却觉得这样很好,万千宠爱长大的孩子哪能没有自己的个性。她早就发现了,叶序不想做的事,根本都走不到当面拒绝那一步,他会让你直接开不了口,这点上,整个叶家,也只有他做得到。
——
也许是吃得太撑了,这一趟下来,时间不短,却没消化多少。江之也甚至觉得有点哽,从胃里到喉咙,怎么喝水都压不下去。
东西已经收拾完了,她不可能打开重来一次。她拿了块抹布,打湿、拧干,准备把屋子擦一遍。
已经超过十点了,她放轻了手脚,尽量不弄出多余的声响。
以为会在申城见到他的,没想到在香港见到了。
也是,如果在申城,大概率是见不到的,她会刻意避免,这已经成为这些年的习惯。缘分这东西怎么都抵不过事在人为。
每一个人的脑子里都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警戒线,对她来说,是有关叶序的一切。
她来来回回都在擦那张桌子,从桌上的花瓶到桌面到桌腿,最后是被桌腿占用过的地面,就差把那几朵花掰开了重新组合。
这是一个好主意。
又擦了一遍,摸到抹布上的颗粒感,觉得还是不怎么干净。
起身,拧干水分,继续。
地面上的水渍越来越严重,她丢了湿抹布,换了一块干的,重新擦一遍。
干抹布不需要拧水,她短暂忘了自己的手越来越没力。
本来感觉很容易的事,突然变得非常复杂。就像清理一个人的痕迹一样。
做家事这件事,不见得多擅长,也算不上是个生活白痴,只是不怎么做而已。她又想到叶序,虽然他会买面包,但应该不会做家事吧。
毕竟他刚刚表现得跟个路痴一样。
其实他不做家事也行,毕竟一个家里就那么点事,他不做总有人做,别人做也行。
.......
其实别人不做也行,请个阿姨做就行。对叶序来说,这是一件太太太微不足道的事,而且他会大晚上的出来给她买面包,又怎么会让她做这些呢?
如果那个女孩喜欢的话,又另当别论。他会尊重她的意见吧,再默默帮她分担,他一向不是个有架子的人。
想到这里,江之也终于笑了。
她对自己的判断一如既往的正确,确实不应该见面的。见了面会变成神经病。
他是来香港度假吗?还是他也离职了?
他也会回申城吗?那他们.....
她丢掉抹布,转身去了浴室。就这么点面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申城的气温比香港要低,又下了雨。出了机场,江之也就感觉到了寒意。她可以联系爸爸的司机,但她没有,自己约了车,拿着行李在出口等着。
十来分钟后,她终于等到了她的车。她报出那个烂熟于心的地址,司机压了表,就直接开了出去。
她问过姑姑,那是她和爸爸的家,她还可以回去。上大学以后,爸爸在公司附近又买了套房子,几乎不在那里住了。
只要她回去,他们还住在那里。
爸爸害怕她忘带钥匙,家里的锁换成了密码锁,是爸爸妈妈和她的生日尾数,她打死都忘不了。
开门时,她将行李放在了身后,先进去换鞋。
她没想到屋里会有人,更没想到会是他,一时楞在了原地。她张了张嘴,却开不了口,该叫他什么呢?
厉总?还是厉叔叔?
反正那句“爸爸”,她是叫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