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我对此日之盼已久,后日定当晨曦初破便去抢占前排。据说,此番论战邀请了四海之内的各大流派,盛况空前,四儒道墨法的弟子自不必说,就连杂家、兵家、阴阳家等学派也会有相关学者在场。”一位身着墨绿衣袍的中年男子充满期待地接过了话茬。
另一位青衣士子眸光闪烁, “我最感兴趣的是,是那神秘莫测的占侯家。闻说学宫之内,便隐居着几位此中高人,此番不知能否有幸一睹风采。”
苏北歌正咀嚼着一块嫩滑的鱼肉,闻言,眼眸骤亮。占侯家,这个在父亲书房中那本古籍中略有提及的学派,他们以天象为镜,以卜卦为引,据说浅学者能预知风雨,而高深学者更能以卦象窥探国运兴衰。那南璃国祭司,听说也深谙此道。
她心中一凛,巫族与占侯家,两者皆涉神秘天象与卜筮之术,或许,它们之间藏着不为人知的纽带。昨夜祭司势力的追捕,莫非与自己的身世有着联系?
北歌暗忖这或许是是揭开迷雾的契机。若能寻得占侯家之人,或许能从中觅得巫族的一丝线索,乃至解开母亲出身谜团。念及此,她眸中闪过一抹亮色,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百家论战,她必赴之,即便不能深入探寻巫族之秘,能亲眼见证各大学派的思想碰撞,亦是不虚此行。
于是,苏北歌以一副跃跃欲试之态,对恒升笑道:“我们也去凑个热闹吧,正好应了我之前要带你去见识见识的承诺。”
恒升欣然点头。此时,梁驷的声音插入: “那正好,便一起去吧。”
他语气平淡到让苏北歌以为他是否在自言自语,她疑惑地望向梁驷,确认道:“你,是说,你要同我们一起去?”
“我也有意前往学宫一探究竟,入宫尚有时日,不妨借此机会。”
苏北歌未曾料到梁驷会主动提出同行。略一思忖,觉得并无不妥,便爽快答应。餐后,苏北歌与恒升准备寻客舍安身,却见梁驷一行人朝另一方向行去,不禁愕然,询问赵华营:“你们这是去哪儿?”
赵华营笑答 “我等因公事出行,持有官家公文,可入住特设的官家传舍。你们自去寻合适的客舍便是,后日论战再会。”
苏北歌这才恍然,原来梁驷等人享有特殊待遇,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向往,试探道:“我们尚未体验过官家传舍,不知此番是否……也能顺便捎上我们呢?”言罢,她以一抹谄媚之笑相衬,手指轻轻指向自己。
然而,梁驷的回答却毫不留情:“不可。”
苏北歌小脸一垮,低声嘀咕:“不带便不带,何须如此决绝。”
赵华营见她失落模样,便连忙解释:“官家传舍规矩森严,非我等所能随意安排,望孟小弟见谅。”
听得这番解释,苏北歌马上释然了。她礼貌地向梁驷一行道别后,便携恒升深入云街,寻得一处清雅客舍安顿下来。
*
两日时光匆匆,待到约定时分,苏北歌与恒升整装待发,前往官家客舍去与梁驷会合。
云街之后,便是官舍片区。这里建筑井然,四周静谧得只有晨风轻拂树叶的声音,一砖一瓦皆透露出不凡的官府气派。
远远地,他们便看见梁驷已然于一客舍门前等候。青石阶上,他不再是昨日那身素衣,而是换上了一袭黑色长袍,衣料在晨光下泛着微光,散发的气质愈发沉稳,与这官舍的庄重氛围倒是相得益彰。
三人穿过官舍,来到其后的一道宽阔的松柏林带,学宫便坐落于这片松柏之后,若隐若现,其轮廓在晨光与树影的交错下,更添几分神秘与庄重。穿过松柏树林,阵阵清风拂面,啾啾鸟鸣在耳边响起,身后的早市喧嚣已全部被隔绝,只剩下这片清幽与宁静。
行至松柏林带尽头,便能看见一座高耸的木石牌坊矗立在两旁林木的夹道中,坊额中间雕刻着四个遒劲有力的黑字——“道山学海”。坊前,一方白玉大石静卧,其上 “高仰学宫”四字鲜红夺目。
牌坊两侧,两名褐衣门吏垂手肃立,另有一名身穿紫衣的领班在门前踱步。三人刚走到白玉大石边,便见一名紫衣执事迎上前来,拱手道:“请三位士子出示府牌。”
闻言,苏北歌与恒升面面相觑,他们此行纯属临时起意,哪曾想过什么府牌。正尴尬间,只见梁驷不紧不慢地自袖中取出三块小铜牌,递与执事。执事审视片刻,脸上顿时露出敬意,笑道:“原是庄夫子门生,请进。”
苏北歌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对梁驷的周全安排感到钦佩,想必他昨日提出一同前行时便提前料到了两人此时的窘境。
进得学宫大门后,她终于按捺不住好奇:“梁兄,庄夫子是何方神圣呀?”
没等梁驷开口,恒升便抢先解释道:“庄夫子,乃中洲王朝之传奇人物,学贯百家,洞悉自然与天道之秘。传闻他隐居在禅君山上,鲜少问世,但门下弟子均皆是各国的风云人物,可谓是当世奇人。”
恒升言罢,又转向梁驷,“不过,梁大哥,你怎么会有庄夫子的门生铜牌?”
“偶然的机会下有幸结识夫子,拜于其下聆听了几年教诲,算是半个门生吧。”
虽然梁驷的答话颇为轻描淡写,但苏北歌知道,能拜入此等人物门下,他也定然非泛泛之辈,想必其学识与见识也非同一般。
*
三人沿着木石坊的宽阔林荫大道继续前行。大道两侧,草地与树林交织,石桌石凳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个天然的聚谈圈子,激烈的争论声隐约传来。时见长衫士子手捧竹简在林间长声吟诵,使人顿生读书清修之心。林荫大道尽头,树林与屋顶错综复杂,十几条小道如网般通向纵深,对这迷宫般的路径,三人一时茫然。苏北歌机敏地观察到许多人往北径直走去,便提议道:“我们跟着人流走,总不会错的。”
顺着人流,三人走进一片树林,一座大门耸立其间,门正中镶嵌着四个铜字——“论如战阵”。
跨入大门,只见正中一座大殿坐北朝南,两侧是长长的廊厅,中间是一片宽阔的露天大场,大场中一排排长条石板上铺着红毡,坐席足可容纳千余人,显然是论战的主会场。
大殿入口的正中央,一尊木架巍然挺立,其上悬挂着一面硕大无朋的大鼓,两侧各有一方丈高的白玉大石,右刻“革故鼎新”,左刻“力学笃行”,白玉映衬着斗大的红字,令人心潮澎湃。
恒升不禁轻声赞叹:“好气魄,真乃学术之圣地也。”
此时已接近论战的开端,堂内已是人山人海。
露天庭院的长排坐席上,大多是穿着紫衣长衫的士子,无疑是学宫内的弟子群。前排的人物有几个人,苏北歌认得。许辛、尹于慎、公孙淳,在南璃学馆中可是如雷贯耳,如此前座之人应是清一色的成名大家。
庭院坐席后方,人群则形态各异,他们或锦衣华服,或布衣荆钗,看起来是各国前来求学的"散士”。两厢长廊之下,挤满了那些幸运获得观战资格的非学士人群,他们或倚或立,虽站立聆听,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丝毫不逊于坐席之上的士子。
大殿正中的位置,则是东风国的君臣。他们端坐其上,气宇轩昂,彰显着主场之风。
而在他们之中,一位坐于突前主案的年轻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一袭雪青色长袍,衣襟上绣着细腻的云纹,简约又不失高雅。一头乌发被精心梳理,以一根素净的玉簪轻轻挽起,显得格外清爽利落。他的面容,宛如精心雕琢的玉石,五官分明中带着一丝温润。他背脊笔直,双手轻轻放在书案上,手指修长而有力,即便身形并不魁梧,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儒雅而沉稳,却让人无法忽视。
苏北歌瞄见庭院散士坐席之上尚有零星空位,便一手拉过恒升,一手扯住梁驷,三人奋力挤入人群,各自寻了空位坐下。刚一落座,北歌便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向身旁一位士子搭讪问道:“敢问兄台,主案之上那位青年才俊是何方神圣?”
那士子闻言,侧目而笑,道:“你定是外地来的吧?连他都不识得?他便是东风国的丞相,亦是高仰学宫的学宫令——齐仲来。”
*
苏北歌正欲深入探究,却被士子以手势制止。原来,场中已布置妥当,学宫令齐贺向两侧的红衣鼓手微微示意,鼓手立即擂动形如大笔的鼓槌,两面大鼓随之响起隆隆战阵鼓声。
那鼓声,密集而有力,如同战场的号角。鼓声回荡在庭院上空,将人的灵魂都拉入了那紧张刺激的战场之中,所有人的激情瞬间被点燃。
一通鼓罢,司礼官吏悠长高宣:“高仰学宫,赤炎论政大战,开始。”
另一位青衣士子眸光闪烁, “我最感兴趣的是,是那神秘莫测的占侯家。闻说学宫之内,便隐居着几位此中高人,此番不知能否有幸一睹风采。”
苏北歌正咀嚼着一块嫩滑的鱼肉,闻言,眼眸骤亮。占侯家,这个在父亲书房中那本古籍中略有提及的学派,他们以天象为镜,以卜卦为引,据说浅学者能预知风雨,而高深学者更能以卦象窥探国运兴衰。那南璃国祭司,听说也深谙此道。
她心中一凛,巫族与占侯家,两者皆涉神秘天象与卜筮之术,或许,它们之间藏着不为人知的纽带。昨夜祭司势力的追捕,莫非与自己的身世有着联系?
北歌暗忖这或许是是揭开迷雾的契机。若能寻得占侯家之人,或许能从中觅得巫族的一丝线索,乃至解开母亲出身谜团。念及此,她眸中闪过一抹亮色,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百家论战,她必赴之,即便不能深入探寻巫族之秘,能亲眼见证各大学派的思想碰撞,亦是不虚此行。
于是,苏北歌以一副跃跃欲试之态,对恒升笑道:“我们也去凑个热闹吧,正好应了我之前要带你去见识见识的承诺。”
恒升欣然点头。此时,梁驷的声音插入: “那正好,便一起去吧。”
他语气平淡到让苏北歌以为他是否在自言自语,她疑惑地望向梁驷,确认道:“你,是说,你要同我们一起去?”
“我也有意前往学宫一探究竟,入宫尚有时日,不妨借此机会。”
苏北歌未曾料到梁驷会主动提出同行。略一思忖,觉得并无不妥,便爽快答应。餐后,苏北歌与恒升准备寻客舍安身,却见梁驷一行人朝另一方向行去,不禁愕然,询问赵华营:“你们这是去哪儿?”
赵华营笑答 “我等因公事出行,持有官家公文,可入住特设的官家传舍。你们自去寻合适的客舍便是,后日论战再会。”
苏北歌这才恍然,原来梁驷等人享有特殊待遇,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向往,试探道:“我们尚未体验过官家传舍,不知此番是否……也能顺便捎上我们呢?”言罢,她以一抹谄媚之笑相衬,手指轻轻指向自己。
然而,梁驷的回答却毫不留情:“不可。”
苏北歌小脸一垮,低声嘀咕:“不带便不带,何须如此决绝。”
赵华营见她失落模样,便连忙解释:“官家传舍规矩森严,非我等所能随意安排,望孟小弟见谅。”
听得这番解释,苏北歌马上释然了。她礼貌地向梁驷一行道别后,便携恒升深入云街,寻得一处清雅客舍安顿下来。
*
两日时光匆匆,待到约定时分,苏北歌与恒升整装待发,前往官家客舍去与梁驷会合。
云街之后,便是官舍片区。这里建筑井然,四周静谧得只有晨风轻拂树叶的声音,一砖一瓦皆透露出不凡的官府气派。
远远地,他们便看见梁驷已然于一客舍门前等候。青石阶上,他不再是昨日那身素衣,而是换上了一袭黑色长袍,衣料在晨光下泛着微光,散发的气质愈发沉稳,与这官舍的庄重氛围倒是相得益彰。
三人穿过官舍,来到其后的一道宽阔的松柏林带,学宫便坐落于这片松柏之后,若隐若现,其轮廓在晨光与树影的交错下,更添几分神秘与庄重。穿过松柏树林,阵阵清风拂面,啾啾鸟鸣在耳边响起,身后的早市喧嚣已全部被隔绝,只剩下这片清幽与宁静。
行至松柏林带尽头,便能看见一座高耸的木石牌坊矗立在两旁林木的夹道中,坊额中间雕刻着四个遒劲有力的黑字——“道山学海”。坊前,一方白玉大石静卧,其上 “高仰学宫”四字鲜红夺目。
牌坊两侧,两名褐衣门吏垂手肃立,另有一名身穿紫衣的领班在门前踱步。三人刚走到白玉大石边,便见一名紫衣执事迎上前来,拱手道:“请三位士子出示府牌。”
闻言,苏北歌与恒升面面相觑,他们此行纯属临时起意,哪曾想过什么府牌。正尴尬间,只见梁驷不紧不慢地自袖中取出三块小铜牌,递与执事。执事审视片刻,脸上顿时露出敬意,笑道:“原是庄夫子门生,请进。”
苏北歌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对梁驷的周全安排感到钦佩,想必他昨日提出一同前行时便提前料到了两人此时的窘境。
进得学宫大门后,她终于按捺不住好奇:“梁兄,庄夫子是何方神圣呀?”
没等梁驷开口,恒升便抢先解释道:“庄夫子,乃中洲王朝之传奇人物,学贯百家,洞悉自然与天道之秘。传闻他隐居在禅君山上,鲜少问世,但门下弟子均皆是各国的风云人物,可谓是当世奇人。”
恒升言罢,又转向梁驷,“不过,梁大哥,你怎么会有庄夫子的门生铜牌?”
“偶然的机会下有幸结识夫子,拜于其下聆听了几年教诲,算是半个门生吧。”
虽然梁驷的答话颇为轻描淡写,但苏北歌知道,能拜入此等人物门下,他也定然非泛泛之辈,想必其学识与见识也非同一般。
*
三人沿着木石坊的宽阔林荫大道继续前行。大道两侧,草地与树林交织,石桌石凳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个天然的聚谈圈子,激烈的争论声隐约传来。时见长衫士子手捧竹简在林间长声吟诵,使人顿生读书清修之心。林荫大道尽头,树林与屋顶错综复杂,十几条小道如网般通向纵深,对这迷宫般的路径,三人一时茫然。苏北歌机敏地观察到许多人往北径直走去,便提议道:“我们跟着人流走,总不会错的。”
顺着人流,三人走进一片树林,一座大门耸立其间,门正中镶嵌着四个铜字——“论如战阵”。
跨入大门,只见正中一座大殿坐北朝南,两侧是长长的廊厅,中间是一片宽阔的露天大场,大场中一排排长条石板上铺着红毡,坐席足可容纳千余人,显然是论战的主会场。
大殿入口的正中央,一尊木架巍然挺立,其上悬挂着一面硕大无朋的大鼓,两侧各有一方丈高的白玉大石,右刻“革故鼎新”,左刻“力学笃行”,白玉映衬着斗大的红字,令人心潮澎湃。
恒升不禁轻声赞叹:“好气魄,真乃学术之圣地也。”
此时已接近论战的开端,堂内已是人山人海。
露天庭院的长排坐席上,大多是穿着紫衣长衫的士子,无疑是学宫内的弟子群。前排的人物有几个人,苏北歌认得。许辛、尹于慎、公孙淳,在南璃学馆中可是如雷贯耳,如此前座之人应是清一色的成名大家。
庭院坐席后方,人群则形态各异,他们或锦衣华服,或布衣荆钗,看起来是各国前来求学的"散士”。两厢长廊之下,挤满了那些幸运获得观战资格的非学士人群,他们或倚或立,虽站立聆听,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丝毫不逊于坐席之上的士子。
大殿正中的位置,则是东风国的君臣。他们端坐其上,气宇轩昂,彰显着主场之风。
而在他们之中,一位坐于突前主案的年轻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一袭雪青色长袍,衣襟上绣着细腻的云纹,简约又不失高雅。一头乌发被精心梳理,以一根素净的玉簪轻轻挽起,显得格外清爽利落。他的面容,宛如精心雕琢的玉石,五官分明中带着一丝温润。他背脊笔直,双手轻轻放在书案上,手指修长而有力,即便身形并不魁梧,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儒雅而沉稳,却让人无法忽视。
苏北歌瞄见庭院散士坐席之上尚有零星空位,便一手拉过恒升,一手扯住梁驷,三人奋力挤入人群,各自寻了空位坐下。刚一落座,北歌便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向身旁一位士子搭讪问道:“敢问兄台,主案之上那位青年才俊是何方神圣?”
那士子闻言,侧目而笑,道:“你定是外地来的吧?连他都不识得?他便是东风国的丞相,亦是高仰学宫的学宫令——齐仲来。”
*
苏北歌正欲深入探究,却被士子以手势制止。原来,场中已布置妥当,学宫令齐贺向两侧的红衣鼓手微微示意,鼓手立即擂动形如大笔的鼓槌,两面大鼓随之响起隆隆战阵鼓声。
那鼓声,密集而有力,如同战场的号角。鼓声回荡在庭院上空,将人的灵魂都拉入了那紧张刺激的战场之中,所有人的激情瞬间被点燃。
一通鼓罢,司礼官吏悠长高宣:“高仰学宫,赤炎论政大战,开始。”